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央视评论部20年创新型节目品析》——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视频新闻》课程邀请讲座
《央视评论部20年创新型节目品析》——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视频新闻》课程邀请讲座 阅读:5792013-04-09 20:47 标签:央视评论部20年新闻撞武侠央视刘楠杂谈 X 《有一种基因叫理想:央视评论部20年创新型节目品析》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视频新闻II》课程邀请讲座 时间:2013年4月8日19:20——21:20 地点:清华大学文科图书馆G层放映厅
交流嘉宾:刘楠(央视新闻评论部《新闻1+1》策划、记者,著有《新闻撞武侠》《有一种基因叫理想》,两书本月即将出版)具体内容:
各位同学好,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愿意把你们人生宝贵的两个小时和我一起分享。今天,北京又是大风起兮,我们已经习惯沐浴在北京亚历山大的灰霾中,我觉得各位格外幸运,这倒不是指你们能在赫赫有名的清华学府生活,而是你们在一个叫“清新”的地方,“清新”这两个字是清华新闻传播学院的缩写,也是今天我见到大家的风貌,是我之前看到大家做的“清新视界”节目的气息,清澈崭新,春意盎然。
来这里之前,我还去拜访了我在清华的老朋友,13号楼下修车的小桥师傅,我当年做实习生时拍摄过他,他因为在学生口碑好被校领导接见过。我觉得清华有一种平等、平视的气息,特别让人钦佩。就像我这样一个新闻小辈也能来这里和大家交流。
今天,我的书《新闻撞武侠——央视评论部新闻创作秘笈》终于印刷出来,我从出版社拿了6本来,今天结尾会以某种形式送给大家。来这里有推销狗皮膏药之嫌,而且清华的张老师特别善良,说没关系,你尽管带书来吧。
这本书是我在怀孕期间完成的,是对央视评论部20年的致敬。我这样一个江湖无名小卒,要附庸风雅写书,基本属于无知无畏无耻型,用流行的话说,就是吊丝逆袭。书挺荒诞的,把央视评论部20年优秀节目的精髓,分门别类为开头、结尾、解说词、采访、记者串场等等,用武侠秘籍形式来演绎,我们知道,最近,金庸大侠已经很受伤,芒果台的《笑傲江湖》,让令狐冲和东方不败搞生死恋,引发冲东党和冲盈党网上激烈对决,我又让金庸武侠跟新闻谈恋爱,刚过90大寿的金庸,不知道看了会不会七窍生烟。我考证过金庸的脾气,原来看完徐克改编电影《笑傲江湖》,他都气得说以后不再和徐克合作。当时我把初稿给白岩松老师看,也设想过他会雷霆大怒,但是没有,他很鼓励,发长短信说,他说我深夜在厨房看得很感动,暂时忘记了好友去世的悲伤。我一直琢磨,为什么他要在厨房看书,难道这就是所谓精神食粮之说?他还说,祝贺你孕育了两个孩子,因为写作时我在怀孕,其实是三个孩子,马上还有一本讲述南院人物故事的书《有一种基因叫理想》五一左右出版。
为什么白老师破格为我的书写序,这种爱护,我想不是我写得好,而是评论部20年情结的一种投射。今年是央视评论部20年。我很喜爱齐邦媛的《巨流河》,以个人家族的命运史,串联起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卷章。评论部也是中国电视史上一段巨流河,一份人文景观。现在常常有人说电视式微,标题都挺吓人,什么《抛弃电视》,《弱智的中国电视》,难道如《沧海一声笑》歌词唱的,豪情只剩了一襟晚照?但是评论部往昔的赢得的尊严,说明电视是可以让人尊重的。评论部曾被称为电视界的延安和改革阵地,是理想者部落。1993年,各位应该还在上幼儿园吧,《东方时空》开播时那种奔腾的冲击力,用影像来展示真实的人生,散发的巨大魅力,远远热闹与现在《中国好声音》刚出来的反应,孙玉胜曾在《十年》里总结,当年评论部改革的根本就是“改变了电视的语态”,尝试一种新的叙述方式,人们从一贯严肃刻板的屏幕上,看到了民间话语的鲜活、幽默,看到了冲突的故事和人物的命运。
(PPT)写这本书,我自己就像是一个非主流非典型南院考古挖掘整理者,有点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味道。
南院风云人物那么多,为什么想写评论部20年的是我?就像电影《云图》里的轮回,一个时空的某样物品被另一个时空的人摄魂,也就像那首歌唱的,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开始了姻缘。我在11岁是看到《东方时空》,就下定决心要来这里,冥冥中,而我的成长,可以说是朝圣之路。
