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银行业企业集群客户授信风险联合管理自律公约[本站推荐]
福建银行业企业集群客户授信风险联合管理自律公约
(暂 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福建银行业机构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管理,防范因企业集群多头融资、过度授信而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根据《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相关规定,经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各会员单位共同商定,报福建银监局同意,特制订本公约。
第二条 本公约所称企业集群是指因股权关联、债权关联、营运关联等关系结网而成,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协同性、资金流动上存在归集性、信用风险上存在传染性等特征的一系列企业组成的集群。
本公约所监测的企业集群范围为:集群企业合计在辖内2家以上(含)的银行业机构取得授信,且全部企业合计授信额度在8亿元以上(含)的企业集群。
第三条 本公约所称过度授信是指企业集群客户在辖内的授信银行法人家数超过控制数量,或合计授信额度超过授信控制总量,以及本公约规定的其他过度授信情形。
第四条 各会员单位要坚持适度授信原则,加强同业间信息共享与联合风险管控,提升对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整体风险防控能力。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客户,应当采用银团贷款方式给予融资。
第五条 各会员单位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建立体现资本约束发展理念、长中短期激励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第六条 各会员单位要合理规划和布局,明确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持续创新服务产品和方式,满足客户多种需求,通过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客户黏合度。
第二章 风险管理
第七条 会员单位联合对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实行“银行法人家数、授信总量”双线控制:
(一)企业集群客户在辖内的授信银行法人家数不得超过8家,达到6家进行预警。
(二)企业集群客户在辖内各家银行机构的合计授信额度不得超过其表内外授信控制总量,达到授信控制总量的90%进行预警。
第八条 各会员单位要在内控架构上建立企业集群风险防控体系,制定并实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企业集群风险的制度规范,实现对企业集群风险的持续管控。
第九条 各会员单位要加强对企业集群客户隐性关联的尽职调查,掌握其总体融资、民间借贷、对外担保规模、资产负债率等关键情况,防范过度授信风险。
第十条 各会员单位要遵循审慎原则,参照《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对企业集群客户实行统一授信,规范异地授信业务,从严控制机构内部多头授信。
第十一条 各会员单位要建立合同调整预防性机制,在授信合同中或以补充协议形式明确企业客户负有及时完整披露所有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情况、提供真实财务报表、融资总量不超过实际资金需求量、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等各项义务,并明确相应违约责任。
第十二条 各会员单位要结合企业集群客户的日常经营活动,认真审核把关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依托“福建省注册会计师业务报备系统”对企业的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进行查询验证,在全面、真实掌握企业财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授信决策和风险管理。
第十三条 各会员单位要在了解客户现有全部授信和用信情况基础上合理设定授信额度,注重第一还款来源,防范集群内部关联方之间互相担保风险。第十四条 各会员单位要加强交易背景真实性审查和贷款资金流程管理,督促客户按照合同用途使用信贷资金,防止被抽逃、转移或挪用。
第三章 监测预警
第十五条 福建省银行业协会依托“客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以下简称“客户风险系统”),经初步风险筛选确定企业集群监测对象、群内各企业及其相关指标信息,定期向各会员单位进行通报共享,并指定专人对接福建银监局监测发现的企业集群风险问题,督促指导各债权行联合开展进一步的风险监测分析或处置工作。
第十六条 对纳入监测范围的每个企业集群客户,在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协调指导下,由其各债权银行组成“债权银行联席会”,联合开展授信风险管控。
联席会设主席单位,原则上由企业集群债权银行中合计授信额度最大的银行担任,授信额度相等的由群内最大授信额度企业的最大授信银行担任,但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可综合集群客户在各债权银行的授信额度和用信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当主席单位的授信或用信情况发生变化、但仍有余额时,自发生变化之日起半年内仍由其履职,半年后由福建省银行业协会按照上述原则指定主席单位。
企业集群内单家企业参照本条款规定的产生和变更原则在各债权银行中确定主债权行。
第十七条 债权银行联席会工作职责:
(一)测算并协商确定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控制总量及管理方式;
(二)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定期交流企业集群客户的总体融资和用信情况,以及总体风险、运行管理、经营效益、重大项目投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交叉违约等重要信息;
(三)联合开展风险管控。对出现预警信号的,分析研究风险情况,制定风险控制或授信压缩措施;对出现风险苗头的,研究制定维护银行债权安全的处置方案。
第十八条 债权银行联席会主席单位工作职责:
(一)牵头建立完善联席会工作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组织对集群客户开展监测预警;
(二)牵头测算集群客户的授信控制总量,对出现预警信号或风险苗头的客户牵头研究制定处置方案,提交联席会协商确定;
(三)成员单位认为单家企业与监测集群内的其他企业实质不形成任何关联关系的,或发现企业集群新的关联企业,可向主席单位提出,由主席单位组织联席会讨论确认,并报经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同意后,在监测对象中进行调整;
(四)对违反本公约规定的其他成员单位提出意见,或将情况向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和福建银监局反映。
