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以至千里 小流以成江海 - “上海自贸区”与金融改革的逻辑命题

时间:2019-05-15 07:1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跬步以至千里 小流以成江海 - “上海自贸区”与金融改革的逻辑命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跬步以至千里 小流以成江海 - “上海自贸区”与金融改革的逻辑命题》。

第一篇:跬步以至千里 小流以成江海 - “上海自贸区”与金融改革的逻辑命题

跬步以至千里小流以成江海-“上海自贸区”与金融改革的逻辑命题

“开头难,坚持难,坚持到底更难“ –对于尚在襁褓中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来说,30年前杜老(杜润生)在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成立之初的诤言在30年后无疑像是一句箴言。

对于一直处于历史风尖浪口的上海来说,2003年到2013年,是“尴尬的十年”。1992年浦东开发的改革红利已经快要消耗殆尽,同时人力成本提高和产业转移使得上海经济面临着90年代以来最大的挑战。从上海的地缘优势(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一的港口,国内国际海陆空的立体交通枢纽),经济基础(中国最大综合保税区,商业金融中心)和经济辐射(总量达11万亿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来看,新的可持续的增长点无疑是贸易和金融服务业。然而,没有货物、资金、人员自由流动支持的“贸易”“金融”“物流”中心注定是跛行的。比如,跨国企业无法在中国境内实现自由的资金结算和划拨;使用期货做套期保值的企业无法在境内实施交割;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所面对复杂的审批监管环境等等。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制度层面得不到松绑和认可,使得上海要重现“远东金融中心”光辉的雄心总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对于以汇率利率为核心的金融改革来说,这个十年,无疑也是“纠结的十年”。在经济总量和金融市场几何级数扩容的背后,越来越多的金融实践创新与制度性的变量滞后僵化之间的矛盾日趋凸显。从90年代末期开始,“汇率稳定”与实体经济生产率的高增长一起,催生了如今高达3万亿的美元外汇储备,通过结汇而买入外币,央行“被动”发行基础货币,催生了货币超发,引发层出不穷的投资品(股票、古董、玉石、房产等等)价格泡沫,导致了吞噬百姓财富和社会福利的通货膨涨。治理通货膨胀要“紧缩”,结果又引发民营企业“钱荒”。资产泡沫和钱荒的一个直接后果则是层出不穷的“灰色金融”及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说,“金融改革讲“利率市场化”,讨论的很热闹,可走进生活,哪种利率模式现实里没有啊?所以,法外世界很热闹……”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经济面临的问题其实是中国经济模式正在和即将面临的问题:习李新政和克强经济学能否带领13亿人口顺利地度过这个从“渐进改革”到“渐渐不容易推进改革” 的转型期,能否缓和贫富差距拉大和权力滋生的腐败所导致的社会不满情绪,能否实现持续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除了执政党正在进行的自我约束自我整改外,在经济上进一步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假设 “改”是新领导层的选择的话,“如何改”则是一个现实的命题。

然而,与35年前相比,现在要改的是一个体量巨大的经济体,直到目前,中国经济表现还不错,缺乏了那种“饿着肚子非改不可”的冲动。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一个更为紧密相连的国际政商环境,全球金融市场和各个实体经济之间血肉相连,牵一发动全身。任何一个小的政策变动都有可能生成蝴蝶效应,更何况牵涉到整个国家金融体系安全的“金融自由化”?内部阻力不小,试错成本过高,纠错能力有限:金融改革陷入一个“改很难,不改更难”的悖论中。

“自贸区”就在这么一个关头走进了中南海的视野。与上海初期的设想定位略有不同,国务院将“上海自由贸易区”改成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要求其经验“可复制”。“试验”这个词用得很微妙很有分寸: 这是一片改革的试验地,和80年代的深圳、92年的浦东开发一样,没有很多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需要自己去摸索,允许而且必然有试错纠错的过程。在“试验”的基础上,来慢慢地探索出一条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并将其纳入合法化的框架内。这个路径是和中国前30年改革的路径相一致的。

