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灸-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

时间:2019-05-15 08:0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节气灸-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节气灸-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

第一篇:节气灸-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

冬至日是“数九”的第一天,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艾蓬轩带您了解冬至。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古代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

冬至民俗活动

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古时流传有向老人敬献鞋袜的习俗,此习俗现代仍然十分流行。闽台有俗谚“冬至大过年,唔(“不”的意思)返无祖宗”,所有外出谋生的人都要在冬至节时赶回家乡过年,表示年终有归宿。

在广东潮汕地区,冬至这日要备齐三牲和果品,去祠堂祭祀祖先,此后家人围桌共食,祭拜通常要在中午前完成,午餐家人聚会。但在饶平之海山沿海地区,则会赶在渔民出海捕鱼前,清晨来祭祖,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平安归来。而在广东惠安,冬至节除了祭祖,还有清明节相同的一些习俗,如冬至日前后十天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没有忌讳。

在我国台湾还有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表不忘先祖。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聚到祖祠中按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款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饮酒,相互联络久别疏远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祀祖先。在台湾一直代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传统饮食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冬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有句话:“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此时。正值冬季,大雪纷飞,十分寒冷。白河两岸老百姓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冻伤了。

张仲景看到此情景,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建起医棚,在冬至那天他把羊肉、辣椒和一

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用水煮,然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像耳朵似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问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全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被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形状,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因而,冬至吃饺子防冻耳朵的习俗就被沿袭下来。

江南:汤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 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宁夏:“头脑”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不过在冬至这一天,羊肉粉汤不叫羊肉粉汤,而叫另一个古怪的名字——“头脑”。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浙江:荞麦面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台湾:九层糕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 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和福禄寿 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日,集中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

福建:搓丸“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这是关于冬至的一首儿歌。《八闽通志》载:“前期糯米为丸,是日早熟,而荐之于祖考。”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

丸子”祭祖的民俗。“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令人赞叹不已。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祥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贵州:狗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民间也有“冬至吃狗肉,明春打老虎”之说。现在北方,贵州等地区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节气养生

节气灸是利用燃烧着的艾绒产生的热刺激和艾叶得温经止痛作用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把宇宙能量转化为我所用,建立人体的平衡系统与大自然的系统相适应,从而治愈疾病、提高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

节气灸的应用范围很广,既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慢性病的治疗,还是一种自然而高效的保健方法。节气灸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内科疾病:治疗与预防中风;高血压、冠心病;哮喘;胃痛、胃胀、腹泻、呃逆;糖尿病、肥胖病、胆固醇高、甲亢;阳痿;慢性肾炎。

外科疾病:颈椎病;急、慢性腰扭伤;各种关节炎;荨麻疹(风瘼)。妇科病症: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

儿科病症: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小儿发育迟缓。五官科病症:过敏性鼻炎(鼻敏感)。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初生。阳气初生时,就像农民育苗,女人怀孕一样,需小心呵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人只有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

病延年益寿之目的。而此时艾灸关元穴即是要将这种初生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

冬至灸的穴位首选“关元”。

该穴位具有温肾壮阳、培元固本、调气回阳的功能,灸之可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故能祛虚劳百损,壮一身之气,为历代强壮保健的主穴。《景岳全书》说:“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关元灸恰好满足了“补必兼温”的特点,可达到温壮元阳,提高人体的强身抗病能力。《扁鹊心书》记载:“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为加强补虚养生作用,可配合神阙、足三里、中脘、肺俞等穴位。具体操作:

在冬至(加前后4天,共9天)每天下午5-7点肾经当令之时,艾灸为佳。

艾灸时应避风;应凝神静气,避免烧灼感,注意体会温热感向腹内深透,能达到腰骶透热为好;艾灸时艾条烧过的灰烬尽量保留在艾条上不要去掉,有灰之火温热力微,为文火为补,无灰之火灼热力猛,为武火为泻,冬至关元灸温补养生,应用温火,但要注意艾灰脱落烧伤皮肤。艾灸前后不宜寒凉,如冷水洗漱、洗澡、外出当风、进食生冷之物等。艾灸适应虚证、寒证及阴证为主,艾灸养生,阳热、阴虚体质者亦可用之。阳热者艾灸乃从治之意,引火归元;阴虚者取其阴阳相长,《丹溪心法》有:“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故也。”但阳热者灸量宜少(猛火艾灸时间短),阴虚者火力宜微(微火艾灸时间长),取“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之意。

