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董事长两封来信的一点浅见

时间:2019-05-15 07:3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回复董事长两封来信的一点浅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回复董事长两封来信的一点浅见》。

第一篇:回复董事长两封来信的一点浅见

回复董事长两封来信的一点浅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当我阅读完董事长亲自发出来的这两封信,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董事长、总经理两位老板和公司当前面临的巨大压力,我身为公司高管的一员也同样强烈的感到了这种压力和自身在组织角色当中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董事长在文中不禁问了我们大家:亲爱的战友们,我们的未来在哪里?可想而知,董事长在写下这每一字每一句的时候,内心承受着一种对公司未来的忧患。我们全体高层管理干部们在阅完此信件时,都回忆了生活家过去的点点滴滴、创业艰辛与坎坷的历程,并“坚决支持公司发展政策和步伐”、“拥护董事长的战略远见”。我也体会到了我们管理者们那一份体谅之情和想做好工作的士气。可是目前,我们或许更加需要真切的感受这种前所未有危机感,并认真思考后续的工作目标及方向,拿什么措施?找出什么控制的重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我们作为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在每一段变幻莫测的时期当中,都饱有一种忧患意识,才能将我们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董事长在文中所谈到的问题主要是公司的前景和战略的抉择,依据目前现状、产品结构和后期对董事会与大家的期望,所做的初步战略决策。这一切都迫切的需要董事会及公司高层领导对战略进行深思、基于对组织当前现状的反思及后期我们的职责与义务,还有责任„„ 事无巨细的管理才是战略决策的基础

关于董事长提出的战略决策。我们首先应该谈谈思维方式的转变,我觉得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不骄不躁。公司未来要面临产业变革,我们一是要考虑到公司在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和自身资源的限制,这无疑董事长已经作了分析,并且大家都表示了认同;但更重要,也更值得我们考虑的是,变革不是为了让我们做大,而是让我们做强,我们得清楚的认识到如果我们自身的企业优势、内部管理、体制建设、制度完善无法提高,所说的“产业变革”也不一定能使企业强而有力和带来企业的长远生存,仅仅盯住产品运作、品牌运作必然走不远,也走不动。如何加强我们企业的优势、竞争能力和核心价值,我觉得应该站在管理的角度上去思考,因为管理事无巨细,我们必然不能忽略管理,在这里我仍然坚持提倡“降本增效”来提升企业的管理。因为企业的每一天、每一种经营活动都会产生成本,如何让我们的企业创造出质优且价廉的产品,如何低成本运作,如何让企业轻松应战,依照我们公司现阶段的状况,值得我们积极应对和共同思考一系列的措施。看看我们自己:巨人的行业地位却是成本控制的侏儒

我们公司很多中高层都是经历了公司的创业历程,公司发展快、股东和团队也逐渐的扩大了自己的“宽度”,近几年来,团队缺乏激情、缺乏潜身干事、求真务实的精神,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团队及全体职工都在隐性的朝着 “企亏我壮”的态势发展,一些部门花钱没有事先做好估量、也不注重隐性成本的发生等等。在遇到危机或需要完成硬性指标而降本增效的时候,却没有全体的行动起来,也没有更多的管理者拿出可行的具体方案,致使一部分人忽视了管理,而靠少数部门在控制,是远远不够的。一出门,职工职员或干部都是“空中飞人”,常规的出差住宿或非特殊招待喜欢讲究星级或高档的场所,用人方面也存在着很多因人设岗、因薪设岗的现象,导致企业一年接一年不断攀升的高额管理费用,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小,而个人的利益越来越多。一部分人当上了经理或老总后,不再愿意沉下身来干事,缺乏了企业管理者应当具有的一种使命感、责任心、事业心,愿为公司着想的大局胸怀和同心同德工作精神,并对公司的效率、质量、成本、价值等方面持续的关注与尽心尽力的去工作。一旦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可能还是会有一些人跳出来讲话。在今年年初讨论春茗会的主题时,我深思再三,思考了这八个字“和谐奋进,感恩奉献”,董事长表示十分赞同,因为公司在极力的需求我们的团队和管理者:力量要集中、要有一颗感恩和奉献的心。而这种精神目前在组织里面已经微乎其微。创业之路不易,换位思考你怎么做

