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快乐琴童节目单
“快乐琴童—快乐之声”新年音乐会
节 目 单
时间:2014年 1月1日 下午15:00
1.架子鼓《稍息,立正,站好》 表演者:陈可兴
指导教师:李永彪 2.钢琴《献给爱丽丝》
表演者:樊轶辰
3.钢琴《爬山》
表演者:侯皓铭
4.钢琴《老麦克唐纳》
表演者:王语嫣
5.钢琴《粉刷匠》
表演者:陈铭欣
6.钢琴《把我带回弗吉尼故乡》表演者:田凯欣
7.钢琴《康定情歌》
表演者:张子琪
8.古筝《南泥湾》
表演者:宋蕊
9.钢琴《红河谷》
表演者:李沁祎
知识问答环节(简单的乐理知识)
10.钢琴《扬基歌》
表演者:李瑀辰
11.钢琴《车尔尼849第16条 》表演者:胡汇梓
12.钢琴《老麦克唐纳》
表演者:杨琳琳
13.钢琴《很久以前》
表演者:李佳颖
14.钢琴《喀秋莎》
表演者:杨泽宇
15.钢琴《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表演者:陈瑶
16.古筝《在北京的金山上》
表演者:潘若涵
17.钢琴《欢乐颂》
表演者:王含月
18.钢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表演者:高翔宇
指导教师:马润涛 指导教师:张庭硕 指导教师:王誉旋 指导教师:李亚静 指导教师:周贤瑛 指导教师:范璐璐 指导教师:吴露 指导教师:常莅慧 指导教师:周贤瑛
指导教师:马润涛指导教师:李亚静 指导教师:周贤瑛 指导教师:李亚静 指导教师:马润涛 指导教师:吴露 指导教师:张庭硕 指导教师:常莅慧
19.声乐《劳动最光荣》
表演者:樊轶辰
指导教师:许曼莉 20.钢琴《扎红头绳》
表演者:徐栗颖
指导教师:李亚静
21.钢琴《奏鸣曲》
表演者:杨秉坤
指导教师:马润涛 22.钢琴《小星星》
表演者:王奕然
指导教师:李亚静 23.钢琴《小红帽》
表演者:李欣然
指导教师:王誉旋 做游戏环节(踩气球,蹲萝卜)
24.钢琴《送别》
表演者:魏悠扬
指导教师:马润涛 25.钢琴《海顿D大调奏鸣曲》 表演者:马思敏
指导教师:马润涛 26.声乐《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表演者:高畅
指导教师:许曼莉 27.钢琴《小步舞曲》
表演者:朗朗月
指导教师:张庭硕 28.钢琴《Do Re Mi》
表演者:李旻臻
指导教师:常莅慧 29.钢琴《新年好》
表演者:王辰元
指导教师:李亚静 30.钢琴《波兰舞曲》
表演者:展传智
指导教师:马润涛 31.钢琴《长号手》
表演者:巨佳宁
指导教师:张庭硕 32.钢琴《小红帽》
表演者:谢沁彤
指导教师:马润涛 33.钢琴《泥娃娃》
表演者:陆敏谦
指导教师:马润涛 34.钢琴《波尔卡》
表演者:张晓阳
指导教师:马润涛 35.双钢琴《胆小鬼》
表演者:何欣怡 郝佳郅 指导教师:马润涛 36.全体合唱《新年好》
表演者:全体学员
指导教师:许曼莉
第二篇:琴童自我介绍
篇一:幼儿一分钟自我介绍
幼儿一分钟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大(1)班的***,今年8岁了,爸爸妈妈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聪敏可以成材,我的爱好很广泛,我喜欢弹琴、做数学、拼音、纸工、画画、英语,我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快升入一年级了,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的理想是长大后:读北大,做将军!
