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语标点符号用法总结
汉语标点符号(部分)用法和相关术语
一、汉语标点的定义
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的符号。
二、标点符号的种类
(一)点号 ⒈句号
⑴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陈述语气。⑵用于语气缓和的祈使句和感叹句末尾。注:
当一句话的意思已表达完整时,就可使用句号。⒉问号
⑴用于普通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⑵用于反问句末尾。⑶用于设问句末尾。
⑷当问号作为标号用于句内(一般用于句内括号中),表示存疑或不详。
⑸问号在连问或表达强烈疑问语气时可以叠用,但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⒊叹号
⑴用于感叹句末尾,表示感叹语气。⑵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或反问句末尾。⑶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注:
a.叹号在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以及语气十分强烈时可以叠用,但最多叠用三个叹号。
b.当句子同时包含疑问和感叹两种语气(即惊疑)且都比较强烈时,可以使用“?!”的形式。
⒋逗号
⑴用于句内的一般性停顿。⑵用于以下几种语法位置: a.较长的主语之后; b.句首的状语之后; c.较长的宾语之前;
d.较长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中间(的停顿); e.前置的谓语之后或者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 f.主语同位语或插入语的前后;
g.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呼)语或呼唤语之后; h.带有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⑶用于“第”字头、“其”字头和“首先”等次序语之后。⒌顿号
⑴用于并列的词语之间。
⑵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后。⑶用于不带括号的汉字或“天干地支”等次序语之后。注:
a.并列的词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不同词性的词语一般不能并列使用。
b.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但若有其他附加成分(如括注),应用顿号。
c.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表示缩略形式时,应用顿号。
d.当并列的是句子,用逗号或分号,不用顿号。.......e.“和”“与”“以及(及)”等连词之前不用顿号,但可以用逗.....号。.f.当并列的是主语同位语、谓语动词或谓语补足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⒍冒号
⑴用于总说性词语之后,引出下文,构成总分关系。..⑵用于“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等提示性词语之后,引出下文。
⑶表示总结上文。
⑷用于需要说明或注释的词语之后,引出注释或说明。⑸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注: a.“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一般地说”“简单地说”等表总结或概括的词语之后一般用逗号,不用冒号。冒号本身就有总结或概括上文的作用,用了冒号,就不应再使用总结或概括类词语。若这些词语与前面句子联系紧密,则前面可用逗号;否则用句号。
b.冒号不与表示解释或说明的词(如“即”“乃”“就是”“也就是说”等)同时使用。这类词之后如有停顿,应用逗号。(此处有...争议,但赞成该观点。).........c.“在×看来”“依×之见”“据××记载”等词语是前置状语,其后用逗号不用冒号。.......d.“指出”“认为”“说”等提示性动词,其后的语段如果包含多个句子,宜用冒号;如果只有一个句子,可用逗号。(由于对提示性动词无明确的定义,再者对其后分别是一个或多个句子时,使用逗号或冒号说法不一;但个人认为以上做法较好。)
e.冒号的涵盖范围必须到句子末尾,不能只到句中。可以是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几段话甚至整篇文章,但范围必须以句号结束,不能是逗号、分号等。
⒎分号
⒈用于复句内并列关系分句(特别是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也有使用逗号的。)
⒉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最底层)之间的停顿。⒊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注:
当分项列举的各项有一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可再用分号。
(二)标号 ⒈破折号
⑴用于标示注释或补充说明。⑵用于总结上文或引出下文。⑶用于标示插入语。⑷用于标示话题的转换。⑸用于标示声音的延长。⑹用于话语的中断或间隔。⑺用于引出对话。
⑻用于引出分项列举各项。注:
a.破折号标示插入语时,和逗号等价。
b.破折号用于引出下文时,下文一般是第三者转述,不用引号,且需另起一行。
c.破折号用于引出对话时,对话不使用提示语和引号。d.破折号用于引出分项列举各项时,各项前不使用次序语,且每项须单独一行(中间项末用分号,最后一项末用句号)。
⒉括号 ⑴括起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内容。⑵括起订正或补加的文字。⑶注明引语的出处。
⑷括起要作注释或说明的词语。注:
a.括号用于一般性(不重要的)注释,不视作正文的一部分,可不读出;破折号用于重要的注释,视作正文的一部分,要读出。
b.除数学、逻辑公式外,应避免括号(特别是同类型的括号)套用。必须套用时,宜采用不同形式的括号。
⒊引号
⑴用于直接引语两侧。⑵用于需要强调的语段两侧。⑶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语段两侧。注:
a.当引号中还需使用引号时,外层用双引号,内层用单引号。当引号需要多层嵌套使用时,最外层用双引号,并按照“双、单、双、单……“的原则嵌套。
