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白龟山水库是1958年毛主席“要把淮河事情办好”的指示精神下修建的第一座治淮工程。地处豫西伏牛山和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区域内湿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原地区、淮河上游近自然水库湿地的典型代表,其生态地位非常重要,保护和利用价值很高。
市政府非常重视白龟湖湖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于2007年建立了白龟山库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并连续多年采取综合治理专项活动打击湖区抽沙、网箱养鱼、渔家乐等非法经营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更好地保护白龟湖湿地生态环境,市政府提出将保护区以北的部分湖区和陆地划建为湿地公园。2009年下半年开始,聘请国家林业局规划调查设计院及省林业厅规划调查设计院的专家对白龟湖湿地公园建设进行总体规划。2011年3月通过专家评审,顺利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
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东至顺德路,西至应国古墓保护区东界,北至长安大道南50米,南至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北界。规划建设面积6.73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4.97平方公里,将保护湿地2.47平方公里,恢复退化湿地2.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期8年,总投资74611.22万元,共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11—2013年;发展阶段2014—2016年;完善阶段2017—2018年。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本着 “生态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共设四个功能区:生态保育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公园内将营建科普宣教展馆,设立湿地植物园、湿地功能展示园、湿地生态监测中心、生态监测站、鸟类监测点,开展湿地科研等工作。规划以维护湿地健康为重点,以展示湿地生态功能为宗旨,以体现当地文化为特征,以亲历湿地的娱乐休闲活动为靓点,全面树立平顶山白龟湖湿地公园的品牌形象。
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将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我国中原地区富有特色和代表性的近自然湖泊湿地公园,湿地动植物的乐园,生态旅游的精品,地方经济和谐发展的载体,为我市市民创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第二篇: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白龟湖湿地公园考察
报告
院
别:
艺术设计学院
专
业:
环境设计
姓
名:
刘璐颖
学
号:
161413150
指导教师:
陈玉兴
2015年 11 月 05 日
平西湖场地设计分析报告
161413150刘璐颖
一、场地设计总述
场地设计从广义的所指对象来看指对基地内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进行设计;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可以看做是包括用地选择,项目内容的详细配置,建筑物,交通,绿化,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布局及交通,绿化和工程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活动。场地的构成要素:
1、建筑物、构筑物
通常是核心要素,对场地起控制作用。
2、交通系统
道路、停车场、广场等构成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场地内个组成部分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3、工程系统
指工程管线及工程设施、工程构筑物。
4、绿化
在场地景观营造中,植物是及其重要的元素。首先是生态所要求的,二是环境品质即景观性所要求的——使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
5、环境设施
①公共系统设施(标识、休息、游乐、卫生、交通、照明、商业等)
② 景观系统设施(景观小品、雕塑、植物景观灯)
二、平西湖概况
白龟山水库景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心市区西南约6公里处的白龟山水库,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气魄,取名“平西湖”,是人们游憩览胜之所。
(一)地理位置分析
平西湖,又名“白龟山水库”,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沙河本干上,大坝位于平顶山市西南郊,距市中心9公里,东经112°50′至113°15′及北纬33°40′至33°50′之间,因拦河坝和顺河坝(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上游有昭平台水库,控制区间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白龟山水库,因拦河坝和顺河坝(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
(二)自然状况分析
平西湖坝长1.64公里,高23.6米,顶宽6米。散落在荡漾碧波中的十几座沙洲,星星点点,若隐若现,时沉时浮,闪现灿灿银光,组成有名的白龟沙洲。北岸绿荫丛中掩映着工人疗养院,沿湖而建,各式建筑依山临水,风格迥异,颇具水乡风味。
(三)自然资源分析平西湖周围环境绿化面积大,湖内鱼类品种繁多,根据2004年对白龟山水库渔获物的统计分析及生物学鉴定,发现白龟山水库现有鱼类27种,另外平西湖也是平顶山市内最大的湿地公园,内有植物及动物种类繁多,就有很大的考察调研意义。
(四)主要景点分析
南岸的宋寨村,是清代文学家、《歧路灯》作者李绿园的故里。村旁的鱼陵山上,有大小墓葬70余座,为战国、西汉古墓群。水库西北的滍阳(包括库区部分)为古应国故城,城西门外的滍阳岭,是西周应国贵族墓地。平顶山“鹰城”的称号也是由此得来的。
(五)场地分布范围分析
景观区自东向西有水湾公园、东留村旧村改造商业街、凤凰山水上乐园、紫金山水湾度假区、水上船文化博物园、中心区湖滨公园、湿地候鸟生态园、鱼米之乡观光园、应国墓保护公园等十个风景旅游区;还有连接香山寺、城区、平西湖的四条南北向绿化生态廊道及道路景观带。
