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教研现场会主持词(本站推荐)
校本教研现场会主持词(精选多篇)
校本教研现场会主持词
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校本教研现场会!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参加本次校本教研现场会的嘉宾,他们是:小教科张凤华科长、双榆树学区贾鸿校长、原海淀区小学教研室冯刚主任,特级教师赵之林老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
首先请北航附小王群校长致欢迎辞。
本次大会安排如下: 1、8:25—9:05并开5节校本教研开放课。2、9:15—9:55各学科在听课教
室进行研讨。3、10:10请全体与会人员回到四层主会场,听王群校长汇报北航附小校本教研情况.二、接下来请老师们到各教室听课。
三、请海淀教委领导做指示、双榆树中心学区贾鸿校长讲话、请专家讲话。
四、主持人总结.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校本教研现场会,此次活动北航附小推出了一线教师原生态的课堂教学,又有专家的亲临指导.旨在真正发现和解决新课改中的问题,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学校办学品位.相信在各校校长的带领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双榆树学区的校本教研之花,定会是争相斗艳,绚丽多姿。
校本教研现场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鹤岗市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现场会
在我县召开
11月25号,鹤岗市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现场会在我县教师进修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政府副县长牛文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孟庆元、鹤岗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丁国华、县教育党委书记、局长何龙江、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李文婷、鹤岗市、绥萝两县、场局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人员、全市农村小学教师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此次现场会。市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主任冯春兰主持了会议。
现场会上,政府副县长牛文斌向鹤岗市、绥滨县、萝北县、场局的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及全市农村教师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与会的教育工作者们为教育事业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强调说,实践证明“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我县始终立足教育实际,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资源整合为切入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校本
教研,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智力支持。
市教育督导室、教育学院的负责人对我县各小学的教研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此类的校本教研活动,不仅促进
了全市农村小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整体提高,而且全面带动了 全市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推进鹤岗市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发展和鹤岗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为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加此次活动的全体人员分9组,观摩了我县第四小学6个学科、9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后查阅了第四小学的校本研修材料。并在现场会上,观看了第四小学关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论坛展示。第四小学校长张华安做了“以校本教研为抓手,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的校本教研工作
汇报。
蔡园完小语文组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
活动一:课前说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参加本次活动各位领导和专家。今天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了市局小学教研室??;我镇中心校??;另外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我镇兄弟学校的校长、主任以及部分语文学科的骨干教师,在这里,我谨代表蔡园完小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
接下来,由我校王明艳校长就本次活动提出意见。
其次,我来介绍一下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程序安排: 本学期,我镇语文二级教研组为落实和贯彻市教育局“对标赶超、振兴迁安教育”活动、“迁安市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和进校“一课四磨”文件精神,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
真学习了2014版新课程标准,把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主题定为:“遵循规律,回归本真”,并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今天的活动程序是这样安排的:第一个环节由我校韩兴伟和蔡常锁两位老师授课,请全体语文老师进行听课观课,收集课堂信息,并在听课时将您的手机调为静音模式,谢谢合作;第二个环节,两位老师所授课进行说课和反思;第三个环节,互动性质的评课议课;最后,请各位领导“指点迷经”,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活动二:观课
下面进行第一个环节:观课;第一节课是韩兴伟老师带来的三年级第13课《特殊的葬礼》??
时间关系,中间我们就不休息了;第二节课是蔡常锁老师带来的六年级第22课《跳水》??
两节课已经展示完毕,刚才,两位老师和我进行了短暂的交流,说他们课前是“踌躇满志”、课中是“心急如焚”,我
想他们课后也一定会“收获颇丰”,虽然课中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我还是提议,让我们用掌声对两位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努力付出表示感谢。下面休息10分钟,然后还是在这个教室进行第三个环节:评课议课。
活动三:评课议课
1、我们首先请两位授课教师就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目标达成情况作一下自评和反思。
2、俗话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有很多一线教师,听了两位老师的说课与反思,在座的各位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下面请各位听课老师畅所欲言,多提宝贵意见。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叫什么来着,“抢沙发”吧,哪位老师先来“抛砖引玉”呢???
