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是一场倒退运动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再认识 【猫眼看人】

时间:2019-05-15 08:0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质是一场倒退运动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再认识 【猫眼看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质是一场倒退运动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再认识 【猫眼看人】》。

第一篇:实质是一场倒退运动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再认识 【猫眼看人】

实质是一场倒退运动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再认识 【猫眼看人】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已经过去四十多年,近年来各地不断有老知青集中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很多这样的活动中总有人要突出一个主题:那就是“青春无悔”。一些老知青将他们当年把青春年华献给上山下乡引以为豪,其实,不引以为豪的知青占了绝大多数,但他们是沉默的一群,他们的思想认识很难得以在公开场合中表达,因为那不符合主旋律的要求。对我来说,下乡多年非但不感到丝毫的“青春无悔”,反而为过去那一段苦难、荒废的青春岁月与无效劳动感到痛惜。

一、上山下乡是一场逆历史发展潮流、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倒退运动

人类社会数千年的发展史都是从农村向城市,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那一个国家向工业社会过渡得快,那一国就早一点进入现代化。在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封建社会阶段的农业大国,理应加快这一种过渡才是,但城市知青的上山下乡恰恰走了一个相反的方向,不仅长时间地迟滞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步伐,接受乡下农民的再教育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传统封建小农思维意识在青年一代中的扩散,妨碍了因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而带来的科学、民主思想的传播。当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农民向城镇迁移步伐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当年的那一场上山下乡,犯下了一个根本性的方向错误。如果当年城市知青不用下乡而是象今天这样留在城市发展市场经济,那么今日国家的现代化、民主化进程就会顺利得多,可惜这一代人走了一条相反的路。

二、上山下乡不是知青的自愿选择,那是一种被迫行为

人生来就有追求幸福、追求快乐的天性,没有人会把艰难困苦作为人生目标,既然工业化、城镇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在现阶段的发展方向,那么城市人当然不想走回头路回到乡下,但在当时,上山下乡是一顶国家政策,愿不愿都得要去。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毕业的我们那几届中学生来说,学校里老师日日办学习班动员,家里居委会阿姨夜夜上门督促家长,我们实在是走逃无路,还能去那儿呢?

人可以不为被迫选择的行为负责,但也不足以此引为自豪。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年的知青们总是千方百计要尽早脱离这一乡下岗位,几乎每一个知青都以回城工作为最终目标,但今日他们中的一些人却又以过去的那一段岁月为荣,这是怎么的一种奇怪心理?

三、上山下乡在经济上是一场无效运动,在精神上扭曲了一代人心灵的健康成长

中国农村本来就地少人多,生产效率低下,一百个中国农民的劳动生产量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美国农民的生产量,知青大军的加入更降低了本来就低下的效率,对农民来说,大多数知青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基本上都可算作是可有可无,很多人做的实际上等于废工,就拿我们多年在广西沿海种植柑桔的知青来说,一想起当年含辛茹苦种下的大量柑桔因生态问题无法解决最后被砍伐一空这一事实就使不少人感到心碎。不但柑桔,当年广西农垦知青在广西沿海地区种下的所有橡胶也终因违反生态规律最后也遭遇了同一命运。

物质成果遭受损失固然值得痛惜,但更让人感到痛惜的是:当年的知青满怀着纯朴与真诚投入到农村这一个大熔炉,经过数年农民的再教育之后,出炉的很多知青变得玩世不恭,为了在恶劣的现实环境中竞争,染上了阿谀奉承、投机钻营,撒谎与造假、瞒骗与争斗这一人性之阴恶,人身上最宝贵的诚实与淳朴的品质遭到遗弃,并且他们中的许多人还会将这一亲历的人生经验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他们的下一代。当我们已经自我扬弃了人身上最宝贵的诚实与淳朴的精神本质时,即使有人现在比以前富有千万倍,又有多少值得自豪的理由?知青上山下乡的实质就是一场倒退,但对一部分经过长期文革洗脑的知青来说,要他们自我否定自己的青春岁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们一定要从中找出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以支撑他们本来就有没有多少内容的空荡心灵,“青春无悔”就是他们提炼出来的一个阳光主题,然而现在所有的社会发展结果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这一场持续了十几年的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过是一场集体演出的荒诞剧,那么建立在这一种荒诞之上的“青春无悔”就只能是一句真实的谎言。“青春无悔”成了知青运动的一个悖论,越真诚,越奋斗,就越显得荒诞。这也就引出一个令人深刻反思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导致了这一场整整一代人参与的荒诞演出?如果说一定要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找出一种积极意义的话,那么它积极意义恐怕就在于留给后人一个教训,那就是——我们不能再走这样的一条路。

