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张自然:中药行业并购重组,金矿在哪
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张自然:中药行业并购重组,金矿在哪
2014年12月09日 来源:新康界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行业集中度仍显不足,重组并购及企业整合将是整个中药行业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国中药行业经过近30多年的高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大型制药企业,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行业集中度仍显不足,重组并购及企业整合将是整个中药行业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药企业重组并购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中医药行业的兼并事件越来越频繁。很多优势企业将兼并重组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通过并购实现快速增长。
目前涉及中药企业并购的公司,如康恩贝、信邦制药、佐力药业、香雪制药等涉及金额较大的已经完成并购,而太安堂、精华制药、众生药业等公司还有并购项目正在操作之中。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2014年4月涉及上市公司投资的案例55件,投资量过亿的并购案例就达到7件,其中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最受追捧,分别占投资总数的30.9%和21.4%。
表1部分中医药企业并购事件及类型分析
中药企业重组并购的趋势
从行业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一个趋势值得注意,那就是中药、西药企业呈现出相互融合的态势。其中,外资药企对中药领域的强势介入,便是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见表2)。此外,2014年7月,勃林格殷格翰与广药集团签约,将合作推广广药旗下的一款中药OTC产品——小儿七星茶糖浆。双方约定在3年的合作期内,广药集团旗下潘高寿药业负责小儿七星茶糖浆的生产,勃林格殷格翰负责推广,广州市医药公司负责产品分销。
表2部分外企并购中药企业事件
并购目标选择及估值判断 中医药企业的并购越来越表现为品种驱动,并购方往往会为了获得某一明星单品,而不得不吃下整个企业,比如康恩贝并购拜特,主要就是看中拜特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据统计,目前全国年销售规模上亿的中药品种达到了385个,其中2亿至5亿的品种约有119个,5亿至10亿的品种约有45个,而超过10亿元的品种也超过40个。进入2014年1-9月份商品名前200名的产品和销售额前200名的本土中药企业,都有可能是今后收购的明显单品。
此外,从全国来看,中药行业还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批文在东北、中药材在西北、食材在东北、优惠政策在西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族医药还有金矿可挖。比如藏药,中药、藏药都是中华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属天然药物范畴。藏药因种植环境的地理优势,具有天然环保、种类丰富、疗效显著的特点。而藏药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等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并购中药企业的尽职调查及整合
并购也是充满风险的,并购前是各种信息不对称,而并购后的整合也是困难重重。据了解,目前有不少案例显示,被并购企业出现了亏损。因此,最好聘请专业的第三方会计、审计和律师事务所等进行尽职调查。而且,将来拟派驻的团队在尽职调查时就要尽量参与其中,也要注意从已离职的高管中了解情况。对于目标企业独有的中药技术、工艺和传承人等瑰宝要调查和挖掘清楚,企业核心资产的法定归属必须明确。目标企业所在子领域、独家品牌等影响核心价值资产的政策趋势,也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在并购顺利完成后的整合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要制定预案,这不仅是指签约前做好战备布局和预案,还要有备案,特别是和当地政府的关系,比如有些企业并购以后,把核心资产转移走了,自然会惹得当地政府不满意,所以在税收、土地和人员分流、安置等方面,要有比较明确的方案。同时,也要尊重中药企业历史较长的现实,合理依靠老团队逐渐平稳过渡。
对于可能的债务问题,仅凭几天的尽职调查,不能完全洞悉中药企业几十年的历史,所以在整个过程中还要不断发现问题,并随时与被并购方协调、制定解决方案。这就为什么在并购前期,并购方留有一定股份与原股东签署对赌协议的原因,以尽可能降低风险。
本文根据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张自然于广州药交会期间的演讲整理。
第二篇:2009年中国中药行业现状分析
2009年中国中药行业现状分析
核心提示:随着GMP等的实施,中药产业的规范化程度较以往已有大幅度提高,行业内“多、小、散、乱”的局面已有显著改善。可以预见,今后中药产业的发展将愈加规范化,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中药商业等各个环节。
2003年,我国发布《中药饮片、医用气体GMP补充规定》,对19个省(市)的46个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进行了认证检查,2004年,我国发布《关于推进中药饮片等类别药品监督实施GMP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
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中药行业GMP认证,同时鼓励中药企业进行兼并重组,随着GMP等规范分别在医药产业内推广实施,医药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行业秩序明显好转,经过近几年的重组,我国中药企业数目已经大大减少,行业内也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
GMP认证下我国中药的现状
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和发展,中药行业已慢慢开始形成新的格局,明显呈现出产业集中度不断增高的趋势。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利用品牌、资金、技术以及政策上的优势,抓紧兼并、重组和改造其他企业,使企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2009年是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药贸易影响进一步加剧的一年,由于我国中药产品得不到国外的批准与认证,中药产品在国外很多都只是用于膳食补充剂、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另外,我国自身实现GMP认证的药品也不是很多,这都影响到中药的国际消费量,可能会使中药贸易进入“严冬期”。
