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1-4)

时间:2019-05-15 08:4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1-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1-4)》。

第一篇: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1-4)

变中求新 闯出发展新路子

——学习贯彻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之一

新华社评论员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和把握趋势性特征,搞清楚“怎么看”;怎样迈出改革发展的新步伐,弄明白“怎么干”,都是迫切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发展课题。

近日,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讲话中蕴含的科学方法论,深刻理解变与新、变与进、变与突破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从实行联产承包,到打破“大锅饭”;从农民工涌入城市,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历程,变是一种社会常态,变中求新更是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源。出路从来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勇于求变、积极转变、务实谋变,才能找到破解问题的方法,开辟改革发展的新路,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又有“三期叠加”、“两难”问题增多等多重挑战。

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有的方面还没有破题,需要不断深入探索。“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求我们顺应时代潮流,鼓起改革的勇气、激发创新的智慧,多出新招、实招、硬招,突破“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困境,奋力闯出新路子、开拓新境界。

求新者胜,思变者通,“变中求新”指明了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为攻坚克难提供了新的启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只有做好“加减乘除”,才能跨越“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各地的产业发展,不能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有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才能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目标;拨正民生的指南针,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不能再搞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等做法,而应坚持精准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才能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共同实现小康。

从近年来各地实践看,经济发展中区域、行业、企业走势进一步分化,改革步子越大、结构调整越早、创新能力越强,发展就越有活力;反之,则压力比较大,日子不好过。这正说明,不日新者必日退。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大而言之,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先机,更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为中华号巨轮行稳致远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最鲜明的气质也是创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变中求新”,也要求我们具备符合改革创新要求的精神状态。克服思想上的各种惰性、行为上的不良惯性、干事创业的盲目性,既努力避免超越现实而急于求成的倾向,又要摈弃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实际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和做法,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创新的锐气,才能不断进取、奋发有为。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运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变中求新”也永无止境。永葆改革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我们就一定能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崭新答卷。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变中求进发展要有新作为6

——学习贯彻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之二

新华社评论员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无论是投身全球化时代的竞技场,还是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发展所面对的环境变化之大、困难挑战之巨都前所未有。面对成长的“烦恼”、调整的“阵痛”、转型的“沟坎”,只有增强战略勇气和战略自信,树立变中求进的新理念,展现变中求进的新作为,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是行动、是创新,目的是为了前进,为了发展。“进”,意味着视野不断拓展,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也意味着善于把握趋势,勇于改革创新,以破竹之势迈改 7 革之步,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变中求进,包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底蕴,体现当今中国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大逻辑,更彰显改革敢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的胆识和定力。变中求进,就是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科学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历史新机遇,抖擞真抓实干的精神,拿出破解难题的硬招,答好新常态下的发展考题。

总书记强调,事物发展总是与各种矛盾相伴相生。有矛盾有风险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风险的决心和办法,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要深入研究在注重质量和效益前提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举措和办法,多从内因着眼、着手、着力,找准症结就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从认识论的高度揭示了事物变化的客观因素,从方法论的 角度指明了解决矛盾必须采取的主观行动,为破解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诸多“两难”,拨开了认识迷雾、提供了有效方法,增强了我们迎难而上的战略定力和发展自信。

回首昨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在深刻变革中涅槃新生,焕发勃勃生机。审视今天,直面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机遇、新挑战,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举措精准发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时代洪流奔涌向前、不舍昼夜,置身其间,不进则退。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固步自封只会落后,主动作为才有出路。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压力与动力,对准体制机制的深层弊端,抓住关系全局的关键环节,真枪真刀推进改革,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令人振奋。但也要清醒看到,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所处 的情况不同,苦乐不均,有喜有忧。总体看,那些见事早、行动快,服从发展大局、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主动调整的地方和行业,发展势头就比较好;反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就比较多。事实充分证明,越是在碰到难题、遭遇困境的时候,越是结构单

