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与方案
我校将以市教育局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为指导,深入学习,全面实施。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全面提高教师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为保证课改工作有效开展,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马宏武
副组长:王银会、贾尧江 组 员:刘利霞、赵龙献、董艳红
二、具体实施方案及安排如下:
(一)加强学习培训
学校加强教学研究活动,认真学习上级的课改精神,积极进行教改实验。每一次教研活动做到目标明确、形式多样、人人参与、讲求实效;并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方案》和7号文件,改变旧的课堂教学行为,坚持扎实基础、提高质量,探索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学校教育特色,探索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质量。每周写一篇理论学习笔记。
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重点学习制定导学案,全体教师人人设计导学案,经集体讨论,教研组审批,并试用于课堂,同时写出教学反思。
(二)广泛开展展示交流活动
学校广泛开展展示课评比活动,重点探索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教师人人上课改达标课,并及时评议反思,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教法、学法和评价研究,教师每两周写一篇教改心得,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改论文,并提高论文的质量。
组织多样的学科竞赛,展示学生的成果,各学科要明确主攻目标,加快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按以下模式组织教学教研评价活动。
三、课堂教学要体现课改意识
1、划分学习小组:实验班把学生编排6个左右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人,小组成员每个学期相对固定;每个学习小组设组长1名。
2、充分利用黑板:每个班级都要有一块小黑板,保证学生有充分展示机会。
3、师生互动合作,充分互动交流。
四、积极开展听课评课和教学研究
1、学校领导与教研组长每周听2节本组教师的课,课后要及时议课。
2、实验组教师每天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对导学案进行讨论、反馈与整改,写出反思心得,写出整改意见。
3、教研组集体研究与探讨每周组织教研活动,要有活动记录。研究内容是在实施课改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提出对策。
五、加强考核评价和奖罚激励 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优质三案评比,尤其是优秀导学案的评比。评选优秀课改课,参加乡课改课展示活动。进行交流总结,评选优秀教学反思和教研论文。
对在课改中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精神嘉奖和物质奖励,并做为评先表模的重要依据。
刘坡小学
2011年3月1日
2011年新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计划
刘坡小学
2011年3月1日
第二篇:实验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科左中旗实验小学
“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韩立福教授“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有效教学模式为理论依据,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建立完善的校本研修机制,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通过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拓展等策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能力的持续提高,形成灵活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实验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校课堂教改工作:
组 长:邹来淳
付组长:付国军 戴延峰 刘海河 组 员:李淑艳 杨春玲 刘伟世 艾立国
2、领导小组职责:
①负责对本校“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实验的领导、组织,总体安排部署,确定工作方向,制定各种制度、职责、实验计划和实施方案。
②做好“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实验宣传工作,具体组织对教改理论的学习、研讨和执行,并做好推进教改实验的日常工作,认真组织教师的教改培训、教法研究等校本培训工作。
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专项教改实验工作会议。及时发现和反映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④组织教改经验交流和阶段性总结。
⑤在经费使用、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等方面提供保障,组织协调并及时解决教改实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目标任务:
1.构建高效课堂,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
2.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学习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习效率。
3.以课堂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以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备课方式的转变,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步实现课堂效率高、教学质量高、学习效益高的目标。
4、引导教师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理解课标和把握教材的能力;通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灵活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显著提高。
5、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促使教师准确理解课标要求,系统掌握教材的编写体系和特点,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加强新课程教学实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施步骤及措施: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典型带动,模仿适应阶段(11月1日—12月30日)本阶段主要目标为:
1、做好全体教师的理念转变工作,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进行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实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能积极投入到课改实践当中去。
2、通过组织学习、网络自学、现场观摩等方式让全体教师掌握有效教学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操作,适应“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课型,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中付诸于实践。
3、让全体学生逐步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具体措施:
1、学校成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三至六年级各学科教改实验。
2、教导处准备相关资料、表册,编印并下发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制度、方案、措施、理论、案例。
3、教导处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观摩“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的展示课,每周四下午定期召开全体教师研讨会,开展教学评议和互动交流活动。
4、三至六年级各学科教师积极投入到教改实验的探索、模仿、实践中去。划分学习小组,确定学术助理,选举学科长和小组长,并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展示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要求每一位参与教师及时总结反思,总结教改中的成功经验,提出存在的有关问题,以便于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5、学校领导包班听课,及时了解实施过程的困难,反馈有关存在问题,总结并推广优秀经验。
第二阶段:全面启动,熟练应用阶段(3月1日—6月30日)本阶段的大体目标为:
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在总结前一阶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各种制度要求,各学科初步形成“预习——展示——反馈”的高效教学模式,全体教师对此种学习模式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能熟练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由对重视研究教法彻底转到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法,驾驭课堂的能力明显增强,能灵活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使学生逐渐适应这种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高效,发言积极,学习兴趣浓厚,成绩能有明显的提高。
具体措施:
1、各位教师做好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工作,大胆实践和探索“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加强在预习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的指导,深入研究指导学生预习的有效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通过组织组内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探讨研究等多种方式提高全体教师运用“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的能力,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尽快掌握此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信心十足的进行展示,精练高效地进行反馈矫正,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3、教导处抓好教改实验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加强对全体教师教改实验的全程跟踪和反馈总结。要全面抓好对全体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切实保证每节课的教学效率,防止课堂出现失控现象。同时,教导处和教研
组要加大对备课的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抓备课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研究,在备课研讨中重视学法的研讨,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多方面、多角度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办法,以此提高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能力。
4、学校在五月份进行一次三至六年级各学科教改实验汇报观摩活动,通过听评课初步确定出各学科教改带头人,并对其重点培养。
第三阶段:经验推广,总结提高阶段(7月1日—7月10日)本阶段大体工作目标为:
教师已积累“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的做法,各科教学模式定型。老师和学生都能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模式,部分老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具体工作:
1、总结经验。各位教师及时总结实施“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论文、教育随笔、教学研讨等形式在全体教师中予以交流推广,以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2、创新提高。教导处在总结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教改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种制度、措施,以便于深入以后更进一步的使“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研究向纵深发展。
3、奖励先进。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改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教研组、优秀班级、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几点说明:
1、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加强对教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要将高效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贯穿于教改实验全程,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推动改革。
2、参与教师要切实做好教改实践,积极研讨、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并不断反思、改进。在实验起始阶段,可采用“建立框架、先学后教”的方式逐渐过渡到“先学后导”的有效教学模式,防止学生在适应期产生知识难以掌握和巩固的问题,确保学习效果,确保平稳过渡,确保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3、参与教师要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精细工作、创新工作、注重实效,努力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切忌走形式、图热闹、敷衍了事、不
负责任的做法,以免贻误学生,给学校实验工作造成阻碍和影响。
4、“自主·协作·体验”问题导学型课堂学习模式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落实,是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班级要加强对班内学习小组的调控,每周组织召开小组长会和学科长会,了解学情、指导小组活动。各科任老师要利用课堂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小组荣誉感,让学生适应有效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5、各教研组要结合“中心发言人”制度的落实,抓好教改实验教学的听课、指导、研讨等工作,每周组织听课至少一节,教研活动时间要认真研讨,解决问题,交流经验,把教改实验作为教研组的重点中心工作抓紧抓好。
6、各位教师学期结束后要将自己的本学期的“一案三单”电子档及教改经验、反思材料交教研组,上交学校统一管理,以便资源共享。各教研组平时要注意做好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文本、图像、音像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
科左中旗实验小学2013年10月20日
第三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使教师积极投身到课改工作中,成为实践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制定本课改实施方案,引导教师进行有效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评价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一、课改目标
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跳出“学科本位”,站在学生生命整体生成的高度进行“综合性教学”,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都进入教师的“课程视野”和“资源意识”,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
3、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让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为学习的有效背景。教学中,着眼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生成新知与能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4、教师教学行为目标---教师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二、课改主题
1、MS-有效教育(2013-2014上学期)
2、“寻疑渐进”教学(2013-2014下学期)
三、实施步骤
课程改革实验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3.9——2013.12)
①组织教师学习MS-有效教育,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明确自己在课改实验中的地位、任务。
②进行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
③召开动员大会,成立课改实验小组,制定课改实验具体行动计划,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培训。
④运用各种途径、形式对社会、家长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宣传和动员,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课程改革实验的良好氛围。