b.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时,段的首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的开头只用前引号,最后一段的末尾才用后引号。c.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一般只标引其月和日的部分;需要突出和强调整个事件、节日或短语时,可以一起标引。
⒋省略号
⑴用于引文的省略。
⑵用于重复词语或列举项的省略。⑶表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⑷表示对话中的断断续续。
⑸用于话未说完或行文未写完造成语意未尽的缺失。⑹表示特定成分的虚缺。
⑺用于诗行、段落的省略(此时可连用两个省略号构成“十二连点”)。
注:
a.省略号连用不得超过2个。
b.省略号不得与“等”“等等”“什么的”“之类的”等表省略的词语连用。
⒌书名号
⑴用于各类书籍刊物或文件名。
⑵用于各种以文字、声音、图像表现的作品名。⑶用于中文或大部分中文的软件名。⑷用于作品名的简称。注: a.书名后表作品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放在书名号内。b.书名、篇名带有括注时,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内;否则放在书名号外。
c.书名、篇名后带有问号或叹号时,放在书名号内。⒍连接号
⑴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点等)的起止时,用一字线。⑵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时,用一字线或波浪线。
⑶其余各种连接均用短横线。注:
a.由波浪线连接的数值范围,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前一项的附加符号或单位可省略。
b.由一字线或波浪线标示的起止范围,是包含端点的闭区间。
三、相关语法知识归纳
(一)逗号和顿号用法区别
⒈逗号可以表示词、词组或分句之间的停顿,顿号只能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⒉并列的主语(非同位语)、宾语、状语和定语之间用顿号。
⒊并列的谓语或补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依据1995版《标点符号用法》。)⒋后置的多个状语、定语以及前置的多个谓语并列时,用逗号。
(二)逗号和分号用法区别
⒈当简单复句(句子内部只有一层递进、转折、并列等关系的复句)的各分句内部没有逗号时,分句间宜用逗号分隔;否则,宜使用分号分隔。
⒉并列关系的各分句间的停顿,若停顿短,前后意思联系紧凑,应用逗号;否则用分号。
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之间的分隔应用分号,不可用逗号。
(三)冒号和破折号用法区别
⒈若把注释或说明部分删去,句子内容和形式依然完整,则使用冒号或破折号均可,根据需要自行选用;若将注释或说明部分删去,句子表意不完整,则须用冒号。....⒉解释说明部分是分项列举的形式时,须用冒号;否则可用破折号。
⒊冒号的涵盖范围必须到句末,不能只到句中。若不能涵盖完解释说明或分说部分,或该部分出现用逗号分隔的其他话题时,应用破折号。
(四)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⒈直接引语是指原封不动地引用别人的话语或文字。直接引语需要用引号标示。⒉间接引语是指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观点或言论(即非原话转述),不用引号标示。
(五)提示语的位置和相应标点符号的变化 ⒈提示语在句首 公式:
××说、道、讲等:“××××。或?或!或……” ⒉提示语在句中 公式:
“××××,或。或?或!或……”××说、道、讲等,“××××。或?或!或……”
⒊提示语在句末 公式:
“××××。或?或!或……”××说、道、讲等。
(六)表引用的引号内外的标点用法
⒈引文保留句末点号的两种情况:⑴引文完整且独立使用(不作句子成分);⑵引文句末是问号或叹号。其余情况下引文末尾不保留点号。
⒉引文处于句子停顿处(包括句子末尾)且引文末尾无点号,引号外应用点号;否则不用点号。
(七)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内外的标点用法
⒈句内括号:紧跟于被注释说明的词语之后,注释说明该词语。括号内:末尾根据需要可用问号、叹号或省略号,不可用其他标点符号。括号外:若处于句中停顿处,应用点号;否则不用。
⒉句外括号:位于被注释说明的语段句末点号之后,注释说明该句子、句群或段落。括号内:若语段较长、内容复杂,应用句号;否则不用。括号外:一般不用点号。
(八)破折号前后的标点用法
⒈破折号前:一般不用点号,但需要时可用点号。
⒉破折号后:在表示声音延续或中断时,可用问号或叹号;此外不用其他点号。
(九)破折号和省略号用法区别
⒈破折号表示话语中断是因一定因素导致的被迫打断,具有被迫性和突然性;省略号用于语意未尽的缺失,是说话人或作者有意为之,故意不说(或写)完。
⒉破折号用于声音词语(拟声词或叹词)后表示声音的延续(连续不断);省略号用于声音的时断时续,表示声音不连贯。
(十)省略号前后标点符号用法
⒈省略号前:⑴一般不用点号。⑵前面的句子带有强烈的语气,可用问号或叹号;前面的句子不用点号就无法停顿或表明结构关系时,应用点号。⒉省略号后:⑴一般不用点号。⑵省略号后还有别的话且不属于缺省范围,或者省略号与后面的话不相关且有停顿,应用点号。⑶省略号用于表特定成分虚缺时,其后可用点号。
(十一)选择问句的三种形式
⒈在最后一个选项末尾用问号,选项间用逗号分隔。..⒉当各个选项较短且无需停顿时,选项间可不用逗号。⒊当各个选项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时,可每个选项后都用问号。
附:
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在意义上有密切关系的分句组成的语言单位,包括简单复句(内部只有一层语义关系,又叫单重复句).......................和多重复句(内部包含多层语义关系)。................分句:复句内两个或多个前后有停顿、表达相对完整意义、不带有句末语气和语调、有的前面可添加关联词语的语言单位。
第二篇:汉语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的用法
逗号的用法
一、用于需要分隔的主语和谓语之间
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用逗号。但主语和谓语如果比较长,需要加逗号以表示说话时中间有停顿,也便于阅读时分清句法结构。
