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杨姓通谱庐陵房第三部颁谱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5 08:2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中华杨姓通谱庐陵房第三部颁谱大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中华杨姓通谱庐陵房第三部颁谱大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中华杨姓通谱庐陵房第三部颁谱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华杨姓通谱庐陵房第三部

颁谱庆典上的致辞

(2011年11月20日)

尊敬的XXX老先生及中华杨姓通谱的各位编委,尊敬的各位支系宗亲代表,尊敬的各位兄弟姓氏代表,各位来宾,各位同宗亲友们:

大家好!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在秋末冬初、时序更替之际,我们相约xxxxxx,同贺华夏杨姓通谱庐陵房第三部颁谱庆典,喜迎各地杨姓血脉宗贤共叙亲情,不亦快哉!此次盛典,既是杨姓后人秉承祖恩祖德、继往开来之良机,亦为杨姓后人加强联系交流、共话桑麻之平台。借此机会,我谨代表辂公后裔向家谱颁谱庆典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到会的各地杨姓宗亲代表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同时向为修撰家谱及筹备庆典付出艰辛努力的xxx老先生、各位长辈和宗亲,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至圣吾祖,恩泽海宇。而今吾辈,见贤思齐。我们杨姓出身王室,历史悠久。据查《史记》,杨姓源于周朝,周成王第12世孙伯侨被封于杨地,人称“杨侯”,是为杨姓人之受姓始祖,历经二千五百多年的代代相承,生生不息,现己遍布全球,成为中国大陆之第六大姓氏,总人口愈8000万。我们杨姓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千百年来,我们的宗亲孝悌勤俭、忠勇仁厚、崇文尚义,古有杨坚开国之辉煌,今有杨振宁物理领域之造诣;武有“杨家将”满门之忠烈,文有杨炯即赋之诗篇;才有杨修先见之谋略,艺有杨澜荧屏之风彩,可谓朝朝代代均有杨辈,行行业业富有杨裔,彪炳史册,激励族人。我们辂公后人无不为之惊叹,无不为之骄傲,无不为之奋斗!

欣逢盛世,敢厘族典。祖德泱泱,万代垂仪。家谱,向来被视为与国史、地方志构成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今日,天下杨姓之族谱得以重修、首次合谱,不仅是天下伯侨子孙之幸事,使所有杨姓的根枝脉络更加清晰,家族成员入谱更加广泛,宗亲交流更加密切,传承了祖先们的文化精髓;而且为天下百家姓修谱之典范,继清朝曾文正公修成曾氏全国通谱以来,百家姓中第二姓成功修撰的全国之通谱,真正实现了“天下杨姓是一家”的梦想。我们辂公后人无不为之庆贺,无不为之激动,无不为之振奋!

参天之木,必究其根。绕山之水,必究其源。族谱的修辑,通谱的合成,必付心血。参与族谱编修的诸位宗亲,曾不论寒风暑雨,几经北上南下,东赴西往,祭拜祖先,联络宗亲,拜访贤达,挖掘民间珍藏,收集文献史料,熬无数春宵秋夜,查无数文献典籍,考各代世系传承,校勘文稿,集成文献,延续谱牒,做到了“传承”与“创新”之统一,“续修”与“合谱”之结合。族谱的修辑,通谱的合成,必耗巨资。参与族谱编修的诸位宗亲,曾不论贫富,不管官民,不谈支派,慷慨解囊,捐赠上百元者有之,上千元者有之,上万元者有之,是上慰先祖之范典,下泽族人之表率。我们辂公后人无不为之惊叹,无不为之敬佩,无不为之感谢!

各位宗亲好友,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我们信心百倍,憧憬满怀。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先辈们孝悌勤俭、忠勇仁厚、崇文尚义之传统,继承和发扬团结协作、勇于开拓之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伴随着时代发展的雄壮步伐,勇往直前,共同开创光辉灿烂的美好未来!

盼,一脉相承的杨姓宗亲托庇祖荫、历代增荣!愿,道贯古今的杨姓精神与时俱进、中西汇通!祝,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大同在梦、小康即成!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马氏宗族发谱大会上的讲话

在马氏宗族发谱大会上的讲话

马兵

各位宗亲尊长、众位来宾、朋友,大家好!

带着宗亲父老深深的重托与期望,凝聚着编修人员无尽的辛劳与汗水,马氏家谱业已功告垂成。今天我们在此举行盛大集会,喜贺家谱的诞生,并举行隆重的首发仪式。家谱自启动至今已历时一年。思惜抚今,感慨万千。这是凝心聚力,激奋精神,旺家兴国的一年;这是艰辛求索,克难攻坚,务实奉献的一年;这是走访寻查,誊抄理整,拓笔辛耕的一年;这是科学求真,推崇善德,倡导新风的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不懈的耕耘终于赢得了丰厚的酬报。一部承前继后,充满新时代气息和活力的新谱以其古朴、典雅、祥和、凝重的风格赫然入世。在此,请让我们暴以热烈的掌声祝贺新谱的问世,同时献上我最崇高的敬礼!