这是儿子参加市里奥运宝宝选拔时说的一段话,说完后他表演了电子琴独奏《晚会》。学了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在练三级的曲子了,这其中除了他的勤学苦练外,还有他爸爸的付出,琴童的父母都是伟大的(至少其中一个肯定是伟大的,我家他是伟大的!呵呵)。篇二:给当代琴童爸爸妈妈的一些建议
给当代琴童爸爸妈妈的一些建议
(2012-08-13 12:00:02)前言:
如何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潜能和爱好?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明白了怎样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后来,我给他找了钢琴老师,可是,我发现,孩子越来越不爱音乐。随着岁月的流逝加上孩子年龄的成长,孩子已经完全丧失了主动学习音乐的爱好。后来因为小升初,孩子彻底放弃了音乐的学习。
最近我看了《中国好声音》和《声动亚洲》节目,看到那么多脱颖而出的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在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长期爱好音乐的家长的支持。
要想孩子怎样,家长就要先要怎样,至少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氛围。不是奥数害了孩子,是我的教育方法害了孩子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我和他爸就不怎么喜欢音乐,音乐对我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要想学音乐,就要从爱音乐,玩音乐开始,还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发展的氛围。如果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如果为了考学降分而学音乐,如果以为考过了级就是学会了音乐,如果孩子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这些如果,最终只能害了孩子。我庆幸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开始陪伴孩子一起听音乐,玩音乐。
当我和儿子的钢琴老师聊起了当前家长在教育孩子学琴中以一些困惑和误区时,w老师(应钢琴老师的要求不写出她的名字)给我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她还特意为我以及我身边的朋友写出了一篇文章,我真的非常感动,感谢w老师。
给当代琴童爸爸妈妈的一些建议
一、艺术的量化与不可量化
据说现在考级不再加分了,这导致了很多家长终于把钢琴教育的目的转到了所谓的“素质教育”上,然而仔细观察,我发现,情况其实没有根本性改观。
这大约反应了我们思维的一种方式,即,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可以量化、容易比较的指标,理由很简单——省事儿。“素质”或“音乐素质”是个很难说清楚的东西,就是行家都没法一下子就看明白一个孩子的音乐素质究竟几何,何况多数情况下基本上是外行的家长们。在这种情况下,等级证书和教材编号就成为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标准,不但可以拿来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个高低,也可以将自己的孩子眼下的情况跟从前的情况相比,从而简单明了地得出结论。在这样的导向下,钢琴教师也不得不屈从于这个直观可见的标准,于是孩子成了最终的牺牲品。然而统一标准下的艺术教育绝对是扯淡的教育,尤其是这种成年人、外行人自以为是想象出来、又强加给孩子的标准,就更是贻害无穷。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正在准备的一门人类学课程,其中一节课提到了女人的罩杯问题。在中世纪的欧洲,漂亮乳房的标准有好几项:大小、形状、挺拔程度和乳头的色泽等等;到了1920年法国人发明了胸罩,同时发明了罩杯的概念,于是乎,形状和色泽等等都不重要了,乳房的美从此几乎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大小”,最后就只剩下“大”了。因为形状和色泽都是不可量化的东西,没法比,可女人的美不拿来互相攀比的话,那美女们不是都要憋疯吗?此时最方便拿来比较的当然就是体积了,因为这个是可以量化的、最为直观的、没有分歧的。
就像人们在关于乳房美的各种标准中最终选取了这个可以量化、因而最方便拿来比较的“大小”一样,我们做什么事都喜欢选择一个可量化的指标,方便比较,然而也正如对乳房唯大为美的做法最终导致了很多确实很大、却一点也不美的乳房一样,这追求可量化的钢琴水平的做法,最终也必将造就一大批实际上跟音乐压根没关系的钢琴傻瓜。
其实这量化和硬性比较艺术的思维方式也存在于艺术群体内部。比如,很多作曲家意识深处都有一种隐约的观点,即只有能写歌剧或者交响乐的才是真正伟大的作曲家,歌剧和交响乐这样的长大作品要比艺术歌曲和钢琴小品这样的“小玩意儿”高级,很多人因此卯足了劲,非要“整个大的”。他可能有着非常卓越的写作精悍作品的能力,可他非要把这个能力扔了,去写那些他驾驭不好的大型作品。在音乐史的古典时期里,不写歌剧和交响曲的作曲家一般是很难出名的,即使像门德尔松和肖邦这样写作短小作品出了名的,他们的名声也必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分歧。
己就是感情粗糙、智商也没有得到良好开发的人,他们怎么可能如此细腻地去观察孩子?对这样的父母来说,除了那些可以量化的指标以外,他还有更省事儿的方法可以用来说服自己没有撞上混事蒙人的老师、没有白掏那笔不菲的学费吗?
