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屠呦呦文献综述
时隔三载,中国黑马终捧诺奖 国际大奖跑出的中国黑马——屠呦呦
1995:
1、杰出的中药学家屠呦呦 1995年著 这篇文献中有屠呦呦的科研经历
2009:
1、创新中的社会关系:围绕青蒿素的几个争论
专利权之争、优先权之争、单复方之争、中西药之争 2011:
1、国际大奖跑出迟到的黑马
2011年拉斯克奖近日揭晓,并不为人熟知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其中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奖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至今超过300 人次的获奖者中有80位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而屠呦呦研究小组中则由钟裕容成功获取了青蒿素结晶!屠呦呦于于1974年2月份在中医研究院召开的青蒿座谈会上提到了青蒿素的分子式。从明确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抗疟效果到提纯青蒿素,从而确定了抗疟分子。
饶毅、黎润红、张大庆等撰写的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一文应该有提及到 青蒿际嗤声国际
2、中国式“扯皮”怪象
针对屠呦呦得奖所引发出的种种议论,正是“传统”有年!这样的“传统”,不说是在让世人看“国际笑话”,但至少从低处讲,涉及到如何坚守学术道德、培养科学精神、发扬科学作风、造就科学新人;从高处讲,涉及到如何才能不窒息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动力与活力!国内屡屡曝出学术腐败 毋庸讳言、马首是瞻
3、正确评价青蒿素发现的科学价值——《科技导报》“科技纵横捭阖”栏目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青蒿素是我国唯一获得国际认可的抗疟新药,曾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疟疾的理想药物。
4、张亭栋屠呦呦荣获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同样研究该课题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王振义教授和他的团队邀请张亭栋前往合作攻关。
5、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国际生物医学奖——“拉斯克奖”
屠呦呦于1930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同年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曾脱产两年半参加卫生部委托中医研究院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长期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其主要学术成就是发现了抗疟新药青蒿素。由于屠呦呦在科研工作中的出色成绩,1987年,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临床应用以及国际认可过程
6、屠呦呦获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表彰其在青蒿素研究的借助贡献 与5 内容相差不多
7、世界新药之窗
8、人物月历
7和8均是相关报道
9、青蒿素背后的故事
李鹏飞和梁丽用直接法解析青蒿素的三维晶体结构
10、科学之秋,硕果累累——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从默默无闻的一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科研工作者,到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屠呦呦引起无数人的关注,也带来了无数的反思。有对将特殊时代集体成就奖授予一人是否公平的争论,有对现行科研体制及评价机制的反思,有对古老中药的新的希冀!也有对诺贝尔奖燃起的热情等等。尽管屠呦呦最终并没有获得2011年的诺贝尔奖,但是她的成就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清晰明确的,那就是要脚踏实地地做研究。
11、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12、浮躁的专家 坐不住冷板凳的专家
13、“523任务”与青蒿抗疟作用的再发现 打印出来再看吧
2012: 1、2011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2011 年 9 月 12 日,屠呦呦获得 2011 年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由于普遍认为拉斯克奖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这次获奖一度得到舆论的热议。据媒体报道,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有评论认为: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 士,但均未当选。据媒体调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2、青蒿素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前争议的主要问题是:屠呦呦可否作为发现青蒿素的代表人物?学术界虽然争论纷纭.但饶毅强调,在青蒿素的发现历史上有 3点应无异议:1 屠呦呦改进用60℃乙醚抽提。对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均很关键;2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3其他研究小组是在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以后才完成青蒿素的提取。他们获得纯化分子亦晚于钟裕容。 Strauss在介绍屠呦呦获 Lasker 奖事迹时曾概括评述:“她首创了造福千万人的抗疟治疗的新探索,今后还会长久有益于人类社会。她应用现代科技并严格汲取中医师五千年提供的经验,对 21 世纪作出了卓越贡献”。 饶毅于屠呦呦获奖后还恳切指出:“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发现青蒿素的工作不是天才的工作,而是平凡的人通过认真的工作,即使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作出的杰出的成就。青蒿素是通过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工作才发现的(这 是青蒿素科学史里蕴含的最大的经验教训,也是对今天人们最有价值的告诫,而中国目前的科研风气很缺乏这点。
