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上报道了许多大学名校毕业学生成了蚁族

时间:2019-05-15 08:4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媒体上报道了许多大学名校毕业学生成了蚁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媒体上报道了许多大学名校毕业学生成了蚁族》。

第一篇:媒体上报道了许多大学名校毕业学生成了蚁族

媒体上报道了许多大学名校毕业学生成了蚁族,探讨他们的出路。其实不应该别人给他们出路,路是自己走出来了,而每个人生下来都不平等,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不能等待。当然大学教育太差了,没有教给这些大学生真正有用的东西。

中国社会调查所于2009年2月初开始设计问卷,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11个城市,抽取1000位2009年应届大学生进行了电话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到目前为止,应届生整体就业率为35.6%,显示的十分低迷,这些情况从火爆的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就能略见一斑。

中国社会调查所所长李东民介绍,调查样本显示,已就业者总体满意度为37.6%,35%的人认为工作一般,仅有27.4%的人表示对工作满意。

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性质及内容、薪金待遇、人际关系三方面。李东民说,这反映出所学与所用之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反映学生初入职场时对社会的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造成当前就业形式不明朗,“毕业=失业”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我们从小所学的内容都是应付考试,而不是知识的实际应用方法所造成的。现在社会上关于大学生的看法也开始逐渐转变,从天之骄子到归于平庸。我们认可大学生的能力,但是更多的毕业生去应聘的时候往往底气不足,做事的时候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多个用人单位,基本对当前大学生的印象是大部分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符合上述所说的交际能力欠缺。管卫东认为就业的低迷我们所受到的教育环境所造成,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迫于各种压力下被动学习为主,根本上缺少“解决事情能力”的锻炼,只有少数自发学习的学生,会真正深入到学科里面,通过自己理解,喜欢钻研,学会应用。这类学生往往学习起来比其他学生轻松,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比同龄人强些,在大学毕业后多半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快速的踏上社会,这是所有教育者所希望见到的。

然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基本上被当前的应考制度扼杀磨灭了太多的棱角,不能够自行解决问题,更多的是进行生搬硬套,死记硬背,长久以来僵化了思路,虽然现今90后显的十分的活泼,但是真正把一个陌生但是在其能力范围内的事物摆在他们的面前,多半是当即傻眼,至少走一些弯路才能做出来,甚至干脆逃避。上回说的09高考广东一道语文语言主观题居然13万考生一分未得【管卫东:从13万考生得零分说起】,就明显暴露出了现在学生实际分析、应用能力低下的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会上曾经说过,他说中国的教育研究在世界上是没有地位的。从经济上咱们不说,咱们就说咱们的研究在国际上确实没有地位的,研究的东西很多是发空论的,没有实质的研究,所以不管从经济上来说,还是教育上来说,确实需要向西方国家学习,这个是没有疑问的。另外,管卫东从事高考教育、出国留学培训多年,对中西方的教育还是比较了解的,在国外,根本不承认中国的研究生学历,研究生论文放在国际上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几乎都是摘抄、甄选国外文献人家研究过的东西,极度缺乏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外考试的目的相当明确,就是真正利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管卫东所在的博森机构专门做出国留学培训,因此对国外考试有很深的认识,如托福考试完全考察的是语言交流和交际能力,GMAT、GRE注重考察商务沟通、应用技巧。国内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察的根本没有目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去研究外语实际应用考察,去钻研他们的语法,是本末倒置的。现在的英语教材甚至不如民国二十九年林语堂编写的高中教材《开明英文文法》。

管卫东认为,当前要想扭转大学生日趋低下的地位(扩招固然是主要原因之一),必须加强教改的力度,在选拔人才的方式上要有区分度。既然当前选拔人才的方式高考最为合适,那么在不能改变高考模式的前提下,在日常教学和高考命题上应当有所变动,更加侧重于开放式的教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要达到这种“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目的,在命题上多以能力题为主,基础题为辅的方向去考察,很多人不明白高考是什么,管卫东的理解是高考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全部的试题仅仅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亟需解决的问题,决定一个考生是否优秀,就是考察他在这个虚拟社会中如何最优化的解决全部问题,高考完全可以理解为现实社会考核的缩影,所以现今死记硬背式的题目,依靠题海训练出的学生,踏上社会是非常艰难的。

