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逸品纯生上市新闻发布会和策略

时间:2019-05-15 07:0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逸品纯生上市新闻发布会和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逸品纯生上市新闻发布会和策略》。

第一篇:青岛逸品纯生上市新闻发布会和策略

青岛啤酒推出“逸品纯生”突围高端产品市场

2010年09月19日 17: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2)

【字体:↑大 ↓小】

与会嘉宾共同开启逸品纯生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9月19日电 2010年9月18日,青岛啤酒在上海举办了主题为“逸品纯生 逸品人生”的新品发布会,会上推出了超高端啤酒——逸品纯生,仅在中高端餐饮店销售,此举进一步昭示了青岛啤酒高端突围的战略。

在推出逸品纯生之前,青岛啤酒去年底推出了另一款高端啤酒——奥古特。虽然没有太多的营销造势,但通过口碑营销等方式,使奥古特销量非常可观,并一度脱销。

此次推出逸品纯生和之前推出奥古特,都是青岛啤酒发力高端市场的重要举措。同样定价高端,两者定位却不同。“如果说奥古特是‘啤酒中的奢侈品’,那逸品纯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啤酒中的艺术品’,二者将承载青啤品牌向上延伸的使命。”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裁严旭女士告诉记者。

青啤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销售净收入上升9.3%至98.05亿,净利润达8.3亿元,同比增长29.74%。报告认为,高端产品保持快速成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是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多年来,由于国内啤酒行业集中度低,存在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价格战、促销战、渠道战都曾经是中国啤酒市场的主题。在大众消费层面,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燕京啤酒三大本土品牌雄踞国内市场三甲,但是在高端市场,除了青岛啤酒之外,很难见到本土品牌的身影,嘉士伯、喜力、百威、科罗娜等外资品牌占据中国高端啤酒市场较大份额。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认为,从整体数量来看,进口啤酒所占的份额不大,但是由于进口啤酒多半是高端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口啤酒将冲击国内高端啤酒市场的格局。青啤如何在外资品牌占优的高端市场成功突围,业界对此充满了好奇。集“品牌传播、产品销售、消费者体验”于一体的“三位一体”营销模式就是青岛啤酒营销创新的典范。奥运营销、牵手NBA等,都成为“三位一体”发挥威力的大舞台,成功提升了青岛啤酒的品牌影响力和溢价能力。

“在研制和推出新产品之前,都会进行深入的消费者需求分析和严格的口味测试。”严旭告诉记者,“现代人,尤其是社会精英,在他们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成功和荣耀之后,他们更崇尚简单和自然,向往返璞归真。迎合这种消费需求,我们推出了这款逸品纯生。”

对于专心于啤酒业务的企业而言,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终端消费者,就是掌握了市场的命脉。在愈加年轻态、个性化的今天,不断细分的市场已经不容许任何模仿与雷同的存在,将目光从传统的产品层面转为更关注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可谓是产品研发和营销层面的一大创新。

逸品纯生上市:专访青岛啤酒营销总裁严旭

2010-09-25 06:24:56 来源:环球网

我要投稿 评论:0 点击:12

青啤推出“逸品纯生” “逸”意深远

9月18日下午,在青岛啤酒“逸品纯生”新品上市发布会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青岛啤酒营销总裁严旭女士,就青岛啤酒推出“逸品纯生”的战略意图以及未来青岛啤酒的营销战略等问题进行了采访。通过采访发现,青岛啤酒推出“逸品纯生”,意义深远,以下是记者与严旭的对话(记者简称记,严旭简称严)

记:这次青岛啤酒推出的新品叫“逸品纯生”,宣传的口号是“逸品纯生,逸品人生”,请问为什么要倡导“逸品人生”的生活理念?

严:多年来,青岛啤酒坚持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上与消费者紧密相连。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指引下,青岛啤酒更加关注消费者的一些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的升级,我们感觉到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端人士,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品质特别在意。在经过了很多竞争,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之后,很多人渴望的是返璞归真,回到一种比较简单、自然、质朴的生活。

我们就发现了这样一个人群,注意到了他们的需求,就想给他们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产品,满足高端人士心理上的“返璞归真”的需求,营造一种“逸品人生”的消费理念,让大家体验逸品纯生清新、雅致、品位人生的感觉。

记:我们注意到,去年青岛啤酒推出过一款高端产品叫奥古特,奥古特与今天的逸品纯生是否会形成竞争关系?它与逸品纯生的定位有何区别?

严:去年青岛啤酒推出的高端产品奥古特,市场的反响非常不错,虽然我们没有做太多的传播和推广,但是我们针对高端人群做了一些品鉴的体验,非常受消费者欢迎。

奥古特和逸品纯生虽然都是高端产品,但是他们有很大的不同。奥古特啤酒浓度比较高,口味醇厚,更多带有德国的风味和文化,所以我们用一百年前到中国来的德国啤酒大师奥古特的名字来命名它,她更适合那些喜欢醇厚口味的高端人士。而逸品纯生是纯生啤酒,酒精度相对较低,口味清爽,清新雅致,更多中国文化的元素,更适合追求清新淡雅,返璞归真的高端人士。可以形象地说:奥古特是啤酒中的奢侈品,而逸品纯生是啤酒中的艺术品。

因为产品特制不同,所以二者的目标高端消费者也有所区隔,两款产品分别满足了不同需求的高端人群,覆盖更广的高端市场。

记:据了解,高端啤酒更多被一些国外的品牌所占据,逸品纯生和其它外资品牌的啤酒有什么差异?