第十九条 债权银行联席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一)主动参与联席会各项事务,遵守联席会讨论制定的授信控制和风险处置等各项行为准则,维护成员单位的共同利益;
(二)在保守商业秘密和不违反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主动如实向联席会报告本机构对集群客户的全部授信、用信情况及其他各类客户信息;
(三)对出现违反本公约规定的行为,应自觉及时纠正,尽力挽回损失,并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二十条 主席单位按本公约有关规定,牵头建立并执行对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控制总量确定机制和监测预警机制。
(一)授信控制总量确定机制。主席单位负责组织群内各企业的主债权行以企业现有用信余额为前提,根据“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有关规定,结合客户资信状况、授信风险和融资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测算核定各企业的表内外授信控制总量,并初步汇总企业集群的整体授信控制总量。在此基础上,主席单位组织债权银行联席会协商确定企业集群客户的整体授信控制总量,必要时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参与协调。协商中应注重效率,在各方均能出具合理理由的前提下,以就高不就低原则确定。
企业集群因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新增项目投资等原因确应调整授信控制总量的,经相关成员单位提出调整理由和测算依据,主席单位审核把关后组织债权银行联席会进行讨论确认,并通报福建省银行业协会。
(二)监测预警机制。主席单位对企业集群客户建立监测预警台帐,指定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每月对企业集群客户开展定性监测和定量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福建省银行业协会,由其在各会员单位中进行信息共享。
1.定性监测是指结合企业集群内各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情况、公司治理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对外投资风险、银行授信风险、关联风险等情况进行分析预警。定性监测可参考“客户风险系统”中的集团风险预警和单一法人风险预警信号情况,并加以核实分析评估;
2.定量监测是指按照本公约第七条规定对企业集群客户过度授信控制指标进行测算,并参考以下指标进行分析预警。
(1)集群内各企业的统算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5%。(2)集群内任一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超过100%;
(3)集群各企业合计风险敞口与其净资产的比率不超过150%。
第四章 联合管控
第二十一条 主席单位通过持续监测,判断企业集群客户经营、财务、资信状况出现的不利变化将影响其还款能力时,或发现企业集群客户出现本公约第七条规定应进行预警的情形,应即启动预警信号,并在2个工作日内通报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和其他成员单位。其他成员单位如发现企业集群客户存在应启动预警信号的情形,应及时与福建银行业协会和主席单位进行协商启动。
第二十二条 在预警信号启动后,主席单位应根据需要及时组织召开债权银行联席会,共同研究应对方案和管控措施,必要时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参与协调。授信额度超过控制总量的,各成员单位在协商授信压缩退出事宜时,应当遵循平等协商、等比例退出等原则。
第二十三条 预警信号生效期间,各成员单位应认真执行处置应对方案,加强机构间的沟通协调。如其他成员单位不积极配合履行工作职责的,主席单位可提请福建省银行业协会进行协调,必要时向福建银监局报告。
主席单位应每季以书面形式将对预警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管理和风险控制情况向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和其他成员单位进行通报,其他成员单位应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资料或信息。
第二十四条 当以下情况发生时,经与其他成员单位商议同意,主席单位可解除企业集群客户的预警信号,并通报福建省银行业协会。
(一)经过核实相关预警信息不准确;
(二)原预警信号的情形已消除;
(三)经过各成员单位调查分析,相关预警信息对各成员单位的授信不构成风险。
第二十五条 对出现风险苗头的企业集群客户风险,各成员单位应依托地方政府采取有力处置措施。对因市场变化出现暂时资金周转困难但有市场、有效益的行业和企业应采取积极稳妥措施,避免造成或加剧企业资金链断裂。对风险暴露的企业应共同行动、集体维权,并加强对存在骗贷行为以及转移资产、恶意逃废债等行为的联合制裁力度。
第二十六条 各会员单位在对企业进行授信时必须先查询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发布共享的企业集群客户监测预警信息,并遵照执行本公约的相关规定。第二十七条 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银行法人家数已达到或超过控制家数的,联席会成员单位以外的其他银行不得再对该客户增加授信,但以下情形除外:
(一)企业可在授信银行法人家数和授信控制总量均不突破的前提下选择其他银行进行授信置换;
(二)对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银行法人家数已达高限、但授信额度尚未达控制总量,且各成员单位均无意再对其增加授信的,经向福建省银行业协会报备,其他银行可向该企业集群客户增加授信,但全部授信额度应控制在该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控制总量以内。
(三)对于以化解风险为目的的贷款重组等。
第二十八条 本公约发布之前企业集群客户的存量授信额度已达到或超过授信控制总量的,过渡期内该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可暂时维持,但各家银行均不得再对群内企业增加授信。
主席单位应组织债权银行联席会对存量过度授信的压缩方案进行协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稳妥压缩到集群的授信控制总量和银行家数控制量之内,必要时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参与协调。在协商授信压缩退出事宜时应参照本公约第二十二条规定执行,并遵循客户自主选择、实现授信总量控制目标优先于授信银行家数控制目标等原则。
第五章 违约责任
第二十九条 当会员单位出现如下情形,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将采取责令限期整改、口头警告或书面警告、同业通报批评或公开谴责等措施,对情节严重的可向福建银监局报告,由其查实后按照有关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一)未能认真规范履行本公约规定的债权银行联席会主
