第一篇:拜年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同时也是各地方各民族人民欢聚一堂的重要团圆佳节。在这个举国欢腾的日子里,我国人民在欢度佳节的习俗上也是大相径庭,各有趣味。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不同的居住环境以及生活方式使得南北方春节习俗各有不同却又融会贯通。
中国北方以游牧民族为主,主要的经济来源于畜牧业。所以在人们欢度春节的时候也不忘对牛羊等畜牧的尊敬和祭拜。这些一年来陪伴他们游走于各个草原的畜牧们到了这一天也会得到最好的褒奖。北方祭拜各方天神,很多地方保留了在大年初一磕头拜年的习俗,一大早天还未亮,家族中所有男子都要给族中年老的长辈磕头拜年,小孩拜年还要给“压岁钱”。在吃过早饭之后,家族中所有女子给族中长辈磕头拜年。大年初二,有些地方有全族男子到祖坟上祭祖的习俗,祭祖要带上丰盛的贡品、纸钱、香铂,并且还要带上很多鞭炮,以告慰祖先神灵。初三初四则是走亲戚的日子。而南方各地土地肥沃物资丰富,年节各家争做各类糕点小吃,也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写春联闹元宵,好不热闹。
上海最为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一百多年来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地移民。过年的习俗可谓丰富多彩,样样具备。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奇特的景象,一到大过年的各地美食都随街可见各种风情历历在目。但是对于老上海来说,吃汤圆,炸春卷,做年糕,包蛋饺是必不可少的人间美食。每一件都寓意了美好的祝愿和期盼。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合肥人过年有两点与全国不同:一是要打香炭;二是鞭炮通宵达旦,节日气氛非常热烈。打香炭即在大年三十扫尘后,家家都要在屋内用醋浇红木炭,刹时,浓烟滚滚,烟雾缭绕,这时闭上大门,以求净化空气,去邪避灾。吃罢年饭后,开始燃放鞭炮,从晚上到次日早上,连续不断,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大有千军万马攻城之势。如今,此风虽有所消退,但较全国而言,仍属数一数二。
蒙古族牧民称马、牛、山羊、绵羊、骆驼为“五畜”,除夕之夜、初一早晨给“五畜”过年是蒙古族历史沿袭下来的习俗。除夕之夜,牧民们都要把自家的圈牛犊的地方和羊圈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点清自家的牲畜头数,如有缺的必须找回来。当然也不允许别人家的牲畜在自家过夜。让全部牲畜饮足水,吃饱草料后,牧民们便围着畜群点燃一些松柏和卓拉(即用黄油燃烧的佛灯,也称“长明灯”),开始了每年一度的“五畜过年”仪式。大年,也就是春节。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 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
第二篇:春节习俗之拜年
民俗意象解析
——春节习俗之拜年
姓名: 陈 晨 班级:汉文五班 学号:41002251
春节习俗之拜年
汉文五班 陈晨 41002251 摘要:拜年,是春节里一项重要的习俗。它的历史久远,拜年的时间和形式都经历了一段变化发展的过程,拜年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不同的地区,更是有着迥然不同的拜年的习俗规定。拜年发展到今日,也不免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大家理性对待。
关键词:拜年 时间和形式 演变发展 问题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持续的时间也是最长的,从除夕算起,到正月十五才结束。春节里的习俗也是最多的,除夕夜守岁、放炮竹、贴对联、祭祀祖先、拜年、社火等等,其中,大家普遍都参与其中,小孩子最期待的就是拜年了。穿着新衣服,去亲戚家拜年,和大家伙在一块吃喝玩乐,其乐融融。拜年这一礼俗,作为中国的传统节俗,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
1.拜年时间及形式的发展演变
柴萼《梵天庐丛录》云:“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者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先秦时候已经有雏形的拜年礼俗。《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日,天子率百官迎春于东郊后,归返朝堂颁布赏赐,元辰亲籍后,天子率百官“执爵于太寝”,称之为“劳酒”,具有和后世“贺年”相同或相近的气氛和动能。
拜年仪俗初步形成于汉代,其时间分别在腊后一日和元旦。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云:“过腊一日,谓之小岁,拜贺君亲。”在这里,“君”指天子、王侯和各级长官,“亲”指九族中的尊长。晋葛洪《神仙传》中则记载了后汉朝廷于元旦赐君臣饮新年酒、栾巴喷酒化雨的故事。
