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学生成内地最年轻教授 曾破解国际数学难题

时间:2019-05-15 08:0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2岁学生成内地最年轻教授 曾破解国际数学难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2岁学生成内地最年轻教授 曾破解国际数学难题》。

第一篇:22岁学生成内地最年轻教授 曾破解国际数学难题

22岁学生成内地最年轻教授 曾破解国际数学难题

2012年03月20日 21:22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为刘路(右)颁发100万元奖金

刘路在美国芝加哥参加数理逻辑学术会议期间的留影。刘路供图 中广网长沙3月20日消息(记者邓文辉)今天(3月20日)下午,中南大学决定:从今天开始聘请22岁的刘路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刘路成为目前中国最年轻的教授。

据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介绍,中南大学此举是为杰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我们把他聘为教授级研究员,让他尽可能多的从事科学研究,在国内外、在全世界、在设备领域最好的地方去讲学、访学,丰富他的阅历,给他的科研提供更好的平台。

2010年,“数学奇才”中南大学大三本科生刘路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震惊国际数学逻辑界。2011年10月,学校特批刘路硕博连读,为其“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后,还将其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进入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刘路以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被提名“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希望之星”,将受邀于3月31日参加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礼堂举行的颁奖大会。

根据学校的决定,刘路将获得100万的奖励,其中50万元用于改善科研条件,50万元用于改善生活条件。与此同时,学校决定破格聘请刘路为中南大学研究员,并由学校推荐其参加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评选。中南大学这次出台政策,为杰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给予经费和生活保障,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那些有才华的青年人在中南大学实现梦想。

大三学生解开国际数学难题 称只是解决一个逻辑问题

2011年10月14日 16:04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吕剑波

■ 刘嘉忆性格内向,不太喜欢出去玩图TP 特派记者 吕剑波

一个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数理逻辑学猜想,20多年来世界上许多研究者都未能解开,然而,它却被一个来自中国的本科生给破解了。这个本科生究竟有什么特点?面对这样一个人才,又该如何因材施教呢?

记者眼中的他——不太爱说话

刘嘉忆,本名刘路,22岁,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大四学生。他瘦瘦高高的,架着一副眼镜,不太爱说话。

由于成功破解了国际上20多年无人解决的“西塔潘猜想”,刘嘉忆被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推荐,请予破格录取为研究生。

消息传开,刘嘉忆原本平静的生活顿时“热闹”了起来:每天他都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访请求。“电话都打爆了,正常的学习都受到了影响。” 谈到自己的成果,刘嘉忆谦虚淡然:“我只是解决了数学逻辑中的一个问题,有些媒体报道太夸张了。我只不过比别人运气好了点而已。”

目前,中南大学已经决定录取刘嘉忆为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而谈到自己将来的打算,刘嘉忆却有另一番计划:“我的研究兴趣现在仍是数理逻辑领域。我正在进行留学申请,希望能申请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或者以色列希伯莱大学2012年秋季入学读研。不过我也可能会在国内继续读研。”

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颜兴中表示,刘嘉忆才22岁,很年轻,未来的研究之路还很长,不能给他太多压力。说到未来,“当然更欢迎他学成归来能到中南大学数学院来工作。” 生活中,刘嘉忆也是一个很低调的人。让人惊讶的是,这个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的学生,平时的数学成绩并不拔尖。

“可能是因为我比较马虎吧,解题过程太潦草了,所以总拿不到分。”刘嘉忆说。

老师眼中的他—— “我并不意外”

刘嘉忆对自己考试成绩的说法,也得到了他高中数学老师宫福婧的证实。

“他的表达能力远不如他的思考能力。”宫福婧说,“这一点从每次考试的试卷上都能体现出来。他绝对可以把这道题做对并得出正确结果,但对其中的步骤往往极尽省略,跳跃性很强。别的同学需好几步推算得出的结果,他一步就到位了。”

这样的应试习惯让刘嘉忆没少吃亏。“高考答案都是按步骤给分,他这样的简略做法只能导致他得分偏少。”宫福婧说,这一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刘嘉忆的高考分数。

