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泸州五通: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让山区乡镇实现翻天巨变
泸州五通: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让山区乡镇实现
翻天巨变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读
乡村旅游规划——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山区做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可能让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交通区位条件是否良好。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借此就泸州五通地区讲述一下如何让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实现山区乡镇翻天巨变。
五通镇——一个川黔边界的弹丸之地,合江西线最末端的山区乡镇,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招商引资半年内实现零的突破、财政税收增长率跃居全县第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旅游开发大胆破题、农业产业化建设在山区成功试验。这些看得见、摸的着的变化,究竟蕴含着五通镇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怎样一种精神?折射出怎样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和速度的奥妙何在?值得深思。
五通现象
五通镇地处川黔两省交界地带,紧邻赤水河、大娄山西北段,境内海拔500-1000米,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镇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270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5100余人。
在这里,由于受资源和区位条件限制,农业产业化程度极低,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与浅丘乡镇比,发展严重落后;与五通过去的状况比,发展十分缓慢。去年换届以来,五通镇党委政府确立了“工业强镇、旅游活镇、竹业富民”的发展战略,并高标准制定了战略目标和实施步骤。
短短一年的时间,镇党委政府按照“八个好、四个快、一稳定”的工作思路,坚持发展聚共识、奋力攻坚谋突破,全镇各项事业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截止今年6月底,全面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0%,达到1.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55万元,占任务数的53%;实现固定资产投资9449万元,占任务数的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4亿元,增速25%;工业技改完成2180万元,占任务数的54.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832万元,招商引资实现零突破。
短短一年的时间,先后引进了富茗航运、普照酒业、丹霞红石开发、房地产开发、四川友康石斛等6家企业;倾全镇之力打造了万亩省级高粱示范基地、6000亩优质竹基地、1000亩集中油菜示范基地、100亩钢架大棚石斛苗圃基地;完成了石顶山、王滩工业园区的规划勘察工作,并积极谋求与九支镇共建工业园区;高标准启动了永合、大岩等5个居民聚居点和五通镇“民族风情一条街和民族风情接待中心”的建设;加宽了到石顶山、四洞沟旅游公路;完成了石顶山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规划工作,并将石顶山列入了合江西线旅游规划;落实机关竞争上岗,全面完成了机构改革。
从横向比较,在底子薄、限制多的情况下,五通镇的工作进度和力度都是十分巨大的;从纵向比较,五通镇的各项事业都较过去实现了突破性的变化,再造一个“五通”将变成可能。这就是五通镇在赤水河畔、川黔山区创造的一个奇迹。
五通速度
今年三月上旬,五通镇到榕山镇考察学习机关管理,榕山镇先进的机关管理理念使我镇深受启发。紧接三月中旬,五通镇在借鉴榕山镇先进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五通实际把“文建明工作法”活学活用,一个周的时间,将机关由3办1所1中心调整为5办1所2中心,干部职工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全面完成了机构改革。从这一月开始,“五通速度”开始在各项工作中得以体现。
招商引资上,1年的时间,引进企业6家,其中有4家企业是今年上半年引进的。重大项目建设上,油菜基地只用了20天;石斛基地从引资到落户只用了1个月余;万亩高粱从动员到栽秧只用了45天;大两路(大岩到石顶山两汇水)从提议到开工只用了1.5个月;红石路(红军桥到石顶山革命遗址)只用了2.5个月就完成了建设;农村居民聚居点从规划、报批到施工建设只用了1个月;民族风情一条街和接待中心从立项到签约只用了10余天;一条10年未修通的扶贫路仅用了30余天就攻克,目前正在施工;其他诸如成功举办首届五通苗族踩山节、土地整理、土地确权颁证、小农水项目实施、速生桉栽种、优质竹基地建设等,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
速度,体现的不仅是时间短、而且是效率高。对五通而言,只有加快发展,提高速度,才能赶上潮流,照顾全局。这无疑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紧迫感。要实现这个山区乡镇的“跨越追赶”,就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五通镇以一种“加压奋进、负重自强”精神,用一年的时间创造了“五通速度”。
五通经验
