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神父身上的人文意识

时间:2019-05-15 08:4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伦斯神父身上的人文意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伦斯神父身上的人文意识》。

第一篇:劳伦斯神父身上的人文意识

劳伦斯神父身上的人文意识

提到莎士比亚,我们总会想起一些人,可能是《哈姆莱特》中为父报仇的忧郁王子;也可能是《威尼斯商人》中吝啬的商人夏洛克,或是美丽智慧的鲍西亚;抑或是刚愎自用的李尔王,细细数来,难以尽言。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无数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正是这些或尖锐或丰满的形象承载着他的思想走入作品中,使作品内涵得以无限延伸,使得他的思想能够打破时空的界限,畅誉古今而不衰。

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没有外延的,在他的作品中,每一个对象都有其深度挖掘的潜力,每一个人物都有其隐含的作用,他们的身份或隐或现。《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劳伦斯神父便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人物,他看似不起眼,可是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凄美爱情的光辉下,他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劳伦斯神父具有多重身份,他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见证者,是他们悲剧的导演者,叙述者,预言者。也可以说他只是一个载体,是作者本人在作品中的归宿,承载的是作者本人的思想意识,劳伦斯是一个披着僧衣的人文主义者。

劳伦斯以牧师的身份出现,从许多地方却能发现他的所为与当时封建教会的传教士职责是矛盾的。首先就体现在他是赞同人追求现实生活的,肯定人生存的现世价值,这与封建神学的禁欲主义,来世观念显然是不符的。在了解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情侣的坚定决心后,他积极地支持他们,并且义无反顾的为他们主持合乎宗教教义的婚礼,并在最后的紧急关头为他们出谋划策。鼓励他们勇敢的追求爱情,冲破社会观念的束缚,反抗家族的阻力,甚至不惜违背宗教的教义。在这里,劳伦斯神父行动的指南绝不是宗教的恶俗陋习,或是封建传统观念,他所做只是为了这对年轻人的幸福,为了帮助他们忠于自己的灵魂,追求自己的幸福。在这里,劳伦斯给予了他们理解和宽容,真正的把他们当“人”看待。人不是神的奴隶,不是封建传统的牺牲品。人应该为了自己而生活,忠于自己。

其次,劳伦斯的人文主义精神还暴露于他身上掩盖不住的理性光辉。劳伦斯即使罗、朱爱情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他们悲剧的预言者。我们所知的劳伦斯神父虽然是支持他们结合的,但是他并非如罗密欧一样只被这爱情的美丽外衣蒙蔽,他的思想要成熟很多,所以考虑问题也更全面、深远而且明智。他赞同这份爱情的一个原因正是考虑到这桩婚姻有助于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家弃嫌修好,但是以一位长者的阅历,他也对这对热烈的情人感到忧虑,他在主持婚礼时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样狂暴的快乐将会产生狂暴的结局,正像火和火药的亲吻,就在最得意的一霎那烟消云散。嘴甜的蜜糖可以使味觉麻木,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久远。太快或太慢,结果都不会圆满。”

神父这段话表现了他对爱情的理性分析,道出了爱的真谛,“中和”之爱才能长久。劝诫年轻人不要被爱情冲昏了头,只懂享受一时的快乐,全然不顾后果。罗密欧与朱丽叶便是一时狂热,完全没有考虑违背家庭意旨,不顾两家仇对的现实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所以才带来了悲剧的结局。在这里劳伦斯是主张年轻人理想的思考问题,全面的考虑将要面对的困难,以免措手不及,遗憾终生。