句子不论长短,在主语需要强调时,其后加逗号同谓语分隔。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二、用于带语气词的主语之后
主语后边如果带有“啊”“呢”“呐”“么”“嘛”“吧”等语气词,说话时有停顿,用逗号表示。
如 祖国的海洋啊,多少人为你歌唱,多少人为你奔忙
三、用于需要与动词分隔的长宾语之前
动词和宾语的联系比较紧密,中间一般不必加逗号。有一类提示性动词(如:表示、指出、声明、反映、报道、认为、觉得、相信、发现、看到、听说、知道、建议),宾语往往较长,在动词和宾语之间有停顿时加逗号表示。
如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是生存在第三纪之末与第四纪之初。
四、用于前置的谓语之后。
五、用于句首状语之后
常见的句首状语有时间地点状语(当……时、在……前、在……上),评论性状语(当然、果然、真的、可见、据说、严格地说、一般说来),关联性状语(其次、那么、相反、此外、总之)等后面加逗号有助于分出主语。
如果然,雨过天又青。
六、用于后置的状语之前
状语通常置于中心语之前,置于中心语之后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有强调的意思,其前面加逗号。
如……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
七、用于后置定语之前
如海面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有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 八用于补充解释性的后置同位语之前 如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 分隔重复的词语或说法
九、某个词语或说法为了表示强调而接着加以重复,用逗号分隔,有时为了解释说明,对重复词语的内容略加扩展
如我是看得很清楚,很清楚的呀
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
十、用于后置的外国人名之前
许多外国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在辞书条目或人名索引中把外国人的姓作为中心词置于名字之前,后置的名字前加逗号
十一、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
“第一、第二”和“其
一、其二”等序次语后面有停顿时用逗号表示
十二、用于说话时有停顿的关联词语之后
“但是、可是、然而、不过、结果、因此、后来、否则、不然、那么”之类关联词语如果在结构上有独立性,说时有停顿,其后可以加逗号。
用于“虽然……但是……”“只管……但是……”两种句式中的时候,“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
(1)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
十三、在数理化等自然科学中,遇到公式时,如果这个公式可以用语言读出来,我们就可以按照《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使用标点符号,不同的是常常选用小圆点的句号。例如:如果A>B,B>C,那么A>C.
在表格中,如果只有数字、单词,末尾不用标点;如果有句子,就应该和一般文句一样使用标点。
顿号的用法
特别提示:以下八种情况不用顿号
1、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三年级四、五的学生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9多个并列词语之间,习惯前面几处用顿号,后面一处用和(若【和】后需用连词,一般先用【及】,再用【以及】
10并列成分之间已有问号和感叹号,不用任何标点
11并列成分较少时,不用标点也没有歧义且连贯通畅,不用顿号 12合成词(成语、熟语)之间不能顿号
1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面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标点。
14并列的书名之间也以不用顿号为佳 并列的括号之间也最好不用顿号
分号的用法
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2、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3、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4、并列关系的复句,分句较短(只有2个)用逗号,不用分号。
5、逗号、分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情况
下,应该先用停顿时间短的逗号,再用停顿时间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
6、句中已用句号不能再用分号
7、总结语前面不能用分号。
例: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括号的用法 括号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放在句子标点之前。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特别提醒】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叹号。
省略号的用法
(1)表示引文的省略;(2)表示列举的省略;(3)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5)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6)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7)表示语言中断的省略;(8)表示含糊其辞的省略;(9)表示沉默的省略;(10)表示数字延续的省略;(11)表示语音延长的省略;等等
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省略号前的句子语义表达完整可在句子末尾加句末点号,否则不加。省略号后一般不加标点,如果省略号后还有文字,为表示其不与省略号前的文字相连,可在省略号前加句末点号。
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问号的用法
问号
1、用在特指问句后(如时间……那里……(需要特定回答的问题)。如:你今年多大了?