如果说有什么经验可言,那五通的经验就是敢干、实干、加快干。总结起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跳起摸高、思路清晰。在去年召开的五通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五通镇高标准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工作思路,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了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甚至细化到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实施办法上。这无疑为未来五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措施。五通现象说明:只有高要求,才能有大举措;只有思路清,才能效率高。
解放思想、敢于突破。生于忧患,才知奋起直追。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敢于破题。五通镇广大干部群众在重新审视内外部环境后,不得不承认五通与外界的差距,不得不产生紧迫感和使命感。结合五通“土多田少”的特点,举全镇之力打造省级万亩高粱基地、竹子基地、速生桉供应地和金钗石斛基地;坚决走出去,大力招商引资,凭借五通独特的红石资源和粮食资源,引进现代石材加工企业和白酒企业,真正实现了“资源+企业”的模式;结合五通红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竭尽全力将旅游开发列入了合江西线旅游规划,同时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为契机,把建设民族风情接待中心和风情街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载体。这些重大举措都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是敢于突破的体现。
做优服务、提升效能。五通这样一个偏远的山区乡镇,为什么能引进企业?为什么能建设省级万亩高粱基地?为什么能挤进合江西线旅游规划?总结起来,源于优质的服务和极高的效能。企业要来投资,就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和全程代办的优质服务;企业要用地,就千方百计调整土地,并建好基础设施。要建设高粱基地,就必须抢抓时间;要抢抓时间,就必须突破阻力;要突破阻力就必须提高办事效能。自从机构改革以来,机关的工作机动性、灵活性增强,干部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政府的整体合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这为提高效能创造了可能。正是这种效能,五通的各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正是这种“优质的服务和较高的效能”为“五通速度”创造了前提,为“五通现象”填充了必要的元素。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相关案例:
《龙岩洋畲原乡生态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福建龙岩新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贵州•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黑湾河旅游服务区策划暨总体规划、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及景观设计》
第二篇:古墨特色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总
论
一、概况
XX地处XX省西南边陲,XXX西北部。东与XXX相连,南与XX毗邻,XXX交界,北与XXX接壤。县城距省会XX520公里,距XXX驻地10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1公里,总面积3335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境内最高海拔3098.7米,最低海拔919米,属中亚热季风气候带,有雨热同期、干凉同季的特点。全县辖13个乡镇、183个行政村、4个社区,常驻人口46万人,一直世居着彝、苗、回、佤、傣、畲、布朗、傈僳、拉祜等二十三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287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0.9%。各民族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风情民俗、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审美观及特有的自然、古朴、豪放的性格。至今仍保存着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和传统的劳作方式。
XX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历史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是著名的“世界滇红”之乡和“滇红”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悠深古远、闻名海内外。全国第二大水电站--XX电站位于XXX和XXX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XXXXXX电站的建成,自然形成了澜沧江百里长湖生态旅游观光带,世界目前最高的双曲拱坝更是引人瞩目,古墨村与A级旅游景区、滇西第二大孔庙、清康熙年间修建的万祥寺、莲净庵、石洞寺、似人似物的巨石奇景、云岩双阁、红龟山文笔塔、燕子岩瀑布群、琼岳大寺遗址、灵应山寺、大兴温泉、观音阁、百里长湖生态旅游区、“玉砚塔”、“三宫仙洞”、“尖山寺”、鲁史古镇、四十八道河原始森林及澜沧江、黑惠江自然风光等旅游景点连成一线。
诗礼乡位于凤庆县最北端,东南与凤庆县鲁史镇相接,东北与大理州魏山县隔江相望,西北与保山市昌宁县毗邻,属三州市结合部,由彝语“史力”音译而来,取“诗书礼仪之乡”之意而得名。诗礼历史悠久,开发较早,有玉砚塔、孔雀山寺、华藏庵、慈云阁、灵玄阁、圣谕堂、古磨房群和自然村落等古迹和人文景观,其中:保存比较完整、保护开发价值较高的属古墨的古磨房群和自然村落。
