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国内户外音乐节的发展
浅析国内户外音乐节的发展
来源: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作者:莫菲
发布时间:2013-06-18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中,户外音乐节成了微博上的热门话题。单是北京,4月29日到5月1日三天就有迷笛和草莓两大音乐节分别在平谷和通州同时进行。迷笛作为国内最早的户外音乐节,今年已经举办到第十三届,今年更是大腕云集。而摩登天空主办的北京草莓音乐节在今年五一的三天时间里就有超过八万的观众来访。甚至在5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播报的一则以“消费新动向•指尖的力量”为标题的关于手机与信息消费的消息中,亦是以刚刚结束的草莓音乐节在微博上的迅速火热为背景。
音乐节俨然成为了小长假中旅游之外另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本文通过对国内户外音乐节产生与发展历程的简单梳理,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审视户外音乐节所带来的产业价值与呈现的问题。
21一、国内户外音乐节的发展历程
户外音乐节不同于室内演出的音乐会,它以露天场地为演出平台,通过台上台下群体狂欢的演出形式,极好的诠释了音乐现场的体验之感。户外音乐节最典型与知名的两个鼻祖是美国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与英国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前者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因“和平与音乐”的反战主题带上了浓重的历史文化意义,后者历史已久规模宏大,在音乐与各式多元文化的交融上堪称典范。
国内音乐节从开端到现在已有13年的时间,从2000年北京迷笛音乐学校的一场摇滚乐队演出发展到今天,在音乐的风格多元化,以及相关的艺术与文化创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表现在音乐节的举办数量从2007的24个增长为2012年的89个,增长速度飞快。其中音乐节举办地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东部发达地区,随着音乐节数量的连年增长同时也出现了举办地向中西部城市扩展的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2013年中国户外音乐节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整理 中国的户外音乐节有专业化连锁、音乐与旅游及城市品牌联动、音乐与产品联动三种主要模式。其中专业化连锁模式指的是专业的唱片公司或演出公司主办的模式,最为典型的如迷笛音乐节、摩登天空音乐节。音乐与旅游及城市品牌联动模式是在旅游景区由区域政府机构主办或参与主办的音乐节模式,主要代表为云南丽江音乐节、张北草原音乐节。政府主办已经日趋成为了音乐节最主要的主办主体类型,在2012年举办的音乐节中,政府主办共32场,占音乐节总数的近四成。音乐与产品联动模式主要是由企业主办的音乐节模式,以销售推广企业产品为目的,如成都汽车音乐节。在国内户外音乐节的规模与影响力范畴上,前两种模式居音乐节的主导地位。
国内户外音乐节的盈利模式也较为单一。2004年,黄燎原在银川贺兰山策划的“中国摇滚的光辉道路”是国内首个实现盈利的音乐节,从此逐渐形成了如今以门票和赞助为主的商业盈利模式。但是并非每个音乐节都能如此幸运,据摩登天空老总沈黎晖在2012年时的估计,国内盈利的音乐节还不到15%。门票与赞助的盈利模式在操作上的难题以及音乐节举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是音乐节盈利的瓶颈。
图二 音乐节主办主体、举办模式、盈利方式示意图
543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二、音乐节的产业影响力
(一)音乐节激活音乐产业
在对世界音乐产业发展的学术性梳理中,我们可以总结勾勒出这样一个传统音乐产业链模式。音乐的制作方通过唱片、版权与演出三种途径与终端的音乐消费者产生联系,从理论上来说,唱片销售是最主要的盈利渠道,版权的交易是最主要的音乐传播与宣传渠道,演出是促进音乐产品的营销,以及音乐产业的衍伸链条。
但在今天,国内外的现实状况都并非如此。国外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中,唱片销售已经出现萎缩,现场演出是最盈利的部分,2002年,美国拍卖前35位的乐队演出收入是唱片销售和版权收入的4倍。6而国内的唱片与版权收入更不乐观,唱片市场的不成熟与知识产权保障的不完善使得大量的盗版几乎切断了唱片销售的主要盈利模式,而演出是音乐制作方的最主要利润来源。中国最大的新音乐独立唱片公司也是最出色的音乐节主办方之一摩登天空的业务板块中,音乐节和现场演出所占收入比重也已经超过50%。7
