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烈祝贺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眼科专业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热烈祝贺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眼科专业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暨首届眼科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本刊讯
为了推动我国眼科事业快速的发展,促进眼科界学术交流,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于2010-08-13/15在陕西西安成功举办了“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眼科专业学术委员会成立暨首届眼科学术研讨会”。出席本次盛会的主要领导和专家有: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常务主任马美军,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任马志泰,陕西省卫生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兼省药监局局长李荣杰,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小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原院长高健生教授,北京市眼科学会常委、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原副主任宋维贤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主任韦企平教授,《国际眼科杂志》主编、《中华眼科杂志》副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眼科研究所惠延年教授及世界眼科大会(WOC)分会主席、陕西省眼科学会常委、《国际眼科杂志》社长/总编辑胡秀文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本次大会协办单位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黄小华董事长致欢迎词,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马志泰主任代表中华医学会致贺词,陕西省卫生厅党组副书记、省卫生厅副厅长兼省药监局局长李荣杰代表陕西省卫生厅致贺词,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常务主任马美军宣布了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第一届眼科专业学术委员会名单,意味着一个新的国家级眼科专业学术机构正式成立。该委员会的宗旨是:适应和深化改革,促进眼科医学发展;特点是:将我国中医眼科界与西医眼科界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努力推动我国眼科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幕式后举办了首届眼科学术研讨会,我国著名眼科专家高健生教授、韦企平教授、宋维贤教授、金明教授、钟勇教授等做了专题演讲,和血明目片临床治疗论证课题组报告了和血明目片临床研究最新进展,惠延年教授多次提问并作精彩点评,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眼科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这是我国眼科领域
IJO编辑部
2010-08-24
第二篇: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2010年7月28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发改经贸[2010]1304号文件),通过规划实施,我国将再增加1000万吨冷藏库,预计将带动社会投资2000亿,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冷链物流企业,形成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网络健全、全程可控的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为了宣贯和学习落实规划中七个主要任务和八个重点工程,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定于2010年11月5-7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办“第三届中国冷链物流年会暨国际冷链产业峰会”。年会是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是行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冷链物流行业合作交流的最佳平台。“中国冷链物流年会”已成功举办两届,在广大会员与企业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会议规模逐年扩大,质量逐步提升,是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最重要的活动。
进入21世纪以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或者食品资源较为丰富、集中的地方,冷链物流体系已初步建立和运作起来,但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推动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冷链流程、冷藏运输、冷藏储存、批发交易、配送加工、制冷系统等,学习与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先进技术、运作模式,引导我国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全面反映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动态,分析预测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推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稳步健康发展,促进冷链系统各行业合作,加强加大整合冷链市场资源,展现冷链行业最新科研成果和管理案例,第三届中国冷链物流年会特设国际冷链产业峰会板块和行业报告与八大专题。借此年会,旨在实现四个目标:
(1)通过政府部门对宏观经济走势及冷链产业政策的分析报告,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政策理论依据;
(2)号召我会食品类会员单位、示范基地、定点企业等组织众多知名生产商贸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盘点中国冷链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交流经验,展望2011年的发展前景和规划;
(3)围绕当前企业迫切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专题演讲和互动交流,为各企业释疑解惑,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4)将此次年会办成冷链物流行业国际性、全国性、专业性,高规格、最具权威的行业里程碑式盛会。
第三篇:【2015.03.10会前】请示:关于成立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工会委员会的请示
关于成立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工会委员会的
请 示
瑞安市教育工会:
为了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引领教师成长,促进瑞安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根据瑞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同意组建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的批复(瑞编[2013]141号),由原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整合组建为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本中心现有工会会员77人,为了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工会的作用,依据《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特申请成立“中国教育工会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委员会”。中心工会委员会拟由5人组成,拟设工会主席1名,工会经审委员、工会女工委员、工会文体委员以及工会生活委员各1名。拟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和差额选举办法选举产生。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
