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
体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可以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展现了人类的力量、智慧、自身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句老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活动四肢、强壮肌肉,增加肺活量;运动,能亲密接触大自然,自由呼吸新鲜空气,让大脑清醒;运动,能振作精神、增强自信,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在运动场上,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观念都会在有限的时空里发生碰撞,而体育精神所强调的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理念,就是要对文化之间的冲突进行无声的调和,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精神氛围。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过一句话,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体育拥有改变人生轨迹的力量。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说过这样一句话:“体育是教育的载体”。这句话让我们耳目一新,体育不仅能给人以健康的体魄,同时还能使人悟出很多做人的道理。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活动,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它的多文化功能在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不同民族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培育热爱祖国、公平竞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其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文明友善、团结互助的体现;是社会经济繁荣、崇德尚礼的深化;是国家法制健全、教育完善的彰显。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地一份子,在传递社会文明,弘扬国民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在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国民教育全过程,并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不仅引领着前沿科技的进步,也带动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升,更是能促进国家教育的健全和中国梦的实现。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完善大学生自我修养、促进个人发展,亦能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具有神奇的力量,历史上有不少例子。比如1970 年,为了观看贝利的表演赛,尼日利亚政府军和反对派军队停火48 小时;2006 年,巴勒斯坦武装向以色列呼吁“世界杯期间停火”。另一个故事是:几天前一群乌克兰士兵欲夺回被俄军占领的基地未果,后来就在俄军的军车旁淡定地踢起了足球。但在记者看来,体育的力量并不局限于比赛的观赏性或娱乐性。体育的力量首先在于,它是一种地球人共同的语言,这种“共通性”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平台,为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机会。其次,体育运动蕴含了人类一些最美好的精神追求。从残疾人运动员身上,我们看到对艰难命运的不屈抗争;从对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中,我们体会到对自己的鞭策和不息的奋进。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或体育英雄是对青少年最有效的影响力之一,而青少年的成长关乎未来。
体育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它所折射出来的那种精神正能量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核心要素,也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爱体育,爱运动,用体育精神彰显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教案篇一:
体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 篮球模块教学中的渗透个案
党的十八大从战略高度,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体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不完善的教育是培养不出合格人才的。体育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它的育人价值是任何一个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有趣的是,我们现在经常讲“以人为本”,其实“人”和“本”加起来就是“体”,既是“身体”的“体”,又是“体育”的“体”,这也许是我们的祖先创造汉字时体现出的一种超前智慧,体育就是最大的以人为本。身不强,民何强?民不强,国何强?一个身体羸弱的民族是难以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毛泽东同志早在1917年《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指出:“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德智皆寄于体。无体则无德智也。”“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讲“完善人格,首为体育”“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以上不仅阐述了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而且也论述了体育与德育、智育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总结。体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展现了人类的力量、智慧、自身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总结了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证明在春秋以前已经有了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教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以健身为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健了民族的体魄,铸就了民族的灵魂,塑造了民族的性格。
体育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体育的多文化功能在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不同民族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培育热爱祖国、公平竞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十分丰富,要把《体育与健康》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体育与健康》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受到教育。因此,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育人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下面是笔者在华阳中学高一《体育与健康》教学育心“三维七段”篮球模块教学中的几个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案例,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利用名人效应为切入点,(1998年NBA总决赛中的最后一秒,飞人乔丹用跨步急停摆脱防守队员果断跳投,再一次夺得了冠军)及说明运球急停跳投动作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与意义,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行科学思想方法教育。
二、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言传身教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中,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讲解清楚、用语规范、言行一致,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而体育教师更应以健康、富有朝气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学生,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规范的行为举止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如:①规范语言,即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②规范动作,即动作正确、熟练并优美;③规范板书,即字迹工整、格式正确;④规范仪表,即衣着符合运动的特点;⑤规范行为,即举止大方、处事得体;⑥规范环境,即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
2.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配合十分重要,这不仅体现在共同研究教学内容上,而且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如教师可以通过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来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改“把真理交给孩子”为“带领孩子去寻找真理”
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带领孩子去寻找真理”,就是真正把未成年人放在教育的主动者的地位;真正实现未成年人的积极主动探索状态;真正改变主流价值观念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积极灌输自说自话、被教育者消极接受不激不动的状况。在教学手段的设计上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球性内容安排运球急停急起与抛接球练习,为主教材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主教材急停与跳起的衔接练习中,设计了从抛球到运球一次到运球多次的练习;在运球跨步急停跳投练习中,设计了从近距离到远距离的练习。
四、人的发展角度去确立教育目标,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需求之中。检讨和反思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会发现,多年来我们习惯于把正确的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理念和思想传递、灌输给青少年。并在不自觉中从整体事业的视角,把青少年作为传输先进价值体系过程中的一个被动的客体,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与青少年自身社会性发展的需求相脱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大的、抽象的、理论性的、与孩子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甚至是相对较为空洞的观点、理论转化为孩子们切实需要、乐意接受、能够理解的东西。这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整体教育观念和价值的思考和转变。其核心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成长发展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青少年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在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围绕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兴趣”—“梦想”—“自信”—“毅力”—“超越”—“收获”为主线贯穿全课,使得整个课堂氛围愉悦,学生充满活力,从而进一步的促进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