方法1 悬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关元穴,间隔2-3公分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天每次10~15分钟。

方法2 温灸:温灸器艾灸,将木质温灸盒放入适量3年或者5年陈艾绒或者药艾绒,对准神阙穴、关元穴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天每次1个时辰。局部可垫白毛巾。注意事项:

(1)灸时要慎风寒,戒生冷、油腻。(2)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3)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宜艾灸。(4)灸后半小时内不要洗澡或者冷水洗手。(5)孕妇禁灸。

第二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一)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于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段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教学准备】

1.教师:歌曲《童年》

2.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在你们的记忆当中,小时候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教师播放《童年》的音乐。

(学生敞开心扉说说自己童年有趣的事情)

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和珍藏。可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们关于童年的记忆也不一样。有一个台湾的女作家叫林海音,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后来又去了台湾,她把自己在城南的生活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做《城南旧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出版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3.生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语组成了文章的题目。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二、交流信息,走近作者与背景

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结合“资料袋”讨论总结。

三、充分自读,了解内容

1.生自由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开火车,一人读一自然段。教师及时正因。)

3.交流自读成果,体味童年的往事:

(以提问的形式展开)

4.再读课文。

童年的林海音什么都要问一问。刚才大家一起了解了作者童年的往事,大家觉得是不是很有意思?那么,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吧!

5.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再次走入她的童年,走进她的《城南旧事》,走进她的《冬阳·童年·骆驼队》。

二、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

上节课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1.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

2.汇报、交流。

(1)“学骆驼咀嚼”

①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

②“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想到这时候我龇牙咧嘴的样子,怪怪的、傻傻的,体会我看得很投入。)

③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④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

⑤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想象驼铃用处”

①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②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③“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

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在这里,爸爸会想些什么?笑的是什么?

(女儿的话可能也勾起了父亲的童年回忆,天真、可爱的想法可能也令他似曾相识。所以,从他的话中体现出对女儿的宽容、呵护。)

⑤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因为上文学习已明白了“我”对骆驼的喜爱,所以这里才会有不同于大人客观实际的想法,可能出于对骆驼的喜爱,而更多地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如:不希望骆驼遇到危险;不希望骆驼旅程太孤单;希望铃铛可以给骆驼和拉骆驼的人增加情趣等等,进一步说明了“我”对骆驼的喜爱。同时,也令人深切感受到了“我”的天真、可爱。)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想替骆驼剪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暧和……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读读这段话,从这段话里又看出了什么?

①看出“我”很爱整洁,想把骆驼弄干净一点。

②从这个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4)“追问骆驼去处”

①自由朗读这个片段。

②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缠着大人追问却又常被敷衍的经历都不陌生。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象当时的“我”还会问什么,在尽情提问中不知不觉地更接近了文中的主人公。)

③从“追问骆驼去处”这个片段体会到“我”的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

④分角色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珍惜童年

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后来,它被拍成了电影,又深受观众的喜爱。(再次响起《童年》)

让我们伴着深情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

(照应开头,再次深化本课主旨。在配乐朗读中,共同把情感推向了高潮。)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

3.推荐阅读小说《城南旧事》。

五、板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骆驼咀嚼(4)

想象驼铃用处(5-9)

想替骆驼剪毛(10)

追问骆驼去处(11-14)

五年级下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二)

【教材简析】

本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全文语言平实质朴,通过怀想童年趣事,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学习这篇课文,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懂得珍惜童年、珍惜时光;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骆驼队”,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建议】

1、开篇创设情境。本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蕴涵着作者浓浓的感伤和对童年的深深怀念。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充分品读、圈划、想象、体会、交流,笑谈趣事之趣,品悟无奈和感伤。

3、重视感情朗读。

4、借鉴作者借一件件小事抒发感情的写法,学习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抒情自然的写作特色。课后,可安排一个小练笔,同学之间互评互议,自主交流。

【设计理念】

本文为学生把握文章写作结构,体会文章思想情感,习得文章写作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典范。教学中,可从课题入手,把握全文主要内容,营造情感基调;通过自主学习一件件趣事,理清文章脉络;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逐渐加深情感体验;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回忆自己曾做过的傻事、趣事,曾有过的奇思、妙想,充分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歌曲《送别》。