2015年3月10日
第四篇: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小编推荐]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
会正式成立
为了弘扬中国民间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健康保健养生文化、推广民间中医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原始点疗法;让原始点疗法能够在更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和保健养生机构合理有效地运用,2017年05月16日,中国民间中医医药开发协会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在福建省福安市澳柯玛五洲产业园正式成立。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原始点医学研究院、福建福惠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双缘养老产业发展(福建)有限公司、三明双缘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州原始点中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沈阳原始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西双缘养老服务发展有限公司、常州原始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武汉原始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荆州原始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鄂州原始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赤壁原始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安阳原始点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黄岛区福惠通原始点保健中心、襄阳原始点中医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锦州原始点中医院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烟台原始点健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宜兴市原始点健康服务有限公司、永康市原始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永州市原始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平阳县原始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黄石市原始点中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宜城原始点健康产业管理有限公司23家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以及学员代表共计两百余人。大会由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程朝安、董敏主持。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秘书长吴彦宣读了总会对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的批复文件,总会会长陈珞珈教授为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揭牌并向周端荣会长、周惠娟常务副会长、周义福秘书长颁发了聘书。随后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陈珞珈教授致开幕词,并向大会全体与会人员宣讲解读了《中医药法》的有关章节。
展开剩余49%
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会长周端荣、双缘养老产业发展(福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光华、三明双缘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有科等相继发言致辞。大会聘请了林贤明、刘明鉴、萧立邦为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顾问,秦丽君、孙大红、杜萍、朱俊其、李爱梅、章国栋、徐有科、王俊人、潘友桂、刘玉珍、梁其标、陈丽华、陈芳、莫彭、金雷、李贤林、关俊华、李小英、夏永花、王晓生、董敏、刘立君、林成辉、赵双红、方向明、程朝安、汪红祥、肖开洋、周梦娇、许华玲、郑宝云、杨旭、李锋、汪永其、陈宗琴、陈素美、翟云刚、黄品曲、聂军、谢瑞周、王志权、李明成等为常务理事。大会同时还选举理事单位19家,常务理事单位3家,副会长单位3家。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程朝安(右)、董敏(左)主持成立大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秘书长吴彦宣读对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批复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陈珞珈会长向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会长周端荣颁发聘书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陈珞珈会长向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周惠娟颁发聘书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陈珞珈会长向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秘书长周义福颁发聘书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陈珞珈会长为原始点专业委员会揭牌左一周义福,左二周惠娟,左四汪永琪,右二梁其标,右三周端荣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陈珞珈会长致词对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表示祝贺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陈珞珈向与会人员解读讲解《中医药法》有关章节原始点疗法专业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合影大会全体人员合影
搜狐知道推荐:心脏病高发季节,心内专家告诉你该如何防患——搜狐健康【狐大医】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第五篇:首届中华民族节庆产业发展与传播峰会暨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成立揭牌
首届中华民族节庆产业发展与传播峰会
暨民族节庆专委会成立仪式
活动方案
·活动介绍
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的“首届中华民族节庆产业发展与传播峰会”于2010年12月28 日-29日在北京紫玉饭店举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国内外节庆组织代表、民族文化与节庆产业研究专家、国内各种大型节庆活动组委会领导,以及节庆策划执行机构等方面的人士出席峰会并发表演讲。
本届峰会以中华民族节庆产业发展与传播为主题,以“共建中华民族节庆平台、共商民族文化传承
大计、共论节庆发展传播方略、共谋节庆产业美好未来”为目标,围绕节庆产业发展和节庆品牌传播两大主题,结合地方节庆活动的典型案例,解读节庆产业发展之路;根据当前国际传播模式及国内主流传播方式进行创新,创建民族节庆产业的传播渠道。
峰会着重探讨的议题有:中国节庆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地方节庆活动如何借助外力
扩大发展;如何使节庆活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提高节庆活动的文化含量是当今节庆产业发展所趋;传播在节庆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更新传播方略,发挥媒体在节庆传播中的作用;民族节庆“走出去”战略的新思维、新途径;如何提高节庆活动的社会关注度、支持度、参与度。
·峰会宗旨
探索节庆产业运作新理念、新思维;
挖掘民族节庆活动新途径、新道路;
搭建节庆活动传播新渠道、新方式。
·主办单位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承办单位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
“中华民族节庆产业发展与传播峰会”组委会
·支持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北京中新美迪文化发展中心
·支持媒体(排名不分先后)
国内媒体:
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中华民族报、人民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新浪、中国新闻服务网、世界民族文化网、《凤凰周刊》、《民间文化》、《传媒》、《财经界》、《今日民航》、《旅伴》