目前教改也朝着这个方向去改革,纵观恢复高考以来,越来越多的群体关注高考,以至似乎全民高考,这是好的现象,但是日趋激烈的竞争和过多的钻研高考题目,使得教育从本质上悄然转变,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古人受教育是为了“治国安天下”,周总理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现在流行的是“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然而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现在学生过的什么日子:哪里学的是知识,根本是为了应付考试。不说早的,就说以往70年代的学生吧,真正做到爱书如命,自发学习,以弄清弄懂知识为目的,虽然重视考试,但是更多的是以“求学”的角度,带有学习热忱和自发性,现在学生吧,高考一结束,“焚书”这事没少干,爱惜一点的卖废品了。再说教学吧,整个一八股式的教学,自从研究出了“标准答案”后,一切往这方面猜度,一个劲的“把握方向”,哪里有自己的思维。整个命题上,这帮人平时就像是闲着没事干似的,就专门研究学生的毛病,然后对着这些毛病出题,导致学生丢分,用这种极端的方式选拔人才,大多上去的是庸才,真正有想法有能力的学生因为考试的区分度不够,往往没有那些“踏实”的学生认真,在考试上没有任何竞争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平庸而挑剔的命题在我看来无疑是杀鸡取卵的行为。

教改每年都在推行,包括新课标也日进推进,国家的本意是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用以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但是在高考“考改”换汤不换药的情况下,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教改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认为必须狠下心来,从高考考试选题上首先本着灵活、开阔、考察方式多样、切合实际上改起,虽然这样在短期内可能造成更多学生类同13万广东考生在那道语文题上获取零分,但是从长远的影响看,是有十分意义的。

当然,影响大学就业是多方面引起的,因为很多行业达到专业饱和,现在热门的专业在经过四年后,因为多年的沉淀,说不定又变成了供大于求,成为影响就业的一个方面。这就要求现今的大学生本身并不能只具备本专业能力,需要多方面的锻炼,这些基础必须在从小学到中学形成雏形,这就是教改的意义所在。管卫东认为理想的教改必须从日常教学到考试体系都要变革,教学方面以引导答疑为主,不要灌输。考试方面要以区分度为主,分三个层次选拔人才,按照总分、语言类分数、理科分数去选,总分代表复合型人才,语言类分数代表交际、写作、创作型人才,理科代表钻研、实际应用型人才。在命题上以灵活多变,适当减少题量,增加思维、应用比例,这样学生可以在早期就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的爱好,锻炼自己的特长,上大学后继续深造,毕业后就业就有了更多保障,真正学以致用。文坛巨匠钱钟书当年数学就只考了15分却被清华录取;1931年,后来成为明史大师的吴晗报考北京大学,中英文两科获100分,数学考试是零分,北大当年不予录取,但清华大学也破例录取他,国家英才,幸而不被埋没。这些都是选才的最佳案例。这种选才模式我个人认为能最大化的避免如今这种就业率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同时也达到了课改的目的,从而提升我国教育地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管卫东谈思维:什么是思维 烧一根不均匀的绳,从头烧到尾总共需要1个小时。现在有若干条材质相同的绳子,问如何用烧绳的方法来计时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呢?这是摩托罗拉的一道面试题目。其实也是一道典型的考察思维能力的题目,如果你思维能力够好,能找到问题的结点,那你很快就能答出来,否则就会很困难。那么这个问题的结点在哪里呢?一个小时自然不用去考虑,关键是这15分钟,如果能确定这1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了。我们再想,15分钟和1小时是什么关系呢?四分之一对吧!那我们接下来就要寻找这四分之一了。四分之一是什么,就是是两头同时烧一次就是一倍的概念。于是我们可以先拿出一根绳子,两头同时烧,而另外一根绳子只烧一头。当第一个绳子完全烧尽时,第二根绳子所烧时间就是30分钟。这样重复两次,就可以获得两根30分钟的绳子。然后我将这两根30分钟的绳子,其中一根还是两头同时烧,另外一根只烧一头。当这根30分钟的绳子烧尽时,另外那根烧单头的就剩下15分钟所烧的时间。这样问题就解决了,是不是很简单啊!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对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那思维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在我审完题之后,通过对题目的理解,及通过我所有的一些知识点,发现到已知和所求之间的差距,而这个差距跟我所学的知识一联系,然后决定用什么东西去执行的全部过程叫做思维。

