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探究——匡晓红(共5篇)

时间:2019-05-15 07:4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探究——匡晓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探究——匡晓红》。

第一篇: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探究——匡晓红

在新形式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探究

湖北省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445300

匡晓红

摘要: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社会呈现多元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以往一些 贯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通过对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同仁们一起研究其对策,希望这些能为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借鉴、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工作

现状

成因

措施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强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完成这一任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就必须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坚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管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发挥德育课教学这一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做好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育人氛围,从而使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更能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所有中职学校都把德育工作的放在首要位置,学校的德育工作分为课堂德育工作和课外德育工作。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课外德育工作中的主阵地。通过对我校学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并与同行们一起分析其成因,研究其对策,希望这些能为我们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借鉴、参考。

一、中职学生德育现状

大多数学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并存在严重偏科现象,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差。又因社会对职业教育、中职学生存在偏见等,致使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呈现出异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文化基础差,对学习缺乏信心

中职学校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并存在严重偏科现象,基本上都没有考上一中,而上中职学校是无奈的选择。加上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在初中时都是受教师冷落的学生,没有体会到学习成功所带来的乐趣,因此对学习失去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上中职学校就是来学技术的,不愿意学习文化课。主要表现形式有: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自习讲话、上课睡觉、随意走动(进出)、不愿实习,、随意转专业等情况。

2、行为、纪律、卫生意识差

现在孩子在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了孩子一切,甚至娇生惯养,学生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使学生总是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不考虑行为后果,追求自我满足,有的甚至把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强调自由、随便,淡化时间观念,纪律约束和卫生意识追求低层次。表现形式为:个人生活用品不全、生活习惯不好,就寝讲话、常用他人碗筷、毛巾、牙刷、梳子;衣服、袜子、鞋子、头发等不勤洗、勤换,不讲究公共卫生,随便乱吃、乱吐、乱扔、甚至损坏公物、破坏环境、扰乱秩序、打架生非、抽烟 酗酒、以及赌博等。

3、心理脆弱,缺乏内在学习动力

目前,多数企业在用人上都提出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要求,并实行了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并且高中毕业生同初中毕业生在工资收入上也有一定的差距。部分家长考虑到孩子还小,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就行,孩子不上高中(中职)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可做,甚至还有可能在社会上惹事生非。少数学生职业理想模糊,目标不明,学业成绩不好,缺乏自信,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认为现在学的不一定将来有用,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想混个毕业证。突出表现为:意志消沉、排它心理、自我封闭、无所事事、自暴自弃、生活懒散、贪图安逸、今朝有酒今朝醉、谈恋爱、找对象、搞破坏等。

4、不善于与人交流,勤俭自律意识差

不善于与身边的人交往,不注重塑造自身形象,不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识,不会使用礼貌用语。劳动观念淡漠,不注重勤俭节约,行为自控能力差,自律性不强。表现形式为:不谦恭礼让,不尊敬师长,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举止轻 2 浮,花钱无计划、奢侈浪费,佩戴手饰、比吃穿、赶时髦、男女交往过度、拉帮结伙与校外人员交往。

二、产生德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1.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化,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如聚赌、斗殴、黄色书刊、音像制品、吸毒贩毒、封建迷信等等,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受到污染和毒害。又因青年学生喜欢交友,且容易结成小群体,而某些落后的小群体的不健康甚至不法活动,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不良影响。

(2)家庭因素: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承担着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第一责任。在相当部分的家庭,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对孩子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技能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自强自立意识、风险忧患意识以及是非分辨能力,劳动实践能力,生存发展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漠然置之。一般而言,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往往与家庭的不良影响相关。如,有的家庭家风不正;有的家庭成员行为不检点,作风不端正;有的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结构破坏,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等,但影响更大的还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3)学校因素:首先,教师的人才观、教育观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缺少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全员育人意识不强、教学渗透德育少、关爱学生少;师生信心缺乏“交叉感染”。其次,办学条件较差,不能满足学生求学、求技等需求。

2.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喜欢用狭隘的视角、个人私利、宿命论的观点来为自己消极的人生价值观作辩护,加之外部环境的影响,更使其人生价值观显现出享乐性、功利性。

(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能准确理解社会道德准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缺少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和欲望驱动,做出有违准则和他人利益的行动。