3、谢谢各位老师不惜吝啬的赞扬和直言不讳的建议,我相信两位授课老师一定会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下面请我校主抓教学的郭艳春主任结合本次活
动主题作下评课总结。
4、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评课议课环节暂时到此为止。
活动四:领导发言
下面,我们将宝贵的时间让给各位领导,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请在座的领导,为我们指点迷津,为我们今后“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育品味”做出指导性意见,大家欢迎??
感谢各位领导的精彩发言,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让我们获得了启示,活动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反思,努力推进我校校本教研朝着纵深发展。
活动四:总结结束
课堂教学有科学也有艺术,水平越高的课堂,艺术成分越多,创造性要求也越高,因此理想的课堂教学与现实总有差距,我们研讨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能停下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参加我校这次校本教研活动,谢谢大家。
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很高兴在这个甜密的月份里,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探讨最小级别的教研活动-----校级教研组活动。首先我谨代表二小全体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
今天的程序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金老师为我们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后让执教老师说说自己的反思;后再互动评课,最后由我们的数学的专家----王益静老师作专业引领;下一个环节便是到二楼听一听我们陈主任的讲座;
在上课之前由我来讲一讲我们收集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啦、举生活中的例子等等,特别是图形与几何此举会
更多,但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再比如,新增加的“图形与运动”中的“轴对称图形”,分开两个年级,我们又应该如何把握“度”、目标的制定该如何???细小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些细小的问题开展教研活动。
下面有请我校的金薇薇老师给大家上研讨课。
展示课
课已展示完毕,请大家休息10分钟。于2:50在此互动评课。请“二小的老师”作好准备。执教老师说课
刚才金薇薇老师很用心地给我们上了研讨课。我想请大家和我一起用掌声对金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下面有请金老师就自己执教课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说课。
课互动:
听了金老师的课后反思,在坐各位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下面我们就进入评课互动环节,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
谁愿为先!
这样吧,我先为大家抛砖引玉。
金老师有执教“判断题”时提到一点:你设计此题的意图是什么?你达到目的了吗?
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参加我们会议的代表都是数学教育教学方面的行家高手。希望各位能就自己的观课谈谈感受!为我们的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点评:
这些问题一直是我校教师们的困惑。
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请在座的学校领导----政教处主任,王益静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给与现场指导。大家欢迎!
活动小结:
感谢专家们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让我们获得启示,会后我们将进一步反思,努力去推进我校校本教研朝着纵深发展。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校数学组全体老师!
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欢迎参加我们鹭港小学校本教研活动。
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味”。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钻到课文里,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让学生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在语言品味和语言训练上多下功夫,从而悉心品味作者用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
我们今天的教研主题就是:语文课如何结合语言文字上出语文味。
叶圣陶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就告诉我们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
一、研讨
研讨一:
1、在《画风》这节课上,哪个环节体现了对文本的挖掘。
2、过渡:如果由在座的各位老师来对本课进行一下设计的话,你准备从哪个方面入手。
3、如何根据自己的学段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来挖掘文本?
