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丧事脱衣舞乱象折射乡村民俗异化
4月23日,文化部网站发消息称,文化部近日通报了两起在农村地区查办的“脱衣舞”案件。此次通报的两起案件为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15”淫秽表演案和江苏沭阳2?27淫秽表演案。(4月23日中国新闻网)
关于农村地区一些年集、庙会上有江湖草台班子表扬脱衣舞的新闻,时有耳闻,但是在农村丧事上竟然也出现脱衣舞的淫秽表演,实在是有点超出人们的想象。在正常人的思维里,亲人逝去,无论多大年龄,即使是到了所谓的“百年”高龄,但总归是一件让人伤心的事情,办丧事本来是为了表达悲痛之情,但现在却成了高挂的老人遗像前一群年轻女子脱衣服来表达„„如果用现在网络上比较流行了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也真是醉了!”。
为什么死了人不但不悲伤,还要请草台班子跳脱衣舞来“助兴”呢,按照一些地方的人们的解释,只有请了跳脱衣舞的来跳舞助兴,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看,而来的人越多,就能表明后世子孙各个方面都越兴旺。
这是什么逻辑?来看热闹的人越多,就越兴旺,如此无稽之谈,竟然也有人信,其实这都不是主要原因,脱衣舞能在丧事上流行开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随着空巢乡村的大量出现,农村部分地区文化匮乏,民俗异化,各种不伦不类的演出团体和草台班子如走马灯一样在农村大集市以及乡村红白喜事上用低俗表演捞钱,而且因为农村地区的文化市场监管薄弱,造成了脱衣舞等低俗表演盛行开来;另一个原因是农村的攀比心理,一般只要有一家开了头,那么作为乡村社会基本上都是熟人社会,即使丧主本身不想请这样的草台班子,也会碍于面子,不得不拿出钱请一个甚至两个班子唱对台戏,以便让乡亲们评价自己“舍得花钱”。
笔者曾经在去年回老家参加本家一个长辈的丧事活动,这位长辈的儿女虽然没有请跳脱衣舞的吹鼓手班子,但是却也请了两个专门给丧事吹吹打打的民间小团体,各种歌曲节目都有,老人还没出殡之前有三个晚上是儿女的守灵时间,也是这些吹鼓手们表演节目吸引村民来看戏的时间,这都还能让人“忍受”,最不能忍受的是最后一天老人出殡,马上要入土为安了,结果吹鼓手队伍走在前面的时候,为了表现出老人子女对老人的不舍,故意在前面男女搭配以各种含有性暗示动作的舞蹈来吸引两旁看热闹的村民驻足围观,当时的场景,一边是儿女在后面哭的撕心裂肺,一边是看客和部分参加丧事的远亲伸长脖子、踮着脚看那些无聊的所谓舞蹈表演„„最后老人的子女实在不堪忍受这样充满戏剧性的场景,让主事的人赶紧催促在前面领头的吹鼓手队伍加快脚步。
见微知著,从农村一个丧礼的形式变迁,我们能感受到农村社区文化在今日的内容匮乏,娱乐无内容,无场地,无经费,充其量仅仅是跳跳广场舞,过年的时候社区乡镇组织个文艺汇演,平日里,天亮干活,天黑睡觉,才是常态。正是因为文化缺乏,所以才导致一些民俗异化,甚至连丧事都不能幸免。
脱衣舞查处容易,可以通过电话举报或者加强巡视即可,但是乡村文化建设和丰富确是需要很长时间来充实,在查处脱衣舞的同时,文化部门应该将更多精力放在文化建设的内容丰富上,当精神世界的丰盈占据了主流的时候,脱衣舞自然也就销声匿迹了。(王仪之)
刷票
网络刷票
http://www.xiexiebang.com
编辑:djnfjc
第二篇:农村社会学(乡村民俗的教化功能)
农村社会环境之乡俗的教化功能
摘要:农村社区也可称为乡里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发源地。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化进程的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各种乡里习俗中优秀的因素逐渐向城市渗透,形成了现在普遍适用的城市公约等,而在乡里社会,这种乡里习俗则是以无形的方式发挥着它的约束和教化功能。另外,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包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相比城市社会逐渐形式化的传统节日内容,农村社会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要彻底的多,表现在:种类更丰富,内容更具体,形式更具特色。由此,农村社会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决定了它继续并将长期存在的价值。关键词:农村社会,乡俗,风俗,教化
前言
农村社会具有保存传统文化的功能,农村社会环境则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成为文化传播的媒介。本文所讲的乡俗首先包括的是农村这种乡里社会本身所具有的乡里习俗,这是农村社会长久积累的根深蒂固的习俗,它是无形的,已经内化为农村居民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起着一种对社区居民行为和思想的约束和教化功能;其次,本文的乡俗还包括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在节日中人们所遵循的各种风俗习惯,中国的传统节日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也表现在文化上,各种洋节随之而来,并且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传统节日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尤其是体现在城市中。相比之下,农村社会对传统节日则更加的重视,气氛更加浓厚,表现在:种类更丰富,内容更具体,形式更具特色。本文所提及的传统节日是在现在社会中仍然普遍流行的几个。
一、习俗与风俗
农村社区里的成员在长期共同的生活、劳动和人际交往中形成了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信念和体现在习俗、习惯、信仰中的文化传统,这些特定的观念和文化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以及家庭和家族的教育传教在农村社会环境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对生活在其中的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一)概念界定