2、简单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

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

(《送别》的音乐轻轻响起。)(深情的音乐在教室里缓缓流淌,营造出淡淡的怀旧情思。教师细腻真挚的语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敞开心扉,或是一件傻事,或是一个教训…… 都如同一坛陈年老酒,历久弥新,不经意间,把大家融进了课文的意象和情感空间。)

2、看来,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

出示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

生齐读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借这三个意象鲜明的词语,学生联想到冬日的暖阳,一队队的骆驼,清脆的驼铃,好奇的孩子……虽说与真正理解课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为下面的深入学习作出了铺垫。)

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

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

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结合“资料袋”,总结出示。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⑴ 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⑵ 思考: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⑴ 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

⑵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四个片断。

四、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

1、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⑴ 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

⑵ 汇报、交流:

① “学骆驼咀嚼” :

a、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

b、“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想到这时候我龇牙咧嘴的样子,怪怪的、傻傻的,体会我看得很投入。)

c、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d、生交流:

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

(随着老师舒缓的朗读,学生身临其境。把自己当作文中的“我”,就站在骆驼的面前,看着骆驼咀嚼草料。有的觉得好笑;有的觉得很有趣;有的觉得很傻,却又傻得可爱,深刻体会“我”看得入神,喜爱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e、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 “想象驼铃用处”:

a、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b、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

c、“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从“想象铃铛用处”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

d、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在这里,爸爸会想些什么?笑的是什么?

(女儿的话可能也勾起了父亲的童年回忆,天真、可爱的想法可能也令他似曾相识。所以,从他的话中体现出对女儿的宽容、呵护。)

e、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

想一想:

“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因为上文学习已明白了“我”对骆驼的喜爱,所以这里才会有不同于大人客观实际的想法,可能出于对骆驼的喜爱,而更多地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如:不希望骆驼遇到危险;不希望骆驼旅程太孤单;希望铃铛可以给骆驼和拉骆驼的人增加情趣等等,进一步说明了 “我”对骆驼的喜爱。同时,也令人深切感受到了“我”的天真、可爱。)

五、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1、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

第二课时

一、回顾学法,复习导入

回忆本课主要内容,复习学习方法。

二、迁移学法,回忆童年

1、“想替骆驼剪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暧和……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读读这段话,从这段话里又看出了什么?

⑴ 看出“我”很爱整洁,想把骆驼弄干净一点。

⑵ 从这个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

⑶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追问骆驼去处”:

⑴ 自由朗读这个片段。

⑵ 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缠着大人追问却又常被敷衍的经历都不陌生。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象当时的“我”还会问什么,在尽情提问中不知不觉地更接近了文中的主人公。)

⑶ 从“追问骆驼去处”这个片段体会到“我”的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

⑷ 分角色感情朗读。

三、继续品读,怀念童年

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想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

1、自由朗读,体会情感。

2、全班交流:

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① 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每个人都得长大,童年也就一去不还了。

② 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长大后却离我们渐行渐远。

③ 那些童年往事仅管傻,仅管幼稚,却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⑵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触景生情,就又想起了那段难忘的童年生活。)

⑶ 细细品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⑷ 带着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联系全文内容,联系自己生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品读感悟,降低理解难度,获得真切感受。)

四、总结全文,珍惜童年

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后来,它被拍成了电影,又深受观众的喜爱。

(再次响起《送别》。)

让我们伴着深情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

(照应开头,再次深化本课主旨。在配乐朗读中,共同把情感推向了高潮。)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

3、推荐阅读小说《城南旧事》。

六、练习设计

1、读一读,写一写:

毡帽、装卸、咀嚼、沙漠、寂寞、棉袄、袍子、傻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课文以________为线索,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几个片段,表现了_________。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

该文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来源于出国留学网,网址:https://

第三篇:白云道馆第三课丨冬至一阳生,致所有被内心阴霾困扰的人

白云道馆第三课丨冬至一阳生,致所有被内心阴霾困扰的人

导言

白云道馆第二课讲养生的课结束后,大家一致表示对情志心理情绪精神等 问题比较感兴趣,因为身心健康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身,另一方面是心。上 一课把身的问题讲完了,这一课,接着讲心的问题。本次课程将从情志、心性、心理、情绪、精神等不同的侧面来阐述人的心理与精神健康与自我康复的问题。

