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前书画展脚本
2013年前书画展脚本
第一期 片花
主持人:品诗作画,鉴赏书法。观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我们一起来欣赏人物画家于文江和花鸟画家潘克强,这两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好!一起来欣赏。片花
于文江短片
于文江,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多幅作品参加第六至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屡获大奖。作品《秋暮》获中国当代工笔山水画大展一等奖;《大红枣》获中国工笔画大展金奖;国画作品《血痛-抗日战争中受难的中国女性》入选全国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展,并由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评选为中国画坛百杰称号。
配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吕品田对于文江的作品是这样评价的:于文江的笔下,花间美女、月下丽人这样的平常题材,之所以能够呈现出非同寻常的是审美兴味,在于画家巧妙地赋予“女子”和“花木”这两者以不同的绘画性格,并在充满辩证色彩的“中庸”处理中,把美丽的意象透彻地转换为充满韵致的绘画语言或绘画形态。在于文江的画上,工笔之法施于“女子”,细勾轻描、刻画入微的“工写”之意充分;而写意之法施于“花木”,轻松自如、洒脱生动的“意写”之趣十足。但很明显的是,无论使“工笔”还是施“写意”,画家没有在哪一种画法上走极端,而是分别对这两种画法作了“削减”处理:虽工笔写人,却不为笔周之虑而滞于刻板规矩,随处可见松快和飘逸;虽意笔写景,却不以意足之求而坠人汪洋恣肆,满幅皆守理路和细谨。画家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在“工笔”与“写意”、“写实”与“表现”间找到了一条“中间路线”,以至于把兼工兼写、亦实亦虚的品格韵致统一交融起来,造就出一种张力内蕴、情趣盎然的“中庸”审美气象。这种画路和样式,不仅显示了于文江个人的创造能力,也向世人提示了一种合乎中国画学精神的创新之路,以及为国画创作开创了广阔的内部空间。
《中国美术》主编徐恩存说:于文江执着地开垦一方自己心得独到的绘画园地,并独具特色,当然是伴随着生命历程日渐扩充而展开的。特别是近年来,他的以描绘心理情态见长的女性绘画,愈加体现出一种人情味与温馨感,并透出以领悟人生,讴歌青春,天真和自然美的追求及寻味人生的乐趣与慰藉,探求生命的奥秘和意义,营造了一方纯情与温柔的精神家园。越至近期,他的作品语言愈加精炼,增强了诗意的凝聚,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他原有的艺术追求与精神信念。于文江的女性题材绘画,爱与美的主旨一脉相承,贯穿始终,构成其“永恒不变”的内核;于文江立足于人生对爱与美的渴求,从切身体验起步,随时随处在发觉、寻味、体验和升华爱和美的精神意蕴,也在创作实践中,把它们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品格,提升为人格良知的标尺和风范,堪称当代中国画坛上,对爱和美的主题进行最执着和最深入的审美巡礼和精神建构的成功画家之一。就于文江而言,他所关注的审美对象,如少女的遐想《正午蝉鸣》,青春的憧憬《箫声寂》、女性的天真《净湖》、伤感缠绵的意绪《归梦系列》等,固然有因人而异的种种形态,但也表现出众所珍爱的共同美质。在《箫声寂》中,细腻地刻画了少女的宁静典稚气质与女性的青春情怀,歌颂了女性之美的感召力;画中描绘了一位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神情端庄冷静,坐于花木扶疏的花草丛中,手握竹箫,性情怡然地凝视前方,在浑然的花草丛生的背景前,画家描绘了少女凝脂般的肌肤,黑色的露肩上衣,及白底碎花长裙;尤其是面部刻画,十分人微澄明的双眼,揭示清纯的心灵世界,俏丽的脸庞,显示出造化之神妙,微闭的嘴唇又透出天真与稚气,显然,柔情的爱意与动人的美感弥漫于其中;于文江作品中的形式和意蕴,是其近年作品的意向指归和精神标记。