(3)好奇心强,精力旺盛,追新猎奇,盲目模仿消极东西。仅凭一时好奇 3 或兴趣,便对新鲜事物不加辨别和选择的模仿、实 践,误入歧途。

(4)意志薄弱,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从而产生许多利己、消极的行为。

(5)不良行为习惯致使在实施时会产生某种方便,甚至舒适的情绪体验,从而又成为实施不良行为的内在动力,久而久之,便形成为不道德行为。

三、提高中职学生德育素质的应对措施

1.加强课堂德育教学,提炼德育教材,注重教学方法

(1)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摆脱传统教材的局限性,以人为本,提炼德育知识,融进德育成果,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在摆脱传统教材的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让德育课突出职业特色、反映地方风貌。在一年级时,由于中职学生相对来说行为习惯较不良,可以开设《文明礼仪》、《心理健康教程》、《忠孝雅成》和《经济学、哲学基础知识》帮助配合学生完善养成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年级学生可以结合地方风貌开设《法律基础》、《职业规划》和《就业与创业指导》这时的学生经过一年的中职学习后,学生可能在心理上会和以前的学习生活产生一定的偏差,而且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狂风暴雨”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困惑。又因学生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二年级下学期又要步入实习的岗位中去。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这也是他们面临就业抉择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就业准备,增强其创业意识。三年级学生更多的要面临高考,心理压力比较大,可以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辩证唯物主义》和心理辅导。让学生有更好的心情面对高考和步入社会。

(2)在选择好教学内容后,就是教师怎么教的问题了。德育课教师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灌输式”、“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才能增强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因而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主动学习,特别是可将德育教学内容分解为各种教学专题和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在调研与体验之中,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课堂导入艺术,抓住教学环节,紧扣主题,做好师生互动达到目的。

4(3)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单一的讲授法:一是要多用活动化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一些课堂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课本剧表演、多媒体资料展示等,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师生互动,形成激活学习热情,诱发辨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化教学。二是要多用讨论式。教师要合理运用典型案例努力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大胆推理设想,把问题拓展延伸开,把思想和情绪激活,尽量让思想的火花碰撞,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三是多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把教学所涉及的重要问题抽出来,鼓励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设计、研究,拟定计划、方法和最终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2、加强课外活动引导,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外育人氛围

课外德育工作,是要依靠和通过学校的系列活动作为媒介来实施的。一般来说,学校都会按不同的周期安排一系列的活动。如:按学制的活动系列,有开学典礼、入学教育、团代会、学代会、毕业教育和毕业典礼等;按年度的活动系列,有元旦联欢晚会、学雷锋树新风活动、3.12植树节、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墓、“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生日、“八一“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运动会、校庆等;按学期的活动系列,有主题班会、主题演讲、专题报告会或讲座、单项文体比赛、各类活动的评比和表彰等。这些系列活动,都要根据中职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及特点来作出计划和安排。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是:“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服务企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中高级技术人才。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主体又是客体的学生来说,又有年龄偏小,文化知识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偏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待形成,识别是非能力较低等特点。中职学校在进行课外系列活动时要结合德育教育和地方经济特点及风貌:

(1)要突出法制、纪律教育,如通过法制报告会、典型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校规校纪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要结合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 5 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德育活动,还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的建设,发挥黑板报、橱窗、图书馆、陈列室及模拟职业场景等的宣传作用和校训、校歌及学校发展历史等的激励作用。

(3)要和职业指导相结合,发挥职业指导的育人作用,培养具有岗位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合格人才。学校要加强与劳动部门和行业部门的联系,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信息沟通,如经常聘请有关领导、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优秀毕业生来学校作报告,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从而坚定自己的成才信心。

(4)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专业思想、竞争意识、吃苦耐劳、荣辱观、健康生命、学会感恩,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面对挫折的意志品质,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同时对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心生愧疚。有针对性的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情绪稳定性训练、挫折承受力训练、动机持久性训练、相融合群性训练、开拓创造力训练等等,并形成交流笔记,由学生处、教学处、心理咨询处共同研究,形成一套有针对性、可行的行为不良干预办法。

(5)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启发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感悟人生,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些活动系列在编排时就需要把德育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安排进去,把道德养成过程的序列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进去。在系列活动中渗透德育,进行德育训练,激励德育的养成,在系列活动中形成自我教育和道德实践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应该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教师和学生都是职校教育的对象,教师既教学生,也教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影响教师;在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的德育氛围中,共同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二篇:中职学校农村生源潜力探究