过渡:
研讨二:
1、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呢?就刚才的《画风》这节课,谁能谈一下。
2、除了刚才这堂课上的方法外,你还尝试过哪些方法?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实例来谈。
过渡:刚才通过老师们的发言,使我受益匪浅,学科之间都是想通的,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方法,我相信在课堂上让孩子不断的去感受、领悟、吸收、内化,就一定能使学生不断的感悟自得,有利于学生审美鉴赏,获得语感,有利于表达。这时孩子有了一定的感悟,就不能局限于语文课本中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发挥语文的张力,我觉得这时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施展的空间运用自己的积累和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研讨三:如何发掘文本中的空白来拓展文本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谈一下我们班从一年级开始进行的课题实验,就是“利用五官观察的感受作文”,我开始用一年级的孩子做实验,发掘每课的空白,设
计成读写训练点,制作成了特色作业,仅在一年级我们就出了十几本特色作业集,比如说《》《》《》等等,孩子们的创作欲特别强烈,相信到了中高年级的习作也不会吃力了,这种做法使孩子们从课内走到了课外,需要他们在语文课上对语感的丰富体验和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同时这种方法也全面提高了学
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上能够沉浸与语言文字中,在文本世界中徜徉。
二、质疑阶段
好,刚才我们就如何结合语言文字上好语文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讨,智慧的火花往往是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的,老师们就今天的研讨还有什么质疑之处,我们可以来共同讨论一下。
三、总结方法
今天我用自己的一堂课来抛砖引玉,得到了大家很好的建议,也和大家一起碰撞出了如何结合语言文字上出语文味的方法,这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莫大的帮助
首先,要进行深层次的文本细读,抓住文中的语言文字,这些语言文字是能表达作者意图,能够体现文本思想的,然后带领学生去构建,去品味,去感悟。
其次,要选择适当的方法为品味语言文字服务。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来感悟语言文字。
最后,要善于发掘文本的空白,去
进行补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课本进行拓展与延伸。使这节语文课像一杯清茶一样,始终充满着余香。
第二篇:校本教研现场会主持词
校本教研现场会主持词
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校本教研现场会!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参加本次校本教研现场会的嘉宾,他们是:小教科张凤华科长、双榆树学区贾鸿校长、原海淀区小学教研室冯刚主任,特级教师赵之林老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来自fwsir.com)
首先请北航附小王群校长致欢迎辞。
本次大会安排如下:
1、8:25—9:05并开5节校本教研开放课。
2、9:15—9:55各学科在听课教室进行研讨。
3、10:10请全体与会人员回到四层主会场,听王群校长汇报北航附小校本教研情况.二、接下来请老师们到各教室听课。
三、请海淀教委领导做指示、双榆树中心学区贾鸿校长讲话、请专家讲话。
四、主持人总结.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校本教研现场会,(来自fwsir.com)此次活动北航附小推出了一线教师原生态的课堂教学,又有专家的亲临指导.旨在真正发现和解决新课改中的问题,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学校办学品位.相信在各校校长的带领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双榆树学区的校本教研之花,定会是争相斗艳,绚丽多姿。
校本教研现场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校本教研现场会发言稿
校本教研现场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
在这个草长莺飞、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校召开研究性学习专场教学研讨会,也为常态课教学月活动拉开了序幕,更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在此我谨代表xxx小学对市教研室张主任、区教育局、进修学校各位领导来我校莅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兄弟学校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备受瞩目。这门学科没有指定教材,没有教参,没有现成的课堂模式可套用,因此对于长期以来习惯于依据教学大纲、依据现成教材来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来说,普遍感到难以适从。虽然该门课程已经开展了10多年,但是老师们对于研究性学习课程上什么内容?怎样上?困惑颇多。XX年区教研员杨老师与我校领导班子多次商讨,最终确定创造性地将我校养成教育的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整合在一起,并多次到我校“点对点”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成立骨干教师研究小组,启动教师成长计划,制定专业成长方案。学校还申报了教育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天津市《小学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两项课题。在这期间,我校先后派骨干教师走进我市多个学校聆听专家的讲座和观摩高水平的研究性学习课,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基本方法与途径有了一定的了解,经过反思再实践,明确了理念,正确了定位。通过学生在“调查”、“考察”、“访问”、“设计”、“实验”和“探究”等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根据不同学段的年龄特点和目标,4年来我校一共开展了涉及生活、行为和学习习惯三方面的研
究性学习活动,召开了经验交流会,专场教学研讨会,承接了区教研会。
回首这4年来的实践和探索,真可谓一程艰辛,一程跌撞,但也一路惊喜,一路积累。《好习惯 好人生》这一套校本教材在全国校本课程评比中获一等奖,我校多名教师的研究性学习录像课、论文和案例也分别在全国、市、区级的比赛中多次获奖。最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学生们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当看到“家长眼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的问卷上写着:“研究性学习让我的孩子视野拓宽了,爱思考了,也越来越有礼貌了……”