于文江一直在工笔画与水墨写意之间探索两种不同语言的结合浑融。应该说,他的探索是成功的,他的作品终于体现了一种比工笔自由灵活,比水墨写意略为严谨的风格,因而,他的作品具有感应心灵变化的多姿多彩的风韵,抒写心中真情实感与充分葆有美感魅力的鲜活情趣的特点。于文江不因借鉴了水墨写意入画而粗制滥造,也不因工笔画技巧的娴熟而墨守陈规,他紧紧把握住工笔画的严谨与水墨写意的灵动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而走上一条类似小写意的兼工带写特点的艺术道路,具有自由创造的艺术特性,在创作实践中把握住形神兼备、情境并茂的自由创造的艺术个性,形成和完善着个人独创的绘画风格。片花 潘克强短片
配音:安徽省书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傅爱国认为:潘克强先生的大写意绘画,其画风是传统的、民族的。在他以弘扬主体意识的大写意作品中,具备了“随笔点墨”、“不拘形拟”、“具有高致”的文人画特质”。“与书入画”是文人写意画的特质,其内美强调诗情画意。写,这一文化行为的通常解释是书写、描绘,引申可作叙述、抒发解。写意画的“写”,是兼而有之,含义非一。潘先生的绘画正体现了写的精神,写的要义。“笔墨”是中国画赖以生存的底线,更是大写意绘画的命根子。时常有人把中国画描述为“以笔传情,以墨言志”。愚一直觉得颠倒为“笔言志,墨传情”方才妥当。中国画被称为线条的艺术,其价值在于意象意态廓线骨格的确立。线由笔主,笔见功力,是意志和精神的体现。笔线质量的高低和丰富性往往与功力锤炼的程度成正比,具有个性的常态化。墨见性情,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尤其是泼墨。墨蘸多少、溶水多少、涨晕程度,虽取决于画家的心底有度,那也是相对而言,即情即兴不经意中的偶然性更为主要。读潘先生的绘画多了久了,更觉得颠倒而言为好。花甲以后他的花鸟写意作品,主体精神似乎更能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笔墨一体,笔中有墨,墨里藏笔,爽利冲和;观其墨相,宛如墨花,古意盎然,韵致勃发,正所谓绚烂之极,复得平淡。
安徽省政府咨询机构对外交流合作协会会长汪书贵评价到:潘克强先生应属于大写意流派的画家,花鸟作品偶尔还可以看到著名小写意画家王雪涛的影子。他近年来的书画作品,大都是八尺、六尺整张,还有的丈二巨幅,每件作品都是泼墨挥洒,酣畅淋漓,尽显潘先生艺术风采。
主持人:我爱诗书画,情系你我他。观众朋友,本期节目,我们一起欣赏了于文江笔下静心觉悟的“她”或“她们”的美丽,潘克强的酣畅淋漓的大写意花鸟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再见!近日,安徽阜阳画院、香港文联阜阳创作中心在中国书法城阜阳市成立,阜阳画院本着研究、传承、交流、发展、弘扬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宗旨,加强与全国、港澳台书画界的联络与交流,更好地宣传阜阳文化、为阜阳书法城的发展,将做出积极的贡献。
春节前书画展第二期 片花
主持人:品诗作画,鉴赏书法。观众朋友,本期节目,我们向您介绍画家潘锡林的山水花鸟画和画家山鹏的山水画作品,好!一起来欣赏。片花
潘锡林短片