2、实验阶段(2014.3——2014.5)
①在各实验年级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新课程教材实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新教材、新教学观摩培训活动。
②开展课堂教学和实验专题研究,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与资料。
③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报并推广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式,形成初步的成果和经验。
3、总结评估阶段(2014.5——2014.7)
①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总结,在自评的基础上,迎接上级对学校实验工作的评估。
②撰写实验总结报告,汇报总结课程改革经验,鉴定研究成果,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修改提出系统的建设性意见。
四、教师培训
1、课型方式(2013年9月)。
各学科的教师学习EEPO有效教育(课型方式)理论,做好业务学习笔记。
2、学习方式的训练(2013年10月)
各学科的教师学习EEPO有效教育(学习方式的训练)理论,做好业务学习笔记。
3、团体活动基本要求(2013年11月)
各学科的教师学习EEPO有效教育(团体活动基本要求)理论,做好业务学习笔记。
4、“寻疑渐进”教学法(2014年3月)
5、研读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文本,吃透教材有助于把握教材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力地提高教学效率。
6、每周二下午数学教研时间,每周四语文教研活动。
五、具体措施
(一)建立适应课改精神的教研体系。
课程改革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的改革,涉及到课程体系、结构、功能、内容、管理等系列的变革,因此,建立符合和适应课改精神的教研体系和制度尤为重要。
1、建立起课改实验领导机构、研究机构,有目的、有计划、有成效地进行教研工作。
2、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备课组一般每周开展一次研究活动,一个学期不少于12次。
3、积极参加或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大型教研活动。
(二)积极总结经验成果,重视研究过程。
1、为了很好地把实验过程体现出来,总结出经验成果,并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学校将收集课改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成果。鼓励实验教师参加各种论文、教学设计方案以及其他成果的评奖活动、竞赛活动。
2、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推动课改研究。
课改研究课题化、专题化最能取得成果,全体研究人员要在以下专题中选择至少一个进行研究,取得研究成果。
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
(三)制度管理
(1)课改工作小组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
(2)学科教研组每两周组织1次实验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
(3)每学期组织1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注意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同样应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4)课改实验教师每周听随堂课,及时指导课堂教学。
(5)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对课改实验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六、后勤保障
1、学校将安排专项经费确保各类人员的培训经费到位;
2、学校制订《课程改革实验奖励办法》,将安排专项经费奖励实验教师;
3、各部门全力支持课改,在资料、设备等方面尽量满足课改班。
第四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如果把教学过程看着是一条生态河流,那么它的上游就是老师的备课,中游是师生互动,下游是学生的课外延伸和拓展。就师生互动而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阵地在课堂。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实现由“教”到“导”的真正转变。因此,每一个教师必须格外重视课堂建设,应坚持多方向、多角度地改造课堂,加快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1、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原则,正面引导和帮助每一名学生。
2、从教师方面而言,实现课堂由老师讲授到学生自主学的转变,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去主动发现、学习知识,在研究和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3、创设友善的学习环境,打建良好的学习的平台,构建高效、合作、愉快的课堂环境。
4、实践洋思“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兵教兵”的模式,落实小组合作教学,建立健全科学的合理的多渠道的最有效的课堂反馈机制。
5、实践因材施教、分层施教的方法,以梯度练习,来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准备阶段
(一)建立机构。校长室直接领导下,教科室和教导处具体负责,各处室干事领衔各学科的改革实施
(二)统一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把全校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教学改革上来:①召开全校老师会,由校长亲自宣讲和辅导②发挥“教师讲坛”的理念引导作用,务必使全校教师形成共识:教学要改革,改革出活力,改革出效益。
(三)理论储备。以主题讨论形式,分四个模块,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学改革经验,掌握其理论,理解其精髓,借鉴其方法。实行“拿来主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①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组织广大青年教师进行沙龙研讨。②全体校骨干和带头人做学习的排头兵。③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分学科观看教学片,解析案例教学片,力求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教改理论方法,作为我们教改指导和借鉴。④组织好班主任群体工作,感受其精神面貌,从而形成思想触动。特别是要全面掌握全班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以便于在改革实施阶段划分学习小组。⑤教导处成立“核心团队”,拿出一个改革的基本框架,供学校领导和教师广泛讨论,集思广益,修订完善,以备实施。
(四)理念宣示。准备好相关的标语:“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班级我管理”、“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等,悬挂在新大楼前,并采取其他措施,渲染教改气氛,营造有利于教学改革的环境。
三、实施阶段
(一)改变教室布局
(1)各班增添花架,以种养殖活动为契机,摆放盆栽花木,和谐化、友善化班级环境。(2)改变桌椅摆放布局,三桌呈“T”字型摆放,将全班学生划分为6-7个学习小组,便于展开良性竞争,便于实施“兵教兵”“合作学习”的小组组合策略。(3)建立学习小组间合作、竞争机制,实行捆绑式评比,各组都有各组的竞争口号,经常性评比,逐步探索小组学习的激励方法,改革作业设置和批改的有效方式,增加作业的面批次数。
(二)、“学程预设案”的编制
之所以将教案名称改为“学程预设案”,就是期望教师从备课开始,从研究自己如何教向研究学生如何学转变。新的备课要体现由“教”向“导”转变的思想,老师首先必须深钻细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本课的教学资料,全面整体的把握教学内容,进而紧扣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探究的题,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教师还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把握学生学习的基础,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由易渐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学程预设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一备学生预习的内容和方法;二备学习内容问题化的呈现方式;三备如何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四备如何关照不同层次学生;五备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归纳所学知识。