二、我妈从来都搞不清自己是老几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亲口对我说的。当时在我的反复要求下,他的妈妈特不情愿地到我家客厅里去喝茶,等待孩子下课。而我之所以花了那么大力气把她请到客厅里,还要赔上一壶好茶,是因为实在受不了她在一边跟《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似的见缝插针地唠唠叨叨。比如,孩子哪个地方弹错了,她立刻像挨了烫似的跳起来:“这个音、这个音,笨蛋,我都会了你怎么还弹错!”别说孩子,就是我都时常被她吓一大跳。又或者我问孩子某个问题,小家伙本来很配合,正在用心回想,妈妈却跟孙猴子似的“嗖”地跳起来:“不就是那么那么回事嘛?上次老师不是都给你讲得清清楚楚?你听什么了?”弄得孩子立时神情委顿,我也觉得大败其兴。
我对这种情况非常反感主要倒不是因为我是老师,而是因为我妈妈就是那样的妈妈,小时候我为此真是大吃苦头。无论我做什么,她都用她成年人的智商鄙视我,明明我自己稍微动动脑子就能解决的问题,她却一秒钟也等不得地要替我拿主意。
我曾经开玩笑地对一个孩子的父母说:“你知道为什么你的儿子总是没主意吗?因为你太有主意了。你看武则天有主意吧?所以她那几个儿子都没什么主意。”这是实话,至少就我的童年来讲是这样的。不管我有一千个主意还是一万个主意,最后都只能听我妈那一个主意,时间长了干脆自己就不拿主意了。我至今对打扮自己毫无主见,就是因为从小在这方面必须完全听妈妈的话,现在的结果就是,一件衣服必须周围的人点头了,说行,我才敢穿出去。为了保险,我干脆只买那一个风格的衣服,永远不换样,因为对新花样我没主意。有人说,女人是善妒的动物,世界上只有一个女人不会嫉妒你,那就是你妈妈。我觉得也不尽然。妈妈固然不会嫉妒自己的孩子,但很多时候妈妈在潜意识里仿佛很害怕孩子比自己聪明。因为人对权力有一种天生的欲望,而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女人来说,这种权力欲只能在弱小的孩子身上实现和满足。
如果让一个孩子确信自己比父母还聪明,他怎么可能再服从父母呢?不知道那些特别喜欢替孩子拿主意的父母,潜意识里是不是有这样的逻辑?
三、请父母们先冷静下来,理性对待问题
父母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没有理性地说一些前后矛盾的话,或者感情用事,不能客观对待事情的发展。比如,很多爸爸妈妈自己可以当着老师的面张口闭口地说自己的孩子“笨蛋”、“废物”、“傻瓜”,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妥,却对我一句谨小慎微的“我个人认为这个孩子不是非常有这方面的天赋”感到出离愤怒,好像我扇了他的脸似的。很多孩子在音乐方面没有什么天分,也没什么兴趣,这其实没什么不能理解的,不行就不学了;但很多父母就是不能接受。
篇三:琴童家长阅读
[家长阅读]选购钢琴经验之谈
钢琴是一种结构精密复杂,技术含量很高的贵重乐器,且有几十年的使用寿命,因此购买时精心挑选出一台优质琴,就显得极为重要。一台钢琴大约有八千多个零部件,任何部位的加工偏差都可能成为长期使用中的故障隐患。因此,选购钢琴时需要从多方面检查钢琴的制作工艺,精心挑选最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钢琴音质。
许多人认为,选购钢琴就是看看外观有没有磕碰就行了。至于钢琴的性能和音色、音量、键盘的触感等自己都不懂,以为留给以后的调音师都能作任意的改变,其实这是大家的误解。我所说的钢琴的音色、音量、触感等,在钢琴生产的各项技术指标中是难以做出具体和统一的规定的,尤其是出厂后的成品钢琴就更难以做根本的改变。我在调琴时遇到过许多这样的用户,他们说琴不好听,让我调调,我把钢琴的各个部分都作了精心的调节,各项技术指标都完全符合标准,他还是觉得不好听,说高音有一个多八度太闷了。我告诉他,这叫音色不统一,是挑琴时没挑好。他说我哪里知道钢琴还要挑呀!还有的用户是请人帮着挑的,但过了几年他就慢慢感觉自己的钢琴太难听了。是挑琴人不认真吗?不是。