席单位应承担的各项工作职责,导致企业集群客户出现风险的;
(二)未能积极履行本公约规定的债权银行联席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或未遵守联席会讨论确定的各项行为准则,影响对企业集群客户信用风险的联合管控效果的;
(三)对按照本公约第七条和二十条规定已出现属于过度授信情形的企业集群客户,仍予以增加授信的,但符合公约第二十七条情形的除外;
(四)隐瞒企业关联关系致使脱离监测范围,或隐瞒其他可能损害债权银行联席会其他成员单位合法权益的客户重要信息的;
(五)向企业集群客户泄露、暗示应在成员单位中进行保密的重要信息等。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公约由福建省银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福建省内各地市(厦门除外)的银行业协会可参照本公约,组织会员单位制定实施本辖区防范企业集群客户过度融资风险的自律公约。
第三十二条 本公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82.《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所指的超过风险承受能力是指一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以上或商业银行视为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其他情况。
A.10%B.15%
C.20%D.30%
答案:B
83.商业银行在对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当要求集团客户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资料,以下哪一项不包括在内:()
A.集团客户各成员的名称
B.法定代表人
C.实际控制人
D.在其他行的授信情况
答案:D
多选题77
第三篇: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范文]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防范风险,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商业银行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中资、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商业银行和外国商业银行分行等。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
(一)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
控制的;
(二)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
(三)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三代以内直系
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
(四)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视
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
商业银行可根据上述三个特征结合本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单一集团客户的范围。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控制是指关联方有权决定授信对象的财务和经营活动,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本指引所称的关联方是指在财务和经营决策中,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或者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
本指引所称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
本指引所称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参与的途径主要包括:在董事会或者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互相交换管理人员,或使其他企业依赖于本企业的技术资料等。
第五条 本指引所称授信业务包括:贷款、拆借、贸易融资、票据承兑和贴现、透支、保理、担保、贷款承诺、开立信用证等。
第六条 本指引所称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
度授信和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或集团客户经营不善以及集团客户通过关联交
易、资产重组等手段在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等情
况,导致商业银行不能按时收回授信本金及利息,或给商业银行带来其他损失的可能性。
第七条 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原则。商业银行应对集团客户授信统一管理,集中对集团客户授信进行风险控制。
(二)适度原则。商业银行应根据授信客体风险大小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
(三)预警原则。商业银行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集团客户授信风险。
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八条商业银行应根据本指引的规定,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的状况,制定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的制度应包括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具体措施、确定单一集团客户的范围所依据的准则、对单一集团客户的授信限额标准、内部报告程序以及内部责任分配等。
商业银行制定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应报中国银监会备案。
商业银行应建立与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特点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总行应
指定部门负责全行集团客户授信活动的组织管理,负责组织对集团客户授信的信息收集、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
第十条 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由集团客户总部(或核心企业)所在地的分支机
构或总行指定机构为主管机构。主管机构应负责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的限额设定
