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打工作家汪雪英

时间:2019-05-15 08:5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莞打工作家汪雪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莞打工作家汪雪英》。

第一篇:东莞打工作家汪雪英

《东莞,有个打工作家叫汪洋》

(2011-10-09 18:41:52)

转载▼

【身影人物在线访谈栏目介绍】

“身影人物在线访谈” 栏目是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优秀活动案例---榜样人物大型影视系列专题《身影》摄制组于2011年9月15日正式开设的以在线聊天的亲切形式,就在外务工创业青年共同关心的话题,和嘉宾进行一对一交流的访谈节目。

2010年7月,榜样人物大型影视系列专题《身影》正式被团中央选入“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团中央宣传部将《身影》的摄制活动的经验以《让典型“身影”陪伴务工青年成长》为题录制为教学片选入《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优秀活动案例精选》,在全国共青团系统重点推广和宣传。

身影官方网站将开设在线访谈栏目,及时刊发身影人物在线访谈稿件。同时,摄制组计划拟联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将对该访谈内容结集出版,为进城务工创业青年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借鉴性帮助。

东莞,有个打工作家叫汪洋

广东省网络文学院《网络十年精品回顾》第一场,汪雪英发表自己的创作感受

汪雪英出版的作品

时 间:2011年10月9日 地 点:身影人物在线访谈群 主持人:红领戴

嘉 宾:汪 洋

红领戴:您好,我是身影人物在线访谈栏目主持人红领戴,欢迎您来到我们在线访谈栏目。

汪洋:您好!

红领戴:您是个作家,是个打工作家,您的第一篇打工文学作品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汪洋:《漂流花季》,是早期作品,诗歌,现在回过头来看,很肤浅,很纯情的那种写作,有点汪国真的味,当时在东莞的工厂,下了班没事干,看的书多了,不过瘾,就开始自己写,其实,没有更多的想法的。再后来,写作就是有话要说的了。那个时候的写作,是在流水线上,是在宿舍,是在洗手间,饭堂,条件很差。

红领戴:您在东莞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您是在怎样的条件下选择了去东莞打工? 汪洋:至今还记得,那个时候,每天上班,至少有十二三个小时,我在常平一家玩具厂打工,做包装车间的流水线工人,第一道公序到最后一道,基本上我都会做的。我出来打工,是我们县最早的一批,县劳动局送过来的,为了机会平等,还组织了招考,从六千人里头,挑了二千人,我是第一批出来的,我们县的第二批,在北京,第三批,在深圳,番禺等地。

当年考试,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在里面考,我老爸守在窗外,关注这场考试,他可能会认为,这场考试或许有机会改写我的命运,像他们五六十年代一样,到煤矿,铁矿,最后留下来的,都吃了国家粮,有了正式工作了。我们哪个会想到,这是打工,而且到了广东才知道,谁想来都可以来,不需要什么招聘,限制人数,考试。

1987年5月考试,6月过来的,我记得到东莞的第三天,就是端午节。我们分在一个烟花炮竹厂,这是生活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我的一个女同学,我们隔邻村的,跟我一起考过来的,她家,她们全村,都是做鞭炮的,她做了不到两个月,就回家了。说做鞭炮,还不如回家做去。

红领戴 :有人说,社会是一所大学。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从您的打工生涯,谈谈您有哪些收获?

汪洋:我认同这句话,打工虽然很苦很累,背井离乡的,但跟农村种庄稼人比起来,境况算是好多了,农村出来的孩子,八十年代末,九十代末初的第一代打工者,一般都很能吃苦,因为他们不在这里吃苦,在农村会更苦。

收获,是有的,这些年打工,让我明白很多,懂得很多,也得到很多,至少,如果我不出来打工,我跟我的母辈,会一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嫁人,生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过些年,找一个人家就这样嫁了,运气好的话,嫁一个好男人,一个好人家,运气不好的话,日子就有得捱了。写作,对于一个农村女人来说,永远是学生时代的梦。

红领戴:从您的简历了解到,您出生在江西,您能为网友描述下您的家乡吗?讲您一件让在家乡最难忘的事情。

汪洋:我是江西井冈山区永新县的,属吉安市。我们县是丘陵地带,我们那个村子,算是好的,前面是稻田,后面不远处是山,都是不高的,远一点,就都是高山,一峦一峦的高山。村前,一年四季分明,田里种水稻,西瓜,一至夏秋两季收割的季节,遍野的黄,从村边通到山边,从山边通向更远。