我认为挑选一台好听的钢琴很容易,但要让我挑选两台音色、音量、触感完全一样的钢琴是不可能的。钢琴的这些指标是没有一个固定格式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来挑选适合自己的钢琴。大体上是性格外向的人大多都喜欢音色亮一些的;如果是内向性格则往往喜欢钢琴音色柔和一些。我每次帮别人选琴都要争取与未来的弹琴人见见面,包括三、四岁的孩子。我通过跟他的交流来了解他的性格,然后再选琴;或是在不同的钢琴上用同样的力度弹同样的乐曲,问他哪个好听。还要拆开钢琴,检查里面的零件是否安装调试正确,要用调音扳手检查弦轴的松紧。
最重要的是钢琴的音色必须统一。钢琴的音色无论是明亮或是柔和,都必须相对统一。
钢琴的触感也是很重要的,它可能会影响到学习弹琴的过程中能否顺利地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键盘的力度不宜太轻,因为这不利于锻炼手指足够的弹奏力,甚至像弹电子琴一样使手指立不起来,造成快速演奏时缺乏颗粒性,音符模糊不清。反之,键盘力度过重,也会造成手指在键盘上跑动不起来,影响弹奏速度。年龄较小的琴童手指都很细弱,在过重的键盘上练琴更容易造成折指。
篇四:鲍蕙荞——琴童家长十忌
鲍蕙荞——琴童家长十忌
中国到底有多少学习乐器的琴童?恐怕谁也统计不清。但仅以钢琴琴童的人数来说,在世界上肯定是数一数二。对于广大琴童家长来说,怎样在付出了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同时,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呢?在此,我仅以自己想到的几点“忌讳”和琴童家长交换意见。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有些家长不是鼓励孩子坚持下去,而是知难而退,轻言放弃。
有些家长从孩子学琴开始就准许其以松懈、懒散的态度练琴,孩子一说累就让他休息。
有些家长十分负责,孩子每练必陪。但从孩子学琴伊始就以家长的头脑代替孩子的头脑。
有些家长认为已经给孩子买了琴、请了老师、叫了学费,一切万事大吉,对孩子的学习进程、困难,一概不管不问,甚至孩子参加比赛、演出也不出席,使孩子感受不温暖与关心。
篇五:一个中国的琴童世界级成功
一个中国的琴童世界级成功
郎朗走进门,用眼神跟记者打了个照面。他快速地环视了一周,朝正在装三角架、布灯光的摄影师客气地点头,然后向文字记者伸出手,力度恰到好处的一握。
拍照前,郎朗分别从上衣和裤子口袋掏出三样东西——润喉糖、眼药水、手机,放在了休息室的三角钢琴上。“来吧!”就像知道摄影师想要什么,他闭上眼睛,双手在空气中弹奏虚拟键盘,摄影师停下看图,他也放下手,看着众人笑了笑,表情还有些羞涩。
但双方还是没能对上几句话,郎朗慷慨给出了第二天的下午。这天晚上,他在国家大剧院有一场音乐会,根据他的习惯,演出之前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记者占用了半个小时。
他同时拥有成为“伟大的钢琴家”和成为“pop偶像”两种使命感。
传播者和演奏家不冲突
郎朗微博上的介绍是:联合国和平大使,国际著名钢琴家。他和他的团队并不认为这样的排序有主次之分,一个是大众文化的传播者,一个是古典钢琴演奏家,双重身份构筑成如今的郎朗。郎朗在深圳开设了自己的钢琴学校;与国际著名出版集团合作,全球发行了教材《和郎朗学钢琴》; 成立“郎朗国际音乐基金会”。
市举办音乐会,除了演奏,还有与琴童的深度交流。
在和记者交流这些时,郎朗把网络、传播等名词说得和小节、切分、渐弱等音乐术语一样自然,这时他的形象与传统思维中不谙世事的音乐家割裂开来,互联网达人、文艺白领,或是青年领袖。
这与郎朗在古典音乐界的种种“颠覆”之举一脉相承。
2014年九月的仁川亚运会开幕式上,郎朗一段热情的solo引出鸟叔,二人跨界合作了一曲《champion》,同样是全场沸腾。
但郎朗说,时代变了,古典乐坛不能重复两百年前的打法:“从开始弹琴,我就不想去重复别人去做的事情,首先我想当钢琴家这是肯定的,那我们必须去学习伟大的钢琴家是怎么当的。
在郎朗看来,当所有人不再听古典乐或不弹钢琴时再去推广,为时已晚,古典音乐的发展必须要跟上时代,但他也注意到,古典乐坛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15年前他成名时,所有钢琴家拍封面照都是白衬衫、黑领结,但现在几乎没有人再会穿燕尾服上台了。
