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凉乐舞:隋唐宫廷艺术的瑰宝
西凉乐舞:隋唐宫廷艺术的瑰宝
西凉乐舞,是汉唐以来产生于古凉州,广泛流传在中原且盛名卓著的乐舞。西凉乐舞对中国乐舞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西乐舞文化的大熔炉古代凉州,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其范围涵盖了包括今之河西及周边更广的地域。《晋书》有记载:“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至咽喉”。这一片山川大地,不只是族民麇集,争战兴废,也生长有稻粱棉菽,更有欢歌妙舞。公元四世纪初,中原处于战火之中,而当时汉族人张轨所控制的凉州相对比较安定,大批中原士族文人纷纷来到凉州居住。这些移民的到来,同时给凉州带来了中原地区多彩的文化,其中包括一些汉、魏旧曲一并被带入凉州。同时,西域乐舞也陆续传入河西走廊。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前凉永乐三年(348年),天竺国的朝贡队伍中,有一支12人组成的乐舞队进入凉州。他们带来大量乐器,还带来了歌曲《沙石疆》、舞曲《天曲》等,作为对前凉朝廷的贡品。这是西域文化艺术传入凉州的最早记载。381年9月,北方最强盛的统治者苻坚手下大将吕光奉命征西域,降者三十余国。吕光率兵攻占龟兹撤出时,“以驼二万余头致外国珍宝及奇技异戏”。《隋书·音乐志》载:“西凉乐声,起蔡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可见,作为西凉乐舞代表作的《秦汉伎》,是融合了凉州当地音乐、中原古乐、龟兹音乐和天竺音乐而形成的有自己特色的燕乐。《秦汉伎》传入北魏后,改名为《西凉乐》,被尊为“国乐”。这一时期的河西乐舞,对后世中国的乐舞发展影响极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383年,前秦大将吕光率兵攻占西域,返回时带来著名的西域音乐《龟兹乐》和一支完整的西域舞蹈团。吕光行至凉州(今甘肃武威),得知中原大乱,前秦政权垮台,立即放弃进入中原的打算,在凉州建立了后凉政权。在凉州,龟兹乐舞与河西传统乐舞相互影响,出现了一种西域风格与河西风格、中原族风格相结合的新乐舞,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后来,龟兹乐舞传入长安和洛阳,与中原汉族乐舞相结合,在中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对于这一时期的西凉乐舞,文人墨客赞不绝口。南朝诗人吴均在《小垂手》中写道: 舞女出西秦,蹑影舞阳春,且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杜牧在《河湟》中写道: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西凉乐舞的繁荣景象,在敦煌莫高窟早期的壁画和雕塑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如伎乐菩萨的舞蹈造型、天宫伎乐的乐舞姿态、飞天的自由翱翔、彩塑菩萨的各种姿式等等。这些为佛国创作的壁画和彩塑,其实都是当时世俗生活中乐舞形象的写照。酒泉丁家闸的魏晋墓中有一组壁画,集中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奢华生活。其中一幅名为《墓主燕居行乐图》的壁画,可以看作当时的河西乐舞繁荣的缩影。壁画中,有一支跪坐的乐队,首席的乐师弹筝,三个乐女演奏琵琶、笛和腰鼓;下方演出百戏,画面上两个女伎穿彩衣、赤足,在长席上翻斤斗。南侧的画面上,中间的舞女手势云扇,回旋起舞,彩裙翩翩,呼之欲出;左边舞女身体跃动,仿佛且歌且舞;中间还有两个拿大顶的舞伎,也是栩栩如生。这一组画面,被专家认定为中国最早的杂技舞蹈画面。由此可以想见当时西凉舞蹈艺术繁荣的情景。西凉乐舞之所以能够流传于河西而风靡于中原,同样是因为河西保存并向中原输送了一大批艺术人才。这批人被称作“乐工”和“伶人”。《魏书·乐志》记载说:“晋永嘉之乱,太常乐工多避地河西”,“(魏)平凉州,得其伶人器服,并择而存之”。这批乐工和伶人及他们的后裔,或聚集于五凉的庙堂之上,或散布于河西的村镇之间,他们承先启后,通过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为魏周乐舞的复兴和隋唐艺术的发达,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隋唐宫廷燕乐中的“座上宾”凉州及河西不仅在引进西域乐舞方面开风气之先河,而且在融合中西乐舞,吸取西域乐舞丰富的营养等方面延及到隋唐。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凉乐舞和西域民族乐舞在中原一带普遍流行起来。隋文帝开皇初(581年),宫廷制定了以“国伎”(西凉乐)为首的七部乐。隋炀帝时期,又增加了两部,使宫廷音乐达到九部。这九部中,七部是由河西输入的。有文献记载,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巡到河西,召开西域诸国的贸易洽谈会。当时,西域27国均派使者前来参加。为迎接各国来使,西凉乐舞故乡的艺术家们尽展其出众的才艺,凉州、甘州一带的百姓盛装观看,夹道欢迎各国使者的群众队伍长达数十里,场面十分壮观。唐代时,从河西到中原,人们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乐舞欣赏方面“求洋”、“求新”,成为时代潮流。当时流传于陇原的乐舞,除了《西凉乐》,还有《白舞》《方舞》《鹤舞》《花舞》《剑舞》《胡腾舞》《胡旋舞》《舞狮》等舞蹈,其中大部分乐舞带有浓郁的西域风格。至于盛传全国的《霓裳羽衣舞》,也是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的,而《婆罗门曲》是由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给大唐朝廷的。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确实喜欢外来的乐舞。盛唐时期流行的乐舞,大都由西域传入河西,再从河西传入长安和洛阳,最后传向全国。即使今天,在大江南北仍能找一些大唐乐舞的足迹。如《霓裳羽衣舞》,被誉为中国音乐舞蹈史上的明珠,至今还在演出。唐代诗人张祜曾在《悖拏儿舞》一诗中描写《顶碗舞》的表演:春风南内百花时,道唱凉州急遍吹。揭手便拈金碗舞,上皇惊笑悖拏儿。这种头顶碗、手拿碟的舞蹈表演,至今仍在河西走廊民间流传。河西走廊乐舞繁荣的盛况,在唐代诗歌多有描写。如元稹《西凉伎》: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
大型乐舞《西凉伎》传入长安后盛极一时,成为唐朝宫廷重大活动中必演的节目。这里描绘的《狮子舞》,是《西凉伎》中的一部分。诗人白居易和李端也写了《西凉伎》诗,盛赞西凉乐舞。白居易写道: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从诗中来看,当的《狮子舞》主要由胡人表演。诗中描写的“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的狮子,至今仍在甘肃流传,在民间社火中可以见到。唐代的河西地区,连地方首脑也能歌善舞。唐代诗人岑参写道:“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出土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敦煌舞谱》,虽是残卷,却记载了唐代流行于西北地区的数十种舞谱,由此可见当时河西地区乐舞繁荣的程度。此外,敦煌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华丽的乐舞场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敦煌乐舞演出时的盛况。凉州大曲是《西凉乐》的发展和继续,也是在《西凉乐》基础上派生的大型歌舞音乐。