备课是为上课准备的,所以必须注重问题的预设。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最想讲的知识,课堂互动中可能会生成的问题,这些都必须要有相应的设计。
其次,改变备课方式。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各人备个人的课,忽略了集体的智慧。我们将采取集体备课形式,每周二下午,所有语文老师集中备课,周三下午数学老师集中备课,周四下午,所有英语老师集中备课,以这种形式,使备课环节落到实处。
(三)构建“三步六环”的课堂基本模式 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我们希望“三步六环”模式既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尊重老师创造性,又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个性,将听、说、读、写结合;思、议、探、练一致。课堂流程用结构图显示如下:
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要做好三点:
1、解决基本问题。所谓的基本问题就是学生通过文本自已能解决的问题。
2、标示疑难问题。自学中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要标示出来,为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
3、突出重点问题。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小组中讨论,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记下,留待班级讨论时提出。
课堂上,学生有了问题,应该是教师作用的最佳时机,老师如何处理问题?
1、组织筛选问题。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精选出具有目标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讨论交流。
2、启发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3、互动点拨。同时教师适时介入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保证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向性和顺畅性。在自学互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形成思维导图,以巩固知识,深化理解。
课堂作业必须紧扣教材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讲究层次性,实施分层要求,对有能力的学生鼓励做第二目标题。作业中的问题实施兵教兵的方法,以求共同进步。
(四)强化过程管理
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合作和探究带进课堂。教师要把尊重的话语,民主的作风送给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去羸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从学校层面来说,我们还必须强化过程管理,使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1、议课。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教与学互动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即时效益与终极目标的关系。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学校组织各学科骨干和带头人研讨新课程理念下我校课堂教学有效模式,各教研组实施一课一议:在本节课中导学方法、策略、手段、技术等如何优选与创新?如何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充满合作讨论的气息,充满激情碰撞的火花?如何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磨课。各备课组要强化集体备课,教师要以“铜小学程预设案”为蓝本,认真进行个人再备。各组要努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团结协作,由“学程预设案”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经过“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反复尝试,争取经过一年的积累,磨合成我校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我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升本校老师的整体实力,打造学校品牌课,提高老师的知名度,形成教学特色。
3、赛课。为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下半学期,教科室计划会同教导处组织年级赛课活动,逐步建立铜小课堂由“教”向“导”的转变。
4、评案。教科室计划下半学期组织一次“学程预设案”优秀案例征集评比活动,入选案例将挂在网上,并推荐参加省市区评选,用学校评价的形式促进高效常态课的推广,树立课堂教学安全的典型。
四、总结完善阶段
(一)骨干团队成员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备课组长每月写一篇学科实验阶段性报告。教科室和教导处必须针对各教研组汇报上来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拿出对策,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对实验进程进行调控指导,逐步完善课改内容。
(二)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为让老师们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着力新课程评价机制的尝试。评价课堂──看“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师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全面进行评价:①教师自评。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②学生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最有发言权。③督查组评。由学校领导及学科能手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做出评价。评价学生──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并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我校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县教体局、教研室的工作安排,以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校本教研为重点,抓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这一中心,以微型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继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层次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生活质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加强教学研究,发扬全校教师团队合作探究的精神,群策群力,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 面向全体,分层实施。通过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使我校逐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逐步成为“基础扎实、个性鲜明、适应未来”的农村一流特色学校。
三、改革年级及学科
年级以七—九年级,学科以语文为主逐步向其他科目延伸。
四、具体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张永固
副组长:贾习文
成 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
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重点针对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指导课程改革的实施。
2、教师培训
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不转变,教法不转变,即使用新教材,也可能走老路。因此,应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重点,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学习和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重点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新编教材,了解掌握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 2 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
