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努力打造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
第六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努力打造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
海口市市长徐唐先:
努力打造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此次论坛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泛珠城市化进程”为主题,对我们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子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能够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整合,是使之得以实现最大效益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和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是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更加节约资源能源,提高土地和公共设施的单位使用效率,更好地实现垃圾、污水的集中处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2年以来,海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已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浓郁现代化气息的省会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都增长了10倍,城市化率达68%,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下面,我就海口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方面的一些做法和设想,和大家作个交流。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描绘城市发展蓝图。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在调控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方面,规划都起着“龙头”作用。我们根据海口的产业、文化、区位等实际,突出绿色环境、热带风光、滨海滨江、历史文化名城等特色,2003年启动新版城市总体规划,2 0 0 5 年完成修编。在城乡规划的编制中,我们十分重视城市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的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目前,城区已经实现规划全覆盖,十大中心镇和重点农村地区的村镇规划基本完成。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我们坚持“东进、西扩、南优、北拓”,基本形成了以主城区为核心、中心镇为依托、农村为腹地、滨海滨江为轴线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二是坚持组团发展,迅速拉开城市框架。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容易产生交通拥堵、垃圾污水处理难、形成贫民窟等“城市病”。坚持组团式发展,拉开城市框架,形成城市的多个核极,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基于这种考虑,我市在城市建设中实行组团式发展,将城市划分为中心组团、长流组团、江东组团等三大组团,组团之间力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色鲜明,组团内部功能完备、设施配套,实现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有机融合。对中心组团,主要是不断完善地下管网和公共设施,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打通断头路、丁字路,整治地表水质,提升城区整体形象;对长流组团,实施5000亩的起步区带动,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的行政中心,搬迁市级党政机关,周边的土地价值明显提升,成为海口城市新名片;对江东组团,以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建设旅游风情小镇、红树林主题公园和人工岛,“十二五”期间将成为海口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三是坚持产业支撑,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产业优势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对海口来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经济实力是推进城市化的第一要务,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产业兴市,全力推动三次产业提速增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整合宣传、文化、旅游资源,培育壮大户外有氧运动、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特别是积极发展高尔夫和邮轮游艇经济,到十二五”末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达70%以上;加快发展新型工业,针对全市工业总量小、增速慢、后劲不足的问题,加快建设海口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海口药谷、汽车制造等园区,成功引进英利、汉能等光伏企业,工业呈现集聚发展新态势,到“十二五”末工业园区面积将达到30平方公里以上,形成汽车制造、食品饮料与农副产品加工、光伏、医药等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重点是提升农业产业品质,壮大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休闲农业示范带、羊山地区特色产业带,使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大幅提升。
四是坚持与国际接轨,推进城市旅游化改造。建设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不仅仅是旅游项目和旅游景点的建设,更重要的是高标准建设旅游城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的满意度。我们坚持大幅提升自然资源开发水平,高标准建设海口火山世界地质公园、东寨港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永兴国家低碳示范镇和演丰、大致坡等旅游风情小镇;坚持大幅提升旅游接待设施水平,健全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公共信息平台等设施,初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服务体系;积极推行绿色慢行交通系统建设,以步行、自行车绿色通道为主,将海景、江景、山景、公园、旅游风情小镇和生态文明村等连接起来,打造“蓝脉串珠贝、绿道连景城、山水共天色、人人乐其中”的城市慢行交通“绿色长廊”。
