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大校友计算机科学家张景中院士
北大校友计算机科学家张景中院士
日期: 2007-03-02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本网编辑部
张景中 河南省汝南县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学家。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学科和数学学科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现任广州大学计算机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院士主要从事机器证明、教育数学、距离几何及动力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其主要贡献是:
(一)提出了面积解题方法,并用之于机器证明的研究,使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自动生成这个多年来进展甚小的难题得到突破。
(二)创立计算机生成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原理和算法,这项成果被权威学者认为是使计算机能像处理算术一样处理几何工作的“里程碑”。
(三)创立定理机器证明的数值并行方法的原理和算法。
(四)对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发展,创立了含参结式法,升列组的WR分解算法,彻底解决了可约升列相对分解问题。
(五)创立了教育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自1980年以来,张院士发表学术论著共 150多篇(册),还撰写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和通俗读物,1990年被中国科普协会审定为建国以来贡献突出的科普作家之一,1994年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评为十大金作家之一。作品《教育数学丛书》1995年获“第九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一届全国数学教育图书一等奖”。作品《数学家的眼光》1996年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2002年获广州市首届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作品《院士数学讲座》2003年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一等奖。作品《院士数学讲座专辑(3册)》一书2003年5月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一等奖,2003年12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六届国家图书奖。《院士数学讲座:帮你学数学》一书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九届“入选作品奖”。
近年来,张景中院士所承担的国家973项目及省、市、学校的科研项目十多项,总经费为四百多万元。成果《安全、节能、低噪声的木工电磁振动刨床和木材的电磁振动刨削工艺》1982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成果《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理论与算法新进展》1995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所主持开发的软件《Z+Z智能教育平台》2000年获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其中的“平面几何”、“解析几何” 2000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由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年被编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初中数学教材并向全国发行。所主持开发的“智能教育平台--小学生版”2002年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在教学方面,1996年,张景中院士作为学科带头人,创建了广州大学(原广州师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并任该点硕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1997年“学科教学论(数学)”被广州市教育局评为广州市重点学科。1998创办了软件所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试点班,近年来,培养了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几十人。2002年在广州大学的支持下,创立了广州景中教育软件有限公司并任公司董事长。
多年来,张景中院士带领软件所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教学、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的成功创出了一条新路。
编辑:尧华
张景中院士做客“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名家讲坛
发布时间:2010-6-27 9:38:00 浏览量:1510 【字体:大 中 小】
应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梅宏教授的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教授于6月11日下午访问北大,并莅临北京大学“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名家讲坛,为全校师生做了题为“自动推理与教育信息技术”的精彩报告。90余名北大师生参加了讲座。
张景中教授是我国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学家,长期从事机器证明、教育数学、距离几何及动力系统等领域的研究。他创立了计算机生成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原理和算法,这项成果被权威学者认为是使计算机能像处理算术一样处理几何工作的“里程碑”。张院士还创立了教育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撰写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和通俗读物,曾获得“第九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和“全国教育图书奖”一等奖。
在长达2个小时的报告中,张院士从通俗易懂的事例入手,用简洁、明练的话语将其创立的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原理和算法娓娓道来,并用生动的案例讲解了采用计算机如何进行几何工作的处理,同时对该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展示了当前取得的成效。报告期间,前来听讲的老师与学生被张院士朴实而又生动的讲解深深吸引,大家都为张院士的理论及实践工作叹服。张院士演讲深入浅出、阐释清晰明确,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在提问环节,对于学生们的提问,张院士给出了准确、睿智的分析,同时结合自身的一些经历及体会,为在场的师生答疑解惑。作为一名北大毕业的学生,张院士以自己的读书时的亲身经历为例,恳切希望北大学子把国家需要作为个人事业最重要的部分,积极投身于国家重大事业建设中来。他勉励广大学子安下心来,避免浮躁情绪,从小事做起,勤奋努力,克服困难,脚踏实地做每一件事情,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报告结束后,张院士参观了信息学院软件研究所及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相关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