众所周知,国有历史才知朝代更迭,国度荣辱兴衰;家有家谱方晓辈次尊卑,世代繁衍生息。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家谱有团结宗亲、教育族人,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续修家谱可以寻根求源,分清支系繁衍变迁,防止尊卑失序,避免同宗族人相见不识的难堪局面;续修家谱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了解族内文化教育状况,凝聚和团结宗亲力量,为马氏家族的持久兴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家谱的问世犹如苞蕾吐 1

绽的梅花,饱经苦寒,历尽艰辛。传唱着支支感人肺腑的劲曲:跃光先生、马兵先生主倡兴谱而奔走呼号,东联西络,历尽曲折痴心不改,在此次编修过程中功不可没。伏田几度远赴长沙,寻访马氏族谱,为查清明光公所有子侄的信息,足迹踏遍湖乡小道,倍尝艰辛,得以使相关资料尽详谱中,为马氏家谱的编修费尽心思,真可谓功垂后世。卫平先生工作之余,挥洒笔墨、挑灯夜战、创尽心意,立下赫然战功。各支宗室,襄助谱业捐物劳智,美誉远扬。这一串串调动的音符组成了一曲优美的旋律,奏响了马氏宗族希望之歌。每一位宗亲都应以此感到自豪与骄傲,同时更让我们感发到团结奋进、艰苦创业的重要。编修工作的圆满结束乃为我马氏家族的一件大喜事,推动了马氏宗亲事业的发展,这是对我们族人凝聚力、意志力、战斗力的一次深刻检阅,它预示着一个和睦团结、蒸蒸日上的家族未来光辉灿烂的前景!“同怀始祖,心向未来。”马氏宗亲和其他宗族一样同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血管里流淌的是共同祖先的热血,澎湃的是日愈兴旺的中华民族的强音,我们将时刻不忘“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为人之道,与其他宗族携手同进,共创祖国美好的明天。2

第三篇:在王氏宗亲续谱捐献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三槐堂海曲王氏宗谱》九修

捐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理事,各位宗亲,各位会长:

大家上午好,今天为了传承家族事业,上对族宗尽孝,下对子孙负责,我们在这里召开全体理事大会,气氛非常好。我受两会安排,做带头捐款发言,也算是抛砖引玉吧!本人对历史家谱等阅历较低,发言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宗亲提出宝贵意见。

各位宗亲,当你我在异地他乡遇到王氏人士时,你我会同时问,你是哪里人?你出自哪一支?你是哪一系?也许答不上。有时候寻根问底,我爷爷是谁,我爷爷的爷爷又是谁?也许答不出,这不得不使我们寻根溯源,看家谱是怎么记载的。自己连自己的家史都不懂,还谈什么传统?上下五千年?那可是哄人了,对不对?忘记历史就意外着背叛,真的。我们这次九修宗谱,首先感谢各位理事及几十万宗亲的大力支持,如果这次九修再搞不清楚或者搞不好,我们将愧对子孙。

合抱之树,必有其根。长江之水,必有其源。历史上王者辈出,将相无数,这都是我们王姓的骄傲。近年来,我们理事会走遍周边县市,鲁南苏北,发现王氏子孙直系繁衍最大的一支就是我们这一支。自古至今,达官贵人,不计其数。

各位理事,王氏家族英才辈出,在座的处级以上官员非常多,厅级以上官员也有,科级干部更多,你们是我们家族的杰出代表,—1— 是我们子孙后代效仿的典型榜样。

目前,我们国家政治清明,太平盛世,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今天国家倡导传统文化,忠孝节义,又赋予了新的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逐渐推广,家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续谱历来是家族中的头等大事。据初步统计,日照已有20余家家谱现已修缮完毕,值得可贺的是我们有一批懂历史懂家谱业务的专家教授学者,他们是我们这次九修的主力军和顶梁柱,他们每人都已经为九修宗谱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物力,像我们的会长王世群,放弃了几所大学兼职教授的可观收入,潜心钻研我们的宗谱,并先后为十余家家谱做了谱续,真正是我族的骄傲。

《海曲王氏宗谱》九修的捐款数额是们两会根据多数族人的要求,经过广泛发动并听取意见之后,最终形成的决定。那就是:县处级以上职务者每人至少捐一个月的工资,上不封顶。理事会成员每人至少3000元,上不封顶。现在除县处级以上宗亲捐款外,还有许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我们这次捐款,目的是加强团结,共同把宗谱办好,尽可能的提供让每位理事及每位宗亲都有捐款和对宗谱献爱心的机会。民国三十七年(当时是八修),当时很多家庭、村庄非常困难,加之通讯和交通不便,且战火连天,所以有得入了谱,有得没入。这次九修,要吸取八修的教训,尽最大努力查找失散的宗亲,在捐款上尽最大努力,不

