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年8月孙市长讲话(8.25)
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孙 喆
同志们:
刚才志芳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针对我市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主要讲四个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要到位。我市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但有些行业和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事故偏大,已超过了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进度,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工作还有漏洞,还有不到位、不严格、不落实的地方,应该引起各地、各部门和事故单位的高度重视和警觉。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但追究其首要原因是思想上的麻痹,认识上的麻木,说安全重要,只是停留在嘴上、纸上、墙上。这样的态度不可能真正把安全工作抓好抓实抓到位,不发生事故是侥幸,发生事故是必然。民生问题,安全第一,安全问题,生命至上。连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还谈什么发展,谈什么执政为民,都是空话。参加这次会议的多数是单位的一把手,请大家一定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 视、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正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贯彻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对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扎扎实实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我们的一些企业领导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重蹈“有钱买棺材,没钱买药”的覆辙。还有,一名领导干部仕途之路十几年、几十年,不容易,出了大事故,死了那么多人,必然要受到法律和政纪的追究,孰轻孰重,都很清楚。简言之,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安全生产,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我们在思想认识上一定要到位。
第二,安全责任要落实。一说安全我们都知道责任重于泰山,关键是怎么抓落实的问题,抓落实办法有多种,签订责任状、责任书,建立责任机制,实行政绩考核都是一种形式,但更重要的是怎么把这些纸上的东西变为行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成果、见实效。我们讲层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就是要落实政府、部门、企业的安全责任,层层明确,层层落实,关键要有措施保证,有制度约束。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做到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保证你的领地少发生事故,不发生大事故。政府主要领导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负主管责任,其他领导负分管战线的责任。安全工作不能推托,不能说你管我不管。在这我要重申,安全生产工作就是要树立谁抓也不越位,怎么抓也不过分的思 想,就是要形成齐抓共管的高压态势,消灭责任死角,保证责任的全覆盖;其次是安全监管部门的责任,一是要把住安全准入关口,不能以次充好,滥竽充数,不符合标准和条件的,坚决不予准入。二是要依法履行监管责任。工作上要有作为,监管要到位,发现的隐患要及时监督整改,出了事故要严厉追究。无论全市各级安监管部门还是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都要认真承担起对全市企业单位的安全监管责任,要认真履行市政府的安全监管职能,政府安全生产分级、属地管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职责就靠你们来落实。要做到安全监管全覆盖,可以采取垂直执法,联合执法和交叉执法形式和手段,保证监管不漏死角,消灭盲区;最后是落实企业责任,这个责任最重要,最具体,今天到会的企业主要领导,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靠你们来落实,请大家务必担起这个重要责任。实践证明,安全抓好了你受益,抓不好死了人,着了火你受损。道理不用多说,大家都很清楚。话说回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抓好了,事故少了,全市的安全生产形势就会平稳,所以说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安全的大头,是安全的主力军,企业平安则全市平安。因此说,你们的责任很大,任务艰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下去,不管是哪个岗位,安全都是第一位的,要从小事抓起,从每个细微的环节抓起,不放过每一个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小事和环节,把隐患消灭掉,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实现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执法力度要加大。各级安监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已经很明确了,关键是要做到严格执法,违法必究。我们有些执法部门尤其是个别县区级安全监管部门,执法能力较差,见硬就回,不同程度存在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这里有部门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也有一些政府领导阻止安全执法的问题,以保护经济发展为由,明确不让执法部门执法,这怎么能行。在这里我也代表市委、市政府明确态度,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的依法行政行为坚决予以支持。今后不论哪级政府,在安全监管和执法这个问题上,决不允许阻碍和干扰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这种干涉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安全监管部门就是要采取铁手腕,硬措施,该关的关掉,该停业的停业,决不姑息。尤其要强化煤矿违法生产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那些抗法行为要坚决予以严惩;查处事故要严厉。该追究的责任必须要追究到位,对那些不出事故不重视、不整改,出了事故四处托关系、减轻责任的行为,安监部门要敢于碰硬,敢于唱黑脸,坚决依法查办,尤其对那些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要严惩不贷,这一点决不能含糊。我们的所有同志,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必须树立起不严查不足以除隐患,不严处不足以保平安的思想,坚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只有这样安全生产才有可能长治久安。第四,隐患整改要坚决。隐患不除,事故不止,消除一个隐患,就可能避免一次事故发生。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包括招商引资企业,只要你在佳木斯地界上,就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安全监管,其它方面可以特殊和优惠,但在安全生产这个问题上决不能降低标准,不能有任何优惠。尤其对于新建企业,必须把住安全市场准入关,让企业从一开始就处于高质量标准化的状态和水平,安全就有了保证。今后一定要避免和杜绝那种“先生产、后规范”的错误做法,坚持先规范达标、后投入生产,防止埋下“先天性”隐患。隐患排查治理要重点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采取严格细致,不漏任何一个环节和死角地组织排查,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制订整改措施,投入整改资金,落实整改责任,保证整改质量,按时消除隐患。隐患排查治理要坚决,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不管你什么原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对隐患的整改,凡因隐患整改不及时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依法依纪严厉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和单位领导的责任。
