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葛道凯:在“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4年年会”上的讲话
葛道凯:在“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4年年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4-11-05 访问量:668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葛道凯
大家好!
参加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的年会,有两个突出的感受:一是有成就感。参会代表逾千人、个个神清气爽。高职人气这么旺,集中反映了战线同志们长期以来兢兢业业、锐意进取的成果,展现了校长联席会议、中国职教学会等团体呼吁、呐喊的成效。每一所参会院校都带着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来参会,真可谓成果荟萃。二是有很大压力。面对这么多代表,怎么才能向大家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使每一所参会学校都能感受到有所启发。
大家知道,6月23-24日,国务院在京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总书记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接见会议代表并作重要讲话,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杨晶国务委员出席会议,刘延东副总理和马凯副总理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重要讲话,10个单位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袁贵仁部长受国务院委托进行了会议总结。会前,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5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6月3日,俞正声主席主持召开全国政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协商会,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协商;6月16日,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这是全国职教会的基本情况,应该说,内涵十分丰富。学习领会全国职教会精神,有三点体会和认识,今天与大家分享和共勉。
一、把握方位,不为所惑
不久前,一家媒体刊发了《高职学校遭遇大面积“零投档”》的报道,我们仔细阅读了全文,如果单从内容看这篇报道还算比较客观,但是报道的标题歪曲了高职教育的现实情况,对职业教育造成了一定的伤害!针对2014年高职招生的情况,我们发起了抽样调查,在全国1321所高职院校中抽取189所学校的招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剔除一些不完整的数据样本后,符合要求的样本共152个,包括国家示范校、省级示范校、非示范校、民办校等各种类型的高职院校。抽样数据显示,这152所高职院校今年的招生计划是48万人(全部高职的总招生计划是320万),其中的近40万安排在学校所在省招生,8万安排在外省招生。近40万的本省招生计划实际完成105.7%,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本省招生情况良好,又追加了5.7%的招生指标。外省安排的8万招生计划实际完成83%。本省招生和外省招生加起来,实际完成招生计划的101.9%,超额完成招生计划。由此不难得出,高职院校招生总体上不存在招不到学生的问题。那么被抽样的学校中遭遇“零投档”的有多少呢?数据显示,152所学校都安排了外省招生,总计招生省次1909个,出现“零投档”的省次77个,占4.03%,且“零投档”的招生计划绝大部分在5人以下,有些甚至只安排招收1人。总的来说,高职4%的“零投档”没有显著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高等学校。“不为所惑”,就是说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不为这些负面的、非主流的信息所迷惑。
那么职业教育整体的发展态势怎么样呢?衡量职业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是就业。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保持了很高的就业率,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并且持续向好。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具有4个特点:一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最多,占19.99%,就业率最高,达98%以上;二是,在本地就业的学生人数最多,而且逐年增加,达69%,这个数据也反映了我国城乡差距、东西差距在缩小;三是,在第三产业就业的人数最多,而且仍在逐年增加,达57%,这符合我国一、二、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四是,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但95%的毕业生在城镇就业,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农民是怎么转变成市民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毕业生收入水平快速增长,毕业3年后收入翻番,达到毕业当年收入的近2.2倍,增长117%,58%的毕业生3年内获得职位提升,这说明高职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二是,就业对口率持续提升,理工农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到64%。这些全局性的数据充分说明,职业教育的整体态势是好的,而且还在持续变得更好。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随时提醒自己: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对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贯彻得还不坚定。经常会听到一些同志问,我们高职院校什么时候可以升本。这说明办学理念还需要继续深化、强化。再比如,1300多所高职院校发展不平衡,既有一批好的学校,也有一批学校办得不够好,还不能够为区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学习领会全国职教会精神,首先要把握方位,把握好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整个教育发展中的位臵,把握好单个学校在整个职业教育中的位臵,不为所惑——不为困难所惑、不为假象所惑、也不为已有的成绩而过多陶醉,时刻保持清醒!