有资料记载,唐玄宗开元中(727年),西凉府节度使杨敬述率领优秀乐工、舞伎、倡优,浩浩荡荡前往唐都长安,进献了凉州大曲。《开天传信记》详细记述了进献时的情景,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将凉州献乐人召进皇宫,又宣亲王、大臣、贵族们一同进殿观赏。凉州歌舞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和优美动听的音乐,使在场的众亲王和大臣们都情不自禁击节叫好,一同向玄宗拜贺,幸获如此佳贡。从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歌舞大曲——凉州大曲,便在长安宫廷站住了脚。后经多次加工提炼,特别是得到深通音律的唐玄宗亲自加工整理并将其改编为《霓裳羽衣曲》,由杨玉环等宫廷佳丽伴舞,成为唐代乐舞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霓裳羽衣舞》。找寻逝去的乐章隋唐时期乐舞文化的繁荣,培育了一批著名的艺术家。如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县)人、著名音乐家牛弘,在隋朝宫廷任职期间,先后主持修订律历和音律,对中国古代音乐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编撰了《音律志》一书,对后世影响极大。又如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辛彦之,曾是隋朝宫廷“雅乐”的制定人之一。再如陇西人、唐朝著名琴师董庭兰,将《胡笳》整理为琴谱,创编了《大胡笳》《小胡笳》等曲谱,一时名动京城,被人尊称为“董大”。著名诗人高适在《别董大》中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对董庭兰音乐方面成就大加赞赏。著名诗人崔珏、李颀也对董庭兰音乐方面的成就赞不绝口。崔珏在《席间咏琴客》中写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从敦煌莫高窟的乐舞文献、壁画、彩塑中,也可以看到这一时期陇原乐舞繁荣的盛况。在莫高窟的藏经洞中,发现了大量古代音乐文献,其中包括敦煌曲谱、敦煌变文、敦煌宝卷、曲子词,以及绢画、纸画和经幡上的舞蹈形象,还有关于乐僧、乐工和艺人的登记材料等等。分析这些乐舞文献,可以看出当时河西地区乐舞文化的基本面貌。考古学家樊锦诗曾在《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一文中,谈到敦煌石窟的艺术价值时说,敦煌壁画中有乐舞题材的洞窟达200多个,绘有众多乐队、乐伎及乐器。据统计,敦煌壁画和彩塑中,也展示了大量的乐舞形象。据不完全统计,莫高窟涉及乐舞形象的洞窟200个以上,各种乐伎形象超过3000身,壁画上的乐队约500组,展示的各种乐器达4000余件。通过河西一带大量出土的各个时期的石窟壁画、墓葬壁画、画像砖、随葬品等文物,我们今天仍能依稀看到西凉乐舞在当时的影子,领略到西凉乐舞的动人风采。西凉乐舞所蕴含的音乐、舞蹈艺术的内涵,以及它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中国音乐、舞蹈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西凉乐舞在千年的传承薪火中,甚至找不到她的一段完整乐谱,现在人们已经无法听到和看到其真实的形态了。但她曾有过的煌煌巨响,入云高唱,翩翩舞姿,在壁画中,在历史文献里都令人遐想万千……毫无疑问,西凉乐舞是人间乐舞中的精华。(原载于2016年香港《商报》)陈自仁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政府文史馆馆员、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副会长、甘肃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甘肃省老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图书馆学会副会长。出版个人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70余篇,约600万字,代表作品有《陈自仁文集》1-8卷(2005年前的主要作品),民间文学研究专著《心灵的记忆》,文化史研究专著《陵谷沧桑——八千年陇文化》,长篇人物传记《陇上翘楚》,长篇纪实文学《敦煌之痛》,长篇小说《苍山遗恨》《白乌鸦》《回惊天下》等。个人著作先后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图书奖、第十一届冰心图书奖、2001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第三届“蒲公英优秀作品奖”、甘肃省特别优秀图书奖、湖南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一等奖、甘肃省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荣誉奖、第三届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第七届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第四届黄河文学奖、甘肃省优秀图书奖、第四届甘肃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第五届甘肃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等省部级上奖励。
第二篇:话剧艺术的瑰宝──简谈《雷雨》.docx
话剧艺术的瑰宝──简谈《雷雨》
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优秀作品《雷雨》,是杰出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雷雨》在一九三四年问世后,立即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及对旧中国黑暗现实的深刻揭露,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喜爱,从国内到国外,发生了很大的影响。《雷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话剧艺术从初创时期走向了成熟阶段。
一
《雷雨》这个戏反映了五四运动前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上层社会的腐朽与罪恶。作品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黑暗生活。通过环绕着封建家长、买办资本家周朴园的复杂矛盾,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作品戏剧冲突是这样开始的:周朴园一登场,就强令他的第三任妻子蘩漪喝下一付苦药。因为蘩漪执意不从,他大发雷霆,甚至不惜动用封建家法。强烈的人物性格冲突与周公馆里郁热、沉闷、令人窒息的环境互相呼应,立即把读者带入了大雷雨即将来临的氛围之中。随着戏剧情节向前进展,周家错综复杂的矛盾越来越深入地表露出来。在周朴园离家期间,不愿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的蘩漪,与前妻之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自私、怯懦、喜新厌旧的周萍又勾引了仆人鲁贵的女儿、善良纯洁的丫头四凤。现在,周萍为摆脱蘩漪,正准备到父亲的矿上去做事,而繁漪为拖住周萍,又找来鲁贵的妻子侍萍,打算解雇四凤。戏剧冲突的第二个回合开始于侍萍来到周府。她惊愕地发现这里竟是三十年前引诱她生下两个儿子,又在大风雪夜把她赶出去的周朴园的家。从蘩漪的嘴里,她知道了自己最怕发生的事──女儿重走自己的道路──终于发生;与周朴园的意外相见,又使他在心灵深处埋葬了三十年的创伤重被撕开;在极度的痛苦中,她决心带四凤永远离去。但是,无情的命运却偏偏拖住了她。最后,在大雷雨的夜里,戏剧冲突发展到了高潮,疯狂的蘩漪当着大家的面,撕毁了周朴园的“尊严”,破坏了周公馆的“平静”,一切真相都暴露出来了。四凤恸哭着触电而死,周冲为救四凤也丧了命,周萍用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体面”、“园满”、“最有秩序”的堂皇周府,从此土崩瓦解,只有鲁大海,走自己的路去了。