五、价值观念、行为能力、道德情感三位一体,化“强制性的观点灌输和行为制约”为“全面的人生发展辅导”。采用分层教学法,在主教材的最后一个练习中,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选择练习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六、采用竞赛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活跃课堂气氛,在副教材的安排中,通过砸篮板球接力赛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目的一是能有效培育人的“公平竞争”精神。即所有的参赛者必须遵守规则,不分种族,不分意识形态,不分宗教信仰,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逾越和凌驾于规则之上。这种精神,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育是竞争,是在公平之下的竞争,是在规则范畴之内的竞争。任何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不讲诚信,不守规则的行为,都与公平竞争的精神相违背,必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二是能有效培养人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一个成功的团队没有失败者,相反,一个失败的团队也不会有成功者。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每个人的作用都与全队的利益息息相关,每个人在接到接力棒的瞬间,在触到球的瞬间,即产生了责任,关乎着全队的胜负,略有闪失都会给全队带来影响,甚至导致失败。这种影响和失败是不可挽回的,规则是不会允许再去复制的。这就要求每一个队员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于律己,尽职尽责,绝不能因个人原因而导致全队的失利。棒球运动是集体球类项目中最具典型性的项目,全场比赛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要求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甚至为了全队的胜利而不惜牺牲自我。“牺牲打”一词就是棒球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专业术语之一,它是指队员在比赛场上为了全队的利益,为给同伴创造上垒或抢分的机会,采取触击球的打法(很容易被杀出局),实际上这种打法就意味着自己被杀出局。这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很难有这种实际的体验,这种团队精神,大局意识,自我牺牲的精神,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正是我们当下社会最需要的吗?这恐怕也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极力推崇这项运动的原因之一。
三是能有效培养人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品德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体现了人类意志力的能量。体育是需要付出的,是需要不断克服各种困难的,是需要不断应对挑战的,是需要不断战胜自我的,从而达到心智“苦”,筋骨“劳”,不断体验欢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使人的意志和信念得以培养,使人的道德和人格得以完善,使人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这样才能承担起“天降大任”。所以,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有效保持人的稳定情绪,愉悦心理,使人更豁达、更开朗、更乐观,对生活更积极、更热爱,对人更热情。很少听说体育院校的学生动辄因心理健康问题而自杀的现象,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四是能有效培养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有过体育经历的人都知道,体育是需要不断向新的高度和新的动作难度进行挑战的,当孩子们跳高时跳过一个高度之后,他立即就会提出下一个目标,征服下一个高度,而不会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一定会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自信心也会从中得到提升,想要实现最高最快最强就必须创新,如竞技运动中的跳水、体操、花样滑冰、雪上项目等按动作难度给起评分的项目,没有动作难度的不断创新,就没有竞争力,就没有生命力。因此,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提高动作的难度,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这也正是体育最大的魅力所在。
五是能有效培养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争光,这也是体育的最高境界。从女排五连冠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每一场比赛都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就是20世纪80年代女排五连冠后提出的,有人说体育是和平年代的战争,是一场波澜壮阔而又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且是短兵相接必须决出胜负的战争。战争结束后还要为胜利者升国旗、奏国歌,全场起立肃穆以待,运动员眼中饱含着激动的泪水,瞬间把祖国一词的涵义诠释得淋漓尽致。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过一句话,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体育拥有改变人生轨迹的力量。体育是素质教
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体育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它所折射出来的那种精神正能量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核心要素,也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附:高一篮球跨步运球急停跳投课时教学设计 篮球的故事
高一篮球跨步运球急停跳投
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水平:水平五
授课教师:张刚富 课型:新授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教案篇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龙源期刊网.cn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邓非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第02期
摘要:体育不仅能强健体魄、增长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对体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方法、渗透形式及渗透价值进行了探讨,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体育教学 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学科所包含的德育因素结合起来,可以使其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1.教师的言传身教
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教学中,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讲解清楚、用语规范、言行一致,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而体育教师更应以健康、富有朝气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学生,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规范的行为举止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如:①规范语言,即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②规范动作,即动作正确、熟练并优美;③规范板书,即字迹工整、格式正确;④规范仪表,即衣着符合运动的特点;⑤规范行为,即举止大方、处事得体;⑥规范环境,即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2.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配合十分重要,这不仅体现在共同研究教学内容上,而且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如教师可以通过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来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同时,教师还应为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环节中,除了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示范外,教师还需表扬和鼓励有进步的学生,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荣誉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热情转化成学习动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形式 1.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教案篇三:体育核心价值观论文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体育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体育的多文化功能在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不同民族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培育热爱祖国、公平竞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总结。体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展现了人类的力量、智慧、自身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总结了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证明在春秋以前已经有了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教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以健身为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健了民族的体魄,铸就了民族的灵魂,塑造了民族的性格。
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那么,如何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第一,要结合体育教学的性质和特点,融入思想道德教育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感情和作风,很容易自然地表现出来,教师也可以安排些室内教学活动,比如观看奥运会运动员代表国家比
赛的节目来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和国家观念,培养他们的爱党爱国的热情,进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素质和拼搏的精神;集体合作性是体育教学特点之二,这样,教师可以在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提倡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作,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二,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比如在进行器械体操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在球类教学时可以培养学生合作、遵纪守法、不骄不躁的优良品质。同时还可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渗透
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德。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严格开展队列练习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在上课之前,老师叫学生们搬运器械(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整理场地的同学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组织于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第四,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 由于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对培育时代精神有利的因素。因此,要利用各异的教学素材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品德教育。学习篮球、足球、排球、接力等项目,教师要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度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如果一个没有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人即使个人
技术再高,若不讲究集体配合,就会失去同伴创造的机会,也难以有所作为。让学生在战术配合的练习中体会集体主义的精髓和集体协作的力量。耐久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障碍跑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双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教师应很好结合这些教材的特点,渗透意志品质的教育。
第五,结合榜样的力量进行渗透