我们都知道公司董事长创业的路并不容易,经历了很多的挫折才得来今天的成就。然而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当行情还不错的时候,老板得用很多招人、用人、育人、留人的措施甚至说白了是金钱来吸引人才和管理者。可为什么他用多年来辛苦存下来的钱来创办事业,而这些所谓的人才或管理者却要轻易跟老板分享他辛苦的成果,或许很多人的确也并不轻易!可是至少我们有一些部门和个人已经在忽视老板辛苦创业时,被看重的每一分来之不易钱、忽视每一块地板后面的成本费用。试想,当行情低迷的时候或当老板不幸跨台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念在当初曾经一起奋斗的情谊而选择留下呢?我们不妨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板,目前这个项目是不是需要再考虑一下,再做购买或投资的决定?能不能自己做或有其它更好更低廉的方法去替代高额费用的项目?如果你是老板,面对公司中无谓的浪费会不会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果你是老板,对公司中花钱如流水的人或部门,你是否会暴跳如雷?如果你是老板,你是否会警惕公司里的每一分钱?如果你是老板,你的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是否会在短短的几年内过得像大家现在这么舒逸?如果你是老板,你会不会大刀阔斧砍掉公司“不打仗的士兵”、会不会削减“虚枝假叶”、会不会摒除公司“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你一定会!而我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是感性的思维,因为大家陪他们走过创业的路,他们对大家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可我们是否同样能做到对公司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去为之全心付出、不计个人得失,而我们团队的觉悟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理想。深而细的考虑成本费用,共同为企业降本增效

比如在公司建立上下班通勤车一事,有几位老总在职员发起的“联名信”上面签上了自己了名字,或许简要的考虑了此事对职员和自身的利益,这无疑加重了“联名信”的份量。可是是否想到建立通勤车,公司需要付出的费用与巨额的代价?采取什么样的方案?是自购车还是租车?据我们仔细的测算,建立通勤车,公司每年需要花费40万~70万元的费用。公司现阶段是否消化和承受得了?我们一些老总在做决策的时候,常常不愿思考得太细太远(当然这里不是针对在联名信上签名的老总的工作思维以偏概全,只是说明在成本方面一种现实存在的现象)。我们身边有很多的费用明明可以节省,明明可以以更小的费用取得更好的效果,明明可以思考或规划得更细来节省用人成本,可我们管理者不愿往深的、往细的去想。公司大了,个人的利益多了,越来越将公司的利益置于其次或不顾。所以,总经办将在后续为公司日常管理方面的成本费用控制做好相关制度的约束,让大家自设目标结合公司所设定的目标共同展开“成本变革”的活动,需要的是全体职工和干部行动起来,共同为维护公司的利益和增强长远发展的能力而努力,这也是我们大家后续共同工作目标。借用董事长的话:不偷懒、不麻木 最后,我想到董事长在文中提到的一句话,他说“多年来我对自己有个要求,我预料不到的事和超出我能判断的新事物,发生了、这是我无可挽回的或我能力不足的地方,我并不遗憾和懊恼,因为我没有偷懒和麻木,我在尽心尽力,但是所有我能意识到或观察到的危机和趋势,我不能原谅自己去忽视它可能的发生”。我想我们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有这种精神和胸怀,用在日常管理上来说,如果我们能够预料到发生的费用和知道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使成本或费用更低,却不采取措施,那么我们不能做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如果我们偷懒了、面对各项管理和销售费用、生产过程当中的成本和人员布局不合理等状况,我们选择了麻木,就更不值得原谅,也应该更好的反思自己的行为与自己对企业的价值、对老板的责任和作为企业管理人的责任。与企业同在

公司的未来不管面临什么样的战略抉择,始终靠的是我们每一位管理者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企业大家长的心态带好自己的团队,更需要大家合心合力和共同提出好的管理措施,而不是仅靠一部分人或老板为企业规划管理的措施,每一个管理者都应带领自己的部门锤炼这种意识和思维,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共同献计献策。在后续的工作中,并能规划出自己部门可行的工作方案和降本增效的措施,鼓励全员积极行动。

