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荣学习,习近平首次明确概括中国经济新常态文件
习近平首次明确概括中国经济新常态
今日议程
内容:APEC领导人欢迎宴会及文艺演出、烟火表演
地点: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
据新华社电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机遇
上午9时,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步入会场。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亚太发展前景取决于今天的决断和行动。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
习近平说,这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就是继续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通畅,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习近平说,我们要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更大努力。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不断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精心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
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呈现出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中国愿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习近平指出,中国将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太和世界。中国发展给亚太和世界带来的机会和利益是巨大的,带来的商机是持久和无限的。随着综合国力上升,中国有能力、有意愿向亚太和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中国愿意同各国一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早投入运作,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为亚太互联互通、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中国欢迎亚太工商界人士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共享中国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习近平最后指出,展望未来,世界和亚太的发展繁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更为复杂的风险挑战。亚太各方应该顺应时代大潮,携手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共襄区域合作盛举,共创亚太美好未来。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主题是“亚太新愿景:创新、互联、融合、繁荣”,来自亚太经合组织21个经济体、其他1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工商界人士参加本次峰会。
看点1
亚太梦想凝聚APEC经济体
习近平在演讲中首次提出“亚太梦想”。他说:“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亚太发展前景取决于今天的决断和行动。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习近平演讲提出“亚太梦想”,意在凝聚APEC 21个经济体达成的共识,让这些经济体意识到彼此是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推进亚太自贸区的建设。
有学者指出,尽管亚太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但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方向和重点不一,各种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纷纷涌现,导致一些方面面临选择的困惑。据统计,目前在亚太地区,有大大小小56个自由贸易区。如果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通行同样的贸易规则,同一家企业就不用遭遇这56种自贸协定的困境。
本次APEC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聚焦中国主导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陈凤英说,“亚太梦想”可以看做“中国梦”的延伸。只有亚太地区实现自由贸易,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实现“亚太梦想”,因此亚太自贸区是“亚太梦想”的平台。
看点2
首次明确概括“新常态”特征
演讲中,习近平概括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大特点。
今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
陈凤英说,5月中央提出“新常态”以来,各界已经做出不同的阐释和解读,但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是他首次明确概括“新常态”的特征。
“现在国际上有一种担心,怕中国经济增速一旦降下来,会对世界造成很大的影响。”陈凤英说,习近平选择在APEC会议这样的国际场合介绍中国经济“新常态”,回应了世界的关切,表示中国经济可以实现“软着陆”。
“当前,中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换挡降速、提质增效,这正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陈凤英说。
看点3
24次提改革传递“攻坚”决心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习近平在演讲中24次提及“改革”。他说,“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
陈凤英说,改革是过去一年中国发展的主题,因此习近平要通过演讲告诉世界中国正在发生什么。
去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曾说过,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习近平在描述当前的改革进展时说,“目前,这些改革正在逐项地落实,开弓没有回头箭。”
习近平演讲中论述“全面深化改革”时共提到4个方面内容,前3个方面都和经济发展有关,最后一个方面则聚焦民生。他说,“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新京报首席记者 关庆丰
声音
亚太梦想
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改革创新
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
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徐荣.明华-富利全球
第二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七章节,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七章节,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七章节,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心得体会
-----平果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副局长 凌金活
按照局党组理论学习安排,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七章节,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同时将该内容的学习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案头卷、工具书、座右铭,认认真真精读学,原原本本务实学,联系工作实际学,带着深厚感情学,全面准确把握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分为17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收入了习近平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做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并提出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通过学习,感到自已身处发展黄金机遇期,更要保持清醒头脑,稳住基本盘、基本面和现有经济形势,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探索符合我们县工作实际的生态富民强县发展新路子。
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思想智慧和科学方法,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正确认识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特别要准确把握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这三大特点,坚持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来看待形势、研究问题、推进工作。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克服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坚决破除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牢牢把握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追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既要保持GDP增速处于合理区间,更要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我们的经济在中高速区间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要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工作,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要进入新状态、展现新作为,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扭住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这条主线,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切实增强攻坚克难的进取心,狠抓举措创新、政策落实和决策落地,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是要充分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深入贯彻落实全区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新常态下创造经济发展的不寻常,实现“十三五”强势起步、快速开局。真正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归根结底要体现在行动上。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下面临的主要问题,看到问题的集中体现为总量不大、增速不快、质量不高,从而保持清醒认识,围绕突出问题,用新思维、新方式,找出动力转换、结构优化的新路径,推动总量做大、增速加快;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下自身应有更积极的作为,看到工作中面临着发展机遇,同时又要具备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明显优势,从而用更高的要求来激励自己,以更加积极的作为努力实现新跨越、干出新奇迹。
