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工与志愿者.创新社会管理-广东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暨执委会成立大会(速记稿)
时间:2011年4月23日 地点: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主题:社工与志愿者·创新社会管理 速记内容: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嘉宾、学者、社工、志愿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社工与志愿者.创新社会管理-“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暨执委会成立大会。今天是个好日子,天气非常的舒适,我们大家共聚一堂,共同见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执委会的成立,也想借论坛举办的机会,给我们在座的代表和机构提供交流合作、展示宣传的机会。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没办法让所有的机构都安排发言,但是在我们今天的论坛中,有”精彩180“的环节,这是一个自由发言的机会,请大家抓住机会展现自己。我们今天与会来了很多的专家,因为时间的关系没办法一一做介绍,我将会重点介绍受邀出席论坛的主要嘉宾,他们是: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李家华副院长;
广东社会学学会范英会长;
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李敏兰会长;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胡荣华院长;
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理事金艳;
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常务理事林滢;
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谭建光教授;
广州市团校涂敏霞副校长;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贺立平副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卓彩琴副教授;
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总干事、北京大学广州校友会继续教育分会会长关冬生先生;
同时赶来参加今天论坛的还有来自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等地市的共青团、高校、社工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和企业界的朋友们,1
欢迎你们的到来,请大家尽快就座!
下面我们将请举办单位和指导单位的领导致辞,首先有请广东青年职业学院胡荣华院长致欢迎词,有请!
胡荣华:尊敬的各位领导、社工、志愿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广东青年职业学院迎来了李敏兰会长等领导和各位社工朋友、志愿者朋友,请允许我代表学院对各位的光临和支持,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今天在我院举办首届社工与志愿者、创新社会管理学术论坛具有特别的意义。目前社会工作人才已被纳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民政厅于今年2月底发布了扩大我省社会工作队伍建设试点的通知,社会工作事业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机。同时,随着志愿者在大型赛会和日常服务中所表现的积极功能,引起党政部门与社会各界的重视,面临大发展、大繁华的时期。
当前各地的社工主管部门、社工机构与志愿组织,不断加大力度,探索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模式。通过实践和探索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这是值得我们肯定和鼓励的。与此同时,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也值得推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院与广东社会学学会联合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工师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委员会的支持和指导下,由广东社会学学会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发起举办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活动,着力建立基层政府、社工机构与志愿组织的互动、交流平台,总结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思路与模式,推动社工事业与志愿服务事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并成立合作论坛执行委员会,持续开展交流与促进活动。我院将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执委会的各项工作,切实推进社工与志愿者的交流与合作。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是在广东青年干部学院的基础上改制兴办的,其前身是1950年创办的华南团校,目前学院正在广州一个新的高教园区,建设一个崭新的新校区。新校区占地532亩,总投资6.26亿,财政投资4.26亿,总的建筑面积是16.11万平方米,可容纳全日制的高职生5000人,可同时容纳培训人员300人。今年9月份我们新校区进驻首批新生1200人,作为共青团的院校,我们时刻不忘培养青年人才,造就青年领袖的责任,更谨记树立青年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理想和信念。学院培训处运用新兴的教育辅导方向,创新志愿者培训机制取得良好 2
效果,学院的志愿服务研究专家服务立志进行志愿服务方面的理论研究、项目策划、领袖培训等工作,成为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南方学派的重要代表。在转制兴办普通教育后,学院继续关注社会工作的发展,成立社会工作系、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致力培养服务基层社会组织、基层社区要求的社会工作人才,为推动社会工作人才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我院的社会工作专业以培养最好的基层社工员为宗旨,突出实践教学、合作办学,积极配合廉政部门、社工师联合会的工作重点,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工作实践,发挥与志愿组织广泛联系的优势,为学生提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希望能为社工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创新做出有力的探索。因此,诚挚的希望广大社工机构、志愿团队对我院社工专业的建设和社工人才的培养,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指导。
尊敬的专家、学者、社工、志愿者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在社会管理中,积极发挥社工机构、志愿组织的协同作用,促进社会管理的创新、促进社会建设发展,迈向新的征程。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对本次论坛和执委会成立大会的指导和参与,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胡院长刚刚对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做了介绍,也提到了目前社工人才非常缺,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愿意为社会培养社工人才做贡献。我们都知道,社工在广东的需求非常强烈,而这项服务成为公民服务社会很好的一种服务方式,如果社工加志愿者,他们的力量将更大,能更好为社会发挥作用,在社工加义工如何联合合作的问题上,我们听听广东社会学学会范英会长建议,请范英会长致辞!
范英: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尊敬的各位院长和社会精英,今天我致辞的题目叫”合作联动求发展,服务社会献爱心“。
在繁花似锦的初夏时节,我们欢聚在广东青年职工职业学院,共同探讨社工与志愿者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是对胡锦涛书记提出的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求的积极回应,是对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幸福广东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我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 3
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对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困境,随着全球化、老龄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等,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社会需求多样化的时代,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多渠道的社会参与和多主体的社会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政府职能改革以及社会转型。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有坚定的群体基础和社会基础,因此志愿服务和社工服务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国我省志愿服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学雷锋时代的运动式活动,向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常态化的社会服务发展。不仅在帮助弱势群体、倡导文明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成为实现公民参与社会、积极回馈社会,青年成长发展的有效路径。我国我省众多的志愿者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为孤残老人带来问候和温馨,为孤残儿童带来欢乐和温暖,为外来工和外来子女带来关怀和尊严,为受灾群众带来力量和希望,为邻里社区增添和睦与友好,为社区文明增添活力与和谐等等。
志愿组织应该成为团结社会群众、促进社会稳定基层非常重要的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服务的另一支重要力量,社工在现代社会服务体制中,承担的角色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的功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现代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迈向新的台阶。当前广东高校都先后建立了社工系,一批又一批的专业社工人员队伍正在走向社会基层,在社会服务工作中逐步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总得来说,我国对广东社会队伍的培养和社工服务的需求差距很大,这固然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如何整合现有的社工力量,促进社工与志愿服务的相互组合和补充,就是摆在我们面临一项繁重的任务。
我们国家在这些年要建立十万个社工人员,我们广东很多高校也有社工系,但是现在每年只有600多个人毕业,真正进入社工服务单位的才300多人。我们试想一下,同庞大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比较起来,社工队伍相差太远了。很多社工工作人员现在没有经过正式培训,没有拿到毕业证,这还不算,真正把社会工作搞好,一定要经过高校严格的培训,拿到证,达到顶级才算数,所以任务非常的艰巨。广东还好一点,全球各地的比例差很大,更没法像欧美国际相比,所以社工的发展任务相当艰巨。那怎么办呢?借助于庞大的志愿队伍互相整合,取长补短。在这方面,我们广东做了不少事,特别是志愿服务发展经验与社工专业需求方面,4
建立了社工与志愿者联动的机制,社工与义工联动机制,积极探索社工引导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工这种社会服务全新的格局。志愿组织、人力资源的丰富、服务基层的深入、服务领域的广泛优势,能够比较好地互补社工专业人才紧缺、工作经验欠缺、社会认识还不深的情况;而社工机构既可以在理论知识提升、团队建设管理、服务策划等方面,还有理念技巧优化这方面弥补志愿组织在组织服务管理这些方面的不足。广东的事实证明,社工与志愿者这两个群体的合作与联动,像今天下午很多志愿者和社工人员坐在一块,合作联动,这种形式提高了社会服务的水平,推动了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并且得到政府、民众热情的支持,展示了我们广东志愿者和社工队伍重要的社会意义。
近年来,广东省在省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艰巨目标,改善民生、对应需求、加强社会建设是现阶段主要的任务。志愿组织、社工机构的角色,使命,功能,已经表明他们在这些部门中的重要力量,是社会组织中有效的力量和生力军,是创新社会管理体系过程中不能少的重要部分。也正是这样的社会需求,广东社会学学会与广东青年职业学院联合起来发起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系列活动,并成立执委会推动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广东社会学学会有会员几万人,有理事600多人,正副会长有30多人,正副秘书长将近40人,下面还有7个专业委员会,其中一个专业委员会就是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与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的有关研究单位,我很看重、很欣赏、很支持学科带头人、工作带头人谭建光教授,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常年进行社会工作的研究,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以及各方面的研究。带领团队做了很大的贡献,不仅在广东,甚至在全国都有他一定的影响力,所以说人才难得,应该非常尊重这些学科、学术以及部门带领人,不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工服务,而且在理论研究上,在学科研究上奋头前进,不畏艰险,打出了广东职业学院一片天地,打出了广东志愿服务理论的一片天地,所以我非常欣赏谭建光教授,扎扎实实做学问,而且以行动带领整个队伍前进。整个广东职业学院都对这个工作非常重视,包括领导在内,今天的会议选择在这里开,可以说就是宣传会。
总之,广东社会学学会积聚了热心社会研究的专家学者,队伍比较庞大。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兴办的富有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培养青少年服务与志愿服务管 5
理人才。我们希望透过搭建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资源交流平台,广泛有效长期地研究不同的建设力量,包括政府、高校、社工机构、志愿组织共同探讨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有效的模式,并在社会服务中实践、反思、总结和提升,通过服务提升群众的幸福感,通过服务推动社会管理不断的创新。
最后我谨代表本次论坛的举办方,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社工朋友、志愿者朋友们对本次论坛的积极参与,也期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能够各抒己见,分享好的经验与做法,共同为提供更具效力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模式,共同为提升民生福祉,建设幸福广东而努力奋斗!
谢谢!
主持人:范会长从全省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来指出广东加快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肯定了社工队伍和志愿服务在广东社会服务中重要的位置,鼓励社工和志愿者有更多创新的举措,也鼓励广东的高校开设社工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共同建设幸福广东。
作为刚刚起步的新专业,离不开行业的指导,下面有请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李敏兰会长致辞!
