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遗大会十年记忆:苏州,从中国古城走向世界城市
世遗大会十年记忆:苏州,从中国古城走向世界城市
人民网苏州6月16日电(记者 应志刚 陈彧)从2004年6月28日,苏州邂逅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十年,时间静默的流沙缓缓淌过。
世遗会在苏州开了10天,来自105个国家、地区和机构的500多名代表,在苏州停留了10天。
这10天,苏州以她充满古典魅力的风情,向世界展示了一座有着五千年人文积淀的中国城市的风韵。
世遗会留给苏州的,不仅仅是这10天芳华的绽放。它改变着一座城市——以自己的风采和努力融入世界、影响世界。
无疑,10年前的那场盛会,为苏州从“中国的苏州”蜕变成“世界的苏州”铺垫了基石。
正如著名旅日摄影家周剑生所言,“世遗会不是一般的交易会,而是一个保护文明、促进和平的高尚事业,国际上都以能承办这一会议为荣。世遗会对苏州的影响将远及后代。”
来之不易的盛会征服了世界目光
苏州市民都知道,这一次的相遇来得有多么不易。
2003年4月30日,苏州接到了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下发的“关于暂缓举办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通知”,由于非典的原因,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改在巴黎举办。
为了27届世遗会,苏州已精心准备了一年,从遗产地的保护到交通道路的改善,从开辟环城河绿化带到为主要街道和景点的路牌配英文名称„„苏州的准备工作全方位铺开。而在经济上的投入也相当巨大,仅会议中心4声道的同声翻译设备便需数百万元,在接到大会易地举办的通知时,钱已付出。
如此失之交臂,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
但苏州还是锲而不舍。
终于,世界给了苏州第二次机会——2003年6月30日,巴黎飞来喜讯:苏州拿到了第28届遗产大会的承办权,这是27届遗产大会召开的第一天。
从第27届的申办成功,到因非典易地巴黎,再到继续申办再度拥有,苏州承办世遗会可谓好事多磨。而举办这样重要的国际性会议,在苏州近百年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对失而复得的机会,向来含蓄的苏州这一次全力以赴,只为了将所有的精华在与世遗会相遇的这10天内集中绽放。
花开的时候,遍地芬芳。
俄罗斯教科文组织委员会秘书长格里戈里·奥尔德若尼基杰说,“从高楼大厦林立的上海,来到小桥流水、充满古典魅力的苏州,我感觉很惬意。”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夏埃尔·佩策特博士说:“我本来以为那些古老的建筑都已经不存在了,今天能够看到它们,并看到它们被保护得这么好,我十分满意。” 他风趣地说,“这里的小桥流水和巴达兰先生的家乡威尼斯太像了,我终于知道巴达兰为什么要把这次会议放在苏州开了。”
在苏州古典园林,各国代表除了陶醉于美妙风光外,还对它们的保护管理赞不绝口。加拿大温哥华的逸园是由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建造的,无论是工匠还是取材都来自苏州。加拿大代表戈登·福尔顿是一位建筑师,一直以为中国园林设计就是那个样子了,来到真正的苏州园林,才发觉身临其境的感觉大不一样。他说:“苏州园林作为中式园林建筑的鼻祖无论在规模、设计还是在建筑艺术上都非常卓越,令我大开眼界。” 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巴达兰则在本届世遗会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我想在我威尼斯的家中复制一个小型的苏州园林,因为我希望在我眼里总能看到它。”
巴达兰还说:“苏州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树立了典范。”
不仅是园林,世遗会期间上演的《长生殿》和《牡丹亭》让许多与会代表第一次领略到昆曲之美。有着“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优雅的唱词,委婉的唱腔以及优美的身段,征服了观众的心。还有华美的丝绸,精致的苏式菜肴,巧夺天工的刺绣,精工细作的手工艺品„„来宾们全方位地品味苏州非同一般的魅力。
一座古城国际道路上的温暖嬗变
举办世界遗会,得到了苏州市民的广泛支持。展现苏州良好形象,当好东道主的责任感,弥漫在每一个市民心中。
一些出租车司机说:“路上抢道的少了,车好开了。”世遗会期间,有个老人在会场门口说:“从盘门到胥门一路过来,几乎没看到有人在马路上乱扔东西、随地吐痰。“原来脏乱惯了,大家也就无所谓,现在环境变得这么漂亮,有人就是想扔也不好意思了。”
世遗会期间,多哥、挪威、奥地利、葡萄牙等国的代表先后在出租车上遗忘了自己的提包或钱包,司机都及时送到主会场,而且不留下姓名,以致代表没能当面致谢而对我们的工作人员“大为不满”。
巴基斯坦代表艾夫热西亚布说:“无论是会上还是会下,我们都能感受到苏州人民的热情好客。”摩洛哥代表说,在苏州开会期间,遇到的都是一张张面露亲切的笑脸,提出的每一个请求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这是一段温暖的回忆。苏州申办世遗会、举办世遗会,成了凝聚民心,张扬城市精神的很好载体。
世遗大会留给苏州的精神财富并不止这些。
2004年7月7日,苏州中学的100名学生代表中国青少年参加大会闭幕式,向大会宣读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宣言》被大会通过发表。
