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血液检验复习指导:纤维蛋白肽A(FPA)测定简介
放射免疫法测定FPA<2~3μg/L.【临床意义】
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α(A)链的精16和甘17之间的肽链裂解,释放出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纤维蛋白肽A(FPA)。临床上多种疾病,如静脉血栓形成、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脑栓塞、肺转移癌、膀胱癌、胃癌、主动脉瘤、急性脑血管意外、血栓性微血管病、心肌梗塞、肾性高血压、尿毒症、急性感染、蜂窝组织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妊娠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常出现FPA水平的升高。由于FPA是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强度的直接反应,所以通过该指标就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处于血栓前状态或DIC状态,该实验对DIC诊断具有特异性。同时该实验对抗凝治疗有监护作用。
第二篇:【江苏专用】201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方案:第三十单元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定量测定(含解析)(xiexiebang推荐)
第三十单元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定量测定
基础热身
1.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图K30-
12.[2012·莆田质检] 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通入适量O2后点燃
B.焰色反应实验前,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铂丝
C.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D.用洗净后未干燥的锥形瓶进行中和滴定实验
3.[2012·广州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
B.分液操作中,将下层液体放入一烧杯后,再将上层液体继续放入另一烧杯中
C.蒸发KNO3溶液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即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剩余的水分,获取KNO3晶体
D.蒸馏操作中,温度计水银球部位要插入液面下且不接触蒸馏烧瓶壁
4.[2012·浙江十二校联考] 将空气缓慢通过如图K30-2所示装置后,在试管中收集到少量稀有气体。空气在通过a~d装置时,依次除去的气体是()
图K30-
2A.O2、N2、H2O、CO2B.CO2、H2O、O2、N
2C.H2O、CO2、N2、O2D.N2、O2、CO2、H2O
5.实验室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现有的NaCl晶体混有少量Na2SO4和(NH4)2CO3,请设计实验除去杂质,并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NH4)2CO3用加热好还是加强碱后再进行加热好?
你选择的是________,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NH4)2CO3已除尽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SO24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2-SO4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6.[2012·南昌模拟] 下列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可行的是()
A.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鉴别两瓶无色溶液:Na2SO4和NaCl
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
2C.NO比空气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可用萃取、分液再蒸馏的方法提取碘水中的碘
7.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 Na2SO4 AlCl
3②NaHCO3 Ba(OH)2 H2SO
4③盐酸 NaAlO2 NaHSO4
④Ca(OH)2 Na2CO3 BaCl
2A.①②B.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8.常温下,以下根据实验现象的推断,正确的是()
A.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白雾的气态氢化物,一定是氯化氢
B.溶于水能形成无色溶液的红棕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氮
C.某物质燃烧后的产物既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又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一定是碳氢化合物
D.灼烧某织物纤维,可闻到烧焦羽毛气味,说明该织物是棉织物
9.[2012·济南调研] 下列实验操作中,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激光笔鉴别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
B.用过量的KSCN溶液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C.通过灼热的镁粉,可以除去N2中的少量O2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分离Na2SO4和NaCl固体混合物
10.根据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2SO3试样――→――→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结论:此Na2SO3试样已变质
B.稀硫酸――→产生气泡的速率较慢
结论:CuSO4对此反应有催化作用
打开瓶盖纯锌粒滴入CuSO4溶液溶解硝酸钡溶液稀稍酸――→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加快 C.某溶液――→瓶口产生白雾玻璃棒靠近瓶口――→瓶口产生白烟
结论:此溶液一定为浓盐酸
D.无色试液――→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原无色试液中可能含有CO2
3+++++++--11.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Fe3、Cl、I、--2-NO3、CO23、SO4中的几种。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填写表中空白:
足量盐酸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用蘸有浓氨水的(3)写出②④⑤三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2·徐州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步骤与操作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的少量钙、铁、铝三种元素。(已知草酸钙是一种白色沉淀)。
图K30-
3已知Ca、Al、Fe完全形成相应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调节pH至6~7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X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剂A为________。
挑战自我13.工业上为了测定硫铁矿中硫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K30-4装置。2+2+3+
图K30-
4实验时有如下操作:
A.将硬质玻璃管中的硫铁矿样品加热到800~850 ℃,产物用300 mL饱和碘水吸收,发生的反应是:I2+SO2+2H2O===2HI+H2SO4
B.称取研细的硫铁矿样品,并将其小心地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C.按照如图K30-4所示装置连接全部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以1 L/min的速率鼓入空气
-E.取出20.00 mL溶液,用标准0.2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
F.吸收液用CCl4萃取,分离得到上层无色溶液