我就讲四个问题,这是市政府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态度,希望引起大家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
第二篇:主题: 孙市长讲话
主题: 孙市长讲话
“五一”劳动奖章颁发大会讲话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菊梅
各位领导、教师们、同学们:
今天,在第26个教师节的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沁阳市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颁发大会。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沁阳市总工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
教育是发展的根基,是提高素质、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基础工程,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实施。近几年来,沁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人才兴沁”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强师资培训,均衡教育资源,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沁阳教育已成为我市一张名片,受到全市社会各界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各部门支持、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更是全体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不辞劳苦、努力拼搏的结果。
今天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是沁阳一中教师队伍的杰出代表,在你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是全体教师和社会各界学习的榜样!希望受到表彰的教师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希望沁阳一中的全体教职工以这次受表彰的教师为榜样,努力学习、增强素质、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希望沁阳一中的新班子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研究新课改,掌握教育改革新动态,探索一条有特色的高中教育之路,叫响“沁阳一中”品牌。
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最好的教育奉献给沁阳人民,奉献给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家庭,为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愿全体教师节日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第三篇:听取城乡一体化汇报的讲话-孙市长
在听取2010年城乡一体化方案时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2009年12月3日)
关于城乡一体化方案,前一阶段咱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刚才杨权同志提出了一些想法,讲了很好的意见。这里我讲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盘锦实施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认识。盘锦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过去多年我们的工作,使盘锦形成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较好的基础设施的条件。明年开始,或者说从“十二五”开始,盘锦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面转型的阶段。盘锦是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试点市。我们以前研究的转型,主要指产业转型,由一个支撑、一家独大到多元支撑、多元化的格局。它主要讲的是产业问题,具体说来,主要指的是二产里边的非油产业的问题。但是仅仅这样转型不可能持久。这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盘锦的转型应该是全面的,应该全方位推进,进而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的局面。从新一届政府开始,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迈向一个全面转型的新阶段。全面转型,我的体会认识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我们由内陆的资源型向沿海的开放型转变。这方面的支撑就是扩大开放,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发展,二产由完全依靠油到非油的多元化格局。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应该由城乡各自独立发展,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型。统筹城乡发展,整合城乡元素,实现发展的集约化、可循环化和发展成本的最低化。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要形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们贯彻和落实,或者说支撑我们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未来盘锦的发展,就是这三条路,一个是开放,一个是一体化,一个是和谐。这个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还包括着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所以城乡一体化应该摆在这样一个位臵来认识和对待,这样盘锦的发展转型才不至于走弯路,我们才可能实现追赶、跨越和可持续。否者的话,即使经济指标上去了,发展的方式也有问题,也得出故障,导致发展不可持续。我们不能够让盘锦进入第二个不持续时期,第一个不持续期就是因为我们完全依靠油田,如果我们不全面转型,我们未来可能进入第二个不持续期。虽然我们的产业多元化了,但是造成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破坏,我们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过大,下进一步发展将缺乏支撑,我们还得转型。我们应该进入一个全面转型的阶段,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城乡一体化。大家就应该知道,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盘锦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这样一个决策,怎么做都不过分。要想统一认识,就得在方法上统一。可能大家觉得这个时候干这个事情,很多的条件不具备,这么大的一项工程不知道从哪开始下手、突破。要想统一思想最重要的是告诉大家实施这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不仅要有宏观的整体考虑,更要有实际的路线图、操作的时间表,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我们一定要站在这样的高度,清醒的认识和实施这项工作。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明确工作的重点。一体化建设,千头万绪,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日积月累,有序推进。工作的重点在哪里?第一个重点,在整体上我们应该有两个安排,一个是空间规划,一个是发展规划。这两个规划是指导我们开展工作的最基本的前臵条件,是我们的发展蓝图。发展规划由发改委做,空间规划由城乡规划委员会来做,而且要请高手、专家来做,做到五十年、一百年都不落后。一定要体现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请你们两家抓紧去推进。第二个重点,我们现在该如何着手实施。有这样几个方面我们要着手考虑和实施。第一个方面,我们总体的思路就是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载体,来推进这项工作。没有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有一体化进程。