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美丽中国”贡献“贵州力量”
为“美丽中国”贡献“贵州力量”
6月9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让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思想落地生根,突出加强生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深化改革四个重点,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奋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贵州这些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如何进行扶贫工作,是人们关注贵州的重点。日前,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就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最近在贵州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影响广泛。贵州已经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践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您如何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
陈敏尔: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今年起,已成功举办4年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正式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贵州将进一步提升论坛层次,扩大论坛影响,不断拓展制度性研究领域,更加注重成果分享,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贵州力量”。
对贵州而言,良好的生态是最大的优势、最亮的品牌。我们要把优势用足,把品牌打响,让生态文明既成为发展的方式,也化作发展的成果,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一方面,以良好的生态助推贵州加速发展。良好生态能够助推贵州加速发展,把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现在的投资者、旅游者来分享贵州的发展机会,不光是来赚钱,来观光,还要分享这里的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分享这里的生态与环境。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种下的常青树,就是未来的摇钱树。
另一方面,用环保要求倒逼贵州转型发展。要在实现金山银水的同时保住青山绿水,发展就必须是有质量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作中,贵州正逐渐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既提速又转型、既发展又保护,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
当前,按人均GDP水平排位,贵州在全国挂末,但如果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贵州排第26位;按国家统计局景气监测中心与有关单位关于各省区市绿色发展指数排位,贵州排第13位;《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显示,贵州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幅位列全国第二位。这意味着,只要我们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完全可能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
记者: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中央对贵州的要求。贵州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实现发展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陈敏尔:贵州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不走传统路子。一个是特色化,根据贵州的比较优势做产业。比如,“四个一体化”、“五张名片”、大数据产业等都是做自己的强项、特色。
贵州生态好、空气质量好,这是人气,也是财气。良好生态环境,让贵州在选择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型、创新型的产业和项目方面更有优势。可以让我们在“赶”和“转”的过程当中,边赶边转,然后做出产业升级版,实现后发同步甚至先行。
贵州地形地貌特殊,山多地少,决定了生产力布局要有章法。就像在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留下相应空白的手法,贵州发展要更加注意“留白”,留给生态,留给生活,妥善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营造出宜业宜居宜游的良好环境。比如我们重点打造“5个100工程”,就是在贵州17.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多彩贵州拒绝污染项目,承接产业转移不能走“发展――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倒退式循环。
贵州推进特色城镇化有非常好的条件,山水、田园、乡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可以和谐相处,共生共融,互为风景,互为支撑。作为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贵在原生态环境,贵在多民族文化,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和山区特色城镇化的路子。贵安新区未来就是:“一片油菜花,一片稻田,一片社区,一片改造过的村庄,一片新兴产业园区”,是一个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谐统一的新区。
记者:贵州将如何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从而将生态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陈敏尔: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既是贵州加速发展、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扩大开放、提升形象的需要,更是改善民生、扶贫开发的需要,是贵州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当下之需和长远之策。
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即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重点抓手是100个旅游景区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齐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精品旅游景区,引领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的路径是“六个升级”,即着力在理念上升级,用现代理念引领贵州旅游业发展;着力在产品上升级,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着力在业态上升级,推动旅游由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变;着力在格局上升级,形成众星拱月、月照群星的格局;着力在营销上升级,构建全媒体时代立体营销系统;着力在服务上升级,增强贵州旅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我们的目标是“四个转变”,即推动旅游市场供给从浅层观光旅游向深度文化体验转变,区域旅游竞争从点线突破向旅游目的地竞争转变,旅游产品从观光产品向多业态转变,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向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旅游大省,到2020年全面建成旅游强省。
需要强调的是,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树立生态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我们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旅游发展全过程,以保护、利用、美化、建设青山绿水为目标,尽量多利用、少开发,打造绿色休闲度假的目的地、示范地,让“多彩贵州”为“美丽中国”增光添色。
记者:过去五年贵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五年,贵州又有哪些打算?
陈敏尔:总的来说,过去五年,贵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五年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40万人,8个县、194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5%,2012年达到4600元。三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重点培育了果、药、茶、薯、草地生态畜牧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扶贫产业发展。四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解决了14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电网网改率达到98%,改造农村危房144万户,完成生态移民搬迁10.13万人。五是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惠及405万名学生。六是政策机制不断创新。“摘帽不摘政策”激励措施、省领导集团帮扶、产业化扶贫、整乡数乡区域连片开发、以财政扶贫资金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扶贫开发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当然,这些成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国家部委和对口帮扶地区的大力支持。我们贵州人民是懂得感恩的,会珍惜来自中央和省外的支持,将所有的支持和帮助付诸于更努力、更扎实的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加快实施三大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全力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工作中,一是强基础。集中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向贫困县、乡、村延伸。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二是扶产业。重点打造十大扶贫产业,打造扶贫攻坚示范县,打造现代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推进扶贫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提素质。着力发展以教育文化卫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四是优保障。加快建设“扶贫开发+农村低保+临时救助”三位一体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创机制。深化集团帮扶、对口帮扶和定点扶贫方式,创新党建扶贫模式,打造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六是重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党建扶贫,打造扶贫开发的坚强战斗堡垒。
记者:今年贵州的扶贫开发将从哪些方面推进?