李敏兰: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还有在座的各位亲爱的社工,我们亲爱的志愿者朋友。首先我代表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热烈祝贺社工与志愿者创新社会管理论坛成功的召开,也祝贺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执委会的成立。
广东省社工师联合会是广东省民政厅支持和主管的一个社团,是去年3月份成立的,它的会员覆盖广东省各个省市,尤其是珠三角9个城市。现在我们会员不多,全部都是助理社工师以上,一共是80名,其中有专家会员12名,我们办公地点在越华路军供大厦里面,欢迎各位朋友、专家有机会的时候去指导我们的工作。
今天的论坛,我们走进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的大门,很想说三点感受:第一,志愿活动,我想志愿活动陪伴、支持、抚育我们一生,我是70年代的志愿者,那时候也叫志愿者,我们受的教育,这是列宁同志星期六的志愿活动。可能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员都知道,在那个时代,除了雷锋精神之外,我们还经常把列宁星期 6
六的志愿活动作为我们行动上的指引。在70年代我还是年轻人,我们在企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为我们企业的工人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台雪条机,那时候吃一根雪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所在的工厂是一个高温的工厂,我们30多个年轻人,用晚上的时候和星期
六、星期日的时间,大家一起做了一个雪条机,用来制作雪条。每天向工厂一千多个工人,每天送雪条,这个事情我们一生都记住了。所以说做志愿活动是非常开心、非常快乐的一个事情,说明了每个人都愿意去做志愿工作,志愿工作不光为社会做点事情,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人生都受到它的鼓励和指引。
第二,今天的主题是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问题,我也做了20多年传统的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我还是一个新兵,刚刚才3年的时间,也是在贺教授的指点下,在华南农业大学学堂里学了一点理论和知识。但是这3年我感觉到社会需要社工,我们中央在06年关于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非常英明。社工和志愿者怎么样在现在需求大形势、大环境下,各自发挥社会职能作用,确实需要我们研讨。于我来看,不管是社工是哪个职能部门所管着,我也不太注意志愿者或义工是哪个职能部门所管着,但是我很感兴趣的是今天这个主题,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社工作为一个职业,是专业培训的人才,也是有工资的。他有他的职业规划,有岗位,也就是说每一个做社工的人,是以它而谋生的。
第三,志愿者只要是人,都可以做志愿者,所以这是我们角色上清晰的区分,社工与志愿者如何合作呢?我也是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的秘书长,去年亚运会期间,广州市的社工机构就策划了一个很好的社区社工带志愿者的活动。当时亚运会要召开了,怎么样让街坊积极参与、享受亚运成果,享受广州新的气象,为此广州市现在已有的50个民办社工机构,他们用他们的特长就是项目策划,项目策划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他们策划了100多个社区活动,组织了几万居民参与了跟亚运有关的社区活动。我们这50多个社工机构,其实社工才一两百人,这几万个居民的活动,需要的是我们社区志愿者积极的参与和配合,所以在活动后,我们感受到,社工所策划的每一项项目,有了志愿者的参与,整个活动大不一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志愿者有了社工项目的策划,他在参与行动中,也能得到他希望增长的知识和才干,双方都相得益彰。所以我们感觉到,我们需要志愿者和我们成为伙伴,而我们的志愿活动也只有在社工一个个具体为社区服务的项目中,7
我们的才华、知识才得到进一步发挥和成长。今后我们社工与志愿者的合作,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和推进的方向。
最后衷心的祝贺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在今后发展顺利,祝愿取得更大的成功,作为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也会积极参与,和谭老师、社会学学会一起来把新课题、新的合作方式共同推进。非常感谢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为社工与志愿者的合作开拓了第一次的论坛,谢谢我们胡院长,也谢谢各位老师,谢谢!
主持人:刚才李会长在讲话中通过自己人生的经历讲了社工与志愿者,其实是不分家的,而且还有有很多合作的空间。她一直拿社工与志愿者比较,我从她的身上我又联想到了谭建光老师,李会长从70年代做志愿服务,后来搞民政工作,做社工机构,领导社工。谭老师在志愿服务这个领域中,也默默耕耘了十几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怎么样让社工与志愿者有更加密切的合作,有更多交流的平台,有更好的合作机制。
今天在此有一个有关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执委会机构成立,我宣读一下执委会的通知。
《关于组建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执委会的通知》
各位常委、委员:
目前,志愿服务事业获得迅速发展,社会工作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常需要社工与志愿者建立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此,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工师委员会、广东社会学学会、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的指导下,广东社会学学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发起组建“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执行委员会,通过开展论坛交流、咨询辅导、服务实验等方式,促进社工与志愿者的资源共享、合作发展。主要活动形式有每年的“社志论坛”、每月的“社志沙龙”、不定期的“社志行动”,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提供智力支持。执委会是自发组建、自主活动的机构,不开展营利活动、管理活动、认证活动等。广东社会学学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聘请谭建光担任执委会主任,贺立平、卓彩琴、关冬生担任副主任,王广东、林义平、周巍、顾江霞、何淑莹、李伯平、李森、李坚、王卫、张良广、梁兴利、郭锦妹、徐盈艳、汪彩霞担任理事,汪彩霞兼任秘书长。
特此通知!
广东社会学学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
2011-4-23
(受聘仪式)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也刚刚成立了社会工作系,培养的社工主要面向基层、具有实操能力的基层社会工作者,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聘请到了李家华院长、范英会长,还有李敏兰会长作为我们社会工作专业的顾问,下面我们有请广东青年职业学院院长胡荣华来为李家华院长、范英会长和李敏兰会长颁发专业顾问聘书,有请!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共同祝贺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执委会的正式成立!我们期待执委会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活动,下面我们进入专家发言环节。今天有一位远道而来的专家,是来自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李家华院长,接下来李院长将为我们做社工与志愿者在建设幸福生活中的积极作用的主旨发言,有请!
李家华:各位尊敬的领导、嘉宾,各位老师、同仁、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在论坛上见证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和执委会的成立。我们时代的特征就是创意、创新的时代,我们知道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怎么样创新呢?我想要靠我们的智慧,广东青年职业学院非常有智慧,在全国开了先河,成立了一个合作组织。合作是一加一大于二,我今天谈的论题是社工与志愿者对建设幸福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我想谈现代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社会转型中,第一是宏观的社会转型,就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等都会发生变化,这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第二个转型,我们在国家的社会中,会因为重点不同而凸显出转型。比如说我们认为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叫三元结构,所谓三元就是社会最基础的是经济元,因为经济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就是它需要秩序。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什么人胆子最小?有钱人胆子 9
最小。因为他怕他的财产会丢失,如果是穷人,我反正一无所有,而有钱人晚上睡也睡不着。我记得我们社区有一个老师,他买了一辆捷达车,买了车后,整宿整宿的睡不着,半夜爬起来看车是否还带,后来没办法,就买了一个大链子,栓在电线杆上,我有史以来第一次见过,电线杆拿来拴车。这就是说社会的发展需要安全,有秩序,就需要形成一个形态,就是政治,政治就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我们现在的就业问题是我们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一直都面对的重大问题,如果说青年的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引发社会不稳定,由此会由一个宏观经济学问题、人口的调配问题、劳动资源的配置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社会有了政治就能保证秩序安全,保证国家制度,但是这显然是不够的,人民有了温饱和安全,还会需要精神和文化,所以我们要打球、看电影、旅游等等,需要精神的归宿,寻找文化,文化的最高层面是信仰。三元结构的社会是基本形态,这三个形态代表世界性的基本结构。因此一个社会要发展,就要抓三个建设,叫三位一体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我们党在十七大的时候,提出了关于加强社会建设,这样就变成了四位一体的建设。社会建设问题针对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中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贫富悬殊的问题,地区差异的问题,弱势群体关注问题、照顾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怎么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使人民真正过上幸福生活就至关重要。
在这个基础上,胡锦涛同志谈到一个观点,我们要探索中国社会创新管理问题,社会创新管理不光是中国的问题,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说关注弱势群体,就想到低收入、有残疾的小孩弱势群体,但是有没有注意到,其实我们现在也是弱势群体。为什么呢?我两周前去牛津大学参加社会创意的实践论坛,当时谈到了很多问题。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现在关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对我们伤害很大的问题。像日本的核泄漏,不光是对某一个人的影响,是对一个群体、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所以我们现在喝不到清洁的水、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没有清洁的能源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上升为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对人类具有很大威胁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国家及时注意到在社会创新的管理中,怎么样发挥更大的作用,来解决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问题。这里就引出一个理念,社会问题的解决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过去讲靠政府,但是政府再大,它的职能是有限的,没有一个无限的政府。在有限的职能、有限的财力 10