古墨村,地处诗礼乡西边,距乡政府所在地6.4公里,到村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09 公里。东邻诗礼村,南邻清华村,西邻鲁史镇河边村,北邻牌房村。辖新民、新河、平村等11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15 户,有乡村人口1336 人,其中:农业人口 1332 人,劳动力 510 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464 人。全村国土面积 12.05平方公里,海拔187米,年平均气温 15 ℃,年降水量 1460 毫米,全村耕地面积1122亩,人均耕地 0.8 亩,林地 16505亩。农民收入主要以泡核桃、茶叶、烤烟等农作物为主。
古墨村因境内古墨河上游保存有完整的古磨房群等8处富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乡土建筑群,2012年1月古磨房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特色文化旅游乡村开发的理想区域。
二、项目背景
对诗礼乡古墨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水磨房群及历史悠久的玉砚塔、石拱桥、格步路冶炼旧址、华藏庵、圣谕堂遗址、大山河造纸房遗址、水电站旧址、玄灵阁进行修复,建设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及道路,打造风格独特、别无我有的休闲旅游风景区。
三、项目编制依据
(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二)《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三)《XXX十?二五旅游事业发展规划》;
(四)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五)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
开发思路
一、目标任务
古墨开发与保护的总体原则是“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保护为主、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综合发展”。通过合理的保护开发利用,将古墨稀缺的特色乡村资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充分保护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新建一批古磨房、石板房、石板路、石板桥,逐步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和餐饮食宿服务的新农村农家乐,深入挖掘整理古墨历史文化和传说故事,将古墨建成自然、生态、安逸的体验式、观光型的目的,打造名符其实的“与石结缘的村庄--古墨”。
二、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2013年至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为建设一条进村公路;保护、修缮、新建一批古磨房,使之达到50座以上的规模;修建一部分具有山村特色的入户石板路、石桥路;建成5户左右功能配套的可供游客食宿体验的特色农家院落,启动部分民居房改造建设。
第二阶段:2016年至2017年。建设一批特色农家庭院,继续开发一部分可供游客食宿体验的农家院落和农村民居。配套相关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着手开发火腿、土鸡、大泡核桃、水磨面、碾子米等部分生态食品。
第三阶段:2018年至2020年。对古墨建制村的农户院落进行大范围的保护建设,健全完善行人道、入户路、停车场、垃圾池、果皮箱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特色乡村。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领导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指导古墨保护开发有关工作的作用。管理委员会认真做好特色乡村保护开发的规划管理和协调工作,拟定加快特色乡村保护开发的相关意见,按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关规定抓好现有资源的保护,按照保护开发的工作要求组织好各个阶段工作的实施。
(二)科学编制规划,严格依法用地
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特色乡村保护开发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等相衔接,以保障保护开发顺利实施。同时,古墨一切用地包括永久性建设和临时建设,都必须经管委会审核同意后方可上报审批,凡没有管委会意见的,一律不得启动建设。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不破坏现有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在现有景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对石板路、石板桥、石墙、石头房、石屋顶、石院场等进行修缮、新建、改扩建,尽快提升整体效果。
(四)制定完善投入机制
一是将项目性质相类,资金用途相近的项目充分融合到保护开发中;二是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相关职能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三是新建民居房按照县新农村建设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四是对原有古磨房给予适当的保护经费,新建的给予合理的补助。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中共凤庆县委、凤庆县人民政府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开发诗礼古墨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的提出,就是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解决凤庆人民脱贫致富,以及满足社会、经济需要的重大举措,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凤庆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属农业型经济结构,虽说近几年县委、政府尽了最大努力重视农业这个基础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山区大、土地贫瘠等诸多原因,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仍然十分有限。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旅游业,将为凤庆提供新的产业支柱。