陈敏尔:今年扶贫开发工作主要目标要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3.6万户15万人;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将突出三个重点。
第一,重在扶产业发展。贵州欠发达,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欠发达。扶产业就是扶根本、就是增强“造血”功能,抓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我们将重点打造10个扶贫产业,打造10个扶贫攻坚示范县,打造10个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进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快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基地,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吸纳更多贫困群众到园区就业,切实将十大扶贫产业落实到产业园区、产业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市场、农户,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第二,重在扶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薄弱是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扶贫重点要扶基础设施。我们将坚持“向面上覆盖,向基层延伸”,在贫困乡镇和贫困村集中实施一批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尤其是把加强路水电讯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抓住不放,持久用力,有效解决贫困地区老百姓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的问题,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第三,重在扶民生改善。贫困群众最大的困难是民生保障不足。我们将把贫困人口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对象,努力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一是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的优先目标,在推进“四化同步”中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通过加快产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更多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二是扶贫要扶智。我们将大力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更多地关爱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都能够接受9年义务教育,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三是关注医疗卫生,推进基本公共医疗服务均等化,防止因病返贫的有效措施。我们将抓好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配备力度,让贫困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四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五是搞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不断织牢保民生的“安全网”,实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六是实施农村减贫增收行动计划,通过产业扶贫、劳务收入、旅游扶贫、政策补贴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增加群众的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收入。
第二篇:为建设“美丽乡村”做贡献
为建设“美丽乡村”作贡献
――陕西省**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参建设纪事
近年来,**县人武部结合建设陕南经济强县的实际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寓民于兵的特点,在组织和发展民兵预备役人员投身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活动中,为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全国“最美丽乡村”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精神文明建设当尖兵
他们适时组织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带头参加全国和陕西省开展的“讲和谐,建新村”、“学雷锋、做好事”、“献爱心,树新风,迎奥运”、“三问三解”等社会公益活动,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全县民兵预备役人员向灾区、伤残军人、贫困和身患生病学生等共计捐款5万余元,献血300余人次。2010年7月18日,**境内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他们组织人武部全体干部职工和全县民兵预备役人员向灾区群众捐款2万余元,帮助灾后重建,并在平利县西河乡开设了民兵渡口,搭建了应急帐篷,解决了5个村的受灾群众的生活实际困难,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坚持把国防和双拥教育纳入党政机关、企业单位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把国防教育渗透到政治、文史和体育等学科课堂教学中。全县每年军训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工达1.2万人。组织县、镇、部门主要领导军事日活动3次,维修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3处,建成了关亚子楚长城遗址和十烈士陵园2个爱国教育基地,并投入600余万元修建了红25军解放平利红军纪念馆。全县共设置永久性双拥标语牌6个、宣传栏8个、军人和优抚对象优先优惠标志10处。共举办国防知识讲座、形势报告会、文艺汇演、军民晚会、学雷锋服务活动10场(次)。200余个民兵家庭被评为“文明户”和产业致富“带头人”,百余名民兵被省、市、县表彰为各种先进。
扶贫帮困打头阵
这些年,他们采取联系点、挂钩、帮建等方法,动真情、使实劲、办实事,通过多种途径帮贫脱困。3年来,他们积极响应**军区开展了“六个100”工程援建活动,先后在兴隆镇开展了“平安共建兴隆”创建活动,实现了“六无”的目标;与兴隆中学开展了“一部一校”帮建设活动,帮助实现了普九目标,先后资助了20余名学生考上了县重点高中;与老县镇敬老院建立了“一部一院”帮扶工程,制定了五年帮扶规划,定期开展活动,有效地解决了孤寡老人的生活、娱乐等难题;帮助龙头村复转军人吴美庚同志建立了“富硒绿茶示范基地”,为退伍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创业树立了标杆典范;与城关镇三河村结城新农村建设共建设单位,先后协调县水利、交通、农业等部门申报项目资金,帮助该村修路、架桥、建养殖场,帮助致富奔小康;同时还协调驻军积极开展学习雷锋常态化活动,组织官兵走上街头开展“家电修理、法律咨询、卫生清扫等服务活动,在驻地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急难险重当先锋