五是坚持精细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决定城市发展的成败,没有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筑再现代化也不能算是现代化城市。为此,我们坚持实施精细管理,注重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在不断提升主要街道和区域管理的同时,将管理触角向小街背巷延伸,力求管理无盲区、无空白、无死角。实行“大城管”体制,去年我们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整合城市管理资源,组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统筹管理城市园林、市政、环卫、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2008年开始实施“强区扩权”,对四个区下放了80项行政权项,赋予基层更多的管理权限和自主发展能力;建立万米网格数字化管理体系,将中心城区的44万个市政部件编码,划分为3800个网格,实行专人负责、日夜巡查,高效解决城市脏乱差、市政设施损害问题;去年以来,启动开展“清洁、整洁、规泊、安静、打违”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组织35万人次参加环卫大扫除,清理各类沉积垃圾10万吨、乱张贴50万多张;取缔占道经营摊点5万宗;查处违章乱停车辆6.5万辆次;拆除违法建筑50万平方米,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六是坚持科技和体制创新,增加城市发展活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倍增器”。为此,我们在推进城市发展中,特别注重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主要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院校建设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初步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研发体系,创建全国创新型城市;实施人才引进工程,积极引进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的各类人才,建立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库,打造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人才高地;实施文化创新工程,促进文化与旅游、体育、会展、娱乐等产业的高度融合,与灵狮集团共建海南国际创意港,与长影集团共建影视基地,推进动漫、网游、工业设计、旅游时尚消费等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
七是坚持生态立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作为对传统的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与扬弃,是人类自觉克服“城市病”、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特别珍惜和保护海口一流的生态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就确立了生态立市战略,始终坚持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20亿元,开展河流综合整治、水源保护、城市污水处理、大气环境改善、环境噪声治理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等60项环境整治和建设项目,建成长流污水厂、白沙门污水厂、颜春岭垃圾处理厂和600多公里的城市污水排污管网;今年又投资6亿元,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水泥厂、砖厂等高耗能产业全部淘汰,公交燃气、管道煤气、农村沼气等加快推进。目前,全市主要江河湖库和近岸海域水质1 0 0 %达标,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空气质量优良率10 0%,森林覆盖率达到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5平方米;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城市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国一流,2007年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十一五”新标准复检的省会城市。年前,风声水起珠三角; 6 年后,硕果累累“9+2”。当前,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的交流合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里,我建议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泛珠三角省会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在秘书处的统筹协调下,每年在一定层面上和局部范围内举行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比如就城市交通拥堵,摩托车、电动车的开禁,征地拆迁中各方利益的兼顾,失地农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外来人口入户和流动人口管理等问题,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研讨,破解城市化推进中的一些困惑。
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深入推进,这对海口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紧紧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机遇,做足中心文章,扎实推进城市化,努力把海口建设成为全市人民的幸福家园、国内外游客的休闲乐园。我们愿与各兄弟城市一起,深入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为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科学发展不懈努力!
第六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推进城市化进程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中国市长协会专职副会长陶斯亮:
推进城市化进程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在第六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上的致辞
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海口,与各位市长共同探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泛珠城市化进程”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市长协会向这次论坛表示热烈的祝贺。
