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主要内容、意义、原则、有利条件、面临阻碍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带一路”背景、主要内容、意义、原则、有利条件、面临阻碍等。作者认为“一带一路”是打造同周边国家良好政治、经济关系的纽带,关键在于政策上的协调一致,达成共识。目前的有利条件在于的资源禀赋、经济结构互补、前期积累的阶段性成果、对外经济联系的客观需求、扎实的政治经济基础,但也存在着利益不
一、贸易阻碍等方面的障碍。坚持“五通”等原则,凝聚各方智慧,积极与国内经济对接,在合作中共赢。
文/陈玉荣(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
当前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比古代时范围更广,“东起太平洋,西至波罗的海”,能够带动30亿人口,近40个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的国家都可以是“一带一路”的参与方,即使不在沿途的国家,只要有意愿,也可以参与到“一带一路”中来。背景深刻
“一带一路”的国际背景。首先,“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在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推动之下,各种多边经济合作机制不断涌现,跨境跨区域合作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其次,世界经济整体低迷,许多国家经济增长减速的国际大背景之下,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一带一路”恰恰为各国互利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路径。
此外,地缘政治背景方面,2011年美国启动新丝绸之路战略,目的在于以阿富汗为核心,推动南亚、中亚经济一体化及跨区贸易,从而实现对俄罗斯及中国的战略扼制。另一个背景是2011年以来中东北非地区持续的政治动荡(实际上也体现了西方的输入意图),以及亚太地区及周边的复杂形势,都是中国所面临的外在挑战。好的方面在于近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提和基础。意义深远
通过“一带一路”打造利益共同体,实现各国经济的增长联动。总书记2013年9月的G20峰会上提到,“增长联动,是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要求。一个强劲增长的世界经济来源于各国共同增长。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
此外,若“一带一路”能够顺利推进,能够带动中国西部发展,缓解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且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营造睦邻友好带、战略稳定带、经济合作带、政治信任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处于安全困境当中,例如同亚太地区的领土争端,并且中东、中亚地区安全形势区域复杂,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政治关系,最终实现安全、稳定的经济合作带。合作的主要内容 目前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解释有很多版本,但根据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的讲话,丝绸之路包括五个内容: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以及民心相通。其中最关键的前提在于政策沟通,只有得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支持和积极回应,在政策上协调一致、达成共识,才能真正营造经济带。道路联通包含多维空间,内涵丰富,不仅包括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公路、铁路及航空的联通,还包括地下的电信网络及能源运输网络。若能实现道路联通,就可以建立起横跨欧亚大陆的大通道。有利条件
首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的国家具有良好的自然禀赋,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且经济结构、资源的互补性较强,因此经济带更容易顺利推进。其次,目前在经济带沿途已经取得阶段性的前期经济合作成果,包括中国同部分中亚国家、中国同俄罗斯的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优先区域在中亚地区,原因在于经过二十余年的合作、经过上合组织十余年的推进,中国在中亚地区具有一定基础,已建立起能源通道,以及铁路、公路、航空通道,电信网络也在洽谈。但中亚国家还不够发达,同未来欧亚经济大通道的目标仍有差距。
再者,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满足欧亚国家拓展对外经济联系的客观诉求。例如中亚国家,地处内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迫切希望类似的平台出来。因此当中国提出经济带之后,中亚国家反应较俄罗斯更为积极。
最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具有扎实的政治经济基础。政治基础上,我国已同所有中亚国家建立起战略协作关系,经济贸易合作机制已取得一定成就。中国已连续数年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中亚地区中国是土库曼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受益于中土天然气合作),同时中国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此外,近年来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合作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由于美国战略向亚太地区倾斜,挑拨了中国通亚太地区国家的政治关系,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摆脱这种安全困境,因而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习主席在印尼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时提到,“中国愿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水平,争取使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加强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合作。面临阻碍
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相比陆上沿线国家响应更为积极,也即陆上丝路遇到的阻碍相对更艰难。
首先面临的阻碍是各国利益不一。以俄罗斯为例,在冷战之后希望重塑其在欧亚板块的强国地位,但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令俄罗斯感受到了威胁。目前欧亚大陆一体化有三条路径,首先是欧盟提出的一体化,这对于独联体国家非常具有吸引力,也是近期俄乌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第二是由俄罗斯推进的独联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俄罗斯将由2015年启动的欧亚经济联盟,也是俄罗斯实现强国梦的战略依托(而乌克兰是欧亚大陆的支轴国家,也是俄罗斯重要的战略支点,因而此次乌克兰危机的关键在于俄罗斯同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争夺);第三就是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初俄罗斯认为与其提出的独联体一体化相冲突,因而非常抵触,实际上俄罗斯曲解了中方的意图,但在索契冬奥会上普京明确表态支持中国提出的经济带,这是俄罗斯高层转折性的表态。
其次,是贸易上的阻碍。在推进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沿途众多国家贸易利益不同,政策也不同,其中也存在众多阻碍。