什么是习俗和风俗?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传统习俗的内容是复杂的,存在于一个社会的传统习俗大体上分两部份: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其源远流长,时代久远,具有社会性、集团性、民族性的特点。二是适应现实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如新中国成立后所倡导的新的生活习俗。如婚俗、丧葬习俗。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严格意义上讲,习俗和风俗是不同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习俗就是习惯,风俗;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形成风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习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细小。前者与风俗同,后者就只能用“习俗”不能用“风俗”。象广东人端午节划龙舟是风俗,而广东人把“我先走了。”说成“我走先。”那是习俗、习惯而不是风俗。但很多情况下,习俗和风俗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甚至是交织在一起的。比如,中国人过年是一种风俗,写对联、贴对联是一种习俗,也可以说是一种风俗,并且属于年的一部分。
(二)风俗的文化特征 “风俗” 是中国传统社会大众生活文化特性的词语概括,在传统风俗观下,“风俗” 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 强调风土等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俗” 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模式。风俗具有自然与人文兼备的二重性。
古代学者的风俗观关注风俗发生的地域性与政治性,对风俗的教化功能有着特别的强调。近代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人们对风俗进行了重新的思考,认为风俗可以救世。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具有以下三种文化特性:
一、风俗具有较强的伦理品性;
二、风俗具有流动贯注的传习性与扩散性,又有着难于变化移易的凝固性;
三、风俗习惯虽然难于改变,但它还是能够移易的。
当代社会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传统风俗观有关风俗的理解与评述对于当代社会的民俗文化建设以及民俗学研究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我们的民俗学应该关注现实社会风气时尚的研究,从自己的学术立场出发,阐释自己对民俗文化价值的看法,区分民俗的美善与丑陋,注意与国家政府合作培育、提倡“良风美俗”,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学术支持。[1]
二、乡里社会的习俗
乡里社会,也称作村落社会,或扩大为村镇社会。它是用地缘关系把若干不同家庭、亲族团体组合起来的生活共同体,是固定在特定地方的更大范围的社会单位,又可以称作地缘共同体的基本单位。地缘关系是由共同居住的乡土联系起来的各种社会关系,俗称的“同乡”、“乡亲”都属于这种关系。村落社会是由若
[2]180干人家结成的乡亲协同体,在这里,乡土意识或地域观念是十分重要的纽带。
村落社会的乡里习俗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严格维护村境的惯制:这是一个村落的成员从土地观念出发维护全村利益的一种惯俗,它是由传统的地缘关系和强烈的村境意识决定的。从这种意识出发,全村各户对村落所拥有的土地、山林、水域都有一定监护权,对四外邻村基本上采取防范措施,以抵制对本村的侵害。对村境内的公益设施,各户也都有维护修建的义务,如道路、桥梁、水井、河塘、水库、护村林等的修造。在维护村境方面最具有民俗意义的便是我国解放前村落与村落之间的械斗陋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旧制度被摧毁,械斗恶俗已经成为历史陈迹,狭隘的小地域观念和小集体利益逐步被顾全大局观念、团结睦邻思想所取代,村寨利益服从于更大范围的地方利益或国家利益。
第二,组织乡里社会的协同生活,村落中自古以来便传袭着一些固定的或不 固定的协力组织及共同活动。我国各民族村落由于地缘观念(乡亲观念)特别强,所以显示出很强的内聚力,构成了十分紧密的集体,因而组织互助协力成为代代相传的惯制。这种惯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婚丧大事的协力互助
2、修建房屋的协力互助:这是很多世纪流传下来的帮工互助组织管理,特别是建房上梁、盖顶时,全村劳力出动帮工,甚至家里没有成人男劳力时,妇女孩子也来参加担任辅助劳力。
3、耕种收割的换工互助,也是千百年来的协力习俗。
第三,管理村落的共同生活秩序:村落社会要靠村落内部加以管理,于是相应地产生了村寨管理职能机构,产生了村长、村头人和他们的权力。村寨各方力量及村管理组织往往起到一定发展村落社会的作用。
村管理的惯制有以下一些主要的内容与形式:
一、村议事:有的村寨有全村性会议形式;有的则是由村中各家族有威望、有影响的长者组成村老会议,决定本村内外公益事务。
二、村规约:又叫“村规”,现在通称“乡规民约”,是村民自我教育、管理的传统良俗。惩罚和教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以治为辅。
三、村制裁:是对村内成员的惩罚事务,一般地采用罚钱、粮、物。
四、村调解:这是村制中调解村内各种纠纷的一种职能,是村管理的一大内容。
五、村保卫。
六、村财产。[2]190-195
村落社会习俗的传播与交流,扩大了社会习俗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或支配力,形成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社会惯制和风尚,为一个政权的法律、行政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素材或合理的依据。这便是社会民俗中从俗到礼再到法的必然过程。乡土观念是国家、民族观念中的组成部分。乡里社会的习俗惯制在全国的村村落落中发展,成为民风、国风的发源地,爱乡土是爱国主义的起点。
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教化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3]传统节日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与道德情怀。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盛宴,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一、强调以农为本
由于自先秦以来直至近代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国长期处在农业社会之中,农业生产自然成为国之大事。因此,在这个前提与背景下生成的传统节庆,必然表现出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联性。
