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官场饭局奥秘与酒桌上的潜规则
中国官场饭局奥秘与酒桌上的潜规则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比较好客,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浸泡在吃喝文化之中的,因此,在中国混尤其是要在中国的官场上混,虽说饭局不是万能的,可如果没有饭局则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如果不知道官场上饭局的规矩和酒桌上的潜规则更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在中国的官场上历来就有“酒风代表工作作风”和“酒品代表人品”一说。
1、从你什么时间接到吃饭的通知可以看出其中玄妙。提前一天预约是真的请你,提前半天约你是想让你作陪,到点了才通知你则完全是请你去凑数的。
2、敬酒时不能喧宾夺主。只有领导们相互敬完才可以轮到自己去敬,除非你是领导,否则敬酒时最好逐个按顺时针秩序方向敬酒,避免出现厚此薄彼的误解。
3、酒场地上碰了杯就应该干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既显得自己大度,又给对方适当压力。敬别人,如果不碰杯,喝多喝少可以随意,如果碰了杯那就必须喝完杯中酒。
4、酒桌切忌谈论业务或工作上的事情。在中国只要喝好了生意自然不会差,喝多了,业务更会如此,因为,大家心里了然,要不然谁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5、千万别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不管你能不能喝酒,都不要把不会喝酒作为自己的挡箭牌,免得别人骂你虚伪不够诚心,免得以后被赶出朋友圈。
6、场面上应酬一定要记得保护领导。跟领导出去应酬一定要记得少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如果得到领导代酒的指令,则要拿出淌地雷的勇气。
7、假如领导不胜酒力,则一定要想方设法巧妙的把准备敬领导酒的人拦下;或者挡在领导前面跟敬酒者先干几杯,要知道你多喝几杯领导就可以少喝几杯。
8、如果酒桌上是按瓶喝酒的,则未经允许千万别从领导的酒瓶中倒酒,以免酒瓶中的玄机被别人发现,而且,如果领导没有让你代酒而你自己很踊跃,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9、如果领导有喜欢喝“花酒”的爱好,则要假装自己酒量太差而找几个漂亮美眉来陪领导喝酒,同时,酒桌上千万别说错话,办错事,就算被领导逮到瑕疵更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10、虽然很多人喜欢一请就来的人,但这种人往往会成为别人眼里的超级替补;必须三请才有可能来的人,别人才会尊重你。而假如怎么请都不来的那种很有原则的人,别人才会敬重你。当然,假如是属于不请自来蹭饭的人,绝对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11、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唾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了可以上厕所,绝对不能酒后失态。
12、会敬酒的靠语言艺术,善斗酒的靠游击战术,装醉酒的善于玩骗术,灌不醉的肯定防身有术。
13、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脸,不管领导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14、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就算是喝多了也不能现场直播。对于醉酒的领导可以嘘寒问暖,可以送上一杯酸奶,一杯热水,一条热毛巾,显得你关怀备至。
15、当出现想请的没来,尽来了一些陪客的时候,千万别表现出你的失望情绪,要知道别人能参加你的宴会绝对是给足了你的面子,你的失望表情可能会损伤到朋友感情。
16、酒场是你个人表现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尤其是跟初次见面又能够主宰你命运前途的大领导喝酒,表现一定要积极,最好你的表现能给大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17、通常是谁请客谁买单,因此,要确保自己在结账时仍然清醒,否则,虽然都是在用公款请客,谁买单都可以,也不会有人说你小气,但你的先醉绝对会成为朋友们的笑柄,甚至还会传到你的顶头上司那里。
18、假如今天你有幸列入了参加陪领导喝酒的名单之中,说明了你即将被发展成领导小圈子里的人,因此,在酒席的表现可以成为被领导确认的最后环节。只有被领导确认的人,才有个人的发展前途。
第二篇:中国包装行业的安全合规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
中国包装行业的安全合规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一系列新法规与新标准的出台,食品包装行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塑料袋、快餐盒,密胺餐具、保鲜膜、纸杯等食品包装产品的质量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政策,标准还不够完善,执法部门相互交叉,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仍在生产,销售和使用对消费者健康有危害以及浪费资源的包装产品。在中国包装行业,特别是食品包装行业该如何适应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变化?企业如何在资源,安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找到平衡点?包装行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作者将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对上述问题进行解读,供企业参考。
政策及标准解读
市场准入制度(qs)实施情况
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9号,即《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食品行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使得食品安全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许多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食品包装材料、添加剂以及印刷油墨的安全卫生性能等存在严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质检总局从2006年开始,加强了对食品包装产品的认证认可工作,从2006年底开始对食品包装产品实施强制性市场准入(qs)管理制度,并逐步加强对食品包装、食品包装用原辅材料、添加剂以及相关设备实施的监管力度,以确保食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2007年8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无证查处工作的公告》(【2007年】第123号公告),要求自200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查处未获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销售行为。据调查,截止到2011年2月底,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全国已有12900余家取得生产许可证。
2007年7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实施《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对外正式公布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产品其中包括2类21个产品。
2009年5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要求自2009年9月1日起,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食品用纸包装制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截止到2011年2月底,食品用纸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全国已有1200余家取得生产许可证。