再次,劳伦斯神父还具有哲学家的精神。他首次出场时,一首长诗便将他对宇宙、自然、社会的实质概括无遗。“什么都有它各自的特点,石块的冥顽,草木的无知,都含着玄妙的造化生机。”这体现了他对自然的认识和思考。“草木和人心并没有不同,各自有善意和恶念争雄;恶的势力倘然占了上风,死便会蛀蚀在他的心中。”此处更是由自然延展到人类,揭示出人类与自然的生存规律并无异处。提醒人类认识自己,遵照自然规律行事,造福人类。同时,这里还蕴藏着辩证法思想,“莫看那蠢蠢的恶木莠蔓,对世间都有它特殊的贡献,美德的吴用会变成罪过,罪恶有时反会造成善果„„”物极必反,事物的两面性相生相伴,唯有正确利用,把握好度,才不至于适得其反。这不正是他的哲学思辨精神教给我们的吗。最后,劳伦斯神父的人文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在他是一名真正的战士。他聪慧、果敢,身为教会人员却反对教会的传统,拒做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帮助年轻人追求新的生活,用智慧协助他们为争取爱情而斗争。更最后重要的是,他敢于承担责任,不畏责罚,主动像世人说出事实,承认自己的过失。同时他博爱、仁慈,作为叙述人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宣告天下,两家由此言和,表现了基督的宽容和仁慈的精神。

果敢、博学、仁慈的劳伦斯神父不愧是一个披着僧衣的人文主义者,戏剧最后以两家的握手言和而告终,不失为一个喜剧的结局,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人文主义力量在宗教斗争舞台上的胜利。

第二篇:论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的复杂态度’

论托尔斯泰对安娜的复杂态度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塑造的一个极为震撼人心的悲剧女性形象。曾有人这样形容《安娜·卡列尼娜》——最伟大的小说,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把一个最最美丽、可爱、动人的女性——安娜·卡列尼娜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感情强烈真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她极具悲剧性的命运感人致深。安娜身上体现了列夫·托尔斯泰对女性意识觉醒的复杂态度,与此同时也反映出列夫·托尔斯泰对他所属的阶级文化的效忠。下面我就以三点来论述:

一、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说过:“在婚姻中没有比宗旨不合更大的不幸了。”安娜的不幸恰恰在于她和卡列宁生活宗旨的不合。安娜崇尚精神生活,她视真诚的爱情为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以爱情幸福为生活的目的。卡列宁热衷功名,在官司场上面凝聚着他毕生的追求,使他变成了缺乏人的正常感情的官僚机器。安娜逐渐认识到自己婚姻的不幸,她开始寻求新的依托。正如法国社会学家西蒙·波伏娃所说“在社会中,男人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他首先被视为生产者,他为所从事的工作可以证明他生存的必要性。女人在男性为尊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父兄做主嫁给另外的男性。安娜虽然不是由父亲或者哥哥做主而嫁人的,但是她的婚姻也不是因爱而结合的。几乎还是少女的时候,安娜就由姑母作主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卡列宁。但是卡列宁伪善自私,极端理性、冷酷,生命意识匮乏的人。他的主要兴趣在官场,是一架“官僚机器”。相反,安娜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她与这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是爱情,这种生活窒息了她的生命活力,如同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牢笼中。

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上流社会的社交界贵族们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安娜起初也很安于这样的生活,作为卡列宁的妻子的身份出现在她所属的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子。但婚姻对安娜来说并不是出于自愿的,他们二人的婚姻不是爱情的结晶,更谈不上爱情,这样的婚姻就潜伏着不稳定因素。安娜那貌似平静的心里像火山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激情,毕竟安娜是一个年轻鲜活的女人。安娜的首次与握伦斯基相遇,“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弯曲了的轻微的笑容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分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在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耀着。”在和渥伦斯基邂逅之后,安娜那沉睡的爱的激情和生命意识被唤醒了。安娜开始懂得什么是爱情,她身上活生生的女人突然苏醒了,她发出了强烈的心声“时候到了”,“我要爱情,我要生活”,于是她就不管不顾的享受起爱情来。此后,她身上总流露出一种纯真的、发自内心的对真正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