首先,我们从流传至今的传统节庆日的时间安排上可以看出,古人是依据农业生产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进行合理安排的。可以这么说,气候是农业的决定因素,历法是农业的直接产物,而传统节日日期则是农业文明的典型伴生物和发展标志物。例如:春天,有元旦春节、元宵灯节、填仓节、立春节、中和节、春龙节、清明节等;秋天,立秋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接踵而至。这种与农业生产模式相一致的特点表明,节庆民俗基本上是与农业文明发生、发展同步萌芽出现并随之发展的。
其二,传统节庆民俗强调以农为本的文化心态,还可以从中华民族岁时节庆的起源、传说故事、节庆习俗及节日祭祀等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反映。以二月初二龙头节为例,该节相传起于三皇之首的伏羲氏,他重农桑,务耕农,每年一 到二月初二,往往“亲耕”。唐尧、虞舜、夏禹也袭而仿效,以后的历代王朝皇帝常常在二月二这一天“祈平”求丰收,或者象征性“亲耕”一番,二月二由此便演变为“龙头节”。而纵观中国岁时节庆的传说故事,这种以农事活动为题材,以农业劳动者为主人翁的明显居多。比如:守岁的传说、黄瓜会的故事、重阳节吃糕的传说、灶王的来历传说等等。还有一些节庆活动,如立春节的“鞭打春牛”和张贴“春牛图”,七夕节的“赛巧会”等,实际上都是围绕男耕女织、风调雨顺和丰收等农事生产而展开的,都反映了岁时节庆浓厚的重农心态。
其三,正如很多人对节庆是一种“饮食文化”的理解一样,传统节庆文化向来便十分重视对人们饮食之欲的满足。传统节庆饮食是日常饮食与节庆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智慧的中国古人在节庆主题的提示引导下对日常饮食的创造和点化。传统节庆饮食是传统农业低生产力背景下满足“温饱”这一最基本的简单目标的直接反映,同时也是农本观念的间接反映。就拿最热闹、最隆重、最盛大又
最受人们欢迎的春节来说,我们说“过年”,其“年”字古意实则为“谷熟”,[4]因而“过年则可以理解为远古人们庆祝收获的节日”。[5]既为庆祝收获,过年想当然地与“吃”联系在了一起。
形成传统节庆这种重农文化心态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由中国的农业经济决定的。传统文化心态属于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溯源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是先民赖以生息、繁衍与发展的经济基础。(2)历代王朝及政治家和思想家们的提倡。
二、崇尚团圆情结,呼唤人情
中国的传统节日,其表现形式大多是家庭聚会。在节日的礼仪活动和特定时空里,人们尽情释放着对亲人的关怀问候及对先人的思念。节日成为互相表达良好祝愿,密切人际交往,维系人际情感的特殊的精神纽带,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除夕之夜,游子们不远千里赶回家与亲人团聚,这是合家团圆的仪式,是尽享天伦之乐的理想生活状态。春节的传统礼仪活动,人们把家庭的团圆扩大为全社会的同乐,营造出全社会的人际和谐。清明节踏青既是娱乐健身,也是人际沟通。传统节日重亲情、重人伦和谐、重人际和谐,是对亲情、人情的呼唤,能预防和救治可能发生的人际关系冷漠的社会病。
由于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干,传统中国数千年间基本处于自然经济之中,每个家庭就是农业经济乃至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人多、人和就成为家庭兴旺的必需前提。因此,中国人有特别强的家庭观念,团圆情结在具有伟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节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过春节历来被中华民族视作全家团圆最重要的节日。除夕夜有饮宴守岁之举,含有合家团圆之意的圆桌在家筵中倍受青睐,家人团聚吃除夕饭称“团圆饭”,饺子也成为应时而必不可缺少的春节食品。人们在除夕辞旧迎新的子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边叙家常,边吃饺子,以求来年家庭和睦、人丁兴旺、健康长寿。煮饺子,煮破了曰“挣”,没煮破则叫“满”,取圆满幸福之意。而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继续,节日食品是圆圆的“元宵”,观赏着圆圆的大红灯笼,祝贺全家团聚。每月十五必逢满月,称之为“望”。满月象征团圆、美满,这一天被看作是最吉利的日子,有祭祀天地,祈求福佑的活动。正因如此,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也就成为最典型的团圆佳节,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自古便有拜月、赏月,吃和馈赠月饼等习俗。而许多旅居异乡的游子则凝望天上的明月,神游万里,向着故乡致以思念的泪水和温馨的问讯,写出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夕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等脍灸人口的名句,表达了希望与家人团圆的心声。
三、提倡忠孝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心态中提倡忠孝反映于节日之中,或因忠孝而感节,或缘节而行忠孝。在中国各种吉庆类的传统节日如:除夕、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是下辈向长辈尽孝道,讲敬爱最为普遍的日子。以除夕夜饮宴守岁之俗为例,此举自汉代出现后,历代皆沿袭。饭后,由晚辈向长辈行“辞岁礼”,长辈给以“压岁钱”欢庆通宵,连接元旦,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长爱幼的优良传统。还有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冬至节等属于祭祀的节日,主旨是祭祀上亲先祖,这是古来之礼,表现子孙“敬孝”之心和对亡亲的怀思。中元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以祭亡亲,故称“鬼节”,下元节,在农历十月十五日,这天民间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神灵以祈福禄。冬至节又称冬节,是日,家人团聚,备办佳肴,享祭先祖。