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商缘相连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广泛合作,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自2004年启动以来,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6年来已发展成为泛珠省会城市之间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对推进各市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泛珠三角各省区交流日益紧密,特别是在经贸、旅游、交通、信息、科教、人文等诸多方面的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显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今天,我们继续以“9+2”的形式共同探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泛珠城市化进程”这一重要课题,并以“城市化与扩大内需、结构调整”、“泛珠区域城市化合作的新空间”、“省会城市城市化突破的全局带动作用、面临的体制机遇障碍与改革选择”等分论题展开研讨,积极应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若干问题,对于在新的形势下积极稳健地推进泛珠三角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应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要更好地发挥社团组织的优势,成为交流城市工作经验的纽带,开展城市合作的桥梁,研究城市问题的论坛,培训城市领导的基地”是温家宝总理对中国市长协会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国市长协会在认真落实温总理指示精神、做好协会每一项工作的过程中,都始终离不开全国各城市特别是“泛珠区域城市”市长们的大力支持。明年,将是中国市长协会成立20周年。我们将在北京召开第五届中国市长代表大会。届时真诚地欢迎“泛珠区域城市”领导百忙之中光临我们的会议,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商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大计。
第六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努力打造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
海口市市长徐唐先:
努力打造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此次论坛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泛珠城市化进程”为主题,对我们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子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能够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整合,是使之得以实现最大效益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和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是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更加节约资源能源,提高土地和公共设施的单位使用效率,更好地实现垃圾、污水的集中处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2年以来,海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已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浓郁现代化气息的省会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都增长了10倍,城市化率达68%,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下面,我就海口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方面的一些做法和设想,和大家作个交流。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描绘城市发展蓝图。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在调控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方面,规划都起着“龙头”作用。我们根据海口的产业、文化、区位等实际,突出绿色环境、热带风光、滨海滨江、历史文化名城等特色,2003年启动新版城市总体规划,2 0 0 5 年完成修编。在城乡规划的编制中,我们十分重视城市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的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目前,城区已经实现规划全覆盖,十大中心镇和重点农村地区的村镇规划基本完成。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我们坚持“东进、西扩、南优、北拓”,基本形成了以主城区为核心、中心镇为依托、农村为腹地、滨海滨江为轴线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二是坚持组团发展,迅速拉开城市框架。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容易产生交通拥堵、垃圾污水处理难、形成贫民窟等“城市病”。坚持组团式发展,拉开城市框架,形成城市的多个核极,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基于这种考虑,我市在城市建设中实行组团式发展,将城市划分为中心组团、长流组团、江东组团等三大组团,组团之间力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色鲜明,组团内部功能完备、设施配套,实现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有机融合。对中心组团,主要是不断完善地下管网和公共设施,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打通断头路、丁字路,整治地表水质,提升城区整体形象;对长流组团,实施5000亩的起步区带动,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的行政中心,搬迁市级党政机关,周边的土地价值明显提升,成为海口城市新名片;对江东组团,以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建设旅游风情小镇、红树林主题公园和人工岛,“十二五”期间将成为海口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三是坚持产业支撑,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产业优势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对海口来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经济实力是推进城市化的第一要务,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产业兴市,全力推动三次产业提速增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整合宣传、文化、旅游资源,培育壮大户外有氧运动、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特别是积极发展高尔夫和邮轮游艇经济,到十二五”末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达70%以上;加快发展新型工业,针对全市工业总量小、增速慢、后劲不足的问题,加快建设海口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海口药谷、汽车制造等园区,成功引进英利、汉能等光伏企业,工业呈现集聚发展新态势,到“十二五”末工业园区面积将达到30平方公里以上,形成汽车制造、食品饮料与农副产品加工、光伏、医药等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重点是提升农业产业品质,壮大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休闲农业示范带、羊山地区特色产业带,使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大幅提升。