《雷雨》中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正是五四运动前后腐朽、没落的旧中国社会的一幅缩影,从剧中每个人物具体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性格的冲突中,反映了二十年代中国革命即将到来的社会面貌。作家通过艺术形象、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旧家庭、旧制度,由于它的反动性与腐朽性而导致的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黑暗中国进行深刻有力的揭露与抨击,从而使《雷雨》成为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名著。周恩来同志曾指出:《雷雨》是一个好戏,“合乎那个时代”,“这样的戏,现在站得住,将来也站得住。”因为,通过《雷雨》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将会教育青年后代痛恨旧社会的黑暗制度。
二
文学艺术要通过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特别是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它的首要任务就是塑造出有灵魂、有血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以达到感染、教育群众的目的。曹禺的剧作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整部《雷雨》中,作家集中力量在写人,不仅准确地表现人物的脾气秉性、身分气度、喜怒哀乐,而且时时注意刻画人物在戏剧进程中真实细致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课本选录的《雷雨》第二幕周朴园与鲁侍萍意外相见的一场戏,是全剧着重塑造周朴园的一段重场戏。
周朴园,出身于封建世家,又曾留学德国,是一个“兴家立业”的“有教养”的绅士。但是,这个外表一副“道德面孔”的大人物,从年轻时代起就干下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在他的血脉里,既流动着封建阶级的冷酷,又填充着资产阶级的虚伪。通过这一场戏,作家把他冷酷、专横、虚伪、自私的个性鲜明深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是周朴园的第二次登场。在此以前,我们已经领略过他作为封建家长的威严。到这一场,作家又深入地挖掘了他灵魂的另一方面。他的上场,是为了逼迫蘩漪去看她并不存在的神经失常症。他不顾繁漪的反抗,冷酷地训斥她,大声地命令她,还限令周萍陪大夫追到楼上去看病。对妻子的痛苦,毫不动心;对妻子的折磨,毫不顾惜,廖廖几笔,把他自专、自是、唯我独尊的灵魂袒露无遗。这一小段戏,既深化了周朴园前面固有的冷酷、专横的性格,又引出了他和侍萍狭路相逢的新冲突,这是这场戏的主要冲突:被周朴园坑害了三十年的“死去”的侍萍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他标榜了几十年的“柔情蜜意”受到严峻现实的挑战。
从第一幕开始,作品反复渲染了周朴园对侍萍的“眷恋”和“恩义”:不许搬走侍萍喜爱的旧家俱,不许打破侍萍不能开窗的旧习惯,甚至教训周萍为了生母而改正过错„„而这一切,都是在确信侍萍已死,对他的阶级利害没有丝毫损害的前提之下。这种渲染,既是为了揭露他的自欺欺人、自我标榜、自我安慰,更是为了反衬他在一旦与侍萍相见时的突然变化,剖开他虚伪、自私的丑恶灵魂。当活生生的侍萍以下等人的身份站在他面前时,他吓呆了。阶级的利益、阶级的本能立刻占据了他内心世界主导地位,驱使他撕下伪善多情的面纱,露出凶狠的本相。他厉声地质问侍萍:“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冷酷无情地指责侍萍:“三十年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他害怕侍萍有背景,害怕自己的丑事从此隐蔽不住。最后,他使出自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一纸支票,一句恩断义绝的语言,入木三分地剖露了周朴园丑恶的灵魂。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完全取代了三十年的“柔情蜜意”,作家没有用一点议论与提示,“高尚”、“多情”的伪君子假相彻底揭穿了。
这里有一个常常遇到的问题: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究竟有没有一点真情?这是需要从生活的真实出发进行具体分析的一个问题。我以为,这种怀念,既是他虚伪性格的反映,又是他复杂情感的表露。前面的怀念思恋与后面的冷酷无情,对立统一于周朴园的头脑中,而前者是枝节,后者是本质。他三十年来念念不忘于侍萍,是在侍萍已经不会对他的社会地位构成任何威胁的前提下。从戏剧情节看,他抛弃侍萍后虽然娶过二个妻子,却都没有得到家庭的幸福和温暖,回想起来,还是年轻时和侍萍的相处,给他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因此,“对侍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但是,当前提一旦破灭时,当他的思念之情一旦与他的名誉、地位、体面相冲突时,这种感情必然要服从于阶级利益,必然会立即轰毁。作家这样描写,使周朴园这个典型形象更加真实,更加具有深刻的说服力。
侍萍的遭遇,是旧中国黑暗社会罪恶的有力证明。她善良、刚强。一生受尽了剥削阶级的摧残而无处申诉。她千方百计要保护女儿不再遭受欺凌,但纯真的四凤终究未能逃脱与她同样的命运。这是一个引起人们强烈同情的劳动妇女形象。有的人责备她不该与周朴园相见,不该信天、认命。我以为,这未免是过于简单化的理解。剧中的侍萍,是真实可信的,是生动感人的。过去的历史曾给她留下深重的创伤,她为躲开这不公平的命运而受尽苦难,但反动的社会制度和现实的阶级关系注定她摆脱不开痛苦的命运。与周朴园意外相见后,几十年的苦难经历使她对周朴园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对他不存在任何幻想。刚强的骨气使她断然拒绝了周朴园给她的物质补偿,撕碎了那张巨额支票。作为妇女和母亲,她仅有的一点善良愿望就是看一眼亲生的儿子周萍。在与周朴园形象的鲜明对比中,作家表现了对侍萍的深切同情,着意刻画了被压迫者善良美好的心灵。至于她把自己的厄运归之于天命,这是那个时代里还未觉悟的劳动妇女唯一能找到的解释。对于她,我们不能作超越时代的不合理要求。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曾经指出:“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在这段选场里,作家正是通过周朴园,鲁侍萍的典型形象,揭露现实的黑暗,以引起人们对旧制度的反抗和斗争,突出地表现了《雷雨》具有的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三