这种在岁时节庆中祭祖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怀念祖先的心理需要,因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在中国,孝道素来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更因从孝道之长幼有序中能够轻松推导出“忠君”意识,从而将“忠”与“孝”捆绑在一块儿了。故许多以忠孝出名的历史人物进入了岁时节日中,使这些节日成为一种具有强烈纪念性的重要日子,保持了较强的生命力而流传下来,典型的是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的,寒食一般在清明前一至二天甚或三天,两个节日相距过近,因而从唐代起,人们逐渐把寒食与清明两节合在一起在清明节纪念。端午节最初关于纪念哪个历史人物,说法不一,各地不同,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介子推说,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陈临之说,但无论哪一种说法,所纪念的人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忠孝或推崇忠孝之人。其中流传最广泛、最长久的是纪念屈原说。各地把原有的端午风俗与纪念屈原巧妙地结合起来,一代流传一代,富有教育意义,反映了中华民族提倡忠孝的传统文化心态。就现代而言,其实国庆节,或是教师节、母亲节等现代节日,也是因提倡忠孝而定的。通过特定节日对忠孝意识的通俗化宣传,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对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四、追求人际和谐
珍视、推崇人际关系的和谐,特别是亲族之间的和谐是中国岁时节庆的一大特色。在许多岁时节庆里,人们的各种风俗、习惯,比如拜年、探亲访友、互赠礼品等,都是利用节日交流思想、加强感情、消除隔阂、增强团结。这些节日习俗充满着社交性的色彩,这种社交性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为中华民族所乐于接受,以至盛行不衰,充分反映了中国人追求人际关系和谐的传统文化心态。春节期间,晚辈给长辈清安、致敬,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致意,祝贺,谓之拜年。一般是老人留在家里,由成年人带着孩子去拜年,有的是同年同辈人聚在一起先相互拜年,再结伙去给长辈和朋友拜年,有些家长年岁较大就派子弟向亲友拜年,还有学生给老师拜年,女婿携同妻子和孩子给岳父岳母拜年,年岁较大的外甥也要去给舅父拜年。有些人平时来往较少,为了加强联络,增进情谊,也相互拜年或派人送去一个贺年片。
此外,重阳节时送花糕,中秋节互赠月饼,元宵节互提花灯,端午馈粽子、豆糕的习俗,从古流传到今,长盛不衰。
五、追求自然和谐
中国传统节日反映着自然规律的变化,它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传 统节日,如万象更新的春节,万物萌动的清明,百虫孽生的端午,月明如镜的中秋,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使人们更加热爱自然、敬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视天、地、人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主张天人一体,人的身体、情感和心灵都应去顺应自然,直接地亲密无间地与天地相交融。这种提倡热爱自然、天人相融的思想,使中华民族有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文化心态。一年之首的春节,自古以来就是“万民普庆”的节日。既而又成为一年一度戴柳踏青、享受新春的旅游佳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名灯节,自十三上灯,十八落灯,每夜家家户户出门观灯,历代以来形成了夜游节俗。春季之后,其它各个季节人们也乐于在节日当天出门游玩。例如,五月端午,龙舟竞赛,遍及大江南北,人们竟相出外观看龙舟竞渡。而八月中秋,玩月、游月和赏月是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幽赏雅事。至于九月九日重阳节,主要活动有登高、佩茱萸、饮菊酒等,历代文人骚客以此题材歌咏颇多,如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向往美好
中国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不仅仅是自然界与人的“合一”,余正荣先生认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不仅成了中国人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而且融进了道家和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境界。”[6] “它的主导精神是由‘中和’即和谐、圆满、诗化等因素作为主导、一以贯之的。”[7]总之,中国传统节日中无论是亲近自然还是渴望团圆的习俗,都寄托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节日期间,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健康长寿、阖家团聚、事业有成,反映了对家庭幸福、国家昌盛的企望与尊崇,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企盼和热望,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显露出贵和尚美的思想,体现着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七、关怀生命
传统节日内蕴着对健康的追求及体育竞技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养生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自然表达与外在形态。舞龙舞狮尽欢的春节,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清明踏青赏春、端午龙舟竞渡都是一种竞技与娱乐健身,表现出对生者的生命关怀。清明节庄重的祭奠仪式,也表达着人们对生命的敬畏、珍爱,以及对死亡的坦然。[8]
八、向往爱情自由
中国封建社会的全部伦理道德,是在基本的纲常伦理即三纲五伦基础上展开的,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则是封建礼教所不容许的。但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热爱生活、重感情、勇敢向往自由的民族,虽受到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仍有一部分人还是敢于反抗压迫,执着地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这种心态自然也反映到了岁时节庆的习俗之中。在节日传说中,最生动、最扣人心弦的是带有悲剧色彩的牛郎织女《天仙配》的故事,“七夕节”也逐步成为人们普遍都过的节日,成了我国传统的“情人节”。