作为科技工作者,除努力学习先驱者们的敬业实干精神,还要提倡信息交流,砌磋协作;勇于争鸣,尊重同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将论文发表与成果的推荐、评审规范化。这些就是我们从青蒿素争议中获得的教益和启迪。
3、科技发明权与屠呦呦青蒿素发现争端的化解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深刻指出的那样:“从研究起源引出来的重要教训是: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开端。.......这样一些起源是无限地往回延伸,......所以,坚持需要一个发生学的探讨,并不意味着我们给予这个或那个被认为是绝对起电的阶段,以一种特权地位。”
2013
1、青蒿素研发之路对中医发展的启示
青蒿素正是屠呦呦从葛洪 《肘后备急方》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 之”才悟到不能加热青蒿,结果改进了青蒿素的提取方法。这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提示: 如何利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等现代分析技术来分析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开发新药。当然这绝不是中药西制,应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和使用。
2、从青蒿素的发现看中药的发展方向
3、“523任务”与青蒿素发电的历史探究 打印出来再看
2014:
1、科技地理学与青蒿素的发现
巴斯德的那句名言:给予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
这篇文章写到:青蒿素的发现时地理环境影响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
2015:
1、科学奖励中的个人与集体——以青蒿素获奖引发争论事件为例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认为,!青蒿素的发明仅仅由于难以确定成果归宿,而一直没有(在中国)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其中折射出的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第二篇:屠呦呦发言稿
屠呦呦发言稿
讲三点感想。一,屠老师获奖的工作是在40多年前完成的,在当年的环境下,科研条件一定是极其艰苦,科学家甚至亲身试药,具有极大的牺牲精神。今天的情况与当年大相径庭,在科技管理模式、经费分配、科技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完全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要埋头专业、坐得住冷板凳、克服浮躁、长期努力创新。二,听到这个消息,既激动,又担心。一方面由衷地高兴和激动,另一方面又担心大家过度解读获奖、走极端。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中国是个大国,应该实事求是地允许多种科技评价标准存在,不能一刀切,不能从一个单一模式走到另外一个单一模式。青蒿素这样的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课题是集体攻关,过去适合,也许到现在还适合,这和基础研究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领域,不能要求以SCI文章或影响因子引用率作为评价标准。就算在基础研究领域,也不该一味用SCI、影响因子、引用率等等刻板指标去评价,这事实上是在束缚我们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中国今年获得了药物开发的诺贝尔奖,就立即出现论调认为中国的基础研究不重要了,如果是这样,就叫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基础研究需要长期投入。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需要强大的基础研究,这既是培养人才的机制,也是中国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我借这个机会呼吁一下,中国要允许多种科研评价并存,要实事求是,要根据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科研评价标准。三,屠老师1930年出生,今年85岁高龄,您代表中国老一辈的科学工作者,对中国、对世界、对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现在,接力棒已经到了年轻一代人的手上。我相信,中国今天的年轻人一定能够很好地把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不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厚望。尽管如此——我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即便到了那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的民族来讲,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我们做得更好。感谢大家!
第三篇:屠呦呦获奖感想
名字
屠呦呦 名字的来由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里的苹就是指青蒿这种野草,美好的名字寄寓父母美好的愿望和期待,甚至会和你的人生成就和辉煌有特殊的缘分。所以孩子们有梦就去追求,不管你的名字平凡与否,它会因为你变得熠熠生辉。
生平经历
所谓大器晚成,在众人看来,屠呦呦可能是在晚年才得出了成果,拥此殊荣。可在诺奖之前有谁知道,她早在1972年就从青蒿中提取出了一种白色结晶体—青蒿素。功成名就怎么一蹴而成,必定是厚积而薄,她没有满足一时的收获,没有止步不前,一直研究着中医药学。39年后,她的贡献终换来了一项国际大奖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1年9月),当时人们感叹呦呦为什么无缘诺奖,4年后,遗憾终结了。中国人终于扬眉吐气,第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可是你知道吗,有人毕生研究,但是不为人知,即便如此,他们赢得了自己。你每天有没有赢得自己的认同?