举个简单例子,Google在中国的第一把手叫李开复,他给大学生写过四封信,这四封信中的第四封信有过这么一段话:他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教的时候,曾经接到一个中国学生的母亲的抱怨电话说,你们学校在教什么东西啊,我的孩子已经在你们学校读了两年计算机系了,两年下来竟然连个软件都不会用,你们在教什么呢?当时李开复是这么答的:计算机这个领域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今天所学的知识,5年之后仍旧会有用,但我能够保证,他在这块学到了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后遇到新的问题,仍旧能够游刃有余。在这儿插一句啊,请大家思考一下,高考中的题目是你以前做过的还是没做过的,一定是没做过的对吧。所以这个学会做新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能力点。

我们还是回到李开复那封信中去,等他说完之后,那个学生的母亲又怀疑地说了一句话:教育的本质如果不是教知识的话,那是教什么。当时李开复引用了世界上一个非常有名的教育家的原话是这么答的:什么时候我们把知道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该教的。

我们大家想想,把知识忘掉之后剩下的是什么啊,就是思维,是思维方式啊。但是“忘”是加引号的“忘”,知道不,是忘掉了知识的“形”,而留下了知识的“意”和全部的思维过程,而这就是所谓的思维的概念。越来越多地人意识到了思维的重要性,国家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加大了对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第二篇:学生致信媒体称大学越上越迷茫

学生致信媒体称大学越上越迷茫 不知道努力方向

诉说了他目前的迷茫和焦虑:他曾经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但忙忙碌碌之后又觉得失去了自我;他不愿意被动地为了就业去加入考证大军,但又常常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他想按自己的意愿简单生活,可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找不到奋斗目标。

我们认为,这种焦虑和迷茫并不是这名同学独有的状态,而是有一定的共性。这种焦虑和迷茫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更多来自于外部环境,比如大学教育和就业压力。今天,我们刊登这名同学的来信以及本报记者和他的对话,就是希望这一现象能引起更多大学生和教师的关注,大家一起来思考该如何走出迷茫,不再焦虑。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我们的通讯地址是: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部,邮政编码:100702,电子邮件:jiaoyu@cyd.net.cn">jiaoyu@cyd.net.cn。

中国青年报的编辑老师:

你们好!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寒假到来的时候,我决定给你们写这封信,把我的迷茫和困惑告诉你们,希望中国青年报这张属于青年人的报纸给我一些建议。

2011年11月,当我决定不考研时,我把“这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作为对自己的解释。当我知道那个不是我想要的东西时,我又开始迷茫哪个又是我想要的呢?我始终都没有坚定地把握自己的追求。

渐渐地,我对“考证”再也没有了动力。正如同学说的:最近图书馆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在准备四六级、教师资格证和期末考试,起码我们班的绝大部分同学是这样的。

就我所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如果需要,我们可以考以下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计算机二级证、导游证、秘书证等等。在众多的证书当中,我只考了一个本科生必须要持有的英语四级证书,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看着身边的同学在紧张地准备着四六级考试与教师资格证考试(今年这两证刚好在同一天统考),本来并没有多大压力,但是当你看到10个人里有8个人在考,而自己却每天悠闲地看看书、上上网、写写字,难免就会感到不安。有时我会问自己:我这样是不是不思进取?我以后会因为没有这些证而错失很多机会吗?我以后会为现在的选择而后悔吗?未来是一片茫茫的大海,我不知道哪个航向是正确的。我动摇过,但还没有破坏自己价值观的基石。我只是有点犹疑与担忧,不断地审问自己:我究竟有没有勇气坚持我想要的东西?