到了晋代、南朝,贺岁的时间便固定在正月初一。后世则相沿在元旦之后进行拜贺活动,拜贺时间开始逐渐拉长。《东京梦华录》中记:宋东京开封府元旦“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庆贺。”宋《嘉泰会稽志》云: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诸亲属贺,设酒食相歆,曰岁假,凡五日乃毕。这说明,在宋代,拜年的时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正月初一。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拜年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祭祀祖先,祭奠过世的亲人。二是官方朝贺,给上级拜年。三是家族拜贺,亲属之间,相互上门拜访做客。
2.拜年的方式
拜年又称走春、探春。在过去,如果亲戚朋友过多,拜不过来,就由仆人送名片或者送福字。宋代,便产生了这种较直接的拜年的简便的方法,即“投帖”,如宋煇《清波杂志》云:至正交贺,多不亲往。有一士人令人持马衔,每至一门撼数声,而留刺字以表到。
明代诗人文徵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刺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名刺”和“名谒”就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相传达关心和问候,既方便又实用,至今仍然盛行不衰,且样式越来越多。
除过贺年卡,还有很多拜年的方式,最普遍的就是“走亲戚”。从正月初一开始,便开始串门走亲戚,到亲戚家拜年,同时,带上一些新年贺礼。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往往会给晚辈红包。大家齐聚一堂,热热闹闹的吃喝一顿后,各自回到家中,第二天准备好礼品,继续到别的亲属家登门做客。
还有以短信拜年的方式。随着手机等通讯设备的出现,短信成了一种很流行的拜年方式,有着和贺卡一样的功能。从大年三十开始,就开始忙着编撰着各种新春祝福短信,然后发给所有的亲戚或者是朋友,送去自己的问候和祝福,联络与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
3.各地区不同的拜年习俗
东北农家串门拜年。初一早饭后,除了年长的老人在家里坐等受拜外,人们都要妆扮一新,到本村或邻村亲友家拜年。年轻人都是男女分开,出东家进西家行完礼就走。年纪稍长的则要在受拜之家小坐片刻。
山东西北地区拜年五跪。第一次磕头要拜祖先。第二次磕头要拜高堂。第三次磕头是拜乡亲。第四次磕头是送家堂。第五次磕头是跪亲友。北京人以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旧时,除自家庆贺外,亲戚、朋友、同事、邻里之间从这一天开始要互相拜年,但只限于男人,妇女则要到正月初六才能外出拜年。
宁波新女婿上门拜年。在宁波象山县,结婚第一年新女婿上门去拜年,里头有很多规矩和讲究。礼品中,荔枝和桂圆是必不可少,这样的“组合”叫做“包
头”,“包头”是最重要的礼品。
湖北孝感地区人们初一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
广东潮汕、海丰等地区人,出门拜年前,都会带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户亲戚,就要送上大橘,无论多少,一定要是复数,然后说一些祝福的话。同时在正月,每个人都要看紧自己的口袋,切忌让别人掏。
4.拜年在今天
今日的拜年习俗,较之古代,有了许多的变化,更是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
春节一直在家和家人一起过年,比起其他的节日,我对春节更加的熟悉,甚至可以说我见证了春节的一系列习俗和活动,拜年这项习俗,我更是参与其中。
从大年三十开始,便开始忙着编发各种短信,给老师的、亲戚的,还有朋友的。大年初一早晨,妈妈张罗着煮元宵,爸爸便去祭拜供放在家中的财神和观音,接着,燃放炮竹,预示着新的一年要红红火火,也表示除旧迎新。中午,便准备了礼物去外婆家拜年(在我们当地,很多人家大年初一是在自己家过新年的,不走亲戚)。大年初二,所有的亲戚都来我家拜年,或许是因为爷爷奶奶在我们家,大家都来拜岳家的缘故。从大年初三开始,便顺次到各位姑姑舅舅家拜年,亲戚朋友多,一般要持续到初十左右。
5.拜年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变,拜年礼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刚开始,只是简简单单的馒头、猪肉、酒水之类的东西,慢慢的,礼品越来越多,价钱也越来越高,无形中,大家都互相比较甚至计较起来。拜年本是一件轻松的互相联络感情的好事,可是,由于贺礼的规格越来越高,拜年走亲戚甚至成了一件很让人纠结的事情。春节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也讨论着来年大家拜年不需要再带什么礼物,只管吃好喝好就行,可是,毕竟已经成了习惯,上门拜年总还是会带着或多或少的礼物。