最喜欢的事,也是最难忘的事,就是秋季到山上去摘毛栗,油茶籽,背了一个小背篓,天不亮,就上山了,在山上,一边摘,满了就倒出来用竹篇打,把一粒一粒的果实,捡起来,回家的时候,毛栗就有几斤重了。摘油茶的季节,也正是这个季节,就这几天的事,山上会有好多人。自己家的摘完了,去找人家树上没摘到的遗漏的油茶籽,很是过瘾的。

梅雨季节,到大山里去摘杨梅,爬到杨梅树枝上,往那边一看,隔邻的杨梅树下,就有一条一条的千丝蛇,细细的,绿绿的,长长的,挂在树上,慢慢地蠕动,有些一动不动,就在吃杨梅。树下铺了一地的粉红色,那是熟透了,掉落在地下的杨梅。对于摘杨梅,我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一个人跑二十里,到外婆家的后山去摘过的,我那条蛇,还清晰地记得。我那天摘了两竹蓝,挑回来的时候,下大雨,回到学校,同学们吓了一跳,说你真的去摘杨梅了,听说树上树下很多蛇,我一边分杨梅给大家吃,一边笑,蛇经常同我抢食的。

红领戴 :您认为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的区别是什么呢?相对于城市青年,农村青年的优点是什么呢?

汪洋:农村青年的优势,进了城,开始几乎看不到什么优势。没文化,不懂城市里的规矩,但农村人知道自己的短处。勤劳,努力,向上,有一点好处,就能知足。所以,我们做事,无论何种情况下,都无怨无悔地付出,农村青年和城里人的区别,就是农村青年要在城里扎下根来,可能要奋斗几十年,或者一辈子,而城里人,出生就有了,他们不需要这些奋斗。他们只要努力做好工作,就行了。

作为农村人,要在城里生存,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付出更多的艰辛,再苦再难,但无论如何,我认为,不能老是怨天忧人地过日子,应该笑着面对,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你付出了,会得到更多,我一直相信这句话。有时候,能做个能被别人“利用”的人,是幸福的,是有价值的。现在人的社会价值体系是维钱是论。有钱,有房有车,有自己的公司,混出来的打工者,就是成功者。我认为,这个论点是谬误的,这个价值观是畸形的。对于这样的成败论之说,我向来是不赞成的。我认为,你的目标是什么,达到了,你就是成功,比如你想做一个主管,你通过几年的努力,你做到了这个主管的位置,你就是成功;如果你的目标是打几年工,回家盖一栋两层楼的房子;你在打工的几年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了这个心愿和目标,你就是成功的。一句话,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只要做成了,就是成功。因为,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所付出的努力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如果你想成为作家,你努力做了,你成了一名作家,在我们眼里,这就是成功。

很多人认为,赚到钱了,才是成功。可钱不是万能的,赚到钱,并不一定就是成功。当然,能赚到钱,也是一种本事,只要他是生财有道的合法收入,我们不能有仇富心理。但这样,就让很多打工者,没赚到什么钱的人,过年过节放长假了,都不敢回家见亲人,这种成功的价值观,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伤害的。

红领戴 :2010年2月04日,东莞时报有一篇关于您的报道:《打工作家汪雪英受热捧》。您能给网友们谈谈这个报道的背景吗?

汪洋:从九十年代(1994年6月)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漂流花季》至今,十五年我没出版一部作品。2008年,我一口气把近几年的创作,同时出版了,有四部,分别是纪实文学长篇<<漂在东莞十八年>>、人文社科《同在屋檐下:婆媳关系》、纪实人物《那些向上生长的枝丫》、营销专著《签单其实很简单》。特别是《漂在东莞十八年》,此书05年在红袖添香网一经推出,就获得了网友好评,05年居然登上了红袖年终综合类长篇小说的榜首。07年在腾讯网,又获得了优秀奖。接着是出版社主动找上门来签约,之后是出版。

其实,在网络上的写作,是《漂在东莞十八年》这部书稿奠定的基础的,那一阵,所有的文学网站,门户网站一夜之间,几乎是同一时间段转载,授权的正版,不授权的盗版,遍地开花„„

还有一本,就是《同在屋檐下:婆媳关系》这本书,本来是帮民政部属下的中国社会出版社写作的,稿酬很低,算是象征性的,因为农家书屋的书稿,全国都是捐赠性质的,作者只是象征性的拿几千块钱稿酬。但这本书,很争气的,在书店,卖得不错,在农家书屋,也挺受欢迎,我在出版的第二个月,我自己花钱买了60本新书,居然是第二次印刷,这让我欣喜,听说还帮到不少人搞好了婆媳关系的处理问题。安徽省一个乡村的作者,因为写一个新闻出版署举办的全国征文“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写感受的征文大赛,居然拿了二等奖,听说他还拿了安徽省的一等奖呢!