图三 音乐产业链理论与实际对比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刘刚硕士论文《中国音乐产业价值链问题研究》中资料整理 唱片工业的辉煌不再,但音乐产业还是一样要发展。从前的音乐公司靠卖唱片挣钱,演出是宣传方式,在制作与传播成本都大大降低的今天,在版权意识和网络付费习惯极为薄弱的中国市场,唱片与各种盗版和网络免费下载都只能是宣传方式,现场演出才是真正的音乐产业盈利支柱,而音乐节则是现场演出的极佳整合模式,音乐产业很可能在音乐节的平台中建立起新的产业立足点,甚至是一套跨界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对于音乐的内容发展来说,音乐节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音乐节类型中超过七成以摇滚为主8,而摇滚乐队向来不是中国音乐产业的主流,国内摇滚乐队的演出平台,如livehouse等场所并不十分发达,音乐节无疑给这些乐队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机会,以及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对国内现代音乐的发展环境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受众培养方面,音乐节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型游园会般的娱乐形式以及相对演唱会性价比更高的门票价格易于吸引众多的观众,而数量众多、风格多元的舞台和音乐现场演出的感召力让音乐更大限度的呈现了它的魅力。随着音乐节的发展与观众体验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在对乐队和歌手进行有效宣传的同时还直接培养了一批受众,促进了音乐制作方与处于商业链条终端的音乐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二)音乐节带动相关文化产业
“音乐节和流行音乐会相比,成本低,声音大,还能为地方打造城市名片。”9摩登天空的沈黎晖如是说。在政府成为音乐节最主要的主办主体的今天,音乐节对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2004年的贺兰山音乐节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政府搭台,文化机构唱戏”的模式下实现了国内户外音乐节的首次盈利。
2010年5月,成都新都地区五一期间旅游收入成为四川所有地区中最高,这与当时在新都地区举办的热波音乐节是不无关联的。10而以专业化连锁模式的唱片公司主办的音乐节也一直在谋求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如摩登天空的草莓音乐节在北京通州运河公园举办,就是得到了场地方的大力支持。2009年草莓音乐节在通州首次举行就给通州旅游经济带来了刺激,据通州旅游局的数据此次音乐节给地方带来的综合收入达263.62万元。11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为音乐节的举办提供了经费的支持与场所的便利,在主办方与政府之间是双赢的合作。
除了旅游,音乐节作为一个各类文化以及各式商家的展示平台,也在往更多元的文化产业链条方向发展。创意市集,以及各种与音乐节文化定位相近的商家都能在音乐节之中各展魅力。如走时尚路线的摩登天空音乐节,一直倍受赞助商们的青睐,在赞助品牌与音乐节文化的融合与互补中获得了赞助资金,也在丰富的时尚品牌展现中为音乐节增了色。
三、国内户外音乐节的问题
(一)内容质量匮乏
国内近年音乐节数量以近乎井喷的速度增长,从音乐节市场的角度看来现有的数目仍未必达到饱和,但音乐节的音乐内容与质量明显跟不上音乐节数量增长的速度。数量剧增的音乐节把越来越多的乐队和歌手捧上舞台,其中不乏乐坛新秀,可实力派大腕就算在时间扎堆的音乐节中再怎么拼命地赶场,也愈发满足不了观众们对音乐节音乐品质的期待。乐队与歌手的实力不够强,在同一音乐节中与不同音乐节中音乐风格普遍的同质化,让许多铁杆乐迷原本对音乐节怀抱的梦想与期望化为泡沫。
音乐本身才是音乐节最核心的灵魂,没有有质量的音乐内容,音乐节至多只能办成一场鸡肋般的大型嘉年华活动。音乐产业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仅靠搭建了音乐节的模式平台就可以完成的,国内多年来音乐产业的不健康发展没有给音乐创作提供良好的环境,音乐节只能说给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以及发展的可能,并不能迅速的解决所有问题。许多音乐公司要想通过举办音乐节取得大的发展,提高音乐制作的质量才是音乐节成功的根本。
(二)服务缺位
音乐节有在短时间汇聚众多观众的魅力,但一场好的音乐节更需要能把大量观众聚集所产生的场内外公共服务问题解决好的能力。其中安全问题的避免与做好安全事故的紧急预案工作是对音乐节公共服务的最基本要求。国内外的大型音乐节都发生过安全事故,音乐节是办成一场欢乐盛会还是诞生出一场悲剧,安全措施和紧急预案的完善起着极大的作用。音乐节主办方也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不管是否以政府为主办主体,地方政府在音乐节的安保方面都提供了大量人力警力的支持。所幸今年已经举办的音乐节中尚未发生大型恶性的安全事故。
