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企业沈阳行暨中德智能制造创新(5篇)

时间:2019-05-15 08:5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德国企业沈阳行暨中德智能制造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德国企业沈阳行暨中德智能制造创新》。

第一篇:在德国企业沈阳行暨中德智能制造创新

在德国企业沈阳行暨中德智能制造创新

论坛上的致辞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由商务部欧洲司、辽宁省外经贸厅和沈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德国企业沈阳行活动暨中德智能制造创新论坛今天正式开幕了。我谨代表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对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人民政府向出席本次论坛,并给予沈阳智能制造创新产业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智能制造领域各位专家学者、国内外企业家和机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给予本次论坛大力支持的有关单位和新闻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各国都将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九大战略任务、十个重点领域和五个重大工程,对未来十年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将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是中德各自应对新一轮全球竞争而采取的新战略,具有相同的战略使命和核心理念,但无论是发展基础、产业阶段,还是战略任务都具有各自特点。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中国是制造大国,但大而不强,与德国相比,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技术水平,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品牌形象,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中德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双方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

众所周知,沈阳是国家重点投资兴建的工业重城,装备制造业一直是沈阳经济的根基和命脉。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这不仅是沈阳的目标,更是沈阳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因此,沈阳肩负着落实中央新一轮振兴东北战略的重大使命和任务。近年来,沈阳与德国之间的往来越来越密切,双方合作取得了重大成果,这既是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落户沈阳的重要因素,也是今后双方扩大合作的重要基础。

本次论坛为各界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汇聚了行业专家、学者以及先进企业精英,共同探寻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方向,是一次智能制造创新产业国际化、高水准的论坛。我相信,针对“中德同行 合作共赢”的论坛主题,本次论坛对于加强中国制造业深化工业4.0创新应用,加快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沈阳铁西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和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最后,预祝德国企业沈阳行活动暨中德智能制造创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全省互联网+小微企业暨管理创新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主持词

在全省互联网+小微企业暨管理创新经验交流

现场会上的主持词

(2015年8月1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互联网+小微企业暨管理创新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此,我谨代表省工信委对xx市成功入选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处长?、省工信委副主任?、省财政厅副处长?、xx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府办、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工商局、商务局负责人、各市州工信委分管主任、各县区财政局、科技局、工商局、商务局、工信局、中小企业局负责人及企业负责人。

今天的会议共有十二项议程:

1、xx市政府副市长?同志致辞;

2、mm县政府

致辞;

3、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吴义国讲话;

4、省财政厅

讲话;

5、省移动公司

致辞;

6、xx市政府与省移动公司签订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战略框架合作协议;

7、为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授牌。

8、省工信委

讲话;

9、工信部专家讲解企业管理创新及互联网+形势下的中小企业工作;

10、mm县金阳光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中心介绍积分制管理基本情况;

11、mm县金阳光建设实业集团积分制管理经验交流发言;

12、甘肃省中小企业云平台推广介绍。下面,我们逐项进行:

第一项议程,请xx市政府副市长王方太致辞。.......................第二项议程,请mm县政府

致辞。.......................第三项议程,请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吴义国讲话。.......................第四项议程,请甘肃省财政厅

讲话。.......................第五项议程,请省移动公司

致辞。.......................第六项议程,xx市政府与省移动公司签订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战略框架合作协议。.......................第七项议程,为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授牌。.......................第八项议程,请省工信委

讲话;.......................第九项议程,请工信部专家讲解企业管理创新及互联网+形势下的中小企业工作。.......................第十项议程,请mm县金阳光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中心介绍积分制管理基本情况。.......................第十一项议程,请mm县金阳光建设实业集团积分制管理经验交流发言;.......................最后,请甘肃省中小企业云平台推广介绍。.......................刚才,xx市政府副市长?、mm县政府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省财政厅经济建设一处处长?、省移动公司