**县地处陕南山区,地质、水患、火灾、交通事故频发,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抢险救灾,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是人武系统经常性的工作。近年来,他们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3000余人次,积极参与抗洪抢险、灭火救林、道路抢修、维稳平暴等任务,参与重大活动10余次,参加抗洪抢险20余起,扑灭山火6次起,调解各类社会矛盾20余起,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2011年3月8日下午,城关镇龙头村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人武部接到火情通报后,迅速启动防火应急方案,组织城关镇120名民兵应急分队成员进行扑救,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火情得到控制,挽救了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去年8月13日晚零时,平利县发生百年不遇暴雨袭击,位于老县镇下游的凤桥、马鞍山两村山洪暴发,交通、电力、通讯全面中断,全镇各村、学校、工厂频频告急,镇防汛指挥部立即发布红色暴雨预警信号,人武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快速指挥,40分钟以后,126名民兵应急分队队员统一装备,分别从三个村及各单位同时集结到位,迅速分成交通管制、失踪人员搜救、滑坡险段灾民转移和后勤保障安置四个组,经过连续奋战18个小时,搜救并安葬死难者2人,安全转移灾民226人。今年年6月18日凌晨,安平公路平利境内发生特大山体滑坡,及时组织老县镇民兵应急分队100多人展开抢险救援、清除路障、疏通道路,经过1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确保了安平公路顺利通车,受到了县委、政府的好评。
今年以来,城关镇民兵应急连进行了5次拉动,高标准地完成了“元宵晚会”应急保障、“茶之旅文化节”安保、“龙头村农耕文化园”开园仪式、省市民兵整组实装拉动点验和军警民联合开展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专项行动等任务。“民兵队伍靠得住”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第三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上地实验学校初一
(五)班 唐雨璠
一个民族的发展兴旺,离不开进步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甚至越是在危机困难的时候,越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个人素质一小步,民族素质一大步。” 我们做人,就要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始,要用这种价值观来武装我们,然后用这种要求来把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来建设我们的社会,使我们的社会变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找准价值观建设的着力点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因为践行价值观最基础的主体是个人。涓流汇海、积土成山,积小我为大我、聚个体为群体、集小气候变大气候,方能塑造一个国家的时代气质。
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强调:“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是国家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时代的象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以我之心爱我祖国。爱国不是口号,不是装潢,爱国要通过一件件小事,有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体现出来。我们应该从点点滴滴的事情做起,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
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以我之心敬我本业。“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都集中在上头,一点也不旁鹜,便是敬”。树美的是绿叶,人美的是知识。我们正处在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首先就要上课专心致志,听好每一节课是学习好的必要条件。除了专心听讲外,还要主动学习,主动发问,所“要我学”化为“我要学,这样时光才不至于虚度,其次就是要认真对待作业,认真做好巩固每天的学习,要加入思考,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尽能力地把该学的学好,把学习视为已事,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为成才报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我之心育我诚信。“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必须言而有信;我们可以不美丽,但平凡的外表下必须有一颗金灿灿的诚实之心;诚信是一把尺,它虽不能决定我们生命的长度,却能标示我们生命的厚度。首先无论是对同学、对老师、对朋友、对长辈,我们都要说话算数,言行一致,信守诺言。其次对家长、对老师、同学都要坦诚相见,不能说假话蒙骗过关;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错误,不能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在承认错误以后,还应该及时吸取教训,引以为鉴。再者为人处事不掺和,不做假,不欺人,不捉弄别人,不伪装自己;敢讲真话、实话,力戒大话、空话;说话算数,表里如一,前后一致;守信守约,履行诺言。要诚心、诚朴、诚挚、诚恳、诚实。
以我之心友人以善。以友善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与老师相处、与家人相处,共同营造一个心情舒畅,处处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要同情和尊重弱势群体,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珍爱生命,帮助他人,宽容待人,始终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在平时的谈话中,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每一个同学都要以友善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与老师相处、与家人相处,共同营造一个心情舒畅,处处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
只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我们这些孩子心中真正生根开花,我们的国家未来才会大有希望。让我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为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创造精彩人生。
第四篇:为改革进行到底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为改革进行到底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7月17日,中央1套黄金时间开播《将改革进行到底》专题片。中央和市区委均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收看《将改革进行到底》专题片。
当前,全市正在开展“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和捍卫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服从”,以坚毅如铁的信念诠释对党绝对忠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美丽北辰建设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三个方面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而《将改革进行到底》专题片的播放,恰逢其时,从另一角度为党员干部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成就新面貌新征程。那么,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就成为我们义不容辞也必将思考的问题。