试回答:
(1)操作F所用主要仪器是________,应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上”或“下”)层溶液进行后续实验。
(2)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装置①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E滴定时应选用________作指示剂,可以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来判断滴定已经达到终点。
(5)假定硫铁矿中的硫在操作A中已全部转化为SO2,并且被饱和碘水完全吸收。实验时,称得硫铁矿样品的质量为1.8 g,滴定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确的。存在明显错误的滴定操作为________,试分析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条即可)。则硫铁矿样品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本方案设计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影响了测定结果(不属于操作失误),你认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种即可)。
1.D [解析] A为萃取装置,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可用于分离易升华的物质(如I2);C为过滤装置,用于分离液体与固体;D装置中温度计测量的是反应混合液的温度,不是蒸馏装置。
2.D [解析] A错,CO2有含有的少量CO通入O2不会燃烧;B错,用稀盐酸洗净并灼烧铂丝;C错,新制氯水使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正确,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没有干燥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3.C [解析] A不能搅拌,B中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端口倒出,D中温度计水银球部位应位于支管口处。
4.B [解析] 氢氧化钠显碱性,吸收二氧化碳,带出水蒸气,浓硫酸吸收水分,铜除去氧气,镁粉除去氮气。
5.(1)加热好 因加热操作简单,节省试剂,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将残留物溶于水后加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2)先加入过量BaCl2溶液,再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后,滤液中加入盐酸 取加入BaCl2后的上层清液,再滴入少量BaCl2,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 比较NaCl和(NH4)2CO3的性质差异结合除杂的基本原则,不难得出加热好。判断
-(NH4)2CO3是否被除尽时,要注意只能用盐酸,否则会带来杂质。除去SO24是使用过量的BaCl2溶
液,接着又要用过量的Na2CO3溶液来除去过量的BaCl2(二者不能颠倒),最后用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
6.D [解析] A选项:两种溶液中都会生成白色沉淀。B选项:SO2和CO2都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选项: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
7.A [解析] ①中KOH和AlCl3互滴现象不同,另一种是Na2SO4,可以鉴别;②中H2SO4和NaHCO3生成气体,且二者和Ba(OH)2均生成白色沉淀,BaCO3遇H2SO4又能产生气体;③中盐酸、NaHSO4分别与NaAlO2反应的现象相同;④中Ca(OH)
2、BaCl2分别与Na2CO3反应现象相同,无法区分开Ca(OH)2与BaCl2。
8.B [解析] A项中凡是容易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都能形成白雾,比如氨气;C项中只能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既可能为碳氢化合物,也可能为碳氢氧化合物;D项中烧焦羽毛气味说明含有蛋白质,该织物为丝织物。
9.A [解析] 淀粉溶液属于胶体,有丁达尔现象,而蔗糖溶液不是胶体,无丁达尔现象,A
+正确;KSCN与Fe3作用生成可溶性物质,B错误;Mg在加热条件下也与N2发生反应,C错误;
Na2SO4和NaCl均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D错误。
-2-10.D [解析] Na2SO3即使不变质,SO23也会被稀HNO3氧化为SO4,A项错误;Zn+
CuSO4===ZnSO4+Cu,置换出的铜与锌构成Cu—Zn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B项错误;浓HNO
3--的现象也是如此,C项错误;含有HCO3、CO23时均会产生此现象,D项正确。
--3+2+3+2-11.(1)①CO23 ②Fe、NO3 ③Mg、Al ⑤SO
4-++(2)I、NH4、Ba
2--(3)②Cl2+2I===2Cl+I2
④NH4+OH=====NH3↑+H2O
+-⑤Ba2+CO23===BaCO3↓
+-[解析] ①溶液呈强酸性肯定有H,故肯定不含有CO23;②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一定含有I,故肯定不含有Fe3、NO3;③在滴入NaOH溶液过程中
++和滴加完毕后,均无沉淀产生,肯定不含有Mg2、Al3;④将③的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使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放出,肯定含有NH4;⑤向③的部分碱性溶液中加碳酸钠溶液,有白色
+-2+沉淀产生,肯定含有Ba2,则肯定不含有SO24。综上所述,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Ba、I
-+--3+2+3+2-、NH4;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O23、Fe、NO3、Mg、Al、SO4;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
++-是K、Na、Cl。
12.(1)使茶叶中的钙、铁、铝元素转化为离子
++(2)使Fe3、Al3转化为沉淀
(3)Al(OH)
3、Fe(OH)
3+-(4)Ca2+C2O24===CaC2O4↓ +-△
(5)硫氰化钾溶液(KSCN)
+++[解析] 由工艺流程可知:茶叶灰加盐酸溶解过滤后得到含Al3、Fe3、Ca2的溶液,用浓氨水
+调至pH至6~7时,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判断沉淀X为Fe(OH)3和Al(OH)3,而滤液中的Ca2与
-C2O24结合生成CaC2O4沉淀。
13.(1)分液漏斗 上
(2)CBDAFE
(3)除去空气中的SO2和其他还原性气体
(4)酚酞(或甲基橙)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5)第一次 滴定前滴定管的胶管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或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26.7%
(6)在溶液中I2将SO2氧化的同时,未反应完的O2也能将其氧化而被吸收
[解析] 由实验装置图看出,本实验的原理为用碘水吸收黄铁矿样品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再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混酸的量,由此求出二氧化硫的量,进一步求出黄铁矿中硫的含量。在实验中为了防止空气中还原性气体以及水蒸气的干扰,在鼓入空气前应先使空气一次通过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盛碱石灰的干燥管;此外,滴定时还要排除没反应的碘单质的影响,应先将其萃取并除去,故实验的先后顺序为:CBDAFE。本实验的设计还有一个较明显的干扰因素就是氧气也可将碘单质氧化。
(5)从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上看,第一次与其他两次存在较大差值,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较多,故第一次可能存在操作错误,为离群数据,只能采用第二次和第三次滴定的数据,故标准碱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19.98 mL+20.02 mLVNaOH==20.00 mL。2
+-根据I2+SO2+2H2O===2HI+H2SO4,得S~SO2~4H~4OH
w(S)=
1300 mL----0.200 0 mol·L1×20.00 mL×103 L·mL1×32 g·mol1420 mL100%=26.7% 1.8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