(二)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当前,随着社会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高尚、健康、高雅、舒适、多层次、多内涵的休闲与旅游正成为一种时代气息,回归大自然、了解历史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三)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需要
凤庆的发展仅仅依赖农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这样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利用、不开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大众消费的旅游区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的基础牢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大,风险系数小。与其它的旅游专线不远,开发后客源充足,用作公务接待、避暑、度假的市场前景广阔。同时,电力、水资源和通讯生活设施为项目开发提供保障。
(三)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随着人们经济收入 的增长,素质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大。追求文明、向往高品位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这样为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四)从市场经济发展角度来讲,项目的开发克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只要抢得市场先机,一定会给当地的经济带来腾飞。
综上所述,只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有效开发、正确利用有效资源,它将成为投资见效快、风险系数小、可持续发展好的远景项目。
第四章 项目优势
一、区位优势
古墨特色乡村旅游与澜沧江百里长湖,亚洲深水高桥、小湾电站大坝、小湾电站观景台、石洞寺、文笔塔、文昌宫、凤庆孔庙、香竹箐古茶树、四十八道河、黄草坝、干沙坝等县内旅游线路相连,与旅游城市大理接壤。本地气候宜游,四季如春。参观人员较多,项目建成后,可与大理、迪庆、保山、东南亚旅游线路相连,并起到桥梁作用。
二、自然环境优势
本项目区植被资源丰富,主要植被有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和人工培育核桃、茶叶林。自然灾害对本旅游区不构成制约性影响。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载。
第五章
开发景点
一、古建筑水磨房群
古墨水磨房群位于凤庆县诗礼乡距政府驻地以西11.6公里的古墨村流浪河中段。始建于明末清初,现有水磨房27间,其中仍在使用的21间,水磨房遗址3间,碾子房遗址3间。榨油房2间,石桥9座,直径30厘米以上的古核桃树90株。水磨房依山傍水,以水为动力,以传统方式进行米、面加工。建筑格局由水渠、磨房、存储室等组成。房顶均为青石板铺盖,墙体由石头垒砌而成。水磨房四周分布着高大的古核桃树林,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体。为研究传统碾米、磨面加工以及榨油工艺、核桃种植历史和乡土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于2012年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玉砚塔
俗称“诗礼文笔塔”、“白塔”。民国二十年(1931年)乡绅杨文鸿等筹款修建。塔高约30米,13层密檐式砖塔,边宽3米,4级条石基座,属一般风水塔。为研究汉式风水塔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1982年被凤庆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临沧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格步路冶炼旧址
现有清晰可辨的冶炼炉遗址53个,其中:42个行状排列规整,大小一样,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1958年大炼钢铜铁时所建。冶炼炉为椭圆形,喇叭形开口,外方内圆,炉膛内直径为80厘米,外沿直径为3米,主要由红砂石堆砌而成,炉内侧红砂石经人工打制成弧形,红砂石外表涂有耐火泥。该遗址的发现,见证了文革时期大炼钢的那一段历史,为研究地方的冶炼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四、华藏庵
华藏庵由门楼、大殿、东西厢房及耳房组成四合院,东西长30米,南北长38米。门楼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大殿坐西南朝东北,三开间单檐歇山顶;东西厢房为两重檐三开间楼房。院内有古白茶花树一株,树龄有100多年。整个建筑风格独具地域特色,对研究当地宗教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五、石拱桥
又名万寿桥,始建于光绪14年(1888年),多次修缮,桥全长7.6米,宽3米,高4.2米。桥栏为石条镶嵌,中间位置雕有一龙头,桥头两边各有一对石狮。该桥通往永乐村,是永乐村民到达诗礼街的主要通道。
六、大山河造纸房遗址