二、把握精神,领会核心
这次职教会描绘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蓝图,吹响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号角,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下一步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的突破性部署,对于在座的高职学校来说,直接相关的有4个方面。
第一个突破:重新定义了职业教育的内涵。换一句话说就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教会后和会前所讲的职业教育,内涵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由“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发展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是,职教会后的职业教育既包括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专科阶段的职业教育,也包括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可以看出,《决定》不仅要求改革职业教育,也要求调整和优化整个教育结构,对职业教育的重新定义也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重新分类。三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增加了“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第二个突破:明确企业也是职业教育办学主体。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重大的理念创新之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但长期以来企业是以志愿者、帮忙者的身份参与职业教育的。既然企业是帮忙,那么可以多做,也可以少做,甚至可以不做,都无可厚非。《决定》提出要“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明确了办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企业的事情、也是企业的责任。对于如何发挥好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决定》提出了4个政策方向:一是鼓励。如,《决定》提出“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二是激励。比如《决定》提出,“对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其办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的,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现在有了“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支持渠道。三是要求。例如,《决定》要求“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这个政策的最终落实,不仅将解决职业教育的问题,也将解决整个高等教育的难题;《决定》还要求“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些都是非常明确的硬要求。四是立法。《决定》提出“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立法是根本措施。
第三个突破: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学习领会总书记指示精神,我们有一个深刻体会:职业教育既是教育战线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全社会都应该关心、支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如何汇聚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合力,需要创新体制机制,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把职业教育办好办强。全国职教会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内容很多。比如,《决定》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开展多元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等等。今天参会的有很多行业组织代表,《决定》提出“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并强化服务监管”,要求行业组织发挥4方面作用:一是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二是推进校企合作,三是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四是开展质量评价。在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方面也需要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创新,《决定》提出“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让各利益相关方都参与到学校决策中来,才能在机制上保证学校不会走向自我封闭。
第四个突破:把增强针对性作为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努力方向。这也是过去十几年来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这一次《决定》不仅予以认可,而且进一步强化。关于增强针对性,《决定》提出了3方面的举措:一是坚持5个对接,即专业设臵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二是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决定》要求“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把实习实训回归到教学环节这个基本定位。实习实训既是教育教学过程,就要有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也就必须要保证教学质量。三是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这个过程中,许多中国企业、中国产品“走出去”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职业教育也要跟着走出去,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同时也为当地人民的福祉服务。这是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要求。
如果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这句话可以是:“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所谓“同步发展”,就是职业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由此,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只有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职业教育才会有生命力;社会各界也要确立这样一个理念: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要走得更稳更好,离不开同步发展的职业教育相伴相随。
三、把握方向,坚定前行。
如何把握今后一个时期专科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在做好各项日常工作的同时,要突出抓好4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科学布局专科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决定》明确提出了专科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一是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我们多年来始终为之付出努力的。二是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这是技术技能积累最直接的载体。高职院校要和企业共成长、共发展,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相同步。三是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新中国成立以来,1990年是一个人口出生的高峰,出生了2802万人,此后出生人口一年比一年少;第一个低谷出现在1999年,出生1393万人;第二个低谷出现在2003年,出生1342万人。今年我国退休人口1775万。可以预见,今后十几年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越来越少,退休的越来越多。这个数据说明,在新的人口形势下,高职院校如果仍只关注十八九岁的孩子,可能会失去发展的机遇和动力。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接近3亿,到2034年将突破4亿。这要求传统的学历教育之外,高职院校必须承担起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既包括全日制的人才培养,也包括通过社区教育、终身学习,促进人的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专科高职院校三大功能的科学配臵,才能实现国务院决定提出的“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第二件事情:做深做细内涵建设。