但除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在其它诸如场外的交通、场内环境的公共服务上,许多音乐节做得并不尽人意。根据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数据。音乐节消费者年龄集中于15—35岁,以年轻人为主。从2009至2012年期间,观众观看音乐节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休闲娱乐,且休闲娱乐的消费心理需求逐年在增加,而艺术欣赏的消费心理需求却在逐年减少。这反映出音乐节的娱乐演出形式在未来有巨大的可挖掘的休闲娱乐消费需求空间,但可以看到现状是,音乐节在满足休闲娱乐的服务上存在的大量不足。
在音乐节场外,大量乐迷蜂拥到来,对当地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地方政府部门只看到音乐节的举办给地方经济带来的激增,但很少注意到自身在服务管理上的不作为或缺少作为给观众们到访音乐节的旅途增添的麻烦与不快。以休闲娱乐为主要需求的音乐节消费,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与文化旅游产业并没有本质上极大的区别,如果只把音乐节当成吸引来访的噱头,不注重各种服务工作,在音乐节数量剧增并且同城扎堆、时间扎堆的竞争状况中,最终带来的是对音乐节本身的伤害和地方经济增长机会的流失。
音乐节场内更是麻烦重重,并不像许多抱着休闲心态而来的观众原本所想的那样是在阳光、草地和音乐之中与众人狂欢的愉悦景观,而往往是厕所前的百米长队,草地上各处垃圾的景观,以及因为安保问题不能自带饮用水但官方售水摊点却供货不足无水可卖带来的不快。这些都与观众们心目中理想的享受状态有太大的距离。国内音乐节发展的十余年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音乐节举办的经验与能力都大大增强,举办一个能承受好几万观众的音乐节已经不在话下,但是能否把这好几万观众服务得尽量周到,提升音乐节休闲娱乐服务的体验水平,是主办方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三)产业链发展不成熟
音乐节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产业平台,能够使音乐的现场化身为集纳演出、餐饮、创意市集、以及各种衍生品贩卖的场所。从现状看来,这样的产业链条在逐步形成,可与音乐节的结合能力依然较弱。许多音乐节都号称有各自的文化定位,并在接纳与其气质相符的各种品牌,进行相关的周边产品与产业的开发,但大多还处于简单拼凑而成的阶段,更像一个混乱的杂货市场,没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品质。而音乐节于音乐而言,更多的也只是找到了一条挣钱的新门路,而尚未有明显完善音乐产业链发展。
国外在音乐节的产业链发展中堪称典范的是美国sxsw(西南偏西)大会,大会中音乐、电影、多媒体相结合。在音乐产业链条中,除了歌手、乐队,还有全美和世界各地的经纪人、媒体、演出公司在此集聚,音乐节同时也是一个演出交易市场。而同时在电影产业、互动多媒体产业的发展中,sxsw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以数字互动为核心的各个产业在这个平台中不断发生着交叉。Twitter、Foursquare、GroupMe等之名应用都是在SXSW Interactive互动大会上发迹的。
反观国内,今年五一的草莓音乐节,乐蜂网、高德地图、哇塞网、打车小秘等互联网公司都在其中亮相12,国内户外音乐节也开始彰显出跨界平台的吸引力,但能否在跨界平台中走得更远,音乐以及相关产业链能否进一步成熟与完善,仍然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第二篇:国内户外音乐节的发展
国内户外音乐节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中,户外音乐节成了微博上的热门话题。单是北京,4月29日到5月1日三天就有迷笛和草莓两大音乐节分别在平谷和通州同时进行。迷笛作为国内最早的户外音乐节,今年已经举办到第十三届,今年更是大腕云集。而摩登天空主办的北京草莓音乐节在今年五一的三天时间里就有超过八万的观众来访。甚至在5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播报的一则以“消费新动向•指尖的力量”为标题的关于手机与信息消费的消息中,亦是以刚刚结束的草莓音乐节在微博上的迅速火热为背景。
音乐节俨然成为了小长假中旅游之外另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本文通过对国内户外音乐节产生与发展历程的简单梳理,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审视户外音乐节所带来的产业价值与呈现的问题。
21一、国内户外音乐节的发展历程
户外音乐节不同于室内演出的音乐会,它以露天场地为演出平台,通过台上台下群体狂欢的演出形式,极好的诠释了音乐现场的体验之感。户外音乐节最典型与知名的两个鼻祖是美国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与英国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前者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因“和平与音乐”的反战主题带上了浓重的历史文化意义,后者历史已久规模宏大,在音乐与各式多元文化的交融上堪称典范。