和调整或提出相应方案,经规定程序批准后执行,同时应负责集团客户经营管
理信息的跟踪收集和风险预警通报等工作。
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实行客户经理制。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的主
管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具体集团客户授信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内各个授信对象的最高授信额度,在充分考虑各个授信对
象自身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集团客户的整
体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最高授信额度应根据集团客户的经营和财
务状况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第十三条 当一个集团客户授信需求超过一家银行风险的承受能力时,商业银行应采取组
织银团贷款、联合贷款和贷款转让等措施分散风险。
本指引所指的超过风险承受能力是指一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15%以上或商业银行视为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其他情况。
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在对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当要求集团客户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资料,包括集团客户各成员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注册地、注册资本、主营业务、股权结构、高级管理人员情况、财务状况、重大资产项目、担保情
况和重要诉讼情况等。
必要时,商业银行可要求集团客户聘请独立的具有公证效应的第三方出具资料真实性证明。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时,应进行充分的资信尽职调查,要对照授信对象
提供的资料,对重点内容或存在疑问的内容进行实地核查,并在授信调查报告
中反映出来。调查人员应对调查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对跨国集团客户在境内机构授信时,除了要对其境内机构进行调查
外,还要关注其境外公司的背景、信用评级、经营和财务、担保和重大诉讼等
情况,并在调查报告中记录相关情况。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当注意防范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互相担
保的风险,应严格审核并有效控制集团客户内部直接控股或间接控股关联方之
间互相担保导致过度授信的风险。
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在对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在授信协议中约定,要求集团客户及时报告
受信人净资产10%以上关联交易的情况,包括:
(一)交易各方的关联关系;
(二)交易项目和交易性质;
(三)交易的金额或相应的比例;
(四)定价政策(包括没有金额或只有象征性金额的交
易)。
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给集团客户贷款时,应在贷款合同中约定,贷款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贷款人有权单方决定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
贷款本息:
(一)提供虚假材料或隐瞒重要经营财务事实的;
(二)未经贷款人同意擅自改变贷款原定用途,挪用贷款或用银行贷款从事非法、违规
交易的; 第九条
(三)利用与关联方之间的虚假合同,以无实际贸易背景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债权
到银行贴现或质押,套取银行资金或授信的;
(四)拒绝接受贷款人对其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和有关经营财务活动监督和检查的;
(五)出现重大兼并、收购重组,贷款人认为可能影响到贷款安全的;
(六)通过关联交易,有意逃废银行债权的。
第二十条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后的风险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针对整个
集团客户的联合调查,掌握其整体经营和财务变化情况,并把重大变化的情况
登录到全行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中。
第二十一条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暴露后,商业银行在对授信对象采取清收措施的同时,应
特别关注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有多家商业银行贷款的,商业
银行之间可采取行动联合清收,必要时可组织联合清收小组,统一清收贷款。
第二十二条商业银行总行每年应对全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作一次综合评估,同时应检查分支机构对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应严肃查处。商业银行每年应至少向银行监管当局提交一次相关风险评估报告。
第二十三条中国银监会将按本指引的要求加强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贷款行为的监管,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信贷信息系统的建设。
第三章 信息管理和风险预警
第二十四条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为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有效识别集团客户的各关联方,能够使商业银行各个机构共享集团客户的信息,能够支持商业银行全系统的集团客户贷款风险预警。
第二十五条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前,应查询集团客户的贷款卡信息、负债信息、大事记、关联方信息、对外对内担保信息和诉讼情况等,防止对集团客户过度贷款。
第二十六条商业银行给集团客户授信后,应及时把授信总额、期限和受信人的法人代表、关联方等信息登录到银行监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的信贷登记系统,同时应作好集团客户授信后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集团客户贷款的变化、经营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化、关键管理人员的变动以及集团客户的违规经营、被起诉、欠息、逃废债、提供虚假资料等重大事项必须及时登录到本行信贷信息管理系统。