四是坚持与国际接轨,推进城市旅游化改造。建设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不仅仅是旅游项目和旅游景点的建设,更重要的是高标准建设旅游城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的满意度。我们坚持大幅提升自然资源开发水平,高标准建设海口火山世界地质公园、东寨港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永兴国家低碳示范镇和演丰、大致坡等旅游风情小镇;坚持大幅提升旅游接待设施水平,健全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公共信息平台等设施,初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服务体系;积极推行绿色慢行交通系统建设,以步行、自行车绿色通道为主,将海景、江景、山景、公园、旅游风情小镇和生态文明村等连接起来,打造“蓝脉串珠贝、绿道连景城、山水共天色、人人乐其中”的城市慢行交通“绿色长廊”。
五是坚持精细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决定城市发展的成败,没有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筑再现代化也不能算是现代化城市。为此,我们坚持实施精细管理,注重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在不断提升主要街道和区域管理的同时,将管理触角向小街背巷延伸,力求管理无盲区、无空白、无死角。实行“大城管”体制,去年我们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整合城市管理资源,组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统筹管理城市园林、市政、环卫、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2008年开始实施“强区扩权”,对四个区下放了80项行政权项,赋予基层更多的管理权限和自主发展能力;建立万米网格数字化管理体系,将中心城区的44万个市政部件编码,划分为3800个网格,实行专人负责、日夜巡查,高效解决城市脏乱差、市政设施损害问题;去年以来,启动开展“清洁、整洁、规泊、安静、打违”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组织35万人次参加环卫大扫除,清理各类沉积垃圾10万吨、乱张贴50万多张;取缔占道经营摊点5万宗;查处违章乱停车辆6.5万辆次;拆除违法建筑50万平方米,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六是坚持科技和体制创新,增加城市发展活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倍增器”。为此,我们在推进城市发展中,特别注重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主要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院校建设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初步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研发体系,创建全国创新型城市;实施人才引进工程,积极引进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的各类人才,建立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库,打造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人才高地;实施文化创新工程,促进文化与旅游、体育、会展、娱乐等产业的高度融合,与灵狮集团共建海南国际创意港,与长影集团共建影视基地,推进动漫、网游、工业设计、旅游时尚消费等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
七是坚持生态立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作为对传统的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与扬弃,是人类自觉克服“城市病”、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特别珍惜和保护海口一流的生态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就确立了生态立市战略,始终坚持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20亿元,开展河流综合整治、水源保护、城市污水处理、大气环境改善、环境噪声治理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等60项环境整治和建设项目,建成长流污水厂、白沙门污水厂、颜春岭垃圾处理厂和600多公里的城市污水排污管网;今年又投资6亿元,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水泥厂、砖厂等高耗能产业全部淘汰,公交燃气、管道煤气、农村沼气等加快推进。目前,全市主要江河湖库和近岸海域水质1 0 0 %达标,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空气质量优良率10 0%,森林覆盖率达到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5平方米;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城市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国一流,2007年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十一五”新标准复检的省会城市。年前,风声水起珠三角; 6 年后,硕果累累“9+2”。当前,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的交流合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里,我建议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泛珠三角省会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在秘书处的统筹协调下,每年在一定层面上和局部范围内举行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比如就城市交通拥堵,摩托车、电动车的开禁,征地拆迁中各方利益的兼顾,失地农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外来人口入户和流动人口管理等问题,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研讨,破解城市化推进中的一些困惑。