曹禺的剧作以精巧的艺术结构著称。他善于根据所要表现的生活,精心地设计与组织戏剧冲突,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展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使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感染力量。《雷雨》的艺术结构,充分体现了“精巧”的特点。剧本反映的是旧中国黑暗社会,而集中于两个家庭的纠葛之中;剧中反映的生活前后历时三十年,但经过作家的匠心安排,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被浓缩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场景上,除去第三幕是鲁家小屋外,其余三幕都在周公馆客厅;而且,仅仅用了八个人物,就把整部故事情节纵横交错地组织起来。两家人三十年的新仇旧恨,两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前后勾连、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地迅速展开,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
即以这段选场为例。侍萍来到周府,推进了戏剧冲突的尖锐化,使观众的心紧张起来。鲁贵三番五次进出,一再强调老爷要雨衣和老爷要太太去看病,看来似乎琐碎,实则在为周朴园的登场进行渲染和铺垫,造成他出场的必然性。周朴园的上场,既强化了他和蘩漪这一对矛盾的激烈程度,又正面展开了他和侍萍这一对矛盾的戏剧冲突。他和侍萍的交锋,从误认为是一般仆人而责备、发威、到叫住她询问,到惊愕于侍萍未死急忙拒绝会面,到弄清真相后的严厉斥问、冷酷指责、情急表白、紧张探测,最后彻底撕破了伪善的假面。在戏剧冲突的进展中,周朴园的丑恶灵魂被一步深入一步地挖掘出来,他内心深处的阶级本质得到突现。
高尔基在《编剧本》一文中曾经总结过:“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对于话剧这一艺术形式,语言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要求作者对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进行提炼、概括加工为具有鲜明的性格、强烈的动作、富于表现力的艺术语言。曹禺尤其擅长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构成强烈的人物性格冲突,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选场中周朴园逼蘩漪看病的那段对话。蘩漪故意地问周朴园要她“上哪儿?”“克大夫?谁是克大夫?”好像不知道要看病,也根本不认识克大夫,其实,几分钟以前鲁贵就曾三次告诉过她。她这样发问,是有意地表现不服从周朴园的命令,表示她的“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的本性的”反抗性格。最后的一句话:“你!(不经意地打量他)你忘了你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啦”!和一个动作:“迳自由饭厅门下”包含了多少轻蔑与嘲弄之意。与第一幕终于忍耐着被迫吞下苦药相对比,这几句短短的台词,几个简洁的动作,展示了她思想性格的发展,加深了她的性格特色。而周朴园的一句责问:“你怎么还不去?”一句命令:“你应当听话!”只用了十一个字,却活脱地刻画出他君临一切、滥施淫威的暴君嘴脸,强化了他专制、凶横的性格。
在周朴园与侍萍相见的重场戏中,突出地表现了作家对自己的人物是多少熟悉。他仅以三言二语就使人物活生生地站立起来。同时,也表现了曹禺特别注重于描绘人物内心微妙的感情波动,善于以最准确,最形象的言语挖掘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侍萍已经知道面前就是三十年前的周朴园,周朴园却并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谁。第一层的几句责问,还只是封建家长惯使的威风;第二层的查询旧事,则持续着三十年来怀念亡妻的“多情”,此刻的语言舒缓、顺畅、夹带着“沉思”“眷念”;发展到第三层,侍萍微露端睨,他急切地要探问真情,但事关“大人物”的身份地位,因此用语必然吞吞吐吐、假假真真,以遮掩自己的隐恶。随着侍萍一步步揭出真相,周朴园一步步陷于被动,两个人物内心交锋越来越紧张,戏剧冲突也随之激化起来。侍萍沉重的叙述,三十年前的悲惨景象再现了,周朴园再也维持不住道貌岸然的面孔,只能“汗涔涔”地说出一个“哦”字。当侍萍问到:“老爷,你想见一见她吗?”二个急忙的“不,不,”吐露了他内心深处的恐惧。最后,弄清侍萍就站在面前,他徐徐立起:“你,你,你是„„”这是他很怕承认又无法否认的本能反映,一声低而拖长的“你是„„”展现了周朴园此刻剧烈的心理活动。他在迅速思考着侍萍的存在对自己的利害关系,这中间经历了一段不很短的思想路程。在一个刹那的停顿之后,他脱口而出的话是:“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那套多情、怀恋再也装不出来了。刹那的停顿,反映出对于经常思念的少女,已经被折磨成连他都认不出的贫苦老妇人而感到的幻灭;两句质问,则深入地揭露了他自私、冷酷的阶级本性。这一段对话,精炼而又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内心十分复杂的思想情感,细致入微地揭示了人物深藏在心底的心理活动。
高尔基还曾讲到:剧作家创造自己的人物性格,“无疑只能依靠语言的力量,依靠细心挑选最有力最准确的字眼,像欧洲最伟大的剧作家们所做的一样。”《雷雨》的人物语言可谓达到了这一境界。
第三篇:模块三:“艺术瑰宝——中外画家作品欣赏”主题单元设计
“艺术瑰宝——中外画家作品欣赏”主题单元设计
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后,让我对自己的教研能力有重新认识,对自己的教学能力重新审视,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今后在美术教学工作中,多加专研,多思考、多研究。本人还是第一次做主题单元设计,水品有限。还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本主题单元设计,选自本人任教的美术学科七年级13册美术课程的“艺术瑰宝”单元内容。根据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本主题单元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教学中选择是以国内外优秀艺术家代表:齐白石和毕加索的作品为主,如:齐白石的代表作品《虾》、《蛙声十里出山泉》;毕加索的代表作品《格尔尼卡》等。通过介绍画家生平和作品,重点了解中西方文化艺术。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含义。
2、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讨论、阐述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体会中国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同时通过本课题学习,引领学生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第四篇:中国禁止出国(境)展出的64件顶级国宝-----华夏文明的艺术瑰宝
曾侯乙编钟
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 湖北省博物馆
鸭形玻璃注-北燕
1965 年9月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此器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玉边璋--商代
通长54.5公分,遍体满饰图案,生动刻画了原始宗教祭祀场面,内部结构与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两侧各立有一牙璋,右边的山头伸出一个状若象勾状物横在两山之间。这些图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应,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这是要赐福于下界的表示。三星堆遗址出土。现藏于: 四川省考古研究所。