利益是死的,可我们每个人的心和精神是活的,希望这种活的东西能伴着企业走得又长又远。我深信,我们大部分管理者的心是与生活家同在的,愿为生活家担忧和共同分担责任,愿意感受和体会老板的心情和公司面临的现状。始终与公司站在统一战线,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谦虚谨慎的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一项工作,内抓管理、重视管理。有了大家这种和谐奋进、感恩奉献的精神,企业才能做到临危不惧,才能强而有力、才能长远发展。

杨雨彬2011-5-5

附言:写完这段回复,我感觉自己作为公司高管的一员,并没有针对任何部门或他人,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我是以诚恳的心态、站在全局及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希望通过找出现象、提出公司的工作方向,而让大家有所受用。因为公司的发展需要大家,我们有的管理者可能有一种高度的情怀和精神,可能还有的管理者在管理的思维上不够深远,只看到眼前的工作,没有用战略和责任的眼光来看待当前的工作与企业长远发展之间的联系。在此,我希望我们都能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相互提升,总经办在此过程也会全心全力为公司、为各部门做好服务,将我们共同的事业创造的更为辉煌!

第二篇:《禅定指要》的作者逸尘老师,对某修行者来信的回复

《禅定指要》的作者逸尘老师,对某修行者来信的回复

编者按:逸尘先生是《禅定指要》一书的作者。是一位年高德勋,有真修实证的佛法成就者。这是逸尘先生回复一位大修行者的信,后来单独成文。经先生允许,发布到网上,以裨益于有缘。

观音菩萨开示的成佛之路(原名:关于耳根圆通法门)逸尘 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介绍了自身修持成功的经验,得到佛和文殊菩萨的高度肯定和赞扬。“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 “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覌世音。”这是在楞严法会上对此一法门作出的权威性的评价。这既是过去微尘诸佛所走的成佛之路,也是文殊证果之门,所以要求未来修学人,都应依这一法门来修练。

覌世音菩萨所介绍的耳根圆通法门,一共只有五十二个字: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不要看轻了这五十二个字,它概括了修持成佛的全部过程。由于众生根器不同,走完这段路,需要几年几十年,甚或几世几十世。但是,你不要被漫长的时间吓住了。只要诚心如法修持,会有不同阶次上的成果的。覌音菩萨获得的是最高成就。六祖慧能听到金刚经中“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时,所证得的,是“尽闻不住,覚所覚空”旳境界。其余两步,六祖是以后经过苦修证到的。所以,决心解脱生死,跳出轮回,证得道果的修行人,应当毫无犹豫地行此法门。

由于覌世音菩萨讲得太概括了,许多修行人都不知道怎样入手。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入手,如何修。

首先必须明白,这个法门是在定中修的。覌世音菩萨在讲述他的经验时,先说过这么几句话:“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覌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段话中,除了告诉我们覌世音菩萨修此法门的时间和师承以外,还说了两点十分重要的内容:一是先要发菩提心,二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发菩提心是易于被忽视的,其实它十分重要,不发此心,即无此因地,是不能证得菩提道果的。如何发菩提心,请参阅海玉法师所著的《如何发菩提心》一书,海玉法师在书中有精辟的论述。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指能闻的闻性,思指正思惟,用正知正见去思惟佛理,三摩地就是正定。这就告诉我们,修此法门必须在定中修。

那么,没有修过禅定的人怎么办?那就得先修禅定。定力提高了才可以入于闻中。这是对普通修持者而言。文殊菩萨讲的“欲取三摩地,实以闻中入。”是对覌世音菩萨修持方法的总结概括,覌世音菩萨是遵照他的师父覌世音佛的教导,从闻思入三摩地的。现代的修持者,自身条件千差万别,可根据实际情况,修好褝定,提高定力,才可进行下一步。