食品安全不只是食物本身的安全,因为食品安全的危害除了来自于食品本身和食品链全过程之外,还来自于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铅、镉、铬等重金属,甲醛,苯、多氯联苯等)会迁移并渗入至食品中,造成食品污染。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对食品包装不断制定高标准,不断提高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安全指标,这样就加大了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难度。现在,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的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食品的出口,对于企业来说唯有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方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食品安全法》
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强调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应当适用《食品安全法》。食品相关产品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2009年11月6日,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食品包装材料清理工作的通知》,并明确指出,已经在我国生产,销售和使用,在其他国家批准使用,不存在安全性问题的,尚未列入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设备等,应在2010年6月1日前填写《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申请表》或《食品包装材料用树脂新品种申请表》,并报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卫生部组成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估后,公布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和禁止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
2011年1月31日,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卫生部等7部门《关于开展食品包装材料清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108号)的要求,卫生部发布了《卫生部监督局关于公开征求拟批准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和树脂意见的函》(卫监督食便函[2011]36号),对外公布第一批拟批准196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116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树脂。其中拟批准的116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树脂包括较为熟悉的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oh(乙烯-z,烯醇共聚物),pesu(聚苯砜)(氧化,4-苯烯基硫化-1,4-苯烯基)聚合物、4,4’-磺酰基二苯酚与1,1'一磺酰基二(4-氯苯)的聚合物)、pla(聚乳酸),ppsu(聚醚砜)(1,1-联苯基)4,4'-二醇与1,1'磺酰双(4-氯苯)的聚合物)等。
《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我国涉及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的标准,也由过去的卫生标准上升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例如,在最新公布的一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原gb14942-1994《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成型品卫生标准》修改为gb]4942-xxxx《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聚碳酸酯成型品》。在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写明: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卫生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所设定指标限量值与原有标准没有矛盾。
修订后的标准能够更好的体现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前瞻性,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现状,又能起到保护消费者健康的目的。
食品包装行业存在主要问题剖析
一般油墨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较大
一般印刷用油墨的颜料含有铅、隔等有毒重金属,而用的有机溶剂中多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溶剂。虽然这些溶剂干燥后绝大部分都会挥发,但是由于残留部分在包装和使用过程中仍会继续挥发,因此还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特别是上墨面积较大,墨层较厚的部分,其残留溶剂会更多。目前,很多厂家都采用含苯油墨印刷,印刷过程由于采用的是极易挥发的苯类溶剂,所以既污染空气,又危害工人健康。
另外,大部分产品印刷完后均是叠放在一起,印刷面往往与食品接触面直接接触,有害物质极容易迁移到内壁,消费者使用时,不知不觉中就把有害物质吃下去。
第三篇:语言与逻辑的双重奥秘——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语言与逻辑的双重奥秘
——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陕西省汉中市第八中学易朝芳
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被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等教材选用。它们都以单元主题化编写原则将之编入战争题材单元。这一单元里既有新闻、书信等实用文,又有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为了突出单元主题意义,突出思想情感,许多课堂只把课文当成雨果的人格象征、人道主义标志,而不从作品角度分析课文的语言和思维智慧。在引导学生自学时,教师往往只拓展到历史教育、爱国教育,而不顾及课文语言及行文脉络对写作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特对《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语言和逻辑智慧做一些讨论。
一
以往,我们也关注这篇课文的语言,但只注意反语等外在色彩鲜明的“惊人”之语,很少关注那些普通语言,更不关注那些似乎随意处置的“低级”语言,因而无从进一步获取作品的语言奥秘,降低了经典作品的品位和价值。本文试着对那些“貌不惊人”的语言做一些鉴赏,对“不经意之语”做一番探幽,为学生学习借鉴提供思路。《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被我们忽视的“不经意之语”大致有以下类型:
1.因内容丰富、情感饱满,忽略了其语言形式及表达效果。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圃,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既然是“展示”令人瞩目的圆明园,那么为什么用“请您用”的句式,而不用“请您看”的句式?连用三次“请”的祈使句,在描写上有什么讲究?