一、情志篇

情,心字旁,一个青字。什么意思呢,这个青,本意有蓝色的意思,引申 义为东方之色的意思。东方,主木,主肝,主春。所以平时说,动物有说发情 的,也有说是发春的。心里有一团情感像春天的草木一样在萌发。为什么动物 发情多在春季呢,雨季到了,又到了发情的季节。惊蛰之后,春雷阵阵打开了 生发复苏的信号,动物其实和植物一样,他们也是按照同样的节气在生长化收 藏。

人呢,也一样。虽然人类的发情现象,已经退化掉了。但是依然有思春,怀春,春心,春宫,荡漾等一些词来描述人类在春天的发情现象。这些都是从 生理上面讲,万物因天之序,自然而然的出现发情的现象。到了什么时候,该 做什么样的事,这就是天之道。后来,情这个字,被引申为指欲望。虽然这个欲望,也是基于生理而萌 发,不过已经和生殖相脱节,涵盖的东西比较宽泛了。泛指一切从心里生发出 来的情感。比如亲情,友情,恋情等等。情本身,和春天,东方木,肝息息相 关。所以,一个肝好的人,会本能的多情,因为这样的人总是更容易产生萌发 的冲动。

志,士之心。它是比情,更强烈和持久的一种表现。情,只是萌发。而 志,则是以什么什么为任务,为使命,一定要如何如何。狭义的情和肝相关,志为肾所主。一个人是不是志向远大,取决于它的肾精有多足。打个比方,一 辆汽车能开多远,取决于它油箱里面有多少汽油。情志合用,泛指人情感问题。它由七情六欲组成。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 之七种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指眼、耳、鼻、舌、身、意 六欲。

情志致病的总原理: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 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 论》。

通常人们所说的心理疾病,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被称之为情志不遂。严 重的,也叫情志病。由七情内伤所致。圣人深虑天下,莫贵於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 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於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於生者则弗 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 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吕氏春秋·贵生》。这段话,是讲六欲的。翻译过 来,简单的说,就是,天道贵生,珍惜自己的生命才是最要紧的事情,耳目鼻 口等孔窍,是为了让人能生存而被造物者设定的,如果人滥用过用四官,也就 是耳朵眼睛鼻子口,则是损害生命的。所以必须要有节制,省着用。怎么省着用呢。所以就有闭目养神之说。因为眼睛是一个总开关,只要眼 睛这个开关关闭了,那么一个向外释放自己生命的进程就被关闭了。闭上眼 睛,然后入静,把耳朵也关掉。不多说话,不乱吃东西,饮食有节,口味清 淡,这样就是把口也关掉了。鼻子呢,则是呼吸要自然放松绵长。在汉代之 前,道和医是不分家的,所谓道医同源。所以本次讲习,也是从道家思想的视 角来了解人的身体和疾病。道家思想,一贯是从整体把握事物,从更高层面理 解并解决事物。对待身体和疾病,也是如此。

二、心性篇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黄帝阴符经》)。这句话,就是道家关于心 和物关系的基本思想。认为,心只是外物投射的映像。比如说,胎儿在刚有胎 动的时候,胎心就存在了,那时候,那个婴儿有“心”吗,还没有。胎儿的心 里,只有神气。还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心性的心。道家认为,心者,灵府也。心只是一个房子。是为了给神气居住的场所。房子本身,并不是最关键的最本质的,房子里面住的东西,才是最根本的最关 键的,才是生死之本。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为什么不说得心者昌,失 心者亡呢,因为心只是几堵墙而已。并不是最根本的东西。“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扰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在中医上讲,心又是君主之官。他是其他五脏的君主,只要心一动,其他的就跟着摇动。五脏一动呢,则就会萌发出来一大堆的外在的情感变化。各种情 志,都出来了。情志的物理基础,就是人的脏腑。

经常会有人说,修道就是修心这种话。按照代表着最正统道家思想的黄帝 老子和庄子的观点来看,修心就是砸墙。根本没有什么意义。黄帝说,让人恬 淡虚无,老子说,让人心善渊,庄子说,让人心斋。这些,不是让人去修心,而是让人不要去拎起来修理他的心。因为,只要一拎起来敲敲打打的,那么心 一动,其他五脏六腑跟着动,浑身都要跟着动,情志全都生发出来了。这么一 来,精神外驰,人很快就会耗光泄光。等精神疲敝,无以为继的时候,就表现 出来了各种情志病。