有人会问,修定要达到何种阶次才能启修耳根圆通法门呢?回答是:在四褝八定的任何一个阶次上,都可以启修耳根圆通法门。有人修定几十年都未进入初褝,是不是与此法门就无缘了呢?不是。你能达到初褝之前的未到地定,也可启修。未到地定的定相是“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首床敷,犹若虚空。”觉出入息遍全身毛孔,息入无积聚,息出无分散,覚自身空假不实,亦知生灭刹那不住,根境识和合。在此境界,易发见思真解。有人会问:我从未修过褝定,是不是不能修此耳根圆通法门呢?也不是。既然未修过褝定,又想修此圆通法门,最好的办法是从修褝定入手。一般说来,只要如法修习,信心坚定,一年左右的时间会修到未到地定。(请参阅拙著《禅定指要》一书中“十六特胜覌”一章)。还需要说明,定的工夫越高,对修耳根圆通法门越有利。如果四褝八定已完全证得,再修此法门,那么此生必证佛果。需要提醒的是,若已进入初禅,不应轻易放弃或改变修行方向,因为进入初禅后,定中易于发生飞跃性变化,把握住了时机,会跃向高阶次。在巩固好已达的定境后,感覚再前进已很困难,此时,即可转修耳根圆通法门。这是充分利用自身潜质。

下面,回到观世音菩萨的五十二字“真经”上来。“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初,是开始。闻中,是能闻的闻性之中。这个初于闻中,不是说进入就可进入的,他要靠定的工夫。不能入定,这一步无法开始。“入流亡所”,入流是心光内照,反闻闻自性。出流是向外驰求,遀尘攀缘。入流之流是法性流,出流之流是轮回流。初修此法门者,常会遇到出流的干扰,心往外驰,随尘攀缘。所以,必须以定力来排除干扰。“亡所”,亡是消失忘却,所指声尘。由于心光内照,反闻闻自性,其结果是忘却外边的声尘,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了。这就叫解动尘之结,在这里,亡是解脱之义。这段工夫是在“反闻”上面做,通常人们“闻”的工夫是向外的,现在要它向内,去闻自性,难度有点大,需要有个过程。成功了,外尘声音自然消失。(自然消失是一种方便说法,其实就是听不见了,就好像把耳机的开关关闭了。)许多修定的人,都有过同类的体会,进入定境,外界的声音都听不见了。因为他们不是修的耳根圆通法门,故以下的发展不同。这里还要强调一下,修此法门,是以楞严经为指导的,故应在修持阶段,利用时间反复精读楞严经。

上面讲到这一步是解动尘之结,这个“结”字是什么意思呢?是结集、系缚之义,烦恼的异名。系缚众生而不使解脱,故谓之结。是生死之因,为烦恼而结集生死,故谓之结。修此法门,就是要解脱这些系缚众生生死的“结”,一共有六个,即

1、动尘结。

2、静结。

3、根结。

4、觉结。

5、空结。

6、灭结。六结既解,五阴全破,妄尽真露,寂灭现前。那就是证得圆通了。证得圆通,即是与佛同体,与佛同用,超出世间出世间,十方圆明。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所入既寂,是上一步解脱动尘之结后所进入的静境。这还是在色阴区宇里,故不能住于此静境中。要把静相也去掉,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才能破静结,也才能破色阴区宇。但是,动相易舍,静相难弃。许多修持者在此境踏步不前,原因是修持者易于认知动尘的干扰和违害,因而对动尘易生厌离心。但对静相就不同了,许多人打坐就是为了入静,现在一入静境,便生贪爱之心。难于舍弃。没有认识到“动”是尘,“静”也同样是尘。若无精纯的见地,若无深定的工夫,若无自我警策,便会在此静境中徘徊一生。虽然定力会提高,但已不是此一法门了。

我们知道,摄心于一,可入定境,心光内照,可去动尘。静尘怎么去?仍然是加深定境,仍然是反闻闻自性,仍然是心光内照。此一工夫需要时间,在定中仔细体味、探索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境相。认识上必须明白,动和静都是尘相,只有闻性是不动不静的,若守住静相,下一步便无从进入,静结便不能解,事关生死,岂能停滞不前。如此对静相心生厌离,定工深入,动静二相,便会寂灭,如此才会出现“了然不生”的妙境。如此便解了静结。这是第二结。如此也就破了色阴。

