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善若水 故几于道——评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先生的人格底蕴
上善若水 故几于道——评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先生的人格底蕴 来源:国谊国礼
当我们打开中国书法发展史,品味着那些久远的孤傲才情和传世珍品时,常被那些大手笔、大境界的玄淡幽远的伟岸人格震撼着。这些先贤的智慧在历史的狂流与灰烬之下,仍留下煊赫璀璨、模糊苍寥的印迹。不管岁月怎样的流转他们那干枯的灵魂和启迪后世的智慧,在我们吝啬的记忆中都必将成为永恒的精神。魏晋的钟繇、王羲之,唐时的怀素、颜真聊,宋“四家”、明“四家”、“扬州八怪”,自不待说。近现代逸气的何绍基,遒劲的吴昌硕,平淡的弘一法师,高古的散之老人,相信凝聚他们精神火花的发愤之作亦将穿透时空的序例,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吾常年蛰居书斋,青灯清读,与古人晤,与圣贤晤,过着淡如水的笔耕生涯,闲暇也临池不辍。然对于目下书坛的各路“高手”,早已心若止水,波澜不惊,视之漠然。今观言恭达先生的书作后,使吾转变了对目下书坛“印象”的印象。吾尝遍观古今的大家,发现他们一生都在“治孤”,“治孤”是一种人生的姿态,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学者钱中书先生曾说过:学问这东西,是两三个素心人在荒江野村的老屋中治得的。近年吾常与恭达晤谈,发现他为人、为学,一任平淡闲适,在俗务缠身的红尘,他以澄澈虚静之心,观色、悟道,这是他的“治孤”姿态。花开花落自是情,一个寂寞的灵魂,若空谷幽兰。那胸中的性灵供养在白纸黑字间,静定神游地诉说着幽幽情怀。面对他的作品,海是大的,天是高的,他的笔墨是泱泱的。
岁月的历练教会了他静悟,传统文化于心扉经年的积淀,这缠绵的文化乡愁,注定了他书风在精神上向着心斋空蒙、高古自然的归隐,归于“心斋之心”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艺术方式,抑或也是一种人生方式)。恭达受业于著名金石书画家沙曼翁先生。他十分尊崇和敬重他的老师,并一直遵循曼翁师的人文品格和审美理想。恭达书风中追寻的人格蕴涵,就是要合道德礼义之格范的“格”。“格,正也。”所以,我说恭达的字有“清刚”之正,他始终认为以超越功利作为道德的内核与人格的基础。中国书画史上,那些大师们就是在这种崇高道德的情境熏陶之下,代不乏人,产生了许多超常智慧的人格与伟岸灿然的精神境界,这实与他们生命中体悟的“至中”、“至诚”的精神人格分不开的。所谓:“书以足志”,书无志,行而不远。书法中要体现出自己的生命志向,没有志向的书法,终落“技”道,小技也。旧时的文人书法一味地追求其澹泊逸气,而少了胸中的壮气与波澜气。吾历来不喜欢那些置民族道义不顾的“柔美气”的艺术,艺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晴雨表,时事扞格最能检视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良知了。明清之交,书家傅山,朱耷,放笔直书,“哭之”、“笑之”,其意在复归“传统”,是一种人格的标举。
浮躁的世风下恭达于大寂寞中几分执著、些许矜持,自觉地背负起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的责任。就书艺而论,恭达的书风是“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我们知道,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灵魂,其深层面的精神诉求;于儒家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以“仁”与“乐”合一最为典型。于道家则是“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以中国画与书法最为典型。恭达以书法的艺术形式彰显了“为人生而艺术”的人生理想。特别是他的篆书与草书更是自觉地交融了某种心灵状态和精神状态;我们姑且理解为道德的境界。他的人生艺术,系在这种心灵状态中所产生与成就的。一个大书家的成就,必是“道”之修成,这是万古标程。