紧跟制药企业的GMP认证改造或项目投资热潮之后,随之而来的中药饮片加工厂GMP认证改造或再建投资又风起云动,这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由于中药饮片加工生产GMP认证投资数额与制药生产企业相比不是很大,从而引来不少业内外投资者的广泛重视。
GMP认证阻碍中药饮片行业发展
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中药饮片的质量保障政策环境正在发展之中,每家企业要通过GMP认证这道“硬门槛”,大约需要一千万元的整改投入,这在一定层面上使那些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保留下来,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但是,期望仅仅依靠GMP认证就获得中药饮片质量的全面提升是不现实的,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法规以及市场的良性竞争来逐步实现。
首先,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缺乏国家级标准。GMP对于生产条件保障、规范生产有了明确的规定,这还只能算是规范饮片质量的第一步。在200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入了大约500多种中药材的条目,这也是对于中药饮片原料质量的主要判断依据,中药饮片的国家级全面质量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二,中药饮片炮制工序的规范化和保密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将炮制技术列入保密技术范畴,之后政府的多项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出口毒性中药和大宗中药的炮制工艺与产地加工技术,同时禁止外资涉足中药饮片传统炮制工艺领域,禁止技术外传也让中药饮片炮制工序的规范化和保密性之间存在的矛盾长期存在。
国家GMP认证推动中药饮片行业健康发展
中药饮片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整个中医药产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要解决上面的问题,GMP改造至为重要。这将对我国目前的中药饮片生产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淘汰一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一批“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这些企业的退出将形成巨大的市场空间,中药饮片行业内将会出现一个重新洗牌的局面,优质的龙头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迅速占领退出企业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资本投资等多种形式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下定决心狠抓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也全面展开。200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京召开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工作会议,动员和部署在全国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并要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的部署,大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国家的严厉举措使得大部分小中药饮片企业放弃了企图蒙混过关,或者期许国家延长认证时间的梦想,纷纷退出这个行业,为优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外,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在行业整合和变化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享受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带来的收益,除了上述的市场空间的增加外,中药饮片的质量和标准也在逐步制定和规范,这有助于一些优秀企业的国外市场开拓。
中药饮片产业GMP发展趋势
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GMP等的实施,中药产业的规范化程度较以往已有大幅度提高,行业内“多、小、散、乱”的局面已有显著改善。可以预见,今后中药产业的发展将愈加规范化,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中药商业等各个环节。
另外,规范化发展将渗透至中药产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中药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生产。这是中药产业的基础,为整个产业提供原料和物质基础。中药饮片炮制的规范化和质量标准规范化,中成药工业生产的规范化。中药商业的规范化等等。
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中药饮片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在新医改和《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双重影响下,未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应主动出击,创造更多得机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的方式纳入到集团化整体战略运作体系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有所突破。
第三篇: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筹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筹)
情况介绍
名 称: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 办公地点:待定
业务范围:按照中国中药协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学术研究、标准构建、信息交流、专业培训、书刊编撰、国际合作、咨询服务等项工作。专委会汇集中医、西医、生产企业等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开展以下业务:
(一)反映会员要求,协调会员关系,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二)探索研究并构建适用于中药行业的智能制造技术,推动中药行业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
(三)推动QbD理念和PAT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应用,推动中药生产全面过程控制,实现中药生产管控与FDA、ICH法规接轨;