当年的一代知青本来就受不到多少年真正的教育,荒唐的上山下乡又过早地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使得他们在回城之后的人生旅途上更加不畅,回城之后跟随而来的大多是下岗失业以及与年轻有文化一代人的艰难竞争,他们一生本来就没有多少话语权,教育的欠缺及过早的艰辛生活更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有口难开,他们年纪还不太老就已经被一步步地抛向社会的边缘,最后就只能慢慢的一个个地悄然隐去。现在的他们要以他们的各种纪念聚会活动来追忆、探望那一段曾经充满着青春的岁月以及那些埋葬了他们青春与热血的遥远的乡野,以此慰藉他们内心的寂寞与荒凉,但愿他们的纪念聚会能够为他们带来的不是那种虚假的“青春无悔”的豪情而是一些基本的社会人生常识,并且他们能将这一些基本常识传授给他们的下一代,以免下一代人继续上一些政治骗子的当。

第二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再认识的重大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再认识的重大成果

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 纪玉祥

党的十六大号召,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最近,中央 印发《学习纲要》,发出《通知》,胡锦涛总书记昨天发表重要讲话,对此作了新的动员和部署。随着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不断深入,必将进一步从根本上深化我们对“三条基本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毛泽东同志早在1956年写的《论十大关系》总结建国初期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逻辑起点。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等重大问题,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江泽民同志自始就十分重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探索,还在九十年代就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方面关系问题作过具体阐述。面向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深入反思自《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系统总结我们党80年来的历史经验以及苏联东欧等国家执政党的教训,经过“长时期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再认识的新成果。

一,全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一般地讲生产力的发展,而是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把钥匙。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主义同现代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今天,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一场由传统工业生产力向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根本的就是代表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动力的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在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其次,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仅指要适应生产力的智能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等发展趋势,而且指要适时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生产的具体社会组织形式即经济体制;不仅要努力实现生产力诸要素的先进性,而且要实现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方式即经济结构的优化。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经济、文化、政治三个基本方面,大大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其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占有首要地位,是前提和基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纲领路线密切相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而“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最后,“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联系,把党的性质宗旨同党的任务相统一,是江泽民同志对长期以来最为关注的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大问题”深入思考的综合,是对执政党先进性的时代特征的敏锐把握。

深入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问题。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指出它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在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之后,适时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将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具体化了。他还指出,我们坚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但未来究竟如何发展要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为此,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将十五大党章“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强调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理想和运动。

三、第一次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江泽民同志深悟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发展是硬道理这个一以贯之的要义,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升为我们党的一项“坚定不移的方针”和“战略决策”。他还指出,新世纪头二十年是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综合分析我们的条件,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强调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关键在于培养人才,而多出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江泽民同 志还强调,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核心内容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改革是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与动力。邓小平同志深刻分析了旧体制的弊端,指出必须进行改革,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江泽民同志进一步阐明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提出要维护全党工作大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六、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为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模式。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强调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国际经验表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七、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近年来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目标。这种“三分法”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分法”,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根本特征。

八、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先进文化在巩固执政党地位和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意义。而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以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为主体,以古今中外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为重要来源,以弘扬民族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为重要特征。

九、赋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新的内涵。“人民”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江泽民同志指出,今天除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外,作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各种“新的社会阶层”,同样属于“中国最广大人民”范围。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要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基本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要代表已经出现和继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的根本利益。要协调和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十、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和国际战略格局。江泽民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重视研究资本主义问题的传统,多次引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深入分析和阐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虽然没有变,但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继续深刻地影响着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为我们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大胆学习借鉴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十一、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规律再认识的成果。它揭明,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党的建设必须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正确分析和对待“新的社会阶层”,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等等。