国内音乐节从开端到现在已有13年的时间,从2000年北京迷笛音乐学校的一场摇滚乐队演出发展到今天,在音乐的风格多元化,以及相关的艺术与文化创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表现在音乐节的举办数量从2007的24个增长为2012年的89个,增长速度飞快。其中音乐节举办地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东部发达地区,随着音乐节数量的连年增长同时也出现了举办地向中西部城市扩展的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2013年中国户外音乐节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整理 中国的户外音乐节有专业化连锁、音乐与旅游及城市品牌联动、音乐与产品联动三种主要模式。其中专业化连锁模式指的是专业的唱片公司或演出公司主办的模式,最为典型的如迷笛音乐节、摩登天空音
3乐节。音乐与旅游及城市品牌联动模式是在旅游景区由区域政府机构主办或参与主办的音乐节模式,主要代表为云南丽江音乐节、张北草原音乐节。政府主办已经日趋成为了音乐节最主要的主办主体类型,在2012年举办的音乐节中,政府主办共32场,占音乐节总数的近四成。音乐与产品联动模式主要是由企业主办的音乐节模式,以销售推广企业产品为目的,如成都汽车音乐节。在国内户外音乐节的规模与影响力范畴上,前两种模式居音乐节的主导地位。
国内户外音乐节的盈利模式也较为单一。2004年,黄燎原在银川贺兰山策划的“中国摇滚的光辉道路”是国内首个实现盈利的音乐节,从此逐渐形成了如今以门票和赞助为主的商业盈利模式。但是并非每个音乐节都能如此幸运,据摩登天空老总沈黎晖在2012年时的估计,国内盈利的音乐节还不到15%。门票与赞助的盈利模式在操作上的难题以及音乐节举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是音乐节盈利的瓶颈。
图二 音乐节主办主体、举办模式、盈利方式示意图
54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二、音乐节的产业影响力
(一)音乐节激活音乐产业
在对世界音乐产业发展的学术性梳理中,我们可以总结勾勒出这样一个传统音乐产业链模式。音乐的制作方通过唱片、版权与演出三种途径与终端的音乐消费者产生联系,从理论上来说,唱片销售是最主要的盈利渠道,版权的交易是最主要的音乐传播与宣传渠道,演出是促进音乐产品的营销,以及音乐产业的衍伸链条。
但在今天,国内外的现实状况都并非如此。国外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中,唱片销售已经出现萎缩,现场演出是最盈利的部分,2002年,美国拍卖前35位的乐队演出收入是唱片销售和版权收入的4倍。6而国内的唱片与版权收入更不乐观,唱片市场的不成熟与知识产权保障的不完善使得大量的盗版几乎切断了唱片销售的主要盈利模式,而演出是音乐制作方的最主要利润来源。中国最大的新音乐独立唱片公司也是最出色的音乐节主办方之一摩登天空的业务板块中,音乐节和现场演出所占收入比重也已经超过50%。7
图三 音乐产业链理论与实际对比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刘刚硕士论文《中国音乐产业价值链问题研究》中资料整理 唱片工业的辉煌不再,但音乐产业还是一样要发展。从前的音乐公司靠卖唱片挣钱,演出是宣传方式,在制作与传播成本都大大降低的今天,在版权意识和网络付费习惯极为薄弱的中国市场,唱片与各种盗版和网络免费下载都只能是宣传方式,现场演出才是真正的音乐产业盈利支柱,而音乐节则是现场演出的极佳整合模式,音乐产业很可能在音乐节的平台中建立起新的产业立足点,甚至是一套跨界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对于音乐的内容发展来说,音乐节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音乐节类型中超过七成以摇滚为主8,而摇滚乐队向来不是中国音乐产业的主流,国内摇滚乐队的演出平台,如livehouse等场所并不十分发达,音乐节无疑给这些乐队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机会,以及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对国内现代音乐的发展环境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受众培养方面,音乐节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型游园会般的娱乐形式以及相对演唱会性价比更高的门票价格易于吸引众多的观众,而数量众多、风格多元的舞台和音乐现场演出的感召力让音乐更大限度的呈现了它的魅力。随着音乐节的发展与观众体验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在对乐队和歌手进行有效宣传的同时还直接培养了一批受众,促进了音乐制作方与处于商业链条终端的音乐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二)音乐节带动相关文化产业