中,它在关注问题的时候,有些地方是不能到位的。在这种监管不到位的地方,职能不到位的地方谁来做?毫无疑问,我们的志愿者作为一支生力军,参与了我们国家的社会建设,我们志愿者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但是我们在志愿者发展的过程中,志愿者要为社会做贡献,有的是贡献他的财富,贡献他的时间;有的是贡献技能,这些都可以。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他很多方面是有欠缺的,比如说关爱一个有心理疾患的人,或者是关注一个小孩,如果我们没有很好的专业能力,负责的结果有可能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关爱,可能会导致再度伤害。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我接触了汶川地震的受难者,他们到北京做电视节目,媒体让我去参加,后来他们讲到一个问题,说他们在当地得到有些志愿者的帮助,但是有些志愿者没有经验,不断的让他们去重新回忆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她的丈夫死了,小孩死了,父母都死了,她一回忆痛不欲生。所以我们志愿者服务水平要提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就是要专业化,而我们社工专业人才有专业的技能,符合社会高度专业化的水平。他会在技术层面、专业层面帮助把志愿服务水平提高。因此,我们把两者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是未来我们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建设很好的模式创新,今天能看到这样的思考和构想变成现实时,我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
第二,社工和志愿服务对幸福生活的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一点我需要建立一个双赢的价值判断。蜜蜂每天辛勤劳动采蜜的目的是什么?蜜蜂在采蜜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增值效应,为了生存,繁衍它的后代,但是蜜蜂在采蜜的过程中产生了增值效应,它传播了花粉,使很多物种得到繁衍。我现在注意到很多科技种菜的农户注意到人工授粉,有的时候不如天然授粉好,所以他们开始在大棚里养一些小蜜蜂。蜜蜂采蜜目的是为了生存,但是它无形中传播了花粉。那么我们的志愿服务业是一样的,我们在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我们自己得到了成长,我们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就是双向的价值。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我们自身也得到了发展。这种发展会带来两种幸福,第一种幸福是社会的幸福和他人的幸福,第二个幸福是你自己所获得的幸福。美国学者罗丁斯在研究幸福来源的时候,他谈到一个理念,我们幸福的来源是三个领域,第一是来自于你的私人空间,一般是家庭,人在家庭里面会得到幸福感,像每年春节为什么要回家,中国十多亿人流动起来不得了,回到家的感觉真幸福,这是家带来的幸福。11
人的第二幸福是来自于职业,在职业中可以认识很多的朋友和同行,大家在分享劳动成果和共同探讨问题,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这也是幸福。职业给你最高的幸福是,当有一天,我们广东青年职业学院胡院长在这里宣布,谭建光教授请上台,授予你本校优秀教师资格的时候,我想谭教授站在台上,他不会说胡院长给多少钱,给房吗?不会。这时候的谭教授是眼含热泪,心潮起伏,因为他被承认、被认可、被欣赏,他就有一种体验,叫高峰体验。这是马斯洛在研究人的需要层次中一个最高的层次的另一个理论,叫高峰体验论。谭教授多幸福,我们向你学习。第三个幸福是公共领域,公共领域就是我们社会、是我们的社区、是我们的学校、是我们的民间,在社会公共空间中,我们每个人是平等的,但是社会的环境和条件使我们又不平等,有差异,如果你在公共空间中帮助他人,同时你也得到他人的帮助,这种双向的交流,会使你有很好的幸福感。
可以从三点予以证明,第一,一个人在参与公共服务过程中,你会找到伙伴,会找到性格相同、志趣相同的伙伴。志愿者组织有很多人,我想这当中有很多是情趣相同的人,这样会带来温暖关系。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很冷的时候,大家拥抱在一起相互取暖,就可以战胜寒冬,这种温暖关系是人间非常美好的关系。第二,志愿者、社工是最敏感、最幸福,对他人需求做出反馈的群体合作者。一旦别人有需求的时候,你会很快的做出反应,实际上面就是我们弱势群体的110。一个人一旦被社会需要的时候,他会实现他的成就需要,就是美国学者迈克·里昂研究的人的成就需要,成就需要你是被需要,因此你会在这当中得到很好的需求,这种感觉很幸福。第三,你在参与志愿服务、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你在延续一种社会精神,社会精神是什么?是社会的魂。物质的东西可以消失,但是精神的东西是可以永留的。
我讲一个小故事作为今天的结尾,有一群小孩每天在一起玩乐的时候都非常的快乐,原因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一个小孩志愿者,愿意牵头为大家服务。他把家里的东西带来,玩具带来给大家玩,但是有一天这个小孩带领朋友们误入到了原始森林,小孩到了原始森林里面马上就迷路,天渐渐黑了,所有的小朋友都非常的惊恐、恐惧,继而就开始抱怨,不断的指责那位小孩。这时候的这位小孩内心像刀割一样难受,但是他有什么办法,他没有办法。后来这位小男孩从他身上拿出一把他自己带的小刀,用这把刀刨开自己胸膛,把他的心捧出来,最后这颗心 12
变成了火炬,燃烧起来,变成了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在前面引路,跟着灯慢慢走出了原始森林。当他们走出森林,看出远远村庄的灯光时,大家非常的高兴,都扑村庄的时候,这位小男孩因为心力耗尽,重重地倒在地上。莎士比亚说,生命短促,唯有美德能使它流传到遥远的后世。
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院长的讲话太精彩了,大家意犹未尽,但是我们时间有限,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聆听李院长的专题讲座,下面请华南农业大学卓彩琴教授为我们解读社工如何在志愿组织中发挥专业特长的主旨发言,有请!
卓彩琴:我的题目是社工在志愿组织中如何发挥专业特长,我本人的专业背景是社工专业的一名高校老师。现在的志愿组织、社工组织非常多,社工在志愿组织中可以发挥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是组织管理。我认为志愿组织管理比其他的组织管理更难,因为这里没有钱、没有权。而我们在企业管理、在正规组织中有这些可以让人追求的东西,志愿者追求信念、理想,我们在社工培养中要培养社工的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是高校要开的一门课程。另外,管理模式,我觉得参与式的管理模式比较适合于志愿组织,因为在这里有很多志愿者流失,我也问过他为什么流失,他说我在正规职场上有很多领导管着我,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志愿组织中也有很多人管着我,所以说层次管理不太合适。还有团队建设,对一个志愿者组织来说,因为它是一种松散管理,如果志愿者们在这个组织中他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他就会离开,所以团队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社工在组织管理上可以发挥他的优势。
第二,是项目管理。如果我们志愿组织把我们服务项目做得更有体制,使我们志愿者不会被别人说,志愿者仅仅是扶别人上街,带别人看病,帮别人搬煤气的简单帮助,如果我们的服务具有一定专业化的体制,是需要我们做一定规划的。所以在项目评估、项目策划、项目执行以及成效评估方面,也是社工的优势。如果有社工带领做专业化的服务,会使志愿者服务上一个台阶。
第三,是教育培训。因为志愿者的来源非常广泛,我们专业背景、性格特点不一样,我们五花八门的一群人来到一起,开展一个共同的目标,需要我们进行 13
培训。培训什么?培训价值观,培训我们的知识和服务技能。同时,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自己获得了自我的成长,在专业组织中也非常的重要。也有一些志愿者说,我在志愿者服务一段时间觉得乏味、没意思,我觉得服务别人的同时找不到自我了。所以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因为没有追求钱和权,一定有其他精神的追求,我的自我在哪里?而自我的成长是专业组织中比较重要的事情。我觉得在教育培训上,社工也可以发挥他的专业优势。我认为是这方面,组织管理、项目管理、教育培训可以发挥专业优势,谢谢!
主持人:现在是最后一位专家发言了。下面为我们做主旨发言的是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研究项目专家,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也是我们刚刚成立的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执委会的主任谭建光教授。
谭建光:我现在身上挂着名的职务太多,数不过来,但是中国人有一个绝招,凡是想让你干事,就挂多一个名字,所有挂名的,除了我是青干院老师有工资之外,其他都没钱的,那我想就多负点责任。今天我简单讲两三个问题。
第一,当前中国志愿服务的格局趋势,提出了四个“一多”。志愿服务,志愿事业的一体多元,上次在全国人大志愿服务立法时我提出的概念,领导是认同的。因为中国的志愿服务目前在党政领导下以文明办为统筹,民政和共青团协调,由社会多元参与,所以告诉大家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这个月26号,中华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这个是由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由多个部门组合的,会长是全国人大副院长,两个常务副会长,两个秘书长。一位常务副会长是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一位常务副会长是民政部副会长;秘书长也是两位,一位是中央文明办志愿者局局长,一位是民政部的一个司长。中国的一体多元是党政领导下的多方参与。
第二,志愿组织的一板多元,我们政府给志愿组织提供了一块板,就是一个平台,这个板里面有官方组织,有民间组织。我们今天的合作执委会也就是民间组织,而且中国政府非常有意思,它恰恰需要通过民间的组织创造力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推进。我透露一个小秘密,今天参加我们的论坛的有党政部门的成员,14
都不以党政身份,而是以社会团体身份。这一点在北京、广东都有,我们的政党和政府很希望从社会化的活力,反过来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发展。
第三,志愿服务的一专多能。当前创新社会管理中,对我们志愿组织的要求高了。过去我做好一个简单的事情就行了,现在你要创新,有很多创意、很多领域要探索,这个不多说了。
第四,志愿文化的一心多用。过去有一个误解,志愿者就是帮助别人,其实志愿者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要使自己快乐,怎么使自己快乐,也是志愿者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说一心多用、方方面面,这些就不多分析了。
合作论坛的起源我也不多说了,因为时间关系。合作论坛执委会干什么呢?我们叫三个品牌。第一,”社志论坛“,每年只能举办一两次。这个论坛的最大目的,第一个让人有机会讲话,另外中间休息要学会交换名片,我们做这个论坛的目的是让你们多认识朋友,建立合作机会。第二,每个月一个“社志沙龙”,我们执委会的主任、副主任会带一两个理事或骨干,针对社工机构、志愿团队,你们有什么想法和问题,我们有三五个人去讨论,通过讨论具体策划新的活动,这叫”社志沙龙“。第三个是”社志行动“。我们会采取一些实验行动,这个实验我们正在南海桂城做实验,我们将来会去推广。”社志论坛“"社志沙龙”“社志行动”就是我们做的事,至于说以后做的怎么样,由你们监督,如果你们认为我做得不好,随时把我的主任撤掉。
谢谢大家!