“如此渐增,闻所闻尽。”“如此”,指的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境界,“渐增”是指在此境界中不断增加定力。为什么提出渐增呢,因为那个静相还要不时出来扰乱,只有逐步提高定力,做到定心坚定,静相才不会再现。继续修下去,能闻之根,随所闻之尘的消失而一同消失。这就是闻所闻尽的境界。这一步是把根结解脱,是破掉前五识的受阴。

能修到这一步,是很不简单了,五阴已破了二阴,己没有能受和所受。但要明白,这不是短期内所能达到的。它无可量化,难于用语言来描绘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覌世音菩萨也

只说了结果,没有讲过程。修持者想了解如何达到的过程,以便仿效。但菩萨未讲,大约是众生的情况千差万别,要自己去探索寻觅体悟。如果说有诀窍,那就是在定中求,求是一个方便之说。心经上说:“覌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句话为我们透露出宝贵的信息,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换句话说就是破五阴),是在深定中实现的。修此法门,定境一步比一步深,就是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修行者同样为了“照见五蕴皆空”。这个定不是一般的定,是大定,是楞严大定。

还要谈一下理上的问题。修此法门,如不解决好理论问题,做不到事理双融,修持想获得顺利进展是很困难的。覌世音菩萨在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告诉我们色空不

二、受空不

二、想空不

二、行空不

二、识空不二的道理,明白这个道理,才可能把五蕴照空。在“闻所闻尽”这一步上,因为涉及受阴,理论上要明“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的道理,用这个理论武器作指导,才能解根结,破受阴。

“尽闻不住,觉所覚空。”这一步是解覚结,破第六识的想阴。上一步是把能闻和所闻都消尽了,但还有觉知的覚,所以,还不能住在上步所达到的境界里,还需要继续修行。在深定中去空掉能覚和所覚,这个难度是很大的。理论上要明白: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和空是不二的。这一步要达到的,即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闻之而悟道的境界。修出无所住心来,便是觉所覚空。大约要数年或十数年功夫,才能达到这一步。(这也是因人而易,因为各人的根器不同,修持积累不同。)达到这一步后,便执着全无了。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上一步把能覚和所覚都空了,还修不修?这个问题很重要。有的人认为,五阴已破了三阴,已经能无所住而生其心了,执着全无,达到当年六祖悟道时的水平了,还修什么?这不对。当年六祖写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偈语时,已经证到覚所覚空的境界,但六祖的修炼并未停止。因为他知道,那个“空”还未去掉,还须继续修行。他离开五祖到深山中与猎户为伍的十多年中,他不是去悠哉游哉了,而是去苦修去了。只有把能空和所空都除尽,才能解空结,才能破行阴。

修行人有一种习气,一是喜静,二是爱空。在初修阶段,静和空都是孜孜以求的神圣目标,常作如是想则习气形成。此种习气会障碍修行。人们但知进入空境之不易,但须明白这还只是向上攀登的一个阶次,不是目的地。

“空觉极圆,”是承上一步“觉所觉空”来的,觉所覚空,是把能觉空掉,还要把所覚知的一切都空掉。眼前全是空了,该怎么办?该去探究空何所依,在深定中去探究,用自性之光去探究。在这关键时刻,菩萨告诉我们他的宝贵经验,那就是“空觉极圆”。空覚是十分圆融的,在深定中去证得这种圆融。这个“极”字很重要,极是极点,是最边上的边沿,但,空是没有边沿没有极点的,你要是在深定中如此探究下去,会出现一个奇妙的结果,那就是“空所空灭”,能空和所空都灭尽了,消失了。这就是解脱第五个结空结,破了第七识的行阴。不要忘记: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行不异空,空不异行。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是解最后一结,也是破最难破的第八识的识阴。上一步把能空和所空都灭尽了,似乎是己到尽头了,其实,并非如此。还有一个灭字未除,灭和生是对待的,有灭就有生,而佛法是不二法门,有对待,就不是究竟,就还要继续修。直到把生灭二相都消尽,才能解第六个灭结。灭相是最难消的,可以说是耳根圆通法门最难的一关。如何才能使灭相全消,只能是在深定中去进行。用自性之光去覌照生灭相,生灭相自会消除。因为诸法体性是不生不灭的。