配音: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冰说:锡林是一个大胆叛逆者,因为他深知“伟大的传统值得自豪,但不能代替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传统,今天的传统是前人的创造,今天的创造是明天的传统”。创作的目的不在于重复前人的形式抒发古人的情感,而是艺术家个人的情感与自然之间的对话。“花鸟画如果不是为了表达情感,在艺术上便没有多大价值。”在创造新的东西之前,必须对旧的经典提出质疑,这体现在他题材的处理上。我们先来看一下北宋《宣和画谱》是怎样看待花鸟画的,“花之牡丹芍药,禽之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鹫,必见之悠闲,至于鹤立轩昂,鹰隼之击捕,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这种题材的象征意义早已在人们心中形成定式,因此也使多数人不敢越雷池一步,锡林却不把对这些司空见惯性质的准确把握看成是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而是赋予这些题材以新的人文内涵,不单单是只靠题材本身所具有的性质表现主题,而是把题材作为画面的一项因素,通过全部因素共同营造意境。古人虽有“花之牡丹芍药,禽之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鹫,必见之悠闲”之说,而在锡林笔下“牡丹芍药、鸾凤孔翠”不一定就非得“富贵”,“松竹梅菊、鸥鹭雁鹫”也未必悠闲,完全是随着情绪的流转,或是主题的需要来自由处理,往往在一幅作品中花朵、叶子、花秆、鸟成为各种不同形式的线的组合,他们密密麻麻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浑然的整体。这时花非花木非木,花亦花木亦木,作为画家情感的物化形式在宣纸上无声的吟唱。
中国美术出版社、《荣宝斋》杂志编辑部主任徐鼎一评价到:潘锡林的山水画,多用浓墨线条勾勒山体皴纹,笔笔相叠,笔笔相交,以极繁复之线写出平陂、俊岭、悬崖、山坳,以极简洁之笔勾写一二棵小树,立于岭上、坡脚。一繁一简,使其画境更具萧疏、空旷、淡寂之意。层层相叠的崇山俊岭之间,或安几间破陋茅屋,或横一座年久木桥,或缀一椽倾斜草亭„„潘锡林山水画,多用水墨,偶一设色,甚有雅趣。潘君的山水,多求气势雄伟、浑厚华滋、淳朴雅拙。艺者,游也。游则身心无拘,一任天然。兴之所至,笔之所至,悠焉游焉,妙用无穷。象外之象,意外之间,不期然而然得矣。
画境,荒寒之意最为难得。孤星低垂,山岳潜行;秋树凌空,叠嶂岑寂;千峰积雪,孤鹜独飞;蓬窗读咏,风月自赊;山溪独钓,聆听潺湲;此皆富荒寒之意者也。荒,天地之初也;寒,万物之始也。画得荒寒意,遂得太古气、观画怀古,能无感乎?故余曰:画有山野气、蔬笋气、荒寒气、皆生气也。而所谓庙堂气、胭脂气、工匠气,皆惰气也。生则周流往复,鲜活生动,灵妙寓于其中,则多真意也。惰则局于一隅,日渐朽腐,僵枯充斥其间,则多伪情矣。近代大家,黄宾虹学饱涵深,秋山多真意,面多山野气。齐白石出身白屋,园蔬有淡味,画多蔬笋气。潘天寿苍古肃穆,寒梅出冰崖,画多荒寒气。此皆卓立天地之间者也;与日月兮争辉、与天地兮比寿者也;天人合一者也。
潘君的花鸟画,早失“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之功用,此时花非花,木非木,花仍是花,木仍是木,既是情语,亦是景语也。情景相融,意象一体,物我无间。其画牡丹、菊、荷、水仙之属,大多非独立成章。画荷,间以苇、草,再藏以一二水禽;画菊,铺以湿地,远横疏篱;画牡丹,苍石相托,溪水为润,斜枝一二淡墨小鸟,与叶丛中淡治之花相映成趣。莫非荣贵有根柢,细水能长流乎?作画贵在造情造意。潘君之花鸟画,虽写秋菊、牡丹,亦多萧瑟、清寂之意。既重画面空间构成,亦重境界营造。诚山水之外,又一善也。