首先,巴特勒上尉已经看过了,不需要再看,想看也看不到了。其次,“用”句式着力说创造,本段连续用了五个“用”,接着用了“给它”“缀满”“披上”“盖”“造”“放上”“饰以”“建造”“添上”“加上”等动词,充分显示圆明园是需要巨大付出才能实现的伟大创造。最后,连续三次使用“请”的祈使句,形成了由静态建筑到动态建筑再到自由联想这样一个递进逻辑过程。如果要让学生学习本段的写法,应首选静态→动态→联想的递进逻辑。
2.因句法复杂、信息密度大,未能沉下心来细读其语言内蕴。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全文句式灵活,节奏明快,无论叙述抒情还是写景,都能令人顺畅阅读,但读到这里如保持上文阅读速度,我们只能获得一个整体感知: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圆明园是与西方文明遥相对视的亚洲文明的象征。若放慢速度细品其味,则可深入领会这段话的思想情感,由此那些貌不惊人的词语才会引发我们非同寻常的联想。如“惊骇”,是巨大的意外和震慑,然而震慑的了热爱艺术和人类文明的善良人,却震慑不了胆大包天的强盗,阻止不了他们对文明的毁灭;“瞥见”,尽管“依稀可见”,却不能直视,因为有强烈的东方艺术之光;“剪影”,逆光下只见轮廓看不清实体,让人联想到晨曦退去,连它虚幻的轮廓也随之消失。
3.因修辞特殊、机械理解,忽略了句子背后的意义。
本文有两处互文修辞的例子,如果简单地当互文理解,就会忽略作者的用心。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既然是“闯进”来的,那么就应还原那个肆意烧抢的大场面,就应渲染两个强盗的丑恶行径,就应铺陈烧掠造成的满目疮痍,而作者却用互文修辞写得极为简洁,“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这个“互文”在形式上巧妙地显示出侵略者烧抢圆明园的蓄意:他们分工预谋,对如何抢掠,如何撤退,如何撤退后还能毁灭罪证,做得井井有条。一场看似乱抢乱烧的掠夺,实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反人类犯罪。这一反人类犯罪蓄谋,是整个远征蓄谋的重要组成。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也是互文格式。腰包看得见,容量不大,箱箧里看不见,却容量巨大,也就是说能看见的并不多,而看不见的都藏在大小行李中。抢得越多越需要掩盖,谁抢得多谁就更需要掩盖。被雨果揭露出来的原形则是:明的、暗的,大的、小的,凡是能装东西的包箱都装满了,贪婪、鄙俗、肮脏,暴露无遗。
“胜利者”,似乎暗示这两个强盗参加了搏斗,“对手”却是毫无抵抗能力的圆明园,他们动用了对付劲敌、毁灭劲敌的手段,自然会感到许多英雄气概,因而是“胜利者”。“手挽手”,就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笑嘻嘻”,而不是“笑哈哈”,意在描述想掩饰但又掩饰不住的狂喜。现场是强盗,事后要掩饰,却又掩饰不住,“笑嘻嘻”将此刻画得入木三分。
4.因逻辑“异常”,未引起注意,忽略了行文的深刻用意。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其实,在“胜利”之前,他们就是强盗,其中一个还是第二次来中国抢掠。在此之前,他们从非洲抢到美洲,从美洲抢到亚洲,无处不获“胜利”。今天,只是因清政府不堪一击使得“胜利”来得格外顺利、格外彻底,使得强盗气焰进一步嚣张。他们什么都可以干,什么都能干成,每个毛孔里都渗透着“胜利”的喜悦。那么,假如清政府拼死抵抗让侵略者也付出沉重代价,圆明园会躲过一劫吗?不会,因为这场战争的本质不会改变,强盗会丧心病狂地报复,用大屠杀来换取“胜利”。
强盗是“胜利”的前提,不做强盗无法获得“胜利”。每一次“胜利”都会刺激出下一次更大的强盗行径。