同时市区及周边还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如鲁山的石人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郏县的三苏坟,叶县的叶公祠,汝州的风穴寺,舞钢的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建设现代化滨水生态旅游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得条件。
三、景观功能划分
平西湖规划在强调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的同时,还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利用和人文景观的塑造。新城区生态景观可用“一轴两片三点两横四纵”来概括。一轴指香山寺、中心公园、中心广场、白龟沙洲景观轴;两片指北部香山寺和南部平西湖风景区;三点指东部森林公园、中心公园、西部休闲公园;两横指北边道路防护林景观带和南边临水湖滨生态休闲景观带;四纵是指南北向的生态廊道。新区风景旅游区主要包括香山寺风景区、平西湖风景区和新城区风景区。
(一)景观水体
场地及周围环境水系分布:一定规模的水体如河流、湖泊、溪水、池塘等一般均可成为环境构成中的积极因素,不仅极大地丰富基地景观,而且有利于改善基地生态环境条件。平西湖周围的水景主要分为人造水景和自然水景,其中人造水景的内容居多,人造水景中的景观有大型旱地喷泉,景观桥,人造湖和人造溪流等。大面积的水面视野开阔、坦荡,有衬托驳岸和水中景观的基底作用。当水面不大,但水面在整个空间中仍具有面的感觉时,水面仍可作倒影岸边景物的作用,以扩大和丰富空间。
水景具有将不同的园林空间、景点连接起来产生整体感的作用,将水具有能将不同平面形状和大小的水面统一在一个整体环境之中的能力。无论是动态的水还是静态的水,都能因共同具备水景的特征而产生整体的统一。喷泉、跌水等动态水景因其变化的形态和声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游人的视线。在设计中除了要处理好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尺度和比例关系外,还要考虑它们所处的位置。应将水景放在空间的中心或视线的焦点上,或容易被人发现和观赏的地方。
(二)景观植物
平西湖的景观植物在平西湖周边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包括:
1、观赏及造景作用,起到观赏,组景,分隔空间和装饰周围景观的作用。
2、保护和改善周围环境的作用。
3、影响游人情绪,增强景观的艺术感染力。
(三)地形地貌
地形是基地的形态基础。基础的坡度情况,即地势走向变化的情况,坡度的大小等是基地形态的基本特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设计。
(四)景观道路铺装
道路分类,根据在风景区内所起的作用不同,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①主干路
主干路指在风景区中结合自然景观的旅游游览路线,一般从风景区入口通向整个景区的各个主景区、广场、公共建筑、观景点、服务功能区、管理区,形成整个景区的骨架和环路,组成引导游览的主干路线,风景区内主干路的等级一般较高,宽度在7~20m之间。②次干路
次干路是主干路的辅助道路,成支架状连接风景区内各景点,车辆可以单向通过,承担风景区内游览、生产管理和运输产生的交通。道路宽度一般为主干路的一半左右,线形指标比主干路要低。③园路 园路是风景区道路系统的末梢,一般为供游人休息、散步、游览的通幽小径。可通达风景区内各个角落,是到广场、景点的捷径,园路的宽度一般在1.0~2.0m之间,多选用简洁、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或者条砖层铺或用水泥仿塑各类仿生预制板块,并用材料组合以表现其光彩与质感。园路的功能除了提供行人交通之外,他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为风景区增添了情趣,形成了独有的景观特色,在交通上是主干路和次干路的重要补充。
四、生态功能分析
(一)气候
场地布局应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建筑物采用大片分散,小片集中的布置方式适应了平顶山的气候特点。
场地布局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建筑物布局应考虑到广场、活动场地、庭院等室外活动的区域的朝阳或背阴的需要,考虑到夏季通风路线的形成。平顶山市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风向以偏南、西北、东北风最多,春 夏盛刮偏南风,秋冬盛刮偏北风,常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入侵。因此,平西湖的设计中常采用四季常青的植物作为设计中常用的植物种类。
(二)水库湿地
平西湖系白龟山水库湿地位于白龟山水库大坝以上沙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6平方千米,周围积聚了众多鸟类和水生陆生动物,这样的湿地景观给平西湖制造了一个很好的自然湿地公园环境。种类繁多的生物群也为公园的湿地景观增添了许多生机和乐趣。
五、总结分析
平西湖附近景色优美,一年四季皆有景赏,植物种类多样,水景动静相结合,交通便利,沁水性设计合理,增加人与自然的融合性,是一个放松休闲的好去处。但是仍有不足,要园林中座椅摆放较少,供人们休息的地方不多;景区距离湖水过近,在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开发的很多地方水体是封闭状态,长时间静置容易造成水体富养化,造成水草横生,水体污染;水体景观过多采用旱地,在很大程度让增加了水体的蒸发量,造成水资源的流失。
第三篇: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在山城重庆主城区九龙坡,有一片美丽的人工湿地。这里花木繁茂,空气清新。百乌翔集,湖水清清。锦鳞游泳,游人如织。湖泊象绿宝石一样镶嵌在城市楼群之间。你也许不会相信,湿地内清澄的湖水,都是城市污水变成的。这美丽的彩云湖,就是过去饱受污染之害的桃花溪的水源之地。
桃花溪发源于中梁山,流域面积3 1平方公里。城市的迅速发展曾经造成其水质严重污染,河道垃圾壅塞,年年洪灾严重。2 001年,政府启动重庆桃花溪流域综合整治民心工程,清除工业污染源,建设排污管网,疏通河道,恢复绿化,环境得以逐渐改善。彩云湖人工湿地就是“桃花溪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的一项重要配套工程。
桃花溪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联合重庆大学的生态科学家们,从五个方面打造彩云湖人工湿地:l、湿地污水净化功能的重建与恢复;
2、湿地保育与保护,湿地公园管理与建设示范。
3、山地丘陵溪流湿地科研、监测与宣教;
4、城市人工湿地观光旅游;