综上所述,从传统节日折射出的一些文化心态,绝大部分是精华的,能为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比如:传统的忠孝观念一旦赋予新的内容,对于今天热爱祖国,倡导尊重老人和保护老人的权益,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都具有积极作用;家庭团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有积极意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今天社会面临环境问题的时候更显得重要;重农的心态 与今天我们提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有相符之处,当然那种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对立的则应该加以改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之所在。民族传统节日则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民族精神的凝固。[4]
(二)传统节日的德育功能
1、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
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是指传统节日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各种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思想的教化和行为的规范,使人们在思想上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行为上与社会要求保持一致。传统节日之所以富含教化功能,是由于它自身具有特殊的优势:
一是周期性。人的行为模式要通过反复演练方能形成。传统节日在人的一生当中不断地重复,具有周期性循环往复的特性。在年复一年的传统节日中,人们接受连续不断的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的熏陶,并按照这种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民族精神内核的传递与继承。青少年是参与和享受节日文化的重要群体,在传统节日中,青少年连续不断地接受道德、伦理及风俗习惯的熏陶并努力地按照该文化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去实践,认识到在社会上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逐渐成为个人活动与社会要求协调的社会人。因此,传统节日周而复始、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是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和仪式规范教育的良好载体。
二是参与性。每个人只要生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都能作为节日文化的亲历者参与其中,获得特定节日文化不同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内化。特定的节日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了解、认同传统文化的场景。由于有切身经历和参与体验的基础,青少年的社会化行为比较容易形成并得到固化。“传统节庆生活中的祭祖、祭灶、拜月,以及清明踏青、登高辞青、除夕守岁等活动,均无一例外地是少长咸集,共同去参与其中。如此,儿童便身在其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节庆文化的洗礼和教育。”[9]正是在参与节日的文化活动中,青少年不断体味传统节日浓郁的文化气息,体会古代先人和谐的伦理观和民族精神,逐渐认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并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维护这些价值观念,最终使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传统美德,在每个人的身上得到内化与升华。
2、传统节日的行为约束功能
传统节日是社会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的体现。传统节日中的各种礼仪、仪式,实质是一种道德的约束,是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传统节日要求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含的道德要求,这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极大的约束作用。传统节日“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不是法律的法律,不管地位高低,贫贱富贵,都得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指责,人们的嘲笑”。[10]同时,节日也具有特殊的道德感召力,“不参加这种节日活动的人就会感到无形的压力,某些压力来自一定的社会组织,有的则来自舆论和传统习惯。”[11]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化进程的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各种乡里习俗中优秀的因素逐渐向城市渗透,形成了现在普遍适用的城市公约等,而在乡里社会,乡里风俗经过长久的时间积累在农村社会形成了无形的自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 准,同时,这种乡里习俗则是以无形的方式发挥着它的约束和教化功能。