通过上面的人口数据,大家不难得出,我国的初中毕业生和高中阶段毕业生越来越少是大趋势,高职的生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决定》提出“三提高”的招生要求,即“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这将进一步改变高职以普通高中生源为主的生源结构。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高职院校生源将逐步变为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中职毕业生,还有具备实践经验的学生。如果学校的专业设臵、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仍然仅仅单一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将无法满足多元化生源的多样化需求,学校将失去竞争力。再有,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的企业如何真正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也需要认真研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果没有深入细致的实践、总结,就会错过机遇、落后于人。第三件事情:果断改革高职招生考试。大家知道,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如何通过改革考试招生,把适合的学生吸引过来,是所有高职院校都无法回避的命题。如果还沿用过去那种考语文、考数学、考外语、考计算机的方法,不仅很难选择到适合高职的学生苗子,更严重的是将对中职发展形成冲击,会把职业教育引向升学教育、走“回头路”。我们职教战线几百万教职员工十几年奋斗总结出来的经验,可能仅仅因为考试招生政策没有制定好、执行好,而毁于一旦。因此我们呼吁,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生,一定要考技能。要营造就业能力越强,拥有的继续读书机会越多这样的职业教育文化。这样,高职会办的越来越好,中职也会办的越来越好。
第四件事情:关注学分的积累与转换。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总书记指出,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多种学习成果”,包括全日制学习成果,也包括非全日制学习成果,还包括非学历学习成果。这些成果如何实现转换?目前教育部正在加紧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希望大家引起重视,密切关注,不断研究,一旦政策出台,能够结合学校实际予以推进,这也是为高职院校实现“三大功能”科学布局提供新的支撑。相信,只要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把握了方位、把握了精神、把握了方向,职业教育一定会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我们有信心、有毅力去创造这个更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第二篇:葛道凯司长在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发表讲话
葛道凯司长在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
展论坛发表讲话
5月29日,以“政产学协同打造高精尖服务京津冀”为主题的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论坛暨北京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第一届理事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出席会议并讲话。
葛道凯司长说,以行业企业牵头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教育改革成果的体现,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和趋势。职业教育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近20年来始终不渝的追求。企业成为重要的办学主体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重视职业教育也是企业推动技术和产品升级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要继续提高办学质量,必须坚持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个对接”。职业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与产业升级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组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集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水平。
此次会议由北京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主办,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商业学校承办。北京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是北京首家大型国企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旨在整合京津冀优质职教资源,对接京津冀优势产业,为京津冀现代服务产业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推动新形势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2015-05-29
第三篇:推进集团化办学 共话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学习调研”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推进集团化办学 共话职业教育发展
——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学习调研”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院长 赵居礼 2015年4月2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领导、全国各职教集团的领导、以及各兄弟单位的领导欢聚在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莅临本次调研活动,借大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和全体职工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领导和同仁光临我院,带来先进的改革和工作经验,也给我院带来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我衷心地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仁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得到各位的帮助和指导。
下面我将学院的基本情况、优势和特色以及今后的设想向各位领导做一简单汇报。
一、基本情况
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一五”期间作为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之一——西安飞机制造厂(代号“172”)的配套建设项目之一启动建设的,原名为“第三机械工业部阎良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1979年,更名为空军航空工程部第三技工学校,隶属空军技术装备部管理,由于人才培养质量高,被航空企业和社会誉为“西北一枝花”。1985年,学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航空工程学校,举办中专教育(由技校升格为中专)。199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学院由空军移交陕西省政府管理,同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并更名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了适应学院的快速发展,2003年,学院征地430亩建设新校区,并全面规划学院的发展和建设,重点从管理、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办学规模等方面加快改革和研究,2006年,学院以“优秀”的格次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7年,学院依托雄厚的办学实力,以“工学四合”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成功申报了国家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2010年,学院在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验收中,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验收。