在登门拜访者的“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拜年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减少贺年礼的分量,拜年图的就是快乐和轻松,如果纠结于没有高规格的合适的贺年礼,那就使得拜年蒙上了一层利益色彩,过年就真的成了“过钱”,那么,春节的意义又何在。因此,备上一份薄礼,轻
轻松松的去亲戚家吃喝玩乐吧。
此外,压岁钱也使得大家对拜年心生畏惧了。小的时候,只是一二十的压岁钱,亲戚邻里家只要有孩子的,就互相给着红包,随着孩子长大,大人们的经济水平的提高,红包从几十涨到几百。有经济能力的,出手慷慨,经济能力弱一些的,总好像欠着别人人情,别人给的多了。自己也要给人家的孩子多一点,别人给的少了,就少给别人的孩子一点。这样一来,压岁钱也给父母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无形之中,给红包变成了还人情,成了钱换钱,甚至还会计较着给谁多了,谁给少了。
长辈给晚辈红包,本是关心爱抚之意,现如今,也蒙上了一层利益色彩。给红包既然是一种形式,就不要计较钱多钱少的问题,不管经济能力如何,只要给一定数额的压岁钱即可。情与情的交换,才是新年的意义所在。
拜年这一新春习俗,源远流长至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拜祖宗,拜亲人,穿新衣,热闹闹,是新春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是,仔细剖析,也存在一些问题。过年并非“过钱”,拜年并非“拜钱”,我们需要理性的去对待,用情去衡量拜年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兆麟,李露露,《中国传统节日》,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6 [2]乔继堂,《细说中国节--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内涵》,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第三篇:春节习俗:拜年
南方网讯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有些习俗,如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渐被淘汰了,有的习俗,赋予了新的内容,如燃放鞭炮、张贴春联和年画、耍龙灯、舞狮等等,迄今仍广为盛行。新春佳节,红梅飘香,至爱亲朋,同事战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节日祝贺,很有那么一股子“人情味”。柴萼的《梵天庐丛录》称:“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这在我国民间已成为传统的习惯。那么,拜年这一习俗又是怎么来的呢?相传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长着血盆大口,异常凶猛,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它便出来挨家挨户地残食人群。人们只得把肉食放到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绵绵相传。到了宋代,上层统治阶级和士大夫感到互相登门拜年,耗费时日,便用名帖相互投贺。宋人周辉《清波杂志》称:“宋元?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的贺年片,是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约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和地址的卡片。朋友之间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互相赠送,甚至不大熟悉的人也送一张,以广交游。明代,投寄贺年片之风更甚,文征明有《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贺年片开始用红色硬纸片制作。当时时兴一种“拜盒”,将贺年片放到铺盒里送给对方,以见庄重。民国初期,公历新年也有送贺年片的,同时品种花样也多起来。贺年片从设计到印刷,都越来越艺术,内容也更加有意义了。它从一种写有单纯祝福词语的卡片,发展成兼有书法、图画、诗词的精致玲珑的艺术小品。现在的贺年片小巧玲珑,既有年历,又有精美的画面,送给友人更增添了节日的情趣。(编辑:姜志)
第四篇:拜年的20种讲究,不可不知!全国各地拜年习俗。
拜年的20种讲究,不可不知!全国各地拜年习俗。
拜年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拜年的8种礼仪
1、拜年前的预约