图 1 张景中院士在学术报告过程中
图2.梅宏院长向张景中院士颁发“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特邀主讲证书
广州大学 张景中:与数为“伴” 探寻数学之美
时间:2013-01-31 10:16来源:未知 作者:罗贵 点击:
6次
张景中 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79年后在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任职,1986年到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工作,1995年调入广州大学(原广州师范学院)工作,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国
张景中 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79年后在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任职,1986年到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工作,1995年调入广州大学(原广州师范学院)工作,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广州大学计算机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等,现任广州大学教授,计算机教育软件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等。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研究,在机器证明、教育数学、距离几何及动力系统等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创立计算机生成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原理和算法,该项成果被权威学者认为是使计算机能像处理算术一样处理几何工作的“里程碑”。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图书奖等多个奖项。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生与数学“相伴”,是张景中院士的一个写照。从当初来到未名湖畔,在北大数学专业求学,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到文革时期坚持研究,把破解难题作为自己的目标与动力;再到走上大学讲坛,开启教育数学领域,诲人不倦,他都是潜心于数学的一个个数字,一个个符号,一个个公式,一个个图形中,去探寻、发现数学之美。
聚于“未名湖”,迷上数学研究
张景中出生在河南省汝南县的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54年夏天,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同年9月,他从河南的一个县城汝南,来到了未名湖畔,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在数学领域孜孜不倦的追求。
当时的北大数学力学系拥有程民德、江泽涵、周培源等名师,很重视基础课程。同时,各门课程也安排得很合理,学生有充分时间阅读、思考和讨论。张景中回忆了这么一段经历:那时《数学学报》发表了一个有误的例子,试图补救。他想出了补救的方法,并与同学杨路一起给出了论证。北大数学力学系讲授微积分的程民德教授对学生的研究很是赞赏,特意安排了一次学生科学报告会,让他们讲解这个例子。这个例子后来发表在武汉《数学通讯》杂志上,也成为他和杨路多年在数学领域合作研究的一个开始。
好景不长,一场政治运动迎面降临。1957年,张景中被划为右派,随后被开除学籍,到农场劳动。同窗好友杨路也遭受了同样的待遇。张景中白天的劳动紧张而又沉重,晚上还要开会。但无论多忙,随身总是带几本书,那时,他最常翻看的就是《数论基础》。在此期间,他与杨路常常通信,交流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异地联袂攻关,攻克了“逐段单调连续函数迭代根存在性”这一数学难题,成果在《数学学报》发表后,引起国内数学界的关注和后续研究。他们探索的几何算法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文集引用近400篇次,其中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了100多篇次。
走上大学讲坛,迎来事业的“春天”
文革十年,对于张景中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1966年8月,他随集体被调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并成为了那里组成的一个工程支队中的一员,任务是修一条从库尔勒到若羌的公路,全长四百公里。那时,每天的工作是挖土、抬土、浇灌水泥、制砖、建桥铺路,劳动之外,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开会和读“红宝书”;因为是“五类分子”,星期天还要加班劳动,打扫厕所、砍柴,他再也没时间看数学了。直到1974年4月,张景中到了位于库尔勒地区焉耆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1团子女中学担任老师,为初二年级学生讲平面几何,这才又再度接触数学。
1978年,张景中迎来了数学研究的春天。中国科技大学的领导寻访到他的下落,邀请他和杨路参加学术交流。这两位历尽磨难的挚友,20年来第一次在大学校园里相会。12月,张景中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任教,为数学系、少年班讲授微积分。在中科大工作的6年中,为了克服微积分学入门的难点,张景中提出了非ε语言的极限定义方法,以及连续归纳法。
20世纪80年代,张景中和杨路同时被调到中科院成都数理科学研究室,同时被聘为中科院研究员,分别任研究室正、副主任。他的学术研究逐渐转入机器证明的新领域。20世纪90年代,他在美国维奇塔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出版以消点法为主题的英文专著《几何中的机器证明》,收集近500条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可读证明的几何定理。这项工作得到自动推理领域一些著名科学家的好评,被称为“是计算机发展处理几何问题能力之路上的里程碑”,被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业学术讨论会肯定为“近年来自动推理的几个重要进展之一”。不久,基于杨路的想法,张景中等人又把消点法用于非欧几何,在计算机上生成一批非欧几何新定理的可读证明。他们进一步发展了基于前推搜索的逻辑方法,使这一方法达到实用阶段。成果《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理论与算法新进展》在1995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致力创新,创立教育数学理论体系
1996年起,张景中的主要兴趣转向数学教育和智能教育软件的研究。当时,他来到广州师范学院(现广州大学),作为学科带头人创建了教育软件研究所;1998年,他又在该校创办了软件所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试点班,近年来已先后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几十人。