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会长虞小风评价认为:潘锡林的画路较宽,以山水花鸟为主,他的指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粗犷厚实的墨线为主,勾勒点染,相交相叠。他画山水与荷花的手法几乎是一致的,以线造形造势,再辅以色彩,这种手法应该是他“笑骂由人我独行”的独创。他的画还颇有形式感,这也是与他人作品拉开距离的一种风格。他的《西窗难留芭蕉梦》、《荷塘思绪》、《池塘一夜秋风冷》、《溪水荡舟》、《青山老屋》、《听松图》皆是一任天然,兴之所至,挥指泼墨尽得朴拙率真之趣。指画的特点在于残缺古拙的金石之味,力透纸背的阳刚之气,直抒胸臆的率真之美,此等指墨三味。潘锡林的指墨画已具有此特征。有诗云:潘锡林“三杯过后探花事,妙手丹青似天成。宿墨巧聚牡丹魂,遇梅要分五成春。”可见他是性情中人,而性情则是作画者的灵魂,如果他的画能参悟一些佛学禅理,我深信当代之大家群中,必有潘氏无疑也。
配音:山鹏先生是一位颇富才情且取得一定艺术成就的画家。他的画在学习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绘画成果的基础上,多师转益,由博返约,形成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艺术特征。如其徽派民居系列,着色凝重深沉,意境静穆高古,飘溢着浓厚悠长的文人气息。其陶渊明诗意序列,则以潇散清疏之笔,表现了神接前贤、超迈俗尘的胸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东方艺术中国画的精粹。既是诗人又是国画家的山鹏,胸有诗书自成风格。山鹏国画不以笔墨为终点,而以笔墨为载体,通过对徽州古居独特的地域建筑艺术的再现,传达出对家乡文化底蕴的情有独钟。浓墨淡彩,烘托渲染,深巷流水,人墙悬殊,使人们感受徽州古居魅力的同时,也体会到历史的厚重。除了徽州古居,山鹏的“松”、“清韵”、“荷”等圆光小品,颇有石涛遗韵,笔墨简练,线条流畅,章法巧妙;疏密有致,妙趣横生,耐人寻味,推陈出新,为人们展示了东方画艺的独特神韵。
黄山日报编辑 黄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阮文生评价到:山鹏的画很有意思。画里的东西怪多的,不是一眼扫过去,所有的信息一目了然,而总会藏着掖着些东西甚至更多的东西,一堵马头墙或者石板铺就的古巷里,有着不可穷尽的意味。有构图有章法,更有内蕴。就像他的一些作法,比如,将一些努力一些感悟悄悄藏着,在节点上打开主张和见解。诗画同源。一个优秀的画家,没有一定的国学或中华诗词的底子,是很难将事做大做强的,综观古今的大画家,他们都有很深的国学修养,文字是藏在最底处的最基础的位置,它决定着审美走向和情趣,决定着哪些可画哪些详画略画,甚至画和字可以同时登堂。唐代的郑虔诗书画并妙,被玄宗誉为“郑虔三绝”。宋代的苏轼明代的徐渭,是文学家,也是画家。近代的黄宾虹,齐白石等大画家,都有很好的语言功底。现代的大画家黄永玉,不仅画好,文字同样出彩。山鹏能诗擅画,这也许就是他的画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主持人:近日,九香郡联群民间珍藏艺趣馆成立十周年庆典暨联群铁军艺趣馆成立大会在合肥隆重举行,来自大陆及台湾的艺术家一百多人向两个艺趣馆捐献了上百幅书画作品。该艺趣馆是继承新四军铁军精神的一个载体,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我爱诗书画,情系你我他。观众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潘锡林的线条组合、浑然整体的花鸟山水画和山鹏的笔墨简练、线条流畅的山水画作品,本期节目就到这里,再见!