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深入推进,这对海口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紧紧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机遇,做足中心文章,扎实推进城市化,努力把海口建设成为全市人民的幸福家园、国内外游客的休闲乐园。我们愿与各兄弟城市一起,深入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为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科学发展不懈努力!
南康市市长苏传辉:打造生态 宜居 创业的魅力新城
南康市市长苏传辉:
打造生态 宜居 创业的魅力新城
近年来,南康城区面积、城市人口和城市化率年均分别以2平方公里、2.3 万人和2.4 3 % 的速度递增。到2 0 0 9 年年底,南康城区面积达23.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2 5.1万人,城市化率达43.1%,被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工作先进市县”称号。
坚持城镇化战略地位不动摇
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龙头和载体,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和干事日程。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城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和城市管理创建活动总指挥部,强力推进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根据赣州市建设2 0 03 0 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构想,南康市大力实施对接融入赣州主城区的发展战略,举办了高规格的城市发展论坛对城市进行科学定位,提出要将南康城建设成为“赣州都市工贸生态、宜居创业的新城区”发展目标。同时,及时将南康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年限由2 0 0 3 年— 2 0 2 0年调整为2 0 0 9 年— 2 0 3 0 年,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也由3 0平方公里调整为5 0平方公里,为南康城市发展提供蓝图。
坚持统筹推进不松懈
近年来,我们“ 跳出城建抓城建”,结合壮大主导产业、打造教育强市和改善民生,构筑起统筹推进城镇化的新格局。一是与壮大产业相结合。家具、服装是南康的优势主导产业,2 0 0 6 年,该市先后被授予“江西省家具生产基地”、“ 江西省纺织服装生产基地” 等称号。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该市因势利导,积极做好以贸易促加工和产业兴城文章,全力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家具专业市场,南康市沿1 0 5国道两厢布局家具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到2 0 0 9 年年底建成集中连片家具专业市场5 0 万平方米。同时,南康市积极引进2 0 亿元投资兴建5 0 0 0 亩的家具生产基地和1 0 0 0 亩的家具专业市场项目,到2 0 1 0 年年底,全市家具市场面积有望突破8 0 万平方米,并成功申报“ 中国中部家具生产基地” 称号。目前,南康市家具产业已吸纳1 3 万人就业,有力推动了城市的扩张。引进外资建设服装交易市场,目前已建成服装专业市场1 1万平方米。南康市围绕建设产业新城,在1 0 5 国道两厢布局了东山工业区、龙岭工业东区、龙岭工业西区等多个工业园区,园区累计开发面积接近1 万亩,目前有2 0 0 多家企业落户园区,吸纳2.5 万多人就业。二是与做强教育相结合。南康崇文重教风气浓厚,教育发展基础较好,近年来该市城区每年新增就学人口3 0 0 0 人左右。为此,南康市结合城市扩张,科学布局城区学校建设,化就学压力为推进城镇化的动力,加快了镇化的进程。2 0 0 5 年以来,该市每年在城区至少新建一所学校,同时加大了对已建成学校的扩建和改建力度,5年累计投入校建资金3.3 亿元。目前,南康市正启动在南水新区新建一所小学和幼儿园工作。三是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我市在城市建设中高度关注民生,每年确定“十件实事”和城市及基础设施项目时,都优先考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小街小巷改造、医疗卫生、廉租住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城市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得益彰。到目前已累计建设廉租住房5.2 万平方米,开工新建1 4 万平方米的新市民公寓。
坚持项目抓手不含糊
项目是城市建设的抓手,项目实施的质量决定城市建设的水平。南康市坚持大上项目推动城市大步建设,并注重破解各类难题加快项目建设。近4 年累计实施城市及基础设施重点项目1 3 3 个,实际投入建设资金超过1 0 亿元。一是破解资金难题。城市建设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不足。南康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采取“ 财政挤、向上争、市场融、银行贷、单位凑、社会捐、业主投”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主要包括投资2 0 0 0 多万元的旭山公园改造,投资8 0 0 0 多万元的文化艺术中心,投资1.2 亿元的南康中学新校,投资1.3 亿元的1 0 5 国道南康段拓宽改造和投资2 亿元的南水新都五星级宾馆等。二是破解用地难题。做好“盘活闲置用地、整治违规用地、收储建设用地、规划拓展用地、报批项目用地”等几篇文章,较好地满足了城市建设所需的用地。实行了征地拆迁对象、征地补偿标准和征地补偿结果“ 三公开”,加快了征地拆迁工作。同时,着力加快城市安置点的建设。近年来,累计建设城市拆迁安置点9 1 个,妥善安置拆迁群众1700多户。
坚持管理创新不停步
城市建设水平的高低,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高效能的管理需要持续创新。在城市管理创新上,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行精细化管理。先后从城市建设局剥离成立了正科级的规划局、城管局,并在江西省县(市)一级城市中率先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逐步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执法职能的专业化,使城市管理更加专业和精细。二是推行系统化管理。积极开展了创建赣州市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活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三城同创”活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和城市管理年活动,以高密度、成系统的城市管理专项行动整体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2 0 0 7 年,南康市被江西省政府授予“省级园林城市”称号。截至2 0 0 9 年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3 6.5 7 %、3 4.5 7 % 和1 0.2平方米。三是推行制度化管理。强化《城乡规划法》的施行,坚持规划委员会审批制度,加强了各类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目前,南康城区详规覆盖率达98%。还制定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定》、《市区管理办法》、《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等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提升了城市管理的制度化水平。