人品即书品,这是检视书法艺术高下的一个标杆。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对艺术审美的流变,有一突出的文化现象,那就是人格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清浊”,在审美中这一标准被历代所确定和认同。书法讲格调,讲品格。人格高,书格也高。古人曰:“人品低即书品低”,有人认为此言不公允。我认为,一幅作品中表现出的是灵魂,是人格;如人品低下者,是以灵魂献媚,其书品格尚能高乎?对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取向注重人格标准这是古今一以贯之的,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创作历来都从泛文化的情境中去寻绎它的自觉性和内联性。因此,在审美中对人格底蕴的研究和人文情怀的探寻,有助于我们对书家创作精神的本质有深刻地认知。对此西方哲人也有同样的认识,哲学家列·斯托洛维奇在《审美价值的本质》一书中曾说:“艺术价值不是独特的自身闭锁的世界。艺术可以具有许多意义:功利意义和科学认识意义、政治意义和伦理意义”。这“伦理意义”,就涵容了我们中国哲学中的人格意义。中国人自古至今都将人品视为道德上的问题来检视的,在道德层面来审视人格,也在道德的层面来审视书法作品中书家的艺术品格和艺术人品。合道德者,即合“道”之精神。以道德的层面作为艺术审美境界最高的检视;其审美标准,具体又落实在人格精神的架构中。中国传统道德的人格精神,是以儒、道的思想作为学说的基石,来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的理想境界,即“主客”合一的极至。这在中国文化思想中,艺术的美的境界与人格精神的善的境界在本体论上得到了内在的契会与统一。虽然,儒家与道家在人格精神何者为美、何者为善的认知上,互相对立、互相融和,但把人格之美置于艺术之美之上的看法两者是完全一致的。这也是我们审视中国书法艺术优劣的一个基本原则。
从哲学内涵看,是在“中和”精神中践行其人格理想的最高境界的“中和之美”。是以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中和说”的哲学思想在我国的古代早已出现,西周末年它是从阴阳五行说的思想中衍化出的。“中和”思想最早是一种政治思想与道德思想,为缓解和平衡王权至上的思想,取其“适中、不逾、平和、融和”的哲学内涵。《国语·郑语》有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作为艺术中的审美观念,它是政治观念与道德观念的衍化和延展;这就是说事物的相异或相对的和谐统一,才是事物在运动中发展的正常规律。对于一个大书家来说,只有保持身心在一种理性的情感状态时,他才能步入创作上绝对的理想境界;保持一种和谐统一的相对平衡,创作时才能达到人生艺术的绝对自由。关于这点,我们在读恭达的篆书与草书时感受最为深刻;就字的架构,书写时的徐缓,通篇的气韵而言,他都在相对平衡的限度以内求得均衡演进。不偏不倚,没有“过”与“不及”的现象出现;使书写的字,真正达到了书“法”的“中和”的状态。如此观来,他的字“从容中道”,大美内涵。能达到如此的境界,这与他“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修养有着直接的内在关联。
儒家的道德观,是以社会的伦理来规范个人情感的;《礼记·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中和”思想规范自己的伦理道德,这是儒家对做“人”的要求,而在对做“艺”的要求,它又强调“锲而不舍”的精神。就书道而言,创作上要重视法度、掌握技术(指技法层面),以此获得审美的儒家思想的规范之美:“温柔敦厚,诗教也”,也就是我们所论的“中和之美”。我以为,恭达书法艺术的主体精神是合其范格的,这也是他书风中所追寻的人格蕴涵。在笔法方面的表现,他书由碑出,得力于甲骨、金文、篆籀,那汉三代书风的沉郁朴华,注定了他笔墨中其线性的高古凝炼、刚健奇伟、恣肆多姿的篆籀气。特别是在他的草书中,以大篆笔意入线的书写,对“线”的理解与寻绎,他已然达到了古人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至善至美的境界。特别是近年来线性的嬗变,其笔在行笔时更强调“笔性”中的“中和美”。使形与意得到高度的统一,这统一就是法与意在辩证法思想中的谐和之美。恕吾谠言,这也是侪辈书家值得深鉴的关键所在。
吾尝曰:中国书法,是最能反映中国哲学思想中深刻精神的一门艺术。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是释“意”的哲学,老庄与《易》皆是释“意”的;《庄子·知北游》有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大美”就是“道”。所以,我们常常把书法称之为“书道”。道是哲学观,是形而上的,所以中国书法就有了“道”的生命内涵,这完全是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所决定的。倘若你读懂了草书,算你已探得中国哲学的堂奥(草书是最接近于中国哲学幽深精神的艺术)。《易·系词》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曰:“道、太一。”中国哲学历来讲“一”(道),认为它是宇宙的本源,“一”即是“道”,这“道”就是生命在宇宙序列中的一种状态。关于这点,笔者与韩玉涛先生观点很是相近;“以盛唐狂草为代表的中国书道,其本质、未始不可以看做是‘一’之舞蹈,‘气’之流行。