“我弹很多非常经典的古典音乐作品,但肯定也要去追求一些新的作品,但新的古典音乐,说实话我喜欢的不是特别多。所以你可以看到,包括和姜文导演合作的《一步之遥》,年初的和张艺谋导演合作的《归来》,这都是我想探索的新作品。
郎朗说,他考虑了很多,才决定走这一步:“因为我知道大的音乐环境对于古典音乐家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
更重要的是,他了解自己的潜能以及目标清晰:“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对于古典音乐之外的其他,消耗了太多精力,郎朗摇头,“我今天还坐在这儿,证明我的精力还算ok,没感觉消耗多大。
国际化
郎朗有着与生俱来的热情和幽默,能瞬间拉近与其他人的距离。
“你喜欢魔术?”
“是啊,喜欢!多有意思啊!”
时间再回到采访当天,在结束了与格拉夫曼的排练后,郎朗起身短暂地休息了一会。
“hey!”郎朗老远就张开了双臂,他先和其中一人拥抱,并向身旁的父亲介绍,“这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新团长。
他身上仿佛自带光环,头发被吹得蓬松地耸起。造型师说,这是郎朗在非演出的公开场合时的常用发型,能表现出热情,“但在演出时,会将他的发型做的更有特点更显阳光”。
这期间,郎朗还接触到当地的摇滚和说唱音乐,他用崭新的眼光看待周遭的世界。在格拉夫曼夫人的介绍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英语教授理查德·多朗成为了郎朗的文化导师,他教郎朗阅读莎士比亚的剧目《哈姆雷特》,剧中不同的主题相互交错,潜台词不断浮现,仿佛音乐中的多重旋律和复调,郎朗在他的自传中写道:“莎士比亚的对话让我想起莫扎特的乐句。莫扎特的音乐会在多重的性格之间不断地变化。
多朗带郎朗到百老汇看《狮子王》,回到费城去看76人队的比赛,他让郎朗接触美国音乐家格什温的作品,作为民主党成员的他,甚至给郎朗普及美国政治党派史。这样的教育方式颠覆了郎朗在国内得到的大多数经验,在美国,郎朗的生活不再局限于琴房,他走上街头,接触一切他喜欢的新鲜事物:“我从两种不同的文化获得能量,即使两种风格出现在同一个地方会显得不合逻辑,但我并不在意。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我现在在美国,一切都是可能的。
加里·格拉夫曼是活跃于上世纪60年代的钢琴大师,亦是郎朗最崇拜的大师霍洛维茨的学生。作为柯蒂斯的院长,郎朗的老师,格拉夫曼告诉当年一心拿遍所有大奖的郎朗,“没有节制的竞争只会制造紧张气氛。
所以能说郎朗的成功是巧合吗?格拉夫曼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郎朗的实力早已不是问题,他所做的是抛除从前争做第一的杂念,而将所有精力放回音乐本身,如此,才能获得最好的、最不功利的音乐。
第三篇:钢琴初学琴童教材的评价
钢琴初学(琴童)教材的评价
通过我陪我家小朋友学钢琴的陪练经验,我想说说现行的初级教材
《小汤》:这套教材音乐形象很好,适合孩子早期音乐形象的建立,教材的1、2是断奏的,3开始连奏,并加入表情符号成为完整的曲子。这个是我家老师指定的教材。
《幼儿拜厄》:和大家说的拜厄基础是一样的,字大很多,所以分上下两册,建议大家以后买这本,这个也是我家老师指定的教材
《指尖上的芭蕾》:这本和小汤的音乐形象呼应,其音乐性很强,每个曲子前面都有对音乐的诠释,收集了各类音乐,调式、音乐形式比较小汤多,我家小朋友特别喜欢里面的《京剧行弦》,用钢琴弹京剧,好玩罢。他很喜欢这本书,完全是我家小朋友平时用来弹着玩的。很遗憾这本书好像没有进阶
《巴斯蒂安》:我买了1册的全套,感觉在音乐形象的建立上不很适合国内的孩子,上面多是国外儿童歌曲,用声乐来理解音乐形象本来是很好的,但是由于是英文的,加上国内孩子不熟悉这些歌,所以这套教材在这方面的优势大打折扣。音乐本身很好听,很适合孩子,老师让我家小朋友自己弹着玩,上课有时间的话就检查一下,属于孩子自选曲目。这套书的《乐理》部分适合特别小的孩子,或者乐理和识谱方面困难的孩子,我家小朋友基本上没有用过。后来的2册我都没有再买了,只借了2册的《演奏》和《基础》。