主持人:推动社会服务的发展,需要专家、学者从理论上引领,更需要我们千千万万的机构身体力行、不断创新、加强推进。今天有很多社工机构过来,现在由社工机构、志愿组织等代表发言,因为论坛时间非常紧,我们每一个机构发言,时间限制在7分钟内,第一个机构请深圳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督导助理梁兴利发言。
梁兴利:我是来自深圳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的梁兴利,我们服务中心设立在社区里面,我们中心服务三个社区大概是10万人规模,我们服务有五大类别,包括父母类、儿童类、亲子类、妇女类的,还有义工服务。
我们以社区为本的义工发展模式,包括招募,在社区中通过横幅、拜访,以及在服务对象中去发展招募义工,招募完义工有一个相应的培训,培训有入职讲座,以及针对专题培训。还有团队建设,团队建设在义工中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会做一些很多团队建设的工作,包括组织义工去烧烤,以及每个季度举办一场义工聚会。这个聚会让每个义工拿一道自己特长的菜一起来分享,义工聚会我们也会向义工朋友推广我们的活动。
在招募和建设的过程完成后,我们和义工朋友一起服务。服务的内容有单元性的和大型的社区活动,需要他们协助做我们的活动助理。以及系列性的,针对不同服务人群、不同领域,以及兴趣爱好不同结合在一起,有一些相关的义工组。我们看一下大的社区活动,我们中心社工,10个社工很少,要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一定需要义工朋友来帮忙,所以我们有活动助理。
(见PPT)看一下我们的妇女服务,在这里面我们会邀请有特长的妇女做义工,义工会充当技能的培训老师。比如说有插花技术特长的、还有会盘头发的、有烹饪技术以及彩妆特长方面。在义工进行完这些知识培训后,我们的社工发挥什么作用呢?我们在妇女服务中,针对夫妇社交能力的培养、健康生活的创造、家庭关系发展方面和义工提供的兴趣类的培训相结合,和义工的联动使妇女群体得到更多的成长。
介绍一下社工亲子活动项目,这是社工的专长。亲子管教的知识也是由社工承担的,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教育孩子。在手工部分,我们会邀请有手工特长的义工担任手工制作。另外,我们有亲子服务亲子图书会,我们邀请有特长的妈妈来做故事妈妈,给我们的小孩子读图书。
我们社工和义工的联动模式有三个方面。一是社工来设计服务,为义工服务创造一个平台。第二,发挥义工个人特长和社工专业优势相结合,在我们活动中,义工和社会有不同的分工。第三,义工和服务对象的同质性弥补了社工的劣势。这个怎么理解?像我们看到妇女的一些活动和亲子的活动,我们义工本来是妇女或者是妈妈,我们的社工的劣势是太年轻了,我们都比较年轻,在人生经历方面没有那么充足,没有太多管教孩子的体验,这方面的不足可以通过义工来弥补。
下面我详细的介绍一下反家暴和谐大使团队成立的背景。我们的义工朋友会反馈,我们的社区有很多家里暴力的情况,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呢?我们很多义 16
工朋友生活在这个社区,他们了解这个社区有什么需要,我们也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针对社区里面存在家庭暴力的问题,我们去尝试策划成立这个和谐大使团队,在社区里面对家庭暴力的群体进行干预和宣传教育,我们会组建反家暴和谐大使团队。
这是我们在社区进行的活动,有”爱我就不要伤害我“主题活动,这是由义工演出的街头剧,这个剧受到了非常好的成效。有义工服务发展的反思,我们的义工源于社区,他们了解自己的家园,知道自己的家园缺什么,少什么,知道如何可以做得更好。义工服务于自己的社区,在家门口开展服务,也保障了义工服务持续性,义工受惠于社区,有强烈的动机和意愿,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家美好。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主持人:下面有请广东非常有影响的志愿服务机构,志愿者有3万多人,我们有请李森为我们分享志愿组织激励机制的创新。
李森:各位领导、各位志愿者朋友,很高兴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志愿组织激励机制创新的话题。
我个人觉得做志愿者管理,志愿者激励机制非常重要。我们的志愿管理做得好,可以提升志愿者凝聚力,营造大家庭的氛围。有相应的激励才会给志愿者动力,减少志愿者流失,减轻社工的工作量。我们的机构有3万多人,每个月有几百人报名,但是我们这个机构只有三个专职的工作人员,而且他们不是社工专业的,有很多志愿者管理工作,由我们志愿者管理骨干承担。
我分享一下传统的志愿组织激励机制。一般来说,志愿者组织激励志愿者的方法是精神上的激励。有一些表彰,现在话题讨论激烈的是亚运志愿者加分,还有纪念品,这些都是我们传统志愿者激励方法。我们启智服务也是围绕这些方面去做,我们启智服务总队在志愿者激励方面的做法,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启智服务总队的情况,启智服务总队从最初只有十几二十个人,现在注册志愿者已经超过了3万多人,每个月有600-700人加入到我们的团队,2010年过来我们机构注册的志愿者有6979人,我们每周会提供800个岗位给我们志愿者参与,我们统计每周提供的志愿服务有2500-3000小时,我们的体制也得到各个专家的肯定。
我们可以看到志愿者文化的产品,志愿者激励首先从精神上激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我们自己的做法。精神上的激励建立了一套星级会员管理制度和年度表彰,星级会员管理制度建立了普通的激励制度,只要我们志愿者愿意坚持下去,总有机会拿到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会员,这就建立了星级会员的激励制度。年度的表彰能得到的激励和肯定的机会是很少的,每年只有十几二十个人。我们星级会员是普遍激励,只要任何一个志愿者在我们机构坚持下去,总有机会拿到我们星级会员的荣誉。每个志愿者报名的时候领到一个登记小本,每次做志愿服务我们在上面做登记,三个小时、五个小时都会登记,当服务时数累计到50小时,就会拿到一个一星级的会员卡,我们分为一二三四五六七的星级等级。50个小时是一星级,100个小时是二星级,是递增的情况。我们拿到小蜡烛会不断的增加,激励我们志愿者不断坚持做志愿服务。除了星级会员卡还有天使卡,天使卡是针对达到1千小时以上的志愿者,天使卡也有一些志愿者的工艺明星和偶像在我们天使卡这里,好像雷锋、比尔盖茨、德兰修女。另外,还有星级会员荣誉证书,我们志愿者达到100个小时,都会发星级荣誉证书,这是对我们志愿者很好的肯定。除了星级会员还有网络认证,我们星级会员会在我们网站上有VIP认证,如果有玩新浪微博的都知道,有名人,我们在论坛上对星级会员做一个网络认证,给他们加一个VIP,也是对志愿者很好的肯定。因为现在志愿者很松散,都通过网络的方式维系,我们志愿者在网络上得到肯定,他们自己也非常的高兴。
还有年度表彰,每年最喜欢的十大杰出志愿者的年度表彰,这是精神方面的激励。除了精神上的激励还有物质激励,物质激励肯定是低成本的运作,我有计划标签,每参加一次活动,都会有不同的计划标签,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五个小时、十个小时,参加不同类型的活动,会拿到不同的标签。还有启智徽章,只要同一个志愿者在同一个地点,连续坚持五个志愿活动都就会拿到这个徽章。另外就是文化产品,也是对志愿者的激励。还有纪念卡,也是很好的激励,很多志愿者想收集纪念卡,我们可以在参加活动的时候给他们一些纪念卡,作为一种激励。还有我心目中的VIP,是发给志愿者,在参与活动结束的时候,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做的激励,贴在他的胸口的。谢谢!
主持人:第三位发言机构是来自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资深社工李 18
汝吉,他跟我们分享的主题是中堂社工、义工联动的实践反思。
李汝吉: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参与今天下午的论坛,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们中堂社工这个团队。我们中堂社工是2010年5月25日由普惠社工向中堂镇社会处办派出的16名社工组成的团队,主要是为中堂镇的特困家庭、单亲家庭、残疾人家庭还有禁毒人员进行服务。在服务当中我们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后来我们进行了项目转变,主要是建立中堂镇社区社会服务中心,以点带面推进社工服务。
我们都知道社工的服务是为有需要的人群开展的,在服务过程中,我们需要义工的帮助与参与,社工与义工的联动能够有效整合社工和义工资源,实现互助合作。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结合中堂社工与义工联合的经验,浅谈如何实现义工服务专业化,促进专业化义工队伍的建设。
分享大纲:
1、中堂社工、义工联动开展的情况与问题分析。
2、中堂推进社工、义工联动专业化服务的方向。这是我们中堂的一个特点,主要有三个特点,一个是农村社区,然后是历史悠久、传统浓厚。在开展工作中,我们又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第一,联合镇团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专业服务上,形式多样化方面有很多的提升空间,主要是涉及合作行政主导性的问题。因为双方合作的时候,志愿者的服务立场不一样,我们为了开展服务,所以中堂社工在活动目标和方式上就会向团委等行政部门服务和妥协,这就对义工服务专业化造成了一些影响。第二个问题是,头一年我们工作主要是以活动义工为主,缺乏一些社区服务的义工,造成义工流动性比较大。这一点由于刚开始,中堂社工迁入中堂镇,主要以活动为主铺开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只能招募一些活动义工,使我们义工的深层次发展受到一些限制,再加上流动性问题,我们中堂义工服务面临着简单的重复和浅层次发展的问题。第三,义工服务管理不规范、服务专业化难以体现。主要是管理的问题。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中堂社工组织开展了活动有40多次,开展项目有5个,但是我们自己的管理缺乏规范、制度还不够欠缺。在发展社区义工队伍上,我们也尝试过成立社区长者服务队伍和孩童服务队伍,但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专业服务,所以在这分析的服务显得不是很专业。还有就是社工与义工联动的不均衡,有时候我们招募义工会出现大量的社工参与和 19
少量的义工参与,或者是大量的义工参与和少量的社工参与,这个不均衡导致了联动的不充分和不和谐。
接下来说一下靠什么实现我们义工服务的专业化,主要三个方面。一是认真区分义工的种类,我们中堂社工现在在摸索一些管理的模式,比如说区分社区服务的义工、后勤服务的义工和活动义工。在这方面根据义工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为他们筛选分类。二是重视义工参与策划的积极性,主要是设工岗位,协助社工开展活动。第三,重视义工活动的重要性。
谢谢大家!