在培训形式上,我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为依托,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培训者和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实现全员培训为目标。坚持集中培训、分散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培训与广大教师的实践反思相结合的原则;典型示范和全面推动相结合的原则。
3、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的生命力在课堂,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关于课堂教学,我校借鉴课改特色学校的先进方法,并根据我校实际,初步制定如下课堂教学思路:
(1)各科任课教师,在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基础上,与班主任、班干部一起将全班学生均衡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3—4人为宜),每组定出一名组长,组长可定期轮换。
(2)一课三步 课前
A、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格式统一。要按照“三步六段”的要求来编写,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相应内容要考虑A、B、C、D四个层次,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作业要设置选做题。
B、个人备课
(1)备内容:结合教材把已印制好的导学案再通备一遍,备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备一题多法、一法多题、归纳知识、总结规律。(2)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助、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3)备标准:教学法课堂评价标准准备。C、学生预习。
预习是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处理大部分内容,能发现问题,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1)预习资料。预习要有两种材料,一是课本;二是导学案。(2)预习形式。预习要先独立,后合作。独立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预习效果。
(3)预习方法。预习要先全面,后侧重。学生先独立阅读一遍课本,然后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解决A级内容,B、C级内容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形成问题,这些问题以及D级内容带入学习小组,利用合作学习时间,按照老师的分工有侧重地进行研讨学习。课中
A、重申目标:上课时,老师重申学习目标,学生对已预习过的导学案 4 作简略快速的浏览。B、学情调查:
老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调查,用提问、竞答、查看、问卷等形式进行。A级问题提问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回答。B级内容可先让学生独立回答,解决不了的本学习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争取解决。C级内容可采取查看、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解决情况。
让学生把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提出来。
C、问题汇总:老师根据调查的情况将问题归纳汇总,快速设计出解决方案。D、精讲点拨 E、当堂检测。
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一般六分钟左右,组内学生之间相互评出成绩,老师可对各组成绩汇总进行比较,给出评价。F、小结作业。
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强调重点、归纳归律、总结方法。学生根据上述学习活动,结合自己预习的情况,把导学案落实、完成好(D级问题可选作),下课时老师将导学案收齐、批改。课后 A、教师
(1)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写出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学 5 生、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加深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小组制定出帮教、督学、调整等措施。
(2)教师对收上来的导学案进行批改,重点看学生落实的情况,对答题的书写、格式、步骤、严密、全面等方面严格要求,不合格的要面批。问题较多的题目再通过习题课解决。(3)形成导学案的第三次生成。B、学生
(1)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在课堂上参与多少,展示怎样,提出几个问题,主动解决多少问题,为本学习小组的成功作了多少努力。
(2)对本课的内容理解不透彻的、掌握不牢固的、甚至还没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解决好。(3)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纠错本是学生的“知识囊包”,是复习资料,学生要将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特别是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点拨才理解的东西,重要的解题方法、规律性的东西,自己的体会、感悟等都要记录在纠错本上,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在纠错本上,并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
4、教育科研
(1)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走科研兴校之路,抓好“校本教材”和“校本教研”的研究,要认真积累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解 6 决问题,总结经验,实验中本着“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以研促教、以研促改。行政、教研、科研紧密配合,齐抓共管。
(2)以七年级为突破口,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全面、自主的学习。
(3)公开教学。上好观摩课、实验课、示范课,充分发挥学科教改带头人的示范、辐射作用。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4)教学评比。开展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等评比活动。
5、评价与考核
努力探索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办法,采取多元评价方法。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改进,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开卷、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情境体验等相结合的方法,并探索允许学生有两次或两次以上考试机会,以好的一次作为学生的成绩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2)教师评价。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7 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
6、制度管理
(1)课改领导小组每月召开1次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制订严格的教研制度,确保教研质量。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要具体落实到人,做到不拖拉,不流于形式。教案形式要不拘一格,内容要常写常新,要求因师而异,如经验比较丰富的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应写详案等。学科教研组每两周组织1次实验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校级实验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1次以上,确保课题实验健康发展。
(3)进一步搞好家校联系,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学校在每一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家长会,并组织家长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册等形式,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4)课改实验组成员每周听随堂课,及时指导课堂教学。
(5)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对课改实验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对新课程的研究和探讨是无止境的。我校将继续努力,保持并加大对新课程的教学管理和开发力度,在对新课程的实施研究中走出自 8
苏 屯 小 学(2013-2014学)
二铺中学2016-9-1 己的特色。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苏屯小学20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