国际媒体:
纽约时报、韩国中国经济新闻、白俄罗斯国际电视台、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印度教徒报,印度时报、秘鲁商报、光速制片、新苏黎世报、VOA、路透社、西日本新闻社、每日经济新闻、日本共同社
·举办时间
2010年12月28日-29日
·举办地点
中国·北京·紫玉饭店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
·参会对象
国家有关部委领导
民族节庆专家
节庆产业研究机构专家
文化传播专家
国内外节庆社团组织代表
国内各种大型节庆活动组委会领导
节庆策划/执行/服务机构负责人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简介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简称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是由全国民族文化、民族节庆等领域的科研教育单位、专业性组织及专家、学者、行业工作者等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学术团体组织。
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的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严谨治学、不断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民族节庆活动的蓬勃发展。遵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章程》,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指导和领导下开展各项学术活动。
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育化出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而民族节庆浓缩了各民族日常生活中的精华,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是展现民族文化的窗口。节庆活动强调本土化、群众化、政府性、娱乐性、文化性、传播性等多种文化特性的融合,对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打造地方旅游品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的发展目标是在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创新中,组织和推动民族节庆文化专业的发展,同时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的蓬勃发展。
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将每年举办“中华民族节庆峰会”,研讨民族节庆领域的政策机制、产业发展、学术成就和传播策略等话题;牵头成立“中华节庆联盟”和“节庆传播联盟”两大战略协作体,并通过“中华节庆网”、《中华民族节庆》(通讯月刊),搭建一个学者、地方节庆组织与媒体之间的桥梁。
作为全国最权威的民族学研究机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设立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无论对中国各个民族文化的研究、保护与传承,还是对民族地区节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
组成名单
荣誉顾问:
周明甫 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王重农 湖北省节庆会展研究会会长,原湖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
主席:
张 刚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
副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春雷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会展管理系主任、博士、副教授,《2009中国节庆产业发 展报告》主编,国际展览产业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
邢 莉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民俗学博士生导师
齐勇锋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赵学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研究员、主任
钟 国 世界华人联合大会主席兼基金会会长
耿德文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旅游电视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萧 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亚
细亚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节庆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志峰 国家外专局《国际人才交流》总经理,中谊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马聪玲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市旅游学会理事
邓 峰 北京大学中国节庆研究中心主任
田 阡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副教授
申宏磊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杂志原主编、编委
乔 然 世界博览会国际合作专家、清华大学文化产业旅游经济高级研修班教授
刘芝凤 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传播系教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委会主任
刘铁梁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 吕尚彬 中国媒介经济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安平平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执行会长
朱定真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华风影视集团副总经理
何明星 高教出版社分社长、博士
吴忠军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委会主任
宋子彬 世界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宋兆麟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张 跃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党委书记,云南省民族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人类学
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张海洋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
张继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李永辉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 李宝俊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 澈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对话大使”
陈少峰 国家文化产业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罗康隆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教授
柯银斌 公共外交季刊编辑部副主任,察哈尔学会秘书长
胡巨英 著名导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综合统筹办主任,中央电视台三届春节联欢会执行导演 赵 群 阳光卫视公关部总监,《话说晚清》系列节目制片人
赵东鸣 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国庆50、60周年联欢晚会副总指挥,北京政协文史委副主任 郝时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学部委员、研究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
崔恩全 著名编导、导演,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解放军艺术学院编导
黄凤显 民族出版社副总编辑、教授,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