工作中要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自然也是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根本指导。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开展经济工作两层皮现象,一些干部错误地认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政治任务,与经济工作关系不大。思想认识不到位,行动就会缺位。于是,就会按老思路开展新工作,用旧办法解决新问题,效果自然就不理想。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十分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可以说,只有掌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真谛,才能抓住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要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特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基于我国仍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的理性抉择。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尽管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变,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在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中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是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前提是正确分析判断新常态。从全国全县形势看,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实质,把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升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全力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总书记的在书中的重要论述,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联系理论和实践、纵观历史和现实,对经济发 展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深刻阐述,对我们深化对新常态下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新发展理念深入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上来,更好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深入理解经济发展面临的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深刻认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努力实现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切实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要在思想上确立新发展理念,切实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老旧做法,真正来一次思想大转变。要在谋划上坚持高标准,对照先进地区,提升工作标杆,改变安于现状的心态,打造一批发展亮点,真正来一次理念大提升。要在推进上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短板”问题入手,找到结合点、切入点、突破口,完善一系列政策和机制,真正来一次工作大突破。要深刻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实现产品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企业从小而多转向精而强、平台从低小散转向高大聚、方式从单纯制造转向制造服务化、动力从侧重管理控制转向依靠创新驱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加强制度供给,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人居环境供给质量。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努力做到”八个更加”,即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八个更加”是判断我们认识是否到位的基本标准,也是我们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基础。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有对路的方法和得力的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也要使改革的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要自觉遵循新常态下经济运行规律,坚决破除过去的路径依赖、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实现思想观念上的新变化、工作思路上的新发展、工作路径上的新突破。
四要坚定不移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已有良好开端,但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方面的进展和成效也有很大差别。2017年要在巩固现有成果、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强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将瞄准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攻坚克难与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结合起来,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全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就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实体经济出现弱化苗头而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如何沿着正确轨道走出一条实体经济振兴的新路,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紧紧扣住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不断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促进企业家成长的体制机制,培育有利于激发其积极性的产业生态。目前,国家为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出台许多重大政策举措,但如何更好地解决“政策好、落实难”的问题,仍需在完善实施机制上大胆探索。许多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需要进一步激发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需要有效设计时间表和路线图。
五要积极引领新常态,必须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要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要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要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还要注意防控化解各类风险。积极引领新常态,必须抓住和发掘经济发展新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动力,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要向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要动力,要向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要动力,要向消费创新和消费热点要动力,要向区域创新发展要动力,要特别重视向科技创新和信息化要动力。
六要结合实际,精准把握经济发展的特点规律,保持清醒头脑。我们要深化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做到冷静清醒、立场坚定。一是树立自信心。有了自信,才能处变不惊,才能举重若轻。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存量、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些都是经济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才出现的状态,所以,新常态也是富裕之态,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态。当前,新常态下的经济,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自身个性的一面,需要我们既看到相同趋势、又看到独有曲线,既看到基本规律、又看到特殊规律,从而更加全面科学地把握中国特色。既要看到新机遇、新优势。中国经济是典型的大国经济,区域发展条件差异特征突出,这种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也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腾挪的空间。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增长后,之所以能成功转入中高速,关键就在于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协同发展,使其能够持续发力、绵绵不绝。因此,区域发展机遇极为珍贵,应当切实抓住用好。又要看到新挑战、新压力。从经济发展上看,我们经济总量还不大,综合实力还不强,产业结构还不合理,特别是资源型经济更加难以为继;从社会发展上看,社会治理体系还不完善,社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从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上看,在新常态下一些党员干部推动发展的方法不多、本领不强等等。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本身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每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都是区域间经济进退消长、发展位次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谁能抢抓机遇,谁就能占据主动。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坚定信心,正视问题,勇闯新路,把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引入新境界。
七要治懒促勤,强化担当,才能有效地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干部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危害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治理“为官不为”“懒官懒政”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主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常态下,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从内心深处不想懒,到工作岗位不愿懒。
一要勇于担责。干事业不可能一点风险没有,新常态下风险和挑战更是难以预料。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当前,我们的目标已经明确,尤其需要每个干部把干事创业当成党员的使命、干部的义务、自己的良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困难当头敢打硬仗,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决不能碰到困难绕道走、遇到矛盾就上交。
二要以上率下。广大干部要争做智勇双全的指挥员、战斗员,切实承担起引领发展的重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既要把握大势谋思路,又要眼睛向下抓落实,在各自负责的地方和领域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发展成果。要树立担当意识,找准位置,发挥作用,要时刻想着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上级最大的支持;做好部门工作,就是对全局最大的支持。要转变作风,抓好落实。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把强化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是渎职的责任意识,把从严治党的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切实落实“两个责任”,毫不手软地查处腐败分子,坚决果断地纠正不正之风,把清正廉洁写在每个干部队伍的旗帜上,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要改进工作方式。切实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化建设,切实加强对重大经济问题的研究,推动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与时俱进。要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善于运用法治的理念、法治的思维、法治的办法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要下大力气完善知识结构、增长实践才干,做到政治强、懂经济、会管理,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和法治化水平。要狠抓工作落实。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领导干部尤其要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要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干工作就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接着一环拧,真正做到善做善成,成效突出,为党的事业做出一翻成绩来!
2018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