“当时他在我们高三(9)班只能算一个中等偏上的学生,成绩并不突出。”刘嘉忆高中的班主任田巨坤回忆,在田老师的印象中,刘嘉忆“腼腆、内向,单纯而又执著”。

“他对数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田巨坤说,“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并不意外。” 而在刘嘉忆的另一位高中数学老师佟伟东眼里,他的成功来得早了一些,而且也有偶然的因素。“他破解的数学难题本来只是数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小课题,之所以多年无人破解,是因为大家都习惯了用传统方式方法去思考,从正面入手;而他只是换了一个角度而已。” 父母眼中的他——内向有主见

刘嘉忆的父亲在大连一家国企工作,母亲则在一家企业任工程师。在他们眼里,刘嘉忆是个内向却很有主见的孩子。

“这两天我们也联系不上他,他的手机总是关机。”刘爸爸说,“这孩子从小就内向,他要是不想说话,你怎么问他也不会吱声。孩子在家时,我们父子沟通就很少。初二时发现他对数学很感兴趣,周末把房门一关,就闷在屋里做题,带他出去玩都不愿去。” 这次破解难题,刘嘉忆之前从未跟家里提起过。“直到获得荣誉才和家里说,之前投稿等过程只字未提。”刘妈妈说。

刘嘉忆本名刘路,是妈妈给起的。这次发表论文使用的名字是刘嘉忆,就想顺便将名字给改了。刘爸爸觉得,儿子有些不成熟,根本没考虑自己已经成年不能改名的规定。刘爸爸说:“他从小就是这个脾气,认准的事,喜欢做的事,就会一直做下去,谁也劝不动。其实我并不看好他一直走数学这条路,毕竟就业面太窄,而且现在取得的成绩根本说明不了什么。这条路起步出自他的兴趣,但并不看好他能走到头。做父母的不指望孩子一定出人头地,只希望他多注意身体,出入平安,有空多跟同学出去玩玩。” 教授眼中的他——“罕见的惊喜” 发现刘嘉忆的过程,颇有一些戏剧性。

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数理逻辑专家丁德成教授回忆,他最早和刘嘉忆接触,是通过电子邮件。

今年3月,刘嘉忆曾给丁德成发过一封邮件,信里并没有过多地展示自己的学术研究情况,只是请教了丁德成有关考研的问题。“我当时还不知道他本名叫刘路,因为邮件的署名是刘嘉忆,这孩子挺有意思的,我看他邮箱用户名叫‘6+1’,刚好和他的名字谐音。” “今年4月底,我又收到了一封关于刘嘉忆的邮件,这次是《符号逻辑杂志》的主编、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逻辑学家邓尼斯·汉斯杰弗德发来的,说有个中国学生给他们投稿,内容是破解‘西塔潘猜想’的。我一看名字,竟然是刘嘉忆。”丁德成说,“《符号逻辑杂志》是业内相当权威的杂志,他们想请中国同仁帮忙跟刘路取得联系。”

正好5月份浙师大有场相关的学术大会,于是会务组就把刘嘉忆请到了会场,接受一群专家面对面的考验。

丁德成记得,刘嘉忆当时讲了近一个小时。“很不错。在场的相关领域的教授都判断,这个学生的论文不是在胡扯。”丁德成马上给杂志回话,不久,《符号逻辑杂志》的审稿者在仔细推敲了刘嘉忆的论文后,在今年6月宣布这名年轻人破解了“西塔潘猜想”。今年7月初,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侯振挺教授专程拜访丁德成教授,与他探讨一些数学问题。丁德成很兴奋地告诉侯振挺:“你们中南大学出了个好学生!”侯振挺听后,立即拨通了数学院主管学生的副书记陈海波教授的电话,然而查遍了数学学院学生档案,也没查到叫刘嘉忆的学生。

纳闷、疑惑之后,侯教授给刘嘉忆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很快收到回信,这才发现,原来刘路就是刘嘉忆。侯振挺当即决定收刘嘉忆为徒。“从事教育事业这么多年,一个大三的学生能独立发现问题,做出这个达到博士水平的论文,可以用百万分之一来形容,是罕见的惊喜。”(本报长沙今日电)