—2— 摊派,尽最大努力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刚才说过了,每位理事3000元,上不封顶,希望到会的各位宗亲给予大力宣传。

同时,希望各位宗亲、民营企业家、私企老板、各位经理贤达踊跃带头捐款,慷慨解囊。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体现人生最高价值观,捐了不后悔,不捐会永远后悔的!祝王氏族人吉星高照,子子孙孙传万代。谢谢各位宗亲。

—3—

年5月11日

2016

第四篇:在中华单氏全国通谱工作会议第二次会议暨中华单氏忠孝堂合谱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华單氏全国通谱工作会议第二次会议暨中华單氏忠孝堂合谱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6-01-18 12:29:17)原文作者:巨野世廷2016.1.18于單县

在中华單氏全国通谱工作会议第二次会议暨中华單氏忠孝堂合谱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家人们上午好!

今天是腊八节,古人在这天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我们中华單氏各地宗亲代表齐聚一堂,共祭我單氏始祖臻公以及列祖列宗,意义非凡!寓意我族必将繁荣昌盛,兴旺发达!

受中华單氏忠孝堂理事会衍立会长的委托,就忠孝堂的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修谱工作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和来年的工作安排,报告如下,请与会代表提出宝贵意见!一、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1.为积极响应中华單氏宗亲联谊会提出的全国通谱的号召,2015年年初,我们召开了中华單氏忠孝堂合谱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完善了忠孝堂理事会的领导结构,明确了忠孝堂的工作计划,用半年的时间完成86年在谱续(合)谱的统计工作,用2到3年的时间完成忠孝堂合谱工作。会议还出台了修谱工作的各项细则,力争为全国通谱拿出一个模式样本。本次会议还启动了中华單氏忠孝堂千里寻亲之旅这一活动。这次会议不仅仅是忠孝堂的一次盛会,而且是忠孝堂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意义非凡。

2.获得第一手资料是统谱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也是忠孝堂开展的千里寻亲之旅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忠孝堂千里寻亲之旅活动自2015年初启动以来,到访了山东枣庄,新泰,宁阳,天津宝坻,河北省沧州,安国,石家庄井陉县,邯郸永年,河南省固始县,安徽省宿县,萧县,砀山,六安叶集镇,阜阳,颖上县,临泉县,蒙城,固镇县,长丰县,淮南市,定远县,肥东县,肥西县,合肥等县市,行程近万里,在全国各地的單氏宗亲中影响巨大,得到了各地單氏分支的第一手资料,明确了部分單氏分支和忠孝堂的关系,起到了增进宗亲感情,稳定家族团结的重要作用。为忠孝堂乃至全国通谱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枣庄之行,我们明确了忠孝堂和枣庄單家楼單氏的渊源,了解了枣庄單氏和滕州單氏的相互关系,明确了世系对照排列。今天,枣庄單氏家人已经重回忠孝堂的怀抱。依据忠孝堂老谱记载和93年湖沟家人乃大公主修的家谱,我们三次奔赴安徽,走访了原凤阳府宿县,萧县,砀山,六安,阜阳,颖上县,临泉县,蒙城,固镇县,长丰县,淮南市,定远县,肥东县,肥西县,合肥等十余县市的家人,证实了原凤阳府單氏源自于單县(或山东枣林庄,枣连庄,而枣林庄,枣连庄又出于單县),而且原凤阳府單氏和忠孝堂辈字对照清晰,世系排列有序。原凤阳府單氏进入忠孝堂大家庭指日可待。

在河南固始,培林宗亲也多年研究家族史,他讲述忠孝堂是单氏的老堂号,固始单氏忠厚堂,叶集单家栗林单氏忠义堂等堂号是忠孝堂的分堂堂号,单县是單氏的发祥地。

致力于家族研究数十年,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单德山老人曾遍访全国各地单氏,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在河北,在天津,在宁阳,在新泰……每到一处,我们不但感受到一家亲的温暖,而且更多的感受到家人们参与家族事业火一样的热情!《單家史话》的作者河北井陉县單德宗亲,安国树军,沧州宝行,保荣,洪粟,天津新华,宝坻百万,永年永升,山东新泰的士利,在安徽陪伴我们一周的阜阳学敏,六安启超等等,向这些热心家族事业,为家族事业乐于付出的家人们致敬!