此外,还包括安全环境的考验。经济带的构建需要区域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方能否顺利推进“一带一路”,还面临着许多安全问题。例如乌克兰目前仍处于危机状态,而乌克兰是独联体国家中最早积极响应中国丝路经济带的国家;中亚地区也面临众多不稳定因素。各国对经济带的反应
中亚地区对经济带的响应相对积极。其中,哈萨克斯坦非常支持,希望成为连接欧亚大通道的桥梁,其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并且哈萨克斯坦是关税同盟成员。而类似于塔吉克斯坦的小国希望借助经济带的发展,吸引中国投资,从而带动本国发展。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合作已较深入,土库曼斯坦也对经济带较为积极。
土耳其反应也较为积极,能够提供经济、政策、金融方面的支持。
希腊官方及学者都非常欢迎经济带。希望先从文化做起(也即民心相通),通过文化交流和旅游来推进经济带沿途国家的往来和政治互信。
欧盟国家对经济带反应整体上也较为积极。西班牙学者就提到,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提供优先合作的项目,如空港、铁路、公路、邮电、交通基础设施等,都是在欧洲进行优先投资的领域和方向。并且欧洲希望通过经济带打破资金瓶颈,中方能够投入更多资金。此外在文化领域也提出了一些具体项目。这其中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欧洲国家认为丝路经济带是中方要全力打造的,因而希望通过参与经济带的合作来吸收更多中国的投资。但实际上中国提出的经济带是战略构想和倡议,希望沿途国家共同参与的项目,而不是仅中国一方向其中投资。推进“一带一路”应坚持的原则
外交部提出了在推进丝路经济带过程中的几条原则,一是要坚持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二是坚持开放、包容、自愿的原则,经济带不是排他性的经济集团,只要有意愿的国家都可以商讨合作;三是把握好“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原则,其中政策沟通是前提,目的在于寻找利益契合点,道路连通、贸易畅通、国币流通是基础;四是凝聚各方智慧,需要各国共同参与,集思广益。“一带一路”与国内经济对接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之后,响应最为积极的省份包括新疆、陕西、甘肃、青海。各省领导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响应经济带建设的省内规划和构想。其中新疆定位为核心区域,陕西定位为新起点,甘肃定位为黄金地段,青海定位为重要基地和支点。
新疆的规划最为系统。由于地处欧亚连接线的关键点,因而新疆的目标在于打造成为国家能源、资源的陆上大通道。此外,新疆还要打造五个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新疆要建设三个大型基地,一是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储备基地,二是大型煤炭煤电化工基地,三是大型风电基地。(完)
第二篇:“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区域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区域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本篇文章,以新疆区域文化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发展新疆区域文化的意义,分析了“一带一路”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疆的区域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根据新疆文化发展遇到的挑战,联系新疆当地的实际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策略设想。
关键词:“一带一路”;新疆区域文化;挑战;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新疆地区走向现代化,融入现代化潮流,发展现代文化的一次新机遇。“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新疆区域文化有利于形成贯通中亚乃至欧洲各国的文化交流带,促进新疆文化的对外交流,进一步提升新疆区域文化软实力,带动新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进而促进现代文化发展,引导各民族同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进步、文明、开放、包容、科学的理念,形成各民族同胞团结互助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同胞之间的认同感,更好的维护新疆地区的长久稳定和繁荣。但是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之间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从而使 “一带一路”愿景成为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使新疆地区在抓住机遇建设现代化文化的同时,也要沉着应对其带来的挑战。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区域文化发展的机遇 1.国家资金扶持推动文化建设
所谓文化建设就是发展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①2015年6月“一带一路基金”落地新疆,国家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投资建设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等金融机构。②这一系列金融机构的建立为新疆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扶持,强大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是文化建设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文化建设属于顶层设计,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会传播社会先进意识,普及先进理念,促进社会发展引导社会进步。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丝路基金会成为新疆地区文化发展的催化剂,进一步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现代化进程,缩小新疆地区在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与东南沿海的差距。高水平的现代化文化事业的发展,会反作用于现代文化,促进现代文化快速传播,现代化的行为方式,各种先进科学的理念,借助文化建设的浪潮不断在人民群众间传播,引导群众逐渐改变由于地域限制而形成的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借助“一带一路”思想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开阔眼界,从而在思想上与世界接轨,跟随时代步伐,接受现代化先进思想理念,压缩不良思想生存空间,根除不良思想入侵几率。增强对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而使新疆地区各族人民在思想认知和思想觉悟方面领先其他地区,成为西北地区现代化文化的引领者,有能力、有底气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中。
2.人才需求推动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在政治制度、语言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就对新疆地区人才培养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精通多种语言、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历史文化宗教风俗有十分了解,具有文化素养、发展潜力的应用型人才。据笔者调查得知,在语言人才培养方面,新疆地区各个高校除俄语、日语和英语外,均未开设与新疆有密切经贸文化往来的周边国家实用小语种教学,比如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乌兹别克语、乌克兰语等等。此外,以新疆大学为例,其外语专业研究生硕士点少,研究方向单一,缺少高水平,高学历的语言人才。语言交流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提和保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的研究了解,会更加有利于文化交流的进行,减少交流困难和贸易合作障碍。但是,新疆目前对语言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阻碍影响新疆经济文化的发展,无法达到经济文化建设的预期目标。正是目前这种不能满足的需求在客观上对新疆地区人才培养形成压力,从而刺激国家、自治区政府根据这一需求对人才培养政策进行调整,给予政策引导、财政支持。这必然会促使新疆地区的人才培养在各种力量的支撑下焕发活力,各种与现代化社会接轨的应用型人才辈出,又为新疆现代化建设,文化发展和繁荣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