张景中院士不仅提出并倡导教育数学理论,探索教育数学的规律,而且积极开展教育数学的实验、研究工作,创立了教育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早在1974年,张景中在新疆巴州21团子弟中学讲授平面几何时,就萌生了改革数学教育的想法。在中国科技大学6年的从教生涯中,他的这种想法愈来愈强烈:觉得应当改造现有数学教育方法中与教育规律不相适应的部分。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他找到了实现理想的平台???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出发,开发新一代的数学教育软件。1998年,他参与策划研发出来的教育软件《几何专家》、《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推出。这些软件使数学教师们耳目一新,引起师生们的广泛兴趣。2002年,张景中主持研发的数学软件《Z+Z智能教育平台???超级画板》诞生,“取名‘Z+Z’,主要是知识加智能之意;而‘超级’两字借用超级市场,意思是说数学教学和学习所用的一切工具这里应有尽有,好像超级市场一样。” 张景中院士介绍,应用《超级画板》软件,能快速、精确地画出动态几何图形和各种与参数动态关联的曲线。“软件还有变换、测量、推理、公式编辑、图表绘制、符号演算、课件制作演示及编程环境等多种用处。”《超级画板》推出后,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立项,启动了“Z+Z智能教育平台应用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这项研究吸引了19个省的130多所中学参与。而他所主持开发的软件《Z+Z智能教育平台》,也于2000年获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难忘的回忆“童年祖母对我影响最大”
张景中说,童年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祖母。他曾在一篇回忆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记得她叫李凤彩,是河南汝南李寨一个大地主的女儿,读过私塾,信佛。那是兵慌马乱的抗日战争年代,她常在炮火声中牵着我和哥哥跑进高梁地的深处,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古文观止》,教我们读„„”
“北大是人生黄金时代”
由于张景中的勤奋好学和在数学方面极高的天赋,他被同学们誉为北大数学系的“十大才子”之一。当时北大数学系学生都很积极地参加课外学术活动。张景中参加了丁石孙先生所指导的代数课外小组,先是研究矩阵的无穷乘积,后来他又对函数的迭代问题产生了很大兴趣。那时,他不仅成绩好,文学水平也不错,还参加了北大诗社,发表过诗作。
“在1956年夏,系里试行免修制度:自学某门课并在开课前考得优良成绩的可以免修。我免了两门课,时间更充裕了。老师们告诉我,不要把时间都用来做题目,要多读书多看文献打下雄厚的基础。”回首北大岁月,他满怀感慨地说,那可真是个“黄金时代”。
劳动之中忙里偷闲做习题
大跃进年代,劳教农场里劳动之紧张沉重不难想象。在农场里,我种过小麦、水稻,在土化肥厂里烧过石灰、做过盐酸。干的最多的是挖泥和抬土。白天劳动,晚上开会。我随身会带几本书,其中《数论基础》是最常翻看的,里面有许多好习题,忙里偷闲记在心里,上下工的路上或开会时就够想一阵子了。有时即使在路上不想题,也会边走边下盲棋,对锻炼记忆力很有好处,也有助于形成不用纸笔想问题的习惯。
科普创作,让枯燥数学变得有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参与到科普创作中,不但为社会奉献了一批科普精品,也产生了示范作用,张景中院士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曾兼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并撰写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和通俗读物,代表作品有《新概念几何》、《帮你学数学》、《数学家的眼光》和《数学与哲学》等。他深有感触地说:“科普创作是一种责任,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安慰。社会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条件和环境,我们当然有责任向大家说明研究对象的情形和研究工作的意义。”
张景中认为,数学不仅是科学和技术,也是文化;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需要大众的理解和参与,因而数学教育和数学科普的重要性不亚于数学研究。“能进入教学媒体或科普作品创作的行业中工作,是值得追求和羡慕的事情。”出于这种想法,自从出版第一本科普著作《数学传奇》起,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数学科普的创作。张景中说,数学科普创作难在用通俗有趣的语言来说清枯燥的数学定律、公式,他这样形容自己科普写作的状态:“在写科普作品的时候,往往是自己想了很久,想出一个有趣的话题,然后才把它作为一本书或者一个思路的开头。”
科普创作虽然辛苦,但想到能和许多读者特别是年轻人交流思想,许多青少年可能因喜爱自己的作品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张景中也感到很欣慰,认为这也是一种幸福,一种精神享受。他为青少年创作的《数学家的眼光》和《数学与哲学》等,受到广泛好评。由此,他也于1990年被中国科普协会审定为建国以来贡献突出的科普作家之一,1994年又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评为十大金作家之一。他所著的《教育数学丛书》(包括《教育数学探索》、《平面几何新路》、《平面几何新路解题研究》等)于1995年获“第九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一届全国数学教育图书一等奖”;作品《院士数学讲座》2003年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一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六届国家图书奖;而科普著作《数学家的眼光》也荣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了热衷于科普创作外,张景中也乐于为学生讲科普。他多次参加“院士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百名专家进校园”等活动,到广东各地的中小学校做科普报告。他说,数学的理论是深奥的,是枯燥无味的,但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必须掌握并运用的“工具”。而他就是以科普报告的形式,从“数学家的眼光”把数学变得容易些,开启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故事
三人合作破解世界难题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未解之题:只用一个固定半径的圆规能作出哪些几何图形?美国著名几何学家佩多(D.Pedoe),在国际期刊上公开征解:已知两点 A、B,能否只用一只生锈的圆规(即固定半径的圆规)找出点C,使ABC成正三角形?几年无人给出解答。国外有本关于限制规尺作图的书中曾断言:这是不可能的,但却没有给出相关证明。
20世纪80年代,张景中、杨路和一位名叫侯晓荣的年轻人对此展开了研究,攻克了这个旷世难题。他们的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期刊《几何学报》上。审稿评论称:“该结果如此惊人,如此重要,其方法又引人入胜。我无条件推荐它发表。”几何学家佩多对此印象极深,他在《美国数学月刊》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杨、张是中国几何学界的阿尔法和欧米加”。
运动场上的乒乓球好手