5、湿地环境保护与安全。把彩云湖人工湿地建设作为重庆市重大攻关项目《典型城市河流修复对策及治理技术研究》的工程示范,投入全部精力。
0 08年底,随着工程的全面顺利竣工,彩云湖人工湿地开始显示出卓越的城市污水净化功能,抚平了桃花溪整治后面临“无源之水”困境的硬伤。桃花溪从此有了活水源头,九龙坡城区有了“城市之肾”。
彩云湖人工湿地面积约5 2公顷,湖面约2 6公顷。污水处理厂和各种清水设施有机地散布其中。梯田式的人工湿地里种植着各种水生植物,污水厂治理过的中水缓缓淌过湿地,逐级跌落,层层过滤。中水里的有机物被植物吸附,慢慢降解,直至化为乌有。河道和湖中的清水从此源流不断。
湖水清澄,植被茂密,各种小动物纷纷回归。湖中已有鱼类l 3种,有花鲢、白鲢、鲤鱼等。湿地里有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3百多种,芦苇、野菊花、水生美人蕉、茭白、鸢尾、黄花蔺、荸荠、等长势喜人。湖畔新植的池杉、水杉、木芙蓉、重阳木、枫杨、小叶榕、碧桃、慈竹等疏密有致,道路蜿蜒交错,令人赏心悦目。两栖动物有6种,青蛙、蟾馀等。爬行动物有l 3种,较多的是壁虎、蜥蜴、石龙子。哺乳动物有5种,野兔特别令人期待。鸟类最多,有2 4种。麻雀成群掠过草丛,野鸭鸳鸯在湖水中翻筋斗。白鹭翩翩飞,斑鸠叫咕咕。动物的嬉戏时不时打破环境的宁静。
湖畔溪边,有不少游人垂钓。林间花下,有好些情侣流连。湿地山水围合,香草铺地。公园林木幽深,彩云满天。好些游人都说这里就是闹市之中的“桃花源”。将来,集生态、防洪、城市景观、市民休息、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能够不断地为城市带来干净的流水,带来清新的空气,能够让大自然和大城市亲密接触,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彩云湖畔桃花源,幽谷浅池翠衣衫。
春来时节桃花艳,似有彩云绕山间。
炊烟轻逸犬声至,箐草长游落瑛畔。
问渠哪得清如许,借来浊水化清泉。
第四篇:白龟湖湿地公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
白龟湖湿地公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白龟湖湿地公园园林植物经一周时间实地调查,调查报告如下:
一、草坪与地被植物:
(1)白车轴草又名白三叶、白花三叶草、白三草、车轴草、荷兰翘摇等,多年生草本;短期多年生草本,为栽培植物,主根短,侧根和须根发达,茎匍匐蔓生,上部稍上升,节上生根,全株无毛。掌状三出复叶;托叶卵状披针形,膜质,基部抱茎成鞘状,离生部分锐尖。其适应性广,抗热抗寒性强,可在酸性土壤中旺盛生长,也可在砂质土中生长。
(2)羊茅草是一种生长在温带地区的多年生禾草,大约有100个种类。羊茅草多用在草坪和高尔夫球场,也用作牧草和干草。其中大部分是丛生生长。一个特例是紫羊茅,它是一种能形成繁密草垫的细叶草。丘氏紫羊茅是紫羊茅的变种,更具持久性。
(3)结缕草 禾本科结缕草属多年生草本。具横走根茎,须根细弱。秆直立,高15-20厘米,基部常有宿存枯萎的叶鞘。叶鞘无毛;叶舌纤毛状;叶片扁平或稍内卷,表面疏生柔毛,背面近无毛。总状花序呈穗状。
(4)天鹅绒草 又叫台湾草、细叶结缕草、高丽芝草,用于草坪。天鹅绒草具有松软美观的优点。这种草的根须在地下甸甸,暴露在地面的是密集的新枝和纤细的草叶。
(5)酢浆草,别名酸味草、鸠酸、酸醋酱 酢浆草科、酢浆草属草本,全株被柔毛。根茎稍肥厚。茎细弱,多分枝,直立或匍匐,匍匐茎节上生根。叶基生或茎上互生;托叶小,长圆形或卵形,边缘被密长柔毛,基部与叶柄合生,或同一植株下部托叶明显而上部托叶不明显;全草入药,能解热利尿,消肿散淤;茎叶含草酸,可用以磨镜或擦铜器,使其具光泽。
(6)吉祥草 多年生常绿草木,叶披针形,先端渐尖,丛生,宽线形,中脉下凹,尾端渐尖,长15~40cm。花期9~10月,穗状花序、花淡紫色,直立,顶生穗状花序,长约6cm。浆果红色、球形。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寒耐荫,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7)高羊茅 羊茅,属禾本目,禾本科多年生地被植物。按功能用途分类:分草坪型(观赏)、牧草型(作为牧草饲养牲畜)。性喜寒冷潮湿、温暖的气候,在肥沃、潮湿、富含有机质、pH值为4.6~8.5的细壤土中生长良好。大量应用于运动场草坪和防护草坪。
(8)假俭草 叶片线形,长2至5厘米,宽1.5至3毫米。以5至9月份生长最为茂盛,匍匐茎发达,再生力强,蔓延迅速。根系深较耐旱,茎叶冬日常常宿存地面而不脱落,茎叶平铺地面平整美观,柔软而有弹性,耐践踏。喜光,耐阴,耐干旱,较耐践踏。厦门地区3月中旬返青,12月底枯黄,绿色期长,喜阳光和疏松的土壤,若能保持土壤湿润,冬季无霜冻,可保持长年绿色。狭叶和匍匐茎平铺地面,能形成紧密而平整的草坪,几乎没有其他杂草侵入。耐修剪,抗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吸尘,滞尘性能好。(9)草地早熟禾 草地早熟禾是禾本科早熟禾属多年生草坪植物,属于冷地型草种,为园林重要草坪植物,又名草原莓系,光茎兰草。
(10)黑麦草,属于禾本科黑麦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欧、北非及西南亚等地区。此草长期以来是欧洲、新西兰、澳大利亚、北美的优良牧草种。同时又应用于园林中作混合草坪栽培。此草抗寒、抗霜而不耐热,喜温暖湿润气候,肥沃,排水良好之粘壤土中生长良好。(11)五叶地锦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无毛。卷须总状5-9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嫩时尖细卷曲,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五叶爬山虎是垂直绿化、立体绿化以及地被应用的植物,五叶爬山虎的繁殖,通常都是在生长季节采用扦插、压条和播种方式繁殖。
(12)麦冬 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麦冬类植物,四季常绿,生态适应性广,阴处阳地均能生长良好,繁殖又容易,是理想的观叶地面覆盖植物。(13)葱兰 叶常绿球根花卉,顾名思义它的叶子像葱,葱一样的清秀碧绿,葱一样的亭亭玉立。翠绿而花洁白,植株低矮整齐,花朵繁多,花期长,盆栽装点几案亦很雅致。常用作花坛的镶边材料,也宜绿地丛植,最宜作林下半阴处的地被植物,或于庭院小径旁栽植。(14)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野花,也常栽培于公园中。三色菫以露天栽种为宜,无论花坛、庭园、盆栽皆适合。
(15)常春藤 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原产欧洲、亚洲和北非。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喜欢比较冷凉的气候,耐寒力较强,可入药,做地被用时匍匐生长。(16)铺地柏 在园林中可配植于岩石园或草坪角隅,又为缓土坡的良好地被植物,各地亦经常盆栽观赏。日本庭院中在水面上的传统配植技法“流枝”,即用本种造成。在春季抽生新傲枝叶时,观赏效果最佳。生长季节不宜长时间放在室内,可移放在阳台 或庭院中。