客观
屠呦呦研究丰硕,可是获奖前一直默默无闻,她被称作三无科学家,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几次被提名参选院士,都没有被选上。有人说这和她的性格有关,平日的相处中让他人不是很愉快。从呦呦的身上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光环,也要从她过去的失意中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如果能够更加愉快和他人合作,那么她的成就会更早被人所知,她的贡献会更早被世人认可,她的发现带来的价值会更加扩大化。
再也别说做不到,不可能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国人都绝望感叹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缺少开放思维,缺少创新细胞。莫言之后,人们对诺奖有了期待,何时会有诺奖中的科学技术奖项在中国诞生呢?至少还要十年吧。3年一瞬而过,就有哟哟的喜讯传来了,请原谅没有使用一位老人的全名,因为这位老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她的呦呦之名也属于中国。
第四篇:三大法宝,成就屠呦呦
三大法宝,成就屠呦呦
——由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一事有感
2015年9月底的一个早上,我像往常一样翻看手机新闻,一条新闻标题猛然映入眼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有望获得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又一个中国人要获诺奖了,虽然跟我本人八竿子打不着,但我心里还是兴奋不已;虽然还没有成为事实,但获得提名,已经让我不明觉厉。
我怀着好奇和敬仰的心情,翻阅各大新闻网站中有关屠呦呦的新闻和资料。她竟然是研究中医的,呵呵,我也是学中医的哦,好棒好棒,这下不但为中国感到自豪,也为中医感到异常的自豪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都在密切关注着“屠呦呦获诺奖”的有关报道,对屠呦呦和她的研究等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终于等到了10月5日,诺奖榜单公布,屠呦呦获得诺奖一事坐实,后来,又在网上认真观看她发表获奖感言。屠呦呦——一个杰出的女性中医学科学家的伟大形象,在我的心中巍然屹立起来。
诺贝尔奖,和曾经的奥运会金牌一样,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拼搏图强的精神情结。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中国已经陆续实现了奥运会金牌的O的突破、举办夏季奥运会、单届金牌总数第一以及成功申办冬季奥运会的伟大梦想。而诺贝尔奖,直到2012年才实现了0的突破。
屠呦呦获得的这个诺贝尔奖,是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的第一个诺奖,可以说是意义非凡,一方面能说明我国科研水平的进步,另一方面对我国广大科研学界工作者来说也是莫大的精神鼓舞。
而我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更应该向屠呦呦学习,不但要学习她坚持不懈、屡败屡战的探索求真精神,还要学习她遍览古籍、融会贯通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更要学习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强自信和自觉传承。这三点可以说是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中获得成功的“三大法宝”。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强自信和自觉传承,是屠呦呦青蒿素研究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基本源点。屠呦呦之所以能够研究青蒿素,首先得益于中国的一代伟人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简短的一句话,不但体现了这位伟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强自信,更是为中医研究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才会有“ 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的英明决策。而这个“中医研究院”,就是成就屠呦呦一番事业的平台。
反向思考一下,如果没有这种自信和传承,青蒿素研究就会像没头苍蝇到处乱撞,怎么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而近些年来,严重崇洋媚外的思想占据了不少中国人的头脑,很多中国人对中医质疑、贬低甚至嘲讽;在临床实践中无度地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在接诊和医院管理中借“以人为本”之名行“以钱为本”之实,种种弊病让老百姓就医治病苦不堪言。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丧失了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自信。
目前,在“中国梦”的语境下,习近平在“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文化自信”,正是诊治当代部分中国人文化不自信的对症之药。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回顾百年历史,中国人经历了从傲慢到失落自信再到回归自信的曲折过程。而屠呦呦在中医学方面的研究突破并获得诺奖,则反映了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并赢得国际认可的历史逻辑过程。
遍览古籍、融会贯通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是屠呦呦青蒿素研究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关键途经。在毛泽东“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屠呦呦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她灵感和启发,使她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难怪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不但要深深感谢葛洪,更感慨“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遍览古籍只是其中的第一步,就像调查研究过程中“搜集掌握尽可能多的资料”一样,还只是一个基础工作。接下来还要结合研究目标,对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像处理大数据一样,从中寻找有效样本并对比归纳。在对比归纳的过程中,就要做到融会贯通,在偶然现象中搜寻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在多个个体现象中对比归纳一般性规律。当然,客观规律的掌握和描述也不会一步到位,还需要无数次的试验修正和实验验证。可见,没有“遍览”,就没有充分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而没有“融会贯通”,就找不到“灵感”的激活码。
坚持不懈、屡败屡战的探索求真精神,是屠呦呦青蒿素研究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核心保证。搞什么事情,都不要指望一次就能成功,也不要想着“再一再二不再三,再不成功就不干”。普通事情如此,科研探索更是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有抱着“试验虐我千百遍,我待试验如初恋”的高度热忱,才有可能取得一定成绩。即便如此,成功的几率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研究者也只能成为其中的垫脚石甚至炮灰。