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一方面,这句不合乎递进逻辑的句子,恰好看出强盗们品位低下,在他们眼里能直接用金钱来衡量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另一方面,由“艺术珍品”到“金银制品”数量的递增,显示出强盗的贪得无厌,数量少的珍品并不经抢,而数量巨大的金银制品更能满足他们的贪欲。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前文中的“强盗”在这句话里怎么成了“窃贼”?这不是将劫掠的罪责减至盗窃,而是证明强盗们正在掩盖罪行,甚至某种程度上已经掩盖成功。如果没有“我证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看到大量中国文物,人们就不会知道它们的真实来历了。这进一步可以看出战争劫掠的深刻悲剧。
5.对写作意图未加深究,忽略了语言的真正指向。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为什么是“世界”而不是“中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明成果的热爱。对于殖民者来说,没有他们到不了的地方,世界任何一个有人类文明的地方,都会留下殖民者侵略的脚印。这才是雨果写作本文的深刻动机。
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作者将矛头指向了战争的发动者政府,不仅将英法政府与卷入战争的百姓加以区别,而且暗示了对清政府只顾逃命而加深灾难的批评。作者希望人民能和自己持有相同的认识与态度,团结那些不明真相的人民,教育那些间接获利的人民,甚至想唤醒像巴特勒上尉这些人的良知,主动谢罪获取宽恕。尊重不同文明,期盼不同民族和平相处,是雨果的最高愿望。
与只关注语言外在魅力的阅读相比,如此仔细品读语言内蕴,阅读效果有天壤之别。二 接着,我们来看文章的逻辑智慧。文中有一句承上启下的话——“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从全文看,作者先描写了圆明园这个“奇迹”,然后写这个奇迹的“消失”。
本文立场鲜明,“奇迹”(赞美圆明园)与“消失”(谴责侵略者)两大板块内容互相独立,共同体现着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在对两个部分的比较鉴赏形成鲜明的感受之后,学生领会侵略战争的罪恶,探究雨果的深邃思考,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
1.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思路来写“奇迹”和“消失”的?
写“奇迹”部分呈现出这样的结构:什么样的奇迹(幻想,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奇迹(绝无仅有的创造)→雨果的态度(惊叹、热爱、赞美)。
写“消失”部分呈现出这样的结构:怎么消失的(洗劫、烧毁)→为什么消失(强盗独占、掩盖罪行)→雨果态度(痛心、揭露、斥责)。
2.为什么不先写“消失”,然后再写“奇迹”?
为什么不像《巴黎圣母院》先写眼前遗迹,然后再写昔日的辉煌?本文这样写是为了给更多不了解圆明园的人呈现一个美好被毁灭的过程。等读者熟悉并热爱圆明园时再毁掉它,这样在感情上感受要深切得多。圆明园属于各国人民,属于整个人类,属于整个世界,那么首先得让世界人民知道圆明园,这样整个人类才会更加痛恨毁灭奇迹的强盗。
3.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写“奇迹”和“消失”的整个过程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呈现出这样的顺序:赞美圆明园→痛惜圆明园遭劫→怒斥强盗行径。
三
文章是一封回信,要回答巴特勒上尉关于远征中国的看法,但是从始至终没有正面回答。这样写的深刻用意和写作借鉴意义是什么,我们可用下面几个问题来讨论。
1.为什么没有正面回答巴特勒上尉关于“远征”的看法?