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中把安娜和卡列宁婚姻的真正不幸归结为两人精神志趣的巨大差异。卡列宁把安娜仅仅当做自己的妻子,而不是当做女人,更不是一个知心爱人,卡列宁从来也不知道安娜是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他们在婚姻当中应享受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卡列宁是一个伪善、僵化、缺少生命活力的贵族官僚的形象,小说通过这一形象严厉批判了那个腐朽的沙皇封建制度和上流社会刻板、虚伪的道德规范。卡列宁平常遵守法规,忠于职守,作风严谨,因而被上流社会称作“最优秀、最杰出”的人。然而,正是这个官僚队伍中的“优秀人物”,却是一个僵化的、生命意识匮乏的人。他与渴望自由、不肯循规蹈矩、富有生命活力的安娜正好相反,而与那个僵死的、保守的和平庸的社会环境则恰恰一致。所以,卡列宁从内心深处难以接受安娜的生活准则,正如安娜难以接受卡列宁。他因为有环境的支持便总摆出绝对正确、居高临下的架势。他每每以社会所允许的宗教和道德规范逼迫安娜就范,给她设置种种障碍;他自己没有感情需要,也就根本不考虑安娜的情感需要。在他这个人身上 0

跳动着的是一颗既不敢同外界抗争,又企图占有一切的猥琐、卑怯的灵魂。而安娜不仅艳丽迷人,雍容优雅,而且表里如一,她的精神与心灵充满了魅力。她真挚、单纯、自然、善良,拥有炽热的感情和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在卡列宁那儿安娜得到的只是形式上的虚无的婚姻。应该承认,建立在非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安娜正是生活在这不幸的婚姻当中,她追求新的爱情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错并不完全在安娜本人身上,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婚姻的不幸也是相当同情的。因而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发出“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呐喊,表明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

二、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女性意识觉醒的惩罚

1、家庭对她的惩罚

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在享受甜蜜爱情的同时却被深深的负罪感困扰着。安娜委身于握伦斯基之后,恐怖和羞愧像怒浪般从心里把她击倒了。她感到罪孽深重,失魂落魄般地呼喊着:“天呀,饶恕我吧!她绝望而凄楚地对渥伦斯基说:“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安娜所受的教育和她信仰的宗教,安娜对儿子的爱和对握伦斯基的爱,使她陷人了深深的自责中。在她不得不向丈夫说谎时,她痛苦过;在告知丈夫真相后,她更加痛苦,她要面临新的选择,要么就委曲求全,如卡列宁所要求她的那样,一心一意做他的妻子,要么就离开卡列宁和握伦斯基生活在一起,但这就意味着她将失去儿子,而没有儿子的生活对安娜来说也是不能想象的。“但是他(卡列宁)知道我不会舍弃我的孩子,我也不能舍弃我的孩子,即使和我所爱的人一道,没有我的孩子,我还是活不下去;但是他知道如果我舍弃了我的孩子,从他那里跑掉,那我的行径就会和最无耻、最卑劣的女人一样。他知道那个,知道我不能够那样做。”安娜不愿意过两重的生活,她起初选择的是离婚,可卡列宁却用谢廖沙来要挟她,使她困惑迷茫。“他们不知道八年来他怎样摧残了我的生命,摧残了我身体内的一切生命力— 他甚至一次都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他们不知道他怎样动不动就伤害我,而自己却洋洋得意。我不是尽力,竭尽全力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吗?我不是努力爱他,当我实在不能爱我丈夫的时候就努力去爱我的儿子吗?但是时候到了,我知道我不能再自欺欺人了,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了我这么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而他现在怎样呢?要是他杀死了我,要是他杀死了他的话,一切我都会忍受,一切我都会饶恕的:但是不,他⋯⋯”而离婚对安娜来说却又是艰难的痛苦的选择。