(17)婆婆纳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生于2200m以下的荒地、林缘、路旁。陕西渭河流域9~10月出生,早春发生数量极少。花期3~5月,种子繁殖。种子于4月渐次成熟,约经3~4月的休眠后萌发。生命力较旺盛,易存活,无特殊种植要求。可用于冬季草坪地被,不耐践踏。
(18)一串红 一串红又称爆仗红、象牙红、西洋红、墙下红、象牙海棠、炮仔花、洋赪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一串红花序修长,色红鲜艳,花期又长,适应性强。
(19)紫茉莉 紫茉莉是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生栽培,高可达1m。块根植物,根肥粗,倒圆锥形,黑色或黑褐色。主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无 毛或疏生细柔毛,节稍膨大。种子内的胚乳白色,细腻,是天然的理想化妆品。种子千粒重109g左右。根纺锤形,肉质,表面棕黑色。
(20)石竹 又称石菊、绣竹、常夏、日暮草、瞿麦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21)龟甲冬青,别名:豆瓣冬青、龟背冬青,双子叶植物纲;卫矛目;冬青科;是常绿小灌木,钝齿冬青栽培变种,多分枝,小枝有灰色细毛,叶小而密,叶面凸起,厚革质,椭圆形至长倒卵形。花白色,果球形,黑色。(22)地锦、爬墙虎 属鼠李目葡萄科。是落叶藤本植物,叶子互生,叶柄细长,花浅绿色,结浆果、球茎。颈上有卷须,能附着在岩石或墙壁上。其根、茎可入药,有破瘀血、活筋止血、消肿毒之功效,果可酿酒。
(23)韭兰 韭莲、是石蒜科葱莲属多年生草本。鳞茎卵球形,直径2-3厘米。基生叶常数枚簇生,线形,扁平,株高约15-30厘米,成株丛生状。叶片线形,极似韭菜。
(24)芦苇 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还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
(25)鸢尾 又名:蓝蝴蝶、紫蝴蝶、扁竹花等,属天门冬目,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直径约1cm,斜伸;叶长15~50cm,宽1.5~3.5cm,花蓝紫色,直径约10cm;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6cm,直径2~2.5cm。原产于中国中部以及日本,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南部。可供观赏,花香气淡雅,可以调制香水,其根状茎可作中药,全年可采,具有消炎作用。(26)杜鹃花 映山红、山石榴、山鹃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杜鹃花属种类多,差异很大,有常绿大乔木、小乔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习性差异也很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忌酷热干燥。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晒,夏、秋季应有林木或荫棚遮挡烈日。一般于春秋二季抽梢,以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
(27)玉簪 又名白萼、白鹤仙。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顶生总状花序,着花9~15朵.花白色,筒状漏斗形,有芳香,花期7~9月。因其花苞质地娇莹如玉,状似头簪而得名。碧叶莹润,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中国著名的传统香花。
(28)常夏石竹 常夏石竹为宿根草本,高30cm,茎蔓状簇生,上部分枝,越年呈木质状,光滑而被白粉,叶 厚,灰绿色,长线形,花2—3朵,顶生枝端,花色有紫、粉红、白色,具芳香。花期5—10 月。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要求土壤深厚、肥沃,盆栽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生长季节经常施肥。病虫害少,在中性、偏碱性土壤中均能生长良好。
[(29)野蔷薇为攀援灌木;小枝圆柱形,通常无毛,有短、粗稍弯曲皮束。野蔷薇性强健、喜光、耐半阴、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粘重土中也可正常生长。耐瘠薄,忌低洼积水。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最好。
(30)凌霄 别名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上树蜈蚣、白狗肠、吊墙花、堕胎花、芰华、藤罗花。落叶攀援藤本,茎木质,表皮脱落,枯褐色,以气生根攀附于它物之上。凌霄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但不适宜在暴晒或无阳光下。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
(31)蜀葵 别称一丈红、大蜀季、戎葵。二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米,茎枝密被刺毛。[1]
花呈总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种子扁圆,肾脏形。喜阳光充足,耐半阴,但忌涝。嫩叶及花可食,皮为优质纤维,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之功效。根可作润滑药,用于粘膜炎症,起保护、缓和刺激的作用。(32)木槿 落叶灌木,高3-4米,小枝密被黄色星状绒毛。叶菱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4厘米,具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齿缺,下面沿叶脉微被毛或近无毛。木槿是一种在庭园很常见的灌木花种,中国中部各省原产,各地均有栽培。在园林中可做花篱式绿篱,孤植和丛植均可。木槿种子入药,称“朝天子”。(33)两耳草植株具长匍匐茎。秆扁压,近实心,细弱,高20~50cm。叶鞘松弛,背部具脊,无毛或边缘具纤毛;叶舌短小,具长纤毛;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扁平质薄,长5~20cm,宽5~10mm,无毛或具疣毛,边缘具纤毛。总状花序两枚,对生并呈叉状开张,细弱,长6~12cm;穗轴宽约0.8mm,边缘粗糙。
(34)钝叶草植株低矮,具匍匐茎,蔓延生长,平铺地面,平整美观。叶片长7~15厘米,宽0.6~1.5厘米,质地坚硬,叶片颜色略白,并黄、绿相间,十分美观,甚受人喜爱。(13)狼尾草,多年生。须根较粗壮。秆直立,丛生,高30-120厘米,在花序下密生柔毛。叶鞘光滑,两侧压扁,主脉呈脊,在基部者跨生状,秆上部者长于节间,圆锥花序直立,花果期夏秋季。