至于那篇报道,我认为这个热棒,其实,是媒体宣传需要。但我当时的投票,也确实是排在了前几位,虽然总投票,大家都是不多的。我认为,他们之所有选我,那是因为我写的东西,打动过他们。我的《漂在东莞十八年》写的是我自己的个人奋斗史,成长史,也是中国第一代打工人的心灵成长史。我写的是我自己的打工故事,但也是写作他们的打工故事,只要是打工的,或者曾经打过工的,看了我作品的人,几乎都会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会,我也相信,他们会喜欢我的作品,从线上线下,我自己也能感受得到。在线下,经常有人买了我的书,想尽办法,找到我的工作地址,跑我们公司楼下来等我下班,就为了一个签名。

其实我对形象代言这个事,没当真,选上也好,选不上也罢,只是网友的一片心意,不反对,如果真能代言一座城市,那也是挺光荣的。

红领戴:农村务工青年和城市青年各有所长,您认为心中的自己是追赶城市青年的标准,还是超越城市青年的标准?

汪洋 :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各有所长。我认为,这两种人,应该取长补短,在事业上,在工作中,生活中。无论是谁,只要是好的东西,都应该相互学习。相互映照。这个应该不是这么分开来讨论的。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我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我就是我。无论是我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我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城里人也是一样,农村人也是一样,都是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的,除了户籍制度以外,应该有许多可以让我们追求的东西,我认为值得我去做的,我就去做,比如公益,比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专长,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一同得到成长。

农村青年,想在城里立足,是要比城里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这也不能就此怨天忧人。而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做一个不抱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做一个写作关乎底层生存,命运,有悲悯心态的写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是纯朴的,扎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生。

红领戴 :您对自己在东莞的打工生涯和写作生涯有何规划? 汪洋:我现在的工作,充其量还是打工,都打了二十多年了,就算我不累,再过十年,也没有公司愿意请我这么老的打工妹了吧,我也该考虑转型了。我也不能打一辈子工吧。在哪打工都是打工,一样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家乡现在也富裕了,我也不想丢掉农村的土地,责任田,叶落归根,年龄这么大了,考虑的是孩子和老人的问题,首先不是自己。要是家乡有份适合我自己的工作,我也是愿意回去的。

如果在外打工,我的机会,还有五至八年,过了这些年,我是一定在打工这个行当,会走下坡的,但写作不一样,写作不认年龄,也不认学历背景的,只要你能写,你可能写到七十岁,八十岁,写作,在哪不能写呢?

写作生活的规划,我倒是有清晰的思路的。这些年,我手上的选题,就是不上班,写五年,我也是写不完的,有乡村题材,有留守题材,有职场小说,影视剧本,诗歌地图之类等这些选题,够我写几年的了,写完这些,再作打算。我现在一边拉广告,一边做了一个自己的工作室,帮朋友编书,没书编的时候,自己写书。再有多余的时间,就去旅行,等孩子大学毕业了,我就直接不打工,关在家里写作好了。

我的朋友当中的,打工打了十几年的,现在回家了,很多都回了,像四川的,重庆的,他们家乡搞开发,未必会比留在城里差,现在我们家乡前几年搞开发,有点头脑的人,都发达了,过上了小康生活,比我们在外打工的,要活得好,这是事实了。今年中秋我回了一次家乡永新,待了近半个月,在农村劳动,对我的触动很大。

我认为,能够有能力留在城里的,就留下,不能留在城里的,回家,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呢?

其实我们很多底层打工者赚的钱,都是父母帮我们赚的,他们帮我们带孩子,是无偿的,无怨的,如果我们把孩子带过来,收入低的话,要请保姆,这日子,就没法子过了。或者父母带孙要收费,这钱就一分也没有了,其实,我们赚的钱,都是家人帮我们攒下的时间。

红领戴:现在广东省成立了青年新生代作家协会,而且您也是其中的一名会员。您认为属地政府应该在哪些方面给予打工作家支持和关心?

