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任正非:我没有神秘面纱 只有满脸皱纹(全球华商名人堂)重点
任正非:我没有神秘面纱只有满脸皱纹 中国企业界从来不缺明星。
不论是九年前收购IBM的联想,还是两年前并购AMC的万达,无疑都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耀眼标志。在这条成长为全球性公司的道路上,一代代的企业明星更是前赴后继,充满自信地在国际舞台上大展身手。但唯有一家企业与众不同——从创建之初到现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始终隐居在光芒背后,保持着神秘和低调。
这家企业就是华为,公司总裁正是其创始人任正非。在公众眼里,华为被认为是唯一一家能够在国际主流市场,与国外厂商进行正面竞争的中国企业,有评论说“即便是声名显赫的思科,对于这个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也是头痛不已。”然而除对手外,华为也是一家让所有媒体工作者同样“头痛不已”的企业。在媒体人眼中,任正非和他所创的华为是出了名的难以打交道,简直就是不通人情。
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央视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任正非作为候选人之一屡次拒绝评选和领奖。央视曾委托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亲自去说服任正非出席,但最终还是被拒绝。央视的年度经济人物评选被称为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但很显然,任正非并不想当演员。
2006年,“中国品牌领袖年会”拒绝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总裁任正非参选,面对媒体对此话题的大肆炒作,年会
执行主席王齐国出面强调:“拒绝任正非先生参评2006中国品牌领袖年会的所有奖项,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弃奖。他放弃了“2005’中国最佳品牌领袖”的大奖。”——是的,任正非先生对所有的领奖活动都不感兴趣,而他不感兴趣的远不止于此。
著名财经作家、《华为真相》作者程东升曾在一期电视节目中回忆,他曾经和深圳市的市长、副市长几次到华为去参观考察,华为最多会派个副总裁接待,有时甚至只是市场部或品牌部派一些人出来陪同,任正非从未露过一次面。
当年SMG第一财经频道的记者朱韶民,想要深入采访华为思科知识产权纠纷,光是联系华为就用了整整两个星期。朱韶民称这是他所有采访经历中“最艰难的一次联系和邀约”。而当他终于与华为取得联系后,却被公关人员告之:“采访任正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似乎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更何况是电视台的记者专访。”最后不得已,朱韶民带着摄像直接杀奔到深圳去采访华为,与公关负责人软磨硬泡了一两个小时,但仍然被拒绝采访任正非,负责人最后跟他们说:“实在不行就让你们拍点空镜头吧,这已经是破例了。”
还有一年,摩根史坦利的一位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罗奇,带领一班人马去到深圳专门拜访华为,希望能够给华为一点投资,理由是他的资金非常雄厚,有3万亿美金。任正非听了下属的汇报后淡然回复:“我们没必要去见这种投资者。”
通信大佬任正非很少会给谁面子,就像他也绝少会为华为打广告一样。或许在任正非心里,认真把企业做大做强,就是华为给世界最好的广告。能为中华民族企业争点儿光,就是他给所有人最大的面子。
因为常年避见媒体,外界对于任正非和华为就更加好奇。
一位华为的员工说任正非脾气很坏,是她见过最为暴躁的人。她经常看到一些干部被任正非骂得狗血喷头,尤其是高级干部。“有一天晚上,我陪他见一位电信局局长,吃饭吃到9点。在回来的路上我问他回公司还是回家,他说回公司,有干部正在准备第二天的汇报提纲。我陪他一起回了公司。到了会议室,他拿起几个副总裁准备的稿子,看了没两行,‘啪’地一声扔到地上,说‘你们都写了些什么玩意儿!’于是骂了起来,后来把鞋脱下来,光着脚,像怪兽一样在地上走来走去,边走边骂,足足骂了半个小时。”
但在另一些员工的眼里,任正非又像是一个体贴的家长。“有一次,他发现非洲员工生活的地方都是蚊子,经常被叮得满身包,他就在去美国的时候,专门买回来一种军队用的驱蚊器,先是自己做试验,然后又拿到非洲去用。”
而当面对客户时,任正非的表现更像是一个谦恭的推销员。有一年华为在文莱办了一个客户大会,酒店门口站着一个人,手里拿了一大叠名片,每一个客户过来,他都要上去跟大家说一声“我是华为的,请多关照。”然后递给人家一张名片。当时去参加的客户有大的电信运营商,也有一些非常小的供应商,大家拿到名片以后都吓了一跳——这张名片上面的名字就是任正非。
如此众多的面孔交织在一起,让人分不清楚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任正非。市面上关于剖析华为的书籍不胜枚举。在外界眼中,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不仅是掌舵15万员工的成功企业家,更是商界领袖膜拜的灵魂人物,就连柳传志、张瑞敏这两位中国企业界的顶峰人物都表示过非常钦佩任正非。正因如此,这些年人们一再试图揭开蒙在任正非和华为脸上的那层神秘面纱,一探其真实模样。
但最终,揭开这层面纱的人却是任正非自己。
2014年6月16日,一向低调神秘的任正非,首次在华为内部的“蓝血十杰”表彰大会上公开邀请国内媒体,对于媒体提出的关于公司管理理念、价值观、管理哲学、股权、接班人等多个问题,均毫无保留地一一作答。此次亮相在业界引起不小轰动——面纱终于揭开了,一向低调的任正非终于不再低调了。其实早在去年,任正非对
于媒体的态度就已经有所转变,他接连在法国、英国和深圳接受媒体采访,公开表达自己的企业管理思想以及一些业界关注的敏感话题,向外界展示一个“开放的华为”。对于这种转变,任正非解释到:“华为走到今天,一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也一直在不断的开放、妥协。外界关于华为公司内部的各种猜测,华为公司在舆论中的神秘色彩,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华为公司为客户服务的理念与效果,所以我们决定逐步开放,透明,让大家看看华为神秘面纱背后的‘小黑屋’到底是什么,其实,什么都没有。”
对于外界给他定义的“神秘形象”,任正非也调侃到:“我没有什么神秘面纱,只有满脸皱纹。另外,我觉得我还很年轻,还是个70后。”不可否认,这个满脸皱纹的老头确实如他所讲的那样精神矍铄,斗志昂扬。而华为之所以可以走到今天,或许也正是与他这种喷薄而出的斗志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