我已经厌倦了每天记忆各种复习资料与试题集,机械地参加一场场考试,等拿到证后就彻底地忘却,然后再准备下一门考试。我不想去评估这些证书以后对我到底有多少作用,我只是厌倦了这种“被动的”“学与考”的生活方式,我总是在试图寻找一种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总是在想我能不能为“自己”读点书,这也是对沉寂、苦闷、茫然的大学的反抗。

大三了,我放下了诸如“委员”、“主席”、“会长”的头衔与各种学生工作,如室友评价的“做一名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学生”,安安静静地过好每一天。时间是自己的,自由地安排每一个时间段,沉浸在自我中很快就发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快乐,很幸福!

在这个学期,我不遗余力地在网上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只有在出现经济危机时才停止。2011年南昌的冬天似乎没有了往年肆虐的寒风与阴冷的冬雨,每天都是暖暖的晴天。我喜欢拿着一本书到寝室的天台上或楼下的草坪上,让和煦的阳光照在脸上,又让冰凉的西风清醒发热的头脑;一般在一个节气到来时,气温就会骤降并伴随着刮风下雨,如果没有课,我也就会懒懒地窝在床上,不吃早饭,打开电脑看一部自己喜爱的电影;每天晚上差不多10点多从图书馆回来,然后开始记录每日的言与事。我们大三有一门让其他专业很羡慕的专业必修课——汉字书法,在老师的激发下,我深深地陶醉于汉字的书法艺术,每晚写完日记后,都会花半小时临摹一页颜真卿的楷书,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后进步明显,不禁窃喜。书法已然是继音乐后我的又一情感载体。周末的天气总是那么好,我喜欢在校园里,拿着自己心爱的相机留下一处处可爱的风景。

上大三以后,我逐渐养成了这4个爱好——藏书(看书)、写日记、书法、摄影。半年了,我明白了我喜欢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这才是我坚持想要的东西。但是,在“考证”、“拿奖学金”、“评荣誉”、“找工作”等外在目标的侵扰、诱惑、压力下,我不知道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坚持我想要的东西——仅仅是对自由独立的自我的向往!

老师,我有点害怕。我不知道该不该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否有勇气坚持下去,不知道坚持了以后会怎样,不知道不坚持又会怎样,不知道怎样坚持,不知道坚持意味着什么。

我该怎么办?

江西农业大学杜克海

一个大学生的忙与盲

不想跟风,却又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收到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大三学生杜克海给中国青年报写的信后,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他。记者(以下简称记):看了你的来信,感觉你有点迷茫。以前有过这种感觉吗?

杜克海(以下简称杜):之前,目标一直很明确,过得也挺充实。我是个农家子弟,知道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读高中的时候,几乎每时每刻、分分秒秒都是围绕“读大学”这3个字而努力。我清楚地记得,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奶奶出门的次数多了,妈妈的笑脸多了,家里的客人也多了。而我也得以有机会第一次走出生活了18年的小县城,去感受外面的精彩。

然而,大学和我之前的想象不一样。大量的课余时间,极少的作业,很容易对付的考试,要是不参加些课外活动,那一定很无聊。在无知无畏中,我参加了班委的竞选、学生会干部的选拔、社团的招新,最后成为了班级的纪检委员、学生会的干事、文学性社团《飞白报》的会员。每天的课余时间有了会议、活动的填充,听从学长们的安排,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有时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在社团组织中,没有孤独寂寞,有的是“优秀班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优秀会员”、“三等奖学金”等荣誉,初来乍到的我内心很满足,似乎该有的我都有了。