主持人:在我们中山市有一支非常特别的志愿服务队伍,就是亲子义工队,下面有请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校长郑凤姚介绍我们亲子义工队。
郑凤姚:尊敬的各位领导、社工、义工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这样活动,觉得很有意义,收获很大。
雍景园小学成立义工服务队,是05年9月份开始的,当时希望把志愿者文化这一颗爱的种子从小种植在孩子们的心里,所以萌发出这样的一个想法。在很多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经得市团委,也征求了一些家长的意见,然后去香港学习,经过各种各样的论证,决定成立这样一个队伍。因为前期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而且是开拓性非常强的一项工作,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很高兴最后我们还是能顺利梳理出各项工作,包括管理机制,最后还确定了我们学校志愿者服务队的宗旨,以爱育爱,让孩子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下,学会关爱、学会奉献、学会感恩。在此基础上,深入系统地开展了具体的各项工作。我们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观念引领,培训起步。亲子义工服务队成立后,邀请了许多资深志愿者对我们亲子工进行培训,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提升志愿者的活动水平。各种活动很多元,包括相关家长志愿者的培训、孩子培训、老师的培训、亲子的团队训练。去各地参加培训工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很高兴跟香港、广州各个志愿服务联系机构结成友好单位,并且为骨干老师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热情,开发他们的潜能,为他们更好的服务。
另外,我们以活动体验、道德对话,以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环保教育、爱 20
心教育作用主线索,以亲子共同参与为体验的主要形式,策划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别让地球再流泪”的环保助学活动,每个星期五,我们的家长和孩子在家里面积累很多废纸等回收物品,由我们亲子义工进行回收,今天我们带了累计18000多块钱到阳江扶贫学校去购买书作。这是“亲子同根源”,学校植物园由亲子义工队承包。这是“助残小分队”,跟社区上一些残疾人员家庭进行服务。这是“义卖、义演的活动”,如果有需要筹款的活动,我们亲子义工队组织各种各样的表演义卖活动进行筹划。我们定期进行“晨曦行动”,以服务山区为宗旨的助困活动,定期开展。
内涵延伸、沉淀文化。从亲子义工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加强合作不是单项的社会责任,而是结合现阶段国家基础教育、儿童年龄特征、家庭内在需求、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文明社会的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由亲子义工加强深度合作的思考。在此过程中,由亲子义工衍生学校义工的现象。这是“快乐篮球队和星星篮球队”,每一个球队都有60个家长作为义工教练带着60多个孩子一起练球,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这是“心灵下午茶导师”,每一个星期五下午,我们学校每一个班级都有一节课由家长上课,还有各种活动义工,包括运动会、亲子读书会等相关活动,都由我们家长做义工。还有一些相关的义工都由家长们一起去策划。
最后我们看到亲子义工迸发出不断深化、加强合作的内涵,最主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四个增值,首先是学生增值、老师增值、家长增值和学校增值的过程。另外,我们感觉到在做义工过程中幸福成长的过程。同样,我们也看到作这个过程中,我们这里也罗列了学校内涵发展。未来亲子义工的发展乃至学校深度合作的发展,不是一个短期的工作,需要长期合作,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向,谢谢。
主持人:大家听过自行车万里骑行,骑天下的事情吗?下面请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手王卫为我们展示他和他团队的梦想。
王卫:各位领导,各位社工和志愿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叫王卫,我2004年到2008在广州读大学,大学期间我做了一个大学生敢想不敢做的事,用寒假和暑假用自行车骑完全中国。因为我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21
我接触了很多志愿者朋友,让我走上志愿者这条路,于是在2008年大学毕业后,我创立齐天下的这个团队。大家有疑问,什么叫游学,今天就分享这个。今天分享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我们的简历,从08年到现在做所的事,第二是我们的运营模式,第三是我们的三年规划。
这是我们的LOGO,里面一个地球,因为我们团队立志未来十年要骑单车周游世界,这是我们的一个梦想。“齐天下”的起名来自于西游记的齐天大圣,因为西游记也有游学,我们希望周游世界可以取得我们的真经。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我们80后这些人,能够具有社会责任感,所以取名齐天下,我们不是为了骑单车而骑单车。
我们做的事有八件,第一件,从我个人开始起,一个人骑完全中国,除了港澳台,也是因为这段经历成为了火炬手。08年我大学毕业后创立了这个团队,奥运会我们组织了23名大学生,从广州沿着沿海骑到北京,沿途过程中宣传奥运会,我们的志愿服务就是宣传这一块。这是我们所经过的一些省会,我们也参加了广州电视台和韩国电视台举行的纪录片,当时在韩国和中国拍摄了一个月。另外就是亚运会,有8名亚运会志愿者,在2010年骑行东南亚六个国家,从广州坐飞机到新加坡,从新加坡骑到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过程中我们志愿服务在当地的华侨那里开展亚运会的志愿宣传,跟他们分享广州亚运目前举办的情况,和他们来广州看亚运会,包括华侨小学、华侨大学跟他们共同交流。后来我们带回了20份华侨报纸回来,在中南亚华侨起到挺大的宣传效果。
(PPT上)这是我们在沿途过程中的合影片,这是泰国潮州会馆陈汉士接见了我们。
(PPT上)这是我们在路上骑车的情形,这是在泰国,比较休闲。
(PPT上)这是印度小学生,当时中南亚骑结束后,我们去参加了陆川导演拍摄的宣传片,大家可能坐公交上或地铁上有看到这个宣传片。
(PPT上)这是陆川拍摄的过程,当时也因为拍这个摔了七八次。
拍完宣传片,去年5-9月的时候,用4个半月的时间,环中国骑行18个省市,我们志愿服务也是迅速亚运,主要是开展三大系列活动。第一是我们到了20所大学进行演讲,包括湖南大学、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等。第二是跟当地的自行车旅游爱好者提倡低碳出行。第三是收集书画作品,我们通过走了100个城市拜访 22
100名书画家收集而来的,像杨之光老师等。
(PPT上)这是在贵州三江那里,我们到了一些类似于留守儿童这些,他们的父母都出去了,我们带了一些亚运小纪念品送给大家,跟他们互动,跟他们分享一下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
(PPT上)这是我们在路上的情景,有时候骑自行车也有危险的,自行车给撞坏了。
(PPT上)左边是我们到背景拜访了庞中华老师。
后来中南亚中国行结束后,也得到了亚组委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就产生了三名亚运火炬手。
(PPT上)今年1月5号,咱们广东绿道已经建立起来了,我很荣幸参加了这个活动,接下来我们会推动幸福广东绿道行,简单说就是能够号召更多的市民绿道出行,提倡低碳出行。
(PPT上)这是相关的一些媒体报道,像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都做过专题。
(PPT上)这是网络,新华网络等等。
我们的志愿服务之前是在于宣传,现在我们亚运结束了,我们志愿服务也做到了,接下来我们想干点实事。第一,我们还会继续周游世界,继续传播中国文化。第二,我们会影响中国年轻人走万里路,因为大学生用寒假、暑假拜访名师,提高他的综合能力,毕业后他们的价值观和就业问题也可以解决了。这是我们的运营模式,这是目前我们跟骑车服务总队在谈合作。
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和大家多聊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我私下聊,谢谢!
主持人:最后一个发言机构是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总干事关冬生先生,有请。
关冬生:非常高兴有机会站在讲台上,谭教授跟我提倡议的时候,我非常积极的响应。很荣幸,我们今天主题是创新社会管理,在79年的时候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当时我们还年轻,赶上不很好的机会,但是30多年后,我们有另外一场大的改革。社工与志愿者的议题,我作为刚刚进入社工行业的老年新兵,非常高兴 23
来做这个事。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关于社工队伍的建设。刚才很多专家谈到社工队伍的发展,中场的同仁也讲到社工在工作中的一些困境,现在社工跟志愿者在谈恋爱,我们很高兴今天汇聚一堂。社工在志愿者服务领域的专业特长,这段时间我在反思我们社工本身的素质问题和本身队伍的问题,我们现在做得很辛苦,我们要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我把反思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我们要有高的视觉,在社会发展中,我们的社工是响应社会发展要求,我们要看到社会的发展趋势,这是一个普遍性的要求。
第二,国家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中,我们国家特殊国情的状况,特殊性对我们社工提出什么要求。
第三,目前从事社工的现状,我这里提出是二元结构,两个队伍。
针对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应该要本土化,我们科班出身的学生,在基层工作的时候,往往被人说成,你们还不如街坊的大妈,所以我们要把专业化进行本土化。另外,我们需要提升我们对专业化的要求,目前从事社会工作的力量有三个队伍,三种力量,政府的力量、学校的力量、社工团体力量。这个力量对社工来讲,谁在做呢?目前两个队伍,第一是学校和老师,第二是基层社会工作者。我引用一个图形,并肩战斗,但是没有挨着,街道的、居委会的、残联的来做他们的工作,我们科班出身的社工也在做我们的工作,这两支并肩战斗的队伍还有待融合,我们社工和志愿者本身也有待融合。对中国的社工来讲,我们需要本土化、专业化和人的共同努力。
素质方面,良好的知识技巧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现在我们有几个方面比较关注,一是专业的精神。精神方面,我们看一下科班毕业的学习,现在从事社工专业的比例不高,主要是价值观的问题,怎么样得到认同,这是一个问题。二是我们没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我们现在已经在做试点,如果没有高的眼界和交流能力,可能提升会比较慢,就是事倍功半的情况。三是研究的能力。研究的能力非常重要。
因为时间的关系,现在不是赶鸭子上架,是赶鸭子下架,所以我不能展开讲,如果有需要,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如果有需要的话,大家可以给我发一个短信,我可以把PPT给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抱歉,因为在座很多志愿者回去还有一两小时的车程,在时间上必须总体把控。到时候把PPT放在QQ群共享,感谢这六个机构带来最前线、最鲜活的分享,接下来进入”精彩180“的自由发言阶段,我们总共给20分钟的时间,每个机构发言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就地发言,请!
1:我有一个PPT的,我是番禺的,请我的团队出来。我们是做助残这一块,现在大家看到这个椅子,这个轮椅,可以跳舞,让他们自由的从番禺往来于广州之间。凡是残疾人做志愿者能够提到优秀档次的,我们都奖励一张这样的轮椅给他,现在有17张这样的轮椅,我们正在排轮椅舞。
我主要跟大家分享怎么筹款的问题,我们正在做筹款晚宴,大概会筹到20万。我介绍一下组织,主要是想讲怎么筹款,我们去到全中国很多地方,包括PPT上这张是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当初我们25位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可以在毛主席纪念堂里面拍照,然后我们背着残疾人上了长城。
筹款方面,我们会花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跟企业管理者去合作,先通过区域工联批了后,再通过慈善会的批复,每一次筹款一个晚宴可以筹到10-20万。找一个专门帮企业搞活动的公司,由他们来帮我们筹款,我们负责提供很多素材,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筹款的素材,通过一些拍卖的晚宴可以成功筹到款。
因为时间关系,不可以多做交流。私下我们可以进行各方面沟通,包括一些助残技巧和助残培训,我番禺的林义平,好人一生平安,谢谢!