“音乐节和流行音乐会相比,成本低,声音大,还能为地方打造城市名片。”9摩登天空的沈黎晖如是说。在政府成为音乐节最主要的主办主体的今天,音乐节对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2004年的贺兰山音乐节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政府搭台,文化机构唱戏”的模式下实现了国内户外音乐节的首次盈利。
2010年5月,成都新都地区五一期间旅游收入成为四川所有地区中最高,这与当时在新都地区举办的热波音乐节是不无关联的。10而以专业化连锁模式的唱片公司主办的音乐节也一直在谋求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如摩登天空的草莓音乐节在北京通州运河公园举办,就是得到了场地方的大力支持。2009年草莓音乐节在通州首次举行就给通州旅游经济带来了刺激,据通州旅游局的数据此次音乐节给地方带来的综合收入达263.62万元。11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为音乐节的举办提供了经费的支持与场所的便利,在主办方与政府之间是双赢的合作。除了旅游,音乐节作为一个各类文化以及各式商家的展示平台,也在往更多元的文化产业链条方向发展。创意市集,以及各种与音乐节文化定位相近的商家都能在音乐节之中各展魅力。如走时尚路线的摩登天空音乐节,一直倍受赞助商们的青睐,在赞助品牌与音乐节文化的融合与互补中获得了赞助资金,也在丰富的时尚品牌展现中为音乐节增了色。
三、国内户外音乐节的问题
(一)内容质量匮乏
国内近年音乐节数量以近乎井喷的速度增长,从音乐节市场的角度看来现有的数目仍未必达到饱和,但音乐节的音乐内容与质量明显跟不上音乐节数量增长的速度。数量剧增的音乐节把越来越多的乐队和歌手捧上舞台,其中不乏乐坛新秀,可实力派大腕就算在时间扎堆的音乐节中再怎么拼命地赶场,也愈发满足不了观众们对音乐节音乐品质的期待。乐队与歌手的实力不够强,在同一音乐节中与不同音乐节中音乐风格普遍的同质化,让许多铁杆乐迷原本对音乐节怀抱的梦想与期望化为泡沫。
音乐本身才是音乐节最核心的灵魂,没有有质量的音乐内容,音乐节至多只能办成一场鸡肋般的大型嘉年华活动。音乐产业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仅靠搭建了音乐节的模式平台就可以完成的,国内多年来音乐产业的不健康发展没有给音乐创作提供良好的环境,音乐节只能说给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以及发展的可能,并不能迅速的解决所有问题。许多音乐公司要想通过举办音乐节取得大的发展,提高音乐制作的质量才是音乐节成功的根本。
(二)服务缺位
音乐节有在短时间汇聚众多观众的魅力,但一场好的音乐节更需要能把大量观众聚集所产生的场内外公共服务问题解决好的能力。其中安全问题的避免与做好安全事故的紧急预案工作是对音乐节公共服务的最基本要求。国内外的大型音乐节都发生过安全事故,音乐节是办成一场欢乐盛会还是诞生出一场悲剧,安全措施和紧急预案的完善起着极大的作用。音乐节主办方也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不管是否以政府为主办主体,地方政府在音乐节的安保方面都提供了大量人力警力的支持。所幸今年已经举办的音乐节中尚未发生大型恶性的安全事故。
但除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在其它诸如场外的交通、场内环境的公共服务上,许多音乐节做得并不尽人意。根据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数据。音乐节消费者年龄集中于15—35岁,以年轻人为主。从2009至2012年期间,观众观看音乐节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休闲娱乐,且休闲娱乐的消费心理需求逐年在增加,而艺术欣赏的消费心理需求却在逐年减少。这反映出音乐节的娱乐演出形式在未来有巨大的可挖掘的休闲娱乐消费需求空间,但可以看到现状是,音乐节在满足休闲娱乐的服务上存在的大量不足。
在音乐节场外,大量乐迷蜂拥到来,对当地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地方政府部门只看到音乐节的举办给地方经济带来的激增,但很少注意到自身在服务管理上的不作为或缺少作为给观众们到访音乐节的旅途增添的麻烦与不快。以休闲娱乐为主要需求的音乐节消费,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与文化旅游产业并没有本质上极大的区别,如果只把音乐节当成吸引来访的噱头,不注重各种服务工作,在音乐节数量剧增并且同城扎堆、时间扎堆的竞争状况中,最终带来的是对音乐节本身的伤害和地方经济增长机会的流失。
音乐节场内更是麻烦重重,并不像许多抱着休闲心态而来的观众原本所想的那样是在阳光、草地和音乐之中与众人狂欢的愉悦景观,而往往是厕所前的百米长队,草地上各处垃圾的景观,以及因为安保问题不能自带饮用水但官方售水摊点却供货不足无水可卖带来的不快。这些都与观众们心目中理想的享受状态有太大的距离。国内音乐节发展的十余年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音乐节举办的经验与能力都大大增强,举办一个能承受好几万观众的音乐节已经不在话下,但是能否把这好几万观众服务得尽量周到,提升音乐节休闲娱乐服务的体验水平,是主办方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三)产业链发展不成熟 音乐节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产业平台,能够使音乐的现场化身为集纳演出、餐饮、创意市集、以及各种衍生品贩卖的场所。从现状看来,这样的产业链条在逐步形成,可与音乐节的结合能力依然较弱。许多音乐节都号称有各自的文化定位,并在接纳与其气质相符的各种品牌,进行相关的周边产品与产业的开发,但大多还处于简单拼凑而成的阶段,更像一个混乱的杂货市场,没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品质。而音乐节于音乐而言,更多的也只是找到了一条挣钱的新门路,而尚未有明显完善音乐产业链发展。