严:逸品纯生定位于中国主流社会中渴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英人士。针对这一部分目标人群的心理诉求,我们提出了“回归自然、真实的生活,返璞归真”的号召。与其他品牌啤酒相比,逸品纯生更优雅、更大气,更有中式哲学的智慧。

记:面对外资品牌主导高端市场的局面,青啤将采取什么举措来与这些外资品牌博弈?有哪些优势?

严:应该说,中国啤酒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发展比较迅猛,在高端产品上与外资品牌比稍微逊色了一些。但是,这几年以青岛啤酒为代表,中国啤酒也在不断地提升品牌,青啤的品牌价值已达426.18亿元,跻身世界品牌500强。同时,我们也大力开发中高端的产品,中高端产品每年销量提升的幅度都超过30%。所以在中国啤酒里面,青岛啤酒在中高端市场应该是走在前面的,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跟国外高端品牌抗衡的一个品牌。

去年成功地推出了奥古特啤酒之后,今年又在它的基础上,在高端产品细分上,诞生了这款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啤酒“艺术品”。作为一个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品牌,青岛啤酒对中国消费者有着更深刻的洞察,更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在心理层面的需求。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技术完美结合,融会贯通,设计出了“逸品纯生”,所以它更符合中国的口味,在选料上更加精细,包括从包装、设计、品质上都有更多不同,更加

记:“逸品纯生”在市场推广中将会通过哪些创新的营销手段去展示产品的差异化?

严:这几年应该说在中高端的市场上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没有很大的营销推广的前提下,我们今年的销量超出了预算,而且一度脱销,已是供不应求,这也给我们增加了推出逸品纯生的信心,接下来我们会总结怎么样持续地提升。

当然,高端产品的推广策略会跟一般的中低档产品推广有所不同,未来我们可能会更多地利用口碑营销和品鉴体验来推广,以消费者的品尝为主题。比如这次逸品纯生的上市发布会就跟平时的新产品推广不太一样,含有更多的文化概念,有更多的文化气息在里面。

大家经常说一流的企业卖文化,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其实我们的奥古特和逸品纯生已经走到了卖文化的阶段。如果说我们过去是在品牌上下了功夫,这一次就在文化方面有一个很大的转变。从外观设计上看逸品纯生更加精美、精细,品质更加上乘,选料更加优质。

记:文化的价值确实非常重要,请问这款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如何体现?

严:逸品纯生的文化附加值首先体现在它所倡导的“慢饮文化”,我们强调喝逸品纯生要讲究饮酒方式,要选择一处安静雅致的地方,将酒倒入水晶杯中,并强调饮用的最佳温度为10℃,这些都会让喝“逸品纯生”很有仪式感。

其次,逸品纯生高端的品质和出色的口感更凸显饮者的品位和档次,高端人士都希望选择与自己的身份和个性相匹配的产品,逸品纯生与低端产品的区隔会让高端人士增加亲近感。

第三,在营销方式上,逸品纯生也区别于大众产品。营销的手段也有很大的提升,更多的是建立在细分市场,点对点的突破。在渠道上也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不会全渠道进入,这次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可以卖,在中国只选了16个城市上市。而且在每一个城市里面的渠道,只有高端的场所才能进逸品纯生。因为它要匹配高端人士的生活方式和轨迹。本身设计就是根据高端消费群体来的,选择的渠道也是针对相应消费群体来做的,所以就会更加有效。

高端啤酒市场的竞争绝不仅仅是产品品质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看谁的内涵与文化更能获得目标消费者的心理认同,满足他们心理层面的细分需求。

沈阳啤酒营销策划执行——青岛逸品纯生中秋推广活动

沈阳啤酒营销策划执行——青岛逸品纯生中秋推广活动 出处:本站原创

2011年9月10日,恰逢中秋来临之际,辽宁新概念广告信息传播中心为青岛啤酒在沈城策划并执行了隆重活动,“青岛逸品纯生系列“在沈城繁华的太原街沃尔玛超市和太原街中兴超市拉开帷幕。本次推广活动主要分为两个主线,即KA卖场与终端餐饮店。

图为超市陈列全景

图为超市活动场景

图为终端餐饮店陈列 本次逸品纯生推广活动首先从逸品纯生的人群定位、产品亮点、市场环境等多角度出发。结合了众多创意。啤酒准确定位在有追求的中高端消费人群的市场范围内。深入创意点,将其与逸品纯生品牌特征相结合,提高逸传亮点和产品传播面。

本次活动为广大群众接受,并且通过本次活动让广大消费者更为了解青岛啤酒高端产品的认识,从而加大消品牌指名度,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第二篇:和明生高纯蒙脱石-感谢感恩感激

感谢感恩感激——致广大新老客户感谢信

尊敬的广大新老客户:

您好!值此2013年新春来临之际,赤峰和明生化工有限公司董事会携全体员工对您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又是一年新春至。回顾2012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更是我们开拓与创新并举的一年。在各位新老客户的大力支持下,和明生实现了既定的市场目标,取得了稳定快速的发展!饮水思源,我们深知,和明生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您的关注、信任、支持和合作,能与各位结成合作伙伴,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感到荣幸之至!展望未来,和明生将一如既往的专注蒙脱石产品的研发与完美应用,致力于提升蒙脱石产品的使用价值,不断完善各生产线,开拓进取,为广大客户朋友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及更加周到的服务!促进整个行业稳健发展,真正为动物创造福利,引领人类健康未来!