“我从小就喜欢打乒乓球。”张景中说,他读书期间就喜欢运动,最大的兴趣是下象棋、打乒乓球,进入古稀之年也在坚持。2008年,已年近72岁的张景中院士以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运动员的身份,参加了学校工会组织的广州大学教职工乒乓球团体赛。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他打了四场男单比赛,并赢了其中三场,他的成绩为计算机软件学院代表队取得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篇:感受张景中院士的信息化教学理念
感受张景中院士的信息化教学理念
计算机的发展影响了整个世界,更深刻地改变了数学世界。数学需要数学实验,计算机使当今数学实验变得更加现实,使数学模型思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计算机的支持下,数学家可把头脑中的“数学实验”变成现实,对精深的数学概念、过程进行模拟;再难的计算、复杂的方程,只要给出算法就能得到解决;复杂多变的几何关系,利用多媒体动态的作图功能就可以得到表示。可以说,多媒体使得数学思想容易表达,数学方法容易实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张景中先生主持开发的“Z+Z智能教育平台系列软件”就很好地实现了这一功能。
在“2006年课堂教学信息化论坛”上,有幸与张院士有了一次面对面的接触,亲眼目睹了大师的风采,深受启迪。
张院士在报告的开始就鼓励我们一线教师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充分发挥特长,将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亮点,提高自身的素质。
他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观点:首先,信息技术不过是工具。信息技术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而不要让教师忙于为信息技术服务,不要变以前的人灌教学为机灌,失去了信息技术的意义所在。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想搞好信息化教学,必须先学好必要的软件,一件得心的教学软件,就好像战士拥有一件应手的兵器,只有学好用好它,才能做好想做的事。三是对教学软件的要求是“多、快、好、省”。“多”指功能多,资源多,一件多用;“快”是学得快,做事快,即插即用;“好”就是人性化,动态化,拿来就用;“省”是省钞票,省时间,不用白不用。的确,在教学中有时做一个课件,需要用两天甚至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而用起来也不一定得心应手,用完这节课后便不能再用于其他内容,做得多了感觉力不从心,得不偿失。听了张院士的报告后才意识到,其根本原因是自己对软件的选择不当。张院士告诫我们应在学习应用软件时,选择功能多的、一个软件可以包含多个常用软件的功能、做出的课件可“一件多用”等要求,这样才可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
接着,张院士提出了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四个阶段:举重若轻,做能够省力省时的事;心想事成,做过去想到做不到的事;推陈出新,做过去没有想到的事;众志成城,引导学生用电脑帮助学数学。他就老师们关心的诸如“怎样搞好信息化数学教学”、“怎样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好数学”等问题进行了指导,进而谈到数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教学。张院士也是一位科学作家,他以较高的数学造诣和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数学的内在趣味。
最后,张院士给我们提出了信息化教学中的几点希望:把超级画板教给学生,发展直观想象能力,培养逻辑思维习惯,提高科学艺术素养,锻炼钻研探索精神,掌握独立学习方法。数学这门学科本来就是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宗旨的,让学生学、用超级画板更能在教学中不断锻炼学生的钻研探索精神。
在许多人眼里,数学比较枯燥难懂,且没有实际用处,然而张院士通过简洁通俗的例子化抽象枯燥为生动有趣,让人不觉得乏味,使一线的数学教师倍受鼓舞。他不但能将数学知识穿插于有趣的故事之中,而且将许多深刻的人生道理寓于谈话之中。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能遇到张景中院士这样好的专家指点,是自己一生的幸运。能听到这样的专家的报告,更是收获不小,从中体会的不仅是专家浓缩一生的研究和感悟,更重要的是能和专家面对面交流,体会那种言谈举止中透露的感染力。
第三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部分清华(含协和)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部分清华(含协和)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部分清华(含协和)校友 中国工程院 163人
①同一人属多个学部只算一人,如工程管理学部有7位清华校友,但6位亦自其它学部,故只计入1人; ②不含约近百位兼职双聘教授院士,③对于52年院系调整中并入清华并在后来消失的学校,如燕京大学,其校友暂不记入。
------------------------------1.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6人)钱学森:1934-193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航空系。陈士橹:194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高伯龙: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杨士莪: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管
德: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陈一坚: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
温俊峰: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53年调入北航。刘兴洲: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53年调入北航。林华宝: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52年留苏。王永志: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55年留苏。
戚发韧: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53年调入北航。郭孔辉: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53年调入吉林工大。柳百成: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阮雪榆:1954-195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机械系。何友声:1958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力学系。范本尧: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生班。顾国彪: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谢友柏:1961年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生班毕业。王玉明: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吴有生:1967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力学系。周济: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仪系。