“寂灭现前”中的寂灭二字要解释一下。寂灭是梵文湼盘的意译。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名寂灭。到这一步,寂灭现前了,就是不生不灭的境界现前了,亲证佛果,得证圆通了。

这时,会“忽然超越世出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这个法门修到这里,六结尽解,五阴俱破,妄尽真显,寂灭现前,得证圆通了。

这就是在楞严法会上,佛让文殊菩萨为阿难选的最当其根的方便法门。也是文殊菩萨为后世众生选的,佛灭度后,此界众生修菩萨乘,求无上道,最易成就的方便法门。

最后,我们再敬录文殊菩萨的几句偈语,与修行人共同体会悟解:

覚海性澄圆,圆澄覚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覚乃众生。

空生大覚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非惟覌世音。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盘心,覌世音为最。

第三篇:职业经理人必读:某董事长回复离职的高管

职业经理人必读:某董事长回复离职的高管(2013-04-04 09:54:32)

转载

标签:

职业经理人

空降经理人

个人提升

教育 ▼ 分类: 管理研究与精进

SONG先生:

你好!

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提笔给你回复这封辞职信,可能这封信比你洋洋洒洒的辞职信要简短得多。

首先非常感谢你阶段性加盟我们的公司,我也代表公司的全体职工及家人对你这段时间的贡献表示感谢。当你坚持离开这片不适合你发展的“土壤”时,我很遗憾,也很痛心。我并不否认你信上所说的企业的这些问题,而这也正是我竭力邀请你加盟的原因。下面我逐一答复你提出的问题。

一、关于你走入企业的决策

你我双方的定位问题,是我们分歧的根源。这看似是管理角色的界定,实质上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抗争。你知道,这个企业在风风雨雨中打拼了19个年头,才终于走到了今天。周围的企业一个个在我面前倒下了,我们自己也经历了几次死而复生,如果没有这些九死一生的经历,根本无法体会到个中的滋昧。这迫使我不得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同司机开车越久,就越懂得谨慎。有些时候,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负债。其实你说的这些问题,不仅仅你我,包括企业的那些高管,大多心里也清楚。前几年,企业也曾积极学习某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为此政府部门还把我们树为典型,但公司为这种激进的措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个企业能经得起几次这样的折腾?所以我不得不压着变革的步伐,而你却把它看成了阻力。

我内心也希望企业发展得越快越好,但我知道,弯拐太急容易跌倒,螺丝过紧容易拧断,这才是你我在授权问题上争议的关键所在。经验告诉我,企业重发展,更要注重安全,平稳的发展比忽上忽下要明智得多。今天我不敢奢望企业的涅槃重生,就企业的现状看,发展的速度慢一些,至少倒掉的几率要小很多。说心里话,我不是不信任你,你的人品我也非常赞赏,包括对你背景调查的业绩我也认可,从二十多个候选人中选定你,也说明了我对你莫大的信任。但你实施的方法,我总需要权衡,因为成功的经验必然基于不同的企业环境,否则广为垢病的家族企业,就不可能有国内外那么多成功的先例。

实质上你我分歧的焦点在于“企业安全”与“企业创新,之间的认识不同,立场不同。我考虑更多的是企业的安全性发展,而你注重的是推动企业业绩的决速增长,其他一切可以摧枯拉朽。如果推进的“改革与创新,给企业带来危险和不确定性,那我宁可选择缓慢的完善。企业毕竟还没大乱到需要大治的时候。你可以认为我思想保守或心理准备不够,但当一个人由身边的喧嚣变成了突然的空寂,由清晰地了解每一点动态演变成只知道企业的大概,这种悬

空的感觉,让我一次次从噩梦中惊醒。让我完全放得下,谈何容易,我毕竟是人,不是神。尤其是当我无法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革结果的时候。

说得不客气一点,你可以把企业当成自己某个发展阶段的平台,但我不能,这个企业不是你所说的“当成自己的孩子,而是我生命的全部l企业一旦经营失败,你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再继续找一个下家,而我呢?跳楼的,是我,不是你!这个社会,老板永远不会有那么多的机会拍拍屁股换个地方当老板,就是屁股拍肿了都没用.毕竟中国没有几个史玉柱,可以换个地方东山再起。当你什么时候做老板,也许就明白了。这无关你是否进入企业。你走入企业,是我们双方各取所需的结果。

二、关于战略思路的配合上

问题在于,我要你来干什么?