国外在音乐节的产业链发展中堪称典范的是美国sxsw(西南偏西)大会,大会中音乐、电影、多媒体相结合。在音乐产业链条中,除了歌手、乐队,还有全美和世界各地的经纪人、媒体、演出公司在此集聚,音乐节同时也是一个演出交易市场。而同时在电影产业、互动多媒体产业的发展中,sxsw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以数字互动为核心的各个产业在这个平台中不断发生着交叉。Twitter、Foursquare、GroupMe等之名应用都是在SXSW Interactive互动大会上发迹的。
反观国内,今年五一的草莓音乐节,乐蜂网、高德地图、哇塞网、打车小秘等互联网公司都在其中亮相12,国内户外音乐节也开始彰显出跨界平台的吸引力,但能否在跨界平台中走得更远,音乐以及相关产业链能否进一步成熟与完善,仍然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第三篇:“井喷”状态下的中国户外音乐节
音乐节作为会展节庆活动的一种形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吹响“文化兴国” 号角,各地顺应文化大发展浪潮之际,创办了大量的音乐节,音乐节为当地第三产业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应。
音乐节起源于18世纪,意指在特定的地方用统一的内容,例如民族音乐、现代音乐或发扬某一杰出作曲家的作品,举行连续性的演出,音乐节意指持续数天和数周的、一种或几种艺术的庆祝聚会。其中大多数每隔一段时间并通常在同一地点举行。
2000年,由迷笛音乐学校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大型户外音乐节“迷笛音乐节”诞生。自此中国有了自己的音乐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音乐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大小音乐节则已铺天盖地,数量突破上百个。有人说中国音乐节已经进入“井喷”状态。但也有人乐观地觉得这是音乐节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和国外相比,数量还远不够。去年成都的某音乐节亏损几千万遭曝光,导致很多人认为中国音乐节的市场现状非常失败。那么部分音乐节缘何失败呢?
音乐节除了音乐还靠什么吸引观众
早在十几年前,音乐节对于中国多数歌手和乐迷来说还是一个冷词儿,那时候音乐节也几乎只是摇滚青年的阵地。而现如今,迷笛音乐节、张北音乐节、草莓音乐节、西湖音乐节„„各种名目、各种规模的音乐节接踵而至。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从2000年的迷笛音乐节起始,十几年后的户外音乐节已经处于一种“井喷”状态。据粗略统计,2008年国内大概举办了十几个音乐节,2009年超过20个,到2010年激增到40多个,而到了2012和2013年,大小音乐节已经突破100个。
在大大小小的音乐节四处泛滥的情况下,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让更多人知道音乐节的理念究竟是什么。事实上,真正的音乐节并不是明星拼盘演唱会,音乐部分只占四分之一,且与明星的名气也没有太大关系,“音乐节”其实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攻略。比如,张北音乐节,只靠音乐来吸引观众是不可能的,做为普通观众还要想,去了张北都能干什么。其实观众还可以享受当地的美食、美景,搞一场朋友聚会等,所以,它像是一个大派对。
目前中国的音乐节在形式上和国外已经非常接近,但是在品牌和观众方面都还需要有一段时间来培养。我们需要对观众有一个善意的引导,告诉他们来音乐节究竟是干什么的。现在很多观众感受不到音乐节的文化性,这和主办方的定位与引导有着直接关系。事实上,乐迷也是音乐节的主体。
按照目前中国音乐市场的现状来看,音乐节品牌需要有一个文化定位,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培养,观众也需要慢慢培养。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音乐节的受众不该是普通消费者,而是真正的乐迷,这样才能保证中国音乐节的品质。
选择摇滚乐队还是选唱流行歌曲的流行明星?定位很重要,有些音乐节也并非不是投入不够。比如:迷笛音乐节只请摇滚乐队。张北音乐节大多也如此,但是国内很多音乐节定位不明,一边是纯地下摇滚乐队,另一边是纯流行歌曲,交叉演出。这种草台班子混搭现象会让乐迷很为难,并且音乐节对乐迷选择的针对性有所下降。恰到好处地选择演出嘉宾是音乐节成功的必备因素之一。
音乐节高价票并非都是“价有所值”