我们深信:只要有您的支持合作,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我们共同的事业一定会有大空间、大作为、大发展。和明生定能打造蒙脱石行业首选品牌!2013,一个新的开始,和明生将和您一起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期待着与您更加紧密地合作,携手共创事业新天地!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厚爱!

在充满希望的2013年,衷心祝愿:

万事如意!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赤峰和明生化工有限公司

第三篇: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的状况的利弊分析和策略建议

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的状况的利弊分析和策略建议

摘要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国内市场逐渐对外开放,世界经济渐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些垄断型企业强烈地需要尽快走出国门,积累国际化发展的经验,以期扩大国际影响,提升国际竞争力,境外证券市场为这一要求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境外上市道路并不平坦,无论是改革中大型国企,还是成长中的中小民企,境外上市都并非一帆风顺。如何从众多的问题中汲取教训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诸多已境外上市和准备境外上市的企业在境外上市后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妥善地安排企业境外上市,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进行了概述,接着研究境外上市迅速发展的原因,然后对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上市公司;原因;优势;弊端;策略

Abstract In addi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accession to the WTO, domestic market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economy, some monopoly enterprise ugly need go out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accumulate internationalized experience, in the hope of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overseas security market has offered the broad stage for these companies.Although the tide of overseas listing is surging, being in the ascendant, for the medium-and-large-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 and growing medium and small private enterprises, the road is uneven.How to draw the lessons from numerous problems? Which questions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while listed or to be listed? How to arrange overseas IPOs properly? It is worth for us to study and think conscientiously.In foundation of the summary of the predecessor research result, first, The paper carried on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border listing of our country, then studied cause of the rapidly growth of cross-border listing, and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nd defects of cross-border listing ,finally gave suggestions and the countermeasure of cross-border listing for our enterprise.Key words: cross-border listing; Reason; Advantage; Defects; Countermeasure

目录

摘要...2 Abstract 3

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基本概况...6

(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发展阶段...6

(二)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呈现出的特点...7

1、企业境外上市的增势迅猛...7

2、我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区域主要集中在香港和美国...8

3、我国境外上市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国的500强企业...8

二、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原因分析...8

(一)拓展融资空间...8

(二)改善资本结构...8

(三)转换治理机制...9

(四)企业适应国际化发展...10

(五)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10

三、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利弊分析...11

(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有利性分析...11

1、有利于引进和利用外资...11

2、有利于改善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11

3、有利于完善公司结构治理和现代企业制度...12

4、有利于企业经营的国际化...12

(二)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不利性分析...13

1、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成本高...13

2、境外上市企业运营费用大...13

3、二级市场表现不佳,上市企业再融资困难较大...14

4、国内市场体系不完善加大企业改制的难度...14

5、境外上市对国家资本结构不利...15

6、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公司透明度不高...16

四、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策略建议...17

(一)完善境外上市企业的竞选机制...17

(二)加快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则的对接...18

1、深入研究国际资本市场...18

2、引入国际规则,加强和完善信息沟通与信息披露...18

(三)以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素质的全面提高...19

1、健全境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19

2、强调企业自身增长能力...20

3、提高企业经营业绩...21

(四)完善政府职能建设...21 结束语...22 致谢...22 参考文献...23

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基本概况

(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3年至1994年下半年

1993年6月29日,首家H股——青岛啤酒在香港招股上市,香港投资者反应强烈,认购率110倍,冻结资金约852亿港元,股价表现不凡。与青岛啤酒同时跟进的第一波H股还有上海石化、马鞍山钢铁、仪征化纤等8家国有企业,均走出了不错的行情,香港恒生国企指数由1993年7月推出时的800余点急升至当年2月的2000点。第一批香港上市的企业体现了很明显的政策倾向,是我国政府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途径和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有益尝试,这股浪潮持续到1994年,一方面受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原因主要还在于公司业绩差,投资回报率低于股东要求,投资者对大陆公司前景产生怀疑。伴随着投资者热情的丧失,出现一级市场筹资困难,二级市场持续低迷的局面。

第二阶段:994年下半年至1996年6月

“九五”期间,中国政府加大力度发展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产业,华能电力、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大唐发电等相继境外上市。境外投资人认为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被人均航空里程、人均用电、人均能源消耗量等美妙的增长预期所迷惑,形成一波投资热潮。但是上市公司业绩不佳、国内经济紧缩调控,加之美联储6次加息导致投资流向改变,境外国企股逐节看低,步入低谷。

第三阶段:1996年6月至1997年10月

第三波登陆香港的上市企业的代表是上海实业、北京控股、中国电信等。这些公司往往是国内某一部门或某一级政府投资到香港的窗口公司,讲述的是“红色中国”或“政府背景”的故事,被香港投资者称为“红筹股”。在香港回归和国外投资者高预期的推动下,该批股票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红筹股的行情亦带动了H股的走高,到1997年5月,红筹股指数上涨了198%,远远超过恒生指数39%的上涨幅度,国企股指数也从1000点暴涨到1700点,H股和红筹股市值达到800亿美元,占港股市值的15%。但好景不长,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深化,股市进入低潮。第四阶段:1999年至2001年2月