就此次全省互联网+小微企业暨管理创新经验交流现场会进行了致辞和讲话;工信部专家就企业管理创新及互联网+形势下的中小企业工作进行了解读;mm县金阳光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中心介绍积分制管理基本情况;mm县金阳光建设实业集团积分制管理经验进行了交流发言;xx市政府与省移动公司签订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甘肃省中小企业云平台推广介绍。以上几个领导讲话中肯朴实、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好很好的意见建议,谈认识比较清楚,重在落实任务。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统一思想。双创工作不仅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既要实现“抓机遇、保增长、促增收”目标,也要完成双创达标,困难更多,任务倍增,压力加大。面对困难,我们一定要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开动脑筋,创新举措,广泛发动群众,凝聚一切力量,将双创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扭住不放、坚持不懈,一步步推进,一点点突破,以克难攻坚的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要强化领导。事业成败,核心在领导,关键在“一把手”。双创工作也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态度决定工作成效,决定创建目标能否实现。各部门要带头履行职责,定期研究双创工作,深入片区督促指导工作,及时破解工作难题。双创工作量大面广,不是哪一级哪一个部门的事,工信方面的工作由工信委负责落实,财政方面的问题由财政局负责解决,但其他各级各部门必须配合协作,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要续写新篇。xx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实施领导小组要进一步细化成员单位和分管领导的职责,落实承办单位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要加强对双创业务工作的指导服务,规范资料收集,完善各级创建档案,牵头做好双创验收各项准备工作,要严格按照双创方案和标准把握好每个得分点,分厘必争,确保完成今年创建各项目标任务。

同志们,尽管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但是市委、市政府的目标非常明确,态度十分坚决。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志,要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志在必得的决心,大力弘扬苦干精神,排除万难,不辱使命,全面完成创建任务,为推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构建和谐做出积极贡献。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第三篇:鲁昕在“院士职校行”暨2011年中国·沈阳第四届校企合作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鲁昕在“院士职校行”暨2011年中国·沈阳第四届校企合作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充分发挥院士高端引领作用

加快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步伐

——在“院士职校行”暨2011年中国·沈阳

第四届校企合作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11年11月26日辽宁沈阳)

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参加 “院士辽宁职校行”活动暨校企合作发展座谈会。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不久,在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背景下,组织开展院士职校行等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才我们听了辽宁省陈超英副省长的致辞,参加了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有限公司、沈阳特种专用数控机床城与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签字、授牌仪式,又听了王梦恕、卢耀如、赵连城等3位院士,中国青年报社徐文新社长、沈阳市于洪区领导、几个行业企业以及职业学校的发言,非常受教育和启发。非常感谢活动的主办方与承办方以及来自新闻界的同志们。

刚才几位院士和行业企业代表的发言,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一是大家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跨越发展,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与综合国力的战略选择,是改善民生,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二是对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学生寄予了厚望。职业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教育,不是简单培训廉价劳动力的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我们国家不可或缺的人才,也是普通教育不能替代的人才。

大家知道,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今年6月27日在出席“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期间,对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做了进一步强调。她指出,“十二五”期间,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着力构建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职业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与产业企业竞争力提高联系最紧密、对社会就业贡献最显著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改善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与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借此机会我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需要立足服务国家战略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科技规划纲要》也分别明确了未来十年内教育发展、人才发展、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些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一)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新使命

职业教育发展要立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当前国家最大的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未来经济增长方式一定不是靠粗放式的,而要靠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未来更长时期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核心内容是,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回顾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历史进程,从2002年“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到2005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到2011年“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发展主题和对人力资源建设的新要求。可以说,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当前这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人 才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的总体背景。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我国在基础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和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很多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许多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虽然很多产品标注为“中国制造”,但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市场营销都在国外,只有加工、封装等劳动力密集型环节在国内。比如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40%都要支付给国外的专利持有者。

制造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这些都要求调整人才结构,大力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能力、管理素养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二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如果教育战线,特别是职业教育没能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培养的人将很难让社会满意,难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结构、规模和质量的新要求。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实现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迈进,就要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工程设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家庭营养保健、社会工作等市场需求大、就业吸纳能力强的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不管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要求我们调整现有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服务业大发展的人才支撑力。既要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进行尖端的研发设计,也更要培养大量的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

四是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太阳能、风能是我们清洁能源发展的方向,按国际惯例,一个国家清洁能源要占整个能源供给的25%,才标志着这个国家真正走上了低碳经济的道路,而目前我国还不到4%,可以说发展潜力巨大。

五是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要求我们加快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力度。

六是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要求我们采取有效政策措施,鼓励青少年学习相应的专业,造就一批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具体目标为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长5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要实现这样的人力资源强国,没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支撑是难以实现的。