大二刚开学这段时间,各社团都在紧锣密鼓地“抢人”,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并感觉自己不适合在学生会中工作,我留在了《飞白报》,并意外地被推选为报社社长。作为一个社团负责人,要承担很多,很累,很不容易!一年中,我没有课余时间,没有周末,甚至连暑假都留在学校编辑报社承办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友》期刊。这一年,我把重心放在“走出去”,与江西校媒联盟及其他校园媒体取得联系,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在全体社员的努力下,我们报社荣幸地被评为“江西省十佳校园媒体”、“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三星级会员媒体”,个人荣获江西农业大学“先进社团负责人”、“《江西农业大学校友》优秀编辑”称号及“社团与学生工作特长奖学金”、南昌市“谷雨诗会”原创诗歌三等奖等。

在大学里,大家习惯于用担任什么职务或得什么奖来评判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或许在某些同学看来,我算是功成身退吧。在去年10月换届后,我彻彻底底地成为一个普通的学生。不时有同学问我:你为什么不去竞选社联部长或主席?你来担任校刊主编怎么样?„„我告诉他们:大三了,我只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好好地看看书,好好地为自己生活。

记:在经历了前两年忙碌且被认为成功的社团生活之后,大三的你选择了看书、写日记、书法、摄影这么一种自以为悠闲自在的课余生活。这是你自己的决定,可为何又觉得心里惴惴不安呢?

杜:打个比方吧。以前都是跟着大部队前行,从来也没有想过要走到哪儿,只知道跟着走没错。走累了,独自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当发现大部队走远了,自己却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前段时间,自从班主任在班会上介绍了考研的相关事项之后,我的内心便起了波澜。刚进大学时我便认定自己是应该去考研的,正如我们美学老师讲的:趁着年轻,多学点知识。在同学当中,人家听说你要考研,条件反射似地就会问:考什么专业?考哪个学校?然而这些,我都不能自信满满地回答,而只能忐忑地问我敬重的一个老师:老师,我想考研,但不知道考什么专业。“我觉得你更适合做实事!”老师醍醐灌顶的点拨,让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并不适合考研。但我又适合干什么呢?

我时常问自己,自问自答好像很容易进入到一个矛盾的怪圈。起初我把读书、摄影、书法作为我想要的东西,然而往深处想想,这些兴趣爱好仅仅是我生活的点缀,仅仅是我在繁重的压力下的精神润化剂,它不是我生活的主页。那我究竟想要什么呢?我的人生追求、奋斗目标是什么呢?我感到茫然!

记:你在来信中说,周围那些忙着“考证”的同学是为了就业而学习,你的内心很排斥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你想寻找一种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享受在阳光下看书的小资情调。可是你想过没有,将来毕业之后靠什么来维持这么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

杜:这个问题问到了我的痛处,这也是我近期焦虑的根源。在大学里,同学们学习的目标不外乎两个:拿奖学金和考证,因为这是日后找工作的重要筹码。可我知道自己内心是极度不愿意机械地参加各种证书考试,我已经厌倦了这种“被动的”“学与考”的生活方式。我不喜欢的东西考过就忘了,而我喜欢的书读过之后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有一天晚上,我随手拿起《古文观止》,翻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每当心为形役,形为名趋,体为利使时,偶尔也觉得看看书、写写字、拍拍照这种淡然的生活蛮好的,既然本性喜欢安静,又何必那么浮躁那么功利呢?“何不委心任去留”。

然而转念一想,又心有余悸。人们常说年少轻狂,年轻人就要去社会上经历风雨干一回才不枉此生。有时我会问自己:我这么悠哉地过日子是不是不思进取?我会不会因为没有考证而错失就业机会?

再过一年我就要面对棘手的就业问题。我似乎没有做好走上社会的准备,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职业。而没有一份好工作,我又怎么能延续目前我喜欢的这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呢?每每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的纠结。这也是我给报社写信求助的原因,希望你们能帮助我走出迷茫。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浪教育讯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将于今明两天举行,据统计,全国共有165.6万名考生确认报名参加今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比2011年增加14.5万人,增幅达9.6%,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专业学位报考人数达43.7万。这是自2010年以来,考研规模连续第三年以超过10万人的速度增长。其中专业学位报考人数达43.7万。

