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表演学: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的新路径(职教论坛)[模版]
《职教论坛》2014年35期 社会表演学: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的新路径
张燚(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后,中国
北京 100024)
【摘 要】社会表演学是方兴未艾的学科,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它在面临变革的教育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是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的新路径:通过“释放天性”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通过排练使教学更为流畅,通过把课堂当作节目表演使教学更为生动,通过提高学生地位使学习更为主动。社会表演学还渗透在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多个方面,全面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社会表演学;教师;职业素质;节目
【作者简介】张燚(1976—),男,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研究。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高校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出版有专著《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人文解读》、《大学生音乐社团的现况与发展研究》,主编有《大学声乐表演训练教程》、《大学流行音乐鉴赏》等。策划和编导大中型文艺演出六十余场。
项目来源:中国博士后基金第54批面上资助项目《创意经济时代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3M540996]阶段性成果。
社会表演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因为其具有贴近生活、优化生活的特点,如今已被迅速应用到职业培训、心理医疗、素质教育等各个方面。对于教师来说,无论是从事哪一学科的教学工作,社会表演学都可以为之开启新的思维方式、打开新的发展空间。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①,这种新的职业素质提升路径较之原有惯用方法也会更为有效。
一、社会表演学在当前教育中的价值
人类学家受舞台表演启发,把“表演”这一行为扩展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认为“一切行动都可以当作表演来研究”,从而发展出“人类表演学” ① 指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收益会逐渐减少;为了扩大收益,应该增加新的投入种类。这个经济规律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样有效。(performance studies)②。人类学家戈夫曼甚至说,“作为技术的、政治的、结构的、文化的视角的一种补充,戏剧(表演)的视角可以构成第五种视角”[1]。
人类表演学把表演分为艺术表演、社会表演、大众表演、仪式表演、游戏表演五类,基本涵盖了人类的所有行为。这里面尤以艺术表演和社会表演为重,社会表演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和艺术表演相对的概念:艺术表演具有虚拟的场景或故事、是被观众关注的“节目”,社会表演则为实际场景中的工作或生活状态;艺术表演在剧场中进行,社会表演则是社会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艺术表演的表演者主要是专业演员,社会表演的表演者则是工作、生活中的任何人。
社会表演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建设世界的一条路径。对于教师来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面前的教育条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迫切需要使用社会表演学的观念、利用“表演”的行为来提升职业素质。
一方面,后信息时代需要教师通过表演来提高知识的传播能力。工业化使得信息被大量生产并广泛流通,人类从而在二十世纪整体进入信息时代。这时期,“知识就是力量”(培根),人们不在学校接受专业的知识学习就很难在社会立足,教育活动中知识是理所当然的中心。但随着网络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后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成为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学生的选择极其丰富,教师就需要利用表演来提高教学魅力、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后工业时代需要教师通过表演来变革传统的本质主义教学方式,并丰富教育的内涵。工业社会以机械、机器为中心,教育也模拟工业模式建立起本质主义的教学方式,把人类认识的任务规定为透过现象揭示唯一本质、把揭示事物的唯一本质作为教师职业身份的内在规定,从而教学注重理性、知识、学术研究,轻视情感、行为、形式与技术传授。但在后工业时代,人类开始承认事物的偶然性、模糊性,重视情感、形式感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价值,认为在新时期教育需要培养人们的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这六种基本能力[2],而表演在这里正好大有用武之地。
二、释放天性,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