1999至2001年,民营企业引领第四次浪潮,此次浪潮发生了重大改变。国企极少,民营企业成为主力军,上市地也不再局限于香港市场,美国的纳斯达克、新加坡以及英国伦敦交易所等市场都出现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身影。1999年,中华网,三大门户网站均实现了美国成功上市。但网络股的神话只上演到2001年,随着网络泡沫的破裂,股价一路下跌,险些进入垃圾股的行列。某些民营企业上市不久便爆发了“诚信危机”,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引发了系列的“中国概念风险”,使得中国境外上市公司饱受牵连,一损俱损,股票走势波动很大。

第五阶段:2001年2月至今

超大国企走出国门,境外上市公司数量激增。2003年中国人寿在纽约和香港同时上市,拉开了国企金融改革的序幕。2005年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神华能源等大型国企香港成功上市,掀起了新一轮境外投资者投资内地企业的高潮,大量国际资金投入香港证券市场。香港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自2005年底的5300点大升到2006年2月中的6500点水平,升幅超过24%。2003年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企业有48家,筹资70亿美元;2004年境外上市84家,筹资111.51亿美元;2005年境外上市69家,筹资210亿美元。截至到2007 年 3 月 10 日共747家中国企业在境外,中国上市公司正在推动全球IPO的发展。

(二)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呈现出的特点

1、企业境外上市的增势迅猛

2003年我国境外上市企业有48家,筹集资金70亿美元,到2004年增加大84家,筹集资金111亿美元,增长了75%。2005年上市公司数量略有下降,但是筹资金额为210亿美元,截至到2007年3月10日共747家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说明境外上市企业的规模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

2、我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区域主要集中在香港和美国

香港是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基地,截至到2007年3月10日共747家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其中260家在香港。原因是香港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股票市场成熟,银行、证券监管体制健全,金融服务全面,国际投资者参与比例大;同时与其他境外交易市场相比,香港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观念与内地相近。

3、我国境外上市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国的500强企业

其中由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香港上市的大陆企业中,制作业、IT业最多,其次是食品、农业、药业、保健品与电子类。在新加坡上市的企业中,食品、农业、制造业、IT企业最多。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中,通讯、IT企业最多,其次为电子类。

二、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原因分析

(一)拓展融资空间

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筹集发展所需资金。通过境外上市,企业能够在短期内筹集到大量投资性的、不可随意退出的各种货币的资金,而且由于溢价或市场竞价原因,其数额往往会接近甚至超过公司原有总资产,通常将公司资产的30%上市即可收回相当于原有公司100~150%的投资,使公司实际增值一倍以上甚至更高,以满足对外汇资金的需求。企业完成境外融资以后,公司的形象和再融资能力增强,也便于以后回国进行再融资。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是为了更好的回国融资或在其他国家地区再次融资。200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证监会开放“一企一股”政策,鼓励绩优H股企业在国内增发A股,境外上市企业返回国内A股市场IPO融资呈现明显加速的趋势。

(二)改善资本结构

国内外一些专家的研究表明,企业的资本结构安排会影响到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而在境外上市的国内企业中,高成长性与高负债往往是并存的,有相当部分企业正是一方面寻求资金,另一方面寻求改善不合理的资本结构,降低债务比例,控制财务风险。对于一些超大型国有企业更是如此。2005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拉开了国有商业银行境外上市的序幕。就中国银行业企业而言,境外上市对于扩充企业资本金,降低不良资产比重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激烈的国际竞争时的不仅是筹措资金的数量,而且筹措的成本对于跨国经营企业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竞争要求扩过经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利用最有效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方式,建立最佳的融资方式,建立最佳的融资结构,以尽可能的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或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要降低扩过经营中所面临的各种政治、经济风险,跨国经营企业也必须实现融资结构的国际化。

(三)转换治理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很多企业都要参与国际竞争,对于我国的国有大型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建立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大型企业境外上市一个重要的动机。

企业在境外上市主要从两个方面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其改革的步伐。一方面是在企业上市时国际资本市场的基本要求——在管理水平及与政府的关系上向市场化看齐;另一方面,企业上市之后面临着股东的改革压力。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境外上市后企业还必须重新定位集团公司与上市子公司的关系,以及改革上市公司内部体制。我国开始于1993年的第一批企业境外上市,一个很大的初衷就是把国有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加大与国际市场融合的机会,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际化市场化水平。从近几年的超大型国有企业上市,更可以感受到政府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决心。通过境外上市,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制定总体战略和与之相配套的产品市场战略、资本运作战略等,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对于以家族经营、团队作战的民营经济而言,境外上市的历练能够考验出真正的企业家素质,能够锻造出新的企业体制,使理性代替随意,科学代替盲目,从而将企业做大做强。