今后工作的设想,针对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的课程理念,继续探索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从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发适合于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课程资源,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我校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更具有“研究味”,培养学生研究潜质,为优秀学生将来走上科学研究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我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我们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抓住机遇,推动xxx小学教育教研更好更快的发展,不辜负领导、社会各界对xxx小学的希望。
查看更多:
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发言稿 “一村一品”推进现场会发言稿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现场会讲话稿 现场会发言材料
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 灯谜教学交流现场会发言稿
公共图书馆乡镇分馆建设现场会发言稿
组织部长在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区市场、疏导点管理现场会上的发言 在全市目标管理考核工作现场会议上的发言
第四篇: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
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
各位老师上午好!刚才我们共同观摩了翟杰老师执教的《梅花魂》,下面请翟老师就本节课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一下教后反思。
翟杰:(略)
老师们,今天我们语文教研组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专题,以翟杰老师执教的《梅花魂》为依托,进行专题的研讨。首先,感谢翟杰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生动的课例。刚才翟杰老师已经介绍了他这节课的设计意图,以及对讲课过程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落实情况作了简短的自我评价。
那么,在座的各位老师,你们认为翟杰老师这节课是否体现我们提倡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谁先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荣:我先来说吧,翟杰老师的这节课,从题目入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强调了“梅”的笔顺,“魂”字的结构、笔画倾斜度等。„„
芳:(略)„„
宇:(略)„„
主持人:对,翟杰老师这节课在体现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方面做的非常好,王老师和谢宇老师结合教学实践谈论了自己在培养学生书写习惯方面的做法和收获,我们也知道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我们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时刻严格要求学生写好每一个字,写好每一个笔画,才能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多层面的,特别是进入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品读课文方面,也有着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哪位老师能从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
朴:是啊!(品词析句的习惯)„„
杰:(略)„„
宇:„„
主持人:是的,翟杰老师的课例中“培养品词析句的习惯”体现的非常突出,既引领孩子们去品读课文,又创造了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深入思考。小学生阅读大多是追求情趣,追求情节,有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通病。要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就必须做到精读,要一边读、一边思考,深入透彻地阅读内容。所以我在教学中布置阅读时首先要布置阅读要求,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重点,培养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做到眼到、心到。再指导他们理解一些精彩的字、词、句、段,和学生一起回味其中的妙处,然后放手让学生自我阅读。这样学生精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哪位老师还能从另一个角度也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芳:注重积累的习惯„„
朴:课外积累„„ 荣:典范语言的运用与积累
主持人:说的真好,学生积累语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积累、乐于积累,并学会表达。对倾听、表达这个习惯的养成哪位老师有话说啊?
宇:翟杰老师这一节课始终以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以期待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指导学生养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的习惯„„
杰:学会评价„„
主持人:说得对,“善于听,善于表达”也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习惯。
纵观翟老师这节课,板块发明,层层推进,形式多元,注重了学习习惯的训练。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读贯穿课的始终,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表达,读中升华。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很好的体现了我们的校本科研,培养了学生的读书习惯。翟老师的这堂课还有很多优点和长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许多观点不能尽情阐述了,以后我们还可以再交流。通过今天的研讨,我们基本明确了语文课应多采用合宜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多层面地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理性的思考我们都有了,我们都知道应该怎么做,可真正实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我们指导学生订好学习计划,督促学生在学习时要专时专用、讲求效益。指导学生多利用工具书,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
另外,我们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做到多钻研教材,多阅览群书,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书读多了,积累丰厚了,才会即时正确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参加我们今天会议的各位代表都是教育教学方面的行家里手,我们非常希望能听到你们的声音!