高金吉:1993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力学系。马伟明:1996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张启先:1951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航空系,52年调入北航。
丁衡高:1996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杜庆华:1952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力学系。------------------------------2.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7人)王大珩: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陈力为: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高鼎三: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吴佑寿: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叶铭汉: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陆建勋: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金怡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张履谦: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潘君骅: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李三立:何德全:朱高峰:钟群鹏:刘永坦:张乃通:李幼平:李伯虎:孙
玉:张钟华:吴
澄:牛憨笨:戴
浩:孙家广:方滨兴:金国藩:蒋新松: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52年调入北大。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52年留苏。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53年调入北航。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1956-195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59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力学系。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控系。1984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52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95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张尧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3.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5人)黄培云: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严东生:1935-1937年就读于清华化学系。朱永睿: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吴慰祖: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52年调入北大。汪燮卿: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53年调入北京石油学院。
时铭显: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石油系,53年调入北京石油学院。
陈国良:1952年进入清华大学冶金系学习,53年调入北京钢铁学院。
李龙土: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李冠兴: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物系。欧阳平凯: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
侯祥麟:1950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化工系,52年调中科院。
李恒德:1955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陈丙珍:1962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
金
涌:1973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化工系。沈德忠:1995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化学系。4.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30人)张光斗:1934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生。1949年起在清华任教。
韩德馨: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朱光亚:裴荣富:阮可强:倪维斗:钱绍钧:李庆忠:常印佛:赵文津:韩大匡:周邦新:学院。
毛用泽:马福邦:徐旭常:安继刚:陈清泉:徐大懋: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
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51年留苏。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动力系,52年留苏。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52年调入北大。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采矿系。
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冶金系,53年调入北京钢铁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1956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59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系。韩英铎: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郑健超: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黄其励: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系。蒋洪德: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系。陈森玉: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物系。陈念念: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物系。于文虎: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系。