三成考生为“考霸” 七成考生愿明年再战

新浪网教育频道调查显示,第一次参加考研的占68.3%,32.7%的考生参加过2次考试及更多,这些“考了又考”的考研人,有着动机各异的“考研梦”。自大学扩招以来,本科生陡增,就业竞争白热化。为增强自身竞争力,许多考生把希望寄托在考研上,此举等于转嫁了就业压力。所以有人说,今天的“考研热”是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的表现。

在另一项“如果没考上,明年你还考吗?”的调查中,有超过五成考生表示明年再考,这一数据达到52.5%。18.3%的考生表示“先找个工作,抽空复习明年再战!”,超过七成的考生愿意明年再考。另有18.3%的考生表示“不考了,直接找工作”。

心理学专家认为,多次考研的考生心里已经默认了一个“心理高度”,这个“心理高度”常常暗示他们的潜意识:考不上研究生,就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就没有希望。这样的潜意识使他们不仅意识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还产生了对就业的恐惧感。

执著不容否定 但不要变成“范进”

北京师范大学(微博)文学院的刘教授做了十几届研究生导师,也曾多次参加研究生考试出题、评卷、面试工作。他认为对于“考了又考”的学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考试具有偶然性,一些人往往因为一时没选对专业,或者英语太差,或者临场发挥失误而没有考上,“像这样的学生我们鼓励他再考一次,也希望他们再次考研能如愿以偿。”

刘老师特别提到,有一部分考生放弃工作、专职考研就显得有些盲目了,因为他们可能并不适合考研、读研。“在参加复试时,我见过这样一些学生,考了很多年,把指定参考书上的条条框框背得烂熟,可是知识面很窄,思路也不开阔,这样的学生我不喜欢。”他认为,研究生要体现“研究性”,如果自己不适合做研究,即使经过数年的反复学习,通过了初试,也可能在复试时表现不佳;即使考上了,也可能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换来的果实并不适合自己的胃口。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孤注一掷盲目考研并不明智。

第三篇:我没有上高中,中专毕业后也没有再上大学,自考了个

久违了,我的学生时代

我没有上高中,中专毕业后也没有再上大学,自考了个大专。虽然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都颇为自信,甚至倍感自豪,但我还是要说,“我很遗憾,没有上大学!”这大概是我有生以来最为遗憾的一件事了吧。

北师大是我很早以前就向往的,所以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即使是短短的函授。由于北师大在山西只有太原一个函授点,周围朋友、同事都不解地说“你有病啊,跑那么远!”他们都说没必要不值得,函授在哪儿都一样。可是这些声音都远没有我心底那个声音来得强烈!我对没上大学的遗憾,我对名校的向往,对北师大的憧憬,这些心声都让我迫不急待地想去听课,哪怕是短短的几天,即使是再远的路程。

临近报到之日,不巧遇大雪。已经好些年没有见过如此大的雪了,我们当地铁路无客运,公路被封。无奈,我只有搭铁路局职工上下班的车到临汾,然后再转车。于是,2007年元月20日,我裹着鼓鼓的羽绒服,提着重重的行李包,踏上厚厚的积雪,迎着纷飞的雪花和凛冽的寒风,挤在一大群携带年货的陌生铁路职工中,顺利地搭上并不拥挤的“班车”。到临汾已是晚上,在拥挤的人群中排队、买票,然后飞跑着挤上火车……

到学校已是晚上十一点多,值班老师亲切地嘘寒问暖,安排我住宿;陌生的舍友们热心地帮我收拾东西等等……

好久没有住过宿舍,好久没有睡过上下铺,这种久违的感觉让我觉得温馨而感动,这一夜睡得特别香!梦中,我真的走进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门,睡在北师大本部的宿舍,好美的感觉!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上课下课吃饭回宿舍,又回到了三点一线的生活。也许是久违的欣喜,也许是因为预知短暂,所以倍感珍贵,这三点一线在我眼里变得可爱至极。

班主任是位中年女士,有着母亲般的亲切、朋友般的随和,而又不失严厉。陌生的同学们也都没有陌生的感觉,有着成年人的仗义,也有着学生般的纯真。坐在教室里,听着北师大老师精彩的讲解,原本枯燥的汉语词汇学在老师生动的讲解中显得有趣易懂,我觉得充实觉得骄傲,时而也会觉得酸酸的,因为时间太短,老师只能点到为止,我太留恋这种听课的感觉,恨不得把老师所讲的话一字不漏地记录,像个小学生一样!