2、社会对她的惩罚

在当时的俄国,教会虽然准许离婚,实际上条件极其苛刻,必须一方下落不明,这就等于不准离婚,并且离婚妇女不得再结婚。腐朽透顶的俄国贵族社会容忍已婚的男子“毫不扭泥地耽溺于一切情欲”,也容许已婚的妇女苟且偷情,却决不给妇女她应享受的自由、平等的社会权利。安娜不愿在贵族阶层的污泥浊水中随波逐流,她虽然置身于上流社会的社交界中,和培脱西公爵夫人那个风流集团有着联系,但她和那些堕落到姐妓地位的贵妇人不同,她一旦对握伦斯基产生了爱情就公然将之公布于众,从而使得上流杜会为之震惊、恼怒。在这里,道德败坏的男人和妇女可以生活的自由自在,但对于一个生性诚实的已婚妇女来说,即使她由于正当理由爱上另一个男人,如果她希望公开自己的爱情,合理解决这个问题,获得幸福的生活,是根本不可能的。摆在安娜面前的是两条路:或是向虚伪投降,与堕落的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或是蔑视一切阻挠,公开大胆地去爱,不惜为之作出任何牺牲。她对握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正因为它对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了解的。”这不仅表现出安娜对爱情认真严肃的态度,同时也是封建俄国社会中妇女处境在她心理上的某种折射。对于生活在贵族社会中诚实真挚,光明磊落的安娜来说,爱上自己丈夫以外的一个男人是生死枚关的事。作者为安娜的爱情选择了的悲剧结局,做为对她的惩罚,拜伦曾经说过:“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整个的存在。安娜在无爱的环境中饱受生活的痛苦,所以一旦遇到所爱,就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但是安娜的可悲之处在于,她没有将爱情 1

视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爱情与生活等同起来。她一再声明“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认为追求爱情就是探索美好的生活。为了爱情,她离开了家庭,抛弃了丈夫,丢下了心爱的儿子,背叛了上流社会。渥伦斯基作为贵族的一员,他也追求爱情,但仅把爱情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因而,当上流社会逼他在爱情与功名之间选取其一的时候,他被迫选取了功名,冷淡了安娜。正是这种日渐冷淇的态度使安娜心灰意冷,为她所不能容忍,因此,她说:“我的爱情愈来愈自私,而他的却愈来愈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 “而这是无法补救的”,“我要求他愈来愈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他却愈来愈想疏远我。,3、安娜自己对自己的惩罚