(四)企业适应国际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以及进出口贸易额的逐年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广受世界瞩目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经济的亮点,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但在这些繁华的背后,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加工厂,其市场竞争主要停留在原材料输出和产品初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效益低下。要提高中国企业的自主品牌,使企业从幕后走到台前,就必须有一个展示的平台,企业国际化的合作要求我们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境外上市使中国企业站在了国际资本市场的高端,让世界了解到中国的公司和中国品牌。企业可以在国际化的技术、市场、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合作机会,为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并迅速打响国际知名度。而国际知名度,对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吸引力以及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取得信贷和服务的优惠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境外上市迫使中国企业走进国际市场,接受冲撞,感受差距。境外上市后,一切对公司价值、赢利能力产生影响的变动因素,都会在资本市场引起反应,置于公众监督之下的中国企业必须时时审视自己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从而保持良好的声誉和持续发展态势。严格的要求和自身修炼会大大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进程中,以政策支持的方式推动企业以多种方式“走出去”,其中包括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而且把这看作是打造国际化企业的必经之路,是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形式。为此,国务院于1994年8月4日,出台《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明确规定股份邮箱公司经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现证监会前身)批准,可以向境外特定的、非特定的投资人募集股份,其股票可以在境外上市。并严格界定:境外上市是指古有限公司向境外投资人发行的股票,在境外公开的证券交易所流通转让。国资委也把鼓励中央企业到境外上市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国有大型企业到境外上市。2005年以来,中央企业明显加快了境外上市的步伐,一些业绩优良、规模巨大的企业成功在境外上市。同时,在鼓励政策上也向境外上市企业倾斜。

三、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利弊分析

(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有利性分析

1、有利于引进和利用外资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在境外的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有利于扩大我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规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分水岭,但此时,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两个同样的问题:资金短缺和严重的债务负担。利用外资己经成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仅次于企业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的第三大资金来源。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及上市筹集资金,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引进外资扩大资金来源,有效缓解了我国企业资金不足的现状,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利用外资,我国企业可以引进国外大量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加速对外经贸发展,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引进外资对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目前,利用外资己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有利于改善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取得长期资金各项来源的组合及其相互关系。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一般包括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因此,资本结构主要是指这两者的组合和相互关系,只有资本结构优化才能真正体现出企业发展内动力的形成以及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完善。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在境外证券市场股权融资,不仅可以降低目前企业债务过高的比例,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的比率,而且境外上市可以改善我国目前的股权结构和所有权不合理的现象,提高股票的流动性和股权的分散度。境外上市通过多个股票交易场所,提高股票的流动性,从而对股票价格产生预期正效应。同时通过两个或多个市场发行股票,能分散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从而在没有压低当前股票价格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筹集新资本的能力。

3、有利于完善公司结构治理和现代企业制度

境外证券市场要求严格,这样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境外证券市场上市标准普遍较高,就股票上市标准总体而言,我国与美、英、日等证券市场发达国家所制定的标准具有类似性,具备可比性,但对比之下,尽管是略有差异,还是要宽松得多。另外,境外市场投资者投资理念较成熟。在境内,上市公司更重

视政府的监管和控制能力。由于法律和法规还不完善、特殊的股权结构,投资者通过公开的信息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对上市公司提供的资料辨别真伪。即使投资者因为上市公司招股书不真实、发布虚假信息和财务报告而遭受重大损失也是无处投诉、说理,也不可能通过法律讨回公道。而在境外上市,上市公司更重视一般投资者的监管和控制能力,一旦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随时面临巨额赔偿,甚至退市的处罚。

因此,我国企业到境外上市,一开始就在一个好的环境中成长,避免国内企业的一些弊端。此外,我国现代化企业类型模式基本可概括:第一,产权归属是明晰的,组织形式必然是公司制的;第二,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越来越淡化,企业交给能人经营,所有者承担有限责任并与经营者之间责任清楚;第三,政企分开,政府依法管理,企业依法经营,完全按法律办事;第四,企业内部管理必须建立一套围绕市场、以发挥人与科技作用为中心的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制度。显然,在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和政府工作中,这样的环境还不能达到,企业在目前的经营环境中想建立西方一样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是不可行的。因此,在好的环境下,援用“开放促改革”的模式,好的企业到境外上市,是应对WTO全球竞争条件下企业较好的发展之路。

4、有利于企业经营的国际化

加入WTO之后,对中国企业来说,只有三个选择:主动进行国际化经营;被动应付竞争者的国际化经营;退出竞争。国内企业通过境外上市,主动进行国际化经营,既为国外企业了解国内企业提供了信息平台,也为国内企业走向国外资本市场创造了良好开端。企业发行股票进行融资,这些公司的名字每天出现在境外证券交易所的显示屏上,中国企业的形象会越来越深刻地印在国际投资者和同行企业的脑海中,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境外声誉。因此,中国企业国际化,尤其是通过资本市场境外上市的方式实现国际化,是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重要路径,是中国国企发展壮大的理性选择。

(二)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不利性分析

1、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成本高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与较低的发行价并行的是高昂的融资成本。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实践体现出两个现象,一是历史包袱沉重,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带有较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工作量较大;二是企业迫于市场压力只能以较低的发行价格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下表通过对近两年成功境外上市的几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与国际市场同类上市公司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时,其发行价格远低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欧美公司的平均水平。从世界经济形势上看,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企境外上市融资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目前,亚洲金融危机最危险的时刻虽然已经基本过去,但其对我国经济甚至是世界经济的持续性冲击还远未结束。在其影响下,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结束了近10年的增长,呈现疲软走势。NASDAQ股灾更是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并由此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萧条。2001年“9.11”事件更是雪上加霜,其负面影响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放慢,尤其是私人资本的供给急剧减少;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也都加强了对国际资本的争夺,发达国家在吸引国际资本流动上的主导地位则更加突出,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我国企业境外融资的难度。