第二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集团客户所处的行业和经营能力,对集团客户的贷款总额、资产负债指标、盈利指标、流动性指标、贷款本息偿还情况和关键管理人员的信用状况等,设臵授信风险预警线。
第二十八条 中国银监会将建立大额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统计和风险分析制度,并视个别集团客户风险状况进行通报。
第二十九条 各商业银行之间应加强合作,相互征询集团客户的资信时,应按商业原则依法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查询协助。
第三十条商业银行应加强与信誉好、审计质量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必要时应要求授信对象出具经商业银行认可的中介机构提供的相关意见。
第四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政策性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等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十二条本指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题库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1.《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所称商业银行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等。(ACDF)(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
A. 中资
B. 信用合作社
C. 中外合资
D. 外商独资商业银行
E. 城市商业银行
F. 外国商业银行分行
2.《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指引所称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一些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请简述这些特征?(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答案:(一)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
(二)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
(三)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
(四)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
3.《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所称授信业务包括:(ABDEFGHJK)(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A. 贷款
B. 拆借
C. 福费廷
D. 贸易融资
E. 票据承兑和贴现
F. 透支
G. 保理
H. 担保
I. 银团贷款
J. 贷款承诺
K. 开立信用证
4.请简述《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所称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答案: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和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或集团客户经营不善以及集团客户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在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等情况,导致商业银行不能按时收回由于授信产生的贷款本金及利息,或给商业银行带来其他损失的可能性。
5.请简述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遵循的原则?(第一章 总则 第六条)
答案:(一)统一原则。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对集团客户授信进行风险控制。
(二)适度原则。商业银行应根据授信客体风险大小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
(三)预警原则。商业银行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集团客户授信风险。
6. 商业银行应根据《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规定,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的状况,制定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其内容应包 括等(ABCDE)。(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七条)
A. 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
B. 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具体措施
C. 确定单一集团客户的范围所依据的准则
D. 对单一集团客户的授信限额标准、E. 内部报告程序以及内部责任分配
7.商业银行制定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应报(C)(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七条)
A.中国人民银行B.证监会C.银监会D.保监会
8.商业银行应建立与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特点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各级行应指定部门负责全行集团客户授信活动的组织管理,负责组织对集团客户授信的。(ACD)(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第八条)
A. 信息收集
B. 信息分析
C. 信息管理
D. 信息服务
E. 信息通报
9.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由为主管机构。(C)(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九条)
A. 集团客户注册地所在的分支机构
B. 集团客户经营地所在的分支机构
C. 集团客户总部(或核心企业)所在地的分支机构或总行指定机构
D. 集团客户申请贷款地所在的分支机构
10.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实行定专人负责集团客户授信的日常管理工作。(C)(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条)
A.经理负责制B.主任负责制
C.客户经理制D.经手人负责制