“我要爱情,可惜他没有。那么一切都完结了!一定要完结!”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安娜对爱情的迫求是全身心的、孤注一掷的,爱情追求的失败,就意味着生活已经失去意义,生命的价值已不复存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她卧轨自杀了。安娜死前的喃喃自语是控诉的宣言:“一切都是讨厌的。晚钟响了,那个商人那么虔诚的划着十字!好象惟恐失掉什么似的。这些教堂,这种钟声,这种假惺惺的做作,都是为了什么?无非是为了掩饰我们彼此之间的仇恨,就像那些正在破口大骂的车夫样·····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必须用生命作为代价来为自己赎罪。{(安娜是惟一经历了两种不同婚姻(爱情)形式的人物。在作者所赋予的安娜的性格中,我以为激情和活力是其基本的内涵,正是这种压抑不住的活力使美貌纯洁的吉提相形见绌;正是这种被唤醒的激情使她与卡列宁的婚姻、甚至彼得堡习以为常的社交生活、甚至包括孩子谢辽莎都黯然失色。与这种激情与活力相伴而来的是不顾一切的勇气。当小说中写到渥伦斯基在赛马会上摔下马来,安娜因失声大叫而暴露了“奸情”之时,对丈夫说出下面这段话是需要一点疯狂勇气的,“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 那么安娜恰好预示着一种可能:她对家庭的背弃,她的自杀,都是作者想做而未做的。因此,作者对如果说列文这个形象对托尔斯泰来说意味着个人经验的改写,那么安娜恰好预示着一种可能:她对家庭的背弃,她的自杀,都是作者想做而未做的。因此,作者对安娜的深爱、赞赏与恐惧是不难理解的。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安娜的悲剧是由于客观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比如说脱培西之流蚁聚一处的上流社会生活圈子的压力,或者说,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悲剧是由于他们两人都无力也不愿与这个生活圈子一刀两断而导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作者高尔斯华绥认为安娜之死是作者的败笔,是不真实的。从小说本身所展现的事实来看,这一见解是说不通的。安娜与渥伦斯基结合固然会导致社会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并未大到足以毁灭他们的程度,其次,假如这种爱情意味着“获救”和“幸福”,那么承受这种压力就是应有之义。至少,对于女主人公安娜来说,她在与渥伦斯基结合的过程中,她所面临的最大恐惧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摒弃,也不是谢辽莎遗弃的后果,而是她不知道爱情的对象何时会停止这种爱,从而让她的全部牺牲彻底贬值。由此,安娜进入了嫉妒——怀疑——安慰——怀疑——嫉妒的怪圈,并最终导致了厌倦。由此可见,安娜的死是由于厌倦,她的自杀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厌倦压迫着她,使他在任何时候都会采取自杀这一步骤,尽管安娜本人并非完全了解这一点。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安娜的自杀带有那么一点灵机一动的神秘色彩——她去车站并不是为了自杀,而是去等候渥伦斯基。火车进站的鸣叫使她突然想到了死,于是她就走下了站台。她当时表现得异常“清醒”,她甚至感到自己手提包被什么东西挂了一下,又从容地解开了它,但这种清醒何尝不是一种深刻的迷惘。在这里,只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安娜想惩罚他的情人,想让自己的死使对方感到悔恨。她动用了属于她的最后一点资源。

从另外一层意义上说,安娜的死是“注定”的,也就是说,作者托尔斯泰早就将她列入了牺牲者的名单,因为托尔斯泰对激情导致的后果已作了预先的设定,他不相信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婚姻/爱情形式有多大的前途。事实上,作者安排安娜与渥伦斯基在车站月台上的第一次见面,宿命的阴影已经将两人笼罩于其中了。

如果说列文这个形象对托尔斯泰来说意味着个人经验的改写,那么安娜恰好预示着一种 2

可能:她对家庭的背弃,她的自杀,都是作者想做而未做的。因此,作者对安娜的深爱、赞赏与恐惧是不难理解的。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安娜的悲剧是由于客观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比如说脱培西之流蚁聚一处的上流社会生活圈子的压力,或者说,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悲剧是由于他们两人都无力也不愿与这个生活圈子一刀两断而导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作者高尔斯华绥认为安娜之死是作者的败笔,是不真实的。从小说本身所展现的事实来看,这一见解是说不通的。安娜与渥伦斯基结合固然会导致社会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并未大到足以毁灭他们的程度,其次,假如这种爱情意味着“获救”和“幸福”,那么承受这种压力就是应有之义。至少,对于女主人公安娜来说,她在与渥伦斯基结合的过程中,她所面临的最大恐惧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摒弃,也不是谢辽莎遗弃的后果,而是她不知道爱情的对象何时会停止这种爱,从而让她的全部牺牲彻底贬值。由此,安娜进入了嫉妒——怀疑——安慰——怀疑——嫉妒的怪圈,并最终导致了厌倦。由此可见,安娜的死是由于厌倦,她的自杀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厌倦压迫着她,使他在任何时候都会采取自杀这一步骤,尽管安娜本人并非完全了解这一点。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安娜的自杀带有那么一点灵机一动的神秘色彩——她去车站并不是为了自杀,而是去等候渥伦斯基。火车进站的鸣叫使她突然想到了死,于是她就走下了站台。她当时表现得异常“清醒”,她甚至感到自己手提包被什么东西挂了一下,又从容地解开了它,但这种清醒何尝不是一种深刻的迷惘。在这里,只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安娜想惩罚他的情人,想让自己的死使对方感到悔恨。她动用了属于她的最后一点资源。



