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应用型大学创建之路——工学交替(汪金锋)_20140513094032_6299
浅议应用型大学创建之路——工学交替
汪金锋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1700
摘 要:工学交替是发展应用型大学的必然之路。与传统的实习不同,工学交替在关注的侧重点、安排的时间、学习内容方面都不一样。本文将从工学交替的概念、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工学交替;校企合作;职业素质
一、工学交替概念辨析
工学交替与传统实习最大的不同在于工学交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传统的实习侧重于工作经验的获得。两者前提假设不同,实习前提假设是理论知识已获得,通过一定的实习来运用知识,而工学交替侧重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知识。在形式方面两者也有很大不同。比如时间的安排上,实习的安排一般是在专业课学习完毕,临近毕业时,而工学交替则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交替。最后,工学交替培养的内容除了专业以外,更加注重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等等。
二、工学交替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必经之路
1、打破封闭式教育的缺陷,真正做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闭门办学,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类型及培养方式较为单一,导致专业设置不对口,学生的无法顺利就业,甚至有些学生在学业完成之时已经被社会淘汰,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而工学交替则可以实现真正的与市场无缝对接,依据市场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及技能培训。
2、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学校是一个典型的非盈利性机构,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了政府的大力扶持,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入,政府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教育的发展更是不能单纯依靠政府,因此大力借助第三方的资源,尤其是企业的资源才是未来教育的根本出路,因此工学交替将能较好的实现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雄厚的财力支持以及学校的人力资本从而实现双赢。
3、直接为企业培养人才,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是学校、学生、企业三方互利共赢的一种培养模式。首先,企业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不断观察、选择、培养适合自己的优质员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对于学生而言,工学交替不仅是一次学习的过程,还是一次择业的过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了掌握了某个企业的运作程序,了解了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自己是否具备在这一行业发展的条件等等,对将来的择业有着很大的帮助。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正与上文所述,工学交替培养的目标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的定位的不同,工学交替培养的人才已经不是传统的精英人才,而是懂得高新技术的劳动者,他们不仅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素质,养成优良的职业素质,从而深受市场的欢迎。
三、现有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利益共享机制不健全,企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纵观现在的校企合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选择与学校合作仅仅是为了能从学校获得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未能将校企合作当成是一次根本性的创新和改革,未能像德国日本那样把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当成一种很高的责任来看待。一方面很多学生仅仅把在企业的实习当成一个纯粹的学习过程,没有长期发展的打算,两者之间不能形成一个长期共同愿景。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仍然片面强调课程体系的学科性和逻辑性,一味追求教学的学术性,忽视了职业性,职业教育和传统教育趋同,比如很多院校开设的课程或专业过于理论化,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工学交替培养企业,其直接后果是学经济、金
融类的学生去做销售。
2、学生对短期的工学交替敷衍了事
学生对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认识存在以下两种典型的错误认识。其
一、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其具体表现是学生满怀期望参与企业实践,希望能获得成功的经验,学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大干一场,当枯燥单调的实习开始后,他们会表现的烦躁、灰心丧气。其二,有些同学一开始就对外出实习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短期的学习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其具体表现为工作不认真,无故缺勤;抱怨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领导同事不关心。
3、工学交替的管理存在重大的安全漏洞
工学交替与传统教学不同,学生是出校学习,此时学生角色就发生的变化,他从一个单纯的学习者变成了半个工作者,此时企业和学校均不愿意承担对学生的监管工作,一旦学生在企业出了问题,学校和企业就会相互踢皮球,究竟应该如何解决校外实习的管理问题也成为阻碍工学交替顺利进行的一大阻力。
4、工学交替过程中的双师型队伍建设较为困难
工学交替自始至终强调的是学习,而面临的问题确是企业不乏熟练的技术工人,但均学历不高,无法将自己的知识归纳总结和升华。;另一方面学校的老师虽有很强的学术背景但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因此工学交替过程中学术的学习指导问题其实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
四、强化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
1、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积极鼓励企业承担教育责任
在日本,家族制企业承担了60%以上的工学交替的费用,在德国每年企业承担的校企合作费用达到400亿马克,是政府财政拨款的8倍。企这些企业之所以愿意承担校企合作费用,除了看到校企合作对培养高等职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外,还与这些国家完善的校企合作利益共享机制有关。高职院校为企业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在推进产学合作教育过程中,职业院校可以利用人才集中、技术集中的优势,协助企业进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客户培训,人才引进、产品开发方面提供
长效的支持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刺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中来。
2、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提高学生参与的激情