(35)白花三叶草,叶子呈三小叶、平滑、呈椭圆形至蛋状、及有长柄。掌状三出复叶,叶柄细长,自根茎或匍匐茎茎节部位长出。小叶倒卵形,中部有倒“V”型淡色斑,三枚小叶的倒“V”型淡色斑连接,几乎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36)菟葵,草本植物,有块状根茎;叶大部合生,掌状深裂,茎叶1枚生于花下而成一总苞;花单生,黄色或白色;萼片5-8;花瓣为鳞片状的空腺;雄蕊多数;雌蕊数至多个,具柄,有胚珠多颗,成熟时变为一束蓇葖。分布于东半球温带地区。可作药用。(37)蛇鞭菊,因多数小头状花序聚集成密长穗状花序,小花由上而下次第开放,好似响尾蛇那沙沙作响的尾巴,呈鞭形而得名。是一种宿根植物,蛇鞭菊花期长,自然花期盛夏。花茎挺立,花色清丽,不仅有自然花材之美,而且具美好的花寓意。
(38)积雪草喜生于湿润的河岸、沼泽、草地中、阴湿荒地、村旁、路边、水沟边。茎伏地,节上生根。叶互生,叶柄长;叶片圆形或肾形,直径2~4厘米。夏季开花;伞形花序头状,2~3个生于叶腋,每花序上有3~6朵无柄小花;花红紫色。果小,扁圆形。因其叶子酷似马蹄状或半个铜钱。(39)车前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直根长,具多数侧根,多少肉质。根茎短。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纸质,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花序梗有纵条纹,疏生白色短柔毛;穗状花序细圆柱状。花萼无毛,花冠白色,无毛。(24)鼠麴草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径约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节间长8-20毫米,上部节间罕有达5厘米。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
(40)班叶兰,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上面绿色,具白色不规则的点状斑纹,背面淡绿色,具柄。花茎直立,总状花序具几朵至20余朵疏生近偏向一侧的花;长8-20厘米;花较小,白色或带粉红色,半张开;萼片背面被柔毛,具1脉;花瓣菱状倒披针形,无毛,长7-10毫米,宽2.5-3毫米,先端钝或稍尖,具1脉;唇瓣卵形。(41)旱金莲,花单生或2朵-3朵成聚伞花序,萼片8枚-19枚,黄色,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花瓣与萼片等长,狭条形。叶肥花美,花色有紫红、橘红、乳黄等,金莲花蔓茎缠绕,叶形如碗莲,乳黄色花朵盛开时,如群蝶飞舞,是一种重要的夏季观赏花卉。(42)龙葵,茎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叶子互生,近全缘;夏季开白色小花,4-10朵成聚伞花序;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43)叶牡丹,寓意为祝福。叶牡丹株形美观,容易栽培,观赏期长,冬季11~12月均可观赏,最适于花坛冬季美化和盆栽,也可作切花与其它装饰。(44)络石 别称石龙藤、耐冬;白花藤;络石藤;软筋藤;扒墙虎、石鲮;悬石;云花;云英;云丹;云珠等。夹竹桃科常绿木质藤本,茎赤褐色,幼枝被黄色柔毛长,有气生根。常攀缘在树木、岩石墙垣上生长;初夏5月开白色花,形如“万”字,芳香。络石原产中国山东、山西、河南、江苏等地,络石喜半阴湿润的环境,耐旱也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为适宜。在园林中多作地被。(45)紫藤 别名藤萝、朱藤、黄环。属豆科、紫藤属,一种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春季开花,青紫色蝶形花冠,花紫色或深紫色,十分美丽。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强。(46)常春藤 五加科常春藤属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气生根,茎灰棕色或黑棕色,光滑,单叶互生;叶柄无托叶有鳞片;花枝上的叶椭圆状披针形,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淡黄白色或淡绿白以,花药紫色。常春藤叶形美丽,四季常青,多栽植于假山旁、墙根,让其自然附着垂直或覆盖生长,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效果。常春藤全株均可入药,有祛风湿、活血消肿的作用,对跌打损伤、腰腿疼、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均有治疗效果。
(47)藤本月季 蔷薇亚科藤性灌木,干茎柔软细长呈藤木状或蔓状。本身无攀缘器官,需人工进行搭架或绑扎,牵引向上,高可达3~4m,花单生或聚生,花茎5.5~13.0cm,花型各异,花色多样,花期较长,可三季开花,且成簇花开放时散发浓香。藤本月季性喜阳光,光照不足时茎蔓细长弱软,花色变浅,花量减少。喜温暖背风、空气流通的环境。适合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中生长,土壤过湿,则易烂根。
(48)扶芳藤 卫矛科卫矛属常绿藤本灌木。高可达数米;小枝方梭不明显。叶椭圆形,长方椭圆形或长倒卵形,革质、边缘齿浅不明显,聚伞花序;小聚伞花密集,有花,分枝中央有单花,花白绿色,花盘方形,花丝细长,花药圆心形;子房三角锥状,蒴果粉红色,果皮光滑,近球状,种子长方椭圆状,棕褐色,6月开花,10月结果。扶芳藤中国分布较广,黄河流域以南广大地区均有分布。生长于山坡丛林、林缘或攀援于树上或墙壁上。该种生长旺盛,终年常绿,是庭院中常见地面覆盖植物。适宜点缀在墙角、山石等。其攀援能力不强,不适宜作立体绿化。(49)炮仗花 别名黄鳝藤 紫葳科、炮仗藤属藤本,具有3叉丝状卷须。叶对生;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丝丝状,花药叉开。子房圆柱形,密被细柔毛,花柱细,柱头舌状扁平,花柱与花丝均伸出花冠筒外。果瓣革质,舟状,内有种子多列,种子具翅,薄膜质。花期长,原产南美洲巴西,在热带亚洲已广泛作为庭园观赏藤架植物栽培。多植于庭园建筑物的四周,攀援于凉棚上,初夏红橙色的花朵累累成串,状如鞭炮,故有炮仗花之称。(50)彩叶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观叶类花卉。常用于花坛、会场、剧院布置图案,也可作为花篮、花束的配叶。繁殖方法为播种和扦插,喜温耐寒适应性强,注意病虫害防治。常木质化,分枝少。叶对生,卵圆形,叶面彩色,因品种不同有黄、红、紫、橙、绿等各色斑纹。花期夏秋季,圆锥花序,花小,淡蓝或带白色。
二、木本类:
(1)夹竹桃族夹竹桃属常绿直立大灌木,高可达5米,枝条灰绿色,嫩枝条具稜,被微毛,老时毛脱落。叶3-4枚轮生,叶面深绿,叶背浅绿色,中脉 在叶面陷入,叶柄扁平,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深红色或粉红色,花冠为单瓣呈5裂时,其花冠为漏斗状,种子长圆形,花期几乎全年,夏秋为最盛;果期一般在冬春季,栽培很少结果。