2、用在反问句后。
● 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
3、用在设问句后。
4、用在选择问句中。如: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 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用问号,这时这几个选择项构成一个句群。例如:
(1)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鲁迅《狂人日记》)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如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
6、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析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7、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 曹邺(816--?),桂林人。
8、问号和叹号是两种不同的标点,问号表示疑问,叹号表示感叹,各有各的作用,从原则上说不宜并用。但语言中的疑问和感叹有时有交叉,于是就产生了问号和叹号的并用。疑问和感叹两种语气的交叉主要出现在两种情况中:
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例如:
(1)“什么?”男人强烈抗议道,“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南方周末》2000年3月17日18版)
带有惊异语气的疑问句。例如:
(1)周朴园: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开除了!?(曹禺《雷雨》 超出这两种情况,就不宜并用问号和叹号。
问号和叹号的并用式有人写做“?!”,也有人写做“!?”。从规范化的角度说,最好能统一起来。因为这种并用出现在反问句和疑问句的末尾,问多于叹,所以专家们建议采用“?!”式。这种由两个符号组成的并用式是一个整体,所以在书面上只能占一个字的位置,而不能占两个字的位置。
● 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书名号的用法
1、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只用一个书名。书名写在前面,篇名写在后面,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2、词牌名和题名同时出现时,要用书名号。前面是词牌名,后面是题名,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3、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
4、影视作品的名称应用书名号,但电视栏目、报社及杂志社名称不用书名号。
丛书名称也标书名号,5、草案不用书名号
6、原则名称,活动名称,主题词,电视节目都用引号 7……撰写的(…)---加书名号
8、书报的版本、版别,如书的“英文版”“修订版”“重排本”,报纸的“海外版”等,一般不是书报名称本身而只是一个注释说明,因此应该把它们放在书名号之外。通常的做法是用括号把它们括起来,紧放在书名号之后;也可以不用括号,直接跟在书名号后面,或在书名之前事先说明。例如: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
法令、规定、方案、条例等的草案、试用稿等,因与书名结合紧密,往往用括号括起来放在书名号里面。例如: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 破折号的用法
1、表示注释。
如: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5、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如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6、表分项列举。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环境物理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7、用于副标题前。
● 【提示】 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8、破折号表示解释时,不能和表示解释的词同时使用。
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沟”)——即是“中外之界”。(破折号与“即是”重复,只能留其一)
9、表示注释性话语的时候,破折号的前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
破折号中表示注释的的用法容易和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相混淆,可从两个角度区别:一是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如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二是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号表
示总说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否则句子表意不完整
用冒号表示总结上文,总结的内容必须是单纯的,简单总结,无其他东西。破折号无限制
冒号的用法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取下文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 【特别提醒】
A、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B、下文内容和提示语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 如: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去。(应该去冒号)C、一个句子中不能有2个冒号
D、【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的话中间时,用逗号。放在所说的后面,用句号。
引号的用法、表明引用的部分。
2、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
如: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3、明是否定、反义或讽刺的词语。
如:这样的“聪明”还是少来一点好。(表否定)
4、表明是简称。如: 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5、表明是成语、熟语、术语。
6、表示特殊的日子,特殊的事件,纪念日 如: “五四”运动
7、表明是象声词、音译词、绰号、专有名词。如: 青蛙“呱呱”叫,惊醒了“豆腐西施”杨二嫂。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适用引号
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的话,也就是把别人的话或现成的语句照原样录下来。为了跟作者本人的话区别开来,直接引语要加引号。间接引语是把别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转述出来,仍是作者本人的话语,所以不必用引号。当我们引用别人的话,一半是直接引用,一半是间接引用的时候,仍是直接引用的部分用引号,间接引用的部分不用引号。例如:
(1)他指出,科学是没有地区性局限的,“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以及形成这种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
● 【特别提醒】
A、引文中有引文,要分双引和单引,单引中还有引文则用双引,总的原则是双中有单,单中有双。
B、引用的文字独立而又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将其写在后引号的里面。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如:
我联想到了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C、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只在每段开始使用前引号,该段
末尾不用后引号,直到引文结束时才使用后引号。
D不是照样引述,不用引号 对于历史事件
应该在数词外加引号,数词间加间隔号。例如:“一二.九”运动、“九.一八”事变。加引号是因为这些数词具有特殊含义,它们是某月某日的省略写法,指的是特定的日子。使用间隔号是为了避免误解,如“一二九”,如果不用间隔号,也可以理解为1月29日。如果事件比较有名,不加引号或省略号也不会妨碍理解,也可以不用引号或省略号,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五四运动。
由月日数字命名的事件名称一般要在数字外用引号,以旧历年号和地名命名的历史事件的名称,使用时一般无须加引号,因为它们是历史事件命名的通例,人们并不把它们视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但是,如果前面有“叫作”“称为”“发动了”“制造了”等词语,该事件成为“着重论述的对象”,就要在它们外面加上引号
序次语使用标点符号
“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等的后面,用逗号。
“一”“二”“三”等的后面,用顿号。
“1”“2”“3”等的后面用小圆点。
数字外面如果有括号或圆圈,后面就不再加标点。
拉丁字母的后面用小圆点或空一格。
表示结构层次的序数,可以只用阿拉伯数字,在不同的层次间用小圆点隔开。例如:
1.1 l.1.l.2
1.2 1.2.1 1.2.2 1.2.3
在只有两层时,中间也可以是短横。例如: l-1 1-2 1-32-1 用①②③……或
(一)(二)……或(1)(2)……后面不用标点符号 用ABC或abc作序次,其后只能用小圆点,也可空一字。用罗马数码“Ⅰ”“Ⅱ”“Ⅲ”……作序次,用底线圆点。用第×章、第×节时一律空字,如:第一节 根据地建设。重点句型
1、他眼睛并不看我,只用一种疲乏的调子回答说:“听了您的话,我觉得您简直——天真!”
2、这种独特的美的内涵是什么?是奇?是险?是秀?是兼有之,还是其他?