春节前书画展第三期
主持人:品诗作画,鉴赏书法。观众朋友,今天为您介绍书法家陈智和画家张立柱的书画艺术。好!一起来欣赏。片花 出陈智短片
配音:中国书协理事、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说:陈智君的书法艺术有三点尤令我欣赏,即有生气、有奇趣、有功力。他的隶楷在结字上往往别有会心,而行草的行气章法又极为跌宕飘逸,并且富有节奏变化,奇趣横生。陈智的传统功力不仅体现在兼擅各体的广度上,其深度也体现在汉隶与魏碑上,因此他的隶书与楷书结字沉稳而奇峭,达到了“即知平正,复追险绝”的境地。
中国书协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评价到:陈智的书法作品既可感觉到金石的厚重,又能体味到书卷的深邃,同时在笔墨淋漓中传达出作者情绪的贯注,心灵的悸动。我们赏读他的书作,从对审美第一感觉的冲击到循序而读所得到的隽永意味,如与陈智同乘一舟之中而俯仰与共。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梅墨生说:陈智为书,能力较全面,功力亦扎实,从传统碑帖中来,不属于自我作古者,也就是说他为书是尊重传统理法的,是有所宗法的,是曾经在古人、前人那里下过功夫与心力的。其篆隶,古朴自然、大方而雄健、内含元气,不落俗套,虽笔法之精微处我不得见之,而其结字造型,时出已意而又有所本,堪谓有古意。所作行草,气息近明人,略参近人笔意,苍劲顺畅,有跌宕之美,似于黄道周、沈寐叟用功较多。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丛文俊说:看陈智的作品,第一印象就是他正在做展示个性的思考和努力。若以行草而论,还是颇有成效的。从其用笔来看,曲势是主要倾向,曲而遒劲,多“生”、“老”之气,而时或杂以生硬的直折,二者对比鲜明,可以产生较大跨度的节奏变化,需要有相当的胆识和经验,捺画多见隶意,笔锋却不使到位即行挑出,增加不少的古拙与生动。
中国书协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振濂(LIAN)说:看了陈智的作品,感觉很好。点画功夫、造型感、风格夸张等,都很有可观。不知他这些年竟有如此的收获。我相信他是书法界较有创作活力的青年,是其中的佼佼者。
中国书协理事、安徽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吴雪评价到:陈智的书法在我看来有两个特色,一是清雅,二是淡定。清雅是一种格调,淡定是一种状态。时下的书法被展览的展厅效应所驱使,在不断追求形式感的冲动下,清雅之气是很难见到的,看到的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经不起推敲,自然也说不上清雅二字了。而观陈智书法,虽布衣素面,但满纸清气,自然生发,观后使人神清气爽。他的隶书出入于汉碑与完白山人,写得轻松悠闲,如山中道士,沉醉山林,乐而忘归。他的行草,另辟蹊径,自由于写经、写意之间,禅意盎然,自悦悦人。他的行楷内敛朴茂,天真烂漫。不求闻达,但求平和。于平静中见个性,寓法度于不雕。他的大字书法是他对当代审美的自我表达,也是他以书抒情的艺术尝试。展示了他书法表现的多样性和艺术的想象空间。不论他是怎样书写,采取什么形式,他的作品中都洋溢着一股清雅之气,从容不迫,沉着淡定。片花 短片
张立柱,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硕士,曾任陕西国画院院长。十余幅作品参加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美展,数十幅作品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展览并获得各类奖项,其中作品《丝路风情》(合作长卷)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春梦》获加拿大多伦多国际中国画展银奖;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和《百年中国画集》,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画家殷双喜评价到:作为陕西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家之一,张立柱代表了陕西中国人物画的一个新的时代、新的审美理想。