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学中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讲解清楚、用语规范、言行一致,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以健康、富有朝气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内容教育的目的。同时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配合十分重要。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不仅体现在共同研究教学内容上,而且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如教师可以通过师生间进行情感交流,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来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同时,还应为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环节中,除了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示范外,还需表扬和鼓励有进步的学生,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荣誉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热情转化成学习动力,这样寓情于教,以身做则,以情感人,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第六,结合学生评价进行渗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出彩的地方。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即使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批评时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二是不能使用粗暴的语言及动作:三是就事论事。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对象只有掌握了批评的机智与技巧才能使学生自觉接受批评。从而促使他们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当前的社会对体育老师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体育老师更应该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体育教学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坚决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学,适应新时代的体育教学要求,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适应这个时代,赶上潮流,不被社会所淘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第三篇:教育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
2014-7-8编辑:李雪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各种社会思潮,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第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用他们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第二,要从娃娃抓起,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广大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要润物细无声,发挥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的作用,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企业作为社会组成的主要单元,应深刻把握企业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企业发展与富强国家建设、企业监管与营造公正平等的市场环境、企业诚信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都有着本质联系。因此,企业应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引导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建设企业文化。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企业文化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牢固的精神纽带,引导企业员工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不断增强对国家、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同时又是社会责任的承载者,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理念等,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企业发展规律,又要体现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文化的传统精华。发展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根据自身企业资源要素、企业目标、国内外市场环境等实际情况长期培育、打造的,能影响全体员工行为的思想理念,是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共同具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开展理论研究,形成理论体系。企业文化体系是一个自觉建设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遵循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整体谋划、系统设计、不断完善。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文化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既要有利于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环境和机制,又要有利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与规范员工行为结合起来,强化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要与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目的;要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高诚信度、美誉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要更加自觉地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增强奋发进取意识为目的,培育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理念、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等;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观念,为广大员工发展,依靠广大员工发展,发展成果由广大员工共享,有效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和谐,力求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上都能够不断有新的突破。
企业文化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固有的规章制度不同的是,企业文化是一种强调自律的约束,其与规章制度相比,更具有持久的约束力和控制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塑造企业形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企业通过向社会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通过自己企业文化被社会的认可,使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宣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在建设企业文化时,首先要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确立应立足于企业的现状,着眼于未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具有企业的特点、行业的特点、主业的特点,并且浅显易懂,能为广大员工和社会接受。其次,要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员工的认同感。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正确、鲜明,体现行业特点,符合企业战略和发展方向。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经济利益只是目标之一,而不是全部。第三,要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要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结合起来,录用与本企业文化契合程度较高的人员;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彻于员工培训之中,营造一种强大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改变员工的行为;将企业文化与沟通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达到上下理解一致,从而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并用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一盏明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中国文化发展前进的明灯,只有在其指引下,我们才能安全前进!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6页1.习近平谈青年学生为什么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159页19.2014年3月31日,中宣部授予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时代楷模”称号。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他的先进事进。朱彦夫同志14岁参军入伍投身革命,在抗美援期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他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创造了人生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他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日前,山东省委作出决定,要求在全省广泛开展向朱彦夫同志学习的活动。“有生命就要有所作为,有奋斗就有幸福”是朱彦夫一生的真实写照。
请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朱彦夫的先进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答案部分:25页3.改为B[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②观点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④观点错误,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有正确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则会把人引向歧途,①③观点正确,故答案应选B。
5.改为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加快技术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是生产力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体现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要发展生产力还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上层建筑,其运行顺序应该是: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调整上层建筑。因此排序正确的是③→②→④。①只涉及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不符合。27页19题改为
[答案]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实践,积极为社会做贡献。②要树立正确意识,充分发挥崇高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导向作用。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解析] 审设问,注意知识范围,辩证唯物论,围绕主题“朱彦夫的先进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因此很难脱离人生观的知识,但主要角度应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特别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回答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