其实很多从教多年的老师都并不满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觉得“放不开”,但是“大家都这样”,也就这样吧,反正教学检查看的是“教学八大件”这样的文本。有些教师也想让自己的课堂像电视的“talk-show”一样生动有趣,不过“大家都不这样”,也就放弃了,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每个教师都需要“释放天性”来解决“放不开”和因循守旧的问题。“释放 ② 英文和狭义的“舞台表演研究”相同,所以需要特别指出:它是表演研究和人类学结合的产物。天性”是表演训练中极其重要的基础性环节,简单来说就是:突破桎梏,释放自我,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来表现理想中的角色。释放天性的具体训练方式有做游戏、模仿动物、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节目等。
游戏是释放天性的重要途径。大多数游戏都可以拿来作为释放天性的练习,比如“指五官”、“老鹰抓小鸡”、“萝卜蹲”、“青蛙跳”等等(要在当众的情形下)。游戏本身就是表演(游戏表演),也让我们的释放天性变得简单和富有乐趣。释放天性还可以从模仿入手。模仿可以是姿态模仿,比如模仿动物、植物等,也可以直接模仿某个现成节目(比如表演艺术家的歌唱、舞蹈、相声、小品、评书片段等)。
对于教师来说也可以借助“释放天性”的训练手段,来达到心理和肢体的彻底放松。在释放天性的练习中,我们可以充分展开想象,随心所欲进行创造,从而使妙趣横生的创意得以显现;还可以不加掩饰地展示性格与个性,从而强化表现的欲望,建立起表演的信念感。通过“释放天性”,我们可以挣脱束缚,放开手脚,知行合一,按头脑中的预期方式实施教学活动。这无疑会让我们的教学态度更积极、行动更松弛、状态更活泼,使我们的教学表现更自信、有气魄、有台风、有创造力,而这些应该是教师职业的基础。
三、备课也需要排练
在表演节目之前,演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案头工作和排练工作。演员的案头工作和教师的备课一样,主要是在目的(why)、内容(what)、方法(how)几方面进行准备。但是演员还非常重视节目表演前的排练,而教师的备课通常并不包括这一点。
在排练中,需要演员进入角色、感受和体现作品,并在这个框架内设计语言和行动。在教学中,同样需要教师进入角色。教师的角色好像非常明显(就是“教师”),但是我们还需要往下深究:第一,教师们有没有清晰的“教师”角色意识?具笔者观察,很多教师的角色意识其实并不明显,处于随大溜、条件反射性的“不自觉”状态。第二,“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形象?很多人对教师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但这个定位在知识匮乏的前信息时代才有意义,在后信息时代教师要从“经师”转向“人师”,在教育中发挥培养、启发、协作、感染、共同探索未知的作用。第三,“教师”只是一个总的角色,在具体教学情境中还要体现具体角色。比如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要有苏轼的角色意识、朗诵诗词时就要体现出“苏轼”的角色来。自然科学的教学也是如此,美国大物理学家布莱恩·格林教授就曾专门学习表演课程(并曾客串过美剧《生活大爆炸》),使得讲课、讲学时活灵活现。教师清楚了自己在新时代作为教师的角色定位,才可以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能够把握教学内容中的具体角色形象并加以呈现,才可以有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教学效果。
如果课堂带有戏剧性,无疑会魅力大增,这就需要教师进入角色之后还要进入情境。教师排练时可以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境用实物或者布景、简单替代物的方式建立起来,教师在这个环境中的角色意识就会更加清晰,行动就更有感觉、更有逻辑。经过排练,正式上课时即便撤去“舞美”,教师也能够身临其境、好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故事”,其教学行为就更加有感染力,眼神、手势也更有指向性。
只具有表演的意识还不够,备课不能只以思考或者文字的形式进行,教师必须多“下地”排练。只有进行排练之后,我们的教学行为才可能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在案头工作和排练时,教师还应该对入场、开场白、问题、交流点、结束等几个重要环节进行设计,这会使教学的“节目性”更加突出和完整。
四、把课堂当作节目
在社会表演学看来,教室的结构和剧场相同,都分为台上和台下,台上都是目光聚集的地方。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和舞台表演一样,都属于“当众孤独”,需要教师的强大内心和高超表现能力。那么,掌握一些表演技能、把课堂教学当作节目表演就很有必要,以表演的视角来认识和设计课堂教学也会别开生面。
1.态度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浑浑噩噩,不过是惯性推动下的机械劳动,甚至“磨洋工”、旷工,懈怠情况严重。当我们把教学视为表演则使其具有了“节目”性,工作就呈现为完成作品的过程。这样一来,教学就成为一种乐趣,教师的态度会更为积极和主动。
2.肢体语言
我们说某个演员台风好,会说这个人“有范儿”。“范儿”是指良好的仪态所展现出来的风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不能拒绝、而且也要探索自己的“范儿”。所有教师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上课前在下面做一些热身活动,使身体舒展、充满活力。(2)上课时具有良好的站姿(尽量不坐),昂胸沉肩,使身体挺拔有力。(3)利用手势加强教学的感染力,表演中的手势“引”、“开”、“合”、“托”、“摊”、“按”、“握”、“招”等稍加改造就可以用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不要有搔头皮、掏耳朵等非舞台行动,也不能只顾自己高兴而唾星四溅。(4)眼神和表情要生动,提起笑肌、扬起眉毛会让表情更亲切、状态更积极;教师应该和学生有眼神的交流,并特别关注右后、左后、右前、左前四个边角,从而拢住全场。
3.服装