从另外一层意义上说,安娜的死是“注定”的,也就是说,作者托尔斯泰早就将她列入了牺牲者的名单,因为托尔斯泰对激情导致的后果已作了预先的设定,他不相信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婚姻/爱情形式有多大的前途。事实上,作者安排安娜与渥伦斯基在车站月台上的第一次见面,宿命的阴影已经将两人笼罩于其中了。

三、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身上女性意识觉醒的矛盾态度

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最初构思中,安娜是一个堕落的女人。但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改变了这种构思,赋予了安娜许多令人同情的和美的因素。悲剧主人公应该同时是有罪又无罪的。因为他如果完全有罪,他就成为一个罪人,引不起我们的同情心,而如果他完全无辜,那他就是一个偶然的牺牲者,对我们不会有什么教育意义。安怕正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她所属的那个阶级带给她无法逃脱的罪——精神世界的空虚。列夫·托尔斯泰一方面认为安娜的追求合乎自然人性,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道德观来看,安娜又是缺乏理性的,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所以,在小说中作者对安娜既同情又谴责。他没有让安娜完全服从“灵魂”准则的要求,去屈从卡列宁和那个上流社会,而是同情安娜的遭遇,不无肯定地描写她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但另一面又让安娜带着犯罪的痛苦走向死亡。安娜的追求尽管有合乎善与人道的一面,但离善与人道的最高形式— 爱他人,为他人而活着— 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就是作者对安娜态度矛盾的根本原因。

1907年,列夫·托尔斯泰说:“我选择这个题词“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卷首语),就因为,如我解释过的,要表达这样一个思想,即人们所做恶事将有痛苦的后果,不是来自人们,而是来自上帝,就象安娜的遭遇一样。安娜违背了上帝的信条,就要受到上帝的惩罚,因为我们就住在神的近处。”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宗教法典里,安娜的那种女性的生命力对爱情、自由和幸福的强烈冲动,以及她背弃教会给她的男人而去自己选择男人,都是她犯罪的明证,因而无论列夫·托尔斯泰如何渲染安娜的可爱,并时时流露对她的同情和爱怜,他也依然不肯原谅她的罪过,让她死在了火车轮底下。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假如你是妻子,你就干你那份乏味的工作,假如你有子女,你就必须尽到你为母亲的责任。你没有权利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求改变的是自私和罪过。”他认为安娜为了爱情抛夫弃子,离家出走,没有尽到为妻为母的责任,这种显然缺乏忍让的宗 3

教感情的事情应该受到上帝的惩罚。《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资本主义在俄国一切生活中横冲直撞的七十年代,作者在此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俄国许多重要的社会生活面貌,特别是农奴制度改革后的社会现状。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渥沦斯基—卡列宁的情节线索,反映七十年代贵族社会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生活及其社会关系,一条是列文—吉提的情节线索,反映俄国庄园地主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小说开头“奥布朗斯基家一切都混乱了”这句话是理解全书的钥匙,一切都乱了的不仅是这一家,卡列宁家、列文家、薛杰巴斯基家无不混乱与紧张不安,这反映贵族社会面对资本主义侵入产生的危机,是动荡不安的时代的缩影,这惶乱不安既是小说的总的思想情绪,也决定了作家紧张的精神探索及对笔下人物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态度。

主人公安娜是个年轻美貌的贵妇,在几乎是少女时代就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显贵卡列宁,过了八年没有爱情的夫妻生活。在贵族妇女中,她不只外貌上尤其在精神气质上远远超出她的同伴。安娜是热烈、真挚而丰富的,其性格是一团火,“有一股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但这是被死灰压着的火,又是那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扑灭不了的生命之火,渥论斯基的不顾一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平等的生活,然而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妇女根本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她勇敢地离开了卡列宁,却既被剥夺爱子又无法离婚。安娜蔑视世俗成见和贵族道德,贵族社会就冷酷地弃绝了她,扼杀了她这一点点微小的幸福和自由。与渥沦斯基结合的有限快乐给她带来了无限的痛苦,激情后的冷淡厌倦是她不幸命运的最后一击,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于是黑暗之中的大火终于永远地熄灭了。