3、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要有意思才有话说。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5、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画则不是;绘画要求描绘逼真,而图形文字则要求达意明确。
第三篇:汉语标点符号用法
一、句号 句号是个小圆圈,表示句字意思完,陈述句末要使用,祈使用它气舒缓。
二、问号问号须加有疑处,不看“谁”“哪”“为什么”,只有反问是例外,其他一概不照顾。
三、逗号 分句之间表间隔,句内用它意未尽,主谓、动宾关系明,状语后边作停顿。
四、顿号 句内词语若并列,停顿使用“瓜子点”,两数相连表约数,中间顿号不能添。
五、分号 各项内容分行列,分句之间表并列,其他复句用分号,好把第一层次显。
六、冒号 冒号形式两圆点,提起下文与总结,一个句子用一个,套用来两个应避免。
七、引号 强调、引用、特殊义,引号“关门”作标志,引文末尾怎标点?独立使用放里边。
八、括号 句内句外分两种,括号位置不相同,注释词语紧相连,释句放在句后边。
九、破折号 解释、拖音、换话题,事项分承来排列,解说若在句中间,可以前后都出现。
十、省略号 省略号儿六圆点,句、问、叹号可留前,“等”或“等等”若使用,“六点”不能再出现。
十一、书名号
书报刊物文章名,使用标点“两头尖”,会议、节曰、车船号,可用引号莫纠缠。
第四篇: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人物对话的几种方式
说在前用
:
语文老师说:“王鹏鹏是个好孩子。”
说在中间用,“语文作业要按时完成,”语文老师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说在结尾用。
例子“语文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语文老师说。
二、问号及其用法
A、选择疑问句: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示例:你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呢? B连续问,各句后均用问号
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C 注意有疑而无问的的句子的句末标点不用问。
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示例:我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
d、成分倒装的疑问句,语气词之后不用问号。主谓倒装句,问号应用在全句的末尾,句中表疑问的语气词后应用逗号。示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三、引号的几种使用方法
A、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使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示例: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这令我想到一则名言:“所谓的‘大人物’,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伟大。”(埃文·埃萨尔)
B、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标点放在引号外。
1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就是说,做学问必须要勤奋。
四、顿号与逗号的区别
1顿号用在句子中,表示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逗号使句子内部的停顿。例子
1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2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这些词语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得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长,因此应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
2同一层次的简单的名词性词语的并列,应用顿号。不同层次的用逗号 示例:董文卿、王鹏、小李是一班的学生,尚金波、郭松、花金阳是二班的学生,小王、李
六、王二是三班的学生。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3表示一个约数两数字之间不用顿号。示例: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4表示一个确数两数字之间用顿号 今天三、四组值日。五)分号的基本用法
分号主要表示复句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其中一个已经用到逗号,并列分局之间一般用分号。
例子:A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② 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分号误用
1.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例句】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在此句中,“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因此,分号应改为冒号。2.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例句】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因此,本句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3.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
【例句】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在此句中,句号改为逗号。
(六)冒号用法:提示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冒号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括上文。
北京紫荆城有四座城门:午门
神武门 东华门和西华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括上文。
例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北京申奥成功;上海也将召开世博会: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昌盛。注意
1冒号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
判断对错: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2.同一句中不能两个冒号。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扬,二是„„(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六、叹号的使用
倒装句中,叹号只能用在句末,叹词之后只能用逗号。示例:歌唱吧,为了祖国的胜利!
七、区别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
括号里的内容如果是解释句中某一部分的,叫句内括号,应紧贴被注释的内容之后,正文此处如有标点应置于括号之后。如果括号里的内容是对全句的注释,叫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
初中常见的病句类型举例
(一)、成分残缺:
例1: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主语残缺,删去“通过”或“使”。)例2: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
(句子后面缺少“开展”的宾语,可以加上“活动”一词。)
(二)、词序不当: 例3: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主体“我”,客体“数学”,改为“我对数学不感兴趣。”)例4: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逻辑上应是先“认识”,再“改正”。)
(三)、搭配不当:
例5: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例6: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态度不能用提高,可改成“端正”或“改进”。)
(四)、重复罗嗦:
例7: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
(“具体”与 “详”重复。)例8: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可见“头上的”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罗嗦。)
(五)、否定不当:
例9: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忌”就是“不能”,后三句中的“不”应该去掉,否则意思完全相反。)例10: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六)、误用歧义: 例11: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车没有配锁具。”也可以理解为“车没锁起来。”)例12:做手术的是他的父亲。
(“做手术的”人可是医生,也可指病人。)
(七)、前后矛盾:
例13: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是队 4 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例14:“五四”征文稿件的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左右。(“不要超过”和“左右”前后矛盾。)
(八)、用词不当:
例15:我忽然感到她是个很智慧的人。
(名词“智慧”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有智慧”或“聪慧”)例16: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成就”词义过重,改为“成绩”)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1、原则:
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则,不作语言润色,可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的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但绝不能改变原意。
2、辨析病句方法:(1)、读句子,明确错误的类型
(2)、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看是否有残缺,搭配是否得当.(3)、理清枝叶,定语,状语,补语是否恰当.
(4)、体味语境,看句子的语序是否合理,前后是否矛盾.(5)、弄清关系,复句要看关联词语搭配是否得当.
(6)、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来意思基础上修改,这是根本原则.