《苏州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在全球性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工作上,苏州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
《苏州宣言》呼吁与会各国将青少年作为世界遗产保护教育的重点,积极向青少年提供有关服务和指导。宣言指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应加强有关青少年教育的国际合作,帮助欠发达地区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机制并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国政府还应积极建立跨地区的教育和研究中心,促进遗产保护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至今,苏州已累计培养800多名“世界遗产青少年保卫者”,分别来自阿尔巴尼亚、爱沙尼亚、波兰、博茨瓦纳、韩国、肯尼亚、拉脱维亚、老挝、黎巴嫩、美国、缅甸、墨西哥、日本、斯洛文尼亚、坦桑尼亚、塞浦路斯、希腊、英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中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将第28届世遗会的成果保留下来,促进苏州在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方面开拓更深更广的领域。作为世界遗产教育全球性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苏州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被列入大会第19项议程进行讨论,除中国苏州的这个项目获得通过外,该议程中的其他内容都被推迟到12月份在巴黎召开的第7次特别会议上再作讨论。
在闭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朗西斯科·巴达兰特意把一面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标和世界遗产中心标志的绿色旗帜授予苏州市政府,用于挂在将要建设的世界遗产研究教育中心。2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国际经验证明苏州能“办大事”
第28届世遗会在苏州召开,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得以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不仅关系到苏州的形象,更关系到中国的荣誉。
在大会的筹备过程中,除了山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修复工程、9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园林全面加强保护管理以外,自2002年起,苏州投入累计达10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资金,实施了环古城河风貌保护工程、为减轻古城区交通压力而建设的环城快速交通网工程等,还有通过望虞河引太湖水和长江水改善苏州城市水环境的工程,使古城内纵横交错、长达35.5公里的小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人家尽枕河”的水城风貌得以恢复。
这些工程不仅在世界遗产大会召开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证了会议的顺利召开,向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充分展示了苏州“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东方水城风韵,为苏州拥有2518年历史的古城区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好了铺垫,在会后也将在发展旅游、吸引外资等诸多方面继续发挥作用,为苏州全面重构古城功能的发展战略服务。
为迎接世遗会,苏州在已经取得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基础上,更是自觉运用各种古典元素改造城市设施:传统宫灯样式的路灯,凉亭式的公用电话,万字纹的道路隔离栏,园林式公交候车亭„„苏州古城内的新造建筑、居民小区也自觉地使用了古典元素。苏州的能工巧匠探索各种方式,将坡顶、飞檐翘角、园林元素等巧妙简约地融入现代建筑,在色彩上也以黑、白、灰色调为主,体现了苏州的精致淡雅,保留了“东方威尼斯”小桥流水、河街相邻的古典风貌。
努力就有回报,因为世遗会在苏州的召开,为苏州承办大型国际会议提供了经验。
从开始筹备时起,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苏州市会务指挥部就认为,利用这次大会达到的目的就是多方面的。要办好大会,更要借此机会极大地改善城市环境,强化城市个性,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取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验。