当然,这是高度的抽象,然而,能说它没有形象吗?”。恭达的“一笔”草书,最具哲学思想中的写意性与“道”之精神。他能在书法的矛盾中(创作状态下)抽象出生命的意义,从而体悟出人生的生命境界,在“道、艺”中践行其人生的至高境界,正如孙过庭在《书谱序》中所曰:“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赜”。见可书法中的“道”与哲学中的“道”,其深层面是一致的,也是统一的。理解了这点,也就理解了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也就理解了恭达书法中追寻的人格精神,这就是中国艺术的特有方式——写意传统。以“意”之表达生发出了意境,是中国艺术特有的形式。所谓意境,无外乎讲的是人格层面的观照。书法点画中的情感;情、意、神、志等,实是书法创作状态中的技术层面的修养,与人格层面的修养两者统一和升华后的一种美的表现状态,这一状态,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为:中国书法抽象的写意性(不仅局限于草书中)的生命状态。恭达以篆书笔法入草的“线性”,生动地凸现了他人格精神中“清、正、中、和、厚、朴”的生命情怀。这是中国书道追寻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它实是“和善敦厚”的社会道德,在艺术中自觉觉醒的社会责任感,书家以其个人的审美艺术追求在完善这一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这正是宗白华先生所说的“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这也是中国书法特有的审美观照。
细究书法之美,是由用笔和结体的美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深含汉文化精神的意境之美。恭达书法的用笔之美。其线基本上皆以中锋运行,在疾徐轻重中有着音乐的节奏与律动,在线的张力中我们观到了,一个通贯着大宇宙的灵魂流芳出他的人格之美。所以,中国的书法,一笔之美流美于人;“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即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宗白华语)由书法的高度而论,用笔中已深含了结体美与意境美了。这也是检视一位书家高下的基本方法,由技入道乎,一点一画间,都是心情、品行的自然流露。书之为道,在于它“达其情性”。只有倾入情感的作品,才会使我们“观之入神”,这样的作品才能生发出意境之美。古人把它说成是“气”,正如我们常说的“书卷气”,其实说的是一种意境。我曾说:恭达的书有一股清气、淡气。这说的是他书法的“内美”,也即意境之美。意境其实是一种文化内涵在作品中的生发与彰显。意境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精神在作品中的自觉与冥契。
当我们回眸当下的书坛,那些匆匆过客,想起这些它太使我伤神了,这是时代的毛病吗?我不知道。当我们从晋唐书家一路数下来,到近世的黄宾虹、于右任、林散之,我们会发现,他们皆有晋人风骨,所以有人说魏晋名士们的焦灼挣扎:“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在而又自为的一方心灵秘土。”一部书法发展史,其实就是士人的人格史;如黄书萧散简逸;于书朴华超迈;林书高古虚淡。这些大师的风神映照着我们的心扉,影响着我们的思辨,在今后的岁月中且将继续沿展下去。恭达的字能在浮躁的书坛,沉潜于这些士人的心灵秘土中,若岩岩孤松、巍峨玉山。他把书法的形式美与内美统摄于儒道精神的一个伦理观的维度间;即内美趋于伦理观的凸显,外美趋于虚淡的挥洒,可谓达到了新的境界,于目下的书坛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典范。
我们溯源恭达书法的“法意”精神,他是从魏晋、汉三代,到钟鼎大篆、到商甲骨文的。在笔法上,他把汉三代深奥高古的笔意,化解的云卷云舒;“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于古法(有“道”之精神)中化解出今意,并能突破窠臼,自成风貌,于虚淡敦厚的点画中阐释出蕴涵大朴大美的大境界。我们在他的线质中,深深地体会到那洋溢着生命情怀的宇宙之源,这“线”是充满着生气与精气的生命之线。古人认为:天以生气成立,书以点画取之。“我”之自然要合天地之自然,笔端夺造化,造化才能入笔端。凡是要创造出真正优秀伟大的书法艺术,皆必然要把握生命的“线”,使其生意浮动。知非诗诗,寂寂寞寞,大境界讵非天授,这就是恭达之书,恕吾赘言。(本文作者石延平,美术史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美术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