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阳节国旗下讲话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重阳节主题教育之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本周三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在2015年重阳节作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调查:请问,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在10个小时内,有1840人投票,其中回答“知道”的有1274 票 占69.24%;“都不知道”的有 338票 占18.37%;“知道父母中一位”的有228票 占12.39%。说实话,看了这些数据,实在是有些刺眼,实在令人担忧。
记得有人说过,童年是一幅画,少年是一个梦,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篇散文,而回首人生,老年人则是一部历史,是一面旗帜,是一道风景……在过去的日子里,老人们为我们社会的进步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为我们的家庭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付出了他们的一切……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进一步倡导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尤其显得必要。有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亿,占全国人口的1/4。
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尊重孝敬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青少年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
1.主动关心问候:周末在家里,早晚要向长辈问安;长辈外出或下班也要问候。每逢过节向长辈问候祝福。
2.听从父母教诲:孝敬长辈,就应该听从长辈的正确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和父母商量,应讲道理。
3.关心父母健康:长辈生病后要主动关心、体贴长辈的病痛,在讲话的态度、语调、方式上都要比平时更为亲切和蔼,尽可能在精神上消除长辈的痛苦和不安。
4.理解长辈: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人因为年纪大,说话比较啰嗦,有些事情翻来覆去要说好几遍,我们应该充分理解这种生理现象,而不该表示厌烦嫌老人啰嗦,也不能粗暴地打断老人的絮语,更不能对他们的唠叨不理不睬。
5.参与家务劳动:要主动做家务。不应光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要强调“家里的事情主动干”。
6.照顾长辈注意态度:老人年岁大了,走动不便,我们要给予特殊的照顾给他们盛饭挟菜,在他们走动时予以搀扶,有空时陪他们说话解闷,买他们爱吃的食品。孝顺体贴,要言辞温婉,不顶撞长辈,遇事与长辈商量,即使受了委屈也要心平气和地解释,而不能与长辈为敌。
岁岁重阳,在这秋风飒爽的季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老有所乐!
谢谢大家!
第二篇:重阳节国旗下讲话
同学们,在家里,最疼爱我们的除了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有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可属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是哪一个节日呢?(重阳节)对了,就是重阳节,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还刚刚学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呢。题目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一起来背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同学们知道吗,重阳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以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同学们,明天就是重阳节了,平时都是爷爷奶奶不辞辛苦地关心着大家,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我们又应该为家里的老人做点什么呢?我先来采访几位同学。①爷爷奶奶累了,可以用自己的小手给他们轻轻地捶一捶;②用自己的零用钱给他们买些他们都喜欢而又舍不得买的东西;③为他们叠一下被子、倒一杯水、④和他们聊聊天讲一讲你在学校里边见到的趣事等等⑤唱一支好听的歌,或者画一幅漂亮的画送给他们。
这几个同学的主意都不错,希望同学们好好计划计划,在重阳节那一天为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上一份充满爱心的礼物。我想,他们一定会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欣慰。同学们,愿意这样去做吗?好,不过我还想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这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们的乖孩子。所以,今天,我在庄严的国旗下向大家倡议: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爱护我们的爷爷奶奶,让身边所有的爷爷奶奶们能够天天感受到这份爱的温暖,最后,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们都健康长寿,快乐每一天!
第三篇:国旗下讲话——重阳节
国旗下教育——重阳节
尊敬的老师、同学,大家好:
今天是中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
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演变至今,许多习俗已经不再,但是尊敬老人这一传统却流传了下来,因此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敬老爱老的活动,来纪念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些好事,可以在这个周末和父母一起带上一些礼物拜访他们,也可以关心一些社区中的孤老,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
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作为北京路小学的学生,我们应该发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在重阳节这天,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时,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关心照顾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时向社会的爷爷、奶奶伸出关爱、帮扶之手。
当然,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安慰。因此,我提议,请每一位少先队员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从现在做起,都能尊老、爱老。在天高云淡、秋风飒爽的季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让敬老、尊老之风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个座,遇到老人过马路主动搀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对老人多些文明礼貌,多些宽容体贴„„让我们的老人感受到温暖、幸福,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阳光,永远是春天!
愿所有老人都过上和我们一样幸福的生活!
我的九九重阳节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
第四篇:国旗下讲话--重阳节
感悟重阳文化,传承敬老美德
金秋,到处是黄澄澄的金子般的颜色。金秋,是收获的季节;金秋,是令人神驰心往的季节,她处处充满喜悦;金秋,也是充满厚重的传统文化的季节……中秋佳节刚去,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来临了!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老人不但哺育了我们成长,更是人类智慧的保有者,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每个人都会经历天真浪漫的童年,朝气蓬勃的青年,成熟稳重的壮年,和白发苍苍的老年,所以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们咿呀学步的时候,老人为我们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我们唯有孝顺他们、关爱他们才能报答他们的恩情。
重阳佳节最美是尊老、敬老,学会感恩!无须多言,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长爱老。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听他们的话,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爸爸、妈妈,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乘公交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位;过马路时,搀扶老人从斑马线上安全通过;有时间陪老人散散步,说说话,多跟他们交流、沟通,让他们高兴,开心,只要我们用心,他们一定会有快乐、幸福的晚年。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重阳节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我们中华民族古往今来有无数个尊老敬老的感人事迹,今天我们要继尊老敬老,让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第五篇:重阳节国旗下讲话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高三二班的李家明。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金色九月,浓浓深情,在这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我们常说九九重阳,其实早在《易经》中,就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于是就有了“重阳”。自战国时期起,古人就已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而在我国这样一个重礼仪、懂孝悌的传统大国中,尊老、敬老更是我们孜孜不倦去追求的道义。其实重阳节,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有着很多不同的习俗。在古代,人们习惯在重阳节那天,到山上去采茱萸,驱邪避难,祝福亲友。在现在,我们会在重阳节这一天,带家里的老人去秋游赏景,登山远眺,寓意万寿无疆。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志愿者团队到敬老院帮助老人做事、给他们带来欢笑与陪伴。
当然,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人,尊老、敬老对我们来说,应该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家里,我们应该用“家长”的心态去和我们的爷爷奶奶们相处,用他们教我们吃饭、走路的耐心对待他们。在社会上,我们要礼让老人,为出行不便的爷爷奶奶让座、为遇到困难的老人解决问题,这都是我们信手拈来的小事儿,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细节。
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社会,我们正处于生命的旺盛期,我们当关照弱者,关照弱者,在全世界都意味着文明。幼是弱,老是由强变弱。而我们也终将老去,幼者将由弱变强。人之敬老,意味着人不短视,暗含着对自己老去得到尊重的一份期待。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轮回,从呱呱坠地、到白发苍苍,我们现在仍不能体会老去的失落与感慨。俗语说,花无重开日,人无重生时,对于正值青春的我们、处于应该奋斗年纪的我们来说,劲力一博、不负青春,才是最美的模样,也是不让将来老去的我们,满是遗憾的唯一出路。
新时代,新气象,再出发。我们定将一改社会上那些不尊老、爱老的恶劣行为,让老人在这个充满魅力的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也能得到来自大家的关爱与尊敬。岁岁重阳,重阳岁岁,在这秋风飒爽的季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老有所乐!
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