《我和我的钢琴》:这套进阶教材和上面说的巴斯蒂安的缺点差不多,我只买了第1本,后面买的《为琴童谱写的钢琴曲》和《四手连奏》还蛮有意思的,特别是四手连奏,我和我家小朋友一起弹呢。
巴托克的《小宇宙》:这个练习曲挺有意思的,我家小朋友觉得比拜厄好玩,老师现在不准他弹,说练习曲要以拜厄为主
《孩子们的哈农》:这个好,我家小朋友自从开始练习这本,一下子就有了掌关节打开的感觉
第四篇: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五年级一班 牟家毅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听大人们说:中国共产党拯救了中国的革命,她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了繁荣富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时,我还不懂其中真正的涵义,睁大好奇的眼睛问爸爸:“中国共产党到底有多伟大呀?”爸爸总是意味深长地说:“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上学后,我从书本上、从老师深情的讲课中,这个梦逐渐变得清晰了。我了解了八年艰苦卓越的抗战,感受到了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党在我心中的形象显得更加伟大了!
我们敬爱的中国共产党,就像一颗璀灿的启明星!她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以豪迈的激情镌刻着民族的希望!在她的带领下,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高高飘扬!在她的带领下,东方巨龙俯瞰世界,傲视群雄,洪亮的声音响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沧桑和苦难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伟大的党更是壮志满怀!她浓墨重彩地描绘着祖国的蓝图。您看,座座金城拔地而起,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浩瀚的宇宙中留下了中华儿女问天的足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盛装举办,走出了南方雪灾,走出了汶川地震,走出了云南干旱……没有我们伟大的党,这些能实现吗?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也没有经历过苦难。我庆幸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向往和平的时代,我更加自豪能够成长在这样一个拥有伟大党组织的国度!每当我爬山风景秀美的五泉山,漫步在风景如画的黄河风情线,我都会深深地感受到我的祖国、我的家乡是多么的美丽,我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如果说党是绵绵的春雨,我们就是绿油油的禾苗;如果说党是温暖的阳光,我们就是沐浴着阳光的花朵。是党,把关怀给了我们新一代,让我们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学习。我的胸前飘着红领巾,那是红旗的一角,我为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而感到自豪!长大了,我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当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让我们永远追随着这一颗伟大的星,以坚定的步伐,满怀的激情,一起奔赴灿烂的明天吧!
谢谢大家!