教师的服装以端庄、大方为主,之外还要注意两点:面对同一群学生不应连续穿同一套服装;服装风格应考虑和教学内容结合。
4.舞台调度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定点”,而要对舞台调度进行设计;舞台上移动时要有节奏,不能不自觉地“晃”,行走要形成点、线、面(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过程不是平均分配时间,而是两点所占时间较多,轨迹所占时间较少;两点之间的轨迹要平滑,呈抛物线;通过点与线的松紧有度后,教师在讲台上的呈现会有雕塑感,形成良好的“面”的观感);教师还可以走下讲台、到学生中,这可以避免课堂的沉闷。
4.课堂结构
课堂和节目表演一样不应只考虑内容,还要考虑形式结构。一节课在形式上要有几个版块,比如讲授、提问、讨论、学生自主探索、练习等,而不是一味雷同。在版块内部也可以再分出结构来,比如“起承转合”、“递进”、“并列”等,而不能一盘散沙。
另外,即便是相同内容的一节课,在不同的时间、面对不同的学生也要演出不同的精彩。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是与不同的人在不同状态的生命相遇,必须诞生出新的感触、新的台词、新的表演,形成新的“作品”。
五、提高学生(观众)的地位
社会表演学重视观众的作用,把观众视为情境定义者,教师的教育工作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学生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就像观众的存在是表演实施的核心一样。教育从来不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大的危机,信息的海量及其获取的便捷迫使教师必须改变原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体验。这就需要教师认识到学生发展才是教育目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承担表演行为,共同完成节目。
首先,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契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征询学生的意见。现在很多教学内容的设置贯串着“自上而下”的思维,学生作为“被教育者”没有发言权。学生被课堂纪律约束无法“用脚投票”,但是人在学校、教室,心在哪里却很难说。
其次,教学方式应该切合学生的接受特点。不同年龄、性别、素养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接受信息的特点;现在的学生受网络影响较大,也表现出新的接受信息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和道具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
再次,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教师不应该在教学中唱“独角戏”,而可以选择学生有控制地进行“联合表演”;即便以教师为主,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学生的互动。
第四,教师要具有戏剧精神,把对话、碰撞带到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发问”是教学中重要的戏剧行为,使教学表演具有了即兴性、矛盾性和可看性(同时教师不用要求自己必须提供正确答案);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提供实际操作机会、创设交流探讨机会;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几个笑话,调节“剧场”氛围——这也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教育活动应该促进不同的话语方式和思维形式,不是趋同于教师,而是促成师生新的成长。
总之,教师应该放下身段,以启发者与合作学习者的身份融于学生中间,从而告别知识搬运的简单与机械劳动,也让自己告别以知识为中心的被动性,使课堂呈现出迷人的创造性。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以更丰富的形式参与到课堂实施,才会更有兴趣,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产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才更为自然和顺利。
六、社会表演学与教师的职业发展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戏剧界的谚语,对于教师来说同样如此,讲台上的呈现需要讲台下艰辛的努力。教师的努力不能只是积累知识,也要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魅力,从多个方面支持自己的职业发展。
将表演应用于教学虽然并不普遍,却并不是一个新事物,不过以前的应用多是技术层面的介入,恐怕不过是舍本逐末。在社会表演学看来,表演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目的。
首先,表演不是“做假”,而是对自身可能性的认识与演示,是过理想化的生活。对于教师来说,表演是通过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养,来接近理想中的职业形象。同时,理想的角色形象绝不是表面的夸夸其谈,而是要从内涵、心理的的角度来加以把握,要过“诚实的生活”。也就是说,表演促使教师脱离工作的机械状态,追求行为和灵魂的美化。