评论部有一年的年会,我是所谓的先进个人被代表,站到台上发言,我当时拿出了高中毕业留言册,那上面写的最崇拜的人都是什么白岩松,最理想的工作,写的是记者。
很幸运,在研二时,我作为实习生到南院,机缘巧合,第一个见的人,就是南院“教父”级人物陈虻,他介绍我去李伦老师任制片人的《社会记录》,如果说评论部在央视已属另类,《社会记录》在南院是另类中的另类,类似于“魔教”,另类中的另类,不过我们知道,魔教有特别多可爱的人物,曲阳,任盈盈、桃花六仙等。南院的部训就是“求实平等公正前卫”。前卫是他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原来《社会记录》制片人,现在《看见》制片人李伦很鼓励人发挥潜能,他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其实释放人的创造力是充满魅力的一件事。从宏观意义上讲,如果这个栏目的背后观念包含激发所有人的创造力,而且相信这种创造力,并努力传达这种创造力,那么我觉得它的生命力会是长久的,会是一点一点长大的。”(PPT)
我很感谢陈虻一开始就把我放在《社会记录》历练,可惜陈虻这个南院的精神领袖,不幸英年早逝,我在书中把他比作是《笑傲江湖》的风清扬,他也是我一辈子的恩人,正如书里的风清扬,陈虻传授的不是“术”,而是“道”,是能参透人生的哲学。活用剑招的最高境界是从有招到无招。教完“独孤九剑”后,他却要令狐冲尽数忘却,只存其意。今年节目赏析,10期节目,每期我都会结合陈虻语录分析。南院,是评论部人的一个接头暗号,很神秘,其实就是一个简朴或者说有点破破烂烂的小院,有人伪装成停车场的样子,不过这个地方有点邪门,像鸦片一样欲罢不能,很多人离开后也在不断念叨,号称这里是精神起源,比如王利芬、刘春。
南院的气场,能给电视工作者一种自由飞翔的驱动力。为什么叫基因,就是让南院人在茫茫人海中能够相互辨认的东西。这句话,是《看见》主编王开岭说的,被我盗版过来。
你可能会说,20年,我们电视技术发展那么快,我们为什么要回头看那些老旧的影像,允许我讲件文物。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单)衣,重不足一两,正如古人形容的“轻纱薄如空”,那是西汉的纺织技术,现在工业技术够发达吧,但是现代人竟然难以复制西汉的工艺。我曾去台北故宫参观,发现了一个比镇馆三宝(翠玉白菜、东坡肉和毛公鼎)更神奇的宝贝,象牙球雕,神奇球体竟达17层,每层都能自由滚动。当时导游在旁边说,像这样精致的工艺品,不仅精细,而且创意一流,匠人们穷其一生,也只能做一件,但是有这一件完美作品,他的人生也完满了。
评论部20年,有很多好的电视手艺人,同样是豆腐、火腿做菜,《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就能做一道“二十四桥明月夜”,让挑剔的洪七公破格为她传授武功。
但是,在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追求资讯化信息化的现在,很多好的手艺其实流失了。如今,我来整理挖掘评论部那些有创新精神的节目,这些工作看似在考古,向后看,考察节目的纹理和精神,探寻新闻匠人的工具箱和路线图,那些诗意的理想主义,其实是在镀金,向前看,激活僵化的思维。就像陈虻那句经典的话,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记为什么出发。
言归正传,现在我们开始一起进行影像之旅。选取的10期节目片段多是我工作过的栏目。
其他栏目的创新作品在我的书中都有分析。★ 第一课时 个性化表达:点石成金巧洞悉 1 命题节目怎样另辟蹊径?
这是今天赏析节目中最古老的一期,没有什么花哨的特技,朴实无华,但是现在历久弥新。节目的编导大家都认识,现在的电影导演李玉,作品《苹果》《观音山》《二次曝光》,在座各位看过。这期获奖节目,是南院人的必修课。我们先来看节目:《东方时空.生活空间》1996年12月30日《姐姐》,在做各位有23岁的吗?拍《姐姐》时,李玉23岁,自称是对纪录片一窍不通但又很发痴的状态。本来领导是安排去拍一个模范刑警。她到刑警家做功课,一个小女孩迎过来:“我该叫你姐姐还是阿姨?”她妈妈斥责,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会说话,女孩的双胞胎弟弟,乖巧地依偎着妈妈。敏感的李玉,在短短的心理穿梭后,决定改变拍摄对象。小女孩身上捕捉到了精彩的情感纠葛。及时准确调整拍摄对象的主体,要靠观察力。李玉的直觉判断挽救了一个很可能陷入俗套的劳模故事。