汪洋:属地政府应该在哪些方面给予打工作家支持和关心,这个,我以前提过很多建议,在这里也不妨说说。帮助他们成就自己,比如,组织专家、邀请大刊编辑过来,开作品研讨会,交流会,沙龙,推荐优秀作品发表,组织丛书出版,那当然,不需要作者掏钱的这种出版,更应该关心打工作家的身心健康。有条件的话,送他们到大学,到文学院去深造。让他们能写出顺应时代的优秀作品。

我更希望这个协会,是可以为打工作家,产业工人,做成一些事的,最不希望看到的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而是真正能为我们大家谋福利的,促进打工文学创作的一个团体组织。

红领戴;谢谢您接受身影在线访谈的采访。

【身影人物介绍】汪洋,本名:汪雪英,打工作家,新莞人,广东省作协会员,中国农民艺术家协会广东秘书处秘书长。1987年,汪雪英来到东莞常平打工,从一线工人做起,到仓管、业务员、保险营销员、媒体人等。

1994年,汪雪英出版《漂流花季》,受到新华社、新华社每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上海文汇报》等众媒体报道,被媒体誉为全国第一个出版诗集的打工女诗人。出版作品六部。

(整理:汪漪)

第二篇:暑假东莞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东莞打工社会实践报告

暑 期总是一晃而过,这个暑假在东莞打工,有很多感触,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也算是对自己暑假的一个总结吧。

东莞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都市吧,工厂很多,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想要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一份暑假工简直是天方夜谭。人总是很羡慕那些得不到的东西。作为学生,我曾经很渴望上班一族那种自己挣钱,自己花钱的日子。而当自己真正开始利用暑假的时间挣钱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这个时候我总是很怀念学习生活,总是很想快点开学。

回顾暑期打工生涯,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难”。这种困难不同于学校所遇到的,我个人觉得比学校遇到的难题更上了一个层次。

首先,找到一份工作都很难。打工过程中,遇到很多十几岁的小弟弟,小妹妹。开始,只恨自己“出道”太晚了,和他们比起来,好像我都老了。但是,慢慢的,我感觉到了世事的艰难。难以想象那些十几岁就开始面对社会的年轻人是怎么承受的,或许每一个青年都会羡慕还在上学的同龄人。现在我很知足,二十几岁还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我一定要利用这个条件,路还掌握在自己的脚下,前面的路还很光明,我有信心走好以后的路,也一定会的。我很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第一天上班,就面对种种规定。什么理成平头,什么穿工作服,什么把胡子剃了。如果在学校,就算是执行也会打些折扣。而工作中,这就是命令。执行也要执行,不执行也要执行,除非你不想干了。虽然,领导也会说什么不要当面顶撞,私下可以单独解决,可是有用吗?现实吗?这些大多数都是空话。领导喜欢那种溜须拍马的人,而不是喜欢忠言的人。得罪领导意思的话很少有人说。

上下级关系,也完全不同于师生关系。我的实习经理说过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世上没有那么多公平的事情。”如果是一位单纯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会理解。其实,事实就是如此,遇到多么不公平的事情,每个人都要有应付的能力和毅力,都要坚持下去。在学校中就没有这种情况,有一次我们竟然和老师关于如何考试讨价还价起来了,想起来可笑。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理解,老师是真正的关心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毫无情面的执行某些死的规定。这也是为那些对领导的话言听计从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

挣钱难,就算你认真的工作,合理的得到你的劳动所得都很难。老板总会想方设法的尽量少开给你工资,上班迟到扣钱,上班吃东西扣钱等等,这就是小老板的一个发财之道吧。这使我想起了《雷雨》里面的情节,周老爷为了不发给工人工资,竟然制造工难使工人丧生。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但是,类似的事情却始终没有断过。

工作中遭人家白眼,甚至受训,也是有的。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只能有利益的关系呢?为什么这种关系就那么明显呢?有的时候,当我遇到这种事情,一时冲动真想不干了,或是找几个朋友收拾“仇人”一下。可转过来想想,我能干上几天,能忍就忍吧。就当成提前去适应这个社会一次机会,用一点孔乙己精神胜利法,全当成儿子训老子就算了。但还是希望以后我的工作生活不会这个样子,人们之间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很平静的解决的。