第二篇:中南大学本科生破解国际数学难题引关注

中南大学本科生破解国际数学难题引关注

来源:科学网

刘嘉忆(本名刘路),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2008级本科生。

继今年上半年他攻克一个十多年悬而未决国际数学难题后,不久前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结束的数理逻辑学术会议上,他作为亚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在会上做了40分钟报告,报告了他在数理逻辑方面的研究成果,语惊四座。

这个国庆长假,他在学校准备毕业论文,还有申请到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C Belkeley] 成立于1868年,是世界学术的知名学府,也是加州大学10所独立分校里历史最悠久、学术最繁荣、思想最自由的大学。)等几所知名高校的留学深造的材料。

今年5月,由北京大学等联合举办的逻辑学术会议上,还是大三的刘嘉忆报告了他对目前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Ramsly)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这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Seetapun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十多年来,许多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刘嘉忆的报告给这一悬而未决的公开问题一个否定式的回答,彻底解决了Seetapun的猜想。

6月,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期刊》(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的主编、逻辑学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Denis Hirschfeldt教授给刘嘉忆发来了论文评审意见,信中说,“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特别如你给出的如此漂亮的证明,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

发现刘嘉忆,还有一段佳话。今年7月初,著名数学家、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侯振挺教授听南京大学一个教授说道:“你们中南大学出了个好学生!”之后,这个教授介绍了这个学生在数理逻辑领域的研究成果。

侯教授听后立即寻找,然而查遍了数学学院学生档案,也查无此人。侯教授根据刘嘉忆的电子邮箱地址发出了一封邮件,很快收到回信。原来,刘嘉忆就是2008级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刘路,“刘嘉忆”是他向国外杂志投稿时用的名字。侯教授返校后,立即要求与刘嘉忆见面,并收刘嘉忆做他的学生。

侯教授几次约见刘嘉忆,共同探讨学术,并将他引荐给了中国科学院李邦河、丁夏畦、林群三位院士。侯教授说,一个本科生能写出如此高水平的论文,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了解此事后,批示刘嘉忆硕博连读。

刘嘉忆在总结学习数学心得时说:做自己喜欢的事,保持一颗好奇心,对所学的知识、所做的事有天然的兴趣。

第三篇:最年轻教授 刘路一夜之间成功破解西塔潘猜想 不要捧得太高

最年轻教授 刘路一夜之间成功破解西塔潘猜想

不要捧得太高,否则会因承受不了而摔得很惨~~不否认刘路同学做出的成绩,但是他还太年轻~~

盲目的过分的夸大人才其实就是将其扼杀在成长中。还是刘路自己对学姐学弟们的寄语说的好说的精彩。原来出了那么多的神童,现在又怎样了呢。。。?

校方给予肯定 可谓实至名归

“既然蔡元培能够不拘一格聘24岁的梁漱溟成为北大教师,那么我们中南大学为什么不能聘22岁的刘路成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在谈到刘路连跳数级的经历时,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开门见山地说。

据他介绍,刘路受聘是经过校方深思熟虑的。正级教授最大的要求就是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创新性上刘路做得非常好,具备了发现科学问题并予以解答的能力,这对于曾成功攻克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的刘路来说,可谓实至名归。

张尧学认为,研究能力和年龄大小没有特别大的关系,有的人40多岁才熬到教授,那时候就错过了创造能力最旺盛的大好时光,不再是意气风发敢于创造的年纪。校方聘他,并给予100万元奖励,是希望能为刘路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和畅通的渠道。大学本科期间,刘路的成绩很一般,属于中等偏下水平,这说明他不是“考试型人才”。如果他以学生的身份做学术钻研,就不得不去应付考试,为了拿学分而去学习一些课程。这对刘路来说反而是一种负担。成为正级教授后,刘路就可以直接进行国家级课题申报,进入国家人才培养计划,例如刘路正在申请的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为他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享受各种创业科研优惠政策和资金削平门槛。如果按照常规的学术型人才发展路线,刘路就不得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跟在别人后面做事情,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间很窄。