工学交替既然是学习就应该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因此如何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考试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那么应该如何来衡量工学交替的学习效果,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显得尤为重要。现行较为合理的做法是学生学习的成绩评定主要是企业和学校两块共同进行评定,评定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和效益挂钩的。
3、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减少企业的后顾之忧
企业在整个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犹豫的状态,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企业要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尤其是一个企业进入大量的实习生时如何确保学生的安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面对此难题,企业的选择一般是要么少招人,要么不招人。因此学习在推进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的顾虑,应该积极承担起对学生的安全监管工作,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在学生中间选拔优秀学生干部进行自我管理,甚至下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4、大力进行双师团队建设,强化专业匹配
正如前文提到的,双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工学交替的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问题的解决如否之间关系工学交替的学习效果。为解决这一难题,常见的措施有,在企业引进高学历高技能的优秀人才担任工学交替的指导教师,当然这样的方式成本大且符合条件的人才储备少。第二种方法就是下派学校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回炉学习,一来学习技术技能,同时还能担负起学生的安全监管工作,一举两得。
第二篇: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合肥学院十年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中国教育报
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
——合肥学院十年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
2014-04-16中国教育报
从2003年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合肥学院砥砺十年,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成功转型突围。
曾经,安徽省一些大企业的董事会做出过决议,合肥联合大学(合肥学院的前身)的学生一概不要,这是合肥学院人心中永远的痛。如今,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科大讯飞,点名要合肥学院的学生,近几年累计录用了100多名毕业生。学校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全国著名建筑装饰企业录用。
曾经,合肥学院的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能拿个省级奖项已属不易。如今,与一流大学的学生同台竞技,他们照样摘金夺银: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电子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一等奖、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特等奖„„近3年,该校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39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以上奖项就有40项。
是什么让合肥学院这样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从2003年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合肥学院砥砺十年,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成功转型突围。
瞄准德国经验找准办学定位
应用型大学建设必须系统设计
在合肥学院的发展道路上,一直有一个模仿、学习乃至追赶的目标——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
早在1985年,中德两国决定开展政府间合作,按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模式在中国开展应用型大学建设。或许是因为白纸上更容易作画,合肥联合大学这所1980年才由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创建的学校,居然被德国人选中,成为安徽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协议共建的对象,与德国5所应用科学大学开展合作。一穷二白的合肥学院,就此踏上了应用技术型大学办学之旅。
共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德国下萨克森州无偿援助学校400万马克,帮学校建立了10个工程类专业实验室。更重要的是,学校先后派出近百位教师赴德国学习进修,近距离感受德式教育。他们成为后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中坚力量。
但是,影响远不止于此。
2002年,以合肥联大为主体,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与合肥联大合并组建合肥学院。新学校、新起点,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这成为学校上下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那个时候,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都面临办学趋同化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都向重点大学看齐,抓重点学科建设,办研究生教育。我们就想,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合作这么多年,能不能借鉴他们的办学经验,办出自己的特色?我们开始思考、总结。”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说。思考的结果,2003年学校提出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
“我们发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主要服务周边200公里以内的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这和我们的理念显然不同。我们把它叫作地方性。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路径显著区别于普通院校,强调理论与实用维度,有系统和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真题真做,到一线就能干,我们把它叫作应用型。至于国际化,不仅仅指交流规模,更重要的是研究、提炼国际上一些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关键要素为我所用。”蔡敬民如此解释。
新的办学定位在学校内外引起不小争议。有人讲,大家都放眼全国,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给包起来?有人讲,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哪儿来的条件国际化?直到2009年12月,学校接受教育部专家组调研时,一位重点大学的校长还问蔡敬民:“研究型大学提国际化,你们怎么也提国际化?”