中职学校农村生源潜力探究

武汉市娲石技术学校 蔡鸿

摘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发展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计划生育、辍学、高中热、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足等因素使中职生源严重缺乏,是当前影响、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源是中职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源流失现象严重,发掘农村生源潜力巨大,对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作者在招生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对农村生源流失的原因作出初浅的分析、探讨和归纳,并提出发掘农村中职生源潜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 生源缺乏 农村生源 潜力探究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中职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为振兴我国国民经济和制造业作出了一定贡献,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计划生育、辍学、高中热、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足等因素使中职生源严重缺乏,是当前影响、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工业化生产技术工人转移,中职教育承担着就业前岗前培训教育的重要责任。生源萎缩和对中职教育的误区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掘生源潜力是中职教育当今首要任务之一。

一、中职学校生源现状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政策出台,外资、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推动了职教事业的发展,给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曙光。中职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毕业生。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计划生育的控制力度加大,以及农民对计划生育重大意义认识的提高,使得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人数较10前年急剧减少,尤其近五年来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农村中小学撤并现象极为普遍,学校及学生人数的减少,以及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和高中热的升温有增无减的局面给中职学校招生带来严重威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7.37亿占全国人口的56%,农村初中

毕业生占有相应的比例,而中小城镇的中职学校生源90%以上来自农村。面对中职生源萎缩的现状和社会对中职生的需求,发展中职教育发掘农村生源潜力值得探究。

二、生源紧缺的因素

1.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人口增长控制上起到了明显的收效。根据新华网2005年3月1日讯:2004年,我国中小学教育规模有所减少,共减少小学3.17万所、初中973所。2004年,我国普通小学总数为39.42万所,共有在校生11246.23万人,比上年减少443.51万人;我国初中总数为6.38万所,共有在校生6527.51万人,比上年减少163.31万人。2.辍学

在农村辍学现象十分严重,据调查仅以武汉市新洲区某中学为例,2008年注册应届初中毕业生近1200人,实际在学校毕业班级人数670余人,辍学率44.17%。另一所中学2008年注册应届初中毕业生近760人,实际在学校毕业班级人数480余人,辍学率36.84%,有的学生中途辍学,只是中考时又返校参考,其目的是为了能拿一份毕业证。其它学校辍学现象也较严重。3.高中热的升温及跟风现象

近几年高校扩招,使得高中热升温。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和发展,很多父母 只要能支持得过来,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高中以便今后能考上大学,而且在农村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如果同一个村有几个一起毕业的学生,如果有的考取了高中,有的没考取高中,往往没考取的学生家长宁可拿钱买高中读,甚至倾其所有,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上高中。4.农民对中职教育的认识缺乏

受中职教育现阶段在农村宣传力度的限制,使得很多农民对中职教育认识不足,认为读了中职也就是去打工,还不如让孩子早一点出去打工,免得既花冤枉钱又耽误时间,甚至戏称中专、技校为“打工学校”。还有社会不正之风滋生了邪恶,使社会上出现一些“混混”,凭自己的厚脸皮和“英雄气”恶霸一方、垄断经营、“发家致富”,从而使得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我们那儿发了财的都是没读书的”,加之有的学生在校基础不牢固,缺乏吃苦精神,不能适应企业需要以及部分中职学校对学生就业后期跟踪服务不到位,致使有的学生就业后又回乡呆着或务农,这也造成当地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的否定。

三、生源流失及原因分析

本人从04年到08年五年期间,每年暑假都走入农村家庭招生,每年大致要进入150至220个农村家庭。从自己经历的这些家庭以及70多个同事招生经历

交谈来看,不愿读中职的学生和家长原因各种各样,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学费和生活费。

2、重男轻女。受农村传统观念影响,一部分家长封建观念仍很严重,认为男孩子是自家的,女孩子出嫁后是人家的,让女孩读书不划算,读个初中毕业就很不错了。

3、家庭背景影响。有的父母本身对学习认识不足,对子女的学习更是无所谓,希望子女只是学一个“手艺”混口饭吃就行,没必要读什么中职学校。

4、单亲家庭的影响。单亲家庭的子女,尤其是父母离异的子女,大多缺乏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心理造成阴影或障碍,以及学费、生活费来源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致使终止学习而提前进入社会。

5、从小父母溺爱,好逸恶劳、厌学逃学、劣习不改被学校劝退或开除。

6、读书无用论。受少数个例影响,以偏概全。以少数人没读书发了财,读了书却没事干为例,如是认为读书无用。

7、重学历轻能力、虚荣跟风。认为不管怎样也要让孩子读高中,考个大学,即使考不取,买也行。这主要是一些家境较富裕的家庭认为,只要有个大学文凭,学不学技能无所谓。他们认为的不是“没有知识不行”,而是“没有学历不行”。有的甚至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