四、几种务必注意的病句类型:
1、“是”和“成为”要小心,前后是否一回事。“避免”“预防”“忌”“仿造”,看看是否说反了。
①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北京”是“季节”,搭配不当。应改为“北京的秋天”才对)
②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卧处当风,三忌吃得太饱。(“三忌”与后面的“忌”矛盾)
2、分数倍数要注意,减少不能用倍数;搭配介词要想清,是否意思有问题。①今年增产50%,成本降低近两倍。(“降低两倍”不通)②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3、“是否”“可否”“优劣”“好坏”“成败”含有两方面,不能呼应就出错。双重否定表肯定,多用一个又否定。
①有没有意志是成功的关键。(“成功”之前应加“能否”)
②新旧体制交替,不免不出现管理漏洞。(多了一个“不”,意思弄反了)
4、习惯错用的词: “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语意重复
①美国对伊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的为了摧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目的”与“为了”重复)
②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以„„为主”就含有“大多”的意思,属重复)
“约„„左右”“近„„左右”“余„„左右”“达„„多(以上)”“超过„„以上”表意矛盾
③近一半左右的年青人不相信这个。(“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就是“不足”;与“左右”矛盾)
④载重量达十吨以上。(“达”指的是数量向上或向多达到的最高点,与“以上”矛盾)
⑤通过这次普法学习,使我增强了法制观念。(“通过”和“使”同时使用,把句子主语淹没了,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综合性学习专题复习《漫游语文世界》
1、下面是“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同学们,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姹紫嫣红的花园,让我们留连忘返;语文是波澜壮阔的大海,让我们遨游其中。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语文的目光到生活中去充分领略一下语文世界的魅力吧!
2、为营造气氛,拟条宣传标语: 学好语文,走遍天下; 语文世界真精彩;
3、假如你是活动的组织者,请写出交流与展示活动四个主要步骤:
示例:A 主持人讲话,安排活动步骤及活动内容 B 各小组代表交流与展示 C 评奖 D 语文老师总结;
4、当前社会上广告语肆意滥用谐音字,很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请恢复下列成语的本来面目。爱不湿手(洗衣机广告)6 ———释
随心所浴(浴霸广告)———欲 咳不容缓(止咳露广告)———刻
纸日可待(纸张广告)———指
5、社会上对这类改动后的成语广告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请说出你的看法与理由。
对街头用语不规范的予以曝光(在媒体上);工商行政部门对用语不规范的门店招牌予以处罚。
6、现在,街头用语、标语广告、电影电视等在使用语言方面有很多错别字的现象,你知道哪些?请举出两个具体例子。
7、就如何规范街头用语向有关部门提建议:这种广告对青少年将起到负面影响,如他们按此错误方法记住了成语,将对他们贻害无穷。
8、走上街头,你会发现别出心裁的招牌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小明的爸爸也想开一家书店,想请大家为他出谋划策,取一个引人入胜的店名,你帮他取的名称是————。开心小屋、快乐驿站
9、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已成了全球性的话题,请你也做一点贡献,为它拟一条公益广告。
示例: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源,保护环境,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人体的70%是水,你污染的水早晚也会污染你,把纯净的水留给下一代吧!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现在,人类渴了有水喝;将来,地球渴了会怎样? 爱惜生命之源,“关”住滴滴点点。
10、发短信可能是现在比较时尚的一种通讯方式,母亲节快到了,请你拿起电话给妈妈发个短信吧!(略)
11、下面是几则广告语,请任选一则从内容、语言或修辞等方面略作赏析。小草正在成长,请勿打扰!(草坪上的告示牌)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奶粉广告词)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旅游胜地告示牌)禁止抽烟,连皇冠牌也不例外(皇冠牌香烟广告词)
12、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你注意了吗,它和我们的语文也是息息相关的,把你搜集的对联写一则吧。
13、在2010年的春晚上,“给力”这个词频频出现,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在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流行语,写两条吧?(略)
14、阅读报刊杂志是我们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项 7 活动,由我们每个小组同学共同来设计完成一份知识小报。
请你写出完成这份小报的步骤来。
a、各小组讨论确定小报主题;
b、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c、各小组同学一齐动手动脑制作小报;
d、评选优胜;
e、公布评选结果,给最佳小组颁奖。
15、参加这次活动后,你有什么收获,用你手中的笔,把它写出来吧。[题4](河北省)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1)用说明性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漫画中的老爷爷许的“愿”是什么?
