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研合作攻关:在发挥团队力量与突出个人价值中寻求平衡 陈剑的共识网思想者博客
科研合作攻关:在发挥团队力量与突出个人价值中寻求平衡
陈剑的共识网·思想者博客
——屠呦呦获奖的四点启示
2015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屠呦呦女士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屠呦呦女士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是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此次屠呦呦获奖,是中国医学科学界乃至中国一件十分值得祝贺的事。也带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一.中医药是中国最具有原创优势的领域,值得深入挖掘
屠呦呦是用西医研究方法挑选了中医用过的药材,青蒿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化学药,似乎与中医无关。诺奖委员会的说得好:“我们不是把本届诺奖颁给了传统医学”,“我们是把奖项颁给受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
“受传统医学启发”是一种非常严谨、恰当的表述。青蒿素与传统中医有关联,东晋葛洪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给了屠呦呦极大的灵感。它的研发遵循的是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方法。正如屠呦呦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中医药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和融合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2015年12月22日,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时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笔者对习总书记的这一评价高度认同。中医药学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需要用现代科技挖掘和研究。目前,人类还面临许多棘手的医学难题,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都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而中医药的复方很有可能在防治方面有效突破。因此,我们应更加努力挖掘中医药宝库,让中医药文化为全人类做出贡献。
二.传统资源,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
实际上,不仅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许多传统资源也潜藏着待开发的巨大价值。青蒿素的问世给予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对于传统资源,我们要传承更要创新,要将其置于现代文明视野中加以扬弃。传承顶多是一种物理反应,创新才会带来瑰丽的化学反应。而创新发展,正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最重要理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第一动力、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样的表述在中央文件中是十分罕见的。
为什么把创新放在如此重要位置,这既是国际舞台上中国崛起的需要,也与当下中国的整体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有关。
当下中国,正处在急剧的多种转型过程中。包括国家转型、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转型等等。从国际视野考察,中国正从国际舞台上的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型,将对国际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产生极为重要影响。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是以跟随者身份出现的。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作用愈益显现,中国正面临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诚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的那样,“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什么是引领型发展,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就是通过发挥先发优势,引领世界科技、世界经济乃至世界政治潮流,以推动全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和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地位相适应。中国作为全球的经济大国、政治大国、科技强国,才名实相符,并具有持续深远的影响。
从全球视野看,要作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上的引领者,需要提升中国整体的创新发展水平,需要培育创新的观念文化。屠呦呦获奖,正是体现了这样一个时代要求。就是创新,通过创新发展,才能引领世界。
三.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应突出做出最初的、原始性创新个人
重大科研评价中,特别是集体攻关项目,集体的力量不容忽视。屠哟哟获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的优势所致。因为屠哟哟获奖,正是其所在的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的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的成果。而“523”抗击疟疾研究,则是国家动员各方力量的攻关项目。
当下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人类面临很多困扰,包括诸多疾病,很多重大的科研项目,需要不仅是动用一国的力量,甚至还需要全球的广泛合作,这样才有可能取得突破。但这里应当有一个区别,不能把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攻关与计划经济体制下举国体制混为一谈,这两者是有原则区别的。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自然具有一定优势,集中国家的力量,围绕某一项目全力攻关,有可能在短时间取得突破。但必须看到,举国体制同时存在的一些弊端。弊端之一,就是不计成本、低效甚至无效益。当方向准确时,或许能够产出重大成就。例如,“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但也有大量的举国体制行为,低效甚至无效,所带来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
计划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的另一弊端,就是无视或忽视个人的作用,只强调牺牲奉献。个人的研发成果都淹没在“集体”记忆中。因而难以对最初的、原创的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应当感谢诺奖团队艰辛的探索努力,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屠哟哟。虽然屠哟哟获奖至今在仍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但得到了绝大多数科研人员的认同。这说明,重大项目的合作攻关十分重要,但同时应当突出做出最初的、原始性创新的个人,聚焦于他的成果。这既符合研发规律,也有利于科研工作者积极性的调动。科研评价体系太重视团队,太重视项目有多大显示度,有可能导致科研成果异化,把很多东西凑到一起,成为后天堆砌出来的成果,不利于创新因素的汇集,不利于一流人才脱颖而出,也不利于一流的科研成果问世。
科研评奖应从评项目逐渐过度到评人,要突出奖励最早提出原创思想的个人。这点十分重要,有利于创新思想的归纳和总结,有利于更多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因而,在重大合作攻关项目中,既要发挥合作团队力量,更要突出最初的原始性创新的个人。这既有利于创新思想的汇聚,更有利于科研成果引领意义更加突显。
四.保护知识产权,需要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
我国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成功提取高纯度青蒿素的国家,然而,由于当时没有及时申请专利,研发单位没有对青蒿素技术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却被国外抢了先,使青蒿素药物市场被他人占领。中共中央《建议》指出,创新发展需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而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正是属于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需要我们在这方面付出巨大努力。
(作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
* 此文是笔者参加2015年12月19日举办中医药论坛所作的论坛致辞。推荐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