于是,蔡敬民不得不在不同的场合,多次阐释他自己的理解:“地方性、国际化,强调的都是一种开放性,都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大学建设这个目标。开放办学,就是要在服务地方中谋求发展,在国际比较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搁置争议,埋头做事,看准了的路,就坚定地走下去。这是合肥学院的处理方式。
很多人认为,应用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这样的理解其实是不全面的。“真正的应用型大学建设,一定要围绕学生这个核心,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与改革。要建立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蔡敬民说。
一场艰难却大刀阔斧的改革,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模块化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把“教师要讲什么”变成“学生能干什么”
万事开头难!应用型大学建设,从哪里破题?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强调理论应用与实用的维度,要求学生到一线就能干。“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蔡敬民说。
服务于这一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从2005年开始,合肥学院开始研究制定体现应用型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各个院系纷纷行动起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到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能力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案设计,把每一项能力转化成一个个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是围绕特定主题的教学单元,可能是一门课或一门实验,也可能是几门课或几门实验的整合。这就成了合肥学院围绕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而大规模开展的模块化教学改革。
计算机系主任袁暋和她的团队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原课程体系的不足,走访了大量IT企业用人单位,了解企业需要合肥学院的学生去做什么,确定企业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最后概括出软件工程专业的7项核心能力及39项子能力,在此基础上重新编排构建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块,把企业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融合到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中去,一个或若干个模块可培养学生必需的一项能力,并且4年的模块教学过程中都是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完成的。学生通过对这些规定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上手。
生物工程专业原来的基础微生物学基础性强,缺乏专业针对性,与其他基础课部分内容重复,应用性薄弱。生物系葛春梅教授介绍,改革后的“微生物学”弱化了微生物遗传、微生物基因工程、微生物生态、传染与免疫等内容,强化了微生物生理,增加了工业微生物应用,强化实验操作训练,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是模块化教学的一大特色。过去,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分别学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两门课程后,还达不到应具备的设计电子线路的能力。但把两门课整合成现代电子技术模块后,担任该模块教学的谭敏教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指导学生基于每个理论知识点进行实验模块设计,形成小产品。随着理论学习的深入,设计的小产品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电子产品,这样,学生的电子线路设计能力就培养出来了。已经从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张悦龙,在校期间带领团队设计的“宽带直流放大器”,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模块化学习让我在校就掌握了设计电子产品的能力,到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张悦龙说。
模块化教学还给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和自主学习留下空间。各专业在设计课程模块时,在每个大模块下还设计了若干个子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子模块。电子信息专业就把过去的电子信号处理、电子测量、DSP技术3门课程的相关内容整合成信息处理、检测、现代电子技术设计3个子模块,学生只要选择一个模块完成学习量即可,既突出兴趣和爱好,也容易学精、学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软件工程模块共84个学时,自主学习时间为32个学时,学生可以制作模型、设计课题,自主学习的任务大大增加。
“模块化教学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各门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格局,在内容上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把‘教师要讲什么’变成了‘学生能干什么’。”合肥学院院长张文兵说。
把学科导向变成专业导向
一切围绕学生的培养配置资源
在合肥学院的产学研合作大楼,有一家合大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公司看上去不起眼,却拥有80多项国家标准的环境检测权。这个由学校出场地、社会投资建设的企业,既面向社会经营,同时也是一个“嵌入式”实验室。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这里做实验,所用的标本都是真实的送检样品,实验环节就是真实的检测环节,实验结果也是最终的检测结果。
据合肥学院服务地方办公室主任董强介绍,当初成立这家企业,不少人不理解。现在看来,不仅学校省下了一笔购买实验设备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得到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双重指导。经过“真刀实枪”的实践,学生可以“零适应期”走上工作岗位。
不管是校内资源,还是校外资源;不管是政府资源还是社会资源,一定要服务于学生的培养,一定要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是合肥学院统筹各种资源配置的准则。
这些年,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跟着综合性大学狠抓学科建设,合肥学院却提出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为什么?合肥学院副院长陈啸说,应用型高校应当以专业统筹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以及所有条件。“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龙头,就抓住了人才调配、资源调配和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控制这个核心。”
如何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龙头?合肥学院立足“地方性”的办学定位,根据合肥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重大发展战略布局,及时瞄准合肥市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与合肥市的产业布局深度互动,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
在合肥学院的校园周边,就是全国最大家用电器生产基地,全国每三台家用电器,就有一台产自这里。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和动画等专业。2010年,合肥市启动轨道交通建设,学校立即引进人才,组织教学资源,成功申报交通工程专业并顺利招生。随着合肥市国际会展蓬勃发展和国际机场的落成,学校又设置了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并拟设空乘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这些年,合肥市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与德、日、韩的企业合作不断扩大,针对这一需求,学校及时开设德语、日语等专业,培养了大量地方急需的高水平、实用型人才。据统计,合肥学院毕业生每年60%左右在合肥就业,80%左右在安徽就业。2013年毕业生,有1620人在合肥市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6.92%,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的人数就达1050人。