郴州市副市长陈社招:科学规划引领新型城市化进程
郴州市副市长陈社招:
科学规划引领新型城市化进程
郴州是湖南省的“南大门”,毗邻广东,靠近港澳,古称 “楚粤之孔道”,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拥有完善的公路、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系统。郴州资源丰富,素称“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温泉之乡”;郴州历史悠久,是享誉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自秦置郴县始,郴州已历经2200多年的历史。郴州是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城市。
一、以“两城”建设引领城市化发展方向
(一)提出“两城”建设宏伟构想。为加快科学跨越、富民强市步伐,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两城”建设宏伟构想。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郴州先行先试机遇,走在湘南开放开发前列,加快建设全国加工贸易承接示范基地、全国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全国生态休闲度假基地、华南能源供应基地、湖南数字视讯产业基地建设。依托武广高铁、京珠复线、厦蓉高速、岳汝高速等纵横交通大动脉,发展成为中部地区与华南区域性交通和物流枢纽,积极开展与赣州、韶关的竞争和合作,力争发展速度更快、发展质量更优、综合实力更强。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区为极点,在全市确立“4+2”、“6+5”区域发展格局。壮大中心城区规模和实力,实现由大中城市向特大城市迈进、交通节点城市向交通枢纽城市转变、省际边界城市向省际区域中心城市飞跃的目标。郴州城乡建设和城市化进程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二)研究“两城”建设目标路径。为加快“两城”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科学编制“两城”建设规划,为此首先要研究“两城”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路径。2009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市委戴道晋书记亲自视察城乡规划工作,要求尽快制定“两城”建设规划蓝图。3月,戴道晋书记、向力力市长率领相关市直部门赴赣州、韶关、清远三市考察学习,认识自己的差距,找准了郴州的努力方向。市委组织开展“两城”建设大讨论、大研究,市“五大家”领导亲自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通过开辟“林邑讲坛”、“‘两城’建设研究”栏目等方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对“五大基地建设”、“六个关系处理”、“郴资桂城镇群核心区建设”、“五个中心建设”、“大郴州规划建设”等有了科学的论述,明确了“两城”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路径,为制定“两城”建设规划指明了方向。
(三)制定“两城”建设规划蓝图。在全面调查、精心研究,明确“两城”建设目标定位和发展路径后,市政府委托国家发改委综合研究院编制《郴州市“两城”建设战略规划》,委托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郴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制《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根据“两城”建设新定位,贯彻城乡统筹理念,规划了市域城镇体系发展和中心城区建设的科学路径。戴道晋书记、向力力市长三次听取总体规划方案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并审议总体规划,人大和政协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向力力市长亲自带队参加总规专家评审,戴道晋书记亲自带队参加总规行政审查。2010年2月,省政府以湘政函[2010]53号文件批准了总体规划的实施。在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下,郴州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期限到203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并创造了地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间最短、审批时间最短的新纪录。新版总体规划为“两城”建设提供了指导依据,将科学引领今后20年郴州城市化发展进程。
二、以科学规划指导和推进项目建设
(一)突出项目建设的重要地位。面对2008年年底以来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迅速实施“千亿投资计划”、“百亿城建计划”,开展 “项目建设年”活动,组织开展交通、城市、产业建设“三大会战”;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郴州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34条”政策并抓紧落实。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载体”,把项目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把扩大投资、推进项目建设作为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战略决策的首要任务,贯穿于整个经济工作的始终,以项目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乡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二)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化大提速。2009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7亿元,同口径增长99.5%,增幅居全省第一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12.8个百分点。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房地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主要建设项目530个,完成年度投资399.3亿元。