其次,表演不是人格分裂的催化剂,而是自我实现的途径。教师是一个心理疾病高发的群体,超过一半具有心理问题[3],而表演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学习社会表演学,还可以使教师更科学地管理自己的角色。教师和其他人一样在实际生活中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有意识地管理这些角色可以分开“前台”、“后台”,从而不把“后台”的负面情绪带到课堂的“前台”来;可以分清不同角色的规范,从而在复杂的生活中自如应对;可以分辨人情和事情,从而优化人际关系;即便遭遇不公待遇,也可以合理化处境,“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从而保护人格。通过角色管理,教师还可以确证自我、优化角色,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然后,表演需要认清角色,教育也要认清角色。一方面,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要清晰,遵守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具有转换具体角色的灵活性,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协调能力。这样我们才可以在社会规范和个人理想之间找到契合点,既坚持原则又能在变动的社会中游刃有余,即便不当教师也能够胜任其他的职业。
第四,表演需要交流,教育也需要交流。交流是不同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信息交换人们才能得到发展;交流还是具体情境中的信息碰撞,更容易激发思想的火花;交流充满应激性,可以提高教师的反应、适应与协调能力„„总之,交流使得教师持续进步、“天天向上”。
第五,表演以人为本,教育也需要以人为本。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经验性思维以知识为中心,表演的最基本要素则是表演者和观演者,以人为中心。当前的教育范式迫切需要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前者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后者则要考虑知识的社会支持、人际的沟通能力、群体的合作素质以及知识转为行动所需的各种条件。只有这样,教育才不是“颁发文凭”的行为,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5.[2](美)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马述民.教师的心理调整与自我解压[J].教育科学论坛,2013(3):60.
第二篇:新媒体视角下基层检察机关提升社会沟通能力的路径探析
新媒体视角下基层检察机关提升社会沟通能力的路径探析
摘要:
以互联网、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社会舆论空间,也使得各级检察工作不断面临新情况、新机遇和新挑战。基层检察机关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做好正面宣传与舆情应对文章,补齐综合素质能力“短板”,探索提升新媒体视角下社会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强化检察工作效果、提升检察队伍形象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沟通能力;路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思维、诉求表达的途径和方式。2013年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孟建柱同志对新时期下政法工作首次提出了要“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1]作为基层检察机关,如何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沟通能力亟待解决。
一、新媒体背景下社会沟通能力解读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体形式借助网络、信息和数字技术支撑形成新的媒体形态,如博客、微博、微信、易信、虚拟社区等,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类传统媒体相比,形成“新媒体”。
但是,新媒体之“新”绝不仅仅在于其基于一种崭新的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还在于其开创了一个“社交媒体”或称为“自媒体”的时代。它改变了以往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模糊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界限,鼓励人们参与、评论、反馈和分享,它消除了空间和时间的差异,使人类重新“部落化”。在以即时性、多元性、交互性、虚拟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时代,作为群众关注热点的检察工作时常登上“头条”,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在此背景下,检察机关社会沟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
笔者认为,社会沟通能力,对于检察机关而言,即是其作为社会主体,与群众、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其他社会主体进行交流、信息共享等活动,以获得理解与支持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强调的是一种平等、交互的对话关系,使得检察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可以快速进行信息的分享与反馈,并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体现出以互联网为核心技术载体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同样也表现了新媒体视角下检察工作在公众关注下的积极互动、开放包容。
新媒体背景下的社会沟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社会沟通不等于宣传。宣传,在西方本意是散播哲学的论点或见解,现在通常理解为宣布传达、散播说教,强调单方面的强制与说服,一般不考虑受众,不关注互动。那么,在以多元互动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宣传仅仅只是社会沟通的一个方面。