金缕玉衣--汉代
中国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按死者等级分为金缕、银镂、铜缕。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保存完整,形状如人体,各由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每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严密设计和精细加工,可见当时高超的手工艺水平。----全国有几个博物馆都有金缕玉衣,本张图片也许不是河北博物馆金缕玉衣的图片 现藏于河北博物馆------
九龙九凤冠--明代
即大明孝端显皇太后凤冠,明定陵出土的凤冠共四件,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各一顶,冠上饰件以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冠上还饰有数量不等的珍珠宝石。其中一顶计有珍珠3500余颗,各色宝石150余块。现藏于定陵博物馆!
三龙二凤冠--明代
即大明孝端显皇后凤冠,明定陵出土。高26.5厘米口径23厘米,凤冠共用红、蓝宝石一百多块,大小珍珠五千余颗,色泽鲜艳,富丽堂皇,堪称珍宝之冠。
十二龙九凤冠--明代
大明孝端显皇后的凤冠。冠上饰十二龙凤,正面顶部饰一龙,中层七龙,下部五凤;背面上部一龙,下部三龙;两侧上下各一凤。龙或昂首升腾,或四足直立,或行走,或奔驰,姿态各异。龙下部是展翅飞翔的翠凤,全冠共有宝石121块,珍珠3,588颗。凤眼共嵌小红宝石18块--解释一下:汉服分常服与礼服,也就是家居服与参加重要活动的礼服,这样的凤冠只有在国家的重大活动中才会戴
六龙三凤冠--明代
大明孝端显皇后的凤冠,整个凤冠,共嵌宝石128块(其中红宝石71块、蓝宝石57块),装饰珍珠5449颗,冠总重2905克。由于龙凤珠花及博鬓均左右对称而设,而龙凤又姿态生动,珠宝金翠色泽艳丽,光彩照人,使得凤冠给人端庄而不板滞,绚丽而又和谐的艺术感受,皇后母仪天下的高贵身份因此得到了最佳的体现,为定陵中出土的凤冠之首。现藏于定陵博物馆!
“五星出东方”护膊--汉晋时代
出土于新疆,五重平纹经锦,经密220根/厘米,纬密24根/厘米,宝蓝、草绿、绛红、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经根据纹样分别显花,织出星纹、云纹及孔雀、仙鹤、辟邪虎等禽兽纹样,纹样题材新颖、风格别致;织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小篆文字。白色绢缘系经密50根/厘米,纬密40根/厘米,系带经密60根/厘米,纬密28根/厘米。具有极高价值
铜奔马--东汉
其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马作飞驰状,高昂首,尾上扬,口张作喘息状,3足腾空,右后足正巧踏在一只疾飞的燕背上。那只奋飞的燕子在翱翔中突遭马蹄踏中脊背,霎那间吃惊地回首反顾;而奔马也头稍左顾,好象也要弄清踩着了什么东西。奔马与飞燕在这一瞬间的动作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代的艺术家设想出如此浪漫、巧妙、引人入胜的意境,烘托、反衬出骏马的神速,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长信宫灯--西汉
灯盘中心有一钎可插蜡烛,灯罩与灯盘可转动开合,便于调节灯光亮度和角度。宫女右臂为烟道,烟经底层水盘过滤后,便有烟而无尘,可减少室内的烟炱以保持清洁。灯上有九处刻铭,计65字,其中有“长信”二字,为汉文帝皇后窦氏所居宫名。长信宫灯造型优美,构造精巧,为汉代灯具中的杰作,体现了古代汉族匠师的创造才能以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
卧马--西汉
高144,长260厘米,头部平仰,一只前腿向前伸出,马蹄用力 着地,另一只前腿微屈抬起,准确细致地表现了卧马由静面动的动作过程,挽起的马尾,突出战马的特点,庞大的驱体,成为一种顽强不屈的力量的象征,现藏于:茂陵博物馆
野猪--西汉
长163,宽62厘米,刻划手法简洁,猪的双目锐利,尖嘴前伸,缩颈贴耳,显得顽劣而又机警,拱身伏地,形象非常逼真。现藏于:茂陵博物馆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卧象--西汉。
高58,长180,宽103厘米,前肢盘曲,表现出睡眼惺松的憨态,鼻子斜搭在前足上,宁静中透出顽皮可爱的神情,头部轮廓采用圆雕的手法,刻划出了小象的温驯性格,栩栩如生。现藏于:茂陵博物馆
大盂鼎--西周西周康王时期
鼎高一百.八厘米,口径七十八.三厘米,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并饰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铭文大字,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书法的成就而言,当以大盂鼎居首位。现藏于: 中国历史博物
跃马--西汉
高1.50米,长2.40米在汉代与匈奴的战斗中,战马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有“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的说法。能征惯战的霍去病生前与战马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雕塑家以象征性手法,把战马塑造为正义、善良、勇敢的化身。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骠骑将军霍去病那种博大的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表现我们汉民族精神勇敢的一面!现存茂陵博物馆
中山王铁足铜鼎--战国时期
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径65.8厘米。中山王鼎为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圆腹圜底,双附耳,蹄形足,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鼎身刻有铭文469字。据鼎铭得知,此鼎为奉祀宗庙的礼器。中山王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也是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战国青铜器。铭文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叹服
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唐代
卧牛--西汉
西汉茂陵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之一,是一批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古代石雕艺术珍品,是两千多年前汉文化遗产,举世无双的古代雕刻艺术杰作。石刻表现手法洗练,雕凿勾勒并用,以意运斤,精微入化。相石拟形之构思,有石破天擎,神全意足,浑若天成之妙,乃我国古代雕刻艺术,以写实象生与写意并重之优秀范例。作品风格凝重刚健,恢宏含蓄,是一批最能代表中华民族雄厚气质的艺术瑰宝。现藏于:茂陵博物
伏虎--西汉
长200厘米,宽84厘米,这件作品是霍去病陵墓群雕中一件十分著名的作品。与其他石雕一样,《伏虎》也是利用整块石料因材施艺而成的。在形象刻画上,作者采用了写实手法:石虎沉着地卧在那里,神情机警而威猛;它的四肢强健有力,长长的尾巴卷搭在后背上,仿佛正蓄势待发,准备扑向猎物,表现智慧勇敢的一面!
