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火把节

时间:2019-05-15 08:0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4课 火把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4课 火把节》。

第一篇:第4课 火把节

第4课

火把节

2009年3月19日 19:35 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到第页,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3.帮助学生认识“蒿、寨、矫、犄、蝗”5个生字;会写“帕、披、毡、宰、寨、矫、跤、熊、嫉、妒、蝗”11个生字;掌握“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虫”等词语。重点难点

1.重点:教学课文的第二、三部分

2.难点: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幻灯片。

课时安排 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根据需要查找资料(如有关彝族、火把节等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谈话: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是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除了全国人民共同的节日,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特有的节日,我们先交流一下查找的这方面的资料。

3、“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听,彝族朋友在召唤我们了。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准备过火把节那天的活动——打扫房子,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奔向田野山川,围着篝火尽情歌舞,火把节的来历)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大家交流。(通过第2、3两问,了解彝族的民族风情和彝家人的优良美德,从而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巩固练习。

1、交流学习、记忆生字的方法。2、读读写写(课后练习4)

3、词语采集——交流自己从课文中积累的词语。

相关资料

1、彝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

2、火把节

是彝、白、傈僳、纳西、拉祜等族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在火把节上一般举行斗牛、赛马与摔跤等各种竞赛娱乐活动,夜里点燃火把,穿行田间,驱除害虫,并饮酒歌舞。3、词语解释 盛典:盛大的典礼。矫健:强壮有力。激情:强烈激动的感情。企盼:盼望。欢愉:欢乐而愉快。

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不屈不挠:屈、挠,弯曲。比喻在恶势力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第二篇:第4课 猜字谜

第4课

猜字谜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2.导学: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预习展示环节

1.朗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圈出课文中出现的翘舌音。圈 3.认读生字条里的生字。

二、朗读展示 1.朗读展示。

(1)教师范读诗歌或音频播放。

(2)学生展示标出的翘舌音(全不全,画法对不对)(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4)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和易读错的字词。(注意纠正翘舌音)

(5)指生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三、随文识字。★学习第一则字谜。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2.指生评议朗读。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 喜欢 最怕(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3)学生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教师相机指导。(4)导学: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么?”(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6)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①“相、欢、怕、遇”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展示: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相),(木)加(目)就是相,请大家跟我组词,(相,相遇)

②“喜”可以用“猜字谜”“扩词”等方法识记。展示:我用猜字谜的方法记住了(喜),十豆一口吃,谜底是喜,请大家跟我组词,(喜,喜欢)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你们还能读准吗?(2)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6.指导猜谜。

(1)导学:谁来猜猜谜底?(生:秋)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学习第二则字谜。1.指生读第二则字谜。

2.相机学习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1)指多个学生领读短语。

互相尊重 令人感动 万里无云 纯净透明

(2)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3)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相机指导。(4)导学: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6)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①“动、纯、净”是左右结构的字,“令”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展示: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动),(云)加(力)就是动,请大家跟我组词,(动,动作)

学生评价:

②“言、互、万”是独体字,可以用“扩词”“识记笔画”等方法识记。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2)男女生赛读第二则字谜。4.指导猜谜。

(1)导学:谁能猜出谜底?(生:青)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

(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指导朗读积累运用

4.巩固生字,创编字谜,总结全文。

四、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第一关:读生字。

第二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第三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第四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2.创编字谜。

(1)导学:你能尝试着把今天的生字编个字谜吗?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编字谜。(只要学生敢于编就及时鼓励)(3)交流字谜。(4)学生评价

老师评价

(5)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今天回家就把课文中的字谜和你编的字谜说给你喜欢的人猜,比一比谁说得最准确!

指导书写

5.指导书写:

字、左、右、红、时、动、万”。

(1)学生仔细观察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根据田字格上方的笔顺书空生字。(2)试着给每一个生字组一个词语。

六、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2.学生读字。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类吗?