11.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内各个授信对象核定最高授信额度时,在充分考虑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的整体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最高授信额度应根据集团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变化及时做出调整。(B)(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一条)
A. 每个单一企业,整个集团
B. 各个授信对象自身,集团客户
C. 每个单一企业公司,集团客户
D. 各个授信对象自身,整个集团
12.当一个集团客户授信需求超过一家银行风险的承受能力时,商业银行应采取组织措施分散风险。(ACD)(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二条)
A. 银团贷款
B. 增加客户抵押品
C. 贷款转让
D. 联合贷款
13.本指引所指的超过风险承受能力是指一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以上或商业银行视为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其他情况。(B)(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二条)
A.10%B.15%C.20%D.25%
14.商业银行在对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当要求集团客户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资料,包括集团客户各成员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注册地、注册资本、主营业务、股权结构、高级管理人员情况、财务状况、重大资产项目、担保情况和重要诉讼情况等。必要时,商业银行可要求。(D)(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三条)
A. 集团客户聘请的公证机构关出具证明材料
B. 集团客户聘请的会计事物所出具财务报表材料
C. 集团客户聘请的咨询机构关出具评估材料
D. 集团客户聘请独立的具有公证效应的第三方出具资料真实性证明
15.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时,应进行充分的资信尽职调查,要对照授信对象提供的资料,对重点内容或存在疑问的内容进行,并在授信调查报告中反映出来。调查人员应对调查报告的真实性负责。(D)(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四条)
A.电话核查B.突击核查C.访谈核查D.实地核查
16.商业银行对跨国集团客户在境内机构授信时,除了要对其境内机构进行调查外,还要关注其等情况,并在调查报告中记录相关情况。(BCEG)(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第十五条)
A. 境外公司所在地的国家风险
B. 境外公司的背景
C. 信用评级
D. 信誉
E. 经营和财务
F. 法人代表的经营能力
G. 重大诉讼
17.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当注意防范的风险。对于集团客户内部直接控股或间接控股关联方之间互相担保,商业银行应严格审核其资信情况,并严格控制。(C)(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六条)
A. 集团内企业之间互相融资
B. 集团内企业之间互相持股
C. 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互相担保
D. 集团客户发生重大改革
18.商业银行在对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在授信协议中约定,要求集团客户及时报告受信人净资产以上关联交易的情况。(A)(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七条)
A.10%B.20%C.30%D.35%
19.商业银行给集团客户贷款时,应在贷款合同中约定,贷款对象如有发生哪些情形之一,贷款人有权单方决定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请简述有哪些情形?(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八条)
答案:(一)提供虚假材料或隐瞒重要经营财务事实的。
(二)未经贷款人同意擅自改变贷款原定用途,挪用贷款或用银行贷款从事非法、违规交易的。
(三)利用与关联方之间的虚假合同,以无实际贸易背景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债权到银行贴现或质押,套取银行资金或授信的。
(四)拒绝接受贷款人对其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和有关经营财务活动监督和检查的。
(五)出现重大兼并、收购重组等情况,贷款人认为可能影响到贷款安全的。
(六)通过关联交易,有意逃废银行债权的。
20.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后的风险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针对整个集团客户的联合调查,掌握其整体经营和财务变化情况,并把重大变化的情况登录到全行的中。
(D)(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九条)
A.台帐系统B.信贷系统C.诚信系统D.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21.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暴露后,商业银行在对授信对象采取清收措施的同时,应特别关 注。(C)(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二十条)
A.集团内企业之间互相融资、持股
B.集团董事会发生的重大改革、决策
C.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
D.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互相担保
22.商业银行总行同时应检查分支机构对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应严肃查处。商业银行应至少向银行监管部门提交一次相关风险评估报告。(B)(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二十一条)
A.每年,半年B.每年,每年C.半年,半年D.半年,每年
23.银监会将按本指引的要求加强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监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ACE)(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二十二条)
A. 授信管理制度的建设
B. 授信管理的指导方针
C. 执行情况
D. 信贷信息系统的维护
E. 信贷信息系统的建设