除了修心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修性。如果说,心真是一 个房子和空壳的话,那么性是什么呢,性只是心这几堵墙上面的颜色和形状。修心是砸墙的话,那么修性就是油漆工。比修心还要舍本逐末。庄子说,修心 就是以心捐道,那么修性,连捐道都摸不到门。捐怎么理解呢,就是余食赘 行,多余而无用。道本来就为一,为全,为真,又何须你的心和性呢。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庄子·庚桑楚》)“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这两句话,说的是,万物,也包括 人,一旦被造化了出来,那么他的外在表现力,性状,行为,这些外在的东 西,都是被注定的。也就是说,一块石头,一座房子是什么颜色,什么性状,它们一被造出来,就是设计好的了。修性是什么行为呢,就好比一块白色的石 头,这块石头每天没事就给自己刷漆涂鸦玩,这就是修性。因为本性,是不用 修的。本来生为什么,就应该成为什么。应该修的是,把本来不是自己的东西 涤除掉才对,而不是老给自己刷漆乱涂抹。这就是见素抱朴。恢复本性。性善与性恶一说,在道家是没有意义的说法。好比说,一块石头是蓝色 的,另一块石头是白色的,他们都表现出来了不同的“性”,哪一个为善,哪一 个又为恶呢。而人为什么要分善恶呢,因为有了人为的判准,不再以道为判 准。以人的价值观为判准的话,不外乎是非好恶,喜欢的就是善,不喜欢的就 是恶。而在道家看来,性善性恶,都是不道之论。因为性无善恶。

三、心理篇

心理,就是和物理相对而言。心性侧重讲的是房子和房子的外观。那么心 理则侧重讲的是,在这房子里里外外,都发生了什么事。强调的是活动,任 务。以及,所体现出来的规律。

心理这个词,在先秦道家典籍里面,很少被用到。这个词,现 行的用法上,泛指一些非物质性的活动。有人把心理和脑科学的神经系统的活 动联系起来,这是西方的说法。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心相当于程序内核,而脑,只是一个中央处理器。神 经系统呢,则相当于缓存,内存和显存等。

四、情绪篇

如果说心理是操作系统一级的话,那么情绪,则处在应用层。这个词说指 的意义是,任务管理器里面,你能看到的那些进程和服务项。

情绪管理,管理什么呢。就是管理这个任务管理器。它是处于外在的应用 层上的状态管理。

为什么情绪管理很难呢,因为应用层的问题,是处在底层的操作系统层。所以,只从任务管理器入手,不重装系统的话,很多情志病,是治不好的。

五、精神篇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所以神也。这个不神之神,就是指灵府里面住着的 那个生死之本的主宰。人一般很难领会到它。神的本意指的是,引出万物者。人心里住着的那个神,也正是引出人的身心全部情志和行为的引出万物者。它 引出了人身人心的万物。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灵府。这句是说,不够至柔至和之神气,是无法 居住在心里的。也就是上面一段说的,只有不神之神,才可以住在灵府。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乎。”神其神,如同激扬的流水那样,是不可能明净 的。精神也是如此。唯有不神之神,才可以明净。这个命,就是《道德经》里 面讲的涤除玄览,以及《庄子》讲的莫若以明。

精神一词,本意指精和神两者,载营魄抱一,合为精神。后来侧重于指神 的意思。而对精,就忽略了一些。

六、康复篇

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惔矣。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 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这段话讲的是,格式化。把心里装的那些神乎其神 的东西,都格式化掉,然后才能平易,平易才能恬淡。恬淡了之后,就不会被 忧患宠辱所扰,也不会为邪气所侵。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 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 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 而无不为也。格式化之后怎么办呢,这句话里面,讲了如何重装系统,这个重 装系统的方法就是:正,静,明,虚。无为无不为,身心像电脑一样,又能飞 起来了。“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用心若镜,说的是,虽然你的身心系统重装了,又能飞起来了,但是如果你依然还是像以 往那样喜欢攒垃圾存放在心里,那么它还是会死机的。而只有用心若镜,系统 才可以一直常用常新,永远也不会再死机。再也不会出现情志病。人心这个操作系统如果崩溃了,会怎么样呢,那就是人会死机。临床上,也叫抑郁症。和抑郁症比较类似的,还有一个自闭症,但是原理完全不一样,抑郁症是死机,自闭症是无法开机启动。