武广高铁和嘉新、永安、汝广、嘉宁等6条干线公路顺利通车,厦蓉、衡武、宜凤等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中心城区武广新区一期、郴资桂大道改扩建一段等28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或基本完工。以城东新区和武广新区为重点,以郴资桂大道改扩建、相山大道、市体育中心、环城森林生态景观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标志,实施基础设施项目77个,改造背街小巷20条。建成标准厂房面积167.6万平方米,在建面积117.4万平方米。新建(筹集)廉租房104.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7.1万平方米。2009年中心城区城建投资34.7亿元,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一年。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达821.5亿元,同比增长16%,是改革开放以来郴州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增幅居全省第一位。经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2009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43%,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达55万,建成区面积达52平方公里。
(三)强化规划对项目建设的引导和控制。为保证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市委、市政府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强化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全局性、连续性,强化规划对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引导和调控。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城乡规划委员会,以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主任,统筹项目建设的规划决策。戴道晋书记在市规委全体会议上强调“规划是法律,必须遵循维护。人事有代谢,规划不能变。必须一个规划管到底。”“规划是行政,必须集中统一。绝不能五花八门、不伦不类、随心所欲。”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城市规划,市政府将建立“城市建设项目库”和“招商引资项目库”的职能移交给规划部门,每年初由规划部门根据城乡规划拟定城市建设和招商引资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制定项目清单,扭转了以前“规划跟着项目走”的被动局面。
三、以体制创新提升规划行政效能
(一)强化规委的领导协调功能。加快新型城市化需要高效能的规划决策和规划行政。为了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市委、市政府强化了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的领导、协调功能,书记任顾问、市长任主任,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明确了规委的工作职责,规范了规委的议事程序,规定每半年召开一次规委全体会议,每半月召开一次规委主任会议,研究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规委的正常运作极大地提高了规划决策的效率和权威,减少了行政干扰和阻力,推进了项目建设的速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市委、市政府从省会长沙引进高级规划专家周江担任规委常务副主任,负责规委日常工作,弥补了规委决策的专业缺陷。
(二)加大规划公示公开力度。为赢得广大市民的支持,集中全社会的智慧,规划部门十分重视城乡规划的公示工作,定期在“郴州市规划局网站”公布规划方案和政策法规,专人负责公示意见的收集和处理,确保官方和民间信息沟通的顺畅。为方便市民查询,“郴州市规划局网站”还与湖南省建设网、湖南城乡规划信息港、中国郴州新闻网建立了链接。为进一步加大规划公示、公开力度,市政府投资近1000万元,在全省第一个建设高档次的城市规划展览馆,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城市规划内容,让广大市民了解和监督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目前,郴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已成为“领导视察的窗口、市民参与的平台、招商引资的名片、宣传教育的基地”,免费开放5个多月来,共接待省级领导视察10多起,接待市民参观近万人次,好评如潮。
(三)整顿作风、创新体制,提升规划行政效能。为有效改善市规划部门的机关作风,市政协对规划局进行民主评议,规划部门虚心接受批评,深刻剖析,认真整改,通过半年努力,机关作风气象一新。市委、市政府将市规划局列为全市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参学单位,规划部门将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实施流程再造和制度创新——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对重点建设项目从简从快审批并强化技术服务;开展城区建设项目停车位专项清理工作;完善了城乡规划指标参数计算规则和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大力推行征地拆迁集中联建安置;规范容积率调整审批程序。同时实施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责任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在“两城”建设开局之年,规划部门充分发扬“5+2”、“白+黑”、“晴+雨”的工作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舞好了“两城”建设的龙头。
云浮市副市长崔逢池:创建生态文明村 让农民得到实惠
云浮市副市长崔逢池:
创建生态文明村 让农民得到实惠
近年来,我市将创建生态文明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探索“政府引导、部门配合、因地制宜、规划先行、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的建设模式,按照“八个一”(一条硬底化道路、一套污水处理设施、一个垃圾处理池、一个文化娱乐场所、一个健身绿化广场、一个公厕、一个禽畜圈养点、一套管理制度)的要求,着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全市村容村貌大改观,发展环境大改善,文明水平大提高,党群关系大融洽,精神面貌大改变,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早谋划早部署,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效显著