古墨清代开始造土纸(草纸),民国年间曾造过白锦纸,1956年合作化,均为私人经营。1956年合作化后由集体经营。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私人经营。造纸主要以竹为原料,取自附近山里天然竹林。造纸房主要由泡竹麻塘、浆塘、蒸窑三部分构成,其中:蒸窑直径为2.2米,高度为1.8米。20世纪末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停止生产。该遗址对研究当地传统造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
七、玄灵阁
玄灵阁原为圣喻堂,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因地理位置不适,于民国21年在古墨大圆田建盖玄灵阁,在两甲山立向,面向回龙山,有古墨河和淮房河将玄灵阁缠绕在两河间,建造时间4年。民国25年(1936年)冬将圣谕堂迁至玄灵阁。现存正房、西厢房和北厢房,为两重檐歇山顶土木结构。从圣谕堂至玄灵阁的演变中,活动均属于佛教。为研究当地的佛教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八、水电站旧址
位于古墨村流浪河中段,建于1972年。电站水头48米,流量每秒0.15立方米,装机容量48千瓦,电站由机房、业务用房和住房构成,丰水期供古墨村和牌房村农户照明用电及部分加工用电。1995年由于机械老化而且没有资金更新,作为破产处理卖给古墨村农户杨行。古墨水电站作为特定时期的水电工程,为当地农户提供了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为研究凤庆县农村小型水电站建设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第六章
项目建设条件及实施方案
一、建设条件
(一)在整个项目区内建设前无任何污染源,建成后还会美化环境。具有良好的开发环境和人文因素,开发条件优越。
(二)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旅游区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水电资源足以满足开发的需要,通讯和网络设施完备。
(三)旅游区内干群翘首祈盼,鼎力支持。全县46万各族人民对本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十分支持,旅游给当地人民群众尝到了一些甜头,迫切需求做大做强。
二、实施方案
(一)2012年,成立项目建设领导组。完成项目的申报、立项审批、土地征用、地形测量,各景点的规划方案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及部分景点建设,筹措资金。
(二)2013年至2020年,完成景点打造、项目建设、绿化、环境治理及有关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三)项目建成后,迅速确定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各项目的管理和工作人员,通过两条途径培训,一是到外地取经,吸收别人成功的经验;二是送专业学院进行培训。
第七章
开发修复内容
一、开发古建筑水磨房群,修复损毁磨房,新建一批磨房。
二、修复开发玉砚塔。
三、修复开发格步路冶炼旧址。
四、修复开发华藏庵。
五、修复开发石拱桥。
六、修复开发大山河造纸房遗址。
七、修复开发古墨玄灵阁。
八、修复开发古墨水电站旧址。
九、对古磨、流浪、淮房三条河进行美化、亮化。
十、建设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及道路。
第八章
投资估算
一、修复、新建、开发古建筑水磨房群300万元。
二、修复幸福玉砚塔200万元。
三、修复格步路冶炼旧址100万元。
四、修复华藏庵200万元。
五、修复石拱桥100万元。
六、修复大山河造纸房遗址300万元。
七、修复古墨玄灵阁470万元。
八、修复古墨水电站旧址200万元。
九、河道治理1000万元。
十、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及道路9000万元。
项目概算总投资11870万元。争取上级补助11000万元、自筹870万元。第九章、环境分析评价
一、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的噪声。
施工期扬尘主要来自土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建筑材料(水泥、沙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人来车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
景区开发对环境的破坏不大,所建开发地址条件优越,对环境无破坏,不会造成污染。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修材料。
通过对施工环境影响的进一步分析,施工期主要污染为噪声与扬尘,为减少其环境污染。一是在现场施工中,建筑材料的堆放及混凝土拌和做到定点、定位,并采取设置挡风板等系列防尘措施。施工期间尽量选用烟气量较少的内燃机械和车辆,减少尾气污染,施工道路经常保持清洁、湿润,以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扬尘污染,同时车辆应限速行驶;混凝土搅拌等高噪声作业及施工车的进出口,尽可能远离居民住宅,施工场地尽量平整,减少颠簸声,以减少施工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二是在施工中做到无高噪声及爆炸声,不在夜深人静时施工,噪声必须满足环保要求;三是在施工中不产生超标准的空气污染,环境治理设施与开发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四是对建筑垃圾及时清理,文明施工;地块周围树立高于3米的简易屏障,或在使用机械设备旁树立屏障,减少施工机械的噪音污染。
二、水土保持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场地开挖及弃石堆置都将改变原地形地貌,必须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及植被措施对裸露面、坡面等进行绿化、护坡、复垦、恢复土地功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土流失。