《安娜·卡列尼娜》的浓烈的艺术感染力,除了它感人的主题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外,也由于它在艺术上非常完美,技巧上颇多独创之处。在塑造安娜的形象上,作家溶入了自己的审美评价,始终注意显示安娜的美,写她的肖像美、动作美、服饰美、从容的风度、丰富的内心世界,既从正面刻划也从侧面描写,把她与另一少女吉提对比衬托,更让她与枯燥冷漠的卡列宁形成鲜明的对照;心理描写的生动贴切达到了“辩证法”的程度,安娜的常态心理、变态心理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和作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结构上也独具匠心,两条线索形成对照,在对比中对两种生活方式和道德原则作了评价。)

安娜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幸福的新女性,安娜崇尚精神生活,她视真诚的爱情为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以爱情幸福为生活的目的。安娜的婚姻就如一个巨大的牢笼,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婚姻的不幸也是相当同情的。因而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发出“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呐喊,表明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

列夫·托尔斯泰让安娜在享受甜蜜爱情的同时却被深深的负罪感困扰着。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安娜是一个应受到谴责的有罪的抛夫弃子的坏女人,让安娜必须用生命作为代价来为自己赎罪。

列夫·托尔斯泰对觉醒了的女性意识既有认同的一面亦有拒斥的一面,作者的创作心态是矛盾的、复杂的。从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的塑造中流露出他对自己所属阶级文化的效忠。

正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潜意识决定着一切,是列夫·托尔斯泰对他所属的贵族阶级的文化效忠,使他要安排安娜这个不守游戏规则的女子别无选择的走向死亡。当列夫·托尔斯泰安排安娜的死亡结局时,表明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对自己的阶级的文化效忠。因为所有的社会效忠,从属自己阶级的文化,不仅仅有同意谁的意义,还有反对谁的意义,这就是阶级性。

第三篇: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a

丰顺县广洋中学 陈志远

“人文”一词我国最早在《易经》中出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义,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区别于武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它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是人类从野蛮落后到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普通人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对人的关怀。然则概括而言,“人文关怀”是人们指对与“人文”所涵盖的诸多方面的关注、关怀、关心或关爱。

一、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意义。

在大力倡导现代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除了应对教育对象或现象抱着人文关怀的态度以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个体的人文关怀意识。这与学校德育工作任务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为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学校德育是人一生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不仅是学知识、长身体的最佳时期,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阶段”。显然,“人文关怀”是人的思想品德的一种体现,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好对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工作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让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并对小学、初中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数量和篇目作出了硬性的规定。因此,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充分挖掘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原素,逐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鉴赏经典古诗词,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惟、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学生的文化底气,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二、充分挖掘古诗词中人文关怀的原素。

中学语文的教材中所选的相当比重的古诗词,其内容和思想均极其丰富,其中不乏一些极具人文关怀成分的精华之作,也有些是人文关怀思想的反面作品。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做到善于研究,认真解读古诗词中人文关怀的思想内涵,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人文关怀要素。以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1、在吸收古诗词思想精华中培养人文关怀意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中说道:“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而无心织布,惟有叹息,接着断然作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决定,再到后来不愿有违初衷,只“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从来忠孝两难全,更何况她是个女子。相比之下,一方面木兰更喜欢过独立自主的生活,为了人伦亲情她敢为人先、不求功爵,这正是她人格魅力之所在;另一方面可见木兰喜欢过平常人的生活,对战争生活的厌倦。在这一方面上类似的思想再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张养皓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乐府诗《十五从军行》等。