2、境外上市企业运营费用大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由于境外资本市场的严格监管,企业上市后要维护上市公司身份,每年都要有几十万美元的信息披露费用。此外企业在境外持续上市期间,境外交易所一般要求上市公司聘用其认可的境外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由于境外中介服务机构及承销商的收费标准比较高,企业为此也将会支出一大笔费用。加之境外上市的企业和国外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很差,上市后境外的通信联络费用,公司的工资开支较上市前会大幅增加。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既要满足国家监管的要求,又要遵守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这也是造成境外上市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总之,从一般的角度来看,现在相当多境外企业都正面临的一个现实处境是:每年要交的费用,包括维护费、审计费、律师费等等,加起来可能就要一两千万,这是刚性的费用,所以我国企业选择境外上市一定要慎重。

3、二级市场表现不佳,上市企业再融资困难较大

中国境外上市企业一个最大的特征,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二级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曾经轰轰烈烈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后来大部分让人失望。除一小部分企业外,绝大部分企业上市后的股价跌到了发行价以下。上市企业后市表现差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是上市企业自身不可能在发行价以下再增发和配售股票,形成事实上的一锤子买卖,而且还断送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上市机会。间接还会影响到中国企业在境外的形象,从而影响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4、国内市场体系不完善加大企业改制的难度

与国外相比,我们的法制体系仍比较稚嫩,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部分法规虽已出台,但在具体执行的可操作性上仍有代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变化不可避免的为企业的改革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困难。如各种优惠政策结构复杂,时收时放,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使机构投资者无所适从。体现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便是巨大的政策性风险,和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估价整体所打的折扣,中国机会现在己慢慢演变成了中国风险。另一方面,政策缺少前瞻性。政策总是落后于情况的变化,制度创新总在违规行为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得以合法认定,从当初对中国联通“中中外”模式引资的默许到后来的清退本金终止合同都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政策变化的顾虑,影响了政府的信誉。

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虽一直努力转变职能,但是这一转变不但需要制度的变革也需要观念的转换,特别是在我国实行渐进式改革的前提下,政府职能的彻底转换必然需要较长的时间。此外,由于国内地区间改革的进程存在差异,这一转变过程也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如上海,广东由于开放程度高,与国外联系紧密,观念比较超前,改革进程也比较超前。部分内陆省份地区则相对滞后。由此造成的条块分割,以及对市场机制的抵消和带有明显新兴市场特色的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潜规则等都给中国企业的市场化改造特别是根据国际规则而进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加了难度,从而形成环境障碍。

5、境外上市对国家资本结构不利

(1)境外上市对中国证券市场不利

在目前越来越国际化的资本市场上,交易所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而交易所核心的竞争力就来源于其上市公司的质量。只有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才能为投资者带来回报,并将投资者和资金吸引到这个市场上来。实践证明一个证券市场只有存在一大批经营状况良好、治理结构规范、信息披露及时、投资回报高的优良上市公司,这个股票市场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虽然我国证券市场上己经有了1300多家上市公司,但上市公司质量始终是一个为千百万投资者密切关注或者头痛的问题。有些上市公司规模很小容易成为庄家的炒作对象。而大型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大,一般为理性的投资者长期持有,是股市的稳定力量.可以起到稳定股市、降低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大量优质国有大型企业到境外上市,从某种意义上不能不说是降低了我国股市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2)境外上市对我国资本安全不利

国有大型企业大量境外上市危及中国的经济安全。企业在国外上市不仅受制于所在国的政治、环境和游戏规则,同时随着上市公司进行持续的股权再融资,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将不断降低,最终可能丧失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此外,现在它们到境外上市,在募得资金的同时势必要给境外投资者以相应回报,这无异于将其在国内特殊市场背景下所形成的垄断利润向境外投资者拱手相让;更有甚者,当一些企业在境外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发生募股困难时,往往将股权资产以较大的折扣低价贱卖。目前我国80%境外上市的企业都是优质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境外上市的价格,要比在国内上市的同类企业的价格平均低20%以上,他认为,1993年至2005年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境外上市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流失至少600亿美元。

(3)企业境外上市对人民币汇率的不利影响

随着中国世界生产中心地位的不断确立,中国每年的产品出口呈两位数飞速增长。贸易顺差对出口国非常有利,但由于我国外汇的集中管制,过多的外汇储备也给国内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一大批优质国企纷纷境外上市融资,去筹集外汇,由于中国政府规定所募集资金除扣除相关费用外全部调回境内,其结果增加了境内外汇货币供应量,压低了市场利率,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方便了一些国际游资和不法资金潜入中国资本市场,无形中给我国的汇率改革制造了麻烦。(4)企业境外上市对我国税收收入不利

一批优质大型企业到境外上市,不能说不对我国的税收收入形成相当的影响。这里还不包括公司在上市中被境外投资银行、律师、会计事务所赚取的服务收入应缴纳的税收。所以,一般发达国家往往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不鼓励本国企业到境外上市,相反是鼓励本国交易所到境外去吸引上市公司来本国。此外,由于我国政府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我国法律规定,凡外资股超过25%,按照现行外商投资企业所适用的税收政策,缴纳各项税收,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因此,随着国有大型企业境外上市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其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6、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公司透明度不高

我国境外上市公司多是转制成立的,上市初期在信息披露的观念和人员设置上达不到信息披露制度要求,许多公司都曾因没有及时、主动地披露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尤其是对财务有影响的事件、没有兑现上市招股书的承诺或改变了原来的投资计划,或者对公司的业绩预计大幅下跌没有事先做市场引导工作而使股价发生震荡,严重的还会受到当地证券监管部门的警告甚至停牌。管理层不清楚应该向投资者披露哪些信息材料,尤其是在对涉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大信息的披露上,不少公司的董事会未能做到公平、及时,引起了广大中小股东的不满。

