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届中欧社会生态与法律比较论坛比较国际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召开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二届中欧社会生态与法律比较论坛比较国际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召开
11月14-15日,第二届中欧社会生态与法律比较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601国际报告厅顺利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和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彭真民主法治思想研究与教育基金会、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协办。来自维也纳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以及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以及国内多所大学的环境法学者以及部分官员、实务界人士参加了本次论坛。
我院韩院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周教授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和第一阶段的研讨。我院李艳芳教授、竺效副教授等多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社会生态问题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全球范围和国家范围内的实施与执行”。研讨分四个单元进行了研讨,第一单元主题为“共同但有区别任原则——发展、创新、挑战与价值”,第二单元主题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与社会生态运动——红绿运动的历史性结合”,第三单元主题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与能源、资源问题(全球和国家范围内的能源贫乏问题——保障基本需求)”,第四单元主题为“环境正义与司法”,第五单元主题为 “社会生态问题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全球范围和国家范围内的实施与执行”。中外学者围绕五个单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本次研讨会对于在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理解、贯彻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以及环境公平正义展开了丰富的探讨,对于在我国如何在环境保护法律实践、国际交流中贯彻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篇:“犯罪学与刑事法制改革”国际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举行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犯罪学与刑事法制改革”国际研讨会
在人大法学院举行
6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与牛津大学犯罪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犯罪学与刑事法制改革’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近百名学者同聚一堂,共赴盛会,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的众多博士和硕士旁听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参会学者提交的有关犯罪学与刑事法制改革方面的论文七十篇。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刑事法中心名誉主任高教授致辞,高教授宏观地描述了犯罪学及刑法学之间的关系,同时高度评价了英国学者在犯罪学上的研究成果,值得国内专家学者借鉴学习。
接着,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中国犯罪学学会会长王牧教授致辞,王牧教授介绍了犯罪学研究的历史,提出了本次会议对推动中英犯罪学研究交流,提升犯罪学关注度和重视度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英国牛津大学犯罪学中心主任伊恩· 路德(Ian Loader)教授致辞,伊恩教授表示牛津大学犯罪学中心一直对中国的犯罪问题及犯罪学研究都有所关注,对刑事中心能够邀请他和同事来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表示感激。伊恩教授强调了本次会议对英中两国、西班牙与墨西哥的犯罪学的研究以及互动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学与刑事法制改革”国际研讨会共分四个单元的讨论环节,为期一天半。第一单元围绕犯罪学与刑事司法改革的宏观问题展开;第二单元研究讨论的问题是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刑事法制问题;第三单元集中讨论刑罚制度的改革问题;第四单元针对性地讨论刑事司法运作中具体法律问题。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举行,与会学者就本身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激烈交锋。
第三篇:“中国梦与法学研究—法律实践”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中国梦与法学研究—法律实践”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成功举办
11月16日下午,“中国梦与法学研究——法律实践”研讨会及吕教授从教六十周年暨八十华诞庆典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议题包括法学理论的研讨、法律实践经验与体会的交流以及吕世伦教授学术思想探讨。此次会议征得近70篇论文,已编辑成《中国梦与法学研究——法律实践》一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吕教授是新中国理论法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对当代中国法理学、法律思想史学的发展做出了众所周知的贡献。六十年来,吕老师始终站在新中国法理学、法史学研究的前沿,先后出版了《法理的积淀与变迁》、《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列宁法律思想史》、《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上、下卷)、《马列法学原著选读教程》、《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修订版)》、《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论》、《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当代西方理论法学比较研究》、《中国和西方法律思想比较研究》、《西方法律思想史论》、《西方著名法哲学家丛书》、《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等一系列著作,发表理论法学文章300多篇。这些论著(论文)阐发的重要思想和学术观点,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不仅引领了法学理论研究的方向,而且带动和哺育了一大批青年学者奋力开拓、迅速成长。
第四篇:人大法学院尤讲师应邀参加“明清中国的法律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尤讲师应邀参加“明清中国的法律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应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之邀,尤陈俊讲师赴宁参加12月10-12日在该院举行的“明清中国的法律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期三天,汇聚了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的近50位优秀学者。尤陈俊讲师在研讨会分组报告中做了“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的主题报告,引起了与会学者们的热烈讨论。此外,尤讲师还担任其中一场分组报告的主持人,并在另一场分组报告中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吴海杰(Michael Hoi Kit Ng)客席副教授的报告评议人,以及在大会主题报告中担任杜克大学历史系欧中坦(Jonathan K.Ocko)教授的报告评议人。
12月17-18日,尤讲师应邀前往厦门大学法学院参加“中国法律史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了本次会议的20余位学者,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台湾“中央研究院”、辅仁大学、政治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韩国庆北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尤陈俊讲师在研讨会上所做的主题发言,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极大兴趣。在互动环节,尤陈俊讲师一一对其他学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第五篇:人大法学院刘教授赴德国明斯特大学出席“国际公司治理与法律论坛”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刘教授赴德国明斯特大学出席“国际公司治理与法律论坛”
11月1日至6日,刘教授应邀出席了在明斯特大学举办的“国际公司治理与法律论坛”(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Law Forum),提交了会议论文,并用英语发表了主题演讲《中国公司法与公司治理的国际化经验:如何把两大法系融为一炉》(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Corporate Law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How to make the hybrid of civil law and common law work?),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会议的主办方代表、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法学院的Jean du Plessis教授在致开幕词时引述了刘俊海教授在论文中基于中国公司法的变革经验而提出的世界各国都应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海纳百川的气魄,积极推动本国公司法的国际化的学术观点。
刘在演讲时首先阐述了公司良治与政府监管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了政府监管失灵的副作用,认为公司良治有助于预防市场失灵和金融危机。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司法与公司治理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对其他法域的先进立法例、判例与学说的移植与借鉴。他分析了1904年《公司律》在借鉴英国公司法、日本公司法以及德国公司法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对于中国现代公司法框架下的治理结构与两大法系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共性与个性进行了剖析,认为中国的公司治理体系既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也大胆借鉴了先进的域外经验。刘俊海教授还主持了德国明斯特大学Matthias Casper教授的演讲,并对其演讲中涉及的金融机构合规部以及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理论的危害性发表了评论。
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位著名公司法学者,包括英国剑桥大学的Brian Cheffins教授,英国伦敦大学的Janet Dine教授、Barnali Choudhury博士,美国波士顿法学院的Kent Greenfield教授、德国明斯特大学的Ingo Saenger教授、Bernard Grossfeld教授、Otto Sandrock教授、Matthias Casper教授、德国英格尔斯塔特大学的Claus Luttermann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 Ian Ramsay教授,澳大利亚邦德大学的John Farrar教授等演讲嘉宾和会议代表分别在论坛上发表了精彩的学术观点。
该论坛由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与德国明斯特大学联合主办,由德国洪堡基金会协办。据悉,明年的“国际公司治理与法律论坛”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