2:今天这个活动非常好,社工跟义工的联动,社工跟义工联动重要是培养人才。我们在探讨的过程中发现要突破三个瓶颈,才能使社工专业人在培养出来。第一个瓶颈怎么样突破政府对社工培训不到位的问题。我举个例子,社工服务中心有100多人报名,本来想参加培训,当时由于他们的经费要向社区管理中心上报,最后经费没有批下来,导致取消培训。第二,我们培训资源分配缺乏竞争机制。举个例子,今年我们有很多同事参加社工师考试,广州社工考试发了通知,在通知上只有我们广州市社工协会的信息。比如说报名的信息、通知的信息、网站、网址等等,其他类似于参与社工培训机构的信息没有。第三是经费问题。培 25
训经费,我也非常仔细的琢磨了一下,今年广州市的社工师培训费是880块钱。大家可以算一下,我问过社工协会,他们说起码30个人就可以开班了,30个人是多少钱?2万多元。但是我们请一位社工的专家、名师或者是非常出名的培训导师去培训,他报价一天培训高的要8千,少的也要4千。我算了一下,就算是4千,光支付培训经费都不够用,所以我呼吁各行各业的培训专家把门槛设低点,向志愿者倾斜,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社工人才培训。谢谢!
3:我是到会的年龄最大的一名志愿者,我今年75岁,来自荔湾区长者义工大队的,我从事志愿服务已经有12年多了,为什么这么老还要当志愿者呢?是本着十六个字的理念,“善用余力、发挥潜能、奉献爱心、服务社群”。我们那个地方小、老人多,13000多老者占了居民21%,我们长者义工是在2002年11月21日成立了广州市第一支长者义工团队。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上门拜访独居老人,探访生病的老人,探访智障和弱势群体,为他们服务。所以我们做义工的人不受限制,我们终生做义工,我的太太、姐姐、女儿都是义工,我姐姐做到80岁的时候去世了,我的老师做到93岁的时候去世,现在我们仍然坚持每天在社区服务、上街巡逻、上门探访、表演文艺、发挥自己的特长,终身教育,教他们书法、画画、保健,成立了老人大学,为我们贡献最后的余力,现在社工、义工联合合作,会把我们志愿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在座的年轻志愿者,我们一起来更精彩。
4:向我们这位长者义工致敬,争取我们做义工做到一百岁。我是来自中山的志愿者,我叫罗东。刚才听了很多社工跟志愿者讲话,我自己心里有很多的疑问和想法。因为我们志愿者的组织本身有十几年历史了,它有很深的文化沉淀,策划活动有很多经验。同时我们也有优势,像共青团,共青团是很有宣传能力的一个系统。虽然我们很多社工现在还是新兴事物,那么志愿者和社工怎么合作,希望组织的社工志愿者合作的论坛,社区论坛、社区沙龙,为广东志愿者和社工团队,把我们很多不同的理念化解为有利的因素,让志愿者和社工形成合力,像长者所说的,一起来更精彩!
5:我想提两个问题,请嘉宾回答。第一,社工跟志愿者在一起并不是一见 26
钟情,一拍即合,由于媒人的介绍最后走在一起。在未来发展中,这两者之间面临最大的矛盾、困难是什么?怎么样让社工跟义工有白头到老的一天?第二,在培训中,在专业的培训中怎么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另一半,在培训中怎么样教对方融合在一起?请卓彩琴教授和谭建光教授待会给我们回答。
6:我是广州青年报社的彭小菊,我不是来提问的,我是来给大家服务的。大家资料袋里面有我们的志愿者报,上面有我的名片和电话,欢迎大家来“骚扰”我。特别是有志愿服务的信息和爆料都可以来找我们,志愿者报现在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专门报道志愿服务的一份报纸。我很高兴今天趁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它,希望大家以后有什么活动或有什么信息、想法,都可以跟我们沟通,谢谢大家!
7:各位社工和志愿朋友们,刚才后面那位朋友提的问题非常好。在志愿者和社工之间的确有一些误解和冲突。比如说我自己也有社工组织,社工觉得志愿者不够专业,志愿者也觉得社工也没有那么大的专业优势,那社工是不是有这样的专业优势?我见过很多资深的志愿者,比如说李森等等这些优秀志愿者的能力,已经大大超过了社工。但是他们只是过去因为没有学校的专业背景,他们在社会上,在他们的经历中成长的一些优秀社工,只是暂时没有颁发一个证书而已,所以不要把社工和志愿者界限那么清楚。社工和志愿者从客观上讲,这两大主体还是有优势的。2007年的时候,我到台湾去,也有一个类似的讨论,也说到两大团队之间的关系,我记得有一句话是”社工志工化,志工社工化",是什么意思呢?因为社工时间久了,他会觉得社工是职业,慢慢有职业的倦怠,他觉得我有专业,自以为是,也会在服务过程中可能忘了原本的信念,可能在追求我的指标有没有完成,而不是我的服务对象好不好。我们的社工的确有专业的限制,但是社工有非常好的信念,比如说他没有足够的信念和理想的追求就不会做这些事,所以我们的社工有很高的信仰,尤其是没有把它作为职业,而且在职业以外,奉献他的精神,其实他有很高的境界,但是也有专业不足的特点。如果补充一些专业优势就会很棒,所以社工也应该向志愿者学习,志愿者向社工学习,应该是互补的。
8:大家好,我叫李伯平。刚才的问题我之前发言的时候也想提,社工跟志愿者相亲的过程,中间有不同的误解。因为传统社工角隅种,对志愿者来说真的是挺重要的一块。我们现在做社区工作的时候,我们社工就十来二十个,但是我们志愿者有6千多人。作为社区服务,志愿者的力量远远比社工大,但是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和不解的地方。
我提两个问题,社工到底怎么看待志愿者?我只是站在管理的角度去看志愿者,还是说我是服务志愿者?我经常跟一些社工学生说,你怎么去对待一些做过十年以上的义工,他们的经验,他们积累的一些技术,你觉得自己能够比得过的,那你可以在他面前发言。但是很多社工说,不行,我觉得我没有能耐面对这些问题。那么转一个角度,有很多义工问我,怎么现在很多刚毕业的社工学生,做社工的时候,经常会觉得他提的问题很幼稚,他指导不了我真正开展一些社区服务。我觉得这里的确存在一些误解,有些觉得社工好像一定是高高在上,社工要有一个好的定位,就是说我是为志愿者服务;志愿者也有一个好的定位,你想社工为你做什么。
这是我的看法,谢谢各位!
9:我来自东莞,我叫姚锦柱,我提一个建议和一个忠告。我希望这个论坛能够在网上开,可以分享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推广我们的品牌,这是我给大家的一个建议。
另外,我想给一些志愿者组织的忠告,我从94年开始做志愿者,到现在已经17年了。刚才有一些组织也解释过他们激励方面的措施,给人的感觉很市场化。我希望能给予大家更多的成长,给大家更好的环境。这么多年来,志愿者工作给我的感觉,我们做志愿者,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我希望大家能够体会到这样一种幸福,谢谢大家!
主持人:短短三个小时,我们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专家的致辞、学者的发言,机构展示和精彩180,非常的激烈,非常感谢大家踊跃的发言。
下面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贺立平教授为我们今天的发言观点和主要论点做点评,有请!
贺立平:大家好!
我一踏入这个大门有一个感觉,青年职业学院气氛就不同寻常,这是青年职业学院,今天会场也是如此,会场气氛浩浩荡荡。我总结一下,今天是23日,我们请了三位领导,三位专家,几位机构代表发言在这里做发言,专家有北京的,从北京带来的最新信息,从政治方面讲社工、义工志愿者怎么合作,怎么结合。我们也请了团校校长致辞,团校校长做志愿者是专家,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我们还请到了社工协会的主要领导人、行业负责人告诉我们社工和志愿者怎么合作。我们的机构代表、参与代表也讲到社工跟志愿者如何合作。因此这次会议,大家也能明白社工和义工今后走的是什么样的道路。
我讲三点看法。第一,我觉得我们社工和义工在整个社会管理中,因为创新社会管理的议题,在社会管理过程中,要讲究秩序。我们怎么样合作,怎么样创造一个良好的秩序,因为没有良好的秩序,我们很难把社会服务好。前面几位领导和专家都谈到的问题,社会发展没有秩序不行,一个社会如果不稳定,任何事都办不成。
第二,我们应该考虑到在做义工的时候,怎么样为合作对象创造更多的幸福,幸福也是我们做志愿者应该考虑的因素。我们院长也讲到了来自家庭、职业、社会的幸福,这三个领域无论是哪个领域都有共同特点,幸福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人与人之间的融合我们才感觉到更加的幸福。
第三,社工和志愿者要讲究组织,志愿者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来做,无论你有专业背景还是没有专业背景,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小孩都可以做志愿者,但是志愿者比较分散,如果没有人去组织起来、凝结起来,可能这种力量就会看不见,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所以社工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样和志愿者一起来做好这个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我用一句话说就是广东的所有社工和志愿者联合起来。
谢谢!
主持人:感谢贺教授的点评,在点评上进行了深化,相信能给大家更多的启迪。我们论坛接近尾声了,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我们会把今天与会代表 29
签到表整理为通讯录,也会开设社志Q群,最后会在Q群上共享,便于大家更多的联系。今天的活动有了很多志愿者的参与以及志愿者派出代表协助,一并感谢执委会秘书处,汪彩霞秘书长带领的团队,还有启智服务总队的各位志愿者们,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培训处的老师们,非常感谢大家!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专家学者、社工朋友、志愿者朋友们,“社工与志愿者·创新社会管理”--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暨执委会成立大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的莅临,让我们期待下次的见面和交流,祝愿大家工作顺利、健康快乐!