我承认,我们在战略思路的配合上,由于沟通的深度远远不够,导致存在了一些误区。当一个人拥有10万元的时候是自己的,100万的时候还是自己的,当拥有1000万的时候,就不再是自己的,而是社会的。我不否认你超前思路的正确性,但当大家都说你对的时候,错也是对,当大家都说你错的时候,对也是错。

前不久见到一则颇耐人寻味的故事:一天,一帮正表演抗日题材的电影演员去厕所,在村头碰到一个老农,问厕所怎么走。老农激动地握着他们的手:“太君,你们什么时候打回来的?先不要去厕所,我带你们去抓村干部!——如果目的不明,必然南辕北辙。

你把业绩指标或公司的效益放到了第一位,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我的排序是:首先让企业尽可能的延续下去,其次才是企业的发展。尽管我对业绩指标有所要求,其实是在次要位置。也许你会问,既然不是为了业绩,为什么还要高薪聘你进来个因为我心里很清楚,再让原来这帮家伙折腾下去,企业很快就要完蛋,正如你100多页的诊断报告所分析的,三年业绩的徘徊也是佐证。我对他们是爱恨有加,但爱甚于恨。

下面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排序。我也时常在反思,一个老板挣钱的目的究竟为了什么,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再富裕也无非一日三餐,一衣遮体。虽说百年企业人人向往,但一个企业能生存30年、50年己经很不容易了!我们的企业又能走多远?

每当我走进企业的每一个角落,看到的点点滴滴无不浸透了老臣们当年的汗水,包括车间、门卫室都是他们在三九严寒中一砖一瓦垒起的,上面还印有他们冻裂手脸的血迹……千名员工中近1/4是夫妻关系,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他们的身家性命都己经跟这个企业血肉交融了。企业一旦倒闭,他们将无家可归。所以我必须将这个饭碗捧好,己经没有了退路。我没有什么高尚的目的,这既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目的。退一步说,即使儿子未来接手这点家业,也需要这些最基本的基石。到此,也许我的很多行为你就有些理解了。

但这些我又怎么去告诉你?不是为了业绩,你会拂袖而去。因为创造效益是你们职业经理能力的证明或者生存的意义,而养活这帮员工则是我朴素的想法,无论你把它叫做小农意识还是狭隘的个人情结。

三、关于对下工作的推动上

你认为,我对你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并把你进入企业后我设立的监督机构看成了一种掣肘,可这是我了解真实信息的重要窗口。你一味的要求老板去改变,要围绕新的方向和政策,并希望其他人也围绕新高管去适应,可这现实吗?任何一种管理思路,都能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能把你们外聘人员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我们这些老臣们积累的丰富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拳头即可,但你们双方都过分坚持了自我,让我如同面对自己的左右手,左右为难,无法割舍。

你说,只换一个包工头,想领着原来一帮盖草房的泥瓦匠建起高楼大厦几无可能。其实,出发点不同,自然行为迥异。从职业经理的角度,你会毫不留情的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所有老臣一股脑清理掉,从业绩的角度无可厚非,但你我身处的环境不同,在这方面我需要的更多是感性,而非理性。正如面对自己一点点拉扯大的孩子,突然发现得了绝症,怎么办?从人类发展和人性关怀的角度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无需辩论,你的措施己经被优胜劣汰的自然界所证明。但是,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当某一天,他们被淘汰了,让我如何去面对这帮父老乡亲?有些人己经两鬓斑白,他们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留给了企业。纵使我可以身背骂名,又让我如何每天都去面对起居一院的眼神?难道仅仅是那点金钱的补偿吗?再说把功臣一个个的杀掉,将来还有谁肯信任我?也许某一天,当你感觉不爽的时候,你会拍屁股走人,正如你今天的离职。但他们永远不会抛弃我,他们会与企业生死不离,直至终老。因此,在老板的眼里,忠诚大于能力。