雨果的深刻用意是:通过评价火烧圆明园来评价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抒情基础上,作者在文章最后几节做了集中思考,因而全文形成了“赞美圆明园→痛惜圆明园遭劫→怒斥强盗行径→揭露和反思战争的反动”的结构。这样就巧妙地回避了正面评价这场战争,通过揭露火烧圆明园来揭露“远征”的反动,让巴特勒上尉无法反驳。
如果放在鸦片战争背景下看火烧圆明园,人们会把清政府的腐败也当作悲剧的原因,并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清政府,从而分散批判的注意力,因为鸦片战争暴露出的中国自身问题比强盗劫掠的问题还要严重复杂。为了避免整体评价这些复杂因素,为了把批判的矛头集中在英法政府身上,雨果采用了“以火烧圆明园来证明这场战争的反动野蛮”这样的内在逻辑。
如果放在文明冲突背景下看这场远征战争,不管它多么反动野蛮,毕竟是在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较量背景下的战争,人们会自然想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先进与落后,就会淡化道德评判,强盗就可能获得减轻罪责的机会。为了站在人类文明相互尊重的立场,为了用人道主义表达对战争的批判,作者必须回到具体事件上来批判人性的丑恶,否则无从证明殖民战争的反动。
2.现代文明程度远远高于中国的英法两国,为什么不断上演这些野蛮行径? 殖民利益的巨大吸引,使英法这些最早进入现代文明的国家,也成了最早践踏他人文明的国家。现代文明积累的力量,又注入新一轮的殖民侵略中,现代文明与野蛮侵略互相促进。国内实现了政治平等,对外推行不平等;国内实现了文明,在国外释放野蛮。文明程度越高,对外扩张力度越大,践踏另类文明的程度就越深。
雨果强烈呼吁所有所谓文明的国家,摆脱这种“现代文明与野蛮侵略互相促进”的魔咒,让现代文明真正走向文明,而不是相反的方向。
3.“通过评价火烧圆明园来评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种思维模式,是否具有普遍的写作启发意义?
尽管火烧圆明园有着复杂而特殊的因素,尽管因为这些因素作者才选择这种证明结构,但是这一结构也有普遍的启发意义:通过关注特殊历史事件,来认识整段历史,来探究其历史原因和历史影响。
历史发展阶段中有无数事件,但总有一些事件具有典型意义,能反映宏大主题,能揭示人心灵深处的东西。我们只要抓住这些事件,就可揭示整段历史的意义。培养通过典型事件反映整段历史意义的能力,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不能绕开的任务。
深邃的“不经意之语”与隐蔽的逻辑智慧,会把读者由热烈赞美、愤怒谴责、辛辣讽刺,带向更广更深的批判和反省之中,在激动与沉思的双重体会中,获得更多感染与启迪。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例。
(《语文建设》2016年03期)
第四篇:试论中国入世后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协调问题
试论中国入世后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协调问题
作 者:王雪姣
指导老师:刘 辉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08级经济法学,410128)
摘 要:本文在分析中国入世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协调问题··················。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 宏观调控法 市场规制法 协调前言 2 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经济法体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将引起国内经济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法等上层建筑的变化。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重要作用,使中国从容应对WTO带来的冲击,二者必须在立法目标、法律原则、调整手段和作用体系等方面进行协调。
一、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经济法体系
在各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市场”当仁不让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角,而“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也举足轻重。现代国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市场发挥功效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清洁的环境,包括“政府”参与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市场行为两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了包括法律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形态,无论是“市场”的正常运行,还是“政府”的经济行为,亦或是“国家”的干预措施,都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依托和保障。如果说,市场的“剧本”是民(商)法,那么国家的“台词”就是经济法。具体而言,宏观调控法是政府参与市场经济行为顺利进行的保障,而市场规制法则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行为所不可或缺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经济法体系,为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清理“环境”,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并进行宏观调控,将一个没有“瑕疵”的市场还原给民法去调整,成为民法调整经济关系的“环境法”。
关于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有机结合构成完整的经济法体系的问题,不能仅从静态上把握,而要从动态上分两方面把握。
一方面,应将其置于资本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去认识。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市场经济的良好发育时期,自由、平等是其灵魂,因而民(商)法便大显身手。但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无限制的自由竞争,极大地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造成自由、平等的竞争秩序的扭曲。垄断、限制竞争以及不公平竞争的形成,使民(商)法固有的原则与制度难以正常发挥其功能,客观上要求新的法律形式的出现。以德国为代表的传统民法国家曾试图沿用民法来控制垄断的蔓延,而现实是,即使传统民法国家动摇了民法的三大原则,还是无法抑制垄断组织的发展势头。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借助于以国家权力干预国民经济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法进行调整。众所周知,制约市场活力的障碍主要是垄断、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我们将规制这三种行为的法律统称为市场规制法,其根本特点就是国家权力直接干预市场,维护市场秩序。客观存在于1890——1914年间的美国社会的反垄断法就是市场规制法基本内容。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时期,不断发生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西方各国意识到,仅从微观上对市场进行规制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想经济更好地发展,还要从经济全局出发,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参与经济生活,对国民经济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法应运而生。至此,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全面形成了“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的经济法立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