上下结构:字

半包围结构:左 右

左右结构:红 时 动

独体字:万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字、右、红”的书写。(1)教师指导书写“字”。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子”的写法。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字”字,教师巡视指导。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⑥学生再写两个“字”字。(2)教师指导书写“右”。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丿”和“口”的写法。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右”字,教师巡视指导。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⑥学生再写两个“右”字。(3)教师指导书写“红”。

①导学:思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观察“红”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红”字,教师巡视指导。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4)尝试练写其他生字。

5.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6.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并顺手奖励小贴画。板书设计 4 猜字谜

言(讠)

心(忄)

水(氵)

第三篇:第4课植树

第4课.植树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方法

2.初步学会植树的一般方法和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

3.养成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植树的一般操作和养护管理的操作

教学难点:栽植的深浅.操作时学生难以把握

教学准备:树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

①植树造林不但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 害

②植树造林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大事

2.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3.为什么选择3月12日为植树节?

春季,在下雨前的一两天植树最好,因为这些天气的空气湿度大,栽植前后树叶 水分蒸发减少,能使数目成活率高。

二.介绍植树的一般方法

1.植树的工具:铁锹、剪刀、水桶等。

2.植树的一般掌握

①侧枝:

若果树苗的枝条过多,移栽后仍需蒸发大量的水分,可能造成供养不足,使树苗枯萎死亡.所以在移栽树木时要进行合理剪枝.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促使树木的成活

②挖坑:用铁锹在将要植树的地面上挖一个树坑,树坑的深度和直径要比树苗的根系或所带的土球大一些

③栽植:先在树坑的底部回填部分松土,然后将树苗轻轻的放入树坑中扶正,一边填涂土一边将土踩实

④浇水:泥土回填完毕后,现在树坑周围挖成高15--20cm的土壤,土坑内地

应大于树穴,槽约10cm,然后向土壤内浇足够的水,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土根紧密结合,以利用根系的发育,最后盖土成丘.(注意:第一次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

三:课堂交流

1.为了让小数健康成长,使其造福人类,植树后的养护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对比,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

2.学生交流讨论

3.总结:养护管理时应该浇水,施肥,除草等等

四.时间活动

1.联系区委会,少工会给学生创作机会

2.在时间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第四篇:第4课文字游戏

第4课文字游戏

傅瑞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会使用“写字板”,能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词组;了解“定义新词”的方法,了解中文数词的快速输入法。

方法过程目标:能通过自学(看书上图片所示方式)及游戏竞赛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教材重难点:能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词组;了解“定义新词”的方法,了解中文数词的快速输入法。

教法学法:自学、游戏竞赛法

教具、学具准备:广播系统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文字闯关游戏,好吗?首先请在“开始”菜单里打开“写字板与“记事本”,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二、文字游戏第一关:连词成句

要求:写一段话,请你把下面的词语用上(顺序不限)争吵冬眠春天报酬忧虑

提示:为了你能更快的、更顺利的闯过第一关,书上小博士教你一种在“智能ABC输入法”里快速输入词组的方法,请自己

看书试一试。

请学生说说用哪种方法最快?为什么?

请快速完成文字游戏第一关。看谁最快。

三、文字游戏第二关:成语接龙

要求:用“一”字开始写成语,要求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和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相同,看谁写得多。你输入的时候是不是也觉得慢,不要紧,请看书上给你支的招吧!

请最快的学生谈体会:如何能够这样快的原因。

遇到了什么困难?书中也有解决方法。

四、你能定义“智勇双全”吗?试一试?请把试的结果写在书上。

五、自定义好词后如何才能打出来呢?书中有介绍的方法,想一想

或者和其他同学讨论一下,前面加的“U”有什么作用呢?在你这台电脑上定义的新词,在其他电脑上会出现吗?为什么?