(2)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 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由6月可开至9 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 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
(3)枸杞为落叶灌木,植株较矮小,高1米左右。枝条细长,先端常弯曲,茎丛生有短刺。
(4)榆树,为榆科落叶乔木,幼树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浅灰色,大树之皮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粗糙;小枝无毛或有毛,无膨大的木栓层及凸起的木栓翅;冬芽近球形或卵圆形。(5)毛竹 禾本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竿高可达20多米,粗可达20多厘米,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壁厚约1厘米;竿环不明显,末级小枝2-4叶;叶耳不明显,叶舌隆起;叶片较小较薄,披针形,下表面在沿中脉基部柔毛,花枝穗状,无叶耳,小穗仅有1朵小花。毛竹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种。毛竹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6)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m,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火棘树形优美,夏有繁花,秋有红果(7)日本晚樱,蔷薇科樱花属植物,落叶乔木,树皮呈银灰色,有唇形皮孔,叶片为椭圆状卵形、长椭圆形至倒卵形。在日本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园艺品种极多,有日本国花之誉。(8)石楠花,圆形树冠,叶丛浓密,嫩叶红色,花白色、密生,冬季果实红色,鲜艳著目,是常见的栽培树种;木材坚密,可制车轮及器具柄。
(9)杨树是乔木,高达15-30m。树皮灰白色,光滑;老时深灰色,纵裂。小枝暗赤褐色,被柔毛;老枝灰褐色,无毛。
(10)梅叶冬青 落叶灌木,高3米。有长枝和短枝,小枝无毛,绿色,干后褐色,均具明显的白色皮孔,长枝纤细。产于仙居、龙泉、庆元、泰顺等地。生于海拔400~1000米的山谷、路旁灌丛中或阔叶林中。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根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之效;叶含熊果酸,对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11)合欢树,落叶乔木,高可达16米,树冠开展;小枝有棱角,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较小叶小,早落。
(12)女贞,叶片常绿,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6~17厘米,宽3~8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圆形,有时宽楔形或渐狭,叶缘平坦,上面光亮,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4~9对,两面稍凸起或有时不明显;叶柄长1~3厘米,上面具沟,无毛。
(13)红叶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为常绿小乔木,株高4-6米,叶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披针形,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春三季呈现红色,霜重色逾浓,低温色更佳
(14)栾树,是无患子科、栾树属植物。为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时纵裂;皮孔小,灰至暗揭色;小枝具疣点,与叶轴、叶柄均被皱曲的短柔毛或无毛。
(15)桂花,是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叶片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16)丹桂,捩花目、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雌雄异株,叶长椭圆形,开橘红色花,香味很浓,树冠圆球形,枝条峭立,紧密度中等。树皮浅灰色,皮孔圆或椭圆形。
(17)连翘 落叶灌木,香港俗称一串金,是木樨科连翘属植物。连翘早春先叶开花,花开香气淡艳,满枝金黄,艳丽可爱,是早春优良观花灌木,株高约3米,枝干丛生,小枝黄色,拱形下垂,中空。叶对生,单叶或三小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缘具齿。花冠黄色,1-3朵生于叶腋;果卵球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喙状渐尖,表面疏生皮孔;果梗长0.7-1.5厘米。花期3-4月,果期7-9月。生于山坡灌丛、林下或草丛中,或山谷、山沟疏林中,海拔250-2200米。果实可以入药。
(18)梅花,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杏属小乔木,稀灌木;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19)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
(20)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21)槐,又名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其荚果跟其他豆类植物不同,肉胶质,在种粒之间收缩,形成念珠状,俗称“槐米”,也是一种中药。
(22)刺槐,又名洋槐。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刺槐花产的蜂蜜很甜,蜂蜜产量也高。(23)臭椿,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至灰黑色,原名樗(chū),又名椿树和木砻树,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
(24)海桐 海桐花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叶聚生于枝顶,二年生,革质;伞形花序或伞房状伞形花序顶生或近顶生,花白色,有芳香,后变黄色;蒴果圆球形,有棱或呈三角形,直径12毫米;花期3至5月,果熟期9至10月。