这期节目,最经典的是开头“蕊蕊和峰峰是一对双胞胎,他们出生的时候是剖腹产,爸爸妈妈经过商量,女孩可以照顾男孩,于是女孩蕊蕊就成了姐姐,男孩峰峰就成了弟弟。”(PPT)节目的开头简单几句,就刻画了“姐姐”天生就承担一种不平等的命运。爸爸是刑警很忙,妈妈宠爱弟弟,姐姐蕊蕊承担了很多委屈和不公平,无处诉说,开始六岁孩子独有的反抗。注意,片子中很很多体现姐姐情绪的镜头,比如收音机放着“小朋友”,她闷闷不乐在沙发里,比如家人开饭,她不来吃,说“你们都不喜欢我。” 李玉最初想把这期节目叫做《成长的烦恼》,陈虻改为《姐姐》,陈虻认为这这个名字体现了栏目的坐标系,也就是价值判断的角度。姐姐对命运的无奈、挣扎,父母的那种漠然、麻木,觉得她照顾弟弟是理所当然的,让人从这种家庭结构上联想到一种传统文化。
美国纪录片工作者怀斯曼在1997年北京国际纪录片会议上说:'我认为纪录片和其他所有电影一样,都需要有一些戏剧性因素。纪录片工作者是在生活中分辨出什么是真正有趣的东西,并使用非常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看这个片子,我们发现有很多戏剧元素,姐姐对母亲不满,在记者面前争宠的行为、母亲不经意偏袒弟弟等等,而这些片段是从冗长琐碎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所以编导一定要有耐心,并且知道哪些是可以为你想表达的东西服务的。(PPT)陈虻语录:
“做节目,要学会放空自己,去感受。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超越自己是最难的。电视纪录片需要戏剧性的东西,它就需要更刺激的、更直观的、更有悬念的这样的东西,要利用观众的感性到场,达到观众的理性到场。”
李玉在采访手记中说:我一直都不是因为“知道”而去拍,而是因为“不知道”而去拍,因为这样的探索更彻底,更纯粹,更接近事实的本质和真相。
这部作品,我认为是开启李玉影像觉醒之旅的一扇门。女性视角,是李玉独有的犀利,也是我们可以打开所有李玉作品的钥匙。单亲家庭的她,年少时躲在门后偷偷哭过之后,会不停地琢磨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情感。她洞察人性机关的细腻,是中国电影人很稀缺的一种气质。2 生涩选题怎样焕发生机?
我们看的第二个节目,在北大的《社会记录》展映会上被学生追捧,我抱着4个月的宝宝观摩这些节目,就这期他看得最投入。但是我想说的是,这期选题本身其实是一个特不起眼的,经济领域的题。“陈天桥掌门的盛大网络,当年收购新浪股份,引发毒丸计划”,我们看看编导胡蓉是怎么把豆腐做成肉的: 放节目:《社会记录》2005年3月14日《盛大新浪传奇》编导:胡蓉
我注意到,大家节目大家看得很HIGH,插叙一下,这期节目我当时是助编,节目中的解释毒
丸计划的动画,是我找和咱们一样的大学生做的,只花了200元。可见,你们大学生的创造力有多强。
这期节目优点很突出:首先是武侠演绎:编导用武侠片中的江湖恩怨,解构商战的起伏,江湖,并不只存在与武侠世界中,人在江湖中的飘荡与传奇,是现代人的真实写照。江湖,成了想象社会、解构人生的一种方式,寄托情思、寓意无穷的一个空间。还有节目用电影、音乐演绎的很到位,比如《沧海一声笑》的音乐片段,电影《功夫》里最经典镜头的运用。“节目片段:武林盟主新浪被偷袭,偷袭他的还是个江湖晚辈,真是颜面扫地。对此,有人说,这条消息简直就像在说《花花公子》收购了《纽约时报》,玩游戏的毛头小子收购了看新闻的中产阶级,实在有点门不当户不对。总之一时间,新浪很掉份儿。有江湖中还有人说,对新浪而言这可能是一个面子问题,但对于陈天桥而言,这可是一个类似“I have a dream”的梦想问题。”(PPT)
阿丘对“I have a dream”故意拉长音,那种搞怪效果。陈虻在谈到阿丘的定位就说,不要让阿丘越来越像一个官方发言人,而要越来越像一个生活中的、有缺点的、有好恶的人。结合PPT:陈虻语录: “《社会记录》要建立一种新的思维,寻找一个新的角度,追求另类表达。
放弃你的第一判断。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了,人们马上判断,这件事是怎么回事,这是常规化的思维。要放弃这种思维,建立一种新的思维,必须追求你的另类视点。就是你在一个流行的话题中选择了一个另类的、非常规化的关注的方式之后,你在这里面能够提出什么样的不同观点。”
结合这期节目,经济频道会解读商业意义价值,但是《社会记录》从人文解读的是人性,商界江湖中的人情,人生的跌宕,梦想与计谋、恩怨与利益。3 庞杂节目怎样神奇组合?