今天的研讨就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六、教研主任总结
我们一起交流着,分享着,快乐着,进步着。。。每次的教研活动都有我们的收获,每次教研活动都有我们新的思考,每次教研活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希望我们能够让自己的教研活动走得更加实在,更加恒
久。。
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
活动时间 :2009年10月15日 活动地点:学校小会议室
参加人: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成员:万田丰、吕玲凤、孙容清、梁翠玲、严芹 活动内容: 集体备课----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活动过程:
主持人:今天我们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在这里共同研究第五册第三单元“千克和克”单元的教材,并就“认识千克”这一课时的教学进行集体备课,同时一起探讨一下在本单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请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教学设想。
一、介绍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单元编排特点和单元“评价目标”-------发言人:吕玲凤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本单元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
全单元教材按“导入—教学千克—教学克—实践活动”的线索编写。
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引起注意。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比一比”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第29页照片中有两袋形状和大小都差不多的食品,问学生“哪一袋重一些?”这个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教材紧接着用秤称的方法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称物体有多重的工具。
用秤称物体有多重,还需要计量单位。教材通过“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这句话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
2教学“千克”的活动多样。
第一,让学生知道“千克”。教材在告诉学生“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左边的台秤上没有放东西,秤面的针指向“0”;右边的台秤上有1袋红枣,秤面的针指向“1”。两幅图连起来看,这袋红枣重1千克。这是教材让学生第一次感知千克。
第二,让学生体会1千克。教学千克不仅要知道它,还要体会它,建立初步的、正确的1千克的印象。因此,教材要求学生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称出1千克鸡蛋,拎一拎并数一数有多少个;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亲身体会1千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教材还让学生体会几千克,如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等。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是新课程加强的学习活动。学生开展这些活动不是玩,也不是一般的做一做,而要用心去体会,有意识地去感受。
3教学“克”的方法有特色。
首先让学生建立直觉——1克是很轻的。教材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让学生看到10克黄豆只有几十粒,从而感到1克是很轻的。这是对“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学习兴趣。
接着让学生体验——1克有多重。教材通过图示告诉学生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1克。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1克的印象,还通过“一根羽毛比1克轻”“一把直尺比1克重”凸现 1克。
然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实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计算出2袋盐重1000克;第二步用台秤称两袋盐的重,得到1千克;第三步作出判断: 1千克=1000克。学生通过称盐的实验,不仅得到了千克与克的关系,而且再次体会了1千克与1克各有多重。
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估计。
第36页第4题里1个大面包重190克,4个小面包每个重70克,求这5个面包一共重多少克;第5题告诉学生三袋点心各重多少克,让他们求其中两袋食品相差多少克。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进行了有关物重的加、减、乘法计算,避免了枯燥、机械的纯计算训练。
5以千克为内容安排实践活动。第38页《称一称》分两段进行。第一段称1千克水果或蔬菜,数数大约有多少个。其中苹果、橘子、西红柿和黄瓜是常见的水果或蔬菜,几乎各地都能看到。表格里留了两个空格,让学生另选其他水果,特别是当地的特色水果。这一段教材通过称和数,再次引导学生体会1千克有多重。第二段称体重。生活中经常遇到不是整千克重的情况,教材着力指导学生识别秤面上表示的体重,通过几名孩子的对话,逐步体会“大约重23千克”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学生分小组进行称体重和比体重活动。
二、“认识千克”课时教材认识及教学建议---------发言人:梁翠玲
《认识千克》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特别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等表面特征,而对于本质性的质量大小关注较少。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感知轻重。通过进行“背人”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进入知识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应事先准备学生熟悉的物体:两袋盐、1千克苹果、1千克冬枣等。让学生掂一掂,感受物体的轻重。2.实践体验,建立概念。拿出实物,让学生认识台秤并亲手操作,称一称身边的水果1千克大约有几个,并通过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质量概念。3.回归生活。布置回家作业:先估计家中那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再实际称一称;并和家长去超市看看那些物品是以千克作单位。本节课中,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要活动起来,增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另外组织学生课堂活动,注意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而不是流于形式。