(25)三球悬铃木,又叫裂叶悬铃木、鸠摩罗什树,悬铃木属落叶大乔木,是二球悬铃木的亲本,高可达30米,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26)梧桐,锦葵目梧桐属,一种落叶乔木。嫩枝和叶柄多少有黄褐色短柔毛,枝内白色中髓有淡黄色薄片横隔。叶片宽卵形、卵形、三角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宽楔形,很少近心形,全缘或有波状齿,两面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
(27)五角枫,为槭树科椒树属的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单叶,宽长圆形,叶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叶柄较细,花较小,常组成顶生的伞房花序:萼片淡黄绿色,花瓣黄白色,子房平滑无毛,翅果近椭圆形。
(28)鸡爪枫,落叶小乔木;树冠伞形。树皮平滑。树皮深灰色。小枝紫或淡紫绿色,老枝淡灰紫色。叶近圆形,基部心形或近心形,掌状,常7深裂,密生尖锯齿。后叶开花;花紫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伞房花序。(29)三角枫,无患子目、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树皮褐色或深褐色,粗糙裂片向前伸,全缘或有不规则锯齿。果核凸出,果翅展开成锐角。
(30)红花檵木 金缕梅科、檵木属檵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叶革质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cm,先端短尖,基部圆而偏斜,不对称,两面均有星状毛,全缘,暗红色。
(31)贴梗海棠 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属于蔷薇科植物,果实可人药,有舒筋活络与和胃化湿的功能。《中华药典》记载的长阳“资丘皱皮木瓜”是一种野生药性木瓜,具有独特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有“百益之果”之美誉。皱皮木瓜也是一种独特的孤植观赏树。枝密多刺可作绿蓠。果实含苹果酸、酒石酸、构椽酸及丙种维生素等,干制后入药,有驱凤、舒筋、活络、镇痛、消肿、顺气之效。(32)楝树 别称紫花树(江苏)、森树(广东)等,为楝属落叶乔木。楝树高达20米。叶互生,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卵形或披针形,锯齿粗钝;老叶无毛。花两性有芳香,淡紫色,腋生圆锥花序。核果椭圆形或近球形,熟时为黄色。种子黑色数粒。喜光及温暖气候,喜肥。(33)杜松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树冠圆柱形,老时圆头形。大枝直立,小枝下垂。其叶为刺形条状、质坚硬、端尖,上面凹下成深槽,槽内有一条窄白粉带,背面有明显的纵脊。
(34)雪松,是松科雪松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
(35)圆柏,是常绿乔木;有鳞形叶的小枝圆或近方形。叶在幼树上全为刺形,随着树龄的增长刺形叶逐渐被鳞形叶代替;刺形叶3叶轮生或交互对生,长6-12毫米,斜展或近开展,下延部分明显处露,上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鳞形叶交互对生,排裂紧密,先端钝或微尖,背部面近中部有椭圆形腺体。(36)迎春花,属木犀科、素馨属常绿直立亚灌木,高0.5-5米,枝条下垂。小枝四棱形,具沟,光滑无毛。
(37)榆叶梅,又叫小桃红,因其叶片像榆树叶,花朵酷似梅花而得名。为灌木稀小乔木,高2-3米;枝条开展,具多数短小枝;小枝灰色,一年生枝灰褐色,无毛或幼时微被短柔毛;冬芽短小,长2-3毫米。(38)碧桃又名千叶桃花,是桃树的一个变种,属于观赏桃花类的半重瓣及重瓣品种,统称为碧桃。华东地区碧桃花期是3月~4月,花朵丰腴,色彩鲜艳丰富,花型多。常见的品种有红花绿叶碧桃、红花红叶碧桃,白红双色洒金碧桃等多个变种。碧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小区、公园、街道随处可见的美丽植物。
(39)紫叶李 别名红叶李,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原产亚洲西南部,中国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广为种植。叶常年紫红色,著名观叶树种,孤植群植皆宜,能衬托背景。尤其是紫色发亮的叶子,在绿叶丛中,像一株株永不败的花朵,在青山绿水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0)紫丁香 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紫丁香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高1.5-4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初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嫩叶簇生,后对生,卵形,倒卵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花淡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冠筒长6-8mm。花期5-6月。生长习性喜阳,喜土壤湿润而排水良好,适庭院栽培,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是庭园裁种的著名花木。
(41)小叶女贞,是木犀科女贞属的小灌木;叶薄革质;花白色,香,无梗;花冠筒和花冠裂片等长;花药超出花冠裂片。核果宽椭圆形,黑色。生境是沟边,路旁,河边灌丛中,山坡。
(42)石榴花,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的花;为石榴属植物,石榴树干灰褐色,有片状剥落,嫩枝黄绿光滑,常呈四棱形,枝端多为刺状,无顶芽。石榴花单叶对生或簇生,矩圆形或倒卵形,新叶嫩绿或古铜色。(43)金丝柳树 形优美,抗病虫能力强。株高7.5米,树干和枝条曲折盘旋,叶片狭窄,长10厘米,浅绿色龙爪柳枝条冬季外观迷人。
(44)紫荆,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原产于中国。性喜欢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蘖性强,耐修剪。(45)枫杨,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幼树树皮平滑,浅灰色,老时则深纵裂;小枝灰色至暗褐色,具灰黄色皮孔;芽具柄,密被锈褐色盾状着生的腺体,叶多为偶数或稀奇数羽状复叶。
(46)南天竹 别名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用中。常见栽培变种有:玉果南天竹,浆果成熟时为白色;绵丝南天竹,叶色细如丝;紫果南天竹,果实成熟时呈淡紫色;圆叶南天竹,叶圆形,且有光泽。(47)火棘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m,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