在放第三个节目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年奥斯卡你最深刻的电影是什么,我深刻的是《云图》,这部电影瑕疵很多,比如6个故事碎片凌乱,观众好像被困在迷宫团团转,但是瑕不掩瑜,《云图》原本是一部最能挑战阅读想象力的小说,被称为“无法改编”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是一种勇气。导演,原著结构全部打碎,通过剪辑,把线索重新整合,但是一个隐形的精神线索都是个人为追求自由,对命运的反抗。
我下面放的这个节目,是一个系列,由很多故事组成,2006年12月—2007年1月《纪事》6集系列纪录片《最好的时光:红、白、蓝、绿》总编导:陈竹强编导:罗勇胡珩
这个系列节目,从《生活空间》十年前的纪录片资源中寻找素材,回访十年前的人和事,从今天的角度观察当时的生活,重新确立主题,再次拍摄当年的主人公现今的生活,构成对历史和现在的再发现。横跨两个世纪,时代的变化、命运的转折,都在十年间瞬息万变。不知道这是否受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系列电影《蓝》《白》《红》的影响,他拍“三色”电影,就是想看看作为法国三大精神象征的“自由、平等、博爱”,在个人的人性和隐私层面能有什么作用,这些理想是如何被实现的。
而《纪事》节目用红、蓝、绿、白四个颜色做象征符号,呈现人生不同的底色。(PPT)红色,象征着热情兴奋,象征着自由、浪漫,《最好的时光•红》讲述关于激情和变革的故事,包括《为了爱》《为了理想》《泰福祥日记》《合同》
绿色,生命之色,象征着生机勃勃,象征着希望和未来,《最好的时光·绿》讲述关于成长和领悟的故事。把颜色的色调含义与生活的绚丽光谱想对应。包括《大凤小凤》《临时爸爸》。蓝色,理想主义之色,忧郁,脆弱却执著。蓝色,来自身体里的一种不妥协,不与自己妥协,不与世俗妥协,执拗的追寻梦想。包括《金钟》《老熊的故事》《正风剧社》《动物园的故事》。《蓝》讲述关于寻梦与奋争的故事
白色,简单?复杂?似乎什么都没有,又似乎容纳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生命的白色,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法言说的色彩。《一个真实的故事》《无音之乐》,《白》讲述关于包容与颠覆的故事。
这个系列里,我选择播放的是蓝里面的《金钟文学社》,张广义这段。10年后回访,现实焦灼,但他身上的理想主义气息还很浓厚,注意编导在回访他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在寻找他与老家金钟社的联系,比如他和原来的成员打电话,比如他去旧书店买书等等,最经典的是,他对那个室友说,你不了解我。这一句话,内心那种骄傲的尊严都体现出来了。我很喜欢《纪事》栏目原来的口号,是“行进中的影像中国”。这个系列节目,通过个体故事关注时代激变下的人物命运,描摹时代印象,完成对时代的深度记录。(PPT)陈虻语录: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每个人的生存当中其实都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社会的观念、社会的道德、社会的伦理、社会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决定着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而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又反映出这个时代的风貌。”
第二课时:人物报道创新:百舸争流治有道
1、最隐秘的人群怎样抵达?
南院曾经有一个黄金组合,记者柴静、编导范铭的“柴范组合”,有柴火有饭菜,她俩最擅长从看似俗气的话题中,寻找异质角度和话语风格的突围。她俩合作的节目多么神采奕奕: 关于人物报道,柴范作品也拔掉我们脑中很多条条框框。就像柴静曾说的,思想形成的过程,是一根一根把脑袋里的桩子拔掉。我总结了一下:(PPT): 《双城的创伤》:采访内向的小孩时,可以让孩子手里拿个小玩意消除紧张; 《张润栓的年关》:采访聋哑人,可以现场学哑语和对方交流; 《注射隆胸》:采访隆胸失败的女人,用手亲自触摸肿块。《命运的琴弦》:适当设计场景。把爆料者宋飞DV录下的艺术考试现场录像,拿给别的城市的专家来鉴定。《心灵的成长》:把采访女儿控诉母亲的录像,拿给母亲看。《女子监区调查》:用焦点小组调查法,采访曾遭受家暴的女犯,《长大未成人》节目里,她就用了当时正流行的音乐,电影《如果爱》的原声配乐和与非门的《乐园》,来渲染情绪。
我们来看她们的一期标志性节目。
《新闻调查》2005年8月9日《以生命的名义》记者:柴静编导:范铭
这个节目播出时,关于同性恋的深度电视节目还是空白,因为太敏感也太难呈现,这期节目能顺利播出,也是斗志斗勇。节目选在世界艾滋病日播出,说服领导批准播出的理由是:同性恋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生命高于一切。这期节目的播出如平地惊雷,把一个难以启齿的巨大伤口用一种善意的方式展现出来。
看这期节目前,你对同性恋是陌生、甚至厌恶,节目搭建了一个善意体谅的通道,看完,可能会扭转你的一些观念,理解他们的爱情,同情他们的遭遇,对生命更加敬畏。
片中同性恋患者的那段舞蹈,那种朦胧中的光亮,温婉中的无奈,和节目要传递的情感有机融合。
还有,节目采访对象大多不能露出真实图像,范铭设计了很多有特点的采访场景,能准确反映出人物的复杂心理状态。
陈虻对这个片子赞赏有加,他具体分析过这个片子的结构,分了几圈:第一圈核心圈是得了艾滋病的同性恋者,愿意面对镜头的和不愿意的;第二圈是没有得艾滋病的同性恋者,第三圈是同性恋的家庭,他们的妻子或者丈夫,第四圈是为同性恋作社会公益事业的人们,第五
圈是研究同性恋的专家。建立起这样一个结构,找到了不同层面的配角,让他们出出进进,所表达的就不是猎奇、八卦、窥私,不再是我们担心的那些具有风险的东西。(PPT)陈虻语录:
“真正深刻的表达,实际上应该依靠结构的力量,而不是依靠单一语言的力量。这种结构是如何去建构这个片子中的相关人物、相互关系,在这种关系里呈现出一种深刻。要寻找复杂的、有张力的、用丰富社会内涵的关系去表现,去结构。”
3、角色互换怎样催化心灵?