3.借助微信,QQ等平台,在忠孝堂家族群经常宣讲家族史,修谱知识,使堂内涌现出一批年轻有为,知谱懂谱,热心家族事业的后继人才。

4.一年来,忠孝堂解答各地家人提出来的问题上千件。帮助各地家人寻亲上百次。四川宜宾新滩支系的單勇宗亲,因家谱上记有是單雄信后裔,问及到單雄信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理性的探讨。在我们單氏族谱中,有一部分尊奉單雄信为其直系祖宗,比如南安郡的九如堂,部分南安堂等等,但考究对照單雄信极其后代的情况则出入较大,一则單雄信距今年代久远,二是單氏家谱真正的修订时期多为清朝,我还没看到明以前的單氏家谱。因此,修谱的时间距單雄信所处的年代太久,有人为杜撰的地方。这也是过去修谱的惯用方法。單雄信祖籍曹州府毋容置疑。單县为單氏发祥地,也是單氏的聚居地。唐末黄巢在古曹州冤句(今菏泽西南)发起起义,距單县、东明仅几十公里,黄巾四杰單兴、單旺、單茂、單盛乃單雄信第十一代孙,这说明了單雄信家族一直在这一地区活动。从單雄信家族迁居潞州,到其后人为躲避追杀四处迁徙,受其影响,單县周边單氏,山西境内單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或迁徙,或隐姓埋名,比如二贤庄附近尚姓和常姓自称是單雄信后裔等等。

5.修谱之最终目的在于敬宗睦族。一年来,忠孝堂在修谱的同时,积极倡导并参与家族公益事业。家族每一次的捐款救助忠孝堂都积极地参与其中,我们在15年11月初,由世廷和徐州的小宝牵头,倡导了为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的單凯宗亲(现在滕州市田陈煤矿工作)之子單予辰的募捐活动。通过这些公益活动,真正体现了“中华單氏一家亲”,提高了家人们的家族意识,达到了家族和睦这一目的。

二、修谱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1.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续修家谱是家族事业的基础。我们做家族事业,首先要理清当今世系,宗亲之间长幼有序,后代百世不乱。这是一切家族事业的基础,脱离这一主题而谈其他,就会本末倒置,必然矛盾重重,没有生命力。祖上的情况都不清楚或一无所知,何谈其他?这一点在我们的家族事业中已经凸显出来。没有家谱就没有归属感,就没有约束力。做好现在,才能展望未来。我们在实际的修谱工作中,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点。

2.修谱工作中的一代始祖问题。

一部家谱必然源头清晰,一代始祖明确。祖不明则不知其出处,犹如木无本,水无源。一代始祖具有唯一性,小到一个分支,大到中华大世系。我们搞全国通谱,既要照顾到支系世系,更重要的还要和中华大世系接轨。这就涉及到姓氏学,家谱学,历史学,文字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我们还要把握一代始祖这个点的问题(萧县光华兄称之为坐标定位)。根据史料记载,姓氏来源,各地單氏家谱记述,和中华大世系接轨情况等综合考虑,参照《孔氏家谱》,我们认为,周成王少子臻公为我们的一代始祖理论充分。

从中华大世系来看,臻公_成王_武王_文王…后稷…黄帝这一大世系在中国姓氏史上至高无上,独一无二。孔氏家族和大世系接轨,也是这一条线。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但真正的奴隶社会是始于周朝。在姓氏的表现形式上特别明显。这一时期,有身份的人群才能拥有姓氏。成王封少子臻于單邑,强化了單氏家族的社会地位,把單氏家族定格在了王室贵族的规格上。而眉县青铜器的出土,证实了这一史料记载的真实性。

从姓氏学上来说,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为黄帝之姓,周朝以及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的国姓,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鲁姓、魏姓、杨姓、蔡姓、韩姓、霍姓、管姓、毛姓、曹姓、卫姓、毕姓、蒋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單氏家族起源较早,我们要和中华大世系接轨,老谱上渊源部分都以臻公为一代始祖,现在看来也最具有合理性。我们的前辈们在家谱修撰中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比如單卷,名气大过臻公。舜师單卷,舜的老师,很有德行的一个人,舜曾让位于單卷,單卷坚辞不受,后隐居埋名。在一些單氏家谱中仍能看到單卷的印记,高密谱明代單崇家族中,單崇的侄子就叫單父令,單父亦,他的儿子叫單父麟。但为什么不把單卷定为一代始祖,而定为我们單氏家族的一个人文始祖,我想修谱的前辈们应该考虑到了和大世系接轨的问题。纵观历史,得姓始祖臻公定为我们的一代始祖最具合理性。3.家谱中的地域称谓要放到其相对应的历史时间,历史条件,历史事件等等当中来确定。据清朝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版《岭南單氏十修族谱》记载:“吾族始祖通真公籍东鲁,生大唐会昌五年。越咸通。甫二十余岁,登泰山,遇异人得修炼之术,思其祖道开公,修真罗浮化身石室,慨然欲从之,因南游结庐其间,观道开公香火祠像,恋恋不忍归去,遂于增之石滩里而居之,东面罗浮望峰头而仰止,取号罗峰。”由此可见岭南單氏始祖單通真,号罗峰,原籍山东,生于大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且知道他的远祖是單道开(晋朝人)。湖南衡东單氏族谱上说其始祖世居东鲁,宋朝时官游湖南,可以确定其源于山东。福建《龙坑單氏族谱》中有一幅楹联: 單氏史书继世名耀祖,济阳后裔世代振雄风。一幅楹联点明龙坑單氏祖籍 济阳郡。

那么济阳郡今在何处?