2000年,第一届迷笛音乐节在北京的迷笛学校大礼堂举行,当时登台的乐队有30支,每天的观众近千人。2003年是迷笛最后一届在校园举办,观众的人数则激增到每天五六千人,这远远超过了学校礼堂能承受的能力,于是迷笛音乐节在2004年进驻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园,从此迷笛开始有了露天音乐节的雏形:专门搭建了较大的舞台,因为成本原因开始售票,门票当时仅售10元一张。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2012开始,音乐节出现了高票价现象,100元的单日门票很常见,最高票价甚至接近千元,这个价格正在逐渐向明星演唱会门票价格靠拢。
在去年乐谷音乐节开票期间,曾有大批乐迷指责单日280元票价太高。但由于明星阵容包括了g11、汪峰、许巍、范晓萱等国内外大牌,具备足够吸引力,所以很多乐迷对于高票价选择“接受”。不过虽然乐迷前期曾指责票价太高,但在音乐节结束之后,他们对于明星阵容、演出质量,以及餐饮交通等其他方面并没有提出疑义。
但并不是所有高价音乐节都能做到“价有所值”。同样是单日票价接近300元的成都某音乐节,虽然汇集了山羊皮乐队、崔健、罗大佑、苏打绿、小野丽莎、汪峰、陈冠希等数十位中外一线大腕,总投资高达6000万,但高投资、强阵容却只换来了300万元的实际票房,据主办方负责人陈述称亏损原因包括赠票、黄牛票太多,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拉到企业赞助,该音乐节变成了赔钱赚吆喝的典型。
差距在服务—提升需要时间的积累
一个真正出色的音乐节起码要做到三点,一是登台乐手的阵容,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准,二是地理位置要与众不同,三是管理能力。苏格兰最大的音乐节t in the park的ceo看了张北音乐节,被现场的热情所感动,但同时也指出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靠时间和经验的累积一一解决。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音乐节需要围绕着“如何拿一样的原料做出不同的菜”来做文章。与国外相比,我们的音乐节在外形上已经很接近了,目前的问题是如何改造内部细节,而这需要时间的积累。第一届张北草原音乐节时观众埋怨草原没草,所以从张北从2010年开始就整个把1500亩的草原围起来,旁边又形成了20万亩花田草海。第二届观众都说演出阵容太偏重金属了,所以第三届就请来了崔健、许巍、汪峰,再搭配台湾偏摇滚张震岳。
而今年在北京举办的梦像音乐节,则是音乐节服务失败的典型之一。刚刚开场,主办方就宣布:由于起风舞台不能正常使用,观众们不得不跟随乐队把舞台移师到草坪上,很大地影响了视听效果。而原本在宣称册上称晚8点出演的嘉宾,也发微博宣称,由于与音乐节主办方演出经费出现分歧不能到场。苦的是上千在大风里苦苦等待8小时之久的观众,几个月过去了,至今,观众也未接到主办方合理的解释与退票声明。试问,这样的音乐节何以长久?
著名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诞生于1969年,日本富士山音乐节创办于1997年,相比之下,大多数中国的音乐节还只是个襁褓中的小婴儿。“除了服务的细节,我认为国内的音乐家成长的速度也是一个大问题。截止目前,中国成功的音乐节只有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张北音乐节等少数的几个音乐节。而更多音乐节由于各种问题则胎死腹中。
演出嘉宾多有雷同 不同音乐节看到同一乐队
当前各大音乐节最主要的特征是,音乐节的阵容与风格都非常雷同。崔健、汪峰、唐朝乐队、张楚、痛仰、扭机、逃跑计划„„这些摇滚乐队为音乐节的常客。
据业内人士称:目前多数音乐节的制作团队并不专业,这是致命问题。他们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自我提高上,而依然把目光瞄准明星,认为有了明星加入音乐节就胜券在握。事实上,这种理念是完全错误的。一位多次参加过同一音乐节的歌手则称,同一个音乐节,每年与她对接的都不是同一个团队。这种现象就很不正常,因为每一个新的团队接手音乐节都需要磨合,频繁的更换团队,只能导致音乐节难以稳定成熟。
国内成功的音乐节
而任何一个成功的音乐节都是依靠成熟的宣传策划来让乐迷心甘情愿成为音乐节的一份子的,支撑音乐节的除了超级大牌嘉宾之外,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专业、合理的企划是支撑音乐节走的更远的一个重要因素。
距离7月下旬闭幕的第五届张北草原音乐节已经过去半年的时间,五届张北草原音乐节,吸引观众达130万人次,到张北的游客每年以60%的速度增长,去年接待游客27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7.49亿元。作为一个远离城市的户外大型群体活动,张北草原音乐节也曾因差劲的住宿、餐饮、交通条件而广受诟病。但几年的发展,张北草原音乐节目前已经是于迷笛、草莓并列的中国三大户 外音乐节之一。
第四篇:2018户外音乐节暨首届动漫嘉年华范文
2018×××户外音乐节暨首届动漫嘉年华
活动方案
一场持续2天、万人参与的全新概念节日狂欢派对!2018年最具互动性和创新精神的户外动漫主题音乐节!整合电视、广播、网络、平面、户外媒体资源,制造区域内超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嘉年华!