《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到2020年建成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国家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度确定的未来十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就业创业,和多样化、高质量教育服务的强烈诉求,也正视和回应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脱节、重复、断层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可以说,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走系统培养人才的道路,科学布局、合理安排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等数量、层次、规格,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成为职业教育战线乃至教育战线需要着力做好的重要工作。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新任务

我国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经济结构转型加快,体制活力显著增强,国民收入稳步增加,教育水平和人才质量持续提升,经济发展将保持长期向好的趋势,综合国力将再上新台阶,必将为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另一方面,突破能源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对科技教育创新提出更加迫切需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职业教育承担着为产业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时代尤其将赋予其更高的期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参与,各位院士所在的实验室,所领导的重大科研项目同样需要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教师参与其中。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目标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职业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大大提高现有劳动力的素质和质量,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可以促使未来的农村劳动力具有较多的知识含量和较强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适应非农产业就业的知识和技能,开拓视野,树立就业的自信,增强他们转移的方向性和就业的针对性,增强他们转移的稳定性和彻底性。

在解决脱贫致富问题方面,教育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之中,职业教育又更加特殊,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贫困家庭。如当前中职和高职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代表着3000万个家庭,所涉及的人口约1亿左右,如果这3000万学生的教育搞好了,学生毕业后能够获得体面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就相当于约1亿人口过上了不错的生活。脱贫致富工作就会有实质性进展。

二、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需要院士高端指导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这样的体系内,需要各类教育科学定位、科学分工、科学布局,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

在“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经过努力争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目前教育部已经组建专项规划编制的工作小组,开展了相关工作。

深入分析我们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准确回应国家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新需求,要求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是教育理念还不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二是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三是职业教育行政管理落后;四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五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脱节、断层、重复问题;六是顶岗实习的实效和实现形式问题;七是职业教育国家制度仍有许多缺失;八是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缺少制度支撑;九是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仍不健全;十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距大、发展不平衡。

院士代表我国科学和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学术水平,站得高,看得远,肩负着党和人民重托,享有崇高荣誉,受到全社会广泛尊重。我们衷心地期待院士们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指导。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院士高端指导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在国家层面上统一各部门的认识。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职业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二是创新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互通体系,为学生个性成长、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条件;三是创新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体系,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搭建“立交桥”;四是创新建立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衔接体系,为完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奠定基础。要按照现代化国家教育模式的体系要求,合理借鉴国际经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院士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领军人物,在国内社会各界具有相当重要的话语权,在国际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领域影响力大,可以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指导国家层面共识的达成,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

(二)中高职协调发展需要院士高端指导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首要任务。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迫切需要从解决以上问题入手,更新观念、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希望各位院士在以下方面给予指导。

一是在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方面。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必须明确定位,希望院士在这方面给予指导,促进中高职院校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在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方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希望院士在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重点与节奏、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强化办学特色等方面给予指导,增强中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三是在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方面。现阶段中职要以保证规模、加强建设和提高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拓展办学思路,整合办学资源,深化专业与课程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要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作为工作重点,优化结构,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系统培养人才需要院士高端指导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希望各位院士在这些方面发挥高端指导作用。

一是指导职业教育坚持系统培养。要按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系统确立和更新职业教育观念、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考试评价模式等,改变职业教育脱节、断层或重复的现象,科学布局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和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等培养规格、梯次和结构。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不仅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而且培养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是指导职业院校学生注重在实践中学。系统构建中职、高职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的制度,使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和更高一级的职业教育相互交替,只有使企业和职业学校联手培养技能型人才,双主体育人,才能更加系统地造就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性人才,才能优化国家人才队伍结构,建设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强国。

(四)深入开展校企融合需要院士高端指导

职业教育能否实现科学发展,与行业、企业是否深度参与有着密切联系。这要求全国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努力把发展职业教育的思想和行动落实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上来,把它作为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机制改革、制度完善、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础。希望院士们在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方面给予指导。

一是深入推进工学结合。要树立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是创新校企合作实现形式。鼓励校企共建职业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共办急需专业,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行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积极营造实践教学环境,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通过开展生产性实训,促进“技能作品”、“企业产品”和“市场商品”的衔接转换。

三是完善顶岗实习相关制度。根据学生特点、专业类型和教学规律,采取工学交替分段培养等方式,科学安排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有条件地区要支持学校和企业实行招工与招生一体化,推动现代学徒制广泛实施。