统筹部署水土保持措施,一是采取重点治理和面上防护相结合,对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重点治理;二是采取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相结合,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尽量控制水土流失。三是采取加强绿化,绿化率不低于30%。以各种植物互相搭配,做到因地制宜。道路两侧、场地周围的绿地建设不但可使环境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能使原来绿化与周边的文化氛围融为一体。
设计中选择合理的地平标高,优化竖向设计,做到区内土方平衡,减少土方外运和运入。以免造成周边的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扬尘和做好水土保持,避免对景区环境的破坏,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三、环境保护评价与结论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可以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达到场区与周边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通过采取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建设及运营对环境与生态产生的不利影响很小,因此,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完全符合环保要求。
第十章
安全及节能措施
一、安全措施
(一)编制和执行有关施工安全的政策大纲及各方面应负的责任,建立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各项目工长负责分管的安全管理体系,执行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二)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三)任命安全监理和安全员,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四)配发和使用安全设备,如安全鞋帽等,电源电闸管理使用和机械操作,应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五)设置安全工作措施,如脚手架等必须符合国家《建筑安装工人操作规程》的规定。设置安全标语、图标、警示牌。
二、节能措施
(一)选用节能型变配电设备。推广应用节能、高效、合适、安全、有益环境的绿色照明灯具,提高用电效率。
(二)管理部门加强能源管理工作,对使用水、电等能源的部门,完善检测计量装置,严格考核和监督制度,努力降低能源消耗。
(三)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无效损耗。
(四)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杜绝水量流失。
(五)使用节水型器具,不断提高用水效益。根据用水的不同,选用延时自动关闭式、水力式、光电感应式和电容感应式等类型水龙头;手压、脚踏、肘动式水龙头;停水自动关闭式水龙头;陶瓷片防漏水等节流水龙头。
第十一章
效益评价
一、经济效益分析
据统计,2010-2011年在该旅游区的游客人数达2980余人次。随着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各旅游景点、景区的美化亮化,游客的数量将迅猛增长,而且其消费水平也将大为提高,根据总体规划及游客增长率,在2020年的游客将达到10万人次以上,旅游全年总收入达亿元,以利润计算,年利润可达3000万元,预计投资能在5-7年全部收回。
二、社会效益分析
(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本规划区每年至少可以增加300以上常年就业。
(二)提高凤庆的知名度。项目的开发过程必然是良好形象的加速树立和知名度不断扩大的过程,而知名是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旅游带来大量的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以旅游形象为代表的优质环境,能起到吸引人才和资金的作用。
(三)提高当地人民文化素质和精神修养,成为社会进步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
(四)有利于文物古迹和环境保护。在旅游经济的拉动下促进文物古迹的修复和保护。
第十二章
项目结论
从对古墨特色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评估、分析论证的情况来看,项目的背景好,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能有效填补凤庆旅游业弱,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投资风险小,经济效益好,项目建设必要、可行。
第三篇:黄河文化产业开发集团打造乡村旅游精品项目 (精选)
黄河文化产业开发集团倾力打造乡村旅游精品项目
近日,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题会议召开,黄河文化产业开发集团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抢抓机遇,秉承“突出生态农业特色,做好乡村旅游产业”的总体思路,充分挖掘乡村文化旅游潜力,扩展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空间,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旅游功能,有机整合芦苇湿地、万亩紫花苜蓿示范基地、万亩生态林场、休闲渔业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资源,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公司以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岛和黄河岛国家湿地公园项目为依托,组织开展湿地观光、休闲垂钓、农业采摘、吃渔家饭、洗海水浴、拾贝、抓蟹等活动。黄河岛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创建企业”、“山东省休闲渔业示范点”、“国家级湿地公园”。黄河岛乡村旅游精品项目的实施对提升黄河岛景区的旅游品味,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