太开心太开心,好像真的回到了学生时代,好像真的走进了大学!

讲《美学》教师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可敬可爱的老头——齐老师,能冒着雪来这儿讲课,这种敬业精神让人钦佩。

在听到他对美的感悟和坚信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虽然我自谓自己是一个善于发现美懂得欣赏美的人,从小就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个习于沉思的大脑,和一颗容易感动的心。我从小就喜欢那些没有规则的石头和被荒废的空地,我没有读过那些文学作品之前就能从废虚中看到美……所以,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个富有的人;所以,当人们反复感叹“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时候,我觉得庆幸而满足,甚至有些自豪骄傲洋洋自得。但是现在,在阔别校园几年后、在没完没了的工作中抽出身心来学习,来听高等学府的教授讲“美”,我不得不承认,这门课和这位可敬可爱的老头给我很大触动,我心中那个柔软的在渐渐变硬的角落开始有疼痛的感觉,是暖暖的欲复苏的痛。

当听到人家七十多岁还骑车环游时,我羡慕极了,自己也喜欢骑单车,喜欢那种有节奏的腿部运动,喜欢那种迎风向前的感觉,一种自由的舒畅的喜悦。曾几何时,我也经常一个人骑车乱行,没有目的,就是要那种感觉……现在想来竟觉异常遥远,久违了,我孤身骑单车无拘无束的感觉;久违了,我那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日子……

现在,跟着老师的思路,回想着自己以往和现在的生活,追忆曾经和此刻的心情,重新思考那些久违的被自己强行搁置却从来不曾遗忘的一些问题和哲理,我的感伤逐渐变成豁然,一些经常困扰自己的结也找到了开解的源头。是啊,其实哪里是社会变了人变了,而是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变了,社会原本就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发展的啊,只是年龄的大小决定参与社会的程度,只是发现客观事物和自己的主观愿望有出入,这一切没有什么不对之处啊!明明是自己的心境变了,反倒说是身边的美变少了。其实我身边依然不缺少美,美并没有变得不美,只是我欣赏美的情趣减少了,如此而已!

想通了这一点,很多烦恼顿时烟消云散,很多死结不解自开。原来很长时间以来,我就像是一个长期在黑洞中摸索的人,习惯了黑暗,便不觉得黑暗,却也看不到光明,甚至没有看到光明的愿望;而现在,在我眼前呈现的是巍峨的大山、是宁静的小溪、是灿烂的阳光……境由心生、爱由心生、美由心生;美,只要心中有,便有了。

我想,经过齐老师的熏陶,通过自己的感悟,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从容,我会更好生活。纯真而不幼稚、现实而不功利、自信而不自满、满足而不懒惰、积极向上而不盲目攀比。我会依然保持自己对爱情的纯洁对友谊的真诚对同事的微笑对陌生人的友好。

感谢齐老师,感谢北师大,我的感谢是简单而真诚的,因为我想不出更妙的表达感激之意的语句。

十天很快结束,陌生的同学都变成了熟悉的朋友,全班所有同学互留了个人信息和通讯资料,又一次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这份温暖带来的快乐!

坐在回家的列车上,看着窗外苍茫的雪景,听着郑智化的《年轻时代》,回味着这种久违的学生时代的美好感觉,想到这一年即将成为那一年,期盼着下一次的听课……

个人简介

名:褚晓奋

别:女

贯:山西省沁水县 联系方式:shiqiyuer@163.com 专

业: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年份:2008年

下载媒体上报道了许多大学名校毕业学生成了蚁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媒体上报道了许多大学名校毕业学生成了蚁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