24.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前,应查询集团客户的贷款卡信息、负债信息、大事记、关联方信息、对外对内担保信息和诉讼情况等,防止对集团客户。(B)(第三章 信息管理和风险预警 第二十四条)
A. 超额贷款
B. 过度授信
C. 抵押品管理不当
D. 贷前信息搜集不全
25.商业银行应根据集团客户所处的行业和经营能力,对集团客户的授信总额、资产负债指标、盈利指标、流动性指标、贷款本息偿还情况和关键管理人员的信用状况等,设置。
(D)(第三章 信息管理和风险预警 第二十六条)
A. 风险报警信号
B. 风险底线
C. 授信最高额
D. 授信风险预警线
26.银监会将建立并视个别集团客户风险状况进行通报。
(C)(第三章 信息管理和风险预警 第二十七条)
A. 大额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预警
B. 集团统一授信,风险分析
C. 大额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分析
D. 集团统一授信,风险预警
第五篇: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防范风险,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商业银行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中资、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商业银行和外国商业银行分行等。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
(一)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
(二)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
(三)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
(四)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
商业银行可根据上述三个特征结合本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单一集团客户的范围。
第四条 本指引所称控制是指关联方有权决定授信对象的财务和经营活动,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本指引所称的关联方是指在财务和经营决策中,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或者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本指引所称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
本指引所称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参与的途径主要包括:在董事会或者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互相交换管理人员,或使其他企业依赖于本企业的技术资料等。第五条
本指引所称授信业务包括:贷款、拆借、贸易融资、票据承兑和贴现、透支、保理、担保、贷款承诺、开立信用证等。
第六条
本指引所称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和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或集团客户经营不善以及集团客户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在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等情况,导致商业银行不能按时收回授信本金及利息,或给商业银行带来其他损失的可能性。
第七条
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原则。商业银行应对集团客户授信统一管理,集中对集团客户授信进行风险控制。
(二)适度原则。商业银行应根据授信客体风险大小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
(三)预警原则。商业银行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集团客户授信风险。
第二章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第八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本指引的规定,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的状况,制定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的制度应包括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具体措施、确定单一集团客户的范围所依据的准则、对单一集团客户的授信限额标准、内部报告程序以及内部责任分配等。
商业银行制定的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应报中国银监会备案。
第九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与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特点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总行应指定部门负责全行集团客户授信活动的组织管理,负责组织对集团客户授信的信息收集、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
第十条
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由集团客户总部(或核心企业)所在地的分支机构或总行指定机构为主管机构。主管机构应负责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的限额设定和调整或提出相应方案,经规定程序批准后执行,同时应负责集团客户经营管理信息的跟踪收集和风险预警通报等工作。
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实行客户经理制。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的主管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具体集团客户授信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内各个授信对象的最高授信额度,在充分考虑各个授信对象自身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集团客户的整体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最高授信额度应根据集团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第十三条
当一个集团客户授信需求超过一家银行风险的承受能力时,商业银行应采取组织银团贷款、联合贷款和贷款转让等措施分散风险。