8、部分学校管理不到位、教学成效差、就业不理想、就业后期服务没跟上,致使中职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降低、甚至有的把中职学校戏称为“托儿所”、“爱情培养基地”等。

9、国家发展中职教育政策宣传在部分地区欠到位。有很多农民认不清当前中职教育的意义,也不知道国家大力发展职教事业,扶持资助农村学子的相关政策和形势,他们几乎很少出家门,不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自己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对政策和形势茫然。

四、农村中职生源潜力及发掘建议

我国农村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大量学生初中毕业后因各种原因流向社会,没有经过就业前培训,给就业带来困难,有一部分人还可能成为社会的潜在危害。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在中职生源紧缺的现状下,农村中职生源存在巨大潜力。积极发掘农村中职生源,对发展中职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本人提出如下建议:

1、中职学校率先积极响应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政策,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振兴中国制造业、繁荣地方经济,减少农民和穷人为己任,将国家职教惠农政策宣传到家喻户晓。

2、加强义务教育中的教师师德教育,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加强后进生的 管理和教育,提高其学习兴趣,降低辍学率。行政、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

制度和措施,把生源稳定作为义务教育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3、政府舆论宣传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积极宣传国家相关政策 和发展形势,提高全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4、中职学校应根据生源情况的变化,及时改变、制定相应招生策略,激励 发挥教师的招生热情,提高招生教师的说服技巧和能力。

5、提倡招生教师懂一点招生心理学。教师之间可以相互期长不短,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顾虑,灵活机动、实事求是地对家长和学生循循善诱。有很多家庭本来没打算让孩子读书的,经招生老师耐心加技巧的劝说下,高兴地将子女送进了中职学校的校门。

6、中职学校应明确办学宗旨和理念,练好内功,提高中职学校口碑,吸引生源。要“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形成“学技有门”、“就业有路”的良好局面。

7、加强在校学生管理,关心、关注、关爱在校和已就业的学生,搞好就业学生的安置和稳定工作,发挥其积极的影响作用。

8、中职学校应深入企业调研,开设专业应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的专业。

9、调整课程设置,淘汰过时课程或章节,开发适用性、科学性、适时性的校本教材,提高课程适用性和专业就业对口率。

10、提高就业课程生动性,给学生灌输、培养勤俭朴实、脚踏实地、靠勤劳和智慧创业,以好逸恶劳、投机钻营为耻的理念和荣辱观,使学生就业稳定,从而以就业促招生。

11、政府部门应加大用工监管力度,提倡持证上岗,对用工违规现象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东方今报》2007年10月23日 [2].《教师之友》 2005年5期

[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2002〕16号 [4].《温家宝活动报道专辑》2005年11月7日

[5].《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 杭政〔2007〕4号

第三篇: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教学目的,其中肩负着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的重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将德育融合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最终达成教育学生负责任地使用计算机的教学目的。本文从课堂教学、教师自身、网络及德育教育出发,探讨如何将学科与德育进行整合,以达到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德育 教学学生

计算机课程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置,它既体现科学精神,又强化人文精神。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该课程在职校各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把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结合起来,穿插、渗透到教学中已成为教师必然面临的课题。根据学生特点,以和风细雨方式,渗透德育教育。笔者以职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为例,浅析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

一、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思想品德因素,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发掘出这些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地的教育。将爱国主义,文明风尚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科教学中。

介绍计算机发展史,让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事业整体发展还很薄弱,距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了解我国计算机现状,知道 “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在研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CPU的制造方面,我国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龙芯”芯片,它以其低成本、低功耗的技术闻名于世。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介绍北京金山公司的WPS,指出它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最适合于中国人使用的优秀文字处理软件;并重点向学生介绍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通过事例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鼓励他们从小立志努力学习,为国争光。

为学生布置操作任务时,要注意尽量选取与时事相关的主题,并要求学生在作品中加有自己的评论。如:在制作电子板报、网页、动漫作品时,可以以“歌颂祖国”、“美丽的家乡”、“环境”、“职业生涯规划”等作为主题。这样他们不仅能完成相关的技术操作,更重要的是在查找、搜集、整理资料和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对很多有意义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培养了某种意识和素养。

在进行单调的实操训练中,将实操目标与学生未来的就业,甚至前途命运相联系;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整个课堂气氛澎搏向上。学生不仅明确了学习目的,更规划了人生,树立了远大理想。

二、深入挖掘教材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在教学中注意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