另一方面,对于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的有机结合问题,还应置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中去认识。在计划经济时代排斥市场机制,以计划法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法较为发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经过短期恢复发展,我国很快实现了国民经济一体化。但是,由于受前苏联理论教条的束缚,人为否认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的客观必然性,政府对经济一统到底,企业失去自主经营权,成为政府的附属物,这些违背生产力要求的作法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逐渐形成以民(商)法为基础,以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相结合的经济法为保障的日趋完善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已比较完善,主要内容是对财政、税收、金融、计划、价格、固定资产投资等进行调整,基本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相比之下,我国市场规制法律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其内容应以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为主,其目标应是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市场失灵。
二、中国入世后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协调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由三个总协定(货物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总协定)及下属附件和许多专门协定构成。WTO及其法律体系的宗旨,是逐步减少和消除成员方政府以关税、数量限制、管制立法和其他国内立法与行政措施设置的国际贸易壁垒,以及其他对国际自由贸易平等竞争的扭曲行为;通过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协定,规定所有成员可以接受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和所允许的国内贸易保护措施,逐步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①。其主要职能有三: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制定和实施多边贸易规则以及组织多边谈判。其主要原则也有三: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透明度原则。世贸组织的所有成员方和申请加入方最重要的义务承诺,就是接受世贸组织规范对国内政府贸易管理活动的约束,接受世贸组织通过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政策审查机制和透明度制度对国内贸易行政活动的监督。
通过上述世贸组织的基本情况,我们不难看出WTO规则是以民商法为根据确立的,其核心就是推进自由贸易、使各成员在此过程中谋求各自的发展。然而,WTO的实践也不断提醒我们,仅有民商法规制是不够的,纯粹的贸易自由,必然导致垄断、倾销等诸多妨害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不合理现象产生。因而在WTO达成协定的同时,各国都会或多或少做些保留条款,并且一定限度之内的贸易壁垒也被视为是可以接受的。这实质就是经济法手段的运用。以民法为基础、经济法为保障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为世界多数国家的发展所证明。因而,我国入世后的市场经济建设也应在依靠民商法作基础性调整的同时,辅以经济法为保障,也就是要努力协调好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为市场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也为尽快完成与世贸组织各项规则的接轨,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国商品、服务和经营者的大量涌入,必然导致我国经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作为社会个体的经营者和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引人注目。竞争关系、消费者和经营者关系、宏观经济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关系等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在入世后都呈现国际化趋势。不仅如此,入世也导致了我国经济立法根据和立法目标的变化,WTO法律规则、世界利益与本国利益的统一将成为我国经济立法的主要根据之一,当然也是我国经济立法的重要目标之一。WTO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市场经济法律的基本框架,加入WTO在法律上给我们国家的经济法律注入了大量新的内容。WTO的文件也将为推动我国政府职能转换提供一个法律框架,WTO所架构的是一种市场走向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对WTO所带来的冲突的前提是重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由此政府在市场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与手段也要相应变化。首先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意味着市场应是完整的,政府对市场不应过多干预,这是加入WTO的一个制度性的前提条件。其次是政府保证不实行歧视待遇,这也是构成WTO基本原则的多边最惠国待遇原则。第三是国民待遇原则,以保证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府的全能性要向社会性转化。所有这一切都是我国加入WTO后所要应对的变化,而WTO仅仅提供给我们一个不完善的对政府的限制规则,这就需要依靠国内的经济法来补充和完善,因而作为经济法体系主要支柱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建设,及其相互协调的任务就迫在眉睫了。② 就目前看来,中国入世后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协调,至少应注意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立法目标的协调
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同属经济法范畴,因而其立法目标在大方向上是协调一致的,即防止“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然而,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又是各自独立的两个法律体系,因而也有各自的立法目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两者才有协调的必要。