反映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的诗词作品有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观刈麦》等。表现出离别时对友人的关心与劝勉的古诗词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意境开阔,一扫离别时的低沉情调,改变了汉魏以来送别诗的传统格局。再有学过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

功利熏心是人性的扭曲,诗歌熏陶是人文的关怀。语文教学若能多一点“乌托邦”的话,学生便能享受到古诗词的人文关怀,感受到古诗词是醉人的,诗一般的交流、对话是迷人的,看到诗人指点的方向是多彩的,觉得人活着的理由是充分的。若能多一点“乌托邦”的话,学生便能真正体验到诗词大家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等的汉民族精神风范和人文涵养。

2、在批判古诗词思想糟粕中培养人文关怀意识。

要指出的是,在此所谈的古诗词中的糟粕不是说作者的思想完全悖逆常理,而是指作者思想之消极颓废的一面。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更好地引导学生从古诗词所表现的消极、颓废或出世思想中解脱出来,变得积极用世、不断进取。引导学生既要欣赏《天净沙•秋思》中的艺术性极高的意象美,又不能一味地为“断肠人”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愁怀所牵绊。既要学习李白《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要排斥他那“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既不要像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所表现的壮志未酬的消极悲观,也不要像“好声色,不恤政事”的李煜在《虞美人》中“问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沉溺不醒。在通常的情况下,作者在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是强调自我的实现,一旦背离了这个目的,往往生活就没了奔头,情绪上也自然失落起来,变得消沉悲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思想消极的作品,要反取其道,引导学生不能过分追求单一的人生目标,而是要理解人生目标有时可以多元化。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抱着人文关怀的态度,才能将个体有限的能力为自己更为了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实现人生意义的最大化。

第四篇:高职教师人文素养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论文

高职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高职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培养高职生的创新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涉及到种种因素。其中,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到高职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效果。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分析,希望能为提高高职教师人文素养和高职生创新意识提供一定思路。

一、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强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高职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高职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培养高职生的创新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涉及到种种因素。其中,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到高职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效果。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分析,希望能为提高高职教师人文素养和高职生创新意识提供一定思路。

二、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与高职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与高职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息息相关,从某种角度而言,高职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高职生创新意识的强弱。

(一)高职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影响高职生人文素养的高低,进而影响高职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为学生发挥表率作用,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一方面,假若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不够高,他们在与高职生的交往中就会产生不得体的表现,不仅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还会引发负面效应。比如当高职生遇到生活或学习挫折向教师寻求帮助时,人文素质低的教师可能是与学生一起唉声叹气,埋怨命运不公;而人文素质高的教师则会与学生一起寻找解决办法,从较高层次上去引导学生,帮助他们重振信心,从而培养他们的正确“三观”。而这种面对困难不放弃、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正是培养创新意识所需要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文素质不高,会直接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高职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影响他们的教学方式,进而影响高职生的创新意识

毫无疑问,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人文素质高的教师会有意识地挖掘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举一反三,积极开启学生的智慧,尽量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照本宣科和勉强应付。而人文素质低的教师在分析教学案例时,只能拾人牙慧,无法打开教学思路,在教学中存在僵化保守的弊端,即使掌握了一些前沿案例,也只是将前人的研究重复一遍,无法进行拓展性解读,从而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人文素质高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意识,比如他们会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学习知识。而人文素质低的教师仅仅依靠“教材+粉笔+黑板”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气氛沉闷不堪,学生学习兴致缺缺。

(三)提高高职教师人文素养的对策

高职教师人文素养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要提高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现代教育理念明确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他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使他们愿意亲近教师。

2.培养高度的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学生能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作用。

3.不断加强学习。首先,教师要多阅读文史哲等人文书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其次,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了解本专业的前沿信息,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再次,教师要多参加教科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三、结束语

高职教师不断提高人文素养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高职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高职教师要努力提升自我境界和人文素养,为高职教育事业的进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下载劳伦斯神父身上的人文意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伦斯神父身上的人文意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