(四)制定符合中药生产与质量安全特点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行业技术标准及指导原则,培育中药领域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优秀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
(五)组织、举办国内外中药智能制造技术交流、专家咨询会、合作会议等,推动中药产业国际化;
(六)开展咨询服务,提供国内外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信息,组织开展国内外医药企业管理技术交流与合作;
(七)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其他任务。发起单位:
浙江大远智慧制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
拟任负责人:
姜毅(浙江大远智慧制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注射剂研究发展专业委员会(筹)
情况介绍
名 称: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注射剂研究发展专业委员会 办公地点:待定
业务范围:按照中国中药协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相关工作。主要开展以下业务:
1.调研中药注射剂产业现状,梳理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2.研究业内中药注射剂政策走向,提供国家主管部门政策决策建议;3.完善制定中药注射剂的研发、生产、评价、应用专家共识、指南标准;4.促进中药注射剂的中医、西医、药学、方法学的交叉与融合;5.加强传播、指导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努力实践西学中工程;6.搭建企业-专家-行业-政府的交流、沟通、研究平台;7.承担上级学术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的其他任务。
发起单位: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世纪盛康药业有限公司、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成都第一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华立金港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万年青制药有限公司、哈药集团中药有限公司、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圣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湖南恒生制药有限公司、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拟任负责人: 张世臣(中药学家)
田金洲(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教授,长江学者)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专业委员会(筹)
情况介绍
名 称: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专业委员会 办公地点:待定 业务范围:
按照中国中药协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信息交流、专业培训、书刊编辑、展览展示、国际合作、咨询服务等项工作。专委会汇集中医、西医、药学和方法学等领域的专家,开展以下业务:1.积极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项目,研究骨伤科中成药临床评价技术方法与评价标准,为国家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制定药物临床评价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2.开展骨伤科中成药行业调查研究,结合我国骨伤科中成药产业的实际情况,采用最新国际药物临床评价方案,建立适合于骨伤科中成药并体现其临床应用、临床价值优势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制定骨伤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主办骨伤科中成药临床评价研究的专业论坛,积极开展国内、国际骨伤科中成药评价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我国骨伤科中医药行业的发展。3.建立骨伤科中成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根据企业上市后再评价的需求和品种的具体情况,为企业提供中医药临床评价技术服务,组织临床评价研究的项目专家论证会;开展临床评价研究咨询服务及顶层设计,挖掘产品的优势特点,创造产品市场价值。4.服务于骨伤科中成药临床评价机构。承接药品临床评价研究项目方案的制定,协助评价机构搞好临床评价研究的组织工作,确保药物临床评价项目的实施。
发起单位:中国中医药科学院望京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共同牵头,联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奇正藏药营销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
拟任负责人:
陈卫衡(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科主任,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
翁习生(北京协和医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娜(日本东京药科大学药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正高二级、博士生导师)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性研究与评价
专业委员会(筹)情况介绍
名称: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性研究与评价专业委员会 办公地点:待定
业务范围:按照中国中药协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相关工作。主要开展以下业务:
1、对中药注射剂进行全面系统的实验室和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提供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其有效性,降低安全风险;
2、组织协调专家团队和中药注射剂企业,解决中药注射剂的工艺完善和质控标准提高等技术问题;
3、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提供依据和再注册提供技术支持;
4、协助企业完成总局所提出的中药注射剂再评价的要求和任务;
5、组织、参与中药注射剂发展研究相关的专业论坛及学术交流会;
6、组织、参与中药注射剂战略性品种的专家论证会,给予专业咨询建议;
7、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其他任务。发起单位:
北京盈科瑞生物医药研究有限公司等多家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