借助企业资源,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是合肥学院的又一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0年首批获得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项目以后,实行了校企联合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企业阶段培养方案”,并建立了一个集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系统集成、认证考试为一体的软件工程能力实训平台。企业从大一至大三渐进进入课堂,与学校教师共同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学生大四进入企业,校企共同培养,在真正的企业工程环境下,培养作为未来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工程应用能力。
已经被科大讯飞录取的计科系2009级毕业班的庄纪军说:“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有机会到企业边实践边学习,在企业、学校老师的双重指导下,让我在真实工作中收获,让我有机会把学校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让我更能提前适应工作。”
如果说地方性的定位让合肥学院站得更稳,那么国际化的定位则让合肥学院走得更远。正因为拥有了“国际化”的“基因”,合肥学院得以站在巨人肩膀上跨越发展。
合肥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现代物流业兴起,学校充分利用中德合作的优势,成功申报安徽省第一个教育部审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物流管理专业,该专业同时获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简称DAAD)资助。合肥学院采取和德国国际交流学术委员会联办的方式,并得到德国物流协会支持,使德国物流协会合肥分会顺利落户学院。同时引进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课程,根据国情加以改造。去年,德国DAAD组织专家对这一专业进行了国际评估并给予很高评价,并给予25名学生40多万元的资助。
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在工业设计方面实力很强,曾主办第四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为办好工业设计专业,合肥学院和汉诺威师生连续13年每年做一次联合工业设计,吸引了三星、LG的首席设计师等参与,成为人才培养的优质平台。去年联合设计中,合肥学院学生设计的老人助力车,赞助企业拿到欧洲市场,几个月赚了500万欧元。2009届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王红丽获国际知名的创意设计大奖“红点奖”。这些合作极大提升了合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实力。正是看中这一点,荣事达电子集团总经理夏俊生主动找上门来,把小家电设计中心设在合肥学院。
多年来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深层次合作,让合肥学院受益匪浅。学校现有的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均是在国际合作基础上孵育发展而来的。2010年,学校与德国高校共建的“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正式成立并对外招生。学校还先后与国外12所高校合作承担了欧盟亚洲链、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等9个项目。
改到难处是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应用能力培养是关键
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师。
应用型大学建设,教师队伍是关键。一方面,他们要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行业实践知识;另一方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背景,博士毕业后必须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才能任教。我们做不到这点。青年教师比例过高、教学能力不足,专业课教师缺乏实践背景,产学研合作能力不足,这是众多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所以我们就想出各种办法,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蔡敬民说。
化工系胡科研老师,有10多年企业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经验。来到合肥学院后,胡科研把企业化管理和培训模式带进化工工程师之家。在这里,胡科研培训学生1000多人,组队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并获得省级以上奖20多项,去年还捧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
胡科研是学校为了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引进的人才。这些年,合肥学院实施“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像胡科研这样具有企业经历和工程经验的教师,目前已引进高层次人才75名,他们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校企深度合作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条重要路径。学校实施“应用能力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个任期内必须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通过“双进双培”让学校实践就业基地进企业,企业研发中心进校园,校企共同打造应用型师资。目前,合肥学院与企业共建的实践基地有191个,“嵌入式”实验室3个,工程中心5个。合肥学院通过实施校企双方“双聘双挂”的举措,把企业工程师请到学校聘为教授,让学校教师走进企业担任兼职工程师;让教师到企业挂职,企业高级人才到学校挂职,以此打造“双能型”师资,培养实践教学能力。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历、行业背景、工程背景和经过行业培训的将近六成。
在合肥学院主教学楼9层,全国最大的建筑装饰公司之一——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的设计研发中心就在这里。这里有企业投资的最先进的设备,专业教学的很多实践环节都在这里完成,学生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来做设计训练,而且还有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走进设计室,记者看到老师和一批学生正专心致志地为公司新接的项目做局部设计。“在这里教师既教学也担任企业工程师,企业工程师同时也是学生的导师,公司最多的员工是学生。”艺术设计系主任谢海涛说。据深装合大公司总经理胡北南介绍,去年公司投资了100万元分批培训师生。
利用国际合作优势,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是合肥学院的又一利器。除了多年来大量选派教师赴国外学习,合肥学院还积极引进国外智力资源。霍恩教授是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汉诺威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2007年曾被安徽省教育厅聘任为合肥学院副院长,成为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位“洋院长”。他积极推动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等高校与合肥学院的合作,2009年11月,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霍恩教授兼任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德方副院长及德方总协调人、工业设计专业协调人。近年来,合肥学院聘请了类似霍恩这样的外国专家70多人次,他们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带动了一大批教师的成长。
应用型大学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十年探索,合肥学院做的远不止这些。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校开设了专业导论课,增加了认知学习小学期,实行N+2(N指过程考核成绩,2指期末考试和课堂笔记)学业考核制度改革,还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大规模改造第二课堂。
为了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创新实验室管理“少台套、大循环”的模式;坚持学生毕业论文“真题真做”;邀请一批实力企业在校内建立“嵌入式”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建立了近200个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
为了构建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学校制定涵盖课程、教学、实验、实践、毕业论文等方面的一系列质量评价标准,强化对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教学主要环节的全程监控。
经过十年发展,合肥学院已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3所试点学校之一,国家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大学之一,中德共建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
十年改革,十年探索。合肥学院用闪亮的“成绩单”证明,应用型大学之路越走越宽广!(本报记者 周飞 储召生 俞路石 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