心理和精神康复的总原理是什么呢。那就是虚心实腹。不能虚心,则神其 神,而灵府不明。不能实腹,则竭其精,神无所以载。如果已经出现了心理疾 病,情志病,和精神障碍,那么康复的步骤,就是格式化,重装系统,良好的 使用身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因为大部分人的生活和认 知,都是相反的:实其心,虚其腹。这样做,即便现在不会出现情志病,那么 未来也很容易出现情志病。因为情志病的发病机制就是,心太实了,腹太虚 了。但凡出现情志病的,要么居其一,要么两者皆居。

七、答问篇

本次课程引用了很多关于《道德经》和《庄子》里面的内容,所以收看本次课程的同道们,所提的问题,也比较集中在对道德经里面一些章句思想的疑惑上面。问题集中度比较高,所以就不一一作答了。答案都在我写的《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一书里面,关注公众号 至道学宫 查看历史消息即可阅读这本书。关于道德经思想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解答。另外,比较集中的问题是,问具体的操作方法。道为一,术为万,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适合每个人的具体方法,也就是术,也不可能一样,而在道的层面上,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正,静,明,虚,便是操作运用上的总纲领,同道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来加以实践和应用。

第四篇:团泊镇中学“三查一补”困生转化计划[小编推荐]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团泊镇中学“三查一补“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开展“三查一补”工作,从学困生抓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行成功教育,并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 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校在学的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近几年生源质量较差,有良好学习基础的学生越来越少,而有一些坏毛病的学生逐渐增多,该群学生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一半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了解到该群学生学习习惯差,接受能力弱,因此成绩不够理想。

三、具体帮扶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使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特制定如下帮扶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学习较为持久、认真,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他也可以对它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2、加强思想教育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如果认为从主科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比较困难,可以从副科入手。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3.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的转变也只能是逐步进行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由易到难,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进步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即刻纠正。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加强关注程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

5.培养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

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他们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起初可以放宽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2)上课环节

首先要告诉他们应该精神饱满进课堂,把所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

(3)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

6.鼓励学生帮助

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所以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来帮助学困生,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

7、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前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

8、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个别辅导的质量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要能照顾到这些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帮助补缺。为了补缺补差,我们要利用空堂课、自习课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补课。作业要做到区别对待。还应积极开展同桌教学,伙伴教学,合作教学,以优带差,帮助他们一起进步。

9、实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

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

10、通过内化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困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 “要我学”变为 “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使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11、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

根据每月单元测试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一次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没有进步的不予评价。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以示鼓励。

四、在转化中注意的问题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应一视同仁。

2、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根据他们的能力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以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对于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4、讲究教法。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困生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我校每位教师都应该亲自走下讲台、走到身边、弯下腰来,亲切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力量与自信,让这些掉队的学生尽快追上队伍,在集体中一同健康快乐的成长.团泊镇中学教学处

2014.9

第五篇:荣县旭阳镇二○一○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作总结

荣县旭阳镇二○一○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作总结

根据县综治办、县财政局、县农牧业局等单位的文件和会议精神,我镇认真开展学习、讨论,结合我镇情况,严肃有序地开展了此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 责任到位

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成立旭阳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 汪洪敏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 何 玄 党委委员、副镇长 成 员 古常莉 财政所所长

邓 新 农业中心主任

朱俊波 村社财务托管中心副主任

江 建 农业中心农艺师 镇财政所负责联系财政局筹集落实奖补资金,制定奖补政策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参与项目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

托管中心负责收集村民自筹资金和资金划拨,并收集保存好相关档案,参与项目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农业中心负责制定和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对奖补项目筹资筹劳的合规性、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具体指导督促项目的组织实施,参与项目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

二、明确目标 落实任务

二○一○年财政奖补项目县上批复同意我镇的有金鱼村、劳动村、石踏山村等三个村的泥结碎石路和观音坡村的植树造林;目前该四个村已完成群众一事一议的相关会议、座谈纪要和筹资筹劳工作,各村“两委”按程序完善了各项程序和手续,且完成了建设内容。

三、效果显著 群众满意

我镇的三条泥结碎石路完工后,解决了受益区群众的出行难问题,特别是方便了大件物资的运输,过去的道路晴通雨阻得到了改变,群众十分满意。观音坡村的植树造林由过去的荒山变得郁郁葱葱,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项目区无一例群众上访。

下载节气灸-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word格式文档
下载节气灸-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