曾经,电视节目流行过一段“变形记”,穷孩子换富孩子,老师换学生等,这种节目类型又很快湮灭,人们太狡猾了,知道这种手段容易把内心隐秘丢盔卸甲,所以吃两次亏就把自己伪装严实,变形记就无计可施了。在这股热潮中,有一期节目沉淀下来,依然是精品。我记得,连苛求业务的李伦老师,当年都刻碟收藏此片。我们来看这期节目: 放节目:《纪事》2006年3月《郭家有儿初长成》编导:程勇 汪东升 张彬 范俭
在拍这期节目前,这个家庭处于深度胶着状态,儿子叛逆,当铁路工人的老爸用辛苦钱供应孩子上贵族学校,孩子依然不买单,家庭成了战场。父母伤心欲绝。
编导设计双方互换角色,其实也是一种悬念,效果未知。但是他们注重过程的观察,把拍摄当成一次心灵旅途。
拍摄一周时间,父亲真的到孩子学校学英语,住校跟儿子同学交流,儿子编导们的几场“设计”也讨巧:让网盲父亲第一次通过QQ跟儿子聊天,拍摄双方互换的画面然后让对方看,曾经激烈对峙的父子竟然都泪花闪闪(这一招,柴静的节目《心灵的成长》也用过)。印象最深刻的,是养尊处优的儿子去体验父亲的工作,体会“加一个夜班二块四”,那种心灵的震撼。
这次节目有刻意的痕迹,但是这种刻意只是形式上的介入,编导们没有违背客观记录的规则。父子通过环境、角色的对换,进入对方的心理空间,设身处地认识彼此,这一期节目,也改变了一个家庭的风貌。
结尾,还有一个设计很好,编导们还买了一面大镜子送给这个情感修补的家庭。很多时候,本来清澈可鉴的镜子,因猜忌误解而蒙尘,媒体也是擦拭镜子的人。(PPT)陈虻语录:
“对拍摄者的控制是说对拍摄对象自然生活状态的把握。比如说一个女孩在照镜子,照了很长时间,在仔细端详自己,这时你问她你觉得你漂亮吗?这种提问方式是“心理活动的外化”。用语言来调动采访对象表述自己当时的心理。” 我觉得这期节目,一个特点是“对拍摄者的控制”,记者对互换状态中父子的提问,其实也是节目推进的一种推进。3 群像描摹怎样融入个性?