3.市场需求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 新疆地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成的,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新疆少数民族最持久的特征。并以文学、史学、艺术、文化产品等形式存在,具有地域性、稀有性、民族性等特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为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亚、欧洲各国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搭建了彼此联系交流的平台,便利了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走出去”与“引进来”,在国际上形成品牌效应,以带动新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其次,由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有着中亚、欧洲等国文化产品所没有的独特的文化价值,容易对异国消费者产生好奇心,形成吸引力,进而产生强烈的消费需求,加之“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众多,人口数目庞大,因此会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再次,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由于其具有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使其制作工艺及其用料材质具有民族独特性,不能简单的模仿和复制,这种特征往往会更加突出该产品的稀有性,强化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绝对优势,使得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也因此带给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更大的贸易利益。比如新疆维吾尔族创造的以“十二木卡姆”③为代表的民乐舞,其能流传至今,并搬上国际大舞台,正是由于其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征,使其具有其他音乐不可代替的价值。
4.内外联通推动现代文化发展
“一带一路”不仅联通了我国东西部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也联通了我国西部与中亚、欧洲的文化交流,内外联通的优势为新疆民族传统文化向东与我国东部先进文化,向西与“路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西方先进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使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合作交流成为了可能。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民族融入世界、领先世界的必由之路。新疆部分少数民族与“丝路”沿线部分国家民族有着相同的历史渊源,从而使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在相同的文化认知下碰撞、交流与借鉴更加容易,为新疆民族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参与全球文化交流,了解世界,了解差异,关注自身文化发展,并不断接受现代文化的洗礼和沐浴,形成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提供了机遇。其次,文化间的差异与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促使新疆文化吸收、借鉴亚洲、欧洲、乃至世界先进文化,并以这种先进文化为引导,逐步提升自身文化价值,逐渐促使新疆各民族同胞转变传统的思想认知,接受现代化文化的熏陶,潜意识中融入到现代化潮流中,逐渐摆脱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旧文化的束缚。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区域文化发展的挑战 1.传统民族文化易受现代化冲击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国家的大力扶持,以及对外贸易交流平台的日益成熟,使新疆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现代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一带一路”背景下各种先进科技、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通过“一带一路”交流平台传入新疆,促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交工具的更新,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新疆与内地、世界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紧密,距离越来越近。新疆被卷入现代化潮流中,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地区都会受到现代化文化的冲击。在现代化文化的冲击下,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社会形态和条件发生改变,被迫跟随现代化转型。但是某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因其地域性的缘由其存在基础特别脆弱,在适应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与现代化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从而导致部分民族传统文化出现了萎缩、消失甚至毁灭的现象。比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是以现代化的城市建筑为象征,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为标志,为了扩展空间,一些老旧的房屋建筑被拆卸推到,而这些老旧的房屋建筑恰恰是民族建筑艺术的载体和典型代表,是某一个民族独特艺术的存在形式。其次,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以民族文化产品为载体的,民族文化产品的发展必然以挖掘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为内容,这又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问题。例如,民族文化的异质性和独特性会催生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兴盛。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容易忽视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出现规划不合理,无节制利用、在景区胡乱修建宾馆、交通、娱乐设施等情况,不但影响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自身的协调性,而且也对传统民族文化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轻则受到破坏,重则无法修复或彻底失去价值,这种损失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是灾难性的。2.