不过市场的反映却颇有些跌宕起伏:从8月末开始“自贸概念”的炙手可热,到9月低调的揭牌仪式后的各种猜测,负面清单和各个部委的支持“措施”出台后更是弥漫着普遍的失望情绪。就像大名鼎鼎的凯恩斯所断言的,市场常常有“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所以对“自贸区”这个概念也怀着过度浪漫的憧憬,尤其期待着一个有着“力度大,覆盖面宽,有实质内容”的“详细的”改革政策和规划。如果我们仔细斟酌9月27号出台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后面各个部委公布的自贸区特许政策(参见下表),可以看出“弹性大”这个特征 – 没有非常具体的措施,但是给出一些方向。前几天,听到一个企业家说了一句很意味深长的话:“只要口子开了就好……”.这句话里的道理是很深刻的。比如说,上个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包产到户”,一开始只是民间为“吃饱肚子”想出的法子,50、60年代就有了雏形,直到70年代末,经过了各地试验,地方承认,中央逐步吸收的过程,才被立法确认。大概当年战战兢兢按下指印的凤阳农民,也没有想到他们最朴素的“吃饱饭”的诉求会成为“中国奇迹”的基石(逻辑很简单:农业生产率上去,劳动力解放,才有了城市工业化,才有了“中国制造”)。同样,80年代为国企解困而逼不得已开始的零星的股份制改革试点最后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打下基础,价格双轨制最终演化成为了市场价格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国的改革,从来是没有什么“顶层设计”,而是“一个在边际上不断地磨,得寸进尺地不断地往前拱”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贸区和金融改革的逻辑关系,不用理顺的那么清晰。这不是什么“自上而下”的改革,所以也不需要翘首以待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告诉我们要干什么。有一个大的方向,容忍,允许,甚至鼓励来自基层的创新和突破,然后渐渐的将现实世界中的解决问题的路径纳入合法框架,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体制改革”。这个过程的发生发展不可能被“设计”,只能去“试验”、“试错”。有效的中国改革路径只能是“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举个例子,境外期货交割的平台的开放会吸引海外期货交易所进入,设立期货交割库。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这不过是“一小步”。然而,作为一个开放的全球性的市场游戏,期货交割有自己一套规则和标准,牵涉到税收、外汇、进出口、仓储管理和市场监管的各个环节。比如,期货交割进入后,首先面临的就是交割和结算的货币问题,由于区内允许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那么用美金或者其他货币结算的合约必然会开始试水,在此基础上,其他金融交易合约的货币结算问题也会逐渐慢慢放开,中间有什么问题,再矫正修改。同时,随着交割需求增长,仓储容量也需要不断扩容,由此会引发配套的物流管理不断升级;交割同时也影响到大宗商品定价和套利行为,进一步又提高市场行为规范和市场监管的要求……除了市场培育之外,整个国家行政系统的很多环节(从发改委到商务部,从财政部到海关,从证监会到央行)都会被卷入到这场游戏中。舞曲响起,只要下场了,就有可能找到自己的节拍。

正象中国山水画里面讲究“留白”一样,现在的自贸区之所以被称为自贸试验区,是因为这仍然是一个宏观框架而不是微观设计,也正是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框架给未来的微观设计留下了无限的可能性。政策上“留白”意思就是鼓励先做起来,有了问题再解决问题,发生错误再纠正错误。金融改革的口号和调子不用定的那么高,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做起来 – 这正是所谓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各个部委支持措施摘要 部委

自贸区特许 发改委 从核准制到报备制

商务部 从事中事后监管到事后审批;负面清单(2013版)出台 海关总署 从先报关后入区到先入区后报关 财政部 包括融资租赁退税等7项税收优惠(试点)证监会 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双向投资有条件的放开;允许境外期货交易交割 保监会 外资健康险公司准入;中资保险公司可进行境外保险业务

银监会 支持区内非银行金融公司(e.g.金融租赁)的发展;外资银行,民间资本准入; 中资银行离岸业务开放

央行

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先行先试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第二篇: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效应初显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效应初显

2014-06-09 10:55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时长:6分11秒

新华社上海分社 孙青、陈杰

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外汇管理支持自贸区建设,到人民币跨境借款、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和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过去8个月,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可谓“大戏连台”。金融改革成效如何?改革创新又如何促进贸易便利化?在日前举行的“国家使命:上海自贸区与金融创新”论坛上,这些问题成为监管部门、金融界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

51条细则渐次落地 金融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挂牌8个多月来,上海自贸区围绕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这个核心,大力开展金融创新。眼下,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一行三会先后出台了四部支持意见,共计51条,近期又陆续推出13项实施细则,特别是央行上海总部最新发布的关于分账核算业务的两项实施细则,为下一步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提供了载体。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 潘岳汉:自由贸易账户的建立本身是个创新,但同时的话很好的兼顾了服务和风险管理的两方面作用。这个运用的是,银行是筹出的是自贸区的整个资金包括有部分是境外的资金,所以对企业的融资相对来讲成本还是比境内的融资会相对略低一点,这个我觉得企业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是)非常有利的一个因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 朱晓明:它看得很远,这些政策,这些细则。当然我刚刚也讲了,就是有一个过程。就是企业也好,监管部门也好,他们在学习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时候是有个过程的,是逐渐逐渐理解的,相互的信息是逐渐逐渐融通的。但是从这些出台的细则来说,它的含金量、给企业创造的机会很多的。

专家表示,上海自贸区通过制度创新、深化功能扩展,首先是要大力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目前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已经挂牌成立,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已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上海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正在加紧筹建。

第三篇:上海自贸区圈定金融改革 或促国内市场一体化

上海自贸区圈定金融改革 或促国内市场一体化 中新网9月28日电(财经频道 曾会生)9月27日,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终于对外公布。方案明确了在自贸区内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等金融改革和制度创新。专家分析,自贸区金融制度改革和创新有助于打破国内的金融分割和阻滞,通过对外开放加快国内市场改革和深化,促进国内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改革可能带来短期资本流动和资本逃离等风险,但宜疏不宜堵,可以通过国内市场一体化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来防范。金融改革不仅有利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更能服务于全国改革的推进。