现藏于:茂陵博物馆
虢季子白盘铭文
大概译文:在军事行动中勇武有为,经营着天下四方。进击征伐玁狁,到达洛水之北。斩了五百个敌人的首级,抓获俘虏五十人,成为全军的先驱。威武的子白,割下敌人左耳献给了王,王非常赞赏子白的威仪。王来到成周太庙的宣榭,大宴群臣。王说:“白父,你的功劳显赫,无比荣耀,赐给大钺,用来征伐蛮夷。(子白作器以使)子子孙孙万年永远地使用
蛇纹屏风铜托座-西汉
西汉。高23.4、长46.45、宽29.4cm。是屏风正间两边的托座。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套筒,如“之”字形,用来套入屏风的柱、枋;二是支托,由三条相互绞缠的蛇组成,蛇体正中两面各伸出一个,以保持屏风的平稳。蛇是古代越人崇拜的图腾,由此可见这是一件有地方特色的器物。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
朱雀屏风铜顶饰--西汉
立于屏风两侧转角的顶上。朱雀顶上有管状的插座,是用来插雉鸡羽毛的。朱雀昂首展翅,伫立在方座之上,全高26.4cm,双翅距24.5cm。其通体鎏金,自颈以下及双翅遍刻鳞片状羽饰,方座四面饰有火焰形纹。朱雀为汉代四神之一,主南方,以朱雀作顶饰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思想观念。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双面兽首屏风铜顶饰--西汉
16.7,宽56.3,厚4cm,两面造型一致,为双面兽形。双目圆突,高鼻,张口露齿,状若微笑。头顶出双角,两眉和耳后鬓发飘向两边,如三束飘带相互绞缠,正中和两侧各伸出一根圆管形插座,插入雉羽为饰。下鄂两侧伸出插榫,以固插在屏风顶横枋上。整器通体鎏金,兽面顶的双角、眉毛、卷云纹均用黑漆勾勒轮廓线,管壁上刻有顺序数目 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蟠龙屏风铜托座(一对)--西汉
半蹲在托座上的蟠龙,昂首曲体盘尾。两蛇各卷缠一只青蛙。龙口大张,口内有一只两前肢攫住龙的口缘,头向前伸,好像逃脱了恶蛇的侵袭,得到龙的保护,状态安详。此将龙、蛇、蛙三者结合一起,是一件极具造型艺术之美的文物精品。蛇、蛙曾是古越人的图腾,而龙是中原人崇拜的四神之一,蛇缠青蛙,龙踩住蛇保护青蛙,似乎在讲述某个传说中的图腾神话故事。现藏于: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马踏匈奴--西汉
这件《马踏匈奴》就是整个群雕作品的主体,同时也是这些雕塑所讴歌的主题。雕塑中,作者运用了寓意的手法,用一匹气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来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它高大、雄健,以胜利者的姿态伫立着,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而另一个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的武士则仰面朝天,被无情地踏在脚下,显得那样渺小、丑陋,蜷缩着身体进行垂死挣扎。表现汉民族强势伟大的一面 现藏于:茂陵博物馆
怪兽吃羊-西汉
西汉时期的中国雕塑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其中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就是留存至今的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
霍去病(约公元前140--前117年),西汉著名的将军,五年内六次率部队反击匈奴侵扰,六战六捷,为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和打通西域道路建立了不朽功勋,官至骠骑将军、冠军侯,但英年早逝,去世时年仅二十三岁
《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印模画--南朝
长244厘米,宽88厘米,由300多块古墓砖组成,出土时分东西两块,一块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四人,另一块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四人。这幅砖画纯熟地发挥了线条的表现能力,人物造型简练而传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抚琴啸歌,或颔首倾听,性格特征鲜明,人物之间以树木相隔,完美地体现了对称美学。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元代
通高29.5cm,横宽20.5cm。仓楼为亭式重檐,瓦由釉里红点彩串珠组成,飞檐、朱栋、雕栏,造型别致,华贵绚丽,充分体现了江南木构建筑的特色。楼阁及两侧亭楼上塑有10个优伶,有的手执掌扇,有的怀抱琵琶,有的吹箫弄笛,有的甩袖起舞。上下左右有人物十八个,姿态各异。色泽绚丽,造型奇特,精绝无双
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院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纸本--西夏
有汉文、西夏文、汉夏合文三种形式,西夏文佛经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它的发现将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提早了一个朝代,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具有重大价值。这是藏传佛教经典的西夏文译本,也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之一。现藏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红地云珠日天锦-北朝
长
48、宽28厘米。锦幡残片,组织为1:1平纹经锦/图案以日天(太阳神)及狩猎纹为主,并织有“去”、“昌”等文字。此织物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格,十分珍贵。
1983年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血渭吐番墓出土。
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西汉
出殡时张举的一种铭旌,长205厘米,上端宽92厘米,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充分反映了汉初绘画艺术的风格和成就,而且以神话与现实、想象与写实交织而成的诡异绚烂场景为构图,极具文化内涵,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西汉汉民族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幕出土。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直裾素纱襌衣-西汉
汉服,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49克,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织造技术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
--声明一下,汉服一直是汉族的民族服装,不是指汉朝的服装!满清入关强迫汉族剃发易服,汉服才消失的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幕出土。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中期晚段
长31厘米,宽22.5厘米。帛画呈长方形,质为深褐色平纹绢,画的主体为一妇女,身着绣有云纹的广袖长袍,腰束宽带,下摆前后分张,像倒悬的牵牛花,双手合掌,作祈祷之状。妇女站在一弯月形物之上,应即表示立于龙船之上。妇女姝上方有一夔一凤。凤鸟昂首展翅,一足前伸,一足后伸,尾瓴上卷到头部上方,现得强健有力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人物御龙帛画--战国中期晚段
画幅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兴棺材之间,应是引魂升天的铭旌,因年代久远已呈棕黄色。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线条流畅,想像丰富,表现了楚艺术谲怪莫测的独特风格。画中人物比例相当准确,使用单线勾勒和平涂于渲染兼用的画法,技巧已越成熟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
角形玉杯--西汉