在农村社会环境中,乡俗所起的教化功能对于维护农村秩序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样在城市中,从农村渗透到城市的各种乡俗道德观念也对城市社会的有序发展起了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包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相比城市社会逐渐形式化的传统节日内容,农村社会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要彻底的多。由此,农村社会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决定了它继续并将长期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3]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 陈慎.从岁时节庆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5] 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16.[6] 余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7] 王生平.跳出“国学”研究国学——兼评《论天和人的关系》[J].哲学研究,1994(8).[8] 刘惠.传统节日:青少年德育的重要载体[J].教育导刊,2010(6).[9] 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0.
[10]扬景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1998(3).
[11]徐万邦.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与风情[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15.
第三篇:“美丽乡村”农村电商服务站管理办法
“美丽乡村”农村电商服务站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美丽乡村”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以下简称服务站)以村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为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以公共服务、信息咨询和代理服务等为主要服务内容,借助电商平台提升农民创收为目标,为广大村民提供方便快捷代理服务,为使服务站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服务站基本职能
第二条 通过电商平台提升农民创收能力
1.借助电子商务鼓励农村与城市商贸互通,通过代买、代卖,商品代收、代发、代发布信息等提升服务站的创收能 力,调动积极性。通过创收增值促进XXX服务站品牌与价值提升,使服务站体系运营稳定,解决服务站建站难、生存难、发展难的问题,实现渠道繁荣。
3.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促进自有产品资源、政策资源向服务站汇聚,使地市级资源与村级渠道直联,实现XXX及周边销售XXX业务预约,提升全市业务受理能力。
4、依托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多面广的优势,将电子商务服务站分期分批次建设成为XX便利型渠道网点,丰富电子商务服务站经营项目和服务功能,提升获利能力,有效拓展XX在乡镇、村屯的服务网点。
第三章 服务站标准
第三条 服务站基础设施标准
1.服务站建设选址要求:深入村屯,以农村供销社、食杂店等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实际使用面积应不低于6平方米,周边应有一定的常住人口,一般不少于200人。
2.服务站室内环境要求:
①凡是合作服务站需要统一悬挂“美丽乡村服务站”牌匾,牌匾悬挂位置要显著,不可放置室内,不可放置墙或门窗下方,不可闲置不挂、不可有其他物品遮挡等;
②室内卫生良好、柜面干净整洁,有微机并安装互联网,且微机要与货品放置在营业场地内,不能在客厅或卧室。③室内墙面显著位置张贴或悬挂室内业务服务内容及服务流程。
④具备通过XXX迷你终端+二代身份证阅读器或电脑平台分销操作系统受理XXX业务、开展销售的能力。
第四条 服务内容:
1.向村民宣传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各项服务功能、宣传电子商务相关行业资讯、网络安全,培育农民网上购物、产品网上销售、网上购买服务等习惯。
2.为村民提供网上代购商品、代收代发快递服务。3.协助村民解决有关购物过程产生的各种纠纷问题。4.组织当地适销的农(副、特)产品、旅游资源,推荐给各个电子商务平台,帮助村民代售农(副、特)产品。
5.为村民提供电子商务平台已开通的各项便民服务,包括水、电、气、宽带、话费等基础项目的网上缴费和农村金融服务,以及车票酒店预定、就诊预约、本地资讯获取等服务。
6.服务站人员在为村民提供商品代购、产品代销及其他服务时,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收取服务费用。
7、为村民提供XXX业务受理、交费、入网开户等基本服务。
第五条 服务流程 1.商品代购流程 ①填报需求
村民到服务站填报购物需求。②协助购买
服务站人员协助村民完成商品网络下单及款项支付。③代收与退换
服务站为村民提供网络商品的代收服务、提货通知、办理退换货服务。
④代购流程见图1。
2.产品代销流程
①服务站人员推荐当地农(副、特)产品、旅游资源到项目运营单位或其他电子商务平台。
②电子商务平台与农(副、特)产品、旅游资源经营人员进行业务接洽。
③接洽成功的农(副、特)产品、旅游资源放到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同时服务站人员作为当地的业务联络员,协助落实相关业务事项。代销流程见图2。
3、XXX业务受理、交费、入网开户流程 按照XXX现有相关流程执行。第六条 牌匾悬挂要求
外墙大门或屋门外左/右两侧空位置悬挂XXX公司统一制作的“美丽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牌匾,悬挂牌以正常人的视线高度为准,约1.5-1.7米,具体根据牌子的尺寸适当调整。
第四章 服务站管理
第七条 合作伙伴申请条件、流程、培训及考评 1.申请对象:当地行政村村民。
2.报名方式:由XXX公司选定的电商服务站片区承包人向包保片区进行宣传,由村民自主报名,或者由村政府推荐,填写农村信息申请表,以图片和电子文档的形式上报到XXX电子商务创业服务中心指定电子邮箱。
3.优选条件:具备互联网基本操作能力;在本村有实体销售渠道;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为人正直,诚信,村民口碑好。
4.村委会盖章:合作人提供个人身份证、填写申请表由用户所在村委会在加盟电商服务站申请表上盖章,市公司 统一组织公安部门二级确认无不良记录。
5.上报市XXX基地并组织培训:由XXX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组织免费培训和业务指导。
6.综合考评、签订协议:具备以上条件人员可优先合作,如出现多人报名现象,由当地村委会与XXX电子商务创业服务中心综合评选后确定。