学院目前占地680亩(两个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名,开设了高职专业49个。学院现设有航空维修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航空材料工程学院、航管管理工程学院等12个二级教学单位(8个二级学院,3部1中心),涵盖了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材料、航空管理等职业门类,主要服务面向空军航空维修、航空工业、民航运输等企业。其中,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等8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建设专业,飞机制造技术等14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学院建设了包括飞机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等19个功能较全、水平比较先进的实训基地。其中,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等7个专业实训基地先后被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目前,学院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每年新生报到率持续在91%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每年都在95%以上,2014年的就业率达到97.7%,而且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质量。
二、优势和特色 1.区位优势
学院位于中国著名航空城西安市阎良区,处于国家级航空产业基地——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核心区。阎良区航空工业高度发达,是集飞机设计、制造、鉴定、试飞、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国航空城。该区云集了中航工业西安飞机集团公司、中航工业试飞研究院、中航工业飞机设计研究院、中航工业强度研究所等诸多优秀航空企业,航空特色鲜明、航空文化浓郁,被誉为中国的“西雅图”。作为航空城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我们学院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融入航空、服务航空,主动适应和投入到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学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利用区域优质的航空资源,建立了200余名兼职教师库,与132家航空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依托区位优势,为学院的人才培养、技术跟进与服务、交流合作等方面提供了天然的条件,航空城浓郁的航空文化,为我院航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推动我们学院在办学育人中形成了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实训优势、文化优势。
2.理念与特色
2006年,学院在总结办学历史与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的“工学四合”人才培养系统模式。这一系统模式既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也是我们的办学特色。
这些年学校之所以能够发展,也正是由于我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始终能够奉行和坚持这一理念和特色,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度融入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航空产业发展当中,深化学校专业体系与航空产业链的对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以创新求突破、以内涵谋发展。
坚持产教融合,一方面我们在稳定、深化与空军维修企业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与中航工业、民航运输业、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的对接,积极跟进航空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与基地及驻区企业共建了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航空科技馆、CCR147部培训中心等服务平台。先后加入了中国航空学会、陕西省航空学会等航空学会组织,先后发起了国际航空职业教育高峰论坛、组建了陕西航空职教集团(集团成员目前包括20家航空院校所和24家航空企业),使学院真正成为航空产业基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设置上,学院紧跟航空产业链上下延伸的特点,形成了包括飞机制造、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等49个专业,涵盖航空装备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材料、航空信息通讯、航空管理与服务等职业领域的航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呈现出结构合理、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的显著特征。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我们将深入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作为践行学院“工学四合”办学特色和理念的重要举措。先后与空工企业(为5701的直升机订单班)、中航通飞(通用飞机制造订单班)、中航西控(液压订单班、质检订单班、数控订单班)、厦门太古、厦门航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合办航空遥测与技术测量专业)等企业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环境、师资队伍、考评标准等环节中,系统融入航空产业、行业的标准与元素,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综合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为航空产业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3.专业优势
学院经过近60年的航空人才培养实践,目前,我院涉及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材料、航空管理等领域专业为30余个,特别是无人机应用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航空遥测与技术测量专业的开设,填补了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该类专业的空白。为了进一步提高航空类专业建设的水平,学院加强与空军维修企业的合作和交流,空军捐赠了28台飞机发动机和10架飞机,与我院共建了飞机发动实训基地和机体修理实训基地,使我院航空类专业实验实训室(基地)达21个,涵盖了飞机发动机维修、机体维修、飞机铆接、机务维修、航空电子维修、模拟修理等方面。为了整合航空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航空产业的能力,学院拟投入7000万元,建设面积为2.6万平方米的航空实训教学大楼(拟建成全国同类最大、功能最全的航空维修实训基地)。学院引进了企业技术专家作为航空类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引进了航空企业技术能手和士官作为专业实践教师,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学院高度重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制造、航空电子、无人机、航空遥测等方面的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例如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与空军5701、5702等工厂建立了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建立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专业建设模式,形成了“前厂后校,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成功申报并建成为国家示范性建设专业。2008年以来,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核心课程《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连续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高职学生素质提升训练教程》、《航空电气设备与维修》等教材通过国家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选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及企业的高度认可,我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每年考生第一志愿专业报考率达1:18。
4.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坚持走国际化、特色化办学道路,先后与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十余所学校或教育机构展开了国际合作。与德国纽伦堡工商会、德国China Window国际信息合作公司共同在学院创建了中德职业培训中心,引进德国职业培训IHK证书,2套KELLER软件和培训教材,12套先进的数控教学模拟系统,目前已成功举办10期,每期聘请2名德国专家共计20人次来我院讲授,累计为我省培训中职院校骨干教师245名。由我院倡议,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管委会、西安航空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十家国内外知名航空职业院校及企业共同发起的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已连续举办四届,我院任常任主席单位,历届论坛中,我国航空职业教育的骨干力量与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新西兰、加拿大、荷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企业界、航空职业教育界以及有关社会团体的代表,在对话中凝聚共识,在交流中建立互信,助推我国航空职业教育走向世界。