火棘树形优美,夏有繁花,秋有红果,果实存留枝头甚久,在庭院中做绿篱以及园林造景材料,在路边可以用作绿篱,美化、绿化环境。具有良好的滤尘效果,对二氧化硫有很强吸收和抵抗能力。以果实、根、叶入药,性平,味甘、酸,叶能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是一种极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观果植物。
(48)枇杷,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树高3~5米,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
(49)玉兰:落叶乔木。3月开花,6-7月果熟。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中国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通常用播种、嫁接法繁殖。喜温暖、向阳、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地方。(50)香樟,别名樟树、樟木、瑶人柴、栳樟、臭樟、乌樟; 樟目、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产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国常有引种栽培。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
第五篇: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张掖市委、市政府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全力打造张掖生态优势、凸显张掖生态特色的一个重大建设项目。
张掖坐落在河西走廊中部,南面是祁连山,跨过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北面是合黎山,跨过合黎山是内蒙古高原。目前,张掖境内共有各类天然湿地316万亩。特别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张掖全境,流经345公里,形成了河流湿地62万亩,成为两大高原之间一道天然的分界线和河西走廊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
正是立足于这样的禀赋优势和文化传承,张掖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顺应自然,建设生态张掖,塑造张掖新形象”的重大决策部署,把实施张掖市黑河湿地保护工程、建设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一项重要举措,列为全市“十大工程”的首要工程来加以推进。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依托62万亩黑河河流湿地,建设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11月20日,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通过国家级评审,2011年 4月16日,经国务院审定,正式批准建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继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被批复命名后,我市湿地再次膺取的第3个国家级殊荣。根据规划设计,该自然保护区横跨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三县区,其中高台县辖区内为核心区,临泽县辖区内为缓冲区,甘州区辖区内作为实验区。保护好这片湿地,对于维系两大高原生态平衡,遏制巴丹吉林沙漠持续南侵,维护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国防稳定和民族团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甘州区作为项目建设主体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做好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恢复保护工作的基础上,依托城市北郊3万亩湿地资源,建设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已于2009年12月23日被国家林业部正式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公园规划面积6.2万亩,其中保护完好的天然湿地3万多亩。保护好这片天然湿地,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该区域地处城区北郊、城市上风向,是拱卫城区的一道天然屏障和天然氧吧,对改善城市空气湿度、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该区域又处于祁连山冲积扇最低洼地段,祁连山雪水融化后,其地表水和地下水都要向该区域汇聚,通过湿地的净化后返还黑河下游,对保证下游的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这片湿地是目前全国距离城市最近的天然湿地,具有生物的多样性,其中有各类植物195中、动物124种,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于2009年3月1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全面完成一、二期规划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先后组织实施水源涵养、水系疏浚、生态恢复、水面景观、绿化景观、公园道路、入口广场、亭台长廊、厕所和旅游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建成湿地栈道5公里、非机动车道20公里、亭台长廊14个、入口广场3处,完成退耕还湿地3000亩、恢复湿地植被3000多亩,疏浚渠道23公里、开挖漂流河4公里、修筑围堰坝11道、形成南湖、北湖等湿地水面2800亩。2011年,计划投资1.078亿元,重点完成游客服务中心、流泉会展接待中心、涌泉广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完成6公里非机动车道和3公里湿地栈道建设,实施鸟岛堆筑、水系疏浚、景观绿化和动物观赏区等生态保护工程,全力打造张掖湿地景观特色,努力把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金张掖最美丽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