每天只是单调的上下班,没有很多的节假日,这使本来就很厌倦的工作变得更加无聊,也许工作就会是这个样子。现在学习期间每周休息,以后工作就不一定会是这个样子。在无聊的工作中寻找乐趣也是一种能力,现在只会抱怨一天八节课很烦,可这又算什么呢?最多只是一天吗?有的是时间去调整,去适应。

很不适应工作中称呼的改变,从“同学”,“海超”,变成了“师傅”,“小庄”,不久以后就会是“老庄”。这样一变,使我从一个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体力劳动者。很是纳闷,为什么有名字非要直呼其姓呢?同姓的人很多,同名的人却很少。直呼其名不是很亲切,又不易混淆。难道人们只是因为称其姓方便才会这样做吗?只要稍微用一点心把对方的名字记住,称其名,一定会使对方感觉到很温暖。反正,别人叫我的名字,而不是姓的时候我会感觉很亲切,很温暖。我也尽量成别人的名字,拉近和他人的距离,这也是一种交往之道吧。

其实,工作中也会有欢乐。因为不是在家里,要学会满足。领导的一个微笑,同事的些许关心,都会使人感到无比的温暖。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首先要注意关心别人,给与别人温暖。给与和收获是成正比例的。不管是苦,还是累,暑假都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在暑假的实践中,我学到了以前不懂,而且在学校里不会学到得知识,并且增强了自己的能力。这些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这次实践对我的帮助实在不小。感谢工厂给我一个检验自己的机会,我始终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只有半年不到了,我将不得不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倍努力,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第三篇:《雪》教学实录(汪雅虹)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雪》课堂实录

该课获2010年首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展评(初中组)一等奖

汪雅虹/执教、整理 王 玲/指导

师:“鲁迅”,一个对同学们而言并不陌生的名字,哪位同学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课前预习简要地介绍一下鲁迅先生?

生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想要补充介绍?

生2: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还真不少。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用深刻的文字、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锋深深地感染着我们。1936年10月19日,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永远离开了我们,成千上万的民众自发地涌上街头,为他送行。先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呢?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赫然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这也许就是对他最好的诠释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走进鲁迅笔下雪的世界。

(屏显。)

鲁迅——民族魂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现在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难字词提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嗡嗡”的“嗡”,“磬口”的“磬”,“脂粉奁”的“奁”,这几个字的字音字形比较重要。

生2:老师,我发现课本上“蜡梅”、“胡蝶”、“壶卢”的写法和现在不一样。

师:这位同学很细心。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开始不久,白话文的实践经验不足,还有待完善,因此很多字现在看来不对,但在那时却是正确的,因此可能有出入。不改是为了尊重原著并保留白话文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接下来老师也想和大家分享几个,第2自然段中“以自身的滋润相粘(nián)结”,第4自然段中“他们决不粘(zhān)连”,“旋(xuàn)风忽来”,还有上文中“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xuán)转而且升腾”。

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把整理出的字词齐声朗读两遍。

(生齐读。)

师:同学们分成男女生两组,女生朗读前三个自然段,男生朗读后三个自然段,比一比,看哪一组读得好。

(生分组朗读。)

师:同学们声音洪亮,对文章节奏、感情的把握较为准确。我想找两个同学问一下,男生和女生分别是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相应部分的?

生(女):读前三段,我们应读出南方雪的美好以及作者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师:我听出来了,那么男生呢?

生(男):后面三段应表现出对北方雪的赞美之情,要读出气势。

师:所以男生读的时候感情还可以更激昂一些,女生可以更甜美一些。文章我们读过了,下面我们就走进鲁迅先生的文字,领略先生的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的文学之美和意境之美。

(屏显。)

文学家——品味文学之美

/ 7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思考:你认为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篇文章一共描绘了几幅雪景图?

生(齐):两幅。一幅是江南雪景图,一幅是朔方雪景图。

师:真是异口同声啊!

(板书: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师:“朔方”是什么地方?

生1:北方。

师:文章描绘了北方雪景和江南雪景,这里体现了什么的转换?

生2:地点的转换。

师:我们先看看作者在江南雪景图中具体描绘了哪些内容。

生3:写了“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还写了草。

师:作者在描写花草的时候,抓住了花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生4:颜色!