我们绝不能简单的施行三集中,老百姓和社区集中,工业和园区集中,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城乡一体化的一切的发展就是我们县区经济的发展,而县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就是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园区就是产业聚集区。两县两区统筹空间规划里边要明确产业园区的布局和发展。要认真研究现有的园区能不能支撑发展,未来有没有发展空间。园区的规划和建设,要和未来的中心镇、卫星镇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特别的重要,没有这个,发展无从谈起,没有这个,一体化没有支撑。我们要以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谋划我们的园区,形成集聚区或者中心镇的产业支撑,最后的落脚点就落在具体的某个地方,形成一个产业支撑的、各种功能完善的区域。第二个方面,要在撤乡并镇上打主意、下功夫。要整合乡的资源建镇,在乡这一层面做好整合规划和布局。我们第一步的目标,我认为,就是盘锦没有乡。乡怎么整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想,眼前整不了,觉得各种问题比较多,那么可以先以经济区的模式去整合它,这就是我们当前中国发展的特殊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考虑。第三个方面,在村屯的整合上,迈出重要步伐,这个重要的步伐就是我们“十二五”规划里交通。村屯整合不是以村屯为中心,而是交通为基础。交通是不是便捷、未来经济能不能发展等因素决定着村屯整合。村屯的整合上,两区的重要任务就是把城中村消灭掉,两县的重要任务是把乡改成街道办事处。请两县两区具体研究怎样有序去推进。第四项方面,是在土地和户籍上下功夫。实现土地的集约化流转,户籍的改革。土地的集约流转和户籍的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我们聚集到百姓身上的三大要素。土地的集约,户籍的改革和保障体系的建立三大元素缺一不可。我们要提高组织化程度,要把百姓解放出来,要让他们体验城市的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五个方面,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用城市发展的理念来提供农村的公共服务。这包括最基本的服务条件和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设施的建设,一个县,总得有一个剧场。一个中心镇,总得有一个活动的场所,电影院。公共产品的提供,还包括水、气、电、路等等。这五个方面,请有关部门、两县两区抓紧形成想法,形成意见,落实到能操作的方案上。第三个问题是细化措施,强化领导。第一个措施,推进这项工作的措施县区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挂帅,分管领导要操作到位,明确重点。第二个措施,我们要采取多条腿走路,多措并举的方式去推进。用市场的办法、社会的办法和政策的办法,去推进这项改革和工作的实施。我们一搞城乡一体化的办法,就讲市长你能拿出多少钱,我告诉大家我没有钱,钱在市场上,钱在社会中,钱在政策里面,用好了就有。比如说我昨天研究公路建设,完全按照城乡一体化把“十二五”的公路布局搞出来,不管是大修、新建,还是改造,我们不能在这些方面另打锣、重开张,国家还没有一个针对试点的政策,我们必须依托原有的政策,通过试点的名分,来往你这里倾斜,这就是思路。因为我搞一体化试点,社会保障给我点儿什么待遇,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办?人家修一条路,我可能修五条路。人家村村通是“十二五”末,我们“十二五”初就屯屯通了。这项工作必须依托原来的政策,请发改委认真分解到各个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比如说水利,过去就干五件事,这次就要求你干十件事,而且重心要下移。过去不能干,干不了的事情,这次要提出来干。发改委重要的职责是给出各个部门工作的主线条。这个政策是大政策。比如我们农村改厕,归卫生口,原来改一千个,现在改两千个行不行,另外,改厕的标准高点行不行。农委的沼气,我们原来的沼气是一家一户的,我们可不可以研究更好的、更大的。再比如气,西气东输的线到底怎么走,规划已经有一条线路了,我们这条线路能经过多少个乡镇。要把思路展开。这个礼拜六我去高升,研究高升这条路打通的事。高升下一步的布局在哪里?就是围绕着火车站。高升要建一个从沈阳过来的货运火车站,将来盘锦到沈阳的城际铁路也从这里过,那就是未来的行政中心。大家想这样的事情,才能把我们的局面打开,框架拉开。另外还有市场的办法。现在有钱的人特别多,有钱的人愿意介入村屯改造的也特别多。比如说荣兴的改造,把一个镇给一个企业来干,企业来投资。我们这次双台子铁东区的改造也是是这个思路。田庄台改造,我也谈了一个。把村镇交给企业,你来改造。二界沟、小渔村的建设,找一家企业,我给你个规划,你给我干。第一步目标就解决老百姓的生活条件,他们都上楼,给他们的小区服务,剩下的地我们再进一步考虑。现在这样的企业很多。市场力量的来源就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这是我们下一步招商引资的重点。再就是社会的力量,在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老百姓不能坐享其成。我们需要一种创新,用三条腿走路。第三个措施,我们要改革。城乡一体化不走出改革的路子,不走出改革的瓶颈,是不可能推进的。必要的行政区划,必要的一系列的改革,都要有效。比如土地改革政策里边,有一个农场的政策,农垦的政策不能轻视。农垦就是给农村职工盖房子,盖平房就是浪费,能不能给他们盖成楼房。这块请你们研究,一定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没有改革就不可能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这个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用传统的思维、传统的方式是走不出城乡一体化的道路的。走不出新路子,没有一种闯劲,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也拿不下这个山头的。我们要敢于克服困难,善于困难。人家没有的,我们要有。我们的疏港铁路,最晚一个立项,最早一个开工,咱们还占45%的股本。干别人干不了的事,别人能干我快干,别人都有我得占比高。干不了讲理由,谁都会,这是人的秉性的第一反应。人的秉性第一是懒惰,谁都愿意睡大觉,第二个是事没干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解释一下。谁都理解工作的难处。我们的电厂,去年启动的项目,今年拿下来本来就是不可能,但是拿下来了,原本不可能的变成可能了。在金融危机中,我们整个的框架基在今年本拉开了雏形。同志们,要政策,要支持,这种苦恼难受,但是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城乡一体化没有这种劲头是难以实现的。按部就班,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做不到。我们必须渠成水到,先挖渠。两县两区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拖不得、等不得、慢不得。下一步按照这次会议的想法,请占明同志继续推进。有一些部门的传统工作,把它分解下去,做好就行;有一些是单拉出来的工作,我们要认真研究。总而言之,都要做贡献,没有旁观者,我就说这么多。
第四篇:市长讲话
一、充分认识企业上市的重要意义
企业上市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个地方企业上市数量的多少,不仅体现了这个地方企业的发展水平,还是这个地方经济活跃程度和竞争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推进企业上市,对企业和对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上市融资是企业摆脱生存压力、实现借力发展的捷径。把企业发展壮大是很多企业主的愿望,但这往往又受制于资金的不足。要突破资金瓶颈,一种是靠企业慢慢地自我积累,另一种是面向社会融资。我们今天也来了很多企业,大家可能会认为,可以向银行贷款来解决问题。但是银行也是要看大家实力的,一个中小企业,自身规模都不大,想从银行得到大额贷款肯定是不容易,这一点大家都深有体会。同时,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多变的情况下,限制性条件越来越多。比如今年以来,央行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已经开始收紧信贷闸门。和信贷市场相比,资本市场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去年,全国有249家上市企业在深沪两地证券市场融资再融资,募集资金4466亿,平均每家18亿,和银行贷款相比,不仅数额大,而且成本很低、融资期限长。可以说,敢不敢上市融资、会不会上市融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成败。世界500强企业也好、国内500强也好,基本上都是上市企业,因为不上市就不可能在关键阶段得到有力支持,不要说把企业发展壮大,想保持既