拜年前要提前预约,不要和主人的其他拜年客“撞车”,或是因主人也出门拜年而跑空趟,同时也给主人一个提前准备的时间。预约时间最好给主人留有选择的余地,不要自己单方面定一个时间,共同约定的这个时间以双方都比较方便为宜。
2、拜年的时间选择
一般向长辈拜年多选择上午,节日期间不要过早,由于平时劳碌,年节期间人们一般起得较晚。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如果被拜年者有年饭的招待,可根据饭局的时间来确定拜年的时间,要提前到达,不要等开饭的时间再到,应该留有寒暄问候聊天的时间。
3、拜年的礼品准备
要根据拜年对象来选择得体的礼品,如果对拜年对象很了解,可选择对方喜欢的礼品,也算投其所好。如不太了解可选择鲜花、水果、食品……也不会出错。烟酒类要根据对象来确定,不沾烟酒的却送烟酒既没有意义也显得突兀不礼貌。如果主人家里有小朋友,也可适当选择孩子喜欢的礼品。
4、拜年的服饰
新年新气象,到亲朋家拜年,要注意服饰的得体,以休闲、时尚为主,不要穿的太运动,也不要穿晚礼服类太正式的。如果衣服颜色较深或是压抑,可适当增添一些小饰物来点缀,增加节日气氛。一家人的服装色彩尽量做到协调,增加家庭的和谐温馨感。
5、做客的礼仪
进门要根据亲朋好友家的环境请求换鞋;对亲朋好友家人一一打招呼(可提前了解亲朋好友的家庭成员情况及称呼);礼貌送上礼品;以客厅为主要活动场所,未经主人允许,不要主动到各个房间参观;以主人家的生活习惯为主,不要像在自己家一样随意;与主人的聊天内容以增进彼此感情的问候、寒暄为主。
6、拜年时间的控制
如果是没有饭局的拜年,一般控制在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为宜;如果有饭局,可适当在饭局前1个小时左右到,饭局结束后1个小时告辞;时间没有固定限制,可根据与拜年对象的关系来决定,以不增加拜年对象的接待负担为宜。
7、餐桌礼仪
参加主人新年招待宴席,要以长者为主,谦让主座给长者,酒店里的主座一般是离门最远的,或是背对主持台的。在家多是面对厨房门的为主,也可通过居家摆设看出主座位置,以左为大。中国人的餐桌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不要闷头吃不说话,但也不要高谈阔论。让菜不夹菜、祝酒不劝酒,春节的饭菜讲究年年有余,所以不要吃光桌上的菜肴。
8、拜年时的聊天要领
新年里要多说赞美的话,赞美老人的气色、健康,多给老人讲话的机会;对中青年要多赞美事业、健康、家庭关系;对孩子要多赞美聪慧、学业、礼貌懂事。多谈快乐的事情,少谈抱怨牢骚的话题,皆应“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以谈对方为主,不要变成自己的表功会或是演讲场,玩笑调侃也应适可而止,要掌握好度。如果对主人的家人不是太熟,也不要忽略,要主动问候打招呼。
拜年的12大禁忌
1、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2、左邻右舍的街坊,如果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还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需要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就可,无甚过多礼节。
3、选择合适的时间,乃拜年的第一要素。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有人喜欢选择晚上拜年,一坐好几个小时,难免影响主人休息。
4、拜年时,若进门问声“新年好”即匆匆离去,会给人“缺少诚意”的感觉。所以做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
5、送礼物要得体。给长辈、教师、师父拜年时,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
6、拜年礼物应讲究卫生。比如,别人送给自己的糕点,一般不宜转送他人,否则食品在“旅游”中难免腐烂变质。给年迈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应有益于对方健康,以免造成浪费甚至引起误解。
7、应注意节俭,比如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精美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恋人、同事等,既可表达真挚的情谊,又可显现自己的才华。
8、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9、给家中长辈拜完年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等吉祥话语。
10、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礼尚娱乐。
11、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三叩首,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座谈等。
12、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全国各地拜年习俗,你家是这样吗?