通长18.4厘米,口径5.8—6.7cm,仿犀牛角形,中空。口呈椭圆形,往下渐收束,近底处成卷索形回缠于器身下部。纹饰自口沿处起为一立姿夔龙向后展开,纹饰绕着器身回环卷缠,逐渐高起,由浅浮雕至高浮雕,及底成为圆雕。在浮雕的纹饰中,还用单线的勾连雷纹作填空补白。一夔龙缠绕器身,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艺术为一体,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是占绝对重要的地
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战国
此案周身饰错金银花纹。下部有两牡两牝四只侧卧的梅花鹿环列,四肢蜷曲,驮一圆环形底座。中间部分于环座的弧面上,立有四条神龙,分向四方。四龙独首双尾,突破了商、周(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256年)以来青铜器动物造型以浮雕或圆雕为主的传统手法
佛指舍利
佛陀舍利是指佛陀火化后的遗物,其骨舍利,其色白;发舍利,其色黑;肉舍利,其色赤。《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及「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因为象徵著“遗教不灭”,并具有灵验性,佛陀舍利就成为佛门传世的圣物
阿育王塔内“铜浮屠”--唐代
浮屠即塔、精舍,模铸成形,平面呈方形,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基为须弥座,其外有三层渐收的护栏,每面护栏正中弧形踏步。塔身单层,四面各开一门,正面门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门两侧为直棂窗,门额以上铺作人字形斗拱,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神秘法门寺地宫之门被打开,此铜浮屠随着被发现。
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
鎏金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唐代
锡杖由唐懿宗供养,长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两,银58两。杖身4轮套12个环,中饰柿蒂状忍冬花结座,上托流云仰莲,5钴杵及智慧珠。锡杖尊体由复莲八瓣组成,锡杖下端有三栏团花纹饰,栏之间以珠纹为界,极为精细,杖身中空,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为佛门法器中的至宝,堪称世界“锡杖之王 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
景云钟--唐代
西安钟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许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建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
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唐代
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周身看不到焊缝。最令人称奇的是在壶身中央,壶腹两侧面用模具冲压舞马图,突出于壶面的、金色的、奇异的马。这匹马身躯健硕,长鬃披颈,前肢蹦直,后肢弯曲下蹲,口中叼着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据考证,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马 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代
上有楷书三十二行,行书六十二字,共1780个汉字和数十个叙利亚文。随着景教的没落,大秦寺的院落为佛教所用,此碑不知何时失落。明天启三年(1623年)出土,当时许多西方各国有不少的传教士得知后,争相拓片,把碑文拓片译成拉丁文寄往欧洲本国。当地人怕此碑被他们盗走,秘密地把碑抬到附近的金胜寺内,竖起来交寺僧保管,碑文还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经典和中国史书中的典故来阐述景教教义
何尊--西周
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工艺精美、造型雄奇。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墙盘--西周中期
全器纹饰以云雷纹衬地,显得清丽流畅。盘内底部刻有18行铭文,共284字,记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的家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长的一篇铜器铭文盘铭也是一篇很漂亮的书法作品,其文体爱用简明整齐的四字句式,这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带有较明显骈文风格的铭文作品。
现藏于陕西省周原扶风文物管理所
铜车马--秦代
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该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非凡风采。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现藏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摇钱树-东汉
通高198厘米。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二十九种部件衔接扣挂而成。基座为红陶质,树用青铜浇铸。树冠可分七层,顶层饰凤鸟为树尖;其下二层的干与叶合为一体,饰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图案,人像站立状,身着袍衣,双手下垂合于腰前,整体造型美观而大方
现藏于: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
青铜神树--商代
在树干的一侧有四个横向的短梁,将一条身体倒垂的龙固定在树干上。底座圈上三个拱形足如同树根,主干上三层树枝,均弯曲下垂,树枝尖端有花朵果实,其上均有立鸟,全树共九只鸟。主干侧有一身似绳索的残龙。这株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极为壮观,真可算是独树一帜,举世无双。三星堆遗址出土。现藏于:
四川省考古研究所。
红山文化“女神像”--新石器时代晚期
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河梁的女神庙。庙址由南、北两组建筑组成,其中北组为主体建筑,南北十八米余,东西宽近七米。墙壁经过彩绘,室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块,有头、肩、手以及乳房等部位的残块,均属女性。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
现藏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
彩漆凤鹿木雕座屏--战国
各种鸟。兽、蛇、蛙都以写实方法表现,但它们的动态和身上的羽毛、斑纹毕竟是理想化的,因此比自然更具有规律,也更美。如左右两只鸷鸟各衔蛇两条,我们可以想像在乌嘴下挣扎的蛇是如何丑陋,但这两条蛇都盘成对称的花结,委婉自由、玲珑剔透,是座屏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这件座屏在艺术上极为成功,历来被艺术史家看成是楚国漆工艺品的代表作。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青铜尊盘--战国早期
整套器物纹饰繁缛,穷极富丽,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尤其是器上镂空装饰,透视有若干层次,系用失蜡法铸造,即先用蜡做模,模外做范,加热烘烤使蜡模融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一个空壳,再将青铜溶液浇灌至空壳内,就可铸成所需的器物。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尊和盘均铸有“曾候乙作持用终”铭
曾侯乙墓“外棺”--战国
外棺采用透雕、浮雕、圆雕等技法,彩绘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用笔自然流畅,文饰有云纹、三角形纹等,尤其以龙纹变化复杂,系铜框架里嵌厚木板构成,重七吨半外棺,但设计者十分细心:外棺一侧的下方,还开了一个门洞,有人猜测,这也许是为了让主人的灵魂能够自由出入。此外馆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大玉戈--商代前期