成为“老师”之后,校方并不要求他立即走上讲台,还会鼓励他以学习为主,这也是为什么校方将他定位为研究员的原因。这样他能更自由地、有选择性地去学习,做自己喜欢做的研究项目。就像他的母亲不限制他看课外书一样,校方也不会干涉他的思维和习惯。

教授资格很苛刻,竞争也十分激烈,中南大学每年名额只有1至3个,有时候甚至一个也没有。把他直接评为正教授,这也是中南大学想表达的一种姿态。“只要你有能力,我们就给你空间。对于外界的干扰,我们并不担心,刘路的性格很适合搞科研,外界如何评说都不会干扰他。刘路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未来他的团队将吸纳进来更多年轻有想法并敢于实践的人,这将由他决定。刘路将不是个例,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刘路出现。”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作为学术机构,作为培养学者的大学,中南大学高层张尧学等人一直在思考和试图解答这个问题。该校也希望由此,寻找和尝试一种新的思路。

年薪至少十万 留美公费学习

中南大学是以理工和医学见长的院校,数学科研能力并非强项,刘路留校后是否会改变这个现状呢?对于这些事,刘路表示从未考虑过。这位去年通过本科答辩,直接保送读博的22岁大男孩说,他最大的心愿是做好自己想做的事。

去年,16岁的张炘炀成为中国最年轻博士生,并建议父母为其在北京购房。不过比他多花了6年时间才成为博一学生的刘路,丝毫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在谈到校方给予的100万元如何使用的问题时,刘路回答说还未想好,或许会考虑拿出一半买房子,不过,长沙市的房价究竟是多少,他并不知道。

其实,他也没有考虑这些问题的必要了。据介绍,今年中南大学决定成立数学交叉中心,以数学为基础进行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年底该校将建成占地8000平方米的数理大楼,按照中南大学的标准,这其中就将有一间,至少30平方米的办公室供刘路使用。同时学校还会为他安排住房。

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颜兴中说,“刘路已经完成入职手续,成为中南大学的正式职工。按照中南大学教授级别待遇以及刘路目前的情况,他将拿到6000元左右的第一笔工资,而年薪则至少可以达到10万元”。但刘路的工资有可能更高,张尧学校长说“按照正常的标准和刘路的科研能力,他未来的月薪有望达到3万元。”不过对于这样的数字,精于数学的刘路似乎并不感冒。

忙完了本科的学业,刘路没有周围同学那样放松,或是玩一玩,除了忙于数学研究之外,刘路还在忙两件事,一件是思索下半年去哪里深造的问题,另一件是准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目前已经收到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一流大学的出国留学邀请,并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全额奖学金。

颜兴中透露,刘路出国留学的身份是出访学者,而不是普通本科毕业生。这意味着,他此次赴美,是进行短期走访游学,属公费学习。最终他获得的博士学位,应由中南大学颁发。

教授“带”教授 坦言“没压力”

侯振挺和刘路已经是师生关系,但侯振挺却连说很少和他在一起,上一次见面,还是一周前学校召开新闻发布会时。他记得两个人聊得最投入的一次是去年年底,当时他带着刘路赴海南参加研讨会,两个人一路在聊与数学有关的话题,会上聊、会后还聊,一直聊到23点才各自休息。为了试探他到底是不是“真材实料”,考考他的思维逻辑能力如何,侯振挺曾故意向他提出了几个世界级数学难题。刘路的表现让他非常满意,他回答时的思路相当清晰,不仅逻辑性强,且提出了独到观点和看法。

如今,侯振挺和刘路的关系有些“复杂”了。侯振挺既是刘路现在的博士生导师,也是发现刘路的伯乐,还是刘路的同事。对于记者问到“带教授学习是否有压力”这个问题时,侯振挺回答得很坚定:这个问题很尖锐,但严肃地说不会有压力。“同样都是做学问,你有不懂的可以来问我,我有不理解的还可以向你学习。教学相长,学术讨论都是很自由的。他的研究能力已经完全符合标准,所以我们才对他破格。”

侯振挺对刘路的态度,正如张尧学所说的那样:大学应该有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循规蹈矩本身就不是科研的态度。

其实,聘刘路为正教授研究员,不仅仅是一次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的尝试,也是学校扩大影响的尝试。张尧学坦言,中南大学给他铺了路,相信他未来给母校回报的,不仅仅是科研成果。