一、东北地区 初一早饭后,除了年长的老人在家里坐等受拜外,人们都要妆扮一新,到本村或邻村亲友家拜年。年轻人都是男女分开,出东家进西家行完礼就走。年纪稍长的则要在受拜之家小坐片刻。
二、华北地区
老北京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北京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加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喜庆气氛更加浓郁。1994年,北京禁放烟花、爆竹后,北京人只能到郊区的几个定点地方去看喜庆的新年烟花。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在尝试以越来越新鲜的方式度过新年。
三、华东地区
第一次磕头要拜祖先。第二次磕头要拜高堂。第三次磕头是拜乡亲。第四次磕头是送家堂。第五次磕头是跪亲友。
四、华中地区
湖北孝感地区人们初一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
五、华南地区
广东潮汕、海丰等地区人,出门拜年前,都会带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户亲戚,就要送上大橘,无论多少,一定要是复数,然后说一些祝福的话。同时在正月,每个人都要看紧自己的口袋,切忌让别人掏。
六、西北地区
富平县各宗族元日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元旦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口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七、西南地区
大年初二,贵州省黔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两汪乡的苗族同胞开始走亲访友,每到一家,便受到主人丰盛的酒席款待,席间以当地苗族独特的方式相互对歌喝酒打花脸,脸越花表示喝的酒越多,越吉祥,越幸福。
第五篇:村民对拜年习俗认知和及行为概要(本站推荐)
村民对拜年习俗认知和及行为
[论文关键词]村民 拜年 认知 行为
[论文摘要]本文是对河南省G 村村民关于拜年习俗的认知及其行为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认知方面:村民拜年交往观念以情感交流为主,对礼物交换的重视度下降,反对功利化拜年交往;在行为方面:村民交往对象范围扩大,交往频率趋于减少,拜年中对信息化工具应用越来越广泛;比较发现村民对拜年的认知与其行为存在异同性。
拜年交往作为村民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维持农村社会关系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通过对村民间的拜年活动进行考察,可以较好地了解村民的交往状况。本研究为问卷调查研究,以河南省G村的村民为调查对象,按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村抽取200个村民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186份,有效率93.0%。河南省G村是个传统型农村,村民基本都是以农业为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当地的流动性增大,村民拜年交往状况也有所变化,选择G村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村民拜年交往状况的实证研究
(一)村民对拜年交往的认知
1.拜年交往观念以情感交流为主 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人情世界”,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多是一种情感性质的交往,情感至上是这种交往的主要特征(杨威,2000)。拜年是春节期间重要的交往活动,人们之间有拜年活动,说明双方的关系比较好,当然也有人是出于特殊的原因而与他人进行拜年交往。对于拜年的顺序,当地有个说法:“初一叔,初二舅,初三上丈母娘家走一走”,之后就是有选择的进行拜年交往,交往的观念不同,人们对于拜年交往对象的选择也不同,笔者在问卷中设置了“如何看待拜年行为”一题以考察村民的拜年交往观念。
根据调查对象的回答,笔者将村民的拜年交往观念分为三种类型:情感型:加深双方感情(77.0%);工具型:扩大自己的交往面(37.9%),方便找对方办事(3.4%),借拜年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32.2%),借拜年和有矛盾的人改善关系(17.2%);礼仪型:拜年是一种传统礼节(74.7%),别人给自己拜年,应回拜(31.0%),走走形式而已,没什么意义(8.0%)。由数据可见,现阶段人们的拜年交往观念仍是以情感交流为主。
在拜年交往中可以把这种情感交流看着是一种资源交换,如《礼记》记载,“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们之间由于亲缘、地缘、血缘关系而有了拜年交往,但交往的持续与否也与双方感情的投入有关,如果双方感情较好,交往得以继续,那么在你来我往的交往中,双方情感进一步加深,这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巩固双方关系。笔者认为,正是这种你来我往的情感交换构建着村民互动的基础,维持着他们之间的关系。
2.对拜年中礼物交换的重视度下降
中国人一向很重视交往中的礼物交换,而且大多以礼物的轻重来衡量对方交往的诚心,但随着社会的转型,礼物的交换情况也有了一些变化。在本次调查的186个调查对象(10个缺省值)中,有40.9%的人赞同在拜年交往中带礼物;43.0%的人认为无所谓;10.8%的人持反对认知,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在拜年交往中的礼物交换的重视度有所下降,更多的是一种带亦可不带亦可的无所谓认知。
学者认为礼物交换的存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认知层面,先前的礼物交换建构了一个道德经济体系,在该体系中道德原则使农民非自愿地陷入一个交换循环,在这里农民是被动的,是受道德压力的;二是功能层面,礼物交换是孕育关系网络的基础,而关系网络为农民转移或分担经济、政治和社会风险提供了保障(阎云翔,2000)。第一个层面侧重于礼物交换的消极方面,更多是在说明人们交往中过于注重礼物交往反而会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压力,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人放弃拜年中带礼物就是因为经济拮据;第二个层面则侧重于礼物交换的积极方面,即有利于关系维持,从而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寻求对方帮助。