一、位于产业链低端的地区和行业,越要采取积极行动,更快更主动地寻求改变,多策并举优化结构,“加减乘除”一起做,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培育符合本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人才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足自身特色的文章,念好变中求进的真经,就不愁找不到发展出路、打不开发展局面。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新常态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牢记总书记“要紧扣关键领域做好改革谋划,蹄疾步稳往前走,不能在等待观望中错失改革良机、拖延改革进程”的重要指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做破解难题的改革促进派、奋发有为的创业者、勇挑重 担的实干家,我们必将在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书写同时代一起进步的发展篇章。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

变中突破 实现发展新跨越

——学习贯彻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之三

新华社评论员

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经济如何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改革怎样破解老大难问题,开拓发展新境界?在吉林调研期间,总书记提出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的重要原则方法,为我们攻坚克难,实现改革新突破、发展新跨越,指明了方向。

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迎来爬坡期,前进的路上并不平坦。我们面临的,既有改革阻力较大、障碍较多的硬骨头,也有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硬任务,还有“三期叠加”、“两难”增多背景下的新难题。当此之时,等待观望没有出路,因循守旧没有前途,墨守成规、畏葸不前,只会错失改革良机。只有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硬道理,鼓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积极转换思路、转变方式、创新模式、探索路径,才能在变中解难题、在变 中谋突破,不断打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变中突破,是一场硬仗,首先考验的是我们的决心与担当。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矛盾,面对各种思想障碍、利益藩篱,关键是要有决心和办法,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退避三舍、无所作为。狭路相逢勇者胜。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迈上新台阶,就得有那么一股子敢闯、实干的劲头、勇气,就要求我们迎难而上,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刀,在瓶颈与矛盾集中处着力。

变中突破,也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考验着我们的定力与能力。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动向辨趋势,才能把握大局大势,看清发展大方向。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总体态势总体是好的,在增速换挡中进行着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网络消费等快速成长,一些新主体、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纷纷涌现,充分说明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应当看到,即使短期内经济发展速度慢一点,但结构在优化,基础在夯实,能量在积蓄,就是一种突破;新的产业在发展、在增长是突破;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紧密结合、有机融合也是突破。变中突破,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要努力寻求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增强改革创新能力,善于用新办法破解各种难题,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近年来,从自主创新之手把高铁打造成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到东部发达地区纷纷点燃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再到资源型地区努力破解“资源诅咒”,推动产业转型,无不说明,打好改革牌、打好创新牌、打好市场牌,就能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打造新亮点,发现新机遇。当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破解这些问题,仍然需要通过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方式,在 攻坚克难中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

事在人为,关键在人。突破困局、打破僵局、开创新局,既需要各级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体现担当,身先士卒、勇于任事,当好发展的开路人,带领群众一起干事创业,防止改革推而不动、发展涛声依旧;也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投身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浩荡大军,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形成抓改革、谋突破的良好发展态势。

机遇不等人,形势不等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也提出了改革发展新课题。保持战略定力,激发改革动力,释放创新活力,把改革与发展统一起来,把近期与长期兼顾起来,把量变与质变结合起来,蹄疾步稳向前走,我们就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把握发展大势 坚定中国信心

——学习贯彻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之四

新华社评论员

信心坚定方向,信心激发力量。“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对此一定要有信心”。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期间召开的座谈会上,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发出了长期向好、前景看好的中国声音,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思想动力。

“这些积极数据确认了中国经济企稳的初步迹象”,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引起广泛关注。总体看,这是一份可圈可点的中国经济“年中答卷”。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积极发展态势。

尽管一些机构称之为“出乎预料”,但这份来之不易的发展答卷,却以扎扎实实的数据与事实,向世人展现着中国经济的强劲脉搏,诠释着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发展自信。

观大势才能识大局,识大局才能谋大事。一个不错的增长速度背后,是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71.8%,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跑赢GDP,是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是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的普遍回暖。基本面企稳向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正为“中国信心”构筑越来越有力的现实支撑。