我们知道,很多电影导演在作品中烙上鲜明的自我风格,比如我喜欢的导演,蒂姆伯顿的风格是哥特式的诡异华丽,岩井俊二的是小清新,做电视要客观,但是不排斥个人风格的彰显,问题是自我怎样不自恋,进入别人的心理空间,获得共鸣。来看下面这期节目,是关于一个很庞杂的人物群体,地铁上的人,编导用的是个人化的叙述状态。放节目:《社会记录》2004年10月13日《地铁陌生人》编导:余红苗(PPT):节目片段
“这很可能是365天里的任何一天。没有什么特别。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华灯初上的时候,背着暮色,匆匆回家。路途中,车灯闪烁,人影晃动。我发现,尽管每天总有新的面孔从身边掠过,总有新的眼神从眼角的余光流过,可是我却已经习惯对他们的忽视。在我看来,他们是一些拖着疲惫的相似的身影。他们不曾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任何痕迹。因为我很肯定地认为,他们是陌生人。
不过好像,我却不能没有他们。仔细想想,我也是陌生人的陌生人。我们虽然互相忽视,却不能没有彼此。因为有了彼此的存在,路途才不会寂寞,每天回家的路反而变得不那么孤单。所以有时候,我会偶尔留意一下那些从我身边擦肩而过的影子。我常常把我的观察地点选择在地铁。因为,我知道,只有在地铁那样的地方,我才能堂而皇之,肆无忌惮地注视那些陌生人。”
这期节目看似很意识流,都是一些很片段的地铁故事,很容易流于肤浅,但是这期节目很打动人,挖掘了很多细腻的小故事,很好的表现了,地铁人际空间里的人情冷暖,社会表情。《地铁陌生人》只有一段阿丘,其他是女编导细柔的配音,内容很“自我”、甚至絮絮叨叨的节目,但是不让人生厌,反而和观众两情相悦。因为它真实、有呼吸、用心在诉说。这种自我叙述态呈现,很像蒋雯丽的半自传体电影《我们天上见》。电影的开头,就是一段本真的回忆:“这个故事,是关于我童年的一些记忆和幻想。我叫蒋小兰,君子如兰,是老爷起的名字。——小时候我特别恨我姓蒋,因为蒋介石是我们国家那时最大的阶级敌人,是小朋友心中最大的坏蛋。我真不明白我为什么不跟姥爷姓唐,哪怕被人叫做糖浆、糖稀、糖葫芦也好。”(PPT)
自我风格的作品,重要是真诚,不矫揉造作。就像节目中一句台词:“人们彼此防备却互相靠近,彼此禁闭却互相暗示。人与人之间其实只隔着一层透明的纸,如果你愿意,随时可以捅破它。”节目的真诚就是心灵搭桥的法宝。(PPT)陈虻语录:
“其实我们对生活态度和生活哲理的认识是有限的,尽管它所承载的人和生活不一样,但是它最终表达和传递出来的东西是相通的或者相似的,是在重复已经做过的事情,只不过是越做越精致,从这个人身上换到那个人身上而已。” 第三课时:场景能动:出奇制胜显身手
我这里说的场景能动,这个理论是我自己发明的,不是指摆拍,而是指在不违背客观真实的前提前,能动的促进场景的更深层、更丰富或者戏剧化呈现。(PPT):上世纪60年代的法国真实电影运动,认为可以采取访问或者其他方法诱发戏剧性冲突,促成戏剧性场景,从而使得被拍摄者在摄影机前说出以及做出他们在平时不太轻易说出的话和做出的事。他们认为只有人为的特定环境才能使隐蔽的真实更好地浮现出来,纯粹的观察只能得到表面的真实。
(PPT):美国直接电影运动。主张摄影机要像墙壁上的苍蝇默默观察,以等待'容宠时刻' 的到来。这里的'容宠时刻'也就是戏剧性场景。
双方不同观点的持有者一直争论到今天,我个人认为两者可以结合,比如在场景的设计上,记者是有参与性的,同时,也要有耐心观察等待戏剧性场景的出现,并捕捉到镜头中。这个界限是什么呢,怀斯曼有过一段表述:纪录片拍摄者在多大程度上介入拍摄现场才不会伤害到影片记录的生活流呢?通常情况下,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能使其背离日常生活的逻辑。(PPT)
我们来看下面的节目:
1、出镜场景局限怎样突围? 关于征地拆迁,近些年电视新闻节目很常见的题材,从影像角度上,也似乎是很单一的范围,土地、房子,对于一期40分钟,又没有典型故事做支撑,主要靠人物访谈和记者串场的节目来说,画面很吃力,但是范铭和柴静是怎么做的呢,来看节目: 放节目:《新闻调查》2008年11月22日《征地破局》记者:柴静 编导:范铭
这期节目讲征地破局,事实推进部分,没有完整的故事推进,而是用对潘石屹、陈锡文等人的采访来逻辑推进,所以这期节目柴静精彩的串场,不仅完成承上启下的结构功能,而且是另一种有情有景的节奏调节,让看似深奥的理论,结合场景展示。
柴静在《征地破局》中,动用了出镜串场的各种元素,场景设置、道具运用、肢体配合、语言推敲,都精巧细腻,理性的政策分析,感性的民生联系。比如,柴静把流失的耕地演示是指缝间的沙,在农副产品店阐述流失土地与我们生活成本的关系,把土地的公共利益结合医院展示等等,深入浅出。
但这期节目逻辑上很强大,串场场景的选择是不是都很完美呢,柴静的书第十六章《逻辑自泥土中剥离》主要讲对这期节目最后一段串场的思考,“播出后,有位观众给我留言,你为什么要选一个特别唯美的秋天树林边,一个光线很漂亮的地方录这个结尾串场呢?应该在裸露的土地前录才对。是,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不必有任何装饰。”(PPT)(PPT)陈虻语录:
“要学会翻译,在阐述和表达一个很深刻道理的时候,需要找到一个很具体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情节化,人物化,故事化的一个过程。你应该把最基础的东西告诉观众,所以你要尽快地获得。迅速地进入一个你并不熟悉的领域,而且能够掌握到这个领域里核心的东西,实际上是一个记者素质的高低和方法的问题,你与其回家读书,不如找一个明白人聊一聊。你是把问题电视化的人。” 这期节目,柴静不仅是图书馆查宪法,还去请教《产权与制度变迁》的作者,北大的周其仁,最后用陈锡文的大段采访贯穿全篇是明智的,因为陈是一个真诚的官员,《看见》书里柴静引用别人评价陈锡文的话是“就算反对他的人,也是尊重他的。”“陈主任六十了,已经忘我了。” 记者怎样场景互动?