筹备和承办第28届世遗会,是对苏州整体综合实力和能力以及市民素质的一次重大检验,经过近两年的筹备,苏州全市上下通力合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通过筹备世遗会,苏州的交通设施、场馆建设、通讯、安全保卫、外事礼仪、服务规范、城市公共卫生、城市管理、会展、文化娱乐等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有力的促进了苏州的改革开放和文明城市建设,对苏州走向世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来自华盛顿的联合国基金会负责教科文组织事务的高级顾问雷蒙·瓦纳用了三个“最”来评价本次会议。他说,自己已经参加过6、7次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举办的此次大会是“会期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和组织得最成功的一届大会”。
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巴达兰说,苏州市为本次大会的投入难以数计,不仅提供了极其漂亮的会议场所、方便的各类设施,更难能可贵的是让与会代表在会议期间感到了舒适自如。他说,为期10天的会议是迄今为止世遗会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10天中,几乎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每个人都感到满意,这已不能简单地用成功来概括,这是苏州创造的一个奇迹。志愿者、不管是前台还是幕后的工作人员都积极地投入,与会人员随时都可以得到他们的热情帮助,从中他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
来自德国的观察员伯拉德先生说:“我从1992年起参加世界遗产会议,这次会议是最棒的。”
国际化道路上苏州奏响一路凯歌
诚如著名旅日摄影家周剑生所言,“世遗会不是一般的交易会,而是一个保护文明、促进和平的高尚事业,国际上都以能承办这一会议为荣。世遗会对苏州的影响将远及后代。”
过去的苏州一直被人们看作是江南古典美女一枚,而如今随着苏州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江苏这枚古典美女也越来越“洋气”。
一个个国际组织落户苏州,为苏州融入和参与国际事务铺垫了更多的“底气”。2007年10月31日落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大会上,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项目正式获批成立。
此前,2004年6月在苏州举办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就已确定,在中国建立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该中心以北京教科文全委会为总部,以北京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市三处为基地展开活动,北大和同济分别以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培训为主,苏州以世界遗产修复培训和研究为主。该中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级国际机构,其职能覆盖亚太地区,此前这种高级别的国际机构在中国尚无先例。
2012年12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在苏州成立。这个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世界性组织机构,将苏州“古建匠”推上了国际舞台,“苏州经验”从此走向海外。
让世界为之瞩目的“苏州经验”,更是得到了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原新加坡建屋发展局、重建局局长与总规划师刘太格的称道,他认为,“苏州城市发展的经验解决了目前中国城市发展中很多共性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宜居环境建设、居民重新安置,以及外来人口融入等,而所有这些经验都可以给其他中国城市提供解决问题之道”。
因为苏州“尽管面临着高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但是苏州仍然不断通过自身的转型,克服种种困难,在取得经济繁荣的同时,有效地保留了城市原有的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由此在今年赢得2014年新加坡“李光耀世界城市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城市。
这是中国的荣耀,目前共颁发了三届的“李光耀世界城市奖”,前两届得主分别是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市和美国的纽约市。
苏州的国际化道路从未止步,对于世界遗产保护事业更没有停留在历史的功劳薄上。今年6月6号,国家旅游局授予苏州姑苏区“国家古城旅游示范区”称号,苏州也成为全国1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首个古城旅游示范城市。
根据规划,示范区在15.1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和拙政园街区为核心,形成古典园林博览区、历史文化遗产聚集区等,并逐渐向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和天赐庄片区等拓展区推进,最终将苏州建成世界一流的古城旅游目的地。
世遗会改变了苏州,苏州从未令世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