但稳中向好,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稳中向好的经济走势印证着中国信心,也折射出发展的深刻转型。应当清醒看到,当前经济回稳基础并不牢固,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愈加复杂。向外看,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犹在,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影响不可忽视;向内看,“三期叠加”之下,“两难”问题增多,增长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新旧动力转换还比较艰难,市场需求总体依然不振,结构调整阵痛仍会持续。巩固好势头,延续好态势,依然需要再接再厉,付出更大努力。

面对前路漫漫,一些人可能心存焦虑。其实,经济发展中的一 些问题,短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如果用历史的眼光、政治的眼光,把短期、中期、长期结合起来看,这些问题不过是阶段性的现象,只要把握好,完全可以平稳解决。正如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四个“没有变”,深刻分析、准确研判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总体特征,是我们辨明发展大势、增强发展自信的客观依据。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把握这样的发展大逻辑放眼未来,我们拥有充满“中国信心”的巨大底气,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正与信息化加速融合,不断创造新动力;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创时代”来临,不断激发新活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稳步推进,不断拓 展新空间。我们拥有充满“中国信心”的澎湃动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注入动力、夯实基础,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让发展拥有了更大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前景。正所谓潜力深厚,未来走势可期;行稳致远,发展前景光明;乘风破浪,何惧中流击水。

“中国经济韧性十足,完全可抵御经济结构再平衡过程当中出现的经济波动。”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丰采夫如是说。“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量的扩大’向‘质的提高’的重要转折期。”这是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江原规由作出的判断。“虽慢,但更好。中国经济正由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一位德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这样认为。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日益看好中国,我们更没有理由看空自己。

事非经过不知难。多年来,我国经济就是在一次次闯关夺隘中发展壮大的。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开局奠定良好基础,事关发展全局。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又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更加注重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在稳增长、促改革上再鼓一把劲,在增活力、强动力上再添一把柴,在调结构、惠民生上再加一把力。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靠各级领导班子带领干部群众共同奋斗。不断提振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改革落地能力,我们就能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在吉林调研期间,总书记来到“海兰江畔稻花香”所描绘的地方,和乡亲们一起谋划丰收的年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把信心化为干劲,让汗水孕育果实,攻坚克难不松劲,改革开放不停顿,我们就一定能让中国经济的列车跑得更加稳健有力,昂首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明天,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第二篇: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

变中求新,适应发展新常态

—— 一论学习贯彻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 总书记近日在吉林调研时强调,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这些重要论述科学把握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基本趋势,深刻揭示了变与新、变与进、变与突破的辩证关系,指明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是发展的航标灯,也是发展的方法论。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我们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经济发展总是在变中求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投资、对外贸易等都呈现出一系列趋势性特征。只有直面变化,变中求新,在变化中发现新机遇、寻求新突破,我们才能闯出新路子、开拓新境界。

变中求新,要求我们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求新突破。经济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30多年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规律客观作用使然,意味着中国经济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拼资源、拼环境、拼人力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再走老路,资源环境受不了,经济社会条件做不到,人民群众不叫好,对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来说也没必要。必须突破路径依赖,把握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的新常态特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子。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就是要跟上改革创新的大节拍,就是要在变中求新、求进、求突破,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更显。

新常态之变在速度层面。面对从高速度转向中高速,宏观调控要有新突破,既要破除“速度焦虑”,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精准调控,又要保持忧患意识、底线思维,防止在速度换挡中意外“颠簸”甚至“摔跤”,使“调控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舵盘。

新常态之变在结构层面。面对经济结构转型,结构调整要有新突破,咬紧牙关、忍住阵痛,奋力打破“结构胶着”,让先进生产力更快地产生、扩张,做到经济运行“稳”字当头,结构调整“进”在其中,使“稳中有进”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姿态。

新常态之变还在动力层面。面对经济发展转向创新驱动,改革创新要有新突破,紧扣关键领域做好改革谋划,多些“闯改创”,少些“等靠要”,防止“一等二看三落空”,使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使改革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引擎。

又到中流击水时。中国经济刚刚交出了一份“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半年报,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只要我们坚持变中求新,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求新突破,中国经济航船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变中求进,积聚发展新动能

——二论学习贯彻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 经济进入新常态,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增速换挡。面对内外部的下行压力,增长的步伐还能不能稳健如常?发展的新动能又将从何而来?