2015年我院组队参加了唯一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有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参与此项赛事,并且比赛不分本科和高职组,在与国际知名高校同台较量的情况下,我院获得了国际三等奖1项,这也是全国高职院校的荣耀。
学院取得外专局的外教聘请资格,近年来共聘请外教9人。聘请来自美国、德国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4人。与美国斯波坎社区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该校曾派3名教师来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和授课。学院通过“陕西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德国代根霍夫应用大学培训项目”、“香港理工大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项目”、“台湾中华科技大学航空高职院校飞机维修师资培训项目”、“国培项目”等平台,近年来累计派出境外各类培训进修127人次,进一步提升和拓宽了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学院的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院与新加坡理工学院、明康宇航中心合作,开展了“定制”人才培养工作,连续接受了新加坡126名留学生进行飞机发动机实训,学院以国际航空维修人才标准对“定制班”学生实施培养,采用全英文教学,首开陕西高职院校接收留学生的先河。此外,多次接受德国洛特林根大学留学生来院进行交流。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海外实习,近年来共计13名学生参加“大学生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
学院和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加蓬、加纳两国院校的航空专业建设方案的论证和设计。
5.社会服务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学院按照“共建、共管、共赢”的工作思路,依托学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学院服务航空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一是与西安阎良航空基地共建培训学院,共同为基地企业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工作。二是共建阎良航空科技馆,共同开展航空知识普及、爱国主义教育、航空旅游、航空人才培训等工作,近年来,共接待中小学生、旅游者等人员共计20余万人次。三是共建数控技术中心,依托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结合教学工作,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四是成立飞机数字化研究所,为中航企业和空军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和科研课题,2013年,飞机数字化研究所完成了空军某企业《某型舱门预研技术服务》等课题。五是经陕西省航空管理局批准,学院依托阎良航空科技馆,与陕西金宇航空有限公司合作,为西安航空基地员工及在校生开展民航维修培训。六是与陕西新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面向航空企业员工开展CCR147基本技能和部件维修2个模块5个专业45个项目的培训与认证。七是学院与空军雷达军械厂、空军5713等企业建立了员工培训合作,学院每年暑假均安排专任教师驻厂培训,近年来,学院共为以上两个单位培训员工352人。
三、今后的设想
2013年,我们为了深入推动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我们由党委书记牵头组织了改革发展调研活动,深入学院内部、航空产业基地和区域有关企业进行调研,当时我们初步总结出了推动学院跨越发展的“坚持五个发展”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推动学院与航空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四个合作”为主线,推动学院与企业合作发展;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发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推动学院内涵发展;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学院特色发展。
去年六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决定》和《规划》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央完成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决策部署职业教育的喜讯对我们学院来说,是极大的鼓舞,我们从中感到学院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机遇扑面而来。
作为全国示范高职院校,我们理应走在学习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的前面,理应先行先试,探索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路子。我们结合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在调研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学院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战略思路和着力点的问题,最终经过党委充分的研究和讨论,确定了学院的顶层设计,我们决定:力争在2020年,把学院基本建成富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架构要求的、名副其实,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国内一流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9月,党委书记王有存在学校职工大会上做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建设现代高职院校”主题报告,向全体教职工传达了党委这一决定。我们认为,如果现代职业学校建立不起来,也就谈不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了,作为国家示范的高职院校,必须在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率先行动、担当重任,而加快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就是我们队国家顶层设计的基层回应。我们的主要考虑就是:
通过我们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深入回答如何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难题,建立起与现代航空产业升级发展相适应、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协调的现代高职院校这一个基本问题。目前,我们初步确定了加快建设现代高职院校的基本思路是,依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院改革发展的实际,坚持“五个发展”,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以深化落实“三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核心,通过科学定位,推动学院与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相应发展,争取使学院走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前列;通过彰显特色,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彰显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使学院在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创新机制,深度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学院办学活力,争取新的突破,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新的经验;通过提速升级,尽快实现意义和影响非同寻常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大转变,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同时,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争取使我们的学生在就业竞争和后续发展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为国家航空事业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今天各位领导和同仁在这里聚会,以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主题,共同研究和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做法、推广经验,这将对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次调研活动的陕西之行从我院开始,我们深感荣幸,愿竭诚为大会服务。最后,衷心祝愿本次调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同仁、各位新老朋友身体健康、旅程顺利!
谢谢!