傅依备:1960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王思敬:2005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李焯芬:2005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水利系。范维澄:2005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工物系。李立浧: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5.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30人)李鄂鼎: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郑哲敏: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龙驭球: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方秦汉: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
陈厚群: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52年留苏。周干峙: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梁应辰: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
卢耀如: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52年调入北京地质学院。
关肇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李道增: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陈肇元: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
葛修润: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53年留苏。王三一:傅熹年:罗绍基:曾庆元:张锦秋:廖振鹏:周丰峻:江欢成:王瑞珠:马国馨:张超然:马洪琪:江 亿:王
浩:雷志栋:吴良镛:张
维: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56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46年开始任教清华大学建筑系。1952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力学系。潘家铮:1995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水利系。6.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7人)陈秉聪:40年代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学习。
石元春: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农学院,52年调入北京农学院。
刘鸿亮: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钱
易:1959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土木系。
郝吉明: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任阵海: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气象系,52年调入北大。顾夏声:1952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土木系。7.医药卫生工程学部(27人)沈渔邨:1944-1946年就读于西南联大生物系。
卢世璧:1948-195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5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陈冀胜: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吴阶平:194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博士),1995年当选。宋鸿钊:1943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博士),1994年当选。刘玉清:195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毕业,1994年当选。史轶蘩:195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博士),1996年当选。孙
燕:195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博士),1999年当选。王琳芳:195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系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
朱晓东:1965年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外科研究生毕业,1996年当选。
程书钧:1965年协和医科大学病理系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
陈君石:1968年协和医科大学营养学系研究生毕业,2005年当选。
高润霖:1981年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硕士毕业,1999年当选。
刘德培:1986年协和医科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博士,1996年当选。
邱贵兴:1968年协和医科大学本科毕业。2007年当选。巴德年:前校长,1994年当选。刘耕陶:药物所教授,1994年当选。王忠诚:神经外科教授,1994年当选。肖培根:药物学教授,1994年当选。
高守一:1966-1983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工作,1994年当选。
候云德: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教授,1994年当选。
洪
涛: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教授,1995年当选。
史轶繁:协和医院教授,1996年当选。
甄永苏:生物技术研究所肿瘤研究室主任,1997年当选。陆士新:肿瘤学教授,1997年当选。于德泉:药物化学教授,1999年当选。刘彤华:病理学教授,1999年当选。8.工程管理学部(1人)王众托: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另有6人来自其他学部,不计入总数
巴德年:前校长,1994年当选。
刘德培:1986年协和医科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博士,1996年当选。
朱高峰: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52年留苏。陈清泉:1959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罗绍基: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
潘家铮:1995年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数据由 JASONY 网友提供,特此感谢)
第四篇:数学大师张景中谈:怎样才能快乐地学数学?
数学大师张景中谈:怎样才能快乐地学数学?