总书记在吉林调研重要讲话中,深刻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大趋势,科学回答了如何集聚发展新动能的问题。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都是为了集聚和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不仅如此,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一些趋势性、基础性变化还孕育着新的发展动能。培育新动能,做大新亮点,中国经济就不会因换挡而失速,反而会更加稳健有力。

改革深化将激发发展新动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清除转方式、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是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改革是深刺激,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治本之策。做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谋划,增强改革落地能力,真刀真枪,蹄疾步稳,我们就能再造微观基础,优化宏观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

结构优化将带来发展新动能。转方式、调结构是新常态的本质要求。多策并举调结构,“加减乘除”一起做,引导新兴产业走向“高大上”,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我们就能拥有更有质、更有量、也更可持续更有未来的发展前景。

创新驱动将创造发展新动能。新常态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发展模式,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从“汗水型经济”走向“智慧型经济”,就能有力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

民生改善将孕育发展新动能。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大环境变了,百姓生活小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就能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改革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坚持变中求进,积聚和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我们就一定能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变中突破,实现发展新跨越

——学习贯彻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之三

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经济如何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改革怎样破解老大难问题,开拓发展新境界?在吉林调研期间,总书记提出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的重要原则方法,为我们攻坚克难,实现改革新突破、发展新跨越,指明了方向。

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迎来爬坡期,前进的路上并不平坦。我们面临的,既有改革阻力较大、障碍较多的硬骨头,也有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硬任务,还有“三期叠加”、(三期叠加:1.增长速度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2.结构调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3.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两难”增多背景下的新难题。当此之时,等待观望没有出路,因循守旧没有前途,墨守成规、畏葸不前,只会错失改革良机。只有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硬道理,鼓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积极转换思路、转变方式、创新模式、探索路径,才能在变中解难题、在变中谋突破,不断打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变中突破,是一场硬仗,首先考验的是我们的决心与担当。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矛盾,面对各种思想障碍、利益藩篱,关键是要有决心和办法,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退避三舍、无所作为。狭路相逢勇者胜。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迈上新台阶,就得有那么一股子敢闯、实干的劲头、勇气,就要求我们迎难而上,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刀,在瓶颈与矛盾集中处着力。

变中突破,也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考验着我们的定力与能力。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动向辨趋势,才能把握大局大势,看清发展大方向。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总体态势总体是好的,在增速换挡中进行着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网络消费等快速成长,一些新主体、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纷纷涌现,充分说明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应当看到,即使短期内经济发展速度慢一点,但结构在优化,基础在夯实,能量在积蓄,就是一种突破;新的产业在发展、在增长是突破;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紧密结合、有机融合也是突破。变中突破,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要努力寻求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增强改革创新能力,善于用新办法破解各种难题,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近年来,从自主创新之手把高铁打造成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到东部发达地区纷纷点燃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再到资源型地区努力破解“资源诅咒”,推动产业转型,无不说明,打好改革牌、打好创新牌、打好市场牌,就能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打造新亮点,发现新机遇。当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破解这些问题,仍然需要通过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方式,在攻坚克难中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

事在人为,关键在人。突破困局、打破僵局、开创新局,既需要各级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体现担当,身先士卒、勇于任事,当好发展的开路人,带领群众一起干事创业,防止改革推而不动、发展涛声依旧;也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投身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浩荡大军,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形成抓改革、谋突破的良好发展态势。

机遇不等人,形势不等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也提出了改革发展新课题。保持战略定力,激发改革动力,释放创新活力,把改革与发展统一起来,把近期与长期兼顾起来,把量变与质变结合起来,蹄疾步稳向前走,我们就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把握发展大势 坚定中国信心