济阳郡,西汉治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汉置,统九县。定陶、乘氏、句阳、离狐、宛句、巳氏、成武、單父、城阳(以上皆汉县名,均在今山东省境内,單县周边)。福建龙坑單氏始迁江西南城,江西南城單氏祖籍何处则不言而喻了。东汉时期,單氏名门望族多出于河南,那么汉朝之河南非今日之河南省,这是两个不同的区域范围。

4.不同家谱间的相互印证。除了有明确标明出处的家谱外,相互对照印证是合谱的一个关键。河南省柘城單桥三村家谱记载祖籍單邑,明朝嘉靖年间始祖可大公,可知公迁徙于此。我们在忠孝堂老谱上查到相对应的地方,现在两地正密切接触,认真探讨。

明朝洪武年间,河南固始县偏远的往流集西白露河附近,有一片野生栗林,后人叫單家栗林。單家栗林因單安仁睌年生活与墓葬在此现在闻名全国,加之其子孙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更使單家栗林有很高名望。高密單氏(南安郡),安徽肥西县九如堂單氏(南安郡)等都是其近支。明朝初建,單安仁因一子是反王張士誠的在将,疑怕遭朱洪武诛灭,便举家外迁。并将其八个儿子分散隐居。另因当时定永、定久年幼,定永由舅父周氏照顾指导生活,后改姓周;定久由姑父许氏照顾指导生活,后改姓许。当地就有了单、周、许一家的说法。当兄弟三人成人后,合力在往流集朱皋大寺西建祠堂“三官庙”为家庙,取堂号“忠义堂”。庙内供奉單氏祖宗牌位和圣像,單安仁的画像在清末期间(应为光绪三十年到四十三年间)被山东老家单县请去。今“三官庙”地名犹在,圣物不存。5.东鲁,單邑,东鲁單邑作何解释?

在我们單氏家谱中,我们能够看到祖籍东鲁,祖籍單邑或祖籍东鲁單邑。那么,这几个地域称谓在哪里?东鲁一词指鲁国(或今山东省),东鲁一词偏重指鲁国,明朝才有山东省这一建制。参照《孔氏家谱》等,东鲁一词在家谱中单指鲁国极其附属国,單县古称單父,周成王封少子臻于此,为单子国。东周春秋初期,属宋国,后为鲁国单父邑。成王封少子臻于單邑,即鲁国之單父邑。因此,上述三个称谓在單氏家谱中应为單县极其周边地区。

三、来年的工作安排

1.完善并健全忠孝堂内部结构。加强相互间交流,并指导各分支完成建谱,修谱工作,为实现忠孝堂内合谱打下基础。忠孝堂将组建中华單氏历史文化研究会。

组建两个修谱指导小组,第一组由萧县的光华任组长,主要负责86年谱谱内的修(合)谱工作。第二组由枣庄的劲松任组长,主要负责皖北及其它外联宗亲的修(建)谱工作。

2.加强忠孝堂和其他單氏分支的密切联系。时时以中华單氏通谱为基准,把握大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和各地單氏的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印证,使家谱资料更为详实。3.继续开展忠孝堂千里寻亲之旅活动。

实地考察是修谱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开展的“千里寻亲之旅”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一方面增进了宗亲们之间的亲情,拉近了距离,另一方面通过看一看,见一见,谈一谈,叙一叙,能够通盘掌握全国單氏的地域分布,迁徙规律,历史渊源,相互关系等等具体情况。为全国通谱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敬宗睦族是我單氏家族的优良传统。敬重祖宗是宗旨,家族和睦才是最终目的。是單氏家族的血脉把我们连在了一起,是血浓于水的深情让我们聚在了一起。我们为共有一个單姓而骄傲,我们为共同祭拜祖宗而自豪!

各位單氏宗亲,不论你家居何地,身在何方;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农夫走卒,單氏家族是你的根,單姓是你的源,我相信,经过全国單氏宗亲的不懈努力,我们單氏家族会更加和睦,更加团结,更加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祝全体單氏家人春节快乐,阖家团圆,幸福安康!谢谢

巨野世廷2016.1.18于單县

第五篇:在岳阳葛氏家族续谱建祠捐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岳阳葛氏家族续谱建祠捐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葛余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宗亲、各位贤达:

大家下午好,今天为了传承家族事业,上对祖宗尽孝,下对子孙负责,我们聚集在西塘镇守营村唐家冲,虽然阴雨绵绵,天气寒冷,但是贤达满座,气氛热烈。本人受湖南岳阳葛氏家族事务理事会安排,在此向大家汇报。本人才学疏浅,阅历较低,有遗漏和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各位宗亲,当你身在异乡、偶遇家门时,你会高兴地问:你是哪里人?你出自哪一支?你属什么派文?也许答不出。坐在家里刨根问底、自问自答:我爷爷是谁?我爷爷的爷爷又是谁?也许答不出。这不得不使我们追本逐源,看家谱是怎么记载的。自己家族史都不清楚,还谈什么传统?还谈什么中华民族发展史,什么上下五千年、什么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连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我们搞不清楚。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是的,我们愧对祖先;有机会,如果再搞不清楚,我们愧对子孙,那么,我们家族从何而来?