计算机课程早已成为职校各专业的必修课,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更显重要。这些高新科技设施常因其精密性而易损坏,学生也会因其操作不当或者出于好奇心理,而有意或无意地导演“恶搞键盘”“乱点鼠标”“随意拷贝”“拿删除他人文件取乐”等恶作剧。对待学生的不良信息行为,教师应尽量保持客观和中正态度。一方面,通过说理诱导和榜样示范等教学方法,实现信息道德教育在“情”“理”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反复强调一些规范的操作规程,如:正确的关机步骤;及时保存数据;分类存储文件;保持安静,注意清洁。用一些警示的语言:随便删除他人的作品是不道德的;随便抄袭他人的劳动成果是可耻的;来感化学生幼稚的心灵。把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

教学中常要求同学们要团结合作,互帮互学完成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记录每一位学生或小组完成作业的情况,并适时地设计一些随堂“小竞赛”,将比赛结果列出高手排行榜,增强竞争意识。利用网络,多媒体及时展播作业,增进交流;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引入课堂。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竞争性以及互助合作的好品质。

三、通过教师自身的素质熏陶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在校园活动中,教师自然成为学生的第一审美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更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一位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思想品德教材,所以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发掘出教材的思想性,并机智灵活地找准学科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孔子说,“亲其师而信其道”,特别是对于新世纪的中学生,在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和立定坚定的信息毅力前,更容易由“偶像崇拜”和从众心理驱使,模仿“偶像行为”。教师就是要做有心之人,提高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模范形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面对青春期个性化的中学生,教师要保持豁达的心胸和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学生如亲子般的关怀,对不良信息行为循循善诱,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师生间的“皮革玛丽翁效应”。

四、在正确引导学生上网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大都喜欢上网,不论是局域网还是国际互联网,给他们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要教育学生学会负责任地使用信息,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

做到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健康有益的网络活动。在中学阶段,主要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其次培养交流能力,介绍学生进入一些健康的聊天室或参与一些与中学生有关的论坛。教师有意识多投影一些精美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和视频.使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

身的文化素养。能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育人优势,学生学了上网后,可设立自己的电子信箱和QQ号码,利用聊天工具与学生交流、谈心,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可互建家校电子信箱,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建立学校自已的网站,班班能够上网。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及专业特点建立个人空间,博客;甚至网站,论坛。让我们的校园不仅周围被美丽的荔枝林所环绕,而且每一间课室内都有一道“绿色的风景线”。

总之,德育具有很大的广泛性,几乎存在于教材的每个章节里。探求德育与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联系,寻找它们之间的可结合处,要以计算机课程教学为主;以学到知识、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价值观为目的。同时把握度,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点,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时机、有机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第四篇:在中职学校如何上好语文这门基础课

在中职学校如何上好语文这门基础课

【摘要】在职高生的成长发展中,语文知识是学好各学科技能的基础。但职高学生普遍基础差,因而上好一堂语文课是至关重要的。要搞好职高语文教学,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而培养真正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情境实用性教学方法

当前,职高学生大多对语文课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兴趣不浓,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比较差。而语文是职高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因此,如何上好职高语文课的课题摆在了每位语文教师的面前。本人以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上好职高语文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的同学不在少数。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原因有以下两点:学生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在中职课堂上,专业课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主课,而文化课则成为副课。教师方面,由于中职教育没有升学压力,致使一些教师缺乏创新精神,教学中缺少情感互动。

我们要改变这些情况,就必须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只要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中职生对学习文言文都会感觉到枯燥乏味,于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会选取适当的文言文课文,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演课堂剧。

例如,在讲授《鸿门宴》一课时,我让学生提前预习、翻译课文,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编排课堂剧;课堂上,学生表演完成后,其他同学从内容、演技等方面给予点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式点评。采用这种方式,保证了学生在情绪高涨、大脑极为活跃的情况下,完成了课文的教学目标,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课堂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在语文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只会令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劲来,因此要灵活地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用多媒体教学,屏幕上有画面、有文字、有音乐,学生能接收到多种感官的刺激,听起课来也更轻松、更明白易懂,学习兴趣自然就比较浓厚。本人曾经用多媒体上苏轼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壮的背景图片配上《三国演义》剧的唱词,马上引发了学生的新鲜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又如选一篇较有故事性的课文,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下,上课时分组到讲台上来用歌唱和舞蹈来叙述故事,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上语文课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水平差异、个性差异和兴趣差异。有些学生本身比较喜欢上语文课,有些学生上课喜欢发言,有些喜欢朗读,有些喜欢写作等等,教师上课时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所长,调动学生上语文课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三、多管齐下,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很大幅度地提高教学的质量。既然学生觉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那么教师就要多管齐下,改善语文课堂的气氛。质疑讨论、创造情境、播放背景音乐、引入课件等等,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只要学生爱上语文课,我们营造良好氛围的目的就达到了。