现代各国的经济实践,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历充分证明,政府对企业、社会经济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往往会造成效率低下的结果。适度参与经济活动是各国政府的最佳选择,宏观调控法就是实现政府适度参与经济活动的法律形式。市场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自发调节社会经济,其高效率毋庸置疑。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竞争者必然会千方百计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甚至不惜以结成垄断联盟或利用不正当竞争手段限制其他竞争者的自由竞争。如此一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受到限制,市场配置资源违背最优原则,“市场失灵”不可避免。市场规制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排除干扰因素,保证市场正常运转,防止“市场失灵”。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际,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立法目标,要在进一步深化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国民待遇、公平竞争、法律透明度及法制统一等理念的过程中相协调,尤其是要体现在公平竞争精神方面。“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理念。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市场经济的规则实质上就是公平竞争的规则。”①在我国,这种市场经济法制理念虽已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招标投标法等诸多法律中得到体现,但是,由于体制上的缘由,这种体现仍显不足。因此,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一定要在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等经济立法中进一步深入反映公平竞争这一市场经济法制理念。
(二)二)法律原则的协调 从以往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中不难看出,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都有各自的法律原则。例如,学者们所列举的宏观调控法的原则包括“总量控制原则、间接调控原则、协同原则、集-
(二)法律原则的协调
从以往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中不难看出,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都有各自的法律原则。例如,学者们所列举的宏观调控法的原则包括“总量控制原则、间接调控原则、协同原则、集中统一调控权原则、政府调控行为规范化和约束原则、平衡优化原则、有限干预原则、宏观效益原则、统分结合原则、计划指导原则、公开原则、合法原则、适度性原则、稳定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等等。而学者们列举的市场规制法的原则也有许多,诸如“诚实信用原则、保障公平合理竞争原则、保护消费者利益原则、维护市场秩序原则、合法原则、中立原则、社会利益原则、安全与效率原则、授权与限制并举原则、保护竞争主体平等竞争地位的原则、促进自由公平竞争的原则、保护中小型企业的原则、保护国家利益的原则、国家干预适度原则、社会公益原则、自治(自愿)原则、实质公平原则、整体效率优先原则”等等。在上述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各自的诸多原则中,几乎没有两项原则是相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在法律调整原则上是无法协调的,因为它们毕竟同属于经济法范畴。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法法律原则的协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使二者法律原则的协调成为必然。笔者认为,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应当共同遵循“社会公益原则”,即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规制市场经济生活的行为要以社会公益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就是要始终以社会公益为基本尺度。在此原则中,我们所强调的“社会”是严格区分于“国家”的①,而“公益”则涵盖了政治、经济以及道德等社会各方面的诸多利益②。具体说来,社会公益原则应当包括“社会公共利益至上”和“社会整体效益优先”两层涵义。当然,社会公共利益与社会整体效益不会永远一致,当这两个标准在实践的适用过程中产生冲突时,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先,由社会整体效益做出一些让步或牺牲。因为,从根本上说,只有满足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才能够实现社会的稳定,只有实现了社会的稳定才能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所以,从更长远一点的角度看,当社会公共利益标准优于社会整体效益标准时,二者是相一致的,是并不矛盾的。
(三)(三)调整手段的协调
加入WTO,我们就彻底融入到世界范围的大市场之中,参与世界性的现代化大生产。从跨国公司到国际合作,我们不难看出,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分工细化与社会协作强化的对立统一。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经济关系必然同时朝着分化和综合两个方向不断跟进。这就要求法律对各类具体的经济关系既能区别对待,进行分别调整;又能一视同仁,进行综合系统的调整。传统法律部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正是按分类调整和分段调整进行的,但彼此间缺乏应有的连贯性和协调性。这就需要运用具有综合系统调控功能的经济法,综合协调国家、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市场规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模式。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关系复杂多样,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综合发展的趋势日益加强。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正反映了经济关系分化与综合两个方向发展要求,它们的协调就可以实现微观规制与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机结合。一方面通过众多的具体的部门经济法分别调整各类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又从总体上对各种具体经济关系进行全面综合调整。
1、在微观规制方面,经济法运用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责任法等法律对社会经济进行个别调整,干预私人经济,保护市场中的弱者,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例如,反垄断法的适用,可以保障有效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和保障经济公平;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可以保障市场主体营利行为的正当性,促进经济的良性运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可以保障弱者的权益,实现社会正义,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2、在宏观调控方面,经济法运用财政法、金融法、税收法、投资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法等法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任务、方针和原则这些根本方面进行进行综合调控,使整个社会经济均衡高效地发展。例如,财政法的适用,从总体上调控经济运行;金融法的适用,从总体上调控货币资金的运行;税收法的适用,可以调整社会分配,限制或激励某个行业的发展;投资法的适用,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集中于重大建设项目;产业结构调节法的适用,可以干预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加速现代化从而推动全面经济增长。