拟任负责人:
陈凯先(院士 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航天中药产业专业委员会(筹)
情况介绍
名 称:中国中药协会航天中药产业专业委员会 办公地点:待定 业务范围:
按照中国中药协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学术研究、标准构建、信息交流、专业培训、书刊编撰、国际合作、科技转化、咨询服务等项工作。专委会汇集中医、西医、航天科技、生产企业等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开展以下业务:
1.反映会员要求,协调会员关系,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2.吸收、引进国际国内与航天科技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 3.研究符合航天中药育种、航天医学、航天食品的评价方法; 4.研究建立符合航天中药育种、航天医学、航天食品评价体系; 5.研究制定航天中药育种、航天医学、航天食品等科技指南; 6.组织召开航天科技发展研究相关的专业论坛及学术交流会; 7.组织、参与航天科技转化的专家论证会,为军民事例给予专业咨询及指导建议;
8.制定航天中药育种、航天中医、航天中医保健食品等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
9.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其他任务。发起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华夏中农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神飞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宇航食品产业联盟、河南源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彩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西九江农科院、山东荷泽雷泽半夏研究所、铜仁市春天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企业共同发起。
拟任负责人:
孙晓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所长)
曲建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 总工程师)
中国中药协会药酒专业委员会(筹)情况介绍
名称:中国中药协会药酒专业委员会 办公地点:待定 业务范围:
按照中国中药协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相关工作。发起单位:
山西汾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酒业协会固态白酒原酒委员会、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共同发起。
拟任负责人:
冯前进(原山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
中国中药协会灵芝专业委员会(筹)情况介绍
名称:中国中药协会灵芝专业委员会 办公地点:待定
业务范围: 按照中国中药协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学术研究、标准构建、信息交流、专业培训、书刊编撰、国际合作、咨询服务等项工作。开展以下业务:
1.组织开展全国性灵芝科学研究的学术会议和专题研讨会等学术活动;
2.起草灵芝产品的行业标准,向政府提出灵芝产品相关的建议; 3.引领灵芝行业发展,扩大灵芝产业宣传,促进中国中医药发展,并配合国家战略规划和国家科技创新发展;
4.组织开展灵芝科学研究及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向国际上推广;
5.定期请专业机构统计并形成灵芝发展的产业发展报告,作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数据,并翻译成英文,扩大国际影响,并逐渐建立灵芝国际标准。
发起单位:
北京大学和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单位共同发起,其他多家单位共同参与。
拟任负责人:
杨宝学(药物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药理系副主任)
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筹)情况介绍
名称: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 办公地点:待定
业务范围:按照中国中药协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学术研究、标准构建、信息交流、专业培训、书刊编撰、国际合作、咨询服务等项工作。专委会汇集中医、西医、生产企业等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开展以下业务:
1.反映会员要求,协调会员关系,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2.吸收、引进国际国内与微循环中药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 3.研究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微循环临床评价方法;
4.研究建立符合并体现中医药应用优势的微循环中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5.研究制定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微循环中药的用药指南; 6.组织召开微循环中药发展研究相关的专业论坛及学术交流会; 7.组织、参与微循环中药战略性品种的专家论证会,给予专业咨询建议;
8制定微循环中药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 9.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其他任务。
发起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共同牵头,联合海军医学院附属长征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上海和黄药业、上海雷允上药业、青岛国风药业、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济民可信医药集团、广东众生药业、北京赛升药业等相关单位共同发起
拟任负责人:
施海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主任)林 谦(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张抒扬(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副院长)中国中药协会儿童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筹)
情况介绍
名 称:中国中药协会儿童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 办公地点:待定
业务范围:按照中国中药协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学术研究、标准构建、信息交流、专业培训、书刊编撰、展览展示、国际合作、咨询服务等项工作。主要开展以下业务:
1.积极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项目,研究儿科中成药临床评价技术方法与评价标准,为国家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制定药物临床评价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2.开展儿科中成药行业调查研究,结合我国儿科中成药产业的实际情况,采用最新国际药物临床评价方案,建立适合于儿科中成药并体现其临床应用、临床价值优势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制定儿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主办儿科中成药临床评价研究的专业论坛,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儿科中成药评价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我国儿科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促进中医、西医、药学、方法学的交叉与融合。
3.建立儿科中成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根据企业上市后再评价的需求和品种的具体情况,为企业提供中医药临床评价技术服务,组织临床评价研究的项目专家论证会;开展临床评价研究咨询服务及顶层设计,挖掘产品的优势特点,创造产品市场价值。
4.服务于儿科中成药临床评价机构。承接药品临床评价研究项目方案的制定,协助评价机构搞好临床评价研究的组织工作,确保药物临床评价项目的实施。
发起单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共同牵头,联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院,葵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康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共同发起。
拟任负责人:
马 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原院长)申昆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副院长)
第四篇:中国中药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筹
中国中药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筹)
情况介绍
名 称:中国中药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
办公地点:待定
业务范围:按照中国中药协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相关工作。主要开展以下业务:“区块链+中医药”技术、流通模式研发及探索,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医药溯源、防伪、供应链去繁琐化、价值透明化等功能,从技术角度对传统中医药流通生态增效、赋能;产业孵化:基于区块链技术,设立“中医药区块链产业投资基金”;.国际合作;传承教育;创新再造;组织、参与国际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相差的专业论坛及学术交流会;组织、参与修复中医药典籍,并使其数字化、多语言版本化;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其他任务等。
发起单位:
禾影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
拟任负责人:
陶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原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与生产专业委员会(筹)
情况介绍
名 称: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与生产专业委员会
办公地点:待定
业务范围:按照中国中药协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中药经典名方的技术服务、标准服务、科研立项、人才培训、信息服务、调查研究、品牌建设、商业合作等。
发起单位: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拟任负责人:
刘菊研(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王智民(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所 教授)
中国中药协会工艺工程与装备专业委员会(筹)
情况介绍
名 称:中国中药协会工艺工程与装备专业委员会
办公地点:待定
业务范围:
按照中国中药协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相关工作。主要包括加强设计、设备、生产、企业服务等会员之间的技术交流与技术进步,形成资源共享。促进中药生产工艺技术进步和装备智能化,推荐中药生产绿色环保与节能降耗,提升中药生产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
发起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黑龙江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葵花药业集团、黑龙江迪尔制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周口制药机械厂有限公司等25家单位共同发起
拟任负责人:
杨友群(原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
第五篇:中药药剂学张兆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药剂学
主编:张兆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年
P310-314软降囊剂的制备
1.囊材:胶料、增塑剂、附加剂、水
增塑剂:干明胶:水=0.4~0.6:1.0:1.0~1.6
胶料一般为明胶、阿拉伯胶
增塑剂常用甘油、山梨醇,单独或混合使用。
附加剂包括防腐剂、色素、香料、遮光剂
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4:1),为明胶量的0.2%~0.3%。
色素:食用规格的水溶性染料。
香料:0.1%的乙基香兰醛或2%的香精。
遮光剂:二氧化钛,每公斤明胶加2~12 g;还可加1%的富马酸增加胶囊的溶解性。
2.填充物要求
油一般作为药物的溶剂或混悬液的介质,亲水性药物,含水量控制在3%~5%。
混悬液的分散介质常用植物油或PEG-400;对于油状基质,通常使用10%~30%的油蜡混合物(氢化大豆油:黄蜡:短链植物油=1:1:4);对于非油状基质,则常用1%~15%的PEG4000或PEG6000。有时还加入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来提高软胶囊剂的稳定性与生物利用度。
填充液体药物时,pH应控制在4.5~7.5之间。强酸性可引起明胶水解而漏泄;强碱性可引起明胶变性而影响溶解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