——学习贯彻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之四

信心坚定方向,信心激发力量。“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对此一定要有信心”。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期间召开的座谈会上,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发出了长期向好、前景看好的中国声音,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思想动力。

“这些积极数据确认了中国经济企稳的初步迹象”,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引起广泛关注。总体看,这是一份可圈可点的中国经济“年中答卷”。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积极发展态势。

尽管一些机构称之为“出乎预料”,但这份来之不易的发展答卷,却以扎扎实实的数据与事实,向世人展现着中国经济的强劲脉搏,诠释着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发展自信。

观大势才能识大局,识大局才能谋大事。一个不错的增长速度背后,是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71.8%,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跑赢GDP,是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是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的普遍回暖。基本面企稳向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正为“中国信心”构筑越来越有力的现实支撑。

但稳中向好,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稳中向好的经济走势印证着中国信心,也折射出发展的深刻转型。应当清醒看到,当前经济回稳基础并不牢固,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愈加复杂。向外看,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犹在,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影响不可忽视;向内看,“三期叠加”之下,“两难”问题增多,增长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新旧动力转换还比较艰难,市场需求总体依然不振,结构调整阵痛仍会持续。巩固好势头,延续好态势,依然需要再接再厉,付出更大努力。

面对前路漫漫,一些人可能心存焦虑。其实,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如果用历史的眼光、政治的眼光,把短期、中期、长期结合起来看,这些问题不过是阶段性的现象,只要把握好,完全可以平稳解决。正如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四个“没有变”,深刻分析、准确研判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总体特征,是我们辨明发展大势、增强发展自信的客观依据。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把握这样的发展大逻辑放眼未来,我们拥有充满“中国信心”的巨大底气,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正与信息化加速融合,不断创造新动力;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创时代”来临,不断激发新活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稳步推进,不断拓展新空间。我们拥有充满“中国信心”的澎湃动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注入动力、夯实基础,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让发展拥有了更大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前景。正所谓潜力深厚,未来走势可期;行稳致远,发展前景光明;乘风破浪,何惧中流击水。

“中国经济韧性十足,完全可抵御经济结构再平衡过程当中出现的经济波动。”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丰采夫如是说。“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量的扩大’向‘质的提高’的重要转折期。”这是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江原规由作出的判断。“虽慢,但更好。中国经济正由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一位德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这样认为。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日益看好中国,我们更没有理由看空自己。

事非经过不知难。多年来,我国经济就是在一次次闯关夺隘中发展壮大的。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开局奠定良好基础,事关发展全局。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又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更加注重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在稳增长、促改革上再鼓一把劲,在增活力、强动力上再添一把柴,在调结构、惠民生上再加一把力。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靠各级领导班子带领干部群众共同奋斗。不断提振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改革落地能力,我们就能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在吉林调研期间,总书记来到“海兰江畔稻花香”所描绘的地方,和乡亲们一起谋划丰收的年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把信心化为干劲,让汗水孕育果实,攻坚克难不松劲,改革开放不停顿,我们就一定能让中国经济的列车跑得更加稳健有力,昂首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明天,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

第三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

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

——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总书记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结合多年从事党政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思考,围绕深化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中国梦、密切党群关系、反腐倡廉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了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中国民生研究院根据自身的专家资源,组建“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家宣讲团”,并由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负责具体实施。组织权威专家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解读。

一、课程特色

课程内容定制化:本次培训主题围绕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展开,在此主题下设定多个分课题,根据客户需求准确定位培训内容,联系客户实际进行课程内容设置,使培训更具实效性,切实达到良好的 培训效果。

专家资源优质化:本次培训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对专家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分类,将专家 的研究特长与每个专题内容相匹配。

教学路径多样化:为了使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好的学习贯彻到基层,创新培训方式,采用举办专题培训班、专家上门授课、组织专家课题调研等方式,有针对性的急客户所需、答学员所问、解学员所获。

客户类别差异化: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仅需要各级党政机关认真学习和积极贯彻,同时,各级企事业单位也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针对这一特点我中心将客户 分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三类,根据客户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