三、“认识克”课时教材认识及教学建议--------发言人:严芹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中学习克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克已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克的相关知识,我觉得教学中应注意一些问题,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
1、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设计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抛弃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课堂实践的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内容引入时,要选择了向学生展示超市中各种物品的标价,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中去,这样学起来就很轻松了。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分组自己动手去称一称、掂一掂等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探索,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一下单调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3、教具直观、形象 在课堂上要选择农村孩子最常见的东西作为教具。例如:小豆子、小石头及一些零食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实践活动---称一称”教材认识及建议--------发言人:万田丰
“实践活动—称一称”课前要作一个学生认知方面的调查,对于“称重”这个知识点,学生具备了一些生活经验,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识杆秤、电子秤、人体称,盘秤,会识别盘秤上物品的“斤数”或“两数”,可是对于“千克”和“克”这两个计量单位的认识几乎为零。因此,基于此点,在设计本教学时,要采用“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不仅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课前可以要求家长为孩子准备一把小弹簧秤,各种物品,并向家长说明孩子实践操作活动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要重视“称、掂、估”三活动,以此加深感受。
在“千克的认识”这一环节中,要让小组内反复称一称、掂一掂,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感受1千克的质量。
在“克的认识”这一环节中,学生手中的小弹簧秤无法称出1克,小组没有天平,这个时候可以由教师来演示称一克的物品:2分硬币,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2分硬币,这一点比感受1千克的质量更困难。
教学中的注意点:由于学生所带的弹簧秤五花八门,单位、刻度各异,教师可能无法统一讲解怎样读数,造成读数的困难,教师需要花较多时间到小组里指导,同时在活动中学生沉迷于自己的活动,结果有可能造成“单位换算”这一环节不够时间。另外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用克做单位的物品例子来加深对克的感受,这一点是比较难做到的,可以改为例举学具盒里的哪些物品和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一样大约是1克,再拿到讲台的天平称一称。这样做才更有实效。
五、集体备课“认识千克”课时
1、预设教案--------中心发言人:孙溶清
第1课时 认识千克
备课人:孙溶清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32页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先从实际情境中引出称量物体轻重的必要性,再认识各种各样的秤,引出计量单位千克,然后通过观察秤面和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千克。教材还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千克的认识。[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对一些常见物体轻重的感知,逐步培养对物体实际轻重的判断能力。
3.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准备] 盘秤、红枣、膨化食品、大米、鸡蛋。[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认识千克。1.感知物体的轻重。出示一袋红枣和一袋膨化食品,提问:你见过这两袋食品吗?这两袋食品,哪一袋重一些?追问:这两袋食品,看起来一样大,你是怎样知道它们谁重谁轻的呢?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相机明确:掂一掂,称一称。提问: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简便一些?
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用手掂一掂这两袋食品,并说一说哪一袋重,哪一袋轻。]2.认识常见的秤。
谈话:刚才有的同学还想到用秤称一称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知道这两袋食品哪袋轻,哪袋重,还能知道每一袋食品究竟有多重。
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学生交流的同时,出示相应的秤的实物或图片,并追问:你是在哪里看到这种秤的?它通常用来称什么?
如果有些生活中常见的秤学生没有说到,教师可补充说明。3.认识千克。
提问:称这两袋食品各有多重,我们该用什么秤呢?
出示以千克为单位的盘秤,并指导着秤面上的“kg”介绍: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符号“kg”表示。千克又叫公斤。
追问:除了这里标注的“kg”,你在秤面上还看到了什么?
演示称一袋红枣的过程,让学生放上托盘之前和之后,秤面上的指针是怎样变化的,并思考从这种变化中能知道什么。
小结:指针指着刻度1,表示这袋红枣重1千克。
让学生再轮流用手掂一掂这一袋红枣,体会1千克有多重。
提问:你还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4千克和5千克的刻度吗?