下面我们看两期《新闻1+1》节目,看看担任评论员和记者不同角色时,白岩松是怎样有机参与到场景中的。放节目:《新闻1+1》2011年10月19日《这个“绿色”不环保!》评论员:白岩松(主持人白岩松):在进演播室之前,我究竟是戴一个红色的领带还是戴一个绿色的领带,我犹豫了一下。最后我还是选择要戴一个绿色的领带。但是戴完了绿色的领带之后心里又有点含糊,会不会有很多观众朋友会认为我是一个不太好的主持人,跟戴红领带的主持人比较起来我比较差。当然,这只是一段开玩笑的这种语言,我是故意戴上绿色领带的,但是戴上这条领带其实是特别想跟西安一所小学刚开学,就是刚上小学一年级就戴了绿领巾的孩子们说上两句话,白叔叔和你们一样都戴过绿色的领巾,但是不意味着咱不好,咱们相当棒,而且非常好,跟戴红领巾的孩子一样棒,当然了你们比白叔叔还棒。这期节目讲的是,西安一所小学别出心裁给学生区分带“红领巾”“绿领巾”,熟悉的学校功利教育,也是一个传统话题了,你可以想象传统思维、刻板印象会怎样评论,无非是“冷暴力”教育,不尊重孩子人格。
但是岩松这个开头,一下子就让节目有了另类趣味,同时又有很庄重的悲悯。就像他曾在节目研讨中提到的四有口号:“有料、有趣、有种、有方向”。
而节目一方面亮明,不认同绿领巾做法,但是也反向思维,提出了困惑,教育惩罚的界限在哪里?舆论过度保护孩子,老师是不是就要畏首畏尾。孩子的挫折教育标准是什么?A面B面都进行探讨。
这个绿领巾的开篇设计,第二天就成了媒体新闻标题,《白岩松戴“绿领巾”声援被色彩区分的差生》,起到二次新闻传播的意外效果。
《新闻1+1》2011年10月14日《最后的狩猎部落:驯鹿!寻路?》记者:白岩松
这期节目,是岩松走基层,探访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最后的狩猎部落,当时我在拍摄现场,德克莎,真是无意间挖掘出来的民间“脱口秀”达人,当时闲聊中,她说她给养的驯鹿起的名字有什么萨达姆一类,她灵机一动就是经典语句:“明天的时候要生小鹿的话,有一个叫白岩松的,跟萨达姆放一块就行了。”当然,灵活应变的岩松,但让不会让这处好戏白白溜走,赶紧接招:“来的时候,只是新闻1,没想到又找到了一个跟我同名的驯鹿,终于变成了新闻1+1,好像突然感情多了一份牵挂。”两个人配合地相当默契。(PPT)陈虻语录:
“生活中一切发生都是你拍摄的机会,而不是你拍摄的障碍。现在电视主持人走到一个误区,好像是越有学问、能和专家在理论上都有一拼的就是大腕。其实这个已经过时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才华怎么让更多的人听懂,也就是训练如何从平民的角度去做。” 我觉得这两期《新闻1+1》,白岩松就是用平民的角度进入,并抓住拍摄的机会,顺势而为。3 怎样用“心灵虫”激活场景?