2.社会沟通不等于禁言。社会沟通强调的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因此,检察机关舆论主动权的把握不以禁止公众和媒体的评价与监督为基础,相反,在保障公众知情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前提下,积极搭建平台,有效回应民生,才是社会沟通的本意。
3.社会沟通的本质强调公共关系的维护。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活动,这正是社会沟通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那么,从这个意义而言,社会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新闻宣传和舆情处置应对两大部分内容。因此,检察机关要提升社会沟通能力,首先就是要处理好言论自由与公正执法的关系,正确把握好新媒体影响检察工作的合理界限,最大程度抑制网络民意对检察工作的消极影响,从而达到双方的相互适应和理解。
4.社会沟通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基层检察机关的社会沟通,强调了检察机关与基层群众、社会大众的交流、沟通,倾听群众的意见,主动的信息共享,坚持了以人为本原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
二、基层检察机关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的挑战与困境
当前,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增多,基层社会治理面临新的形势,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诉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媒体时代无孔不入的监督,将检察机关的执法行为放入四面透明的玻璃房中,检察工作细微的偏差和瑕疵都有可能成为舆论对社会公正最后一道防线不信任的导火索,从而引发大范围的舆情。这对检察干警在职业道德、执法能力、执法水平、服务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基层检察机关而言,在新媒体无所不在的环境中更好地开展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而提升社会沟通能力与水平也面临不少问题。
(一)对于社会沟通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当前,基层检察机关的部分干警思想上对社会沟通能力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尚停留在“关起门来办案”的认识阶段,没有意识到新兴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处置应对的重要意义,对于社会沟通不主动、不积极,简单地将办好案件与做好检察工作等同,将履行职能与群众沟通等同,忽视对社会公众关切的回应,没有意识到网络等新媒体也是民意沟通、疏导情绪的有效平台和便捷渠道,缺乏进行社会沟通的主观意识。
(二)欠缺社会沟通方面的技巧、方法。我国80%以上的检察院在基层,80%以上的检察工作任务在基层,可以说,基层检察机关是检察工作的基础。而且由于基层检察机关离群众最近,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关注度自然也高,但也因此最为繁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大部分基层检察机关忙于应对各类执法办案工作,而忽视了对于舆情传播规律、媒体应对技巧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新媒体知识缺乏,政治敏锐性欠缺,应对舆情还停留在简单的封、堵、删、捂等被动应对方式,沟通的能力与技巧不足。
(三)缺乏专业的队伍和机构建设。案多人少矛盾的突出是绝大多数基层检察机关共同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在修改后刑诉法实施后,简易程序全部要求出庭、刑事和解案件增多,以及羁押必要性审查、监外执行刑罚监督等新增职能的履行等等,使原本突出的矛盾更为加剧。基层检察机关无力在专业的社会沟通宣传机构与队伍建设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原有的宣传干部往往身兼数职,平时缺乏舆情应对的培训与研究,关键时刻应对可能力不从心。
上述存在的问题,暴露出了基层检察机关在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方面“软”、“硬”件的缺乏,成为影响其提升媒介素养、提高沟通能力的掣肘之因。
三、基层检察机关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的路径举措
当前,基层检察机关应把提升社会沟通能力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牢牢把握新媒体的特征和要求,不断深入探寻提升媒介素养与社会沟通能力的路径对策。
(一)创新社会沟通思想理念
基层检察机关处在群众工作一线,应强化“服务为先”的意识,深化“社会沟通也是中心工作”的认识,转变和创新社会沟通思想理念,摒弃以往网络是“洪水猛兽”的错误观念,重新审视新媒体的强大力量,切实加强现代新闻传播规律研究,探索新媒体语境下舆论环境规律,积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不断提高与媒体、公众打交道的能力,最大限度增加舆论“正能量”,不断为检察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完善社会沟通组织格局
基层检察机关应根据自身职能和组织体系,健全检察长负总责的组织领导体制,推进检察宣传与舆情应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定期研究重要工作、决定重大事项。树立全院一盘棋理念,通过基层检察室等基层服务“触角”作用,完善信息宣传、舆情应对、检务公开、联系基层、信访维稳、矛盾调解等机制和人员,建立健全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强化与上级检察机关和当地宣传部门的协调沟通,不断完善社会沟通工作组织体系格局。
(三)提高检察宣传工作水平