以上仅是举例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再认识上实现了新的巨大飞跃。但是,我们对这一规律的认识远远没有完结。即使已经得到的一些规律性认识,仍然有个像列宁所说的“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不断深化,以至无穷”的过程。我们只要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锐意创新,就一定能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成果。

第三篇:阐述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一)

阐述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答: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是人不能事事都靠直接经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事实上多数知识都来自于间接经验。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努力学习,潜心实践,“一勤天下无难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正是古代水利工程、建筑、航海、战争等的需要,催生了古代的天文学、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此外,人们认识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如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也是实践提供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们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只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某种认识,不是“猎奇”,也不是某种“雅兴”,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某种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科学研究的不断创新,目的是推动技术的更大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创新,目的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建设社会的精神文明,创造更高质量的精神财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不是自封的。“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表明,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服务于实践,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其真理性的标准,实践决定认识。所谓实践第一,理由就在这里。

二、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现了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回答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

为什么说是“完成了”呢?因为在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就算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等,都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证实了原来的认识。

然而,人们在实践中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情况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限制,不但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是可能的,全部改变也是可能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或全部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都是可能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实现主客观的统一,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当然,在社会斗争中也有这样的情况,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强,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但是不管怎样,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到了这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就算是完成了。

为什么说“又没有完成”呢?这是对于认识运动过程的推移而言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还是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们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不会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毛泽东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表明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实践在认识的指导下沿着合理性方向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发展,往往充满了曲折以至反复,因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获得的认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认识。所谓具体的认识,就是说主观认识总是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的认识;所谓历史的认识,就是说主观认识总是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的认识。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第四篇:阐述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二)

阐述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答: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与认识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小马过河”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小马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就必须要亲自试试,这就是实践。人们可以通过亲自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李时珍吞服曼陀罗直至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中发现地球是圆的。这些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然而,每个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事情都靠直接经验获得。所以,人们大多数的知识还是要通过学习接获得。“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但这些间接性的认识,也同样来源于实践,因为它们都是前人实践的结果。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就是说,实践的需要能够大大推动认识的发展。抗日战争的需要催生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

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如今,我们可以利用太空望远镜遥望宇宙星辰,用显微镜观察微小世界的奥秘,这些场景在遥远的过去是无法想象的,而人类实践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可以说,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世界和未来的认知。实践的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就越高,也就能够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

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百年探寻,就为1秒相遇,引力波天文学的时代正在到来。引力波可以帮助人类洞悉宇宙的起源。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引力波,人们将有机会为大爆炸等一系列基本物理假设找到证据。到那时,人类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看到塑造宇宙的力量。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获得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其最终目的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对一定事物的认识具有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发展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苹果是甜的,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棉花是软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属于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以及各个方面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生动性的特点。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其局限性是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所以,感性认识有必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即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与感性认识不同,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谷・布拉赫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他的贡献在于用肉眼观察天体运行情况,并积累下一大批极为丰富的天文观测资料。但是第谷・布拉赫不善于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因而没有从翔实的数据中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规律。第谷·布拉赫的弟子开普勒继承了老师的宝贵遗产,充分利用自己的理论思维探索数据背后隐藏的自然规律,最终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条定律。第谷・布拉赫留下的观测数据是一种感性认识,没有这些数据,开普勒的理论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开普勒提出的定律则是一种理性认识,没有开普勒的理论贡献,第谷·布拉赫的数据资料便是一堆废纸。因此,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可分割、相互渗透。

2.从认识到实践

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人们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一切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可以说完成了,又可以说没有完成。

说它“完成了”,是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的。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那么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就算是完成了。如顺利实现了建造鸟巢的计划、精雕细琢出一件陶瓷工艺品,都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证实了原来的认识。

说它“没有完成”,是针对实践和认识运动过程的向前推移、向前发展而言的。实践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比如,人类现在对化学元素的认识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证实了“氟”“:1898年,英国化学家菜姆塞和瑞利发现了“氖“: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113号元素“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下载实质是一场倒退运动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再认识 【猫眼看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质是一场倒退运动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再认识 【猫眼看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