第八条 代购的商品要及时交送,供应的商品要适销对路,勤进快销,加速资金周转。对商品要妥善保管,防止残损变质。服务站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不准出售假冒、变质商品。若代购过程中产生消费纠纷可协商或提请政府主管部门按相关法律法规解决。
第九条 服务站人员通过电商平台发布各类供求信息,服务站发布的商品(服务)信息内容应合法、真实可靠,文字用词要规范。
第五章 日常管理
第十条 服务站片区承包人每月至少两次到各自区域所辖下的服务站进行巡检,检查内容为服务站职能及服务站标准中所涵各项,指导服务站人员建立管理档案库,规范服务站经营行为,搜集相关问题,建立巡检记录表,做好统计(交易、服务)台账,妥善保管提供相应的信息数据,市公司每月将以此作为片区承包人的考核依据。
第六章平台管理 第十一条 电商交易平台
要按月盘点商品,做到帐实相符,保证库存供应能力。第十二条 内容管理平台
信息发布平台为内容管理平台,平台的内容需由服务站人员每日登录并对各栏目内容进行更新,各服务站人员每月至少发布15条以上不重复信息,并保证信息内容的合法性,如有发布违反法律法规或行业行规信息,将不予审核通过,三次以上则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追责。
第十三条 隐私保护
服务站人员有义务保护客户隐私,不得将客户所提供的私密信息泄露。
第七章 服务站退出运营规则
第十四条 服务站的退出
1.服务站需保证至少运营半年以上,如因自身特殊原因提前退出,需与XXX公司提出并互相协商。
2.市公司对服务站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对期间形成的(交易、服务)台账,所提供的相应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如服务站运营半年,交易(服务)量低于100笔,责令其进行整改,如连续三个季度仍无改进,XXX公司有权终止该服务站的运营。
3.服务站人员如出现严重不良信用并且不予以改正,XXX公司有权终止与该服务站的运营。
4.服务站终止运营后,XXX公司收回电商平台帐号及权限。
第八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服务站挂牌运营之日起实施。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XXX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负责解释。
第四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21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21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最近,习近平同志又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为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为全面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基础支撑。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指示批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x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在x、x考察时,对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最近,在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之际,习近平同志又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以实干促振兴,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加大投入,扎实苦干,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高瞻远瞩、内涵丰富、要求明确,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振兴乡村、怎样振兴乡村等一系列重x论和实践问题,是新发展理念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全面贯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的创新实践,在我国“三农”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感悟习近平同志的深厚“三农”情怀,准确领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意图、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
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的重要指示,必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实到党的领导、规划引领、投入保障、督导考核和农民主体上。
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落实到位。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和优势。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仅凭哪一个或哪几个部门就能干得了的。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尤其是县委书记要作为第一责任人,把乡村振兴变成一把手工程。
把规划先行落实到位。乡村振兴必须规划先行,这是一项重要原则。当前的乡村建设,决定着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村庄风貌。今后,随着村庄发展,一些中心村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人口和资源集聚高地,一些特色村、历史文化名村会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点和招牌。应坚持有重点有区别搞建设,避免造成混乱无序和巨大浪费。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在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方案,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搞建设。