刘路的成名让他接下来的人生开始大步跨越。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经历了从本科提前毕业、获硕博连读特批,到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进入中国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再到今日正式成为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等一系列身份的转变。

谈及此次破格之举,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表示,此举旨在落实该校为杰出青年人才搭建更好发展平台的新政策。“起初并不会让刘路授课,而是为他留足时间专心从事科研活动。今后将通过送他在世界各地访学、讲学等方式,为其科研提供最好的平台。”

根据校方决定,刘路同时还获得了100万元现金奖励,其中50万元用于改善科研条件,50万元用于改善生活条件。

对于今后的研究方向,刘路透露,自己兴趣比较广泛,接下来并不会仅仅关注纯数学,而是专注于和概率统计学有很大关系的“数据挖掘”。他解释称,从学术角度而言,这门学科将探讨如何简化对数学结构的描述;从实际应用出发,则是为了解决信息时代人们比较关心、如何从海量信息中获得有用东西的问题。

一问 如此年轻能否胜任教授工作?

“教授级研究员”并不严格等同教授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年龄小也可以是“大师”

在一些报道中,刘路被描述为破解国际数学难题的天才,攻克了“在数理逻辑学中沉寂了20年的难题”——“西塔潘猜想”。曾有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向教育部写信,希望破格录取他为研究生,还有人称其为“小陈景润”。

人们普遍质疑的是:22岁的本科生,能否胜任“教授级研究员”工作?

“人家本身就有教授水平,为什么不给他评教授?”面对关于聘请22岁的刘路为教授的质疑,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对媒体表示,“年龄小,也可以是大师。”

而此前,不满30岁便被评为教授、聘为博士生导师的年轻人也一度抢占人们的眼球。他们改变了人们以往对拥有“教授”称呼的人白发苍苍的印象:重庆邮电大学的舒富文28岁被评为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施鹏鹏被评为教授时29岁。前两年,广东曾出现的最年轻副教授来自暨南大学,生科院的陈填烽时年27岁;2007年,不到30岁的贺雄雷到中大任教,是该校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之一。

而在历史上,胡适当上北京大学教授时也不过28岁。

二问 刘路是否称得上“数学奇才”?

数学界人士提醒:勿过度追捧

刘路是否真的称得上“数学奇才”“小陈景润”?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理学院院长,香港数学会理事长汤涛提醒,媒体没有必要过度追捧:“领导、院士、舆论还是不要掺和得太多。顺其自然,给点鼓励和物质奖励就可以了。”

汤涛说明,数学上“西塔潘猜想„这种水平的猜想很多,其提出者戴维·西塔潘(David Seetapun),并非传言所说的知名数理逻辑学家,而且很可能已经不再研究数学,目前只能找到此人1991年的博士论文和1995年的一篇论文。所谓的“西塔潘猜想”有一定价值且在一定范围内受到一定重视,刘路作为本科生就能解决猜想不易,但没有必要将其作为“奇才”,夸大此成果的意义。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卢晓中院长认为,根据正规的评选程序评选刘路为教授级研究员,是对他研究成果的肯定,无可厚非;但学校应该更注重保护他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刘路本人也应该有定力,对接踵而来的无关学术的活动应该适当远离。回到单纯的研究环境中去。“人才需要时间积累,而非一蹴而就的。”

三问 22岁当教授是否突破了学术圈遴选机制?

学者:应培育让人自由成长的学术研究“土壤”

将22岁的刘路评为教授级研究员,并且给予100万的奖励、推荐参加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评选,网上有不少称赞之声,认为此举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表现。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低龄教授群现象的出现,无一例外都是政策绿色通道成就的结果。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专家熊丙奇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年轻有为的例子比比皆是,但聘请22岁的本科生当教授级研究员不免有揠苗助长、过度炒作之嫌,并非突破遴选机制,而正体现了学术圈内人才引进的方式有问题,体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存在问题。

“高校应该致力于学术氛围的培养,土壤没有变化,靠行政手段、体制职称评审提拔人才,可能存在政绩考核的问题,”熊丙奇进一步解释,“如果土壤培育好了,给每个人自由成长的空间,那么就不存在什么年龄的问题,不存在„格‟的问题。”