有的市场都不容易,可能还没有强壮起来就已经被竞争对手淘汰。2008年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倒闭,这其中,大量企业如果拿到滁州来都是响当当的规模以上企业,但在发达地区企业数量太多,根本轮不上他们有上市机会,政府也没有能力照顾到这些企业,只能任其自生自灭。我们现在上市企业少,又刚被列为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在企业上市上有难得的机遇,希望大家要高度重视机遇、抓住机遇,否则可能后悔莫及。
(二)上市融资是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上市公司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一整套规范的要求,企业成功上市,不仅是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和竞争力强的体现,更标志着企业发展内涵上发生了根本转变。我在调研中,很多企业都有做大做强的愿望,但连基本的规范管理经营都做不到,上市这样借力发展的捷径都不敢走,还谈什么做大做强呢?家族式企业也好,合伙制企业也好,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向社会企业转变,这是企业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国内家族式企业最密集的珠三角和浙江,大量家族式企业开始寻求上市,最典型和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企业就有碧桂园、玖龙纸业等。碧桂园2007年上市时只拿出15%的股份就融资120多亿港元,加上增资扩股,先后融资200多亿,靠融资取得的资金大幅扩张,迅速成为国内地产界的龙头。我刚从广东回来,接触的两家企业格兰仕电器和永强汽车都是家族企业,前几年政府三番五次、苦口婆心劝企业上市,他们都不
愿意,认为时机不成熟。现在他们都认识到上市是必经之路,都在加快上市步伐。企业对上市的顾虑,一是怕上市后经营管理要透明了、当家人不方便了;二是担心压力大,本来一年赚个百把万就满足了,上市后上了快车道、高速路,不开快不行。其实这都是误解。企业就是不上市管理也不能随随便便,除非你不想企业好了。有的企业可能认为,上市了企业也不一定能发展好、也会倒闭,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我们不敢说上市和现代企业制度能够让企业永远不败,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制度可以让企业永远不败,但世界范围内的实践证明,上市是能使企业做大做强、长盛不衰主要的制度、成功的制度、公认的制度。一方面,企业上市后,掌握的资源更多;另一方面,不上市的小企业倒闭了就倒闭了,而上市企业很少退市,因为上市企业资格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即使自己经营不下去了,还可以通过壳资源转让,让自己的资本在新的企业中延续下去,这才是真正的永续发展。
(三)上市融资是滁州打造竞争优势、加快崛起跨越的重要手段。企业只有上市才能做大做强,也只有上市企业才有能力进行重大项目投资和技术改造,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只有本土的上市企业才会形成总部经济效应,才会把GDP和税收等留在本地。这方面江苏的江阴是我们学习的典型,他们连续多年大力推动企业上市,现在拥有兴澄股份、法尔胜等上市企业25家,其中11家企业营业收入都超过百亿元,本土企业创造了全市经济总量的70%以上。浙江省以民营经济为主导,过去民营企业对
上市兴趣不大,上市企业数量一度大幅度落后与江苏,近年来他们奋起直追,目前上市企业已经达到150多家,后来居上超过了江苏。目前,我市仅有全柴动力和天大石油管材2家上市公司,占全省69家上市公司总数的2.89%,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都与省内上市工作先进市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市没有新增一家上市公司,8个县市区加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有7个都是上市“空白县区”。我们现在正面临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机遇,但能不能抓住机遇,一方面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争取到外面的重大投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把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如果我们只抓住外来投资而忽视了本土企业和已经扎根本土的企业,我们只能算是抓住了机遇的一半,发展成效将会大打折扣。
现在,全市已经有不少企业具备了上市的基本资格条件,但上市工作进展不快,主要还是很多企业对上市不自信、不明白、不得法。我们已经进入了资本市场主导的新阶段,企业一定要有战略眼光,既要熟悉自己的行业,更要熟悉资本市场,要大胆克服不敢上市、不愿上市、不会上市、怕付成本、怕受监管的思想,敢于到资本市场去搏击冲浪。各级各部门也都要认识到企业上市的战略意义,开阔视野,提升境界,把上市当作推动经济发展、强化发展机遇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平台,努力营造想上市、敢上市、争上市的良好环境,加快形成多上市、快上市、上好市的生动局面。
二、积极抢抓企业上市的重要机遇
当前,企业上市总体上面临难得的机遇。
一是大环境十分有利。从全球看,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复苏,投资者市场信心回升,全球IPO(首次公开募股)越来越活跃。从国内看,一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天津产权交易所等四级市场架构,资本市场体系已基本完善,上市门槛已经降得很低,很多企业都有相适应的市场进行融资。企业只需对照发行条件就可以判断能不能上市、采用什么方式融资。另一方面,今年国家证监会已经明确提出加快发展中小板和创业板,力促股市扩容,新上市公司数量将很可能再创新高。我们又拥有示范区建设这样的金字招牌,在争取上市上具有重要的优势。
二是小气候正在形成。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多次在相关会议上对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对上市工作赋予了很高的期望。为加大对企业上市的鼓励和扶持力度,市政府研究出台了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的若干政策规定,对企业上市在财税、土地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企业上市的前期费用,由同级受益财政给予10%的补贴,凡进入上市辅导公告期的,由同级受益财政先期垫付100万元;企业上市成功后给予一次性奖励,对2010年成功上市的奖励300万元,对2011成功上市的奖励200万元,对2012后成功上市的奖励100万元;对新增上市企业的县市区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领导班子,每实
现一户企业上市,由市财政奖励5万元。此外,对企业上市过程中因账务调整而涉及的税收都给予周到安排。企业上市后,需要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的,优先安排申报省“861”计划项目等。对企业上市遇到的具体问题,还可以具体研究对待。总的来说,就是要为上市孵化创造出温暖的小环境,让企业可以抛开包袱,轻装上阵。
三是预备队已经组建。目前我市企业上市正在积极推进,德力玻璃已经通过辅导验收,并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上市申请材料,中国证监会也已经向省政府反馈意见;金禾实业已经完成股改,发布公告正式进入上市辅导备案;扬子木业等4家企业已启动上市工作;近期计划上市的企业还有4家,而且都与各类中介机构有过多次接触,时机成熟就可以启动。这充分说明我市的上市企业资源比较丰富,潜力很大。随着全市经济的加快发展,肯定还会有一大批质地较好的企业成长起来,成为新的后备资源。我们要加快培育、尽快启动和完成前期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年以来,全省各地纷纷抓紧资本市场运作,加快地方企业上市步伐。上半年,全省已首发上市7家公司,报证券会在审6家公司,合肥、马鞍山、芜湖三市今年上半年分别都新增两家上市公司。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坚定信心,下定决心,采取有效措施,奋力实现企业上市工作的新突破。
三、扎实做好企业上市的各项工作
要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措施”的工作推进机制,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梯度推进工作思路,厚基础、排梯队、扶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多渠道、多形式上市,力争到2015年,全市上市公司达到8家以上,消灭上市“空白县”、“空白区”。在工作中要切实把握好以下重点:
(一)抓好资源挖掘,做实上市后备企业库。这是做好企业上市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培育优质上市资源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境内、境外上市“两手抓”,积极拓宽企业上市渠道,促使更多的优质企业尽快上市。要根据企业上市有关规定,将我市主业突出、管理水平高、产品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净资产2000万元以上、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都纳入上市资源库,逐步建立企业上市梯队,实行动态管理。要加强行业选择,重点围绕我市的主导产业,挖掘培养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地方支柱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要实施培育工程,上市指导办要牵头抓好企业培育,把行业龙头企业、地方支柱企业、高新技术和高成长性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每年都要选择5-8户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并力争有2—3户拟上市企业进入辅导期。同时,要拓宽视野,把基础性好、具有一定规模和业绩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企业和服务业企业,通过整合包装,纳入培育范围,使我市上市后备资源行业分布更广泛、产
业结构更合理,争取有更多的企业进入辅导,源源不断地把优质企业推向证券市场。
(二)抓好企业改制,深度培育上市企业。这是企业上市的必要环节,也是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要学习合肥、芜湖等先进地区经验,探索通过市场化手段,组织专业机构帮助企业量身定制,实施科学合理规范的股份制改造。要确定好改制企业,对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利税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重点分析跟踪,每年选择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企业家素质高的企业,引导其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并做到改一家、成一家,不留后遗症。要落实好改制方式,对主营业务相对突出、历史沿革比较清晰、近几年有较好盈利水平、并且在短期内有融资意向的企业,采取整体变更设立方式的办法来改制;对规模大、时间长、行业门类多、产权模糊的企业采取新设方式。对已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初步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要切实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促使其尽快进入上市辅导期。
(三)抓好市场定位,提高上市过会成功率。一要立足国内主板上市。沪深A股市场是目前我国企业股票发行上市的主渠道,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要争取在沪深主板市场上市。二要争取创业板上市。创业板的上市标准大大低于中小企业板,要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创造条件,把我市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性较好、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推上创业板市场。三
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借壳”上市、“挂靠”上市等途径,引导企业积极向上市公司靠拢,争取早日进入资本市场。四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现海外上市。五要积极推进未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要以产权交易所为平台,通过开展未上市公司股份转让,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资源有效配置,活跃我市资本市场,积极培育上市公司后备资源。六要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积极创造条件,加快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或投资机构;探索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多种投融资方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外资参与组建风险投资公司、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高科技企业,缓解企业融资难等突出问题。
(四)抓好资本运营,做大做强上市企业。资本运营是经济发展的高级形式,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内容。在当今追求速度、比拼实力的时代,已经不仅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而是“狮子吃老虎”,首先考虑的是资本的力量。要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规模、提升经济质量的角度,引导支持资本运营,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资本运营过程中的具体困难,降低运作成本。上市公司要产业经营和资本运营并用,大力吸收外地项目和资源注入,培育航母型企业,培育跨国企业;要建立起有效的内控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切实保护投资者的权益;要进一步深化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激励机制,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运行质量。拟上市企业和其他非上市股份制企业,要运用各类资本运营
手段,快速做大做强企业,加快上市步伐;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实行规范运作,朝着更加健康方向发展。
四、努力营造企业上市的良好环境
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起抓企业上市就是抓招商引资、就是抓结构调整、就是抓转型升级的观念,切实把企业上市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到思想上重视,政策上落实,工作上得力。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进企业上市。为切实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市里已经成立了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上市工作指导办公室,将上市工作并入金融办职能。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加强对上市工作的领导,明确上市工作主管部门,落实人员和经费,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会后,各县市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抓好组织落实,将上市工作部门和人员名单报市上市指导办(市政府金融办)。同时,针对有的企业对证券市场的功能认识不足,对进入资本市场的程序、规则了解不多的问题,要建立企业上市工作定期调度、督查和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与证监局、交易所方面的主动沟通汇报机制,健全信息交流平台,帮助企业与证券公司、中介机构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
(二)要形成工作合力,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局面。企业上市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在座的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
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市上市指导办要加强指导,切实做好全市企业上市工作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为企业股份制改造、组织培训、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主动向省政府金融办、安徽证监局汇报请示,加强与中介机构的联系沟通,定期研究企业上市工作,推动企业上市取得实质性进展。各有关部门要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上市后备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对企业改制上市相关审批事项简化程序、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要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碰到的问题,一切从有利于企业上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各县市区要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分层次排出一批拟上市企业,制订企业上市工作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发动、培训辅导,持续推动企业上市。