合抱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定有其源。远古时代,葛天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中华大地衣服和乐舞的发明者。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能力增强,贤人出现,适者生存。葛伯益事舜有功,协助大禹治水13年,禹将位传给伯益,伯益公不受。伯益公为大禹东相,后被尊为吾姓第一代始祖。葛姓最早居地在河南,河南长葛市、宁陵县均有葛天氏之陵,有葛天氏文化研究中心。葛姓子孙繁衍颇多,四处寻找宜居之地,以河南为中心,因升迁、战乱、灾害等原因外移至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其中一支东奔江苏、安徽、山东,南迁浙江、江西,又转迁湖北通城。108世重公之长子处敬公(109世)于宋朝从湖北通城麻埠市(今麦市)搬迁至湖南岳阳临湘云溪葛家嘴道塘冲(今道仁水库)。(岳阳:葛、郭不分,音误,应无郭家嘴地名)。2013年11月24日,我邀葛大隆、葛大庆两位前辈去访巴陵始祖首迁之地,据说一游姓顶葛氏家族基业,后又姓郭,又顶郭姓家业,接着我们跑湖北白骡郭磨家里(不是本家),四处打听,走村串户,寻根问祖。祖居之地,香火无存,抚今思昔,感慨万千:仙祖避战不停步,南宋处敬奔巴丘;葛家嘴处呈昌盛,道塘冲内添锦绣;李树坪里安始祖,新中国后破四旧;寻根问祖何处在?大江南北泪忧愁。南宋文强武弱、战乱频繁,葛家嘴处交通便利,祖辈在此住了五代人,著名的有茂公,是元朝江南庐州合肥知县。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领袖人物,因各自代表的利益,百姓惨遭杀戮,湖南人几乎被杀光了。我祖先避难迁至临湘横铺葛家坳、五溪港。葛家坳,这个神奇的地方,三个小口子出入,四面高山,森林茂密;一口古井从未干涸,井水质优、冬热夏凉;房屋依山建筑。这块难寻之地为葛氏家族保存了有生力量,避免了追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在座的各位分支祖辈基本上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们是岳阳最古老的居民,而不是江西老表。(明末清初,从江西迁入湖南的大批居民在两省间相互称为老表)。明、清、民国初年,文明公支下迁移到湖北、四川、安徽等地有64支,曾有人写道:树高虽千丈,落叶需归根,我将挣脱一切羁绊,回到家族温暖的怀中。目前,全国葛姓人口170多万人,姓氏排120位(宋时排44位),占全国人口的0.12%。葛姓在全国分布甚广,以浙江、江苏等省最为集中。

各位贤达,葛氏家族英才辈出,典型留给后人看。周家冲关,清朝、民国初年,葛立忠祖孙三代4将军在当地传为佳话:葛立忠,晚清名将,授建威将军;儿子葛方洪为湘军名将;孙辈葛应龙、葛豪为民国初期岳州2兄弟将军。本人到岳阳市档案馆,在《岳阳市志》人物卷中发现有兄弟2将军的记录,但是不全,翻开族谱,内容较为全面,遂复印后,送交岳阳市史学专家邓建龙先生,邓先生将其史料详细编印在《岳阳历史探微》书上。葛应龙,江阴要塞总司令、大总统一等侍从、将国府参军、两湖警备总司令部军务处长、国民政府将军府将军,后授壮威将军、佐威将军,1926年在北京病逝,追授为陆军上将,后灵柩运往岳阳,安葬在城陵矶。葛应龙曾住在岳阳楼东边的一葛公馆内(今三五一七工厂),吴佩孚在其家避难、住过7个多月。其弟葛豪,字耀亭,曾任北洋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副将、湘军独立旅旅长、长岳护路铁道警备司令。1924年任将军府将军,授展威将军。后在岳病死,安葬在王家河畔的鲤鱼嘴。葛恢南,年轻时留学日本,近代珠算学奠基人之一,国民党国大代表,会做生意,据说当时他在长沙有120栋房屋,钱粮湖三分之二土地为他购置,是个暴发户。葛拔林,湘北建设学院第一期学员,49年前参加工作,曾参加过洞庭湖的剿匪,当过派出所所长,“右派”平反后,认真执教,是位离休老干部,是西塘镇的大名人……