[解题探微]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说明能力,这类试题在解答时要遵循“图上东西都有用”这一看图规律,做到:说明全面无遗漏,有标题的漫画,标题不要丢落。说明顺序要合理——认真分析图表的方位,选择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中间辐射两边,或从下到上,或由主到次依次展开。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避免无中生有、虚构内容。(1)示例:这是一幅题为“爷爷,生日快乐,许个愿吧!”的漫画:画面中间是插着蜡烛、写有“2008”字样的蛋糕;左面是三位胸前写有“中国队”字样的运动员:右面是一位头发稀疏、戴着眼镜的老爷爷;画面上方是老爷爷所想的一位手举鲜花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的运动员,他身后是悬挂着的五星红旗。(2)示例:希望中国运动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多拿金牌,为国争光。
8(一)环保小课题研究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班上准备举行题为“我的环保行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1.观察当地环境,了解环境污染的状况,把令你感受最深的情景,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
答: 我的家乡有一条河,河水又脏又浑浊,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的垃圾,散发着臭气。
2.请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你的一条建议。
答:①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严禁往河中倾倒废弃弃物,违者罚款。②在村里进行宣传,让村民知道保护水资源的特殊性。③定期派人打捞河中污物,维持河水清洁。
(二)在“环保小课题研究”综合性学习中,学校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遵义市“双创一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结合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确定一个研究课题。(3分)
示例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循环利用。
2.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
示例 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通过学生对广大市民进行文明知识宣讲。
3.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做一次调查。请你写出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4分)①问题:随口乱吐、随手乱扔现象非常普遍。(2分)②办法:加大对市民卫生知识、良好习惯等的宣传力度。(2分)
第五篇:标点符号用法小结
标点符号用法小结
一. 十四个“不用”:
1.表示约数时,数字间不用顿号,表示序数时则用顿号,如:
⑴她看上去有四五十岁。⑵他们俩分别获得短跑三、四名。
2.并列的词语各项后带有语气词“啊、啦”等,各项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短语作谓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我们的祖国,伟大,繁荣富强。
4.顿号不与连词“跟、同、与、和、及、或”等同时用。如:观众长时间的等待,只为一睹他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5.有些并列词语中间不用顿号。如:
⑴工商业⑵公安干警⑶不分青红皂白⑷大中专院校⑸指战员⑹中小学生⑺三六九等⑻积极开发中西部地区⑼她那勤劳简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这些虽并列,但约定俗成不必加顿号。
6.省略号不与“等”,“等等”同时用。如: 新教材中,先秦诸子散文增加了《论语》、《庄子》、《孟子》、《荀子》……等著作中的文章。(×)
7.省略号前不用顿号、逗号。如是省略的是一个或几个完整的句子,则其前用句号。如:鲁迅曾说:“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目的为必要条件的……我们的战线不能统一,就证明我们的目的不能一致。”
8.破折号不与括号冒号“是”“即”“即是”“就是”等同时用。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地方(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9.选择问句之间,不用问号,而用逗号。如:这本书是她借来的?还是你借来的?()
10.表示列举时,“有”“包括”“是”后不用点号。如:
(1)造成先行衰减的主要因素有:本征、弯曲、挤压、杂质、不均匀和对接等。()
(2)将表达载体导入靶细胞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等多种手段。()
11.丛书名不用书名号而用双引号如:巴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新生》、《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和《寒夜》等。()
12.除书报杂志影视歌曲名称等外不用书名号。如:
(1)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2)对《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13.间接引语,可以不用引号。如:
日本右翼分子说:“日本鬼子当年来中国不是侵华,而是助华援华。”这简直是一派颠倒黑白以诽为是的妄言。
14.引语中间有:某某说、道、云等后不用冒号,也不用句号,而用逗号。如:
(1)“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的要命!”
(2)“不错,”他放下茶杯说:“可你知道是谁叫她这么做的吗?”
七个“注意”
1.并列层次不同,用法不同的点号。为并列的各项中还有并列,则小并列用顿号,较大的并列间用逗号,再大的并列,则用分号。如:
(1)米、麦、棉花、化肥、煤炭、这些都要加紧生产的。
(2)生长在海边的人,海就是他的家,生长在深山里的人,山就是他的家,生长在高原上的人,高原就是他的家。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深,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分号不只用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前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使用分号时,分号前后的句子至少有一处使用了逗号,否则,不能用分号。如: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倒装的成分之间用逗号。如:
(1)怎么了,你?(2)你放着吧,祥林嫂!(3)那两个人走了吗,刚才进来的?(4)山上到处是鲜花,红的,白的,黄的。
4.句内括号(注释句中词语或分句的)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或分句后,注释语的最后一个点号(问号、叹号除外)不用。
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的),括号放在句末点号之后,注释语的句末点号可以用。如:
(1)和帝永远十三年,(公元一○三年),皇帝要各地进贡特产。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编订者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字政,西汉沛人(现在江苏沛县)。
(3)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书信、日记有时被当作作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时例外,不能当作一般应用。)
5.引文独立成句时,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引文作为引用者话的一部分时,最后一个点号放在引号外或不用。如:
(1)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为孺子牛。”
(2)鲁迅先生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3)“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天有两千多年了。
6.感叹号不只用于感叹句,也可用于感情强烈的反问句、祈使句。如:
(1)有良知的中国人,难道能对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经听之任之吗!
(2)不要答应日本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正义的人们!