3.反对功利化的拜年交往
“人情交往”是中国人际交往的显著文化特征,村民们相互之间进行拜年大多是基于情感因素。但随着现代化过程中西方价值观的引入,功利化的拜年交往也有明显的表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际交往模式(杨中芳、彭泗清,1995)在村民的拜年交往中崭露头角。对于“如何看待在拜年交往时带有功利化目的”,数据显示,有 41.9%的人明确反对,认为这是不对的行为;18.3%的人赞成,认为可以更好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多数人对在拜年交往中带功利化目的是持反对意见的。
笔者发现,被调查者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与其本身的职业有较大关系。回答赞成的被调查中,以做生意为主要职业的人回答率最高,占35.7%;其次是打工的,占16.7%;第三是种地的,占15.4%。而回答反对的被调查者中,最多的是以种地为主要职业的人,占54.8%;其次是教书的,占37.5%;第三是做生意的,占21.4%。笔者认为,做生意的人利用拜年机会和别人打好关系,以拓宽自己的业务面,或者是希望同行相互照顾;打工者则主要因为常年在外,计划生育、户口等问题需要找村干部办理,或者是找包工头寻求外出打工的机会;而以种地为主要职业的人传统思想仍较为浓厚,经济上的原因也使得他们大多对拜年的功利化反感,因为找别人办事情就要在拜年的同时带上钱物等等。
(二)村民的拜年行为
笔者主要从村民拜年交往中的对象范围、频次和方式三个方面对村民的拜年行为状况进行描述,并基于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这三个自变量对其行为状况进行相关分析。在本研究中,笔者将调查对象进行了年龄段划分,以40岁为分界,将调查对象划分为两个年龄群体;将文化程度分为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五个层次;对于职业则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主要列举出了种地、教书、做生意、村干部、打工以及其他职业几种选项。
1.村民拜年交往的对象范围
本次研究中,笔者考察了村民们和可能与之有交往关系的10个行为主体的拜年状况,这10个行为主体基本涵盖了一个村民的交往范围。和这10个行为主体的拜年交往中,发生次数较多的情况为:亲戚:54.9%;家族成员:37.6%;同小组成员:11.8%;同村的人:25.8%;村干部:4.3%;有生意来往的人:9.7%;同事:14.0%;工头:8.6%;老师:6.5%;战友:6.5%。由数据可以看出,村民的拜年交往不仅有血缘、地缘关系的对象群体,与业缘基础上的对象交往也比较明显。中国传统的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交往范围的地域狭隘性,二是交往指向的自给性封闭性(董洪根,2003):地域狭隘性导致指向封闭性,指向封闭性又进一步强化地域狭隘性,村民的关系格局显示为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按照亲疏远近的差序原则来建构交往网络(费孝通,1985),同时费孝通用“熟人社会”来形容传统的农村,村民们不断循环着“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模式,这样环境下的人际交往范围有很大局限性。然而随着社会的流动,人们和外界联系的加强,交往面扩大,对象范围也在向业缘群体、趣缘群体拓展,现时的农村更多是一种“半熟人社会”的性质,人们和陌生人建立交往关系的可能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职业不同的村民对对象的选择情况显示出差异性。根据职业的性质不同,大致可将调查对象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以种地和教书为主要职业的人,可称为本地职业群体,另一类是以做生意和外出打工为主要职业的人,可称为外出职业群体。本地职业群体与所列10个行为主体交往情况为:最多的是亲戚,其次是家族成员,最后是同村的人,这体现了血缘、地缘基础上的拜年交往范围;外出职业群体和所列10个行为主体的拜年情况则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方面,与之发生拜年交往较多的是亲戚和家族成员,另一方面他们和所列10个行为主体基本都具有拜年交往,显示出他们的交往面较宽。但值得注意的是,以打工为主要职业的人,他们和亲戚、家族成员的拜年交往比例明显低于另外几种职业的人(回答和亲戚有拜年交往的比重为53.5%;回答和家族成员有拜年交往的比重为35.7%),由此可以看出村民的流动对其本身选择拜年交往对象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2.村民拜年交往的频次
处于流动社会中的人,他们的交往对象很有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或许开始和新的对象建立交往关系,有了拜年行为,也或许和原来有拜年交往的某些对象停止了拜年交往,由于对象的变化而导致个体每年与外界进行的拜年交往的次数也有所变化。调查对象对“去年拜年次数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的回答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村民拜年交往次数发生了变化,其中36.0%的人减少了拜年交往活动;15.1%的人说自己的拜年活动增加了。这说明村民的拜年次数发生了较大变化,且以减少为主要趋势。
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调查对象的年龄与职业均和拜年频次有相关关系。
首先,不同的年龄段群体,拜年的次数变化情况有所不同,40岁以下的人群拜年次数减少的明显居多,达到52.5%;40岁以上的人群倾向于没什么变化。40岁以上的人基本上是长期生活在居住地,和外界的交往相对较少,正如胡荣根据2003年综合社会调查(GSS)数据得出的结论:年龄稍大的人交往圈子会变小、相互关系少、而且其交往对象多半限于亲属(胡荣,2005),他们受外界的影响还敌不过传统观念,进行拜年交往的对象大多仍是有着血缘、地缘关系的人,没什么太大变化,因此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拜年交往的次数也趋于稳定;而对于40岁以下的人,很多是常年或间歇性外出打工、经商等等,他们与外界联系密切,交往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方面,交往空间的延伸使得他们的交往对象范围扩大,可能增加了新的拜年交往对象;另一方面,处于流动中的人,尤其是常年在外不回去的人,他们则可能淡化了和血缘、地缘关系上的对象之间的拜年交往。