1.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沟通是一项复杂、细微、难度大、专业性强的工作,检察机关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设定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将成立一支关键时刻拿得出、顶的上的检察宣传队伍作为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来抓;重点培养干警综合运用法言法语、网言网语、群众语言进行宣传、对话能力,提升与公众互动交流的水平与实效。
2.搭建多元化沟通联系平台。充分把握新媒体时代的有力工具,及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检察门户网站、网络在线交流等多种新载体,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公布检察工作动态,畅通群众控告、申诉、举报、维权渠道,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沟通,及时回应民声,不断满足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以微博为例,据统计,全国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职人员实名认证微博已达1.8万多个,发布微博近1400万条,拥有粉丝3.4亿,政务微博在发布案件信息、传播法治理念、吸纳民情民意方面凸显重要作用。
3.主动推行检察信息公开。新媒体时代,基层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愿望强烈。因此,积极推进检察信息的公开成为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重大刑事案件、涉及国家和集体利益案件发生时,执法办案整个过程,包括案件承办人本身都有可能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但“执法裁判的权威性并不是自明的,执法裁判权的合理性本身也需要论证”
[2],因此,检察机关应当主动打破检察工作的神秘主义,及时加强释法说理,适时公开案件进展情况,回应热点关切,尊重和满足媒体知情权,避免各类揣测、怀疑等不实新闻抢占舆论先机,引发舆情。通过开展“举报宣传周”、“检察开放日”等活动主动向社会公众展示检察机关职权范围和工作内容,真诚欢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真正实现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同时,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对于促使检察机关转变执法观念,提高检察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提升舆情应对能力
1.培养舆情意识。网络凝聚的“主流”民意并非全部代表事实真相。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称,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00件热点舆情案例中,事件中出现谣言的比例超过1/3。
[3]因此,检察机关要加强媒体传播规律的学习和研究,增强政治敏感性,培养和树立舆情风险意识,形成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工作理念,杜绝怀揣“舆情应对是宣传部门责任”的错误思想,切实增强应对舆情、化解矛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建立舆情监测、收集机制。健全和创新网络舆情收集转化机制,实现网络民意的具体转化,便于及时发现舆情苗头,快速提供决策分析。对于收集到的相关意见、建议及时进行汇总、分类、筛选、分析,及时掌握该舆情的发展动向和新情况,综合分析判断涉检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范围和影响力,提前做好监控预警。
3.建立舆情引导处置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办法,促进舆情引导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设定专门的舆情研判机构,根据不同舆情风险协调制定处置方案与应对策略,拟定信息发布口径和舆论引导方案;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畅通与社会媒体的沟通渠道,统一进行权威发布,或试行重大案件听证制度,主动邀请媒体、公众参与听证,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4]避免舆情进一步扩大。掌握沟通技巧,与网民、媒体、当事人开展对话要综合运用法律思维和社会语境,善于借助新媒体以基层大众喜闻乐见的群众语言、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沟通和信息发布,善用检察权威专家意见培育主流民意,正面调控舆情发展,引导司法公正。
注释:
[1] 2013年1月7日,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提出“五个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着力提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着力提升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着力提升政法队伍拒腐防变能力。
[2] 华为民:《努力实现新媒体与检察工作的良性互动》,《人民检察》,2013年第10期。
[3] 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 华为民:《努力实现新媒体与检察工作的良性互动》,《人民检察》,2013年第10期。
(作者通讯地址: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检察院,浙江 诸暨 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