7.冒号用于总分关系之间的停顿,而破折号用解说部分等被解说部分之间,有时,表示夹注,相当于括号的作用,只不过,括号里的内容是附文,破折号夹注部分的内容为正文,可朗读出来,而括号内的不随正文读出,若读出,要说“以下为括号内的内容”,且读的声音低于正文。如:
(1)北京紫金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2)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工作。
(3)雪花飘落在她金黄的头发上——这头发卷曲地散在她肩上——很美。
(4)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5)今天晚会有如下节目:相声、小品、口技、小合唱、大合唱和武术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已经有5年未列入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范围,高中教师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淡化了对标点符号的教学,这是功利主义思想在作祟。众所周知,标点符号是建筑文章这座大厦必不可少的材料,它能使书面语言在表达意思上更加准确、鲜明、生动、简洁,甚至起到语言不能起到的作用。不可想象,一篇滥用标点符号的文章会受到阅卷老师和读者的青睐。2004年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的再次闪亮登场,这对过去淡化标点符号教学的现象是一种纠正,对今后标点符号的教学也将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导向。
标点符号的学习虽说没有捷径,但笔者认为,了解标点符号的常见设错方式将会快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及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1. 概数中间加顿号。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题5题A项: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解析〕: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领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其间不能用顿号隔开。此题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数字表示的是概数,如果是数字表示的是确数,则需要加顿号。例如句子:
今天下午一、二组的同学打扫教室,三、四组的同学打扫清洁区。
2. 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例如:
小道理,是指站在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上看,有道理;而大道理,是指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上看有道理。
〔解析〕:从顿号的概念可知,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因此,“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这三个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下句中的“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之间也应用顿号。注意区分的是较为复杂的句子中,有的看似词语,实则是独立分句,中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隔开。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3题D项: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3.非疑问用问号。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B项: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解析〕:从问号的概念可知,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中)才用问号。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该句是陈述语气,因而该句中的前一问号应为逗号,后一问号应为句号。需要注意的是反问句的答案就在问句中,即无疑而问,但常需要表示强调,所以,句末要用问号。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题5题D项: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4.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例如1993年全国高考6题D项: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解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果是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句群,则各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例如:
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5.“某某说(道、讲、问、答)”后标点滥用。其滥用的情形有以下两种类型:
(1)在引用话语间插入动作神态,其后用冒号。例如:
“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解析〕:在一个人的话语间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说(道、讲、问、答)后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2)在话语的最后用逗号等。例如下面的对话:
他(霍永诚)问:“有事?”
“有事。”高旭初答,这两个字吐得很重,像两块石头,砸得霍永诚有些发蒙。
〔解析〕: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6.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句号位置不对。有两种情形:
(1)全引句,句号放在引号外。例如: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解析〕:这是全引句,句号在引号内部。
(2)部分引用句,句号放在引号内。例如:
抽签的结果,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解析〕:这是部分引用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部。
还需注意的是:句末是问号或感叹号,都应放在引号内。
7.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例如:
①多美啊!济南的冬天。(主谓倒装)
②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没精打采的。(定语和中心语倒装)
③你到哪儿去了?今天上午。(状语和中心语倒装)
〔解析〕: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所以①中叹号改为逗号,②中前一个句号改为逗号,③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8.标点与同它功能相同的字词并用。有两种情形:
(1)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例如: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解析〕:有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以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2)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并用。例如:
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解析〕:破折号和“即”“就是”等词语都可以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9.随意加引。常见的有两种情形:
(1)加引范围不清。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A项: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解析〕:此题两处错误: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从此句来看,加引的应是俗话“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另一处是“熟话说”后冒号应删去。
(2)滥用加引。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3题 B项: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根据《标点符号引用法》引号的加引范围可知,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加引不当,属于滥用,应去掉。
10.滥用书名号。例如:
①试以《鲜花与鸦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②王芳每天都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主办的《焦点访谈》。
〔解析〕:书名号标示的有书名、篇名、报刊名、图画名、歌曲名等,并且都是已经存在的。报刊中的某个栏目或将要写的文章题目,不能用书名号。因此,①中的书名号去掉,②中的第二个书名号去掉。
这儿的冒号用法对吗
山东枣庄三中西校 时均琪 277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外国诗四首》里普希金《致大海》一诗有:
“人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这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诗中的两个冒号是否能够连用,引起了同学和老师的争论,有人主张按照书中的用法,可以连用;有人不赞同连用。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研究一下,于是多方论证,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本来冒号是不可以连用的,但是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竟然也可以连用,写出来以飨读者。
冒号是不能连用的。这是因为冒号有一个特点,就是控制到一句话的末尾,因而冒号根本谈不上连用。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A项: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此题两处错误:一处是“俗话说”后冒号应删去。在这里,第一个冒号已经控制到句末了,不允许出现到二个冒号,否则就会统属不定,界限不清。另一处是引号范围不清。此句中,加引号的应是俗话“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
再如《中国青年报》里:亨得利还是很有风度的样子,只是多少有点沮丧:他并不惊叹丁俊晖的强大,而是埋怨自己发挥得太差:“有些很容易得球都没打进,防守也出现了问题。”这个句子第二个冒号是错误的,应该改为逗号或破折号。因为第一个冒号应该控制到句末,但是它不能控制第二个冒号,故第二个冒号是错误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普希金《致大海》诗中的第二个冒号是错误的,应该改为破折号:如:
“人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这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但是我在研究中还真地发现了一个可以连用的例子,如:
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现象。“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凤”是雄鸟,“凰”是雌鸟;凤凰台台标也是有两只鸟组成:一只公的,一只母的。
这个句子的冒号是正确的,不能认为用错了,因为这两个冒号是并列的,谁也不控制谁,属于并列关系,可以并列使用,但这是极为个别的例子了,使用者要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