中职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一些散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就采取了营造氛围的方法,收效良好。如:在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的整体感知过程中,我在课堂上播放了田园曲风的钢琴曲,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诵读课文。通过优美的背景音乐、作者清新的文笔,学生很容易就融入作者所营造的飘渺境界,从而体会到作者所抒发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

四、语文课要与专业课相结合,强调实用性

我担任的是酒店管理班的语文课,酒店管理班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去酒店或宾馆就业,要做好管理者,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多才多艺外,还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在语文课上很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平时上课,我都会在正式上课前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散文以及其他文学作品;在课堂上,我也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久而久之,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兴趣也浓厚了。除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外,我也会在早读时亲自督导学生进行普通话的练习,矫正他们的发音,指导他们把握正确的语速,培养他们的语感。练好普通话是做管理人员的必备素质,能否说好普通话关系到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学生们学得也很起劲。

职高学生将来毕业后是要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所以教师在上语文课时要注重实用性,要与学生的专业课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在上语文课时,教师也可教授学生学习写商业信函、公文以及学生找工作时的工作简历和求职信等,这些都是职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必须准备的一些技能。

五、把文科基础课内容融入语文教学,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在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政治、礼仪、道德等是不分家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没有中学升学的压力,这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在中职学校的语文学习,不仅要注重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要注重知识面的扩大。目前,一般的中职学校开设的文科基础课有语文、德育、礼仪、政治等。这种分类是自然科学主义思想观念在教育中的深刻体现,它的优点是学科化,方便教学;缺点是把内容相近、功能互通的知识人为地割裂开来,把教学内容客观化。其实,语文、德育、礼仪、政治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主观情感因素,要求学生学会感悟与想象。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只能学会书本中的条条框框,只会在试卷中答出好成绩。学生能否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还得通过在生活中的耳濡目染,通过学习教师、同学的行为来进行感悟。礼仪教学中人文性的学习更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把礼仪教学穿插于语文教学中间,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语文课堂会更感兴趣,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更有活力,而不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当然,历史、政治、地理也可以融入语文课的教学当中,学生可以从教师“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文化的伟大、知识的浩瀚,从而对读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六、教师要有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书法家,应该是一个播音员,应该是一个作家。当然这话说得有些太夸大,但是我想其实这就是让所有的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语文教师应该专业知识扎实,普通话发音准确,上课语速适中,声音响亮;能用适当的动作姿势辅助说话,使语言形象生动、高低抑扬有致、感染力强;能巧用修辞、典故、古诗名句,语言幽默风趣,妙语连篇,听了宛若是一种享受;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富有表情、感情,语言循循善诱;粉笔字工整规范,对教材熟悉,运用多媒体设备娴熟自如,得心应手。如果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不过硬,就不会教出好学生来,也不会有如此精彩的课堂。

总之,只要教师们定位好职高语文教学的目标,课前努力备课,课堂上多多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多多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学习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职高语文教学将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五篇:社区学校在构建工业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模式上的探究(3月11日)

社区学校在构建工业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模式上的探究

——企业中社区教育培训服务模式的新探索

摘要: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社区学校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以实验项目为抓手,从挖掘社区教育需求资源入手,采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行动实验和个案研究等方法,通过实地抽样,收集分析资料,建设工业区社区学校网站,利用社区教育信息化网络多方合作,整合资源,搭建工业区社区教育服务平台,在学校课程管理和项目开发上运用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推进社区教育,以满足园区内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居民对教育培训的多元化需求。

关键词: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社区教育 工业区社区学校 实验项目

一、“企业中社区教育培训服务模式的新探索”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1〕

《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为全市人民终身学习提供了法律保障。“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终身教育工作的领导,将终身教育工作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扶持鼓励措施,促进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足额提取职业培训经费,并可依法在税前扣除。企业用于一线职工的培训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高于职业培训经费总额的百分之六十,并每年将经费使用情况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2〕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是1995年成立的市级工业开发区,位于上海市的中心区域,总开发面积17.88平方公里。有上千家企事业单位落户园区,一批国际著名跨国企业已纷纷进驻,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2家,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94家。莘庄工业区已形成信息产业、机电和汽车配件、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为主要产业的新兴工业区,并成为全国率先通过“质量、环境与健康安全”三认证的工业园区,未来将形成一个平板显示产业、航天科研产业、跨国公司投资中心、研发中心、分销中心集聚的都市型工业区。主要资源还有社区学校、网站、9个居委教学点和鑫泽阳光公寓教学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会、商会、招商科等政府背景。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就业结构转型发展的现状,为使园区内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居民得到更好的教育培训服务,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社区学校根据区域特点,以闵行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和莘庄工业区被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