本指引所指的超过风险承受能力是指一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15%以上或商业银行视为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其他情况。
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在对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当要求集团客户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资料,包括集团客户各成员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注册地、注册资本、主营业务、股权结构、高级管理人员情况、财务状况、重大资产项目、担保情况和重要诉讼情况等。
必要时,商业银行可要求集团客户聘请独立的具有公证效应的第三方出具资料真实性证明。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时,应进行充分的资信尽职调查,要对照授信对象提供的资料,对重点内容或存在疑问的内容进行实地核查,并在授信调查报告中反映出来。调查人员应对调查报告的真实性负责。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对跨国集团客户在境内机构授信时,除了要对其境内机构进行调查外,还要关注其境外公司的背景、信用评级、经营和财务、担保和重大诉讼等情况,并在调查报告中记录相关情况。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当注意防范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互相担保的风险,应严格审核并有效控制集团客户内部直接控股或间接控股关联方之间互相担保导致过度授信的风险。
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在对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在授信协议中约定,要求集团客户及时报告受信人净资产10%以上关联交易的情况,包括:
(一)交易各方的关联关系;
(二)交易项目和交易性质;
(三)交易的金额或相应的比例;
(四)定价政策(包括没有金额或只有象征性金额的交 易)。
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给集团客户贷款时,应在贷款合同中约定,贷款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贷款人有权单方决定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
(一)提供虚假材料或隐瞒重要经营财务事实的;
(二)未经贷款人同意擅自改变贷款原定用途,挪用贷款或用银行贷款从事非法、违规交易的;
(三)利用与关联方之间的虚假合同,以无实际贸易背景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债权到银行贴现或质押,套取银行资金或授信的;
(四)拒绝接受贷款人对其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和有关经营财务活动监督和检查的;
(五)出现重大兼并、收购重组,贷款人认为可能影响到贷款安全的;
(六)通过关联交易,有意逃废银行债权的。
第二十条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后的风险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针对整个集团客户的联合调查,掌握其整体经营和财务变化情况,并把重大变化的情况登录到全行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中。
第二十一条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暴露后,商业银行在对授信对象采取清收措施的同时,应特别关注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有多家商业银行贷款的,商业银行之间可采取行动联合清收,必要时可组织联合清收小组,统一清收贷款。
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总行每年应对全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作一次综合评估,同时应检查分支机构对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应严肃查处。商业银行每年应至少向银行监管当局提交一次相关风险评估报告。
第二十三条 中国银监会将按本指引的要求加强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贷款行为的监管,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信贷信息系统的建设。
第三章 信息管理和风险预警
第二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为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有效识别集团客户的各关联方,能够使商业银行各个机构共享集团客户的信息,能够支持商业银行全系统的集团客户贷款风险预警。
第二十五条 商业银行在给集团客户授信前,应查询集团客户的贷款卡信息、负债信息、大事记、关联方信息、对外对内担保信息和诉讼情况等,防止对集团客户过度贷款。
第二十六条 商业银行给集团客户授信后,应及时把授信总额、期限和受信人的法人代表、关联方等信息登录到银行监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的信贷登记系统,同时应作好集团客户授信后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集团客户贷款的变化、经营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化、关键管理人员的变动以及集团客户的违规经营、被起诉、欠息、逃废债、提供虚假资料等重大事项必须及时登录到本行信贷信息管理系统。
第二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集团客户所处的行业和经营能力,对集团客户的贷款总额、资产负债指标、盈利指标、流动性指标、贷款本息偿还情况和关键管理人员的信用状况等,设置授信风险预警线。
第二十八条 中国银监会将建立大额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统计和风险分析制度,并视个别集团客户风险状况进行通报。
第二十九条 各商业银行之间应加强合作,相互征询集团客户的资信时,应按商业原则依法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查询协助。
第三十条 商业银行应加强与信誉好、审计质量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必要时应要求授信对象出具经商业银行认可的中介机构提供的相关意见。
第四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政策性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等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