境外上市公司在经营体制上仍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企业管理层总是习惯于向上级或政府回报,对于向股东汇报则缺乏积极性或与足够的重视,从而制约了及时、准确和全面地披露信息。除前所述的诸如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企业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募集资金使用不当等问题导致了企业经营业绩不佳,信息披露不充分就更加重了在二级市场上的负面影响。此外,部分企业盲目经营,盲目追求业务多元化,最后导致战线过长,现金流不足,或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不得不狼狈收兵,被二级市场所淘汰。另外部分行业同一题材上市多家股票(如部分网络企业),上市时机不佳等对市场表现也有影响。

四、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策略建议

(一)完善境外上市企业的竞选机制

要完善境外上市企业的遴选机制,要做到尊重国际资本市场规律,以市场标准选择境外上市企业。为了做好境外上市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政府部门必须善于寻找和抓住资本市场的规律,按照市场需要选择企业。

首先,要“靓女先嫁”。要实行“重中选优,优中选好,好中选大”原则,选择效益好的国家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利润稳定增长的优质企业先行推向境外市场发行上市,不能搞“扶贫”,抱着为国企解困的初衷,把境外上市看作是使部分有困难的国有企业脱困的手段,重蹈国内资本市场上的覆辙。其次,在尊重企业实际情况和上市意愿的基础上,宏观把握境外上市企业的题材特点。应该尽可能少地推荐一些主要靠优惠政策支撑的产业、产品及企业到境外上市,因为中国加入WTO后,这些优惠政策日后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更大压力,投资者对它的兴趣肯定会递减,相反,要更多地推荐那些靠自身力量得以快速发展的好企业到境外上市。另外,要更多地选择一些有中国特色的产业上市,不要总是集中于能源、电信、IT业,尽量避免同一题材企业上市过多过滥。

再次,把好企业的改制关,严格按照“主业与辅业分离、优良资产与不良资产分离”、“企业职能与社会职能分离”等原则要求拟境外上市企业,只有那些真正做到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发挥“新三会”的积极作用,维护广大股东的合法权益,努力开发新产品,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股份公司才能上市,从而尽可能保证中国企业在国际股票市场的整体形象。

(二)加快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则的对接

1、深入研究国际资本市场

要在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尊重并尽量适应上市地或目标投资者的投资人心理与接受习惯。具体而言,为能得到境外投资者的认同,在上市推介和上市后的企业经营中,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是独特的题材,比如说有独特的技术,独特的产品市场,包括独特发展前景的新领域。除此之外,还要利用加入WTO的有利时机,积极宣传国内企业。要通过全球巡演信息披露、股票市场表现、提高经营业绩等有效方式,提升国内企业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企业,消除地域的影响。

2、引入国际规则,加强和完善信息沟通与信息披露

境外上市公司在充分、及时、客观披露信息方面,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公司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对公司的影响,制定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委派专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负责领导和组织公司中期报告、报告的编制及其他信息披露工作。

第二,加强与股票承销商、上市保荐人的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他们成为公司与投资者、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

第三,加强与证券分析师和投资者的信息沟通,建立固定联络制度,定期召开信息沟通会议,定期举行巡回推介会,主动介绍公司经营情况和发展前景,介绍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和政策,介绍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的政策及其变化,介绍行业发展情况及其变化,并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对公司产生影响,影响的程度,公司将采取哪些措施应付这种变化。

第四,建立发言人制度。要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研究各种市场分析报告,并统一口径对外发布消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必要的说明,尽可能避免一切不实报道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三)以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1、健全境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反映了所有者、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是一个种制度安排。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既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关键所在,又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必由之路。

(1)严格政企分开

一定要解除境外上市公司与政府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政府机构与公司的相应部门没有上下级关系,公司与政府部门在资产、财务、人员管理等方面也要彻底脱钩。政府部门不得干预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不得通过下发文件等形式影响公司机构的独立性。此外,政府也尽量不要以大股东的身份介入公司的日常管理,要让董事会成为其决策机构。同时,简化审批程序或者合并行政职能,争取实现“一站式”服务,即使在履行必要的行政审批程序时,也要树立服务意识,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不能因为繁琐的行政程序而延误企业的商机。

(2)经营机构与控股机构分离

在境外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由国内原有行政部门或企业集团分拆上市的。其控股机构往往就是其背后的行政企业集团。在此情况下,一定要使上市公司和控股机构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控股机构主要通过股东会以法定程序对公司行使股东权利。公司的机构,特别是董事会、经理层、财务、营销等机构应独立于控股机构。控股机构的管理人员不得兼任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主管、营销主管和董事会秘书。

(3)强化董事会决策职能

境外上市公司必须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决策程序,不能以非股东大会的任何形式代替股东大会进行决策。公司也不得以其他形式(如联席会议)代替董事会进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现状障碍及对策行决策。凡须经公司董事会决策的重大事项,必须按法定时间事先通知所有执行董事及外部董事(指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董事),并同时提供足够的资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4)规范董事会的运作

为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解决内部人控制行为,除了要尽量避免董事会成员与执行层的重合,加强对执行层的制约外,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将需要在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等问题上发表独立意见。公司的关联交易必须由独立董事签字后方能生效。独立董事可直接向股东大会、中国证监会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情况。但要注意独立董事的选择,要保证独立董事应有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知识能力以履行其职责,既要有公司治理方面的经验,又要能够真正独立于公司治理层,代表所有股东的利益。