(三)要加大政策扶持,多方解决企业上市进程中的问题。各县市区要参照市政府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意见,研究出台或完善细化扶持企业上市的激励政策,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切实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要在企业上市过程中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及时地、创造性地帮助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的问题,为企业清除障碍,创造有利条件。各地、各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企业反映的上市进程中的问题,认真研究,能解决的要尽快解决;需要市里协调的,要及时上报市上市指导办,由上市指导办汇总后,提交市政府协调。
(四)要加强宣传培训,切实增强企业上市能力。各地金融办(上市指导办)要切实担负起指导、推动、帮助企业上市的职能;各有关部门也要尽快熟悉、了解掌握企业上市的要求、程序,为企业做好上市指导和各项服务工作。要加强对企业股份制改造、股票发行等基本知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通过开辟专栏、专题,及时报道我市上市工作动态、经验做法,真正在全市营造议上市、争上市、快上市的浓厚氛围。
借此机会,还想对在座的企业家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作长期谋划。要制定上市行动计划,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结合起来,使企业上市工作有计划地稳步实施,不要忽冷忽热。企业上市过程中碰到的不可测因素比较多,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恒心,一旦企业确定上市目标,就要咬定目标不放松,企业不能因一些挫折而动摇。
二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规范,按《公司法》要求,形成科学、规范的决策和日常管理机制,提升企业档次,完成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升级转型。
三是集中力量做大主业。企业的主业是否突出,成长性好不好,是证监会审核上市时把握的一个重点,因此企业在做大规模时必须坚持做大做强主业,培育核心产业和产品,不要四处出击,12
搞一些与主业关联度不强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摊子很大,反而失去了竞争力。
四是慎重选择中介机构。企业上市必须依托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目前中介机构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一定要慎重选择有实力、信誉好、适合自己的中介机构,没有把握的,可以向市上市工作指导办和市金融办咨询求助。
今天的会议,主要是对县市区和开发区提出要求、对各职能部门怎么做好服务提出要求,县市区和开发区要切实做好组织、发动和服务工作,职能部门要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上市的主体是企业,企业一定要有主人翁精神,你们要带头想方设法,政府和部门会为你们提供最好的服务,你们做好了我们也借光、沾光。今天来了很多企业,希望会议对大家是个动员和促动。企业上市过程中总的问题政府已经研究过了,但具体到每一个企业的每一个问题,还希望县市区、开发区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解决,使企业真正想上市、愿上市、会上市、上成市,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五篇:市长讲话
孙雨副市长在全市旧城改造暨住房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日照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4月1日)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市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棚户区改造暨住房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就加快旧城改造、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刚才,传东同志传达了全省棚户区改造暨住房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与各区县签订了2010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下面,我根据市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旧城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推进旧城改造,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中央、省对此非常重视,多次召开重要会议研究部署保障性住房工作。市委、市政府把旧城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来抓,连续多年将其列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今年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把住房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杨书记、赵市长多次对旧城改造、保障性住房工作作出指示,提出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抓紧抓好。
(一)推进旧城改造、抓好住房保障工作,是保障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居民住房状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由于我市建市晚,经济基础底子薄,旧城改造滞后,城中村大量存在,且面广量大,基础设施不配套,卫生状况较差;有不少房屋年久失修,居住条件简陋,相当于城市中的棚户区。而且这些城中村居民大多是失地居民,收入水平低,他们非常渴望通过旧城改造住上楼房,改善居住条件。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重要机遇期。通过实施旧城改造,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改善城中村居民的住房条件,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切实抓好这项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二)推进旧城改造、抓好住房保障工作,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要求。去年,我市成功创建了“联合国人居奖”,日照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宜居城市特色魅力日益彰显,城市形象全面提升。但就目前情况看,建成区内大片的平房区,一方面造成了土地粗放利用,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不利于节约集约用地;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城市功能的配套和完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与联合国人居奖荣誉称号不协调,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目标不协调。城中村的存在,不仅使道路、供水、供电、供热、绿化亮化净化等公共设施配套增加了难度和成本,而且使城市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不利于提升城市品位,城市面貌难以有大的改观。我们只有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生态家园。