现在的舆论喜欢正新闻反解读,22岁成为教授级研究员,在以往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励志案例呀,而网上奔涌而来的是嘲讽、怀疑、讽刺。但舆论与民意并非天生形成这种有意妖魔化的心态,恐怕还是复杂的学术圈那点事儿让民众的疑虑难消。

拜读了一下刘路的故事,基本就像当年陈景润的翻版——痴迷于某项高精难度的科学,不仅用心钻研而且自有常人难比的天赋,因此多年辛苦终有收获。不过小有所成的刘路从此能否走上陈景润一般的科学家道路,还是迷失于滚滚红尘中,恐怕才是民众舆论最为关注的。

陈景润与刘路所面临的生活环境乃至学术环境有异有同,当年陈景润身处特殊年代,学术被打压至社会底层,据说他曾多年在一间仓库里潜心钻研,不问世事。这似乎说明,外界环境的千变万化,终究不如个体内心的宁静与否更重要。而刘路所面临的,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复杂的时代。大学前所未有的富有,扩招带来的巨大规模与经济效益都非常可观,因此还是能提供不菲的待遇。你看,中南大学一口气就给了22岁的刘路100万元,其中50万元是生活补助。刘路相比陈景润不再为五斗米折腰,不用直面生活的困窘与外界强大的压迫,但他需要接受另一场更为复杂的考验,这个年轻人做好准备了吗?

从教授到学生,如今真正抱着一颗科学之心的能有几人?大学丢掉了庙堂的高贵俯身接受商业的洗礼,有的教授奔走于商业走穴与学术掮客的角色转换中,有的学生们忙着就业、抄论文、找关系,见面相视一笑后各奔“钱途”。刘路是会走向如此的芸芸众生,还是成为孤独的守望者?

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少年大学生不同的是,前者毕竟还只是个学术成才的辩证题,大家争议更多的是年少得志与终成人才之间能否划等号。而刘路还要面对物欲诱惑,甚至会影响到未来的谈婚论嫁。有多少女孩子是真正冲着他的学术成就而不是教授高帽下的现实利益而去?一个月几千块的“清贫”能否背负起房价、教育、医疗等费用以及现实攀比的心理失衡?

22岁教授的人生之路面临考验,他必须像个战士一样,翻越远比学术更为艰难的现实大山,在成为另一个陈景润之前,他会成为另一个叫嚷着学生不成千万富翁别见他的教授么?会成为一个抄袭论文还死不承认的副校长么?

“没有诀窍,就是一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突然间想到了就做到了。” ——刘路(22岁数学奇才)

“这么做,只不过想发出信号:学校惟才是举,而不是惟学历和资历。” ——张尧学(中南大学校长)

国内最年轻教授,由中南大学制造——3月20日,该校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国际数学难题的在校学生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

有人鼓掌叫好,认为中南大学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新突破;也有人拍砖质疑,认为此次破格难脱草率之嫌。那么,年仅22岁、学习成绩一般的刘路凭什么创造“神话”?高校提拔“22岁教授”,释放出哪些信号?

“我十年不考核他”

“人的创造力最旺盛的时间是在35岁以前,科研是一种弹性的工作,需要你有很强的想象力,需要你没日没夜去干。”校长张尧学对于刘路的科研给予了相当宽松的环境。

张尧学表示,中南大学对于研究员不是每年都要考核,“我们要给一个长期的、自由的研究环境,比如说3年、5年,你可以什么都不做,做你的研究。研究不是像农村生产队积工分一样。我认为现在的计件式的考核方式是有问题的,要更宽松一点。”

张尧学介绍,中南大学的研究员只有少部分,“不能搞太大的比例,就比如说学校有一千个教授,你不能有五百个都是搞这种不考核的研究。只有少部分人,真正有兴趣的人去做这种不考核的、自由的、有兴趣的研究。比如刘路,我十年不考核他,我相信他每天都在努力、都在做研究。”张尧学说。

“我们引进的一千个人,中间有十个人做成,有一个人做成,就太了不起了。”张尧学鼓励青年教师多做研究,多出成果。

【对话】刘路:学生对分数应看淡一些

记者:之前有想到过会获得这些奖励和工作吗?