(5)加强公司监事会建设

监事会的首要职责是检查公司财务和重大决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实行监督。境外上市公司要不断强化监事会的功能,明确监事会的权限,制定监事会的具体工作规则和议事程序,避免监事会流于形式。

(6)建设成熟完善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境外上市企业必须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打造一个超群、搭配合理的管理团队。优秀的管理团队应拥有较强的业务素质、高瞻远瞩的策划能力、独特鲜明的人格魅力,这些将直接、有效地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时还能获取投资者的信任。

(7)尊重市场约束,保证募股资金的合理运用,兑现市场承诺

在境外上市之前,公司要保证筹集资金的用途必须明确和合理,使用资金的回报必须有合理的测算,可以为公司带来显著收益。公司上市后要依据招股书的披露使用筹集资金,如的确需要改变资金用途,则一定要紧密遵从交易所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增加公司的透明度,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和兴趣。

2、强调企业自身增长能力

长时期的快速经济增长给我国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但这不能代替具体企业的增长,事实上大部分的境外上市企业都没有实现投资者和自身所预期的增长。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融资只是一个开端,要想能够持续地推进企业国际化,上市企业要在突出中国背景的同时,更要将注意力放在企业自身的增长上,讲好企业自身的故事。

3、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提高境外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重中之重。经营业绩是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影响境外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说,支撑一个企业股票价格和市场形象的主要因素就是经营业绩,一个上市公司没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会被市场淘汰。提高境外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将涉及到品牌战略、产品战略、市场研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程序,是一庞大的系统工程,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作具体研究。

(四)完善政府职能建设

1、提高政策的透明度与可预测性。

作为一个转轨经济国家,中国目前在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方面正进行着巨大的变化,也正是这种变化使得中国经济变得魅力无穷。但是,事物都有其利两面性,这种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政策风险。要使海外投资者减少对中国政策的顾虑。必须要在改革的同时,尽量保持政策的透明度,并使其具备可预见性,最大程度上减少政策因素对中国境外上市企业的冲击。

2、为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创造更好的条件。

政府应注意到民营企业对国家税收和就业的重要性,在融资渠道上不但不应限制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相反应该大力提倡并帮助其上市集资,以解决其资金瓶颈。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人为地支持或限制某一类经济体的发展,但可以考虑降低中国证监会对境外上市企业规模指标的要求,使更多的民营企业具备境外上市的前提。

3、树立政府服务意识,加快审批程序。

政府尽量不要以大股东的身份介入公司的日常管理,要对企业有充分的放权,让董事会成为其决策机构。同时,简化审批程序或者合并行政职能,争取实现“一站式”服务,即使在履行必要的行政审批程序时,也要树立服务意识,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不能因为繁琐的行政程序而延误企业的商机。

结束语

自从1993年青岛啤酒在香港成功上市以来,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境外上市在中国出现时间并不长,境外上市对于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在境外上市后应注意的问题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检验。另外,由于相关的政策法规并没有完全配套和规范,境外上市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不断的调整和适应必不可少,境外上市必然存在种种的不利之处。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进行了概述,接着研究境外上市迅速发展的原因,然后对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建议和策略。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及能力有限,有些问题可能分析地不够透彻,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不够深入。另外,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缺乏更有力的数字说明。这些都是作者在后续的相关研究中要进行调整和改进的。文中如有错误、疏漏之处,恳请有关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当然我更加我国的企业能在未来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积极大胆地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致谢

当论文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很难寻到这几个月来来久久期盼的轻松之感。我依稀地感到了毕业临近脚步,心中充满了对这个我生活了四年的校园的无限留恋和感激。

我要感谢四年中所有接触过的老师,是他们的教育和关心使我从一个惜懂少年渐渐长大成熟起来。尤其要感谢我的导师**。*老师对待学术严谨认真,对待学生关怀备至。在论文写作的几个月中,老师在选题、开题、大纲确定、研究设计、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和论文撰写每个步骤中都给予我大量的指导和支持。他的教导让我明白了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对于从事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更让我领悟到明确的发展方向对于个人发展的指导作用,这些也将影响我今后的人生。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二十多年来的养育之思。

参考文献

[1]刘鸿儒,《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回顾与展望》,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年 [2]责奔,中外证券市场比较研究(第一版),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3]姚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集(第一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2001年 [4]Issacman,Max.The NASDAQ investor.New York: McGraw一Hill,2001年 [5]吴晓求等,证券投资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

[6]郭恒泰,我国境外上市公司面临的困境及出路探讨,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7]陈建梁,胡挺,中小企业境外上市的微观风险与防范对策,南方金融,2007年1期 [8]陈磊,中国公司境外上市的成因、问题及评价,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19期 [9]胡国晖,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动机辨析,中国流通经济,2006年7期 [10]陈霖。反思我国企业大量境外上市。国际贸易。2006年4期

[11]马达,张方杰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发展现状、利弊分析及对策,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1期

[12]李岩,杨颖红我国企业集团境外上市策略,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12X期 刘秉军,企业境外上市的问题与对策,财经界,2005年7期

[13]袁熙,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最新政策动向,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3年5期 [14]中国证监会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青岛逸品纯生上市新闻发布会和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逸品纯生上市新闻发布会和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