第四篇:在全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园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戴道晋3月31日
在全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发展非公有制
经济和园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戴 道 晋(2011年3月31日)
同志们:
新型工业化是郴州科学跨越、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是决定郴州未来发展命运的战略抉择。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认真谋划实施“十二五”郴州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部署工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推进郴州科学发展、加速“两城”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格局。刚才,建中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力力同志就加快园区经济发展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具体要求。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发展非公经济的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新型工业化是郴州转型发展的主战场
发展转型首先是经济转型,经济转型首先是产业转型,产业转型首先是工业转型。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和动力,带动郴州转型发展。
(一)郴州“两城”建设的支撑在工业。一个城市的崛起首先是工业的崛起,一个地方的跨越首先工业实力的跨越。18世纪 7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欧美一些先行工业化国家走上了现代化道路,欧美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就是工业化发展的历史。纵观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无一不是靠工业起家、靠工业腾飞。从我市来看,也是工业占比最大、贡献最大,2010年全市经济总量中工业占比51.1%,工业拉动GDP增长9.5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缴税金49.6亿元。工业化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推动器,是变革社会生产方式的催化剂,是实现现代化的加速器。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大规模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必然引起资本、人口、劳动等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没有工业的发展,我市“两城”建设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十二五”时期,要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两个同步提高”,关键靠工业。因此,我们在加速推进“两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大力实施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战略,实现科学跨越、富民强市。
(二)郴州经济的结构性矛盾集中在工业。近年来,我市工业步入速度加快、总量扩大、结构趋优的发展新阶段。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总量居全省第六,增速居全省第一。但我市工业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总量不大。2010年,郴州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仅占全省的8.15%,只有长沙的31.4%,岳阳的63.9%、株洲的79.3%。“十一五”期间,郴州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1、7.3个百分点。二是结构不优。六大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0.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1个百分点。“两矿、两烟、两电”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2.1%。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研发费用投入仅占GDP的0.2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16.0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78个百分点。郴州工业发展靠过度消耗资源和能源的粗放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有限、稀缺的资源不能全面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会产生“诱发投资”效应,对其他行业发展则会出现“挤出效应”。这就是资源路径依赖。工业转型,时不我待。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既要补齐历史欠账,缩短阶段差距,更要努力弯道超越、垂直起飞,走出一条具有郴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郴州转型发展的主力在工业。“十二五”时期,是由工业文明加快向生态文明转型、由粗放增长方式加快向集约发展方式转型、由农业经济主导加快向工业经济主导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工业转型将始终占据主导、贯穿始终。“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工业是现代经济的支撑,没有第二产业的兴盛,就不会有第一产业的大发展和三产业的兴旺。根据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作用与反作用关系测算,工业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相应会提高0.53个百分点。按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规律,人均GDP超过1万元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为加速发展期。目前我市城市化率42.36%,人均 GDP接近2.27万元,已经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世界发展规律表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将推动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深刻调整,资源要素重新布局,城市多元崛起,同时也会加剧区域的竞争、“马太效应”凸显。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殚精竭虑谋划工业转型,不遗余力狠抓工业转型,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发展。
二、郴州工业转型重在调优升级提质
推进工业转型,要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紧扣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加快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工业经济既有量的积累,更有质的提升。
一要调优。主要着眼产业结构的横向调整,形成合理的、多元的、优势突出的产业格局。改造提升有色、化工、建材、锻铸造、食品烟草等传统优势产业,力争到2013年,有色产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化工、建材、锻铸造、食品烟草等产业总产值均突破150亿元。发展矿业总部经济,推进矿权向战略投资者集中、资源向精深加工集中,重点扶持宇腾(临武)扩建、华信有色10万吨铅锌联产、郴州氟化学10万吨萤石及6万吨无水氟化氢等项目建设,建设南方稀贵金属有色交易所、金贵有色金属交易所、举办中国(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着力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国铋都”、钨钼深加工、锡矿产资源生产加工、铅锌深加工、稀贵金属、稀土产业、有色金属区域性 交易中心、有色金属产业区域性服务等产业基地。以促进转型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战略目标,按照加快发展、三年倍增的要求,优先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6大重点产业,力争到2013年,六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41%;增加值突破33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18%。实施新兴产业集聚、优势企业培育、核心技术攻关、名牌产品创建、人才资源开发5大基础工程,建立技术创新、投融资服务、共性技术服务3大支撑平台,着力把郴州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
二要升级。主要着眼产业结构的纵向调整,形成规模化、高端化、链条化的产业格局。一个地方的工业发展水平,首先取决于这个地方拥有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必须把千方百计壮大企业群体,扩张企业规模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首要任务,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规模经济和核心竞争力、能发挥支撑和拉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使之成为体现郴州工业总体发展水平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标志性工程。围绕“工业强市”总体战略,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重点支持宇腾有色、金贵银业、华信有色、华磊光电、高斯贝尔、郴州烟厂、宝山铜矿等一批十二五期间产值有望过100亿元企业发展。产业集群是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要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速转移和国内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 更多的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营运中心、研发中心落户,带动形成产业集群。既要注重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也要注重引进配套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没有“小”就没有“大”,“小企业”可以做成大集团,“小商品”也可以做成大产业。