其次,不同职业的调查对象,拜年交往频次发生变化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种地:34.3%;教师:25.0%;做生意:80.0%;村干部:50.5%;打工:60.0%。可以看出以种地、教书等为主要职业的本地职业群体和以做生意、打工等为主要职业的外出职业群体在拜年频次变化上显示出不同:本地职业群体一般不会离开居住地,他们的拜年次数和以前相比变化相对较小;而外出职业群体的变化较大。
3.村民拜年交往的方式
人们对于拜年交往方式的选择,从其本人的文化程度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和血缘、地缘基础上的亲戚、家族成员以及同村、同组的人进行拜年交往情况基本一致,表现为小学以下及大专以上两个层面的人选择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这种信息化拜年交往方式比例多于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其二,和业缘基础上的同事、生意人等进行的拜年交往中,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人们选择打电话、发短信的比例逐渐增加。
另外,不同职业的人选择拜年方式情况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对于文化程度不同的人其选择拜年交往方式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性,并不是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因为文化程度的不同,由此导致人们外向流动程度不同以及职业的差异而引起的。在当地,外出的主要有两个群体,一个是没什么文化的打工者群体,另外一个是文化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本身对于现代化信息工具的应用较为广泛,而且由于地域原因,他们更可能选择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的方式。
(三)村民拜年认知与行为的异同性
认知和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社会心理学家佩因罗德认为,总认知预言总行为,具体认知预言具体行为,众多心理学实验表明认知与行为具有一致性,即认知是行为的倾向性(金盛华,2000)。但另一方面,心理学家拉皮尔等人通过研究则得出了认知与行为有时会不一致的结论。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村民在拜年的认知和行为上既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也存在不一致性。
首先,村民在拜年认知和行为上具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
其次,人们在拜年认知和行为上也存在不一致性。笔者认为,一方面土生土长的村民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的拜年作为情感交流的观念,对于拜年时带有工具性目的的变化是不满的,另一方面在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市场价值观念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在交往中,对利益的追逐也成为交往的目的之一,因此,一方在帮别人办事时,附带着利益的获取,另一方为了能办成事,也只好满足对方利益上的要求。于是就出现了人们一方面不赞同借拜年找对方办事情的行为,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在实际的拜年行为中找对方办事情的现象。
二、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河南省G村村民拜年认知和行为的实证调查,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村民拜年交往状况。在认知方面:村民间拜年交往以情感交流为主,对礼物的重视度有所下降,对于在拜年的时候持功利化的目的不少人持反对意见;在行为方面:人们之间的交往频次发生变化而且以减少为主要趋势,交往的对象范围明显扩大,人们在交往中对于信息化交往工具的应用使得交往方式也不同于以前。从村民拜年交往的现状可以看出,传统交往的地域狭隘性、指向封闭性特征越来越减弱,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信息化等特征则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第二,村民在拜年的认知和行为方面同时表现出了较大程度的一致性以及不一致性。
第三,社会流动性与村民的拜年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较大的流动不但带来职业的分化,同时,由于与外界的接触程度不同,传统的拜年交往观念、行为也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无论是人们对于拜年对象、方式的选择还是对于拜年交往本身的性质看法都随着职业流动、身份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村民流动一般是流向较为发达的城市,这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整个社会结构的性质,流动中的人们在面对外界交往冲击的同时也不断地改变着自身封闭式的交往状况。
参考文献
[1]礼记[A],四书五经:中[C],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
[2]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1-19
[3]杨威,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人情化特质及其现代转变[J],求是学刊,2000年第5期:48-49
[4]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5
[6]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