回顾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过程,何尝不是如此艰辛呢?成功,是在经历了190次的失败之后,才姗姗来迟的。屠呦呦曾这样描述“我们挑选了2000多种中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中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用于在小鼠身上的抗疟检测。”2000、640、200、380、190,这些看似单调枯燥的数字,却意味着大量艰苦而繁琐的工作;意味着一个科研工作者日以继夜的潜心探索,意味着数百次屡败屡战的顽强意识;意味着对从事这项工作者的耐心、韧性,甚至是身心承受能力的巨大考验。屠呦呦在191次实验时,并不知道还要经过多少次实验才能取得成功,但她坚信,只要不放弃,下一个再试一次,就有可能成功。正是有了这种坚持与勇气,才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取得了研究的突破。而在这背后,还有庞大的团队,为其做支撑和保障;而这个庞大的团队,就成了屠呦呦成功的垫脚石。
可能,屠呦呦获得诺奖是偶然的,但坚持她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的“三大法宝”,在科研尤其是中医学科研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和成果则是必然的。因此,作为中医学的个中一员,我们更应该将这“三大法宝”践行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去,相信我国中医学会在当代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造福国人,造福人类!
第五篇:作文素材:屠呦呦
屠呦呦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屠呦呦(Youyou Tu)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据悉,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中国人。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一、个人履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拉斯克奖设有四个奖项: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公共服务奖和特殊贡献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二、科技成就
疟疾是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2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我国是从1964年重新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研究,至1967年,又组织全国7大省、市全面开展这项工作。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新药一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初步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就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不久,屠呦呦服从组织安排,到海南岛疟区实验室工作半年之久,回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以开展。1971年,抗疟队伍再次在广州召开专业会议,周恩来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屠呦呦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肩负新的任务回到北京,组织力量成立课题组,投入了新的攻关研究。
这次,在重新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她又系统查阅有关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有“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她细细琢磨这段记载,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法将温度控制在60℃,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效价有了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鼠疟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等人仍不受任何干扰,日以继夜地埋头于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即广州会议后的第191次实验(先后筛选方药200余种)中,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她又把青蒿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并发现中性部分抗疟效价高而毒副作用低,酸性部分无效而毒性大。在确证中性部分为青蒿抗疟有效部分后,又进行猴疟实验,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
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于1972年8-10 月,偕同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功。1973年,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接着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至1978年,共治疗2099例(其中包括间日疟1511例,恶性疟588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
在临床证实青蒿抗疟有效的基础上,屠呦呦等人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从中性部分进一步分离提纯青蒿有效单体。这种新型化合物被命名为“青蒿素”,经大量化学工作、衍生物制备结合四大光谱研究,确定为倍半萜类成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后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协助下,用X-衍射方法最终确定了其化学结构。青蒿素为一具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该结构仅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从而突破了抗疟药必须具有含氮杂环的理论“禁区”。结果还揭示,青蒿素的抗疟活性与“倍半萜内酯”结构中的过氧基团相关,为结构改造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1977年3月,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在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引起国内外代表们的极大兴趣。
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主席、印度中央药物研究所所长阿纳德教授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发现这种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它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的药物指出方向。”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在报告中也指出:“在理论上,任何一种新药物都具有新的结构和它的作用方式,这样才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显然,中国青蒿素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会议代表一致认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发明,它的化学结构与抗疟作用与以往已知的抗疟药作用完全不同,对各种抗药疟原虫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药。
三、人物故事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2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