下面用你培训时常给大家讲的“自行车的故事“来解释工作推动上的困惑:“据说中国最早引进自行车的是一个富家子弟的留学生,他看到国外自行车盛行,就不惜高价买回一辆,家里人一致反对这洋玩意:几千年来我们一直靠双脚走过来的,不是很好吗?想快就快,要慢就慢,而且无需什么平衡不平衡!“留学生一再解释,连他本人在内,每个人都试了几圈,东倒西歪确实比不了自己习惯的走路方式,那辆自行车随后束之高阁。半年后,这家来了一个半大孩子的亲戚,他很好奇,就将这布满尘土的自行车从角落里拽出来,在庭院里折腾了一上午,饭都顾不上吃,家里人也没往心里去。到了下午,突然发现一群小孩子在那个骑自行车的孩子屁股后面追都追不上,众人大吃一惊,后来自行车就慢慢普及了。

这个故事没有错,但我一直在想,如果把自行车放到一个没有人会骑的敬老院会怎么样?推动高速变革的往往是一些“新生力量”,而我们毕竟面对的都是一些“老人“。大而言之,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也一直在走出去,引进来,但我们跟先进外企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因为这是文化使然,需要一个融合的过程。你说我对组织伦理过分随意,事无巨细都要插手,其实这正是因为出现了问题。你们职业经理抓大放小的同时,工作容易浮在面上。当然我也承认,磨合需要个过程,用对人才是关键,但摆在眼前的浪费,于情于理我无法无动于衷啊。也许我的这种方法有待商榷。

四、关于对职业经理的评价

对职业经理与老板关系的评价,这个话题太大,我不敢妄下断论,但国人几千年来观念的影响、文化的积淀、相互的诚信等等,也许让这种纠结不得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我也像所有的老板心理一样,希望这个企业能基业长青,这也是我引进你及其他高管的初衷,只是在实际推动中,与我设想的差距太大,我耳朵里每天塞满了不同的声音,而更多的是抱怨和意见,伴随着干部心态的动荡,我不能不产生疑惑。

这些问题的产生,应该说作为职业经理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说明在沟通环节上仍存在某些问题。作为类似规模的企业,不照样也有很多通过职业经理的推动,成功地进行了二次创业,成为品牌的么?对具体事情的评价上,你习惯于只要结果。但我看重结果的同时,也同样注重过程。管理有两种方式,一个是靠“疏”,一个靠“堵”,也许到最后都能达到同样的结果,但组织付出的代价却天壤之别。我不希望你也像如今的地方政府一样,靠杀鸡取卵、寅吃卯粮、掠夺资源来实现所谓的业绩。

你却说,一个老板的格局和人性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并认为中国富不过三代会是多数国人的宿命,并由此上升到了国民教育。但我知道,一个人不能一日无炊。你为了说服我,曾讲过“孙武训妃”的故事,而且一再重申孙武的英明果断,正因杀掉了吴王阖阎的两个爱妃,军纲得以重振。我不知道这帮妃子们在战场上表现如何,但我也有一个故事送给你: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大渠,足以灌溉沿渠的万顷农田,可是一到天旱的时候,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有的甚至将农作物种到了堤中央。等到雨水一多,水位上升,这些农民为了保住庄稼和渠田,便偷偷地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因而决口事件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到后来抓不胜抓,防不胜防。面对这种情形,历代苟陂县的行政官员都无可奈何。每当渠水暴涨成灾时,便调动部队一面忙着抓人一面去修筑堤坝。后来宋代李若谷出任知县时,也碰到了决堤修堤这个头疼的问题,他便贴出告示:“今后凡是水渠决口,不再调动军队修堤,只抽调沿渠的百姓,自行修堤。“这布告贴出以后,再也没有人偷偷地去决堤放水了……这两种方式对我们管理者的评价是否有启示意义?

在你离开后,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个人的看法是,在职业市场还远不够成熟的今天,中小企业如果让职业经理做总经理,老板做总经理助理或许更适合企业的发展。老板从台前退至幕后,执行总经理决策的同时,既了解了进度,又能协调某些关系,这对民营企业也许不失为一种可以参考的模式,当然不能因此形成第二个权力中心。

下载回复董事长两封来信的一点浅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复董事长两封来信的一点浅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