—— 中科院院士、数学家、数学学教育家张景中
做有趣的事情、自己心甘情愿要做的事情,做起来就快乐;做枯燥乏味的事、不得不做而又不想做的事。做起来就痛苦。但这有趣或枯燥又因人因时而异,饮酒、下棋、踢球、学习数学都是这样。
学习数学的乐趣类似于下棋,是思考之乐,是挑战之乐。实际上,数学能给我们更多。
比如震撼感。随着对数学理解的不断深入。你会发现,原来世界上还蕴藏着如此奇妙的规律。爱因斯坦曾回忆说,当他在中学几何中学到“三角形的三条高线必交于一点”时,受到了很大震撼,他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更多这样的“奥秘”还没被人发现,这对他的一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奠定了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
比如力量感。曾经有很多几乎无法下手的难题,在掌握了一种思考方法后,每向前一步,就会有成千上万的问题迎刃而解。这时,人会忽然意识到自身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增长往往是在几个小时、一天之内就能获得的。曾被四则应用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人,一旦学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就会感受到数学的力量。莱布尼兹谈到微积分方法时说,过去许多饱学之士百思不解的问题,一个掌握了这种方法的普通人就能轻易地解决,这就是数学的力量。
比如解放感。一开始学数学,会感到被很多“清规戒律”所束缚,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它们被一个个打破。一开始只能5减3,到后来3也可以减5了;一开始只有数字才可以相加,后来字母也可以相加、符号也可以相加……学习越深入就越有这种自由解放的感受。
还有科学之美,包括圈形的美、规律的美和和谐的美。
“火是怎样被发现的?”有人说是取暖的需要,有人说是为了开荒,有人却说是因为原始人被火焰的跳动所吸引,决定将火种延续下去。这当然只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但是学数学的人的确是会为数学魂牵梦绕。有位哲学家说,数学就是在看似简单的事物背后探寻美丽的规律。一个直角三角形一目了然,似乎很清楚明了,可是经过探索,发现里面隐藏着勾股定理。数学家不但能发现这些有趣有用的奥秘,而且能够论证,能够让你毫不怀疑地相信。而这些由前辈在千百年间千辛万苦开掘得来的珍宝,我们常常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就能学到手、就能轻松欣赏。不亦乐乎?
好的教材、好的读物、好的老师,就应当向学生展示数学思维的美妙,引导学生体验震撼毫、力量感、解放感和科学之美。
欧几里德在教授几何的时候,有个学生问,学几何能得到什么好处?欧几里德立刻吩咐仆人拿几个小钱打发他走。因为欧几里德认为,学习几何是为了提高心智、让人更接近真理,而不是获得实利。如果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升学,那么学习的趣味自然会大大降低,学习中就有被迫的感觉,就会痛苦。
现在大家都说要减轻学生的负担,主张课本内容简单。主张几何少一些推理,主张取消奥数培训班。其实,这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学生不怕学得多,怕的是考得多。如果只是把课本编得简单一些,但考试仍然很难,那么学生就不会真正“减负”。
我主张“多学少考”:课本不妨略深一点,因为如果学得深度不够,学生很难体会到数学的趣味;而考试简单一些.孩子们才能在轻松中寻找数学的乐趣。
为什么现在考试不能简单呢?为什么有家长逼孩子上奥数班呢?根源是升学考试的竞争激烈。为什么升学考试的竞争激烈呢?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太均衡。大家都想上好的学校。我们的考试总是想把少数高分区分出来,让一些好学校把高分学生一网打尽。这就有了问题:好学校究竟是学生入学水平高呢,还是教学质量高呢?如果考题容易一些,基本上就是教材上的习题,学生负担自然轻了。这时就会出现大批满分的考生,就有利于学生分布的均衡,对于提高后进学校的水平、对于锻炼名校教师的能力都是好事。再说,高分尖子学生集中在一起未必有利于成才,一把豆子撒开在田里会长成一棵一棵豆苗,放在一个碗里,即使有水有肥,也不过一碗豆芽。不从深层次考虑,课本简单了,老师会给补习,学校的奥数班被取消了,社会上会有人来辅导,有需求就会有供应者。
此外,在小学和初中的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对几何的学习,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轻几何而重数学运算。美国是在数学教育方面花气力最大的国家,但是连美国人自己也承认他们的数学教育收效不大。
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教材中将几何砍掉得太多了。图形不是枯燥的,是容易理解的。一开始学数学,孩子们可能还不能理解数学的很多妙处,因此应该通过图形的运动变化吸引他们的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引导孩子用代数、运算的方式直至微积分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同样,教师对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兴趣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最糟糕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一个公式后做几十个类似的题目。数学教学的改革也不能只着眼于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教师应该下功夫研究在课本之外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更好的表达方式。不但教学生算,更要教学生想。奥数总是让选手在4个半小时里做3道题,就是提倡深入思考,所以有些选手后来成了出色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