我市从2000年起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是我市八大创新工作之一。经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和加快建设阶段,至2009年年底止,我市已建成生态文明村2819条,占总自然村数34.46%,受惠群众72.72万人,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3375.46万元,其中:市政府扶持建设资金3007万元,县级(市、区)政府投入7435万元,镇村投入和群众捐款捐物(投工折款)共22933.46万元,义务投工1098191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145套,排水排污管1214.46公里,禽畜圈养点51.89万平方米,垃圾收集池2756个,公厕1591个,混凝土道路硬底化1637.4公里,新建文化室1350个,新建文化广场(篮球场)1267个,建沼气池11601个,改厕入屋111542户,改水125248户。
在10年的实践中,我们的做法与体会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政府高度重视,建章立制落实责任。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建设局、规划局、环保局等为成员单位的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云浮市生态示范村建设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和建设目标任务,出台扶持政策和措施,严格开展考核验收。各县(市、区)政府也相应成立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切实加强领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群众为主、社会支持、人人参与”的创建机制。如郁南县还建立了“百局扶百村”生态文明村建设机制。
(二)建设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协调联动。建设部门充分发挥牵头单位的作用,制定创建标准,认真组织年度检查验收,定期印发简报,及时通报各地生态文明村建设进展情况,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做法,指出存在问题等。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到位。规划、环保、农业、卫生、林业等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市政府统一要求和部署,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牵头单位抓好生态文明村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共同推进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三)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通过挂标语、设电视专栏、制作播放录像等形式大力宣传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意义和成效,引导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一些县(市、区)还组织村民到建设较好的生态文明村参观,让村民代表亲身体会实际效果,激发群众热情。由于宣传工作到位,农民从“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创建生态文明村的意愿十分强烈,捐资、捐物和投工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主动参加义务劳动和要求拆迁旧屋;一些出外务工、经商富起来的人积极捐资;一些村民主动要求自己所在的村纳入生态文明村建设计划。如云安县2009年建设任务是80条,但该县有112条村主动申报创建生态文明村。
(四)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一是抓好前期规划。要求所有的村庄都按规划指引进行规划设计,具备三图一书(即现状图、平面规划图、管网布置图和规划说明书)。这项工作目前由市、县(区)的规划部门义务承担。研究制定了《云浮市村庄规划设计要点(试行)》,推行统一标准和规划设计要点。二是预留发展空间。规划确定的村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所有条件的马上实施,不能立即实施的按规划预留发展空间。三是控制实施过程。做好规划是为了有序控制,严格实施。如新兴县外布前村的公共用地原已被转让给某项目建工厂,但在规划中发现此处更适宜做公共活动场所,经过认真研究和与投资者沟通协调,最终为工厂另选址建设,既满足了村庄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保证了村庄规划的有效实施。
(五)抓试点推经验,促进工作深入开展。一是通过宣传示范村的成功做法,辐射影响周边的村庄互相学习效仿。如宣传云城区塱头村委会的塱头村创建生态文明村,带动本村委会其他村共同建设,成为我市首个生态村委会的成功做法等。二是通过推广示范村典型经验,带动更多村庄更快更好建设。如推广郁南县大邦村强化公共卫生和文化站、娱乐室管理,形成独具特色的村级文化宣传氛围和村务管理模式等。
(六)突出治污保洁,美化净化农村环境。我们将治污保洁作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治污保洁工程试点工作,以此培育典型,呈现亮点,推动面上工作开展。如云城区古宠村采用“厌氧加生态简易处理技术”进行生活污水处理,云城区铁屎坪村等成为省治污保洁试点村。
明确思路,落实措施,继续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我市生态文明村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省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还需我们不断总结和提高。今后,我们将按照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镇村协调、适宜人居的现代化新型生态村创建标准,继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精心组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工夫:
(一)继续在强化规划引导上下工夫。围绕建设净化、绿化、美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抓好规划落实。在选址建设前必须先规划,防止重复建设,不断提高规划对村镇建设的先导和综合调控作用,打破村镇建设各自分割的局面,统筹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二)继续在强化村庄整治上下工夫。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村庄整治工作。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禽畜养殖污染防治力度,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三)继续在强化文明新风上下工夫。进一步加强农村山水田园风貌和乡土文化特色保护,大力宣传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等,营造文明新风尚,使广大农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四)继续在强化长效机制上下工夫。指导督促生态示范村制定《村规民约》、《卫生管理规定》等,做到管理有章有序,使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社会秩序,并抓好管理责任落实,成立治理“脏乱差”工作小组,组建环卫义务队,定期对公共设施、公共场所进行检查、清扫,落实各住户门前“三包”制度,让生态文明村中的每一个人都牢固树立保持生态村内的美化、净化、绿化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