二、课程时间

2014年6月-10月

三、课程内容

(一)党政机关专题班

课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李君如: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教授

周为民: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课程二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白津夫: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王健: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原主任、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

课程三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

郑新立: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民生研究院高级顾问

竹立家:国级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课程四 深化社会治理——推进依法治国

卓泽渊:中央党校报刊社副总编辑、《理论动态》主编、教授

傅思明: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

课程五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密切干群关系

戴焰军: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姚桓: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原副局级校委委员、教授

课程六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田培炎: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局局长

李永忠: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教授

(二)国有企业专题班

课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王怀超:中央党校副教育长、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辛向阳:中国社科院马列主义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课程二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陈东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李义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

课程三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谈国企改革

张立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马骏:国务院发展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课程四 深化财政税收改革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王雍君: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教授

课程五 新形势下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张文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春晓: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咨询部部长

课程六 干部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戴焰军: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经宇:北京市纪委研究室原主任、新闻发言人

(三)事业单位专题班 课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张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邓纯东: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

课程二 解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人员管理与绩效考核

吴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孙建立:国家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

课程三 解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人员管理与工资福利

何凤秋: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福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课程四 深化财政税收改革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课程五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周熙明:中央党校文史部主任、教授

张军: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课程六 干部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李永忠: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经宇:中共北京市纪委研究室原主任、新闻发言人

四、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吴亚光 何丽颖 杨林 王艳红 朱春松 赵策

联系电话:010-68998188

真:010-58938759

第四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

闯出发展新路子 实现发展新跨越

——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 商务局

近日,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讲话中蕴含的科学方法论,深刻理解变与新、变与进、变与突破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和把握趋势性特征,搞清楚“怎么看”;怎样迈出改革发展的新步伐,弄明白“怎么干”,都是迫切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发展课题。

一、变中求新,闯出发展新路子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从实行联产承包,到打破“大锅饭”;从农民工涌入城市,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历程,变是一种社会常态,变中求新更是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源。出路从来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勇于求变、积极转变、务实谋变,才能找到破解问题的方法,开辟改革发展的新路,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又有“三期叠加”、“两难”问题增多等多重挑战。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有的方面还没有破题,需要不断深入探索。“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求我们顺应时代潮流,鼓起改革的勇气、激发创新的智慧,多出新招、实招、硬招,突破“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困境,奋力闯出新路子、开拓新境界。

求新者胜,思变者通“变中求新”指明了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为攻坚克难提供了新的启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只有做好“加减乘除”,才能跨越“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各地的产业发展,不能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有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才能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目标;拨正民生的指南针,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不能再搞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等做法,而应坚持精准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才能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共同实现小康。

从近年来各地实践看,经济发展中区域、行业、企业走势进一步分化,改革步子越大、结构调整越早、创新能力越强,发展就越有活力;反之,则压力比较大,日子不好过。这正说明,不日新者必日退。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 2

慢了也要落后。大而言之,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先机,更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为中华号巨轮行稳致远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最鲜明的气质也是创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变中求新”,也要求我们具备符合改革创新要求的精神状态。克服思想上的各种惰性、行为上的不良惯性、干事创业的盲目性,既努力避免超越现实而急于求成的倾向,又要摈弃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实际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和做法,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创新的锐气,才能不断进取、奋发有为。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运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变中求新”也永无止境。永葆改革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我们就一定能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崭新答卷。

二.变中求进,发展要有新作为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无论是投身全球化时代的竞技场,还是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发展所面对的环境变化之大、困难挑战之巨都前所未有。面对成长的“烦恼”、调整的“阵痛”、转型的“沟坎”,只有增强战略勇气和战略自信,树立变中求进的新理念,展现变中求进的新作为,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是行动、是创新,目的是为了前进,为了发展。“进”,意味着视野不断拓展,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也意味着善于把握趋势,勇于改革创新,以破竹之势迈改革之步,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变中求进,包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底蕴,体现当今中国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大逻辑,更彰显改革敢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的胆识和定力。变中求进,就是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科学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历史新机遇,抖擞真抓实干的精神,拿出破解难题的硬招,答好新常态下的发展考题。