追问:如果在盘秤的托盘上放上2袋红枣,指针会指向几?是几千克?如果放上4袋或5袋红枣呢? 4.指导完成“试一试”。
⑴学生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大米,并装在袋子里轮流用手拎一拎。
⑵提出要求:如果在袋子中装入1千克鸡蛋,猜一猜,大约要装多少个?动手试一试。
验证:把你装好的鸡蛋放在盘秤上称一称,看看是不是正好1千克。如果不是,可适当进行调整。交流: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发现1千克鸡蛋有多少个?现在你对1千克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二、应用拓展,丰富体验。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一袋盐水鸭和一袋大米的图片,提问:从它们包装上,你能看出它们各有多重吗? 追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设疑:这袋大米标明的净含量是“5kg”,如果把这袋大米放在秤上称一称,是不是正好5千克呢?为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5题。逐题完成,第5题让学生先说说从图中可以知道什么,再各自列式解答。
三、全课小结
1.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小朋友课后到商店里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千克。
四、课外实践活动
完成“想想做做”第6、7题,提醒学生认真做好记录,并可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写下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
2、备课讨论,对预设教案进行修正
吕玲凤:“引入阶段,两样物品可以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学习用品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说说怎么比,从而引导可以“掂一掂”“称一称”。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所体验,教师以此为基础,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严芹:“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准备一些1千克的物品,然后再称,用一只手拎1千克的东西,有必要让学生感受2千克和3千克的物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经历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逐步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接着类推感受整千克数,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万田丰:“可以按照以下的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活动:比一比---通过比较两袋食品轻重的方法,认识到物体是有轻重的。比较比较重的方法可以是“掂一掂”,也可以是“称一称”;认一认---既然“称一称”是比较轻重的有效方法,那认识一些常见的秤自然就有必要了。称一称---计量需要单位,而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那么哪些物品重一千克呢?实际称一称,对1千克的认识就能初步建立。拎一拎----把称出的1千克的物品再拎一拎,有了这样的直接体验,学生对1千克的认识当然会更加清晰。”
梁翠玲:“如果教学中没有实物,也可以用教材配套的实物图来代替,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另外对于教材中提供的这些秤,教师有必要进行一些说明,有些秤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用到的。”
孙溶清:我觉得这节课按照“猜—--称—---数—--掂—--比—--实践”的思路上还是可行的,对于大家的建议我会在教学中进行改正。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些方面可以注意:
1、应介绍清楚“称一般物品用千克做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
2、说明“千克又叫公斤”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3、还要组织学生观察发现有效信息,进一步感受千克的概念,接触日常生活中有关计量物体重量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
4、认识秤面我觉得也很重要,我们教学中应认真指导学生观察。
六、话题讨论:
1: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2:如何使练习达到效果?
万田丰: 在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点“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千克和克,感知1千克和1克的实际轻重”我觉得关于观察可以注意:
1、准备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生活用品(1)要指导学生观察台秤(2)要让学生观察包装袋上的质量。
2、观察要仔细、全面(1)千克和克的关系,操作两袋盐的过程(2)认识克教学中操作天平的过程(3)观察秤面上的数字和单位(4)观察商品的净含量问题。
3、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看什么”“怎么看”“得到了什么结论”
4、在观察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估一估”“数一数”„„
严芹: 动手操作我觉得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教师操作
1、要规范到位,演示过程和操作天平等
2、要边操作边说理。
二、学生个人操作,1、课堂上能人人准备的材料要学生人人都准备
2、课后操作可以在父母亲的指导下
3、从生活中找一找、看一看、称一称。
三、小组操作
1、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安排好组长
2、要明确操作目的,操作流程
3、小组操作要有结论。
孙溶清:
本单元的练习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第一,要循序渐进,先简单,后复杂。教师在选择练习内容、布置作业时,要有适当的计划,要围绕“千克和克”单元的教学目标,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次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第二,要正确掌握练习速度和保证练习质量。第三,要正确安排练习时间。学生回家在父母的带领下到超市和购物店去看看每种物品的质量。梁翠玲: 可以设计多样的练习以达到本单元的练习效果1.在内容的编排上体现生活化与针对性。在练习中可以让学生记数学日记,从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对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改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处注意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与积极的思考中掌握、消化知识。3.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寻求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要把问题解决的策略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要停留在解决问题的表面,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
主持人:通过今天的备课活动大家清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请各位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认真钻研教材,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多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物品,让孩子多观察,多操作,多看,多动手,切实使“千克和克”单元的教学能够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效果。谢谢大家的精彩发言。