第五篇:童心向党让我们快乐成长
题目
童心向党让我们快乐成长
童心向党让我们快乐成长
也许你会很奇怪吧!我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五年级小学生,怎么会给党写这篇文章呢?其实你无须惊讶,也无须猜疑,看了这篇文章你一定会一目了然的。
今天我写的这篇文章,只为了六个字“送给党的祝福”。也表达我对党的那般崇高的敬意,是党给人类生存的依靠,你是我们全人类的英雄啊!党给我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一个美丽壮观的江山,我代表全人类向党敬一个庄重的礼。就是你———党,你使中国人民的希望成为现实,你使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一次次绽放起希望的花朵,放飞起欢乐。阅兵式上人们都欢呼雀跃,爱国之士都在电视机前骄傲自豪的拍着巴掌,一支支仪仗队伍进入天安门广场,看!他们庄严威武的走着,他们是党的骄傲,而党却是举世瞩目的焦点,及至全世界的企盼。
我们的祖国,也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它就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深切爱国主义的民族,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是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化身。党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它以往精神珍宝的继承和发扬,是融入亿万人心血的中华民族历来秉承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世间最亮的是什么?战士们的热血,党的勇敢,近一点说是共产党们的精神之最亮星。
当一位战士遇难,另一个战士会前去帮助,团结友爱,共同前进,当一个兵队去打仗,兵力太小,一个连的兵队会前去解难,为党献出自己的力,这就是精神的钥匙,看!这种精神就是党最明最亮最辉煌的钥匙。
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党的传人,我们要去感谢党,赞颂一下给我们带来微笑和新生活的党。
下面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党背后的英雄事迹———雷锋。雷锋是一个伟大的党的战士,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为了国力增强,为了中华儿女的扬眉吐气,付出了极大的贡献。
1963年,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号召全国人民向一位普通的战士学习,普通的战士?这样的战士有什么会值得我们学习呢?
这位普通的战士啊!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1960年,雷锋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雷锋在生活上十分简朴,他穿的袜子总是补了又补,他的搪瓷盆和漱口缸已经多处掉瓷了,也不舍得买新的,怎么?听到这里的讲述你是不是很津津有味啊?
雷锋他还有一个节约箱,他每天有时间就捡费铁,把每天捡来的破铜烂铁和废旧螺丝等一些东西放在里边,当遇到需要时,就拿出来。不用的废品就去交工。
雷锋还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一个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傻子’”。
英勇的战士在22岁牺牲了,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生前写的那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雷锋,虽然你牺牲了,但你人的精神还在,灵魂还在,你生前作战的勇敢还在,你为党做的贡献还在,这一直一直激励着我们,向你学习,学习这种爱国爱民的高贵品质。你看,我只举了一个例子,但你想自古至今,有多少人可以做我们的楷模。
面对世界爱国爱民的精神,是党的儿女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只有善于学习的民族才是充满活力,大有希望的好民族。英雄的事迹虽然已消失,但这种精神给我们的启示是永恒的,战场上的炮火是暂时的,但自强不息的党是永远的。不错,党带给我们的美好实在太多太多,可是我们也要知恩图报的传统。
我知道花儿因为感谢雨露赠予她恩泽而开的更好,小树因为感谢风儿与自己长年相伴而长的更壮,所以我们小学生也要感谢——党。
是党的细心呵护,才让我们这些炎黄儿女快乐成长,是
党甘甜的乳汁才让我们成长的更健康。
让我们一起去感谢党吧!这不需要金钱,不需要珠宝,更不是一句花言巧语,只需怀有一颗温暖而真诚的心。
我也明白,如果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如果没有水源,就没有新生;如果没有党,就没有我们今天。
学会感恩于花草,才会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坚强,只有感恩于党才会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之心。
让我们学会感谢党吧!如果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党,去面对英雄人物,去面对世界及世界上每件事,那么我们一定会发现党对我们的爱和贡献到底有多大,比海深,比天高,比地广。甚至比胸膛更宽阔。让我们带着感恩,带头微笑,更是带着一颗心,去面对党带给我们的生活。
为伟大的党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