总书记强调,事物发展总是与各种矛盾相伴相生。有矛盾有风险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风险的决心和办法,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要深入研究在注重质量和 4

效益前提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举措和办法,多从内因着眼、着手、着力,找准症结就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从认识论的高度揭示了事物变化的客观因素,从方法论的角度指明了解决矛盾必须采取的主观行动,为破解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诸多“两难”,拔开了认识迷雾、提供了有效方法,增强了我们迎难而上的战略定力和发展自信。

回首昨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在深刻变革中涅槃新生,焕发勃勃生机。审视今天,直面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机遇、新挑战,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举措精准发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时代洪流奔涌向前、不舍昼夜,置身其间,不进则退。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固步自封只会落后,主动作为才有出路。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压力与动力,对准体制机制的深层弊端,抓住关系全局的关键环节,真枪真刀推进改革,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令人振奋。但也要清醒看到,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所处的情况不同,苦乐不均,有喜有忧。总体看,那些见事早、行动快,服从发展大局、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主动调整的地方和行业,发展势头就比较好;反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就比较多。事实充分证明,越是在碰到难题、遭遇困境的时候,越是结构单

一、位于产业链低端的地 5

区和行业,越要采取积极行动,更快更主动地寻求改变,多策并举优化结构,“加减乘除”一起做,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培育符合本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人才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足自身特色的文章,念好变中求进的真经,就不愁找不到发展出路、打不开发展局面。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新常态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牢记总书记“要紧扣关键领域做好改革谋划,蹄疾步稳往前走,不能在等待观望中错失改革良机、拖延改革进程”的重要指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做破解难题的改革促进派、奋发有为的创业者、勇挑重担的实干家,我们必将在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书写同时代一起进步的发展篇章。

三、变中突破,实现发展新跨越

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经济如何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改革怎样破解老大难问题,开拓发展新境界?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期间,提出了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的重要原则方法,为我们攻坚克难,实现改革新突破、发展新跨越,指明了方向。

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迎来爬坡期,前进的路上并不平坦。我们面临的,既有改革阻力较大、障碍较多的硬骨头,也有转变发展方 6

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硬任务,还有“三期叠加”、“两难”增多背景下的新难题。当此之时,等待观望没有出路,因循守旧没有前途,墨守成规、畏葸不前,只会错失改革良机。只有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硬道理,鼓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积极转换思路、转变方式、创新模式、探索路径,才能在变中解难题、在变中谋突破,不断打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变中突破,是一场硬仗,首先考验的是我们的决心与担当。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矛盾,面对各种思想障碍、利益藩篱,关键是要有决心和办法,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退避三舍、无所作为。狭路相逢勇者胜。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迈上新台阶,就得有那么一股子敢闯、实干的劲头、勇气,就要求我们迎难而上,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刀,在瓶颈与矛盾集中处着力。

变中突破,也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考验着我们的定力与能力。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动向辨趋势,才能把握大局大势,看清发展大方向。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总体态势总体是好的,在增速换挡中进行着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网络消费等快速成长,一些新主体、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纷纷涌现,充分说明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应当看到,即使短期内经济发展速度慢一点,但结构在优化,基础在夯实,能量在积蓄,就是一种突破;新的产业在发展、在增长是突破;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紧密结合、有机融合也是突破。变中突破,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要努力寻求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增强改革创新能力,善于用新办法破解各种难题,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近年来,从自主创新之手把高铁打造成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到东部发达地区纷纷点燃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再到资源型地区努力破解“资源诅咒”,推动产业转型,无不说明,打好改革牌、打好创新牌、打好市场牌,就能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打造新亮点,发现新机遇。当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破解这些问题,仍然需要通过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方式,在攻坚克难中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