六、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竞赛:看谁输入的成语最多。

八、扩展:完成课后作业:看图说话

第五篇:第4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1单元第4课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承大祭(jì)勿施(shī)于人

雍(yīnɡ)虽不敏B.樊(fán)迟错诸枉(wǎnɡ)举皋陶(táo)C.举伊(yī)尹其恕(shù)乎能济(jì)众D.近取譬(bì)弘毅(yì)长处(chǔ)乐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问其目(条目)回虽(虽然)不敏在家(家庭)无怨 B.未达(明白)何谓(说)能济(帮助)C.病(担忧)取譬(比方)弘毅(坚强)D.处约(贫困)处乐(安乐)利(以„„为利)仁

3.下列句子中的“请”字,和“请问其目”的“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B.仪封人请见

C.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D.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4.下列句子中的“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樊迟)问知B.子曰:“知人。”

C.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D.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5.下列句子中的“其”字,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子曰:“其‘恕’乎”

A.请问其目B.尧舜其犹病诸;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下列句子中的“方”字,当“方法”讲的一项是()A.可谓仁之方也已。B.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D.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7.下列句子中的“博”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B.博我以文,约我以礼。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仁者安仁,知者利仁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二、文本精品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做,实践)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加)C.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帮助,接济)D.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扬)10.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②无求生以害仁 ③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④任重而道远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11.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C.何事于仁,必也圣乎D.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下列各项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告诉子贡,看到别人的错误应该终身“恕”,这里的“恕”是指宽恕。

B.孔子认为:仁,就是推己及人,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

C.曾子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但他又认为奋斗终生,死而后已,道路却很遥远。D.“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1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3分)

(2)、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3分)

14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课外选文)

【注】①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②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③摄:统辖。④反玷(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1)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什么?(2分)

(2)、从这两则文字中我们发现孔子具有什么样的仁爱观?(4分)第1单元第4课 1【答案】 C(A.雍:yōnɡ,B.陶:yáo,D.譬:pì)2【答案】 A(家:古代大夫的家族)3【答案】 A(题干和A都是“请允许我„„”的意思,B、D请求,C.请你„„)4【答案】 AC(AC都是同“智”,B.了解,D.掌管)5【答案】 B(都是语气副词,大概)6【答案】 A(B.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C.方圆,D.当)7【答案】 B(B是使动用法,使„„广博,其他都是正常用法)8【答案】 D(A形作名,B使动,C意动)9【答案】 D(弘:广大。)10 【答案】D(①中“以”,介词,“用来”;②中“以”,连词,相当于“而”。③④中“而”,连词,表并列。)11 【答案】D(D项为一般句式。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12【答案】 A(“恕”,不是宽恕,而是从自己出发,去推想别人。)13(1).“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2).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圣”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这并不是说“圣”的境界不可追求。

1.①管仲之器小哉②管仲是仁者

2.孔子的仁爱观,主要是看一个人对全社会的贡献。孔子否定了管仲知礼而肯定他为仁,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而肯定他的大节大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识上能通达。(120.34.175.128)

下载第4课 火把节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4课 火把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4课《中国结》

    第4课《中国结》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湘版七年级下册《中国结》 2、教材简析:这节课集欣赏、工艺制作于一体,表现内容丰富,工艺制作韵味十足,具有特色。通过本节课的工艺......

    汉语拼音第4课

    汉语拼音第4课——d t n l平昌县龙岗小学:王冬梅 教学内容: 教学d t n l 教学目标:学会d t n l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学习d t 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及四声;学习带调拼......

    第13课《火把节之歌》教案

    《火把节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掌握“矫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

    教案设计 将相和第4课

    13.将相和 4 第4课 1.复习字词。 2.简评人物,指导完成作业本第8题。 3.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简评人物,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1.复习巩固。 听写生字新词及本课的成浯。......

    第4课《蚂蚁》教案

    第4课《蚂蚁》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 2.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3.借助,加深对生存、生命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中的第......

    第4课 观察水生植物

    教育科学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植物 第四课 观察水生植物(1课时) 第四课 观察水生植物 【教学内容】观察水生植物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

    第4课画扇面

    第4课画扇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2、技能: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

    第4课 编花篮

    第4课编花篮 学习目标 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