把资金投入保障落实到位。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地干,就离不开真金白银地投。补上乡村建设发展的多年欠账,光靠农村农民自身力量远远不够。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下决心调整城乡要素配置结构,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抓紧研究制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用于“三农”比例的政策文件。推动将跨省域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调剂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开投融资渠道,引导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
把督导考核落实到位。要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用好督导考核这个利器,建立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定期开展跟踪评估和专项督查,把督导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层层压实各地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推动县级党委、政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落实到位。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改革开放40年来的很多改革成果都是由农民创造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然要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充分依靠农民群众。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面部署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要紧紧围绕“五个振兴”重点任务,积极动员全党全社会形成合力,持续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围绕促进产业振兴,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但农业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短、农业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拓展,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要坚持将乡村产业放在乡镇和村,把产生的效益、解决的就业、获得的收入留在农村,真正让农业就地增值、农民就近增收。同时,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在1.2万亿斤水平。
围绕促进人才振兴,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没有人,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农民老龄化、农村缺人才和留不住人的问题愈发突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就地培养,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农业职业经理人;
另一方面筑巢引凤,引导外出农民工、退伍军人、农村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创新,让各类人才、资本等要素在农村广阔天地发挥作用、大展身手。
围绕促进文化振兴,加快建设现代乡村文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孝老爱亲、扶危济困、诚实守信、邻里守望等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提振农村精气神的宝贵财富。近些年来,少数农村地区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盛行,有的地方农村黑恶势力、宗族势力抬头,严重影响了乡村社会风气。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转化为农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乡村真正成为具有乡土气息、传承乡村文明的幸福家园。
围绕促进生态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公共服务,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也是振兴乡村、聚拢人气的硬件要求。当前,城乡差距大,除了体现在收入上,还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特别是公路、通讯、教育、医疗等方面欠账较多,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凸显。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认真总结推广x“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大力推动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建设适应现代生活、体现乡土风貌、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乡村。
围绕促进组织振兴,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乡村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这些年,随着农村人口结构和社区形态不断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农村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推进乡村组织振兴,要坚定不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x、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厚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