最后一期节目,拿自己的一起节目来讲一个“心灵虫”的采访方法,请大家不要见笑。放节目:《社会记录》2006年10月24日《八岁孩子的天空》编导:刘楠(影像):孩子父亲家 父亲招呼众记者 另一小屋里 记者单独给孩子递一张卡片(同期)孩子:这是什么东西啊。
(同期)记者:你看看你念念。(孩子一脸惊讶然后又捂着嘴不好意思的笑)。
(同期)记者:你想倩倩吗? 孩子:想,当然想。记者:倩倩说也想你啊,r>(解说):这张贺卡,是小鸿儒童年的小伙伴,也就是妈妈家的邻居小女孩倩倩当年写给小鸿儒的。我的同事征得母亲王育的同意,把它拿了过来。
(同期)记者:你有没有想过,你如果不在这儿,你还可以见到倩倩,还可以见到小朋友?(同期)孩子:哎呀,我的思想深的不得了。记者:你觉得你思想深的不得了?孩子:嗯。(同期)记者:那你要是见倩倩你觉得? 孩子:重逢了,亲人重逢。等到学成了就能见了。(同期)记者:什么时候能学成啊? 孩子:我也不知道,还得等个半年吧。(解说):就在那天晚上,小鸿儒借用记者手机给倩倩家打了一个电话。
(纪实同期)孩子打给倩倩:-阿姨?是倩倩他们那一家吗?有没有小倩倩?我是王育的儿子。-她不在?-我很喜欢她。替我向小倩倩问好呀!-让小倩倩打给我,让小倩倩早点回来,跟我说会儿话。拜托,我真的想见她。--请不要说我“傻小子”。--对,明天就明天吧(影像):孩子在凌乱狭窄的屋里踢足球
(同期)记者:你这么大一个小孩,你为什么要一天到晚的学?孩子:早一点长大。记者:早一点长大然后呢?孩子:我要有真正的自己的世界,我要自己的一片天空。记者:什么样是自己的天空。孩子:光我自己一人,没有任何人管辖,自由飞翔的那种。这期节目,现在看来很稚嫩,但是对我很重要,让刚毕业的我真正留在《社会记录》,从助编转正为编导。节目在一场抚养权争夺官司下,观察夹缝中的孩子。这个说一口流利英语,熟读四书五经的8岁神童,是父亲全封闭的私塾教育成果,足不出户,白天睡觉晚上学习。离婚的父母一直为孩子的抚养权打官司,孩子虽然跟母亲甜蜜生活5年,但在父亲教唆下,仇恨母亲,甚至给法官写信告妈妈。
上面这个片段,就是给一个“失忆”的儿童寻找情感线索,找到一条“心灵虫”,也就是孩子童年玩伴的卡片。我在他母亲家采访时,无意中发现的。
在孩子伪装老成的情感下,开启他的柔穴,他终于想起了妈妈给他起的小名,孩子对友谊的渴望,对外界世界的期盼,一下子都捡回来了。心灵虫的概念,来自美国电影编剧福音书《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潜入人的心灵,了解一个个体的梦、恐惧和优缺点,探索人性内在特质。无论是多么硬邦邦的人,他一定有一条潜伏的心灵虫,等你开启他的心灵。
大家都看过《西游降魔篇》吧。貌似妖怪爱情片,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新闻片。“驱魔”的不都是媒体人吗:
1、玄奘型(悲悯派记者):用“儿歌”寻根溯源,人性体谅;
2、女驱魔人(运动式记者):嫉恶如仇,非暴力不合作;3空虚公子型(破坏式记者):娱乐至死,故弄玄虚;
4、悟空型(口径内记者):心有猛虎,被紧箍咒附身。
心灵虫也类似悲悯派记者的做法。多说一点,这期节目,如果主题先行,你可能会批判父亲的独断,或者歌颂这个神童的老成,但是,最重要的,是尊重现实的复杂性。汪峰有首歌《存在》,歌词所说,多少次荣耀却感觉屈辱,多少次狂喜却倍受痛楚,多少次幸福却心如刀绞,多少次灿烂却失魂落魄。拍电视节目也是这样,单向的批判和赞美是没有力量的。如契科夫所说,苦楚当中要有诙谐,悲欢交织的人生才有滋味。
但事实上,生活原比想象的复杂,8岁孩子的心灵也是无底洞,节目里,孩子呈现的是对父亲的仇恨,但这是在父权的压抑下,一种无奈的角色节目扮演,播出后,他又被妈妈抢回去了,而且颇为亲昵,开博客痛斥父亲的虐待。
就像陈虻多次提到的他对于纪录片与真实关系的理解——“每一个真实的后面还有一个真实,循环往复,以至无穷。”(PPT)陈虻语录:
“从空间来说,真实就是角度,从时间来说,它是一个无限接近的点。当你找到一个事件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找到了一个大圆,就是这个事件本身。还要找到你要重点阐述的,表达的方面。就是在这个大圆里要再画一个小圆。你必须在这样一个事件中找到一个更加具体的东西,更加直接的东西。” 引用了这么多陈虻语录,我想说的是,正如书里的风清扬,陈虻传授的不是“术”,而是“道”,是能参透人生的哲学。活用剑招的最高境界是从有招到无招。教完“独孤九剑”后,他却要令狐冲尽数忘却,只存其意。
金庸小说,有一个特别神秘的人物,风清扬的师傅独孤求败,他从没出过真面,只是我们在他的坟冢埋的剑了解他的思想,也就是他的一生境界分为利剑级、软剑级、重剑级、木剑级、无剑级,对应着不同的年龄段,利剑无意、软剑无常、重剑无锋、木剑无滞、无剑无招。最高级别就是无剑无招。
所以,我们学了所谓再多秘笈也好,重要的是消化。最后想引用陈虻语录送给大家: 陈虻:“现在”就是小时候想过无数次要为之奋斗的未来啊。所以最现实的做法就是把现在的事情、眼前的事情做好。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互动环节:
送书问题:谁能至少说出央视评论部曾经有过的20个栏目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