三要提质。主要着眼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形成从依靠消耗资源能源为主向依靠科技进步、循环推进的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创新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把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推进“三四一二”科技创新工程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瞄准新型工业化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开展联合攻关,尽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为工业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整合创新资源的,依托重点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国内外大企业到郴州设立总部、采购中心和研发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换,推动工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提升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形成矿山采矿、冶炼行业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三废”治理产业和环境服务业。以工业余热利用和热电联产项目为开发重点,实施环保节能工程,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综合利用大型企业和一批拥有技术特色优势、为 大型企业进行专业化配套服务的小型环保企业。到2013年,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
三、为助推新型工业化构筑强大的平台支撑
新型工业化须有平台支撑。重点要建设园区平台、城市平台、生产服务平台,助推工业转型。
(一)做强园区平台。工业发展,关键在园区。要按照规模化、专业化、高新化的方向,高起点搞好园区规划,提升园区的品位和档次,着力培育一批省级示范园区,重点支持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申报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省级园区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规划中要注重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强化工业园区对农村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要坚持项目兴园、特色立园、科技强园,把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作为主攻目标。通过培育和引进工业龙头企业,吸引配套企业不断加盟,使同类产业的企业在工业园区内高度集聚,使产业链延伸、集聚效应增强,形成规模性的生产和集散基地。要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速转移和国内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重大机遇,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营运中心、研发中心落户园区。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园区投融资体制,形成开发、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园区的“造血”功能,通过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实现园区从“政策型”向“功能型”、“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力争到2013年,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30%,占全市总量的50%以上;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
(二)做大城市平台。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没有工业化来推动,城市化将失去动力。没有城市化来承载,工业化将陷入停滞。诺贝尔经济学家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把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城市化将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最大的承载支撑。当前和今后是郴州工业化加速推进时期,也将是郴州城市化飞速发展时期。我们提出建设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城市就是基于对这个形势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现在郴州中心城区总人口是67.88万人,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不相适应,离“两城”建设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必须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步伐,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优化提升老城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城市新区建设,促进城市新区与工业园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壮大城市产业,着力发展服务工业、提升工业的第三产业和服务经济。
(三)做优生产服务平台。生产性服务配套越完善,要素越活跃,工业的发展就越强劲。要大力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以专业化、品牌化为方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产业互动、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咨询中介、节会等产业。加快湘南国际物流园、有色金属、农产品冷链、药品配送、汽车城等物流和配送中心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支持中信、华夏、长沙、华融湘江等银行在郴州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农村信用社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积极发展证券、保险业。力争到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42%,占生产总值的15%。
四、切实营造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优良环境
(一)领导精力要向工业集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成效如何,取决于思想认识的程度、领导重视的程度、工作落实的程度。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拿在手中、紧抓不放,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加快新型工业化上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快新型工业化上来,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要坚决打破各种制约和影响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思想观念束缚,坚持用实践来拓展思维空间,用实践来检验对与错,只要有利于事业发展,就埋头干、不争论,大胆地闯、大胆地试,真正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新型工业化大发展。
(二)社会资源要向工业整合。调动全社会投身新型工业化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优势资源、各类人才向工业集中。鼓励全民创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领办、创办企业;鼓励有实力、有能力的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凤还巢、人还乡、钱回流”;支持有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下岗失业人员、军队转业干部“二次创业”,扶持职教毕业生就地联合创业等,使其成为我市经济增长、市场繁荣、扩大就业、加快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切实简政放权,为新型工业化营造行政审批最少、效率最高、收费最低、服务最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三)激励措施要向工业倾斜。坚持评先选优重点向工业倾斜,人才培养要重点向工业倾斜,提拔重用要重点向工业倾斜,财税优惠政策向工业倾斜。要大力宣传各地发展工业特别是新型工业的成功经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营造支持企业光荣、企业家受尊重的良好氛围。要从服务新型工业化出发,加大工业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支懂工业、会管理的现代工业管理人才队伍,让一些有工业管理能力和经验、有工业发展实绩的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创业绩、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