(四)(四)作用与体系的协调
随着我国入世后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等新问题不断涌现,民法、行政法解决不了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关系方面的问题会更加突出,而这些问题仅仅通过经济法的各部门单行法来调整是难以胜任的。这就需要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协调,共同发挥作用。宏观调控法的作用在于通过政府参与经济活动,实现引导经济发展的目标。政府从长远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在产业调节、计划、国有资产管理、投资、金融、税收、交通、电信、劳动、自然资源、能源、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等领域管理与自己具有隶属关系的经济组织,并引导其他经济个体的经济活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市场规制法的作用在于国家通过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干预市场,通过行政机关管理市场。国家按有利生产、活跃流通、方便生活、讲求效益、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立商品市场,对自发形成的市场要加强管理;对市场经营者、商品经营者和商品购买者等市场进入者设置法定的进入条件;对于已进入市场者设置的市场进入壁垒采取法律手段予以剔除,保障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设定公平交易规则,对于违反者给予警告、罚款、直至逐出市场,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罚。
我国入世在即,而现行的经济法规范(包括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之间又存在大量的重叠、交叉与冲突,这就使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体系的完善与协调显得更加迫切。在市场规制法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亟待制定的是反垄断法,以保证我国入世之后对各类垄断进行规制的需要,无论是经济垄断还是行政垄断,国内垄断还是国际垄断。当然,我们也还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这些法律不仅适用于中国内资企业,也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这就为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的投资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公平竞争的法律依据。并在大胆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同时,防范国际资本垄断市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损害中国经济安全的行为。
结束语
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协调一致,有利于中国从容应对WTO带来的经济和法律上的冲击。
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协同构成的经济法体系,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得还不充分,所以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在体系上还不完备,在相互的协调上也远远不够。这种状况必将影响到中国入世后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作用的发挥,进而将中国置于WTO市场的不利位置。
当2001年9月17日,世贸中国工作组签订协议,正式通过《中国入世议定书》及附件和《中国工作组报告书》后,中国成功结束长达15年的入世谈判,中国入世成为定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成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客观需要,是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和法律的影响也是深刻的,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完善并协调好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以便使我们从容应对WTO带来的经济和法律上的冲击。
参考文献
① 参见于安:《WTO协定的国内实施问题》,《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② 关于WTO与中国经济的相关论述可参见沈敏荣:《WTO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现代法学》2000年第4期。薛克鹏:《加入WTO与我国经济法的几个理论问题》,第八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提交论文。
① 参见王家福:《WTO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法律制度建设问题》,《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① 过去只讲国家利益,而将社会利益包含于国家利益之中,这是过去“国家——社会”一体化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反映。只知有国家,不知在国家之外或之上,还有与之并存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和社会利益,社会的一切由国家代表或包办,社会淹没于国家权力与国家利益之中。虽然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上是人民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社会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毕竟二者利益不能等同。例如自然资源与生态的保护,环境的保护,城乡公共设施的兴建与维护,社会医疗卫生、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安置以及社会互助等,都是相对于国家和集体、个人的特殊的独立的利益形态,即公共福利。确认社会利益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并在立法上予以单独保障,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国家过多负担社会事务,或过多干预乃至侵犯社会利益;一方面也可防止或遏制某些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非法侵犯社会公共利益。参见郭道晖:《法的时代呼唤》,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331页。② 比如,我们在具体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或反不正当竞争法律规范的过程中,有时是纯粹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但有时也必须考虑到国际关系、对外政策或者国内各地区间、各民族间利益协调等诸多政治因素的影响,甚至要考虑到此种立法将对社会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产生何种影响等道德上利益的得失问题,而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得失问题。
致 谢
本论文是在刘辉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感谢老师的孜孜不倦,才使得我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