(五)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需要院士高端指导

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地积极探索产教结合、校企一体,产权融合、领导班子融合、师资队伍融合、实训基地融合的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目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广大职业学校尚未形成足够的规模和影响,需要院士高端指导。

一是鼓励组建多种形式的职教集团。深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共同育人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重点支持行业型、区域型和混合型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积极探索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建设。

二是积极探索职教集团产权制度改革。着力在建设区域共享性实训基地、建设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建设高效的集团管理体制、优化职教集团发展环境和购置优质企业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切实促进学校办学与产业园区、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是建立健全集团化办学制度。鼓励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探索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研究和提炼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创新集团化办学的实现形式,明晰集团化办学的主体、功能和定位。集团化办学的主体可以是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现实中还可能是本科院校或其他市场主体。研究集团化办学的评价标准。

(六)职业教育标准建设需要院士高端指导

近年来我国在学校建设标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职业教育标准建设尚属空白。我们既要建设世界水准的职教园区,也要建立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建设标准体系。在标准建设上要以案例研究为基础,研究职业教育规律、校园功能分区以及单体工程,进一步加强专家队伍指导支持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增强国际视野,高标准推进职业院校建设。希望各位院士对此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

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需要院士支持机制建设

德国、瑞士、新加坡、日本等国的发展经验表明:教育结构不是由教育自身决定,而是由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所决定。反过来,如果没有教育的支撑,也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发展,更不可能有核心竞争力。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期,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是实现这个转型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在校生规模超过3000万人,全国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规模年均达1.5亿人次以上。在转型关键期,职业教育的提升不应只是量上的增长,更要寻求质的突破。

在如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问题上,寻求与高水平科研工作者的对接是解决途径之一。无论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还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无论是增强学生自信,还是提高职教地位,都需要院士的关注和支持。这就迫切需要建立院士关心与指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院士校长对话机制

办好职业教育关键是需要有一大批有思想、有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善干事,干大事的校领导;一支敬岗爱业,不断攀登,充满爱心,乐于奉献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群充满自信,洒满阳光的青年学生群体。感谢各位院士在繁忙、紧张的科研工作活动中,专门抽出时间走进职业院校。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和加强院士与院校长的对话机制,搭建院士们同职业院校一线教师与广大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这将大大帮助职业院校的师生、管理者开拓思路,锐意进取。

(二)建立产学研指导机制

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重要的人才队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希望能够联合科学院、工程院一起,建立高端技能型人才院士导师制度,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于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国家需要和自身特点,探索与院士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比如建立院士工作室、技术研发中心,请院士们把一些适合于职业院校师生的子课题、子项目交给他们干,研究设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院士指导项目,积极营造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的环境,带动高技能人才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建立院士激励学生机制

只要我们找准了定位与目标,社会尊重知识与技能价值,职业院校学生未来同样可以成为企业老总、大科学家、院士。今天座谈会发言的王梦恕院士、香港上市公司老总许勇先生都是典型代表,全国类似他们的成功职业院校毕业生还有很多,说明职业教育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院士走进职业院校,能够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不断提高职业素养与实践技能水平。

(四)建立集团化办学院士引领机制

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需要通过集团化办学的途径,整合利用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优势,进行优化配置。院士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领军人物,如能引领集团化办学,将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衔接国家产业发展、在更高层次上衔接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科学精神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科技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

(五)建立职教质量院士评价机制

我们正在加快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社会相关成员参加的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希望各位院士在百忙中,能够抽出时间指导评价机制的建设,改变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内部评价方式,强化行业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形成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考虑会同有关方面探索、建立院士指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部际协商机制,比如,指导院士职校行等系列活动,支持在高职院校建立院士工作室、设立院士讲坛、建立院士创新智库、建立院士学校顾问制度等。希望到2015年,参与指导职教改革创新的院士达到200名,形成职业教育与院士对话的长效机制。最后,我们衷心地期盼各位院士能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关心的重要领域,多给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点迷津,多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鼓与呼,多关心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同志们,我们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这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也是后危机时代保持国家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民族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更是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不辜负历史给予我们的重托,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下载在德国企业沈阳行暨中德智能制造创新(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德国企业沈阳行暨中德智能制造创新(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