玉质仪仗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堪称“玉戈之王”。
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局部)--北齐
位于墓道西壁中栏、作长卷式展开:风嗖嗖,旗猎猎,远征的人儿出发了!莫道行程远,何惧路奇艰,手执弓,身佩剑,扬锐气,策骏骑,纵然千山万水,也要勇往直前。马嘶鸣,回首望,召唤身后的马队,快加鞭,紧跟上,越过前方的大山,将是我们的猎场……整个画面层次分明,构图新颖,人物生动,表情逼真,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精绝之作。
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人物故事漆屏”--北魏
所画内容与汉代以历史人物故事喻世教民的传统相承袭所画人物用黑线作铁线描,脸、手涂铅白,服饰器具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渲染,画风与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十分相似,面相则已见南朝“秀骨清相”之端倪。而以漆或油彩作画比在纸、帛上作画更为不易,可见漆工技艺高超。现藏于:大同市博物馆
朱然墓出土“彩绘贵族生活图漆盘”--三国(吴)
盛食器,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盘内壁及底髹红漆,外壁及底髹黑红漆,内外颜色有区别。漆盘内的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面为宴宾图;下面为出游图;中间部分又包括三个画面:右侧为驯鹰图、中间为对弈图、左侧为梳妆图。
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
现藏于:马鞍山市博物馆
铸客“铜鼎”--战国
腹饰一周突起的圆箍。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外 壁饰模印菱形几何纹,足根部饰浮雕旋涡纹。鼎口平沿 刻铭文12字,刻铭开头即是“铸客”二字,故依惯例以开始二字名之,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又因此鼎在数千件楚器中最为雄伟,堪称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齐王墓“龙纹矩形铜镜”--西汉
镜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重56.5公斤。背部有五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这件大型铜镜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撑,镜背面和边上的钮可能就是与柱子和座子固定时用的。
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公社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出土。
现藏于:山东省淄博博物馆
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春秋中期
壶腹下部四角又有附饰的有翼小龙,作回首向上攀附之状。兽角翻卷,角端如花朵形。圈足下有双兽,弓身卷尾,头转向外侧,咋舌,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兽,和壶体上所有附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相互应合,共同在观者视觉上造成壶身轻盈、移动的感觉。
此壶原为一对,一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
“云纹铜禁”--春秋中期
春秋中期。通高28.8厘米 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水晶杯--战国
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罕见,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
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
现藏于: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请相信你的眼睛,它就是战国时候的,不要再问我了
良渚出土“玉琮王”--新石器时代
是原始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方象征着地,圆象征着天,琮具有方圆,正是象征天地的贯穿。在当时,每当丰收或祭日时,就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良渚先民就用它来与天地神灵沟通。因此,玉琮是良渚人所用的宗教法器。
这件玉琮的制作,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
现藏于:浙江省考古研究所
河姆渡土“陶灶”--新石器时代
通长
55、通高25厘米。夹砂灰陶。俯视呈鞋底形,火门上翘,椭圆形圈足。内壁横安三个粗壮支丁,三丁分别置于两侧正好对称,一丁置于后壁。两侧外壁安有一双半环形与两侧支丁连成一体。
1977年河姆渡遗址T243出土。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新石器时代
食器,口径10.6×9.2、高5.7、底径7.6×7.2厘米。1977年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为生漆。朱漆碗的发现,说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已将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太保鼎--西周初期
西周初期。通高50.7厘米,口径 23×36厘米,方形,二直耳,耳上各有两个立虎,器身上有棱脊与纹饰,腹内有“太保铸”三字。传系清季山东梁山出土,此太保系辅佐周成王的召公奭。
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大克鼎--西周晚期
英明的周天子铭记着师华父的伟绩,提拔他的孙子克担任王室的重要职务膳夫;第二段是册命辞,周天子重申对克官职的任命,还赏赐给克许多礼服、田地、男女奴隶、下层官吏和乐队,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和赏赐,乃铸造大鼎歌颂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灵。此鼎系周孝王时期铸器,历见著录,流传有绪,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珍贵资料。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晋侯苏“编钟”--西周厉王时期
编钟为成组的青铜乐器。该组编钟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钟。钟上都刻有规整的文字,共刻铭文355字,最后两钟为2行11字。铭文都是用利器刻凿,刀痕非常明显,铭文可以连缀起来,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嵌绿松石象牙杯--商代
第一段为饕餮纹三组,两侧有身有尾,眼、眉、鼻镶嵌绿松石。二组饕餮纹面部结构清晰第三、第四段是用三道绿松石带相隔。第四段的三组饕餮纹眼鼻同样是镶嵌绿松石。一、二、四段都是饰以三组饕餮纹,但形态却各异。这件象牙杯,采用了浮雕、线刻、镶嵌等多种手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利簋---西周早期
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述及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木)星当空,与《尚书 武成》、《淮南子
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铜鼎--商后期
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商代后期王室此鼎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有“青铜之冠”之称。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陶鹰鼎--商代
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新石器时代
陶质彩绘,器高47cm、口径32.7cm。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