师:我们一起把描写颜色的词读一遍。

生(齐):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

师:文章除了对植物的描写,还写了什么?

生5:还写了动物。“胡蝶确乎没有”,“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

师:“胡蝶”、“蜜蜂”真的有吗?

生6:没有!

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没有?

生7:从“确乎没有”、“记不真切”、“仿佛”这些词可以看出来。

师:这种写法我们曾经学过,朱自清的《春》当中,描绘“春草图”时这样写到:“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生8:虚写,也就是想象。

师:很好!同学们对于学过的知识记忆犹新,老师很佩服。那么这幅图景中作者还写了其他内容吗?

生9:还写了孩子们堆雪人的场景。

师:这里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孩子们在冬天的活动,你觉得写这个情景有什么作用呢?

生10:孩子们在冬天玩得很开心,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活泼。

生11:我觉得江南雪景图前面描绘花草时有色有声,有对实景的描绘,也有想象中的虚写,景物描写是静态描写,而这里的塑雪罗汉又加上了动态描写。

师:这位同学的品读真的很到位,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尝试着概括一下:江南雪景图有什么特点?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讨论。)

师:谁来说说看?

生1:江南的冬天是一种温润的美。

生2:应该是美艳、不能持久的。

师:你是指塑的雪罗汉很快就消释了,对吗?

生2:嗯。

师:同学们可以回到文本中再找找。

生3:我觉得是“滋润美艳之至”。

师:这位同学提取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这样一幅画,除了塑雪罗汉是在冬天做的事情,其他的情景像是冬天吗?

生4:不像。

/ 7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师:如果非得说是冬天,也是暖冬。所以说,除了“滋润美艳”之外,这样的冬天还有什么特点?

生5: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生机盎然的。

师:概括得非常准确。下面我们集体来概括一下江南雪景图:江南雪景图是一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的雪景图。这样一幅声色和谐、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的江南雪景图美不美?

生(齐):美。

师:同学们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生1:柔美。

生2:优美。

师:很凝练,我们就用“优美”好不好?

生(齐):好。

(板书:优美。)

师:下面我们齐读前三段,相信通过学习,同学们一定能超越上一次的朗读。

(生齐读1-3自然段。)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品读一下朔方的雪景图中写了什么。

生1:写了雪的蓬勃。

师:文本中是怎样描绘的?谁来说?

生2:“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生3:“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绝不粘连。”

生4:“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师:同学们找得很全,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描写朔方的雪的关键词。

师生(齐):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奋飞,灿灿生光,旋转升腾。

师:那么朔方的雪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1:孤独的,没有南方的雪滋润。

师:你从哪里读出了孤独?

生1:“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生2:我觉得朔方的雪还有一种旺盛、不可抑制的力量。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2:“如包藏火焰的大雾。”这个比喻写出了朔方的雪蕴含着伟大的力量。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很善于从文中归纳。文中有现成答案,你们找到没有?

(生摇头。)

师:同学们好像忽视了文章的开头。

生3:找到了!是“冰冷、坚硬、灿烂”。

师: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下。

(生齐读。)

师:“暖国”是哪里?

生4:指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

师:江南属不属于暖国?

生(齐):属于。

师:江南有没有雪?

生(齐):有。

师:有雪。可是先生却说“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也就是说“冰冷、坚硬、灿烂”指的是何处的雪?

/ 7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生(齐):朔方的雪。

师:这几个词在文中如何理解?

生5:和江南温润的雪相比,朔方的雪是“冰冷”的;和江南在日光中渐渐消释的雪相比,朔方的雪是“坚硬”的、“灿烂”的,这和江南的雪是截然不同的。

师:很好,我们同学理解得非常好!刚才我们用一个词概括了江南雪景图,叫“优美”,那么与此相对的朔方雪景图该如何概括呢?

生1:刚毅之美。

师:用两个字。

生2:壮美!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板书:壮美。)

师:下面我们齐声朗读一下后三自然段,读出壮美之感。

(生齐读。)

师:这两幅雪景图,一幅是江南优美的雪景图,一幅是朔方壮美的雪景图,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生(齐):对比手法。

师:正是对比。

(板书:对比。)

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雪景,这里仅仅是在描绘雪景吗?

生(齐):不是!