金融改革试点促进国内金融市场一体化 风险宜疏不宜堵

27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分析,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跨境使用是当前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最重要的事情;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可以促进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而人民币跨境使用则符合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经济格局、地位提升的需要。据他介绍,此前中国曾两度启动,但都由于金融危机中断。

“自贸区金融制度改革和创新大思路是对的,而且推进力度也很大。”他表示,利率市场化意味着未来国内市场需要一体化,这是金融对外开放对国内金融的要求,这样就形成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并举。由于国内还存在严重的金融分割和阻滞,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单纯从国内进行改革就很难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只有通过对外开放和国内金融改革同时推进金融的改革和深化。

不过,上述方案强调要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进行先行先试。丁志杰认为,这些风险可能包括短期资本的流动和外部因素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宏观经济的波动可能因为开放而被放大,当然也包括区内区外的套利。

他对中新网财经频道分析,开放肯定有风险,但是不能再采取堵的方式来应对,而是由要堵到疏。而且由于方案更倾向于鼓励长期投资和资金流动,对短期跨境资本的阻抑可以通过国内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效率提高、宏观经济稳定和宏观调控来实现。

利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更服务全国改革和发展

在自贸区内进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和利率市场化等改革试点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中心的发展不可或缺,也助益颇多。方案表示还要

建立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日前撰文表示,从国际主要贸易自由港的实践来看,成为国际离岸金融贸易中心一般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超国界的货物自由进出;放开行业与经营方式限制前提下的投资自由;以外汇自由兑换与资本跨境自由流动为基础的金融自由化。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自贸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自由贸易港主要取决于后面两个条件。她认为,金融自由化是上海自贸区成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制度前提。

丁志杰以人民币国际化举例分析,以前人民币国际化两条腿走路:一个是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另一个是上海的国内中心。从长远来看,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有利于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金融制度和发展模式,肯定会使得上海成为全球的人民币中心。他表示,方案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这样不仅有中国人的投资,还有外国人的投资和境外发行人的融资。

“上海自贸区的价值在于“上海制度”和“上海机制”。”丁志杰更看重上海自贸区对全国改革和国内经济转型的作用。对于自贸区的试点,方案提出要在两三年内实行。丁志杰判断,自贸区的很多制度创新肯定会在两三年内逐渐向全国辐射和推开。它为国内金融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起到示范作用后向全国辐射,更能服务全国的改革。

“自贸区这么大一个动作为什么选择在长三角思维领头羊上海来做,这表明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决心。而且自贸区的这些改革和和创新是中国必须做的,也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如果选择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地方试点,可能更安全,但对全国的作用和意义就不会太大。”丁志杰说,如果这些金融制度的改革不能服务全国的话,要么就是改革没有做好,要么就会失去意义。

第四篇:央行将公布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细则 概念股一览

央行将公布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细则 概念股一

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消息,央行针对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方案细则已于前期完成审批,将于近日择时公布。据悉,方案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四个方面,都将出台实质性的具体举措。但从整体方案来看,央行仍按照风险可控,稳步推进的原则,推进创新举措。

分析人士认为,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细则公布有望刺激上海本地金融概念股爆发,相关个股:浦发银行、海通证券、安信信托、爱建股份、华鑫股份、飞乐音响、爱使股份等值得关注,另外,上海自贸区相关概念股:上港集团、陆家嘴、外高桥、浦东建设、上海物贸、华贸物流、界龙实业、锦江投资等个股经过多日调整也值得关注。(责任编辑:史蒂文)原标题:央行将公布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细

第五篇:上海自贸区或试水金融改革 外资行调研积极备战

上海自贸区或试水金融改革 外资行调研积极备战

摘自:宏观经济广州日报[微博]2013-08-28 08:48

自商务部网站22日公告称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二级市场上自贸区板块已经连涨多日;同时,传自贸区内涉及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等多项金融改革或开启,一些银行已开始积极备战。利率自由度预计较大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和以前的保税区不一样,上海自贸区涉及金融改革,比以前保税区只有物流和贸易更完整。”东亚银行常务副行长林志民表示,“比如,预计人民币利率的自由度会比较大。”

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指出,上海自贸区不是针对单一城市的“政策红利”,而是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其建立的目的包括完善自由贸易功能,更重要的是试点投资和金融的自由化。可以预期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市场 产品创新、离岸业务、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内资外投和外资内投等可能将在上海自贸区优先进行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上海自贸区的相关细则尚未出台,但不少银行已经开始了积极准备。林志民副行长介绍:“目前我们已经在区内展开调研,中外合资的信用机构等都在调研之中。不仅是我们,同行也都在积极准备和筹划。”据了解,不仅是外资,民资也在做积极调研和准备。“现在民资和外资都高度关注上海自贸区的落地政策,大家都认为很多行业准入制将被取消。”上海某投资公司负责人介绍。

下载跬步以至千里 小流以成江海 - “上海自贸区”与金融改革的逻辑命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跬步以至千里 小流以成江海 - “上海自贸区”与金融改革的逻辑命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