年初以来,我们“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稳步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作为党员干部,无论是机关工作人员,还是基层一线,都应当模范践行新时期党员标准,践行“四讲四有”,紧跟中央要求,紧随区委步伐,紧盯目标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同心戮力,汇集力量,激发潜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改革事业限智献策,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遗余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五篇:为交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为交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也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美丽、浪漫的色彩。是的!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季节,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展现着盛夏的热烈,暗藏着深秋的硕果,昭示着寒冬的希望。但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解释和不同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诠释自己的青春,进而让自己的青春得以绽放?是能否让我们的青春异于常人,实现我们青春价值的前提。
记得烈火青春中有这样一句话:“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边,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间,让年轻的梦没有终点”。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促使着我不断的进步与成长。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的青春融汇到一个时代、一份事业中时,纵使岁月流逝,青春也不会消逝。
回顾现实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身边,在江夏交通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甘愿为建设“幸福江夏、富强江夏、美丽江夏”这个目标而长期奋斗在交通一线的“交通人”。他们中有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交通建设一线的,也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十年如一日而默默付出的,还有在交通工作窗口以温馨的笑容、优质的服务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正是由于这些“交通人”长期在交通一线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才促使江夏交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以来,江夏区交通运输局采取多项措施深化交通运输系统
转型,全面实施大交通战略,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4.1亿元,是“十一五”前完成投资的4倍,相当于建国后55年交通投资的总和,加快构筑交通大格局,创造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崭新业绩,多项工作实现了新发展。
一批批江夏交通人长期在交通建设一线挥洒汗水、以实际行动诠释自己的青春,他们不辞劳苦为人们出行创造便利、为江夏交通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江夏“交通人”实施天子山大道刷黑工程,来改善革命老区人民生活;实施金水河法泗段河堤道路整治工程,为河堤两岸众多村民利益谋福祉等众多涉及民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
“点滴之水,汇聚成海;泽润四方,情暖亲乡”。一批批江夏交通人,在基层一线奉献着自己的热血青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挥洒着自己的点滴汗水,为江夏人民铸就便利,为江夏发展夯实基础。通过升级区乡公路和同村公路,如今的江夏交通已基本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通过完善高等级农村公路、拓宽功能完备的物流园区道路,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综合运输发展的新格局。切实使江夏人民和江夏发展享受到了交通建设带来的红利。
一批批江夏“交通人”的热血青春的付出,受到了江夏人民的一致好评,铸就了广大市民的信任,获得了政府的充分肯定,他们在交通建设的过程中抒写着自己的青春,也使得自己的青春得以升华。他们那种对工作的脚踏实地、在岗位的无私奉献、对业主的诚心服务的精神铸就了江夏交通的大发
展、大进步,俨然成为了江夏交通发展的一张“名片”,他们的精神同样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不断进步,成为一名真正的“交通人”。
毛泽东曾说过:“青年如八九点钟的太阳”;李大钊也说过:“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对梦想,我们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壮志;对责任,我们亦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惊世一问。如今,正值风华正茂的我们,是努力实现自己青春理想的时候。
今年3月,我进入江夏区交通运输局工作,成为了一名“交通工作者”,这为我实现自己的青春理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记得五四期间,总书记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因此,作为江夏区交通建设的新一批青年工作者,当机遇与责任降临到我们身上时,我们应该切实的担负起自身的责任,为江夏交通现代化发展切实做到“一个创新、两个加强、三个突破”的工作目标,实现交通管理模式的创新,促进江夏交通现代化的发展建言献策,为建设“富强江夏、幸福江夏、美丽江夏”贡献力量。
然而,二十几岁,青春年华;懵懵懂懂,涉世未深。作为一名刚刚由校园步入社会,由单纯的学校环境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角色的转变必然伴随着诸多不适。作为一名“社会人”,我尚涉世未深,不谙人情世故;作为一名“交通人”,我仍经验不足,工作能力欠缺。但我有的是“正青春”,在
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我可以以奋斗演绎挥斥方遒的青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抒写自己踌躇满志、气吞万里的青年豪情。因为我熟知,青春不是用来抱怨的,而是用来奋斗的,作为每一名青年都应该保持“劝君吸取少年时”的清醒头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奋斗的姿态抒写自己的青春。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就其深。作为一名刚步入工作岗位的“交通人”,我们应该做好扎实基层、奋斗在一线的准备,要抓住在艰苦的条件下砥砺品行、磨砺意志的机会,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以奋斗的青春、无悔的青春走好人生长征的第一步。使青春在拼搏与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成就自己的青春理想。使青春在奉献基层的过程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