新屋葛家,名人多多。葛梓材,曾留学日本,同盟会会员,在江苏当过县长。后任国民党军法处处长、抚恤处处长、少将军衔。在岳州有金鹗山、西塘真力佗子冲、平地神堂三处庄园。其长子葛旭保系武汉国民党国防部文书。其次子葛雨保,年轻时在武汉学术学校读书,是黄埔军校8期步科班学员,参加过6个月的南京中训团培训,当过团长,后任江西宜春国民党第95后方医院副院长,湖南和平解放有功,被安排在上海某一医院任院长,未就职,回家被批斗。葛绳武,在国民党统治期间任过团长,后移居美国洛杉矶,曾捐助新老村建设。葛春年,民国时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学生,年轻时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在抗大任职等,离休时享受正部级干部待遇。葛猛智,又名葛良,湘北建设学院第一期学员,49年前参加工作,曾是湘阴县委书记华国锋的干事,原湘潭专区水利局长,对家乡建设很有帮助,现80岁高龄,属离休老干部,住湘潭……

老屋葛家,葛怀需,湘北建设学院第一期学员,49年前参加工作,长沙黄花区税务局局长,国内首批著名经济师,离休老干,为家乡建设出过力,是《三湘风云》的作者,笔名叫葛潭,现已去世。

王岸冲,葛正杰,系朝鲜战场上的翻译官,现在湖南理工学院,著名教授,已退休。

蒋家塅屋场,葛仰乔是同盟会会员,岳阳县知事。民国时湖南省铜元局局长。葛敬,在北方当过兵,后进入南下干部行列,曾任常德地委书记。

葛家坳关,葛韬武,小学卖柴求学,是解放后当地葛氏家族第一个重点大学生,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采矿系(现中南大学),是冶金工业部驻安徽马鞍山研究院研究组组长,专攻火工品炸药系列,是国家首批高级工程师、接受过中央电视台的专访。其大子、大媳均毕业于清华大学,二子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三女毕业于安徽大学,家族兴旺,一家人均住在深圳,大孙女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即将在美国银行工作。

还有新屋葛家葛松林、葛秋桥、葛克定,胡家冲的葛正旺,对家乡、对家族都做过不少的贡献。我所知道的是其中的极少部分(只涉猎到了较为了解的近现代家族精英,多名府官、知县未谈,多名进士未列,皇帝/大总统褒扬之人未提。)先辈或前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各位贤达战斗在各条战线上,把你们的职位、业绩系统地总结一番,好好编入谱中,大家将认真研读,也不断唤起晚辈:未来以你们为荣。

各位宗亲,精英出精品,人杰地灵。家族古老著名的建筑群,是先辈们的智慧结晶。从兰乔甘家堰右侧,一个小口子(今兰乔水库大坝)进入,往东北方向,蜿蜒二十余里,途径周家冲、葛氏宗祠、新屋葛家、石眼冲、老屋葛家、杨家园,直至葛家坳,两边高山耸立,里面良田千亩,中间一条小港,宛如世外桃园,进可攻,退可守,是古代宜居必争之地。我们的祖先勤于耕读,官宦颇多,在此创造了优良的宜居环境。这里山青水秀,屋场较多,房屋接二连三,大多坐北朝南,居民团聚,热热闹闹。以前的葛氏宗祠,就坐落在新屋葛家前面的常家畈上,清朝时,几人捐款,由仙籁公组织营建,规模不算很大,但非常气派。新屋葛家一栋竭山式建筑屋远近闻名,估计是明朝时建立,灯照九堂(一盏灯可照九个堂屋),建筑奇异,江南少见。屋中匾额有“居常泰”、“绕室傲声”、“鹤有松”、“岳阳楼记木刻雕”。该屋建筑材料是石、木、青砖、汉瓦。石头主要是上湖南的祁阳石,树木笔挺,柱子成合抱围。雕梁画栋,异常精彩。刘璈家族、高氏家族曾派人成图仿效未果。葛猛智离休时,将此栋房子做了简要的概述,但是不全面,他毕竟8岁时外出读书、参加革命,后来很少回家,8岁以前的记忆仅仅是一点皮毛。西边学校有“存右”匾额。这一辖内,桥梁较多,排水系统特好。老屋葛家、杨家元前面的两座石拱桥,新屋葛家旁边的大碑头桥应该是明朝建筑,周家冲的将军桥应该是清末、民国初年所建。1958年,修建兰乔水库,百姓迁移外地,少数被搬往附近山岭上,当时破“四旧”,立新功,家族的建筑群全部销毁,据张典象先生回忆,这些好木材、好石头大多运往到今乌江机筛厂所在地,用作发电厂,还有一部分被烧毁,如果留住这些古建筑群,发展旅游业,西塘人民就不愁吃、穿、用,环境要比渭洞张谷英客气好几倍。“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不过为的是:舍小家,为大家,利国家。