第二篇:中国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模式
中国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模式
谭建光
文章来源于:《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摘要】中国的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都是改革开放后发展的新生力量,从最初的两者分离到近年的联系合作,共同在社会管理创新、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包括(一)日常服务:社工指导与志愿者实践;(二)专业服务:社工实践与志愿者配合;(三)大型服务:社工组织与志愿者实施;(四)应急服务:社工评估与志愿者参与;(五)倡导服务:社工预测与志愿者传播。伴随社会转型发展与社会建设深化,社工与志愿者的合作将形成系统机制,发挥积极功能。
【关键词】社工 志愿者 合作 服务 发展
中国的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且在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创新社会管理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工与志愿者逐渐成为主力军,配合党和政府开展公共服务、帮助社会人群。李立国部长在《社会工作政策与实务研究丛书》的序言中指出,“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社会工作事业一定能够更加繁荣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方面一定能够发挥更大作用。”[1]李立国部长在《中国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的序言中也指出,“志愿服务是一项充满人性、始终焕发生机与活力的高尚事业,希望全社会动员起来、参与进去,共同为志愿服务的发展献计出力,努力把志愿服务事业推向新阶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力量、作出贡献。”[2]然而,由于原有管理体制的分离,社工与志愿者缺乏合作,造成资源分散、服务重复,削弱其社会作用。如今,一方面是党和政府鼓励“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社工与志愿者的积极合作;另一方面,大量社会团体、社区机构的服务项目将社工与志愿者连接起来,探索了丰富多样的合作途径。
一、社工与志愿者:从分离到合作
我们在各种理论概念的基础上,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社工与志愿者的角色差异,即社工是通过专业学习并付出全部职业时间从事社会服务、指导社会服务专业人员;志愿者就是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会服务、帮助社会人群的群体。两者角定位不同,但是服务的领域和服务的目的是相同的;两者客观存在沟通合作的基础,但是需要社会舆论的倡导和社会体制的支持。
(一)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在中国的起源
中国古代具有慈善公益、志愿服务的基础,但是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包括社团组织的针对陌生人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形式。近现代上海、广州等城市,随着外国传教士、外国慈善的进入,带来具有宗教精神的现代志愿服务,也传入一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但是,解放后就没有继续发展,而是一度中断。虽然,“学雷锋、做好事”运动具有鼓励人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特色,但是受到阶级斗争、政治运动的影响,也不是现代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的利益需求变化,就需要人与人之间重建关爱与互助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方面是广州、深圳、天津等地率先发展志愿服务;另一方面是北京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南开大学等率先复办社会工作专业;新型社会服务及其专业化力量在当代中国发展起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1986年底,国家教育委员决定在北京大学等普通高等院校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1989年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同时招收研究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3]1987年后,“从广州、天津、深圳等地率先发展志愿服务,至今已走过20年的历程,经历了‘探索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过程。”[4]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恢复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初期,是区分为理论与实践、专业与普及两条线的,相互之间没有预先的合作规划。但是,实际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基层社区、农村社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就产生一些自发、自主的合作形式。
(二)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管理体制分离
中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部门分隔、机构分隔,阻碍了社会事业的顺利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诞生和发展,也受到部门利益的制约。由于发展初期的契机,社会工作归属国家民政部管理;志愿服务主要与青年志愿者行动为主,归属共青团中央管理。应该说,国家将各项社会服务工作,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机构、团体发动和管理,有利于调查各方积极性,为事业发展提供专门依托。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造成的部门利益心态影响,客观上引发各种问题。一是接受国家委托的部门或者机构,将协助国家发展社会事业,转变为借助这一事业扩大部门利益与影响力的心态,偏离了发展社会事业的本意。二是受到相应心态的影响,其他部门、机构、团体就将社会工作看成是民政部的部门工作,将志愿服务看成是共青团的团体工作,缺乏合作发展的热情。正是受到这些狭隘观念、狭隘心态的影响,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管理协调受到制约。
(三)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专业认知分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发展路径具有区别。志愿服务是从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的探索开始,经历大型活动服务、社区居民服务、扶贫支教服务、应急救援服务等逐渐壮大,成为社会广泛传播、社会广泛参与的高尚事业。社会工作则是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教育开始,通过逐年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充实社区、农村、福利机构的专业服务。这样,两个群体的自我认知有区别。志愿者认为,只要有热情、有爱心、有诚意,就可以为社会人群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强调要有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好地发挥服务效果。
(四)走向合作: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发展趋势
中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社会建设逐渐受到重视,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受到党政部门、社会机构重视的同时,不同层面的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机制逐渐建立起来。国家层面成立中华志愿者协会,志愿组织领袖、志愿者骨干、社会工作专家、资深社工参与其中,搭建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广东省率先成立“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执委会”,从多方面探索合作发展的途径。北京、上海、杭州、大连等地的志愿组织主动寻求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支持,通过项目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各省市特别重视借鉴香港、澳门的经验。“香港的社会福利模式提供了一个更为灵活的组合框架,包括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合作的伙伴关系,公营部门(包括政府和政府资助)和市场服务(如私营老人院)的监管协调,现金服务与个人服务的共融,全民性无偿服务、全费服务和低偿服务的配合等等,都是经过理性探索而得出来的程式选择。”[5]在香港的社会服务中,各种社会工作机构、志愿服务团体、非营利组织之间呈现既良性竞争又积极合作的状态。由于政府评价社会服务的效果,着重看服务的资源整合与受益人群,而不考虑部门、机构、社团利益。这样,不论是社工还是志愿者,为了做好服务项目都会主动寻求相关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使用最大化,服务效益最大化。从国内各省市的情况看,促进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既有党和政府的政策推动;也有基层实际的服务选择;逐渐建立双方相互支持、合力服务、造福社会的最佳格局。
二、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组织形式
近年来,从城市社区与农村村庄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社工与志愿者的合作形式。许多专家学者深入基层,总结归纳和提炼升华,寻求能够复制和推广的模式。我们根据各地的经验,大致归纳几种类型。
(一)社区志愿者站的专业社工
中国大陆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是较早发展、作用较大的机构。通过民政部门、共青团组织在基层的合作,首先是城市社区建立特色各异、不同功能的服务站。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率先成立第一支社区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老年志愿者、妇女志愿者发挥特殊的作用。深圳市义工联通过莲花北等社区的试验,以志愿者站为纽带,建立起“夕阳红”志愿队、“爱心妈妈”志愿队、青年志愿队等,为社区内的老人、小孩、残疾人提供关心和服务。上海、武汉、青岛等城市社区志愿者站建设后来居上,具有许多创新特色。进入21世纪以后,社区志愿者站聘任专业社工从事管理协调工作成为普遍现象。人们发现,专业社工的介入让志愿者站的运行有条不紊,针对社区群众、服务对象的需求安排有效的服务,受到广泛欢迎。
最近几年,随着农村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新的趋势,发展志愿服务,成立志愿者站,成为农村社区一项富有特色、作用明显的工作。
在农村志愿服务站建设的起始,专业社会工作者就参与指导、参与服务。江西省农村社会工作者对镇、村志愿者站、志愿者队伍进行专业培训,帮助策划和设计服务项目,为农户改善生产、改善生活作出贡献,受到好评。四川省在“5·12”大地震的灾后建设中,引入全国乃至外国的专业社工力量,他们在基层农村志愿者站,指导帮助群众心态恢复、关系调整、行为激励、追求发展等等方面,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的志愿者超过6000万人,并且仍然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志愿服务站,吸引大批专业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便利的服务。
(二)社工服务中心的志愿队伍
上海和深圳率先建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挥社工的知识与技术优势,为社会人群提供富有价值的服务。在社工进行专业规划、专业服务、专业督导的同时,也发挥现有志愿者力量的优势,探索合作的途径。上海专业社工机构既有独自招募志愿者开展服务的形式,也有与青年志愿组织、社区志愿组织、慈善志愿组织合作服务的形式。深圳市则专门制订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政策。“2007年10月25日,经多方专家的研讨,深圳市制定了社工‘1+7’文档,„„文档亦强调建立社工、义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推行‘社工+义工’模式,加强义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由于深圳市民政局邀请香港的督导力量,对初期的服务进行专业指导和评估。香港督导人员特别重视“社工+义工”模式,鼓励社工机构寻求志愿者力量的合作,就促进了资源共享。目前,社工机构寻求志愿者合作,仍然存在困难与问题,如有些社工忽视志愿者的经验,社工机构招募志愿者遇到法律、制度障碍等等。但是,越来越多的社工机构积极探索,寻找与志愿额合作的新途径,力求更好地服务有需要的人群。
(三)志愿团队的社工管理人员
目前,不论是具有党团背景、政府背景的志愿组织,还是具有民间背景、境外背景的志愿组织,都获得较快的发展壮大。一些志愿团队得到党政机构的支持,开始设置专门管理人员;一些志愿团队独立注册,成为具有自主发展的社会力量;一些志愿团队获得企业或社会机构资金支持,建立专门管理协调机制。这样,在招募、聘用专职管理人员的时候,就越来越多选择社会工作者。同时,志愿团队开展服务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素质的时候,也越来越多聘请社工专家、资深社工作为培训人员。调查发现,志愿者对专业培训的需求与社工介入专业培训管理的愿望,具有一致性。
现有的社会工作人员比较年轻,有一定的知识技术,但缺乏经验积累,对于志愿团队的培训与管理把握仍然有困难。随着社工工作经验的增长,他们对于志愿者服务有更好的把握和理解,能够更好地为志愿团队服务。这样,社会工作者的发展为志愿团队的专业管理、专业培训提供积极的支持。
(四)社工机构与志愿组织联动
在社工人员与志愿者积极合作的基础上,社工机构与志愿组织的合作逐渐密切,具有可喜的进展。从基层情况看,原来是一个部门要求成立一个服务机构,如“妇女服务中心”、“青年中心”、“老人服务中心”等等。后来,基层党政领导要求各个部门寻找服务项目中相互交叉、相互重叠的因素,集中建设社区(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社工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合力帮助群众,发挥综合服务功能。国家、省、市层面也积极探索双方合作的多种形式。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工师委员会、广东社会学会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联合举办“社工与志愿者·创新社会管理”论坛,并且组建“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执委会”。这样,社工代表与志愿者代表定期聚会、交流,了解相互的需求与想法,开发合作服务的项目。我们发现,这种方式有助于社工与志愿者之间增加沟通、消除隔阂,立足服务社会人群的目标,探寻合作努力的方向。