生1:作者通过写雪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2:这是借景抒情,借描绘朔方雪悲壮的战斗来表现自己的斗争精神。

师:大家都说这里不仅是写雪景,那么,你能感受到这两幅雪景图背后深沉的情感吗?作者分别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写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

(屏显。)

思想家——感受情感之切

思考:你能从这两幅雪景图中感受到作者更深沉的情感吗?

生1:我觉得江南雪景图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深切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师:鲁迅的故乡在江南,他在文中用大量的篇幅描写江南的雪景,蕴含了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生2:写这篇文章时鲁迅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所以我觉得文章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这位同学能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非常可贵!回忆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所以说作者在写江南的雪时所表达的更重要的情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向往,这是一种炽热的追求。

(板书:炽热的追求。)

师:下面大家再说说作者写朔方的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1:朔方的雪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决定要义无反顾地战斗,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志向。

师:什么志向?

生1:要为全人类服务,要为全国人民的解放而战斗。

师:要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而战斗献身,你读出来了,很好。

/ 7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生2:我觉得写朔方的雪是为了表现作者不懈的追求以及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就算别人不理解,他也依然要勇敢地与黑暗现实作斗争。

师:就是坚守那份孤独。我们生在南方,对北方的雪只能从电视上看到,但是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那幅画面:在空旷的原野上,你所能感受到的就是天气的奇寒,你能感受到的只是旋风的呼啸,那里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灿灿生光,蓬勃奋飞,旋转升腾,冰冷,坚硬,灿烂。朔方的雪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其实就是作者的品质。我们看到作者有怎样的品质?

生1:独立张扬,反抗环境。

生2:不屈不挠,勇于斗争。

师:很好,朔方的雪就是作者不屈抗争的写照。

(板书:不屈的抗争。)

师:作者在写景的时候不仅是单纯的写景,而是融汇了作者浓烈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叫什么?

生(齐):托物言志。

(板书:“托物言志”。)

师:在江南雪景图中,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朔方雪景图中,他表现了不屈的抗争精神。我们来思考,对理想的追求要靠什么手段来实现?

生(齐):战斗。

师:很好,作者的理想就是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板书:用战斗来创造美好世界。)

师:这两幅雪景图各具特色,当中蕴含的情感也不尽相同。我们来分析一下,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更倾向于赞美哪里的雪?

(屏显。)

革命家——追寻战斗之魂

思考:你认为作者更倾向于赞美哪一个地方的雪呢?说明理由。

生1:作者更喜欢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的精神是作者追求的。

师:因为朔方的雪的精神正好和作者的精神相契合,所以你觉得作者更喜欢朔方的雪。

生2:因为江南的雪固然美,但是它不真实,而且很容易融化,从“塑雪罗汉”事件就可以看出,作者应该是惋惜之情。

师:南方的雪非常美,它美艳、洁白、美丽,但是非常容易消融,所以你认为作者更倾向于赞美朔方的雪。

生3:我也认为是朔方的雪。因为南方的雪晴天虽然很美,但晴天让雪罗汉皮肤消释,寒夜又使它的皮肤结一层冰,它很容易被坏境改变。而朔方的雪生活在严酷的环境中,勇于同严酷的环境作斗争,表达了作者那种不屈的精神。

师:她回答好不好?

生(齐):好!

(生鼓掌。)

师:大家都说作者更倾向于赞美朔方的雪。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

生1:作者固然是倾向于朔方的雪,但是他对江南的雪更热爱一些,江南的雪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江南当时正处在相对来说比较光明的状态。

生2:作者更倾向于江南的雪,因为江南的雪是美好的,而朔方的雪却是孤独的,而且写江南的雪用了大量篇幅。

生3:美不经过雕琢是不可以长久保持的,所以作者还是更倾向于朔方的雪。文中“但是”这个峻急的转折很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 7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师:你很善于抓关键词,非常好。大家的讨论很激烈,却都是经过思考得到的观点。江南的雪美不美?

生(齐):美。

师:作者爱不爱?

生(齐):爱。

师:有同学说南方的雪虽容易消融,但作者的喜爱之情仍显而易见,可是朔方的雪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才是作者倾情赞美的。喜爱与赞美是有区别的,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个问题:作者称“朔方的雪”是什么?

生(齐):“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师:雨雪本无生命,作者却用了“孤独”、“死掉”、“精魂”这些字眼,我们如何理解?