(三)推进旧城改造、抓好住房保障工作,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既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增加对住宅建设的投入,还能够有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我市将旧城改造与棚改廉租房建设紧密结合,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带动了大量社会资金的投入,对扩内需、保增长,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坚定不移推进旧城改造的要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完成房屋拆迁3200处、4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楼40.4万平方米,竣工10.5万平方米,回迁居民1610户;经济适用房货币直补户数1264户,发放补贴7231.2万元;全市共为1118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补贴180万元;配建了300套廉租房,市区首批24户特殊住房困难家庭已经实现实物配租。实现了住房三保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在肯定已经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市的住房保障体系已经建立,但发展不平衡,各区县对保障性住房投入的力度不大,在规划、资金、政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工作
旧城改造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是中央、省、市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加强领导,实施上协调配合,行动上果断迅速,切实将这项工作抓出成效。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市区重要地段89个村居的改造任务。
(一)要严格执行规划要求,提高规划建设水平。要严格执行规划要求,提高村居改造档次和水平,防止零星开发和低水平的拆平房建多层。要提高容积率,努力向高层发展。今后新市区不再批建多层住宅,全部建设高层住宅。老城区也要严格控制多层住宅比例,鼓励多建高层。改造村居要舍得花钱,聘请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推行规划设计方案竞标,编制好旧城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要借助合作房地产企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把安置楼和商品房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配套,切实提高规划建设档次和水平。
(二)要大力推行村企合作,加快旧城改造步伐。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村企合作改造开发模式,将居民拆迁补偿安置和村居集体利益作为土地出让招标条件,与腾空土地出让捆绑招标,由中标企业进行安置房、商品房统一开发建设。要充分考虑拆迁居民补偿安置和村居集体利益,最大限度地维护好群众利益和集体经济长远利益,让群众在改造中得到实惠,既要改善住房条件,又要保证今后生活经济来源。实施村企合作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规范运作,保证群众利益和集体利益最大化。要实行村企合作企业准入制度,参与“村企合作”的房产开发企业要具备三级以上资质、信用等级良好、资金实力雄厚。各级要对村企合作过程严格把关,市旧城改造协调办公室要严格跟踪管理,确保村企合作健康规范发展。
(三)要加快房屋拆迁和安置楼建设,确保完成计划。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各区和有关街道办事处要统一安置补偿标准,稳妥推进。安置楼拆一还二,最大面积不超过180平方米,安置过渡费也要量力而行,相对统一,防止有的村居标准过高,其他村居群众攀比,影响拆迁改造。条件成熟的村居要迅速启动拆迁,总的要求是上半年完成一期拆迁任务,并开工建设安置楼。要加快安置楼建设进度,把落实改造资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按照先建安置房、后建分户房的顺序进行建设,科学调度资金,分期分批,压茬进行,缩短居民回迁时间,兑现回迁承诺,做到取信于民。
(四)要鼓励合村并居,实施规模化改造。要根据村居布点规划要求,坚持片区整合开发,防止零打碎敲,选择条件成熟的村居先行试点,坚持政府引导、村企合作、整体改造、集中安置,实现合村并居,在取得成熟经验后逐步推开。今年要以淄博路商务街区建设为契机,对东明望社区、西明望社区、大卜家庵村、小卜家庵村、文登路社区等5个村居进行合村并居改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程的建设,成立了由赵市长任总指挥的城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有关工作。近期,市住建委要尽快完成该区域的规划设计;东港区政府和市财政、国土等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大局观念,加强协作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项目运作方案,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今年要力争完成该片区的拆迁清障任务,年内力争开工建设安置楼房和综合性商务街区,形成城市中心区的基本框架。
(五)要积极争引上级扶持资金,做好旧城改造与棚改廉租房结合的文章。要紧紧抓住中央扩内需的发展机遇,搞好棚户区改造廉租住房建设,争取中央资金扶持,缓解拆迁改造资金压力。我市在棚改廉租住房建设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将棚改廉租住房与旧城改造紧密结合,从旧城改造的村居中,选择了符合棚改廉租住房条件的项目纳入棚改廉租住房建设计划,形成了具有日照特色的棚户区改造模式,省建设厅充分肯定了我市的经验做法。今年省里给我市下达了4200套棚改廉租房计划。棚改廉租住房项目的条件必须是国有土地、手续完备、中小户型、上半年开工建设。各区要抓紧组织好棚改廉租住房建设,尽快完善项目的环评、立项、土地、规划、建设手续等资料,确保上半年开工建设安置楼,全面完成4200套棚改廉租房建设任务,用足、用好中央棚改廉租住房补助资金。我在这里再重申一遍:中央棚改廉租住房补助资金是专项用于安置楼建设,改善民生的,各级各单位要做到专款专用,全额拨付,不得截留和挪用。
三、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努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今年省里给我市下达了1350套经济适用房、2600户廉租房保障计划,各级各部门要狠抓落实,确保完成任务。
(一)要加大经济适用房供应力度。市直要进一步完善货币直补政策,在实现应补尽补的基础上,扩大保障范围,增加覆盖面,让更多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共享发展改革成果,今年再安排750户低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补助。今年岚山区要建设经济适用房250套、莒县要建设经济适用房180套、五莲县要建设经济适用房180套。各区县要做到土地到位、规划到位、资金到位、政策到位、监管到位,保持合理供应规模。下一步,各区县也要参照市直货币直补的做法,逐步实现市区政策一致性。
(二)要进一步落实好廉租住房政策。今年全市要完成廉租住房保障任务2600户,其中:市区980户,岚山区140户,五莲县640户,莒县840户。按照《日照市市区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实施细则》,做好中盛社区和怡海社区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工作。市里计划利用上剩余的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在老城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中配建部分廉租住房,建成后由政府进行回购。拨付到区县的中央廉租住房专项补助资金,各级要实行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落实到具体项目中,严禁截留和挪用。
(三)要尽快组织启动公共租赁住房试点。近年来,我市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增长很快,他们的收入还比较低,暂时买不起房,房租上涨也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帮助他们解决过渡性居住问题,不仅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今年我市要开展公共租赁住房试点,公共租赁住房要以集体宿舍和单身公寓为主,主要为家庭不在本地的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临时租住问题。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筹集和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以社会资金投入为主,重点引导鼓励大中型企业、各类产业园区建设和筹集公共租赁住房,也可在旧城改造项目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政府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