校本教研中“课例研讨”的基本要求(试行)
“课例研讨”分两个环节进行,现将基本要求做出如下简要说明: 环节一:课例展示
1、组织教师听课。
2、教师听课要有目的性,着眼于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以备交流听课心得。环节二:课后研讨
1、课后研讨时,要有专门的会议主持人和记录人员
2、主持人首先做好开场白,并对作课教师“课后说课”提出要求。
例如:首先,感谢xxx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生动的课例。下面我们就刚才的课例进行研讨。先请xxx老师结合今天的课例作自我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自己的授课感受: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谈教学设计思路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最后谈谈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教学效果。
3、作课教师进行反思。
作课教师根据主持人的要求进行课后反思,要求参与听课的教师作好记录,提炼问题,准备发言。
4、授课教师作完自我反思后,主持人及时引领。
例如:谢谢 xx 老师,我们都能感受到你的用心,体会到你的真情。下面请各位老师针对 xx 老师的这个课例,从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5、听课教师评课
听课教师评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课标理念,尽量有理有据。
(2)先肯定成绩,找出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再客观地指出不足或值得商榷的地方。
(3)主持人中间要有引领。(引领的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3--5次为宜)
在听课教师评课的过程中,主持人要及时捕捉问题,相机引导,适当进行理论上的拔高,引领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例如:是啊!配音范读确实能有效地让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但是一个好的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应该是要有语言素养,要有激情!好!现在请大家再次回顾课堂,看看在指导感情朗读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课堂生成与我们的备课预设有哪些优劣。请大家深层探讨。
6、主持人根据课堂情况提炼1--3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教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交流,最后达成共识。7.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发言
例如:
主持人:听到大家的发言,那种诗意的表达、深刻的反思,我很感动。我们每一次的研讨,老师们都是那么的投入,认真的备课与研讨、倾听和观察、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抱着一种研究者的态度参与我们的教研活动,肯定会有不少的收获。
今天的研讨我们达成了这样几个共识:
1、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基础,是扎扎实实、有效地搞好认读。读的要求要明确,方法要有趣味性,教师激励性话语要随时跟进。
2、指导朗读的策略很多,通过多媒体的视觉冲击,音乐的喧染,教师富有激情的范读,都是很好的办法,但重要的是,要善于在朗读的指导中打开学生的生活视角,让学生自己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立体的生活画面,并把它通过读、说表达出来,真正地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3、语文老师要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素养,重要的是,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有激情,没有激情就不会有生动的课堂、真情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好,今天的研讨就此结束,希望大家再有针对性的读书,下个星期x, 我们在教师阅览室,交流读书心得和自己教学的反思,谢谢大家的参与,散会。(如果领导在场,还可提出指导性意见。)注:课后交流时间不少于60分钟
第五篇: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
校本教研活动主持词(数学)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很高兴在这个甜密的月份里,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探讨最小级别的教研活动-----校级教研组活动。首先我谨代表二小全体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
今天的程序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金老师为我们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后让执教老师说说自己的反思;后再互动评课(在此环节有本校老师,也有在座的每一位,到时希望每位都能参与),最后由我们的数学的专家----王益静老师作专业引领;下一个环节便是到二楼听一听我们陈主任的讲座;
在上课之前由我来讲一讲我们收集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啦、举生活中的例子等等,特别是图形与几何此举会更多,但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再比如,新增加的“图形与运动”中的“轴对称图形”,分开两个年级,我们又应该如何把握“度”、目标的制定该如何?„„细小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些细小的问题开展教研活动。
下面有请我校的金薇薇老师给大家上研讨课。
展示课
课已展示完毕,请大家休息10分钟。于2:50在此互动评课。请“二小的老师”作好准备。执教老师说课
刚才金薇薇老师很用心地给我们上了研讨课。我想请大家和我一起用掌声对金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下面有请金老师就自己执教课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说课。
课互动:
听了金老师的课后反思,在坐各位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下面我们就进入评课互动环节,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
谁愿为先!
这样吧,我先为大家抛砖引玉。
金老师有执教“判断题”时提到一点:你设计此题的意图是什么?你达到目的了吗?
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参加我们会议的代表都是数学教育教学方面的行家高手。希望各位能就自己的观课谈谈感受!为我们的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点评:
这些问题一直是我校教师们的困惑。
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请在座的学校领导----政教处主任,王益静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给与现场指导。大家欢迎!
活动小结:
感谢专家们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让我们获得启示,会后我们将进一步反思,努力去推进我校校本教研朝着纵深发展。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校数学组全体老师!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