批准为全市新一轮社区教育实验街镇为契机,以实验项目为抓手,在服务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居民的教育培训模式上有所创新,利用社区教育信息化网络,整合资源,搭建工业区社区教育服务平台。在社区学校课程管理和项目开发上,开展构建工业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模式上的实践与探索,运用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创建,促进园区经济建设、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和构建文明和谐的园区。

二、实验目标及内容

(一)实验目标

1、创建具有工业区区域特色的品牌课程和行之有效的社区教育推进模式。

2、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园区内外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3、以实验项目为抓手,在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中加强社区教育实体化建设,推进工业区实验街镇的建设工作。

(二)实验内容

1、将课程当做项目来运作,在学校课程管理和项目开发上运用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推进社区教育。

2、建设工业区社区学校网站,多方合作,搭建工业区社区教育服务平台。

3、加强社区教育实体化建设,完善社区两级载体建设。

三、实验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5月)

1、成立实验项目领导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和具体分工。

2、为了有助于对实验项目作客观的判断,项目组成员根据莘庄工业区区域特点,开展实验项目任务盘点、文献查询、资料收集等工作;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并运用PEST、SWOT分析法进行宏观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分析,以明确实验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对项目方案可行性进行论证,以寻找制定适合本实验项目实际情况的战略和最佳策略:建设工业区社区学校网站,利用社区教育信息化网络多方合作,搭建工业区社区教育服务平台,从挖 掘社区教育需求资源为切入口,以项目课程班为载体,整合资源,探索联合、合作办学的多方共赢服务模式。

3、工业区社区学校向闵行区教育局职成教科、闵行区社区学院申报“闵行区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探究”课题申请,并被批准为闵行区区级课题。

4、实验项目有关人员参加了工业区社会事业保障所组织的工业区2011年春季企业招聘会,向84家企事业单位发放社区学校宣传资料和培训意向表。收集2010年、2011年企

业招聘岗位信息,定性分析工业区部分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表和培训需求,研究莘庄工业区社区学校在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为园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员工提供教育培训服务。

5、闵行区社区学院对莘庄工业区社区学校课题的申报进行了审查及专题讨论和专家咨询。

(二)实施完善阶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

1、实验项目有关人员参加了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举办的上海市第三轮社区教育实验街镇建设工作培训会议。

2、项目组成员完成“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社区教育需求情况调查问卷”和调查问卷统计表的设计,并向园区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挖掘工业区社区教育的需求资源,为开发园区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居民所需的教育培训项目提供科学的依据。

3、在工业区社区学校、居委教学点、招商部和社保所等实地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个别访谈、个案研究等方式,了解社区居民和园区企事业单位员工对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建设并开通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社区学校信息公开网(www.xiexiebang.com)。

4、将课程当做项目来运作,在学校课程管理和项目开发上运用项目管理运作模式,创建具有工业区区域特色的品牌课程和社区教育推进模式。

(三)总结阶段(2012年7月-2012年12月)

1、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业区社区教育服务机制,政府推动和部门联动是重要保障。通过政府统筹、专家研讨会、社区学校网站的宣传、向企事业单位有关教育培训负责人发放印有学校网址的台历、挂历、宣传品等手段,加强宣传,大力吸引企业投入社区教育,提高企业员工参与社区教育的意识。

2、建立满足多层次学习需求的培训机制,合理设置课程项目是成功的关键。搭建校、企、学相互沟通、交流、学习的网络平台,从挖掘社区教育需求资源为切入口,以项目课程班为载体,整合资源,探索联合、合作办学的多方共赢服务模式。

3、科学统计分析,完整提交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将课程当做项目来运作,创建工业区社区学校品牌课程。

工业区社区学校在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中, 将项目的实施与平时的工作相结合,将项

目融合在工作中,运用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推进社区教育。如与电大闵一分校合作成立的《行政管理》大专班项目;在文化休闲课程方面与企业合作的《瑜伽》、《交谊舞》等项目。