各位宗亲,目前我们国家政治清明,太平盛世,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倡导传统文化,忠孝节义又赋予了新的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逐渐推广,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续谱建祠是家族的重大事情。他姓的漂亮祠堂纷纷建立起来了,不甘落伍的我们应该“心在动、情在烧”。现在,还有一批老同志健在,他们熟悉业务,走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特别是葛大隆先生,十余年来,钻研族谱,落实谱中记录的地方,跑东家、去西家,跋山涉水,奔走葛氏家族的每一个屋场,或西塘,或三荷;或临湘,或岳阳;或湖北,或四川。他放弃自己的木匠手艺,放弃自己的店铺生意,放弃自家盖房子,甚至放弃亲戚朋友。他省吃俭用,调动家人的积极性,捐资50000元,号召家族全体成员共圆续谱建祠大梦,把这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确实,家族需要葛大隆,他有学识,老牌高中生,知书达理;他道德高尚,是守营村的典范,无人说半个“不”字;他能力强,能把握大局;他有号召力,老婆孩子鼎力帮助,全族人忠心拥护;他有时间,虽然63岁了,愿把一腔热血献给宗族;他身心健康,靠的是自己的勤劳锻炼和上天给他的恩赐,挫折压不垮他。是的,他呕心沥血,不要报酬和荣誉,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在他的感召下,成立了湖南岳阳葛氏家族事务理事会。葛正旺先生担任总顾问,葛大隆先生任会长,葛余光任总联络,还有葛丹书、葛大庆、葛正柴、葛大力、葛大学、葛大贵等任副会长(湖北3位、四川1位副会长),葛友忠为秘书长。葛怀宇先生主修族谱,葛丹书先生主抓祠堂工程质量……大家各执其事、各负其责。族长人选还未定,以后根据贡献进行海选。该理事会倡导勤俭节约,不乱收钱,不乱报账,不募名利,严格财务制度和纪律;要求创和谐、讲奉献、办实事、力求完美。唐家冲屋场村民基础好、团 结协作、热情高涨,西塘镇党政领导和守营村支两委大力支持和帮助,周边姓氏积极鼓励,我们兴业的机会来了,万事俱备,只欠钞票。葛氏家族是一个优秀的有志气的家族,在西塘镇人口最多。发扬优良传统,巩固凝聚力,全靠在座的各位。续谱建祠,是大事,并非易事,而是全族人的共同的大事业。

各位宗亲,大家都是社会贤达,功成名就。今日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围炉聚旧,欢声笑语。续谱30年一次,机会不多;祠堂乃千秋伟业,千载难逢。宗祠选址、平基已基本结束,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二期工程是建祠,效果图已经绘就,供大家讨论。第三期工程是建“以祠堂养祠堂”的工程项目,正如葛克定先生多次所讲:修游泳池、休闲山庄、设钓鱼中心、建篮球场。以后葛姓成员在此祭祀祖先、开展学习、加强交流。甚至到祠堂小住一下,研究族谱,缅怀先人恩德,弘扬家族文化。第四期工程:在祠堂的左侧的七奶山上修一座大庙。站在七奶山上,一览众山小,看到洞庭湖中的游船,眺望长江舞动的水带。待到春花烂漫时,我们畅谈家族兴旺发展史。一旦上述工程竣工,欢迎城里人来此游玩,共享天伦之乐。

各位贤达,根据理事会要求,家族成员,无论男丁、女丁,平均摊派100元,特殊困难者可以减免,目的是加强团结,共同兴业,尽可能提供一切机会,保证家族成员有爱家族之心,为大家提供小平台,收费高了,百姓负担不了。1990年七修谱时,当时民众都相当困难,有的修了,有的未修,有的不肯修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管理不规范,最后草率收场,但修谱者为我们留下了较为宝贵的资料,功不可没。茅茨屋下或有帝王,我们要尊重老百姓,以摊派为辅,尽可能调动多方积极性。当然,靠摊派,无法完成这一大业,所以以捐资为主,200元起码,上不封顶。目前,葛大隆先生捐资50000元,葛正旺先生捐资10000元,抛砖引玉,这才刚刚起步。希望各位领导、私企老板、各位经理、各位贤达等慷慨解囊,踊跃捐献。根据贡献多少,谱中、碑里、墙上分类记载。待大业竣工、喜喝庆功酒时,树碑立传,指点姓名,有我贡献,功德价连城,芳名垂千古,成全贤达愿景,体现人生价值。进未忘根,退无后悔,福星高照,泽及后世。

最后,预祝各位贤达在新的一年身心健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鹏程万里,合家欢乐。提前向大家拜过早年!

农历二〇一四年腊月初八/2015年1月25日

下载在中华杨姓通谱庐陵房第三部颁谱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中华杨姓通谱庐陵房第三部颁谱大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