黄忠彩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国家民委政研室副主任、巡视员
韩顺宝 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潘明涛 中国驻巴西大使馆新闻参赞
秘书长:
彭新良 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北京中新美迪文化发展中心主任
副秘书长:(按姓氏笔画排序)
石 峰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
刘宏伟 中国青岛音乐烟花艺术节秘书长、总策划,大型活动策划人
吴承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休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张 勃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李楚雄 中新美迪(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铁霜 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
徐庆庆 中新美迪国际传媒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中华节庆联盟
中华节庆联盟是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委会倡议发起,以“交流办节经验,繁荣节庆文化,打造节庆品牌”为宗旨,由全国各民族、各地方的节庆组织单位自愿成立的非盈利性协作组织。
中华节庆联盟于2010年12月在“首届中华民族节庆产业发展与传播峰会”上成立,是首家由各民族节庆组织自愿结合的全国性协作机构,联盟成员单位为全国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节庆组织(组委会、节庆办公室、大型活动办公室)。中华节庆联盟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搭建民族节庆交流平台,承办“中华民族节庆峰会”;弘扬各民族传统节日,倡导并推动传统节日的继承与创新;引导和规范民族节庆健康发展,协助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开展节庆调研、考察活动;传播民族节庆品牌,携手节庆传播联盟开展节庆推广活动。
目前,中华节庆联盟的理事单位初步确定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凉山彝族火把节、南京夫子庙灯会、海南岛欢乐节、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苗族风情节、中国岳阳(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北京大兴西瓜节、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中国·拉萨雪顿节、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中国剪纸艺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黄冈大别山旅游节、中国(抚顺)满族风情国际旅游节、贵州苗族姊妹饭节、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贵州凯里市国际芦笙节、云南佤族摸你黑狂欢节、博尔塔拉那达慕草原节、达斡尔族斡包节等节庆组织。
节庆传播联盟
节庆传播联盟是由民族节庆专委会倡议发起,以传承中华文化、传播民族节庆为己任,以塑造地区形象、打造节庆品牌、推动旅游经济为宗旨,由海内外媒体自愿成立的非盈利性协作组织。
节庆传播联盟由国内主流媒体和文化、旅游、民族风俗等专业媒体(包括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以及部分国际主流媒体组成。民族节庆专委会作为发起单位,将利用其在民族节庆方面的专业资源,为联盟成员提供节庆新闻线索;组织媒体赴地方对民族节庆进行立体宣传报道;举办媒体间交流研讨,实现优势资源整合,互惠互利,共同推动中华民族节庆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目前,已确定和拟邀加入联盟的媒体有: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华民族报、中国旅游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网络电视台、旅游卫视、人民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新浪网、中华节庆网、中国文化传媒网、中国新闻服务网、世界民族文化网、中国会展联盟网、《凤凰周刊》、《华夏旅游》、《财经界》、《今日民航》、《旅伴》等单位,以及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俄罗斯第一电视台、韩国每日中国经济新闻社、日本共同社、越南之声通讯社、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秘鲁商报、澳大利亚国家地理台等外国媒体。
中华节庆网
中华节庆网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由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承办,目标是打造成中国节庆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学术性的准门户网站,也成为一个可供业内专家、地方节庆组织、专业媒体、会展机构使用的交流平台。
中华节庆网秉承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搭建民族节庆交流平台,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促进地区形象提升和经济繁荣”的宗旨,通过资源输出、节庆文库共享、节庆信息数据库汇编、节庆产业研究、专家调研分析、节庆活动推介、节庆合作交流、咨询策划等主要手段实现中国节庆产业的网络整合,为理论界与节庆从业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促进我国民族节庆产业的持续、快速、良性发展。www.xiexiebang.com
《中华民族节庆月刊》
创 刊 词
2010年的岁末,冰封的北国迎来了各民族节庆组织的代表,首届中华民族节庆产业发展与传播峰会如期在北京召开。萧瑟的寒风中,民族节庆、民族旅游领域内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用热忱浇灌一个刚刚破土的幼苗——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
与此同时,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的通讯月刊《中华民族节庆》也应运而生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将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与每一位关心民族节庆的人士一起,共同为搭建节庆交流平台、打造地方节庆品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而努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从古到今,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新生节日共有2000来个,其中约三分之二是少数民族节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育化出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而民族节庆浓缩了各民族日常生活中的精华,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是展现民族文化的窗口,也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如今的节庆,则肩负着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打造地方旅游品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中华民族节庆》(通讯月刊)作为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的会刊,将秉持专委会“搭建民族节庆交流平台,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促进地区形象提升和经济繁荣”的宗旨,致力于沟通学者与地方节庆组织的桥梁作用,为民族节庆品牌的打造和民族节庆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憧憬这份力量让我们心潮澎湃,憧憬这份力量让我们热血沸腾,憧憬这份力量驱使我们不断锐意进取、追求梦想。这种力量来自于您,来自于我,来自于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在翻开《中华民族节庆》创刊号的第一页时,我要代表全体编委向您——每一个关注、支持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的领导同仁,说一声:“谢谢支持”!微笑写在您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的心里。
执行主编:彭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