事在人为,关键在人。突破困局、打破僵局、开创新局,既需要各级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体现担当,身先士卒、勇于任事,当好发展的开路人,带领群众一起干事创业,防止改革推而不动、发展涛声依旧;也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投身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浩荡大军,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形成抓改革、谋突破的良好发展态势。

机遇不等人,形势不等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也提出了改革发展新课题。保持战略定力,激发改革动力,释放创新活力,把改革与发展统一起来,把近期与长期兼顾起来,把量变与质变结合起来,蹄疾步稳向前走,我们就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四、保持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心

总书记在吉林调研重要讲话中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这是我们适应和把握经济新常态、走出发展新路的重要思想前提和精神保证。

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都发生了新变化。当前,内外下行压力仍在,经济工作中困难和问题不少,如果心态不稳,定力不足,就会自乱阵脚。市场经济是信心经济。保持定力、增强信心,我们才能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催生稳增长调结构的动力,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合力,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信心来自经济基本面。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基本态势没有变,发展基础优,经济韧性强,内需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结构调整不断推进,改革活力正在释放,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 9

阔。一些问题短期看可能比较严峻,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则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信心来自制度优越性。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日益彰显,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上下一心谋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今年以来,中央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度推进,一系列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和释放,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完全有能力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信心来自13亿人民。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实践。目前全国就业形势平稳,居民收入增加,民生持续改善,创新创业热潮涌动,为发展注入新活力。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支持、对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追求,是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最大底气。

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关键是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一方面求“稳”,稳住增长速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兑现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一方面求“变”,坚持改革创新,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改出获得感,创出新天地,促进新旧动力加快转换,走出一条发展新路。有矛盾有风险并不可怕,关键要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风险的决心和办法,多出深化改革开放的硬招,多出促进转型升级的新招,多 10

出增进百姓福祉的实招,处理好定与变的关系,把握好稳与进的平衡,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年中成绩单来之不易,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仍需努力。让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确保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行。

第五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总书记安徽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总书记安徽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近期,全体党员学习贯彻总书记安徽调研重要讲话精神,我个人深受教育,倍受鼓舞,深深体会到要做好本职工作。

总书记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指向明确,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上级领导工作部署下,安庆市绿地实验学校全体党员迅速兴起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做到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把握要义、抓住关键,抓好一项一项,认真贯彻落实,扎实学习和贯彻党章等新要求,进一步抬高标杆、完善思路、强化举措,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认为要躬身践行、以上率下、当好表率,要率先垂范,带头开展专题学习和集中研讨,带头立足岗位作贡献,要精心学习教育,确保学习教育既形式灵活又内容保证,真正解决存在问题,推动整个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展开。

例如:“4月26日,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寓意宏富,对当代知识分子、劳动模范和青年的责任使命作了重要论述,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发了全体党员广泛热议。大家纷纷结合学校“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和自身工作学习实际,表示要深入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肩负使命、锐意进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例如: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必须依靠广大青年。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力量所在,也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力量所在。”这为我们教师给予了强大的信心和力量,也为我们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给予了最高的肯定和鼓励。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就要像习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当老师,就要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更要坚定信念,发扬好这样的担当精神,承载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要始终自觉做到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要坚守正道、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立足我国国情,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有损国家民族尊严、有损知识分子良知的事。要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教育好我们的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多为推进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发展献计出力。

总之,我要学习贯彻总书记安徽调研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学习和贯彻党章,结合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发展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下载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1-4)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吉林调研重要讲话精神(1-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情况汇报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情况报告 根据******《关于转发的通知》(***〔2014〕***号)文件要求,******党支部高......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召开的班级主题班会主要是关于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大家都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浅谈中职教师六要素 众所周知:习总书记于2014年9月10日在北师大教师节上做了重要的讲话。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答卷

    南和县人口计生局、计生协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试卷姓名: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好干部的五条标准是什么?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总......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以中国梦凝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天长二中高一年级 梁继奎 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如何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六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行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心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心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30日上午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学校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与师生代表座谈,并发表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