刘路:没有,真的没有想过学校会给这么一份工作,也没有想过会有这个(100万的)奖励。

记者:如何看待被评上教授?

刘路:拿到这些奖励肯定是有压力的,如果我现在把没有写的论文都写出来的话,评副教授这个标准应该是可以达到了,当然副教授还有些别的标准,在发表论文这一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正教授好像还不够。

记者:近期有什么规划?

刘路:我规划就是出国继续去学习,近期出国留学。我一直都在申请出国留学,申请了伯克利大学的数学专业被录取了,但是在其他学校的其他专业的申请失败了,所以我现在在想能不能通过交流访问等其他渠道学习(人工智能等)这些领域。

记者:出国留学和任职研究员这两件事情如何安排?

刘路:我觉得这两个是不矛盾的,出国留学和在中南大学任职,目前我对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特别丰富,可能还需要跟学校进一步商量一下。

记者:既然是被聘为研究员,目前有研究方向吗?

刘路:打算研究数据挖掘或者机器学习(研究计算机如何模拟人类学习)。我的兴趣是比较广泛的,对数学一直比较感兴趣。

记者:对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有何建议?

刘路:在应试教育方面,目前的学生可能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分数上,过于看重自己的分数,而忽略了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所以考完之后也容易忘记。我觉得现在的学生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知识上面,对于分数应该看淡一些。张尧学:年龄小就不是大师吗?

记者:如何评价刘路的成果?

张尧学:刘路如果没有解决“西塔潘猜想”,可能过两百年、三百年还是没人解决。你能说他年龄小就不是大师吗?我们解决了世界难题,我们得到了世界公认。我们希望刘路同学,刘路同志,刘路教授在数学领域为人类,为知识宝库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对于优秀人才有哪些优待措施?

张尧学:中南大学是一所开放的,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学校,我们愿意为所有优秀的杰出的人才提供他所需要的事业发展的平台,提供生活保障的必要经费,提供科研所需要的必要经费,提供他发展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最富有创造力的时间里从事他们所喜爱的科学研究。我们为杰出青年人才准备提供第一笔科研经费,其次,我们提供充足的时间从事科研活动。比如刘路同学,我们尽管是把他评为教授级的研究员,为什么要叫研究员而不叫教授,我们在开始的时候不想让他讲课,让他尽可能多地从事科学研究,在国内外,在全世界,在这个领域最好的地方去讲学和访学。另外,我们尽可能多地提供出国交流的机会。

记者:如果有其他的“刘路”,是不是有相同的奖励?

张尧学:我认为这一百万一点儿都不多。这个一百万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每年还会给刘路所需要的资助和支持,他以后研究需要我们都会全力地支持他。我们作为奖励远远不止100万,刘路作为教授留下来以后,房子等问题全部为其解决。如果中南大学再出现一名“刘路”,我们会继续的,同样的,毫不犹豫地奖励,甚至比这个(奖励标准)更高。

【相关链接】世界最年轻教授:艾莉娅

2008年2月,距19岁生日还差3天的艾莉娅被韩国建国大学聘为细胞科学全职教授。据新华社报道,艾莉娅来自美国纽约,两岁开始阅读,5岁读完小学,10岁考进大学,18岁读完博士,她还多才多艺,跆拳道黑带,音乐也不错,11岁登台在交响乐团吹黑管。在艾莉娅之前,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年轻教授保持者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门徒麦克劳林,他1717年被聘为大学教授,当时19岁。

27岁被聘为教授:周涛

2010年1月5日,27岁的周涛被电子科技大学特聘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授。据四川《华西都市报》报道,周涛1982年4月出生,小学前特别喜欢麻将,15岁考入成都七中理科班,因物理竞赛和计算机竞赛成绩优异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随后,他成为中国科技大学与瑞士弗里堡大学物理系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国外留学3年。2010年,他被聘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下载22岁学生成内地最年轻教授 曾破解国际数学难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2岁学生成内地最年轻教授 曾破解国际数学难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