以《瑜伽》项目为案例,用项目管理运作方式将招生、学员出勤等工作转化为各项具体的实验小项目,并设计成实验方案依实验程序在实践中运行,参照和体现项目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改变了以往开班过程中出现的招生困难、学员出勤率不稳定、学员续报率低而影响滚动开班等状况。

通过向《瑜伽》班学员发放社区教育需求情况调查问卷,统计发现71名学员中,大多是工业区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和居民,有78%学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还有三名硕士研究生,根据分析深挖学员中潜在的其他社区教育需求,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发现可开发学员所需的新培训项目,如《服装设计》、《商务英语》、《工商管理硕士》等学历班和《中式烹调师》、《插花员》等职业技能证书培训班的潜在需求客户都超过了30人。

通过优化社区学校的管理和课程设置,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打造具有工业区区域特色的品牌课程,满足园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多元化的学习培训需求。

(二)成功地建成了工业区社区学校网站,并应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初步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

工业区社区学校利用现有园区的政府背景和网站,建成了社区学校网站,不仅整合了“上海东方社区学校”、“闵行区社区学院电大闵一分校”、“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等网站资源,使园区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居民的学习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还将闵行区党务网、工业区管委会等政府、社会各方面在社区教育方面积累的大量资源导入社区学校教育网并加以利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为园区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居民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平台,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并与闵行区社区学院、群益职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等初步达成了共建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提高了自身管理服务水平,提升了工业区社区学校的服务品牌。

网站设立了“学校介绍、信息荟萃、艺术天地、学习园地、学员心语、社教研究、特色创建”等近18个栏目。“网上在线报名系统”让园区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轻松报名学习。搭建的招生咨询平台,在不增加人员及大资金投入情况下,有效的满足园区内企事业单位员工的教育培训学习咨询,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更好地配合各条线为入驻园区内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培训服务。

(三)以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为抓手,在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中加强社区教育实体化建

设,推进工业区实验街镇的建设工作。

1、明确实验目标,理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夯实莘庄工业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基础。

社区教育是一项服务社区全体群众的基础性、公益性的教育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社区学校是园区社区教育的实体,要接受闵行区文明办、教育局和工业区管委会的多头管理,理顺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莘庄工业区社区教育与管委会的其他职能部门的职能相互交叉,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交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学校如何协调与各条线的关系,如何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工业区管委会成立了由党工委副书记亲自挂帅,担任委员会主任,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委员的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社区学校校务委员会。在校务委员会的领导下,使各条线的社区教育都集中到社区学校这个平台,初步形成了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资源集中,优势互补的基本组织框架。

2、加强社区教育实体化建设,完善社区两级载体建设。

工业区社区学校实体化建设起步较晚,2010年10月,社区学校申请了独立法人资格,办学经费、教师待遇政府提供保障。2011年3月,工业区建造了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工业区社区学校通过领导统筹、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形成了以闵行区社区学院为业务指导,10个教学点为教育载体的两级社区教育网络。

3、加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了项目管理有关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水平。

社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是社区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决定因素,是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主体。学校将加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实验项目管理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总体水平和综合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六、思考与建议

1、加强实验项目经费保障,可创建工业区社区教育的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等资助体系,也可向银行和资本市场进行项目融资。

工会严格监督企业落实“职工工资的1.5-2.5%用于职工培训的规定”,职工的部分培训可以由社区学校承担,企业向社区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2、在网站建设方面,加强后台数据库管理,搭建营销平台,完善网站互动功能,向智能型网站过渡,提高平台使用效率。利用链接方式,整合更多的优质课程资源,通过网络虚拟环境,弥补实体教学环境在人员、时间、空间上的诸多限制。

3、建立工业区企业、专家和兼职教师资源、学员学习档案的数据库,善于接纳社会多方资源,完善工业区社区学校的教育资源。

4、在教育培训项目开发上,开展由“菜单式培训服务”向“以客户为向导的订单式培训”过渡。积极实施“企业下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方式:①社区学校与用工企业签订就业订单,根据用人单位的委托书或就业订单,开展定向、定点招生培训;②加强与企业联系,通过签订委托培训协议,约定双方的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和输出的良性互动。

陈蕾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社区学校 2011年12月30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Z]2011-01-05 [3] 金德琅.《终身教育体系中社区学校实体化建设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26-144 [4] 马金东主编.《终身教育体系下社区教育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9-28 [5]方轮、胡艳曦著.《城市社会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117-206

下载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探究——匡晓红(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探究——匡晓红(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