生1:“孤独”是指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的那种独立昂扬的精神。

生2:因为雪是雨变成的,所以雨的牺牲、死亡才换来雪的诞生。

生3:“精魂”是精髓、灵魂的意思,是指朔方的雪的献身精神和战斗精神。

师:这闪闪的、旋转升腾着的不仅是雨的精魂,更是人的精魂,是谁的精魂?

生(齐):鲁迅!

师: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是在文化战线上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民族英雄!其实,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我们一起来看。

(屏显。)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记念刘和珍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师:《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我们会在高中阶段学到,这里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指具有何种精神的人?

生(齐):具有战斗精神和献身精神的人!

师:很正确!《自题小像》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尽管如此,我仍然要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这些句子是不是让我们对先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齐):是的。

师:课文学到这里,老师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我来把文章读一遍好不好?

生(齐):好!

(师配乐有感情范读全文,读毕,生鼓掌。)

师:谢谢大家对我的鼓励!“民族魂”是维系、支撑起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愿我们时刻与祖国同行,与先生的精神同行,共铸民族魂魄!

(生鼓掌。)

师:现在给大家布置作业,请看大屏幕。昨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73年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一代“民族魂”——鲁迅先生在这一天与世长辞。今天,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那么,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与先生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吧!

(屏显。)

请以“先生,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段话,深入感悟“民族魂”。

/ 7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 7

第四篇:江雪教学设计 黎俊英

江雪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抓住诗中“孤”“独”等关键字词,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理解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配乐读诗,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引诗

2、导入诗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诗味。

1、自由读古诗,提出要求。

2、检查效果。

3、指导朗读,读出诗的韵味

三、再读古诗:合作交流、读懂诗意 1.理解诗句还有什么好办法?

2.合作交流,想象诗的画面 3.学生汇报并朗读

4.走进画面,叠读诗歌 四、三读古诗:联系诗人、体会诗情(孤独、不屈)

1.体会渔翁独自垂钓的原因,大胆地猜一下。(生反馈)2.了解柳宗元生活的时代背景,体会渔翁的千万孤独。情感朗读。3.指出写法:借景抒情

4.体会顽强不屈的精神。情感朗读 5.配乐引读诗歌

6.写话训练,交流

五、拓展延伸

1.结合柳宗元坎坷的一生,却一心为民做事,引出《田家》。2.读诗歌 3.明白诗意

4.回读诗歌《江雪》

板书:

江雪

孤独

柳宗元

不屈

借景抒情

第五篇:东莞市道滘纪英学校三星级评估验收欢迎词

学校评估验收欢迎词

尊敬的市督学、原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潘绍缅组长、道滘镇镇政府卢耀辉副镇长、及各位督学、学校董事、上级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

金秋送爽,桂花飘香。在这丰收的季节,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今天东莞市道滘纪英学校迎来了她成长史上的十年盛事——三星级学校的评估验收,同时也迎来了她最尊贵的客人——三星级学校评估验收专家组、镇级领导的到来。在这里,我谨代表纪英学校3000多名师生,向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纪英十年成长的历史,所有纪英人无不饱含热泪:学生人数由开办初的800多人,教职工4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人的九年一贯制新莞人子弟学校;学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逐年提高,这其中的每一点进步,无不包含全体纪英人的热情、辛劳与汗水。为了纪英有新一轮的大发展,全体纪英人在学校董事会的支持下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全心全意投入到创建星级学校活动中去,从2010年9月到现在,12次董事会办公会议,26次行政办公会、12次教职工大会,3000多名师生对其中的每一点都做得很仔细!同时上级领导对我校的创建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怀:镇卢副镇长、宣教办叶主任经常来校指导;镇教育办叶主任、丘书记、罗老师等领导也多次来校做具体的指导工作,更令人感动的是,11月1日,市教育局黄副局长等督导室领导也先后来我校对创建工作进行视导。同时,在学校董事会、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呵护下,今天的纪英学校规模不断壮大,办学效益不断提高,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服务社会的合格人才。近年来,全校教职工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成绩日益显著。今天,各位专家来到学校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这是对学校工作充分肯定,也是对学校工作极大的鞭策和激励。在这里,我诚恳希望专家们对我校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最后祝各位专家、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谢谢大家。

2013年11月26日

下载东莞打工作家汪雪英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莞打工作家汪雪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