(四)要切实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保障的促进作用。要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重点督促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社会团体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提高职工住房消费能力。要推行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把闲置的公积金用于支持经济适用住房、棚改安置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自去年以来,我市把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作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一环来抓,多措并举力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9年,全市新开工面积26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5%;网上销售面积16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9.8%;存量房成交面积99.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5.4%。我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总体上是理性的、健康的。但由于去年三季度以来,全国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平抑房价,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各级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落实国家调控政策,实施差别化的住房税收和信贷政策,继续鼓励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限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避免我市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
(一)进一步优化住房供应结构。要以满足城市普通居民的住房需求为目的,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要坚持以中小套型、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为重点,增加面向城市普通居民的住房供应。对已批未建、已建未售的普通商品住房项目,要采取促开工、促上市措施,督促加快项目建设和销售,尽快形成有效供给。
(二)加强房地产开发用地管理。要综合考虑土地价格、开发时限、企业闲置地、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保障性住房配建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和内容,探索土地出让综合评标方法。对拖欠土地价款、违反合同约定、存在严重不良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限制其参与土地出让活动。要从严控制商品住房项目单宗土地出让面积。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并确保供地计划落到实处。
(三)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要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着力构建规范市场的长效机制。一要建立源头控制机制。逐步实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将各类配套设施建设安排、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等建设条件,作为土地出让综合评标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住宅产业化技术方案审查制度,引导住宅建设模式转变。二要强化过程监控机制。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规划条件、建设条件不落实的,不予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三要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严格执行房地产项目资本金要求,严禁对不符合信贷政策规定的企业或项目发放开发贷款。四要健全市场监测机制。要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统计、分析和监测,及时发布有关市场供求和房价变化情况的信息,稳定市场预期,引导理性消费。
(四)规范发展物业管理。近几年物业纠纷增加幅度较大,物业管理成为社会焦点之一。要深入贯彻实施《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考核监督,不断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物业服务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建立完善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制度、物业质量保修金制度,督促开发企业将已竣工的住宅小区水电气暖等专业设施设备产权加快移交,从源头上理清物业管理的权责关系。要发挥好街道、居委会和物业联席会议的作用,建立健全住宅小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开展物业服务招投标,推动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有机融合。
五、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工作实效
推进旧城改造,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旧城改造,实施住房保障,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由市政府负总责,区县政府(管委)抓落实。市政府已经把旧城改造项目列为市级领导包保重点工程,并将对各区县进行住房保障目标考核管理。各区也要落实旧城改造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对旧城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专门工作机构,做到人员、经费、办公场所三到位,明确工作任务,狠抓工作落实。要建立旧城改造和住房保障两个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市住建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调度情况,加强检查督导。
(二)认真履行职责。旧城改造和棚改廉租房建设是住房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给足优惠政策,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各区要学习借鉴东港区的做法,实行财政有偿借款支持改造。市住建委要落实好安置楼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减免,积极争取中央棚改廉租房补助资金。市人防办要会同市法制办、城改办尽快理顺安置楼人防费免收程序,免一块、收一块。居民安置楼的人防费要全部免收,商品房的人防费要全部缴纳,以保证安置楼按时顺利开工建设。市发改委、环保局要及时办理改造项目的环评、立项工作,确保早立项、早开工。市民政局、公安局要结合改造做好户籍改革及撤村建居工作。市财政局要会同市国土局制定改造村居储备土地出让金返还流程,确保土地出让金按政策规定足额及时返还。市国土局要及早帮助改造村居办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手续,为将来土地储备和出让创造条件。
(三)搞好舆论宣传。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设施场所,大力宣传旧城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要突出宣传好各级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的措施和效果,有关的惠民政策和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形成全社会理解并积极支持配合的良好氛围。同志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旧城改造,深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得民心、顺民意。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取得明显成效,为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