(五)教育研究促进合作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率先创办社工教育,培养专业社工人才,并且输送到实际工作的第一线。这样,从理论研究、教育辅导的角度,能够理性地发现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且不断总结沟通合作的经验,提升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中国社会工作研究》征稿启事中说道,“推动理论与实务工作的结合。„„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在中国的创新。社会工作是一个新学科、新专业,它的成熟与发展需要不断有新探索、新发现,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完善知识和学科体系。”[7]王思斌教授、陆士祯教授、关信平教授等一方面在培养社会工作博士、硕士、本科生时候,就教会他们注重社会资源的整合,探索社工与志愿者共同开展社区、农村服务的途径;另一方面在指导基层社工人员服务的时候,鼓励引入志愿者资源,扩大服务能力,帮助更多的社会人群。专家学者的思想观念受到重视,教育研究的知识技能得到传播,社工与志愿者的合作逐渐成为共识,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六)国际交流推动合作与发展
中国内地的社工、志愿者非常重视面向海外、港澳台地区的交流沟通。因为,毕竟外国、港澳台的社会工作具有较长的历史,内地则刚刚诞生,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许多国家的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没有体制的隔阂、没有部门的分割,而是根据社会的需要、群众的需要,开展灵活多样的合作服务,同时也向社工与志愿者传播新的理念,促进社会服务达到更好的效果。“优势视角取向的实践意味着:作为社工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8]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就是相信受助人员拥有潜力、能力,需要发掘和激励。传入中国内地之后,深圳市提倡的“爱心奉献、助人自助”就演变成为鼓励志愿者在帮助他人的时候,获得自己的锻炼与充实,同时也包括帮助受助对象自我发展的要素。社工与志愿者共同吸收外国、港澳台的理念资源、经验资源,根据社会服务的需要进行丰富,产生创造性的发展。
三、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服务领域
中国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几乎志愿者开展的各种服务项目、探索的各种服务类型,都可以获得专业社工的指导和帮助。从我们的调查数据看,志愿者服务的领域逐渐广泛和多样。
志愿者都是根据社会人群的需要开展服务,既配合党和政府开展大型活动、倡导文明、促进民主、环保生活的服务;也深入群众开展改善民生、扶贫助困、支教送医、咨询辅导的服务。原来,在没有专业社工参与和帮助的时候,志愿者主要凭热情和经验开展服务,遇到专业要求高、项目复杂化的时候,就受到阻碍。随着越来越多社会工作者进入志愿组织,发挥协调与推进的作用,特别是在专业服务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志愿服务活动的水平逐渐提高,更加能够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
(一)日常服务:社工督导与志愿者实践
在社区和农村,大量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队,根据居民、农民的各种需求,开展各类服务活动。这些涉及便民利民、扶老助残、环境美化等方面的服务,虽然不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与技巧,但是如果加入社工专业视野的启发,就能够丰富服务内涵,发挥更好的作用。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学生梁燕霞、梁秋霞在志愿组织进行实习后,撰写的实习报告中说到,“(志愿组织在向重症、特困、残疾人派发500元慰问金时)我们觉得组织者的做法欠缺了一些合理性,也许采取一个接一个的方式,更具有人文关怀的方式来派发会更好。”[9]她们实习的地点是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这里的志愿服务发展较早,出现许多富有特色、富有活力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充满热情、富有爱心,但是在服务过程中如何尊重服务对象、如何激发对象的自尊与自信,却并不一定考虑周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积极配合志愿组织开展日常服务活动的同时,善于进行专业反思,提出的建设具有特别价值,不仅仅有利于做好这项活动,更有利于志愿服务贴近群众的心态和需求,促进建立和谐友善的社会关系。
(二)专业服务:社工实践与志愿者配合
随着各省市建立镇、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门领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各种专业性的社工机构参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公平构建。原来,由于社工机构多数是民政部门支持建立、专业管理,社工服务中心要招收志愿者,或者是通过志愿者协会寻求合作,或者是到志愿者协会挂靠建立分队。协调、申情的程序需耗费一定的时间,甚至由于制度的原因无法实现,导致部分社工宁愿自己包揽服务或寻求其它解决方式。然而,一些善于思考和创新的社工,也积极反思现状,寻求合作发展的机遇。社工赖林春回忆,“3月5日恰逢深圳义工(志愿者)节,我和其他6位社工出席了深圳义工发展中心揭幕仪式。„„虽然在深圳市关于社工、义工联动文件中规定‘社工引领义工’,但就目前而言,社工还缺乏社会经验和实务经验,暂时达不到这种要求。”[10]确实,刚刚大学毕业的社会工作者,面对具有十多年服务经验的志愿者,很难找到锲入点,制约了合作服务的实施。一些社工人员及其机构负责人,发现志愿者的热情、爱心、经验、资源优势之后,就主动寻求合作。他们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各个项目服务进行分解,吸引志愿者参与服务,扩大服务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切分出专业性特别强、特殊性强的领域由社工人员全程服务,保障服务的专业效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社会工作机构,探索出多种形式与志愿组织合作的方式,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大型服务:社工组织与志愿者实施
中国近年举办的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等大型国际盛会,志愿者都成为非常积极的力量。社会工作者既发挥专业知识与技巧,指导志愿者做好大型服务;也积极争当专业志愿者,在专业性、特殊性服务岗位发挥作用。“通过探索亚运会志愿服务社工介入模式,借助社工的专业优势,社工在赛会的不同阶段担任不同的角色,从而提升志愿者的综合能力,保障赛会的顺利进行,这是志愿服务发展的大胆创新,也是发展社会工作,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11]北京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社会工作专家、社会工作学生,作为奥运会志愿者中的专业力量,不论在赛会服务团队协调还是在城市服务团队管理方面都发挥积极作用。广州亚组委志愿者部成立“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中心”,社工专家、社工学生成为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力量、专业辅助力量,在策划亚运会志愿服务的文化传播、理念创新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且积极参与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技巧辅导等工作,受到广大志愿者的欢迎。未来,越来越多的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将由专业社工人员协助统筹策划,为广大志愿者提供参与服务、体验成长的机会。
(四)应急服务:社工评估与志愿者参与
目前,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的开展逐渐扩大领域,从专门针对自然灾害、重大事件的服务,扩大到各类日常工作、日常生活中的应急服务。2008年,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介入“5·12”汶川大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服务和灾后重建服务,是加强合作,应对特殊事件,帮助社会人群的典型案例。“汶川地震最有可能带来的制度遗产有: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将志愿者和NGO纳入政府应急制度体系;完善慈善捐赠和监督制度,甚至酝酿出台综合的慈善法。此外,与灾难应急相关的应急物流、应急财政将进一步完善,国际救援、孤儿领养、心理救援、危机教育等方面也可能形成持久的机制或政策措施。人文精神遗产则包括关爱生命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为长远则可能是更强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12]在汶川灾区的服务过程中,与解放军、医生并肩战斗的还有志愿者、社会工作者、民间组织人士、慈善公益人士。一方面,各种社会力量聚集起来,在四川、陕西、甘肃等灾区帮助了群众,发挥了作用;另一方面,应急状态下的密切合作,为社工与志愿者探讨持久合作机制提供了实验。后来,社工机构、志愿组织拓展在群体事件的干预服务、日常应急的救援服务、生活突变的应对服务等等,以志愿者的爱心和社工的专业性相结合,为社会人群提供富有成效的帮助。
(五)倡导服务:社工推动与志愿者传播
不论是社工机构还是志愿组织,都发现社会服务不仅仅是针对具体事件进行补救措施,还包括对于志愿精神、慈善文化、文明社会的倡导和普及,也包括积极影响政府与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影响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社工与志愿者的实际倡导与推动,有利于社会的文明、和谐、进步。贵州社区建设与乡村治理促进常务副理事长毛刚强说到,“我们在为村庄发展、村庄组织化建设提供直接支持的同时,也在寻找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从行动上支持中国农村的发展。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我们从各个层面受到的认同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的志愿者和支持者行列。”[13]社工与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不仅仅是帮助服务对象,而且是传播“爱心奉献、助人自助”的观念,吸引社区、农村的群众加入公益慈善事业,在自己生活改善的同时帮助他人、帮助社会。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文化繁荣,还要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要看社会互助友爱精神的广泛传播。社工与志愿者就是文明的传播者,公益的倡导者,幸福社会的建设者。
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提供了参与服务、帮助他人的平台。但是,真正帮助社会人群,真正造福社区农村,就需要增进社工与志愿者的合作,凝聚资源与力量改善民生、创造幸福。
参考文献
[1]李立国.《序言》.载民政部社会工作司编.《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P3。
[2]李立国.《序言》.载袁媛、谭建光主编.《中国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P3。
[3]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P1。
[4]谭建光、周宏峰主编.《社会志愿服务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P3。
[5]黄黎若莲.香港社会福利的模式及其对内地的启示[J].载岳经伦、刘洪、黄锦文主编.《社会服务:从经济保障到服务保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P40。
[6]谭建光主编.中国农村志愿服务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7]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著.先行先试:深圳社工专业闪亮点[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P6。
[8]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七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P235。
[9][美]邓尼斯·萨立贝编著。《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第4页。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0]梁燕霞、梁秋霞.竭诚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志愿者纵队实习报告.载张兴杰、卓彩琴、易纲主编.《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优秀实习报告》.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P134。
[11]赖林春.深圳准社工,准备就绪.载深圳慈善公益网主编。《社工上岗记》.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9年,p60-61。
[12]王焕清、谭建光主编.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P122。
[13]蓝煜昕.《汶川地震文献综述》[M].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主办.《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三卷第57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4]毛刚强.《反思与成长:我的农村发展社会工作》[J].载曾家达等主编《微光处处——28为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P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