主流文化安全不容忽视 进入21世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国传输西方价值观等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思想不符的价值观,企图左右我国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以达到遏制中国,称霸全球的目的。作为中国向西开放门户的新疆,自然就成为西方文化渗透和传播的主要地区。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就打着人权、自由、民主的幌子,对新疆地区进行渗透,对新疆地区各族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特别是境外“三股势力”对新疆的渗透,他们借助新疆地区浓厚的宗教氛围,利用信教群众单纯的宗教情感,肆意的歪曲宗教教义,进行虚假宣传,散布有害社会主义建设的言论,宣传历史虚无主义,鼓动、煽动不明情况的信教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破坏。他们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不断地挑起事端,内外勾结,破坏民族团结,严重危害国家和新疆地区的安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然会使新疆再次成为“三股势力”、极端势力进行文化渗透的首要目标,他们会借助“一带一路”给新疆带来的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乘虚而入,打着经济文化贸易的幌子向新疆境内输送分裂分子、传播扭曲的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各种渠道引诱群众接受反动宣传等等,在思想文化领域造成极大危害。特别是近两年,美国及其盟国日本,频频在中国南海挑衅,宣传南海航行自由,企图扰乱中国的发展秩序。在这种形式下,新疆民族分裂势力可能会趁着国家转移注意力的空隙,利用“一带一路”传播通道“暗度陈仓”与国际反华势力相勾结,在一定条件下,新疆反分裂的斗争可能会变得激化起来。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区域文化建设的思考 1.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明确文化发展指导思想
现代文化就是指能促使社会整体和人的自身现代化的文化发展形态和过程,是对传统文化历史的、整体的、本质的变化和转型,同时现代文化发展又是与现代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为一体的。④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地区需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普及现代知识、树立现代观念、明确指导思想。现代文化的核心,是国家和人民主流意识形态。在现阶段,我国现代文化的核心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现代化思想,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本质和核心所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面对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各种挑战,新疆地区要始终加强政府层面的统筹,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和教育工作,加强宣传力度,拓宽教育渠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增强新疆各族同胞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相互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引导各族人民群众自觉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自觉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思想感情,自觉与社会不良思想行为作斗争,逐渐用科学、开放、包容的现代文化取代和遏制排他性、保守性思想观念。教导各民族同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自觉对正统宗教和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民族传统文化和保守主义思潮分清界限,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统一战线,以抵制境内外分裂势力的文化思潮渗透,确保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2.努力提升民族文化创新能力
新疆区域文化整体呈现出保守、传统的状态,传统思想文化下发展的传统手工艺缺乏现代文化气息,缺乏创新和亮点,在对外文化贸易中容易出现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等情况。要联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打破传统走向现代的障碍,使新疆传统民族文化在对外文化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需要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⑤文化创新主要包括文化内容创新、文化形式创新和文化体制创新。⑥在文化内容上,新疆地区民族文化产品要体现性和代表性,要能深刻反映出新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与现代主流文化的相互结合,体现出新疆特点、新疆特色。在文化形式上,以现有的文化形式为基础,以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为支柱,融合现代科技和思想,打破传统观念局限,不断注入现代化的文化元素,冲破传统单一的文化发展理念,发展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并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文化的方式方法,使文化产品的形式能反映当前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寄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要接地气,更贴近生活。在文化宣传方面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如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等,创新文化宣传方式,拓宽文化产品宣传渠道,增大传播范围,提高知名度,以增加销售渠道和拓展市场。在文化体制上,需要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根据“一带一路”不断变化的时代特征和市场环境,以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为突破口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变革不适应新的开放格局的文化形式,建立健全文化发展相关法律体制,确保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注释:
①刘纪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与途径[J].江汉论坛.2009(04).②亚投行路线图猜想[G].人民日报.2015,6,27.③周吉.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的传承现状与对策[J].新疆社会科学.2007(03).④李建军.论现代文化及新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依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1,5.32(3).⑤1995年5月26日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G].人民网.2008,7,3.⑥文化创新包括形式、内容、传播及体制创新[G].人民网.2011,3,11.参考文献: [1]高建龙等.新疆文化发展报告[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5.6 [2] 厉声.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