一、活动背景
1、首次引入“动漫活动”和“嘉年华”的概念,在××的文化娱乐活动上将是一个突破,必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2、将音乐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主题性音乐节,已成为当下最时尚与健康的休闲方式之一。从类型丰富的音乐,到各种新锐艺术和极限运动;从公益活动的主题宣传,到合作商家的产品推广,户外主题音乐节无疑已经成为承载着多彩艺术、自由创意和公益理念的综合性载体。
二、活动特点
“2018×××户外音乐节暨动漫嘉年华”将在××掀起48个小时狂欢热浪。活动以潮流新音乐+极限运动+主题性家庭式户外娱乐为主要内容,将在本地创造多个“第一”、“首次”、“最大”等概念。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崭新的娱乐休闲方式,为时尚人群提供一个追逐潮流的超级派对。
三、活动目的
主题曲、动漫宅歌等多种风格的音乐。音乐风格之丰富,场面之大,本地及周边地区尚无任何一场音乐盛会可与之相媲美。
4、极限运动表演:极限运动是活力、时尚的都市文化符号之一。活动在本地首次引进极限运动表演,来自北京、上海等地专业轮滑、小轮车、花式篮球等表演团队,将会带来激情四溢的多场表演。
(二)VR体验区
体验VR一次,简直玩不够啊,根本停不下来!!狂拽!炫酷!吊炸天!刺激的不要不要的~~~在×××让你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虚拟空间里,领略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三)互动区
1、高空蹦床:从蹦床反弹中表现技巧,作为快速燃烧热量的健身方式,同时也起到了发泄工作、生活的压力的作用,如今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
2、充气攀岩:通过身体在充气岩壁上移动、接触的过程中,体验回归自然的原始感动。该项目在××是首次引进,安全性高,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3、真人CS:使用激光枪参与类似实战的游戏,集运动与游戏于一体,紧张刺激。既释放了城市人积压已久的深重心理负担,又符合了人们崇尚户外运动的心理。
(四)游乐区
活动现场设置超大型充气游乐设施,这些设施造型丰富多变,内部各游乐环节的设计惊险异常,小朋友们可以在父母的监护下放心游3、10:00~10:05 热门游戏角色走秀 4、10:05~10:25 Cosplay现场互动 5、10:25~10:30 古风舞蹈《千本樱》 6、10:30~10:35 知名唱见演唱 7、10:35~11:00 Cos剧目《苍穹之剑》 8、11:00~11:30 Cos剧目《长安幻夜》 下午表演节目时间:14:30~16:30 1、14:30~14:35 cos情景秀 2、14:35~15:00 第十三届COSPLAY超级盛典获奖剧目《刀剑乱舞》cos舞台剧 3、15:00~15:05 B站人气宅舞女团歌舞表演《COLORFUL VOICE》 4、15:05~15:25 2015ChinaJoy总决赛剧目《全职高手》舞台剧 5、15:25~15:30 知名唱见演唱 6、15:30~15:35 古风舞蹈《千本樱》 7、15:35~16:00 仙侠类Cos剧目 8、16:00~16:05 热门动漫角色走秀 9、16:05~16:30 Cos剧目《长安幻夜》
八、活动预算费用 待定。
第五篇:2018夏季户外音乐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
2018夏季户外音乐节活动策划方案
夏季,酷暑难熬,何不让我们伴随音符,遨游星空,聆听音乐,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欢乐。音乐节都是统一主题的连续性演出,每一次的草地音乐节活动,对于当地的旅游业,也是一次宣传机会,邀请著名音乐人,打造热门IP现象。
活动策划公司认为音乐节不仅如此,还可以与当地经济效益结合,促进经济增长,成为当地文化的一张名片。那么来随天泽传媒看看户外音乐节活动策划方案应该如何举办吧。项目名称:“我的动感地盘,我做主”——XX师范大学大学生音乐节 项目起始时间:20XX年5月——20XX年6月 实施单位:XX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一、活动背景
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每一个角落,陪伴我们度过一天一月一年,音乐给了我们与灵魂交流的媒介。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由于现代教育的不完善,能清楚的写出五线谱的却少之又少,如果有音乐节,让我们聆听歌手的倾心演唱,享受音乐洗礼。
而且,音乐节可以进一步促进社团文化,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挖掘学生群体中的优秀音乐人才。
二、活动目的:
提供机会,让大学生感受原创音乐的魅力和风采,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展示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优秀文化。
三、活动人群
师大新校区所有大学生
四、活动形式
本届音乐节将主要由开幕式,音乐讲座,音乐知识普及宣传周,XX师范大学校园乐队大型汇演(毕幕式)及网络词曲创作大赛五项大型活动构成,活动形式各异,内容丰富,主题新颖。
五、活动内容
a)前期准备与整体宣传
b)开幕式
c)音乐讲座
d)音乐知识普及宣传周 e)乐队大型汇演
f)词曲创作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