即既不粉饰现实,也不丑化现实,而是在直面人生的基础上,透视人性深处的丰富,感受人类生命的顽强,品味平凡人生的温暖。虽然张立柱毕业于著名的西安美术学院,但他的身躯里仍然流淌着中国农民的热血,他的思想与人生的价值观都与中国农民群体浑然一体,这使他与当代中国的许多人物画家不同,在许多画家那里,农民只是他们远距离观照和描绘的对象,他们可以用画农民的画获得荣誉和利益,但从未真正地融入农民生活中,与农民共同体验人生的艰难曲折。而张立柱不需要刻意到农村中去,无论他生活在哪里,他的所思所想,都来自早年乡村生活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张立柱的绘画中,笔墨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张立柱并非为笔墨而笔墨,只在笔墨形式上玩花样,他始终保持着对流畅帅气的笔墨套路的警惕。他认为在语言层面要讲究笔与墨,笔墨就是精神,画中感人的精神气息,一种浓醇的真挚情感。为了这种真挚的感情表达,他宁可运用生涩凝重的用笔,也不会以甜美润泽的墨色和流畅圆滑的线条去讨好世俗。张立柱画中的笔墨如粗头乱服,像农家院内的杂物堆放,乱中有序。虽然他以墨为主,但也敢于用色,他笔下的人物脸庞,往往一抹粉红,村中景象虽然质朴单纯,但在某些局部总有大红金黄、湛蓝湖绿。他敢用艳色,但不俗艳,善于用水,但见笔见骨。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
老槐尚茂人已远,家乡淡饭仍香否。我注意到张立柱的画中,多有村头老槐的描绘,这是一个民族生命的象征。在那些历经风雨巍然挺立的老槐树下,张立柱描绘的是当家的好媳妇,纺线哺乳的女人,充满夏加尔式的浪漫与温暖
概言之,张立柱在我们这个急剧现代化的时代,坚持描绘农民,并非是希望回到千年不变的过去,而是通过最为质朴但又迅速变化的农民群体,表达出他对当代人的生存的透视,对社会底层普通百姓的人文关怀,使得张立柱的艺术能够超越自然主义的如实再现,而进入到恒久的民族精神的表现。这也是他的乡土写意人物画能够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和积极意义的根源所在。
主持人:我爱诗书画,情系你我他。观众朋友,本期节目我们欣赏了陈智点画线条和分间布白的书法艺术魅力,又欣赏了张立柱笔下一群纯朴、厚重、艰深的田园式的人物形象,本期节目就到这里,再见!
第二篇:书画展
庆国庆、弘扬军垦文化(杯)书画展
一:画展名称:魅力石城、军垦之魂
二:画展目的:
促进石城社会和谐;弘扬石城军垦文化,大力宣传石城人民幸福生活;振兴民族精神,并将这份文化永久的传承下去。三:画展时间:拟定在2013年“十一”期间开幕式 地点:石河子文化宫
四: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石河子总工会、石河子文联
协办单位:新疆书协、兵团书协、()
五:受邀新闻媒体
亚心网、石河子日报,新疆晨报,书画报,石河子电视台 六:活动形式
1:邀请师市领导,工会领导和中书协,中美协业内人士,老军垦代表参加并剪彩
2:邀请书法家、画家代表当场挥毫洒墨,纪念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3:将每幅作品编号,并将作者信息附上
4:活动的所有过程、照片、视频由亚心网等媒体开辟专栏刊登,供每位参与者重新回味留念。
七:画展流程
A:画展前期安排:(1)画展前期邀请(2)画展前期的宣传(3)
资金筹备(4)场地的布置
B:画展期间的工作(1)所有嘉宾凭邀请函入场(2)所有嘉宾都要在门口的画卷上留字纪念或签到(3)画展开始,主持人宣读开幕词(4)剪裁(5)相关领导致开幕词(6)老军垦代表致开幕词(7)主办方致开幕词(8)主持人宣布书画展结束时间以及颁奖等相关事宜(9)书画展正式开始。
C:画展结束的工作:(1)主办方与参与者合影留念(2)主持人致闭幕词(3)工作人员整理会场(4)所有作品安全回收
八:活动所需物品:(1)策划及宣传物、邀请函(请柬)(2)艺术家介绍与画展说明书(3)主持人稿与新闻发布稿(4)各种小礼品及手袋(5)招贴画(6)宣传板(7)引导牌(8)工作人员与记者胸卡(9)签到物
2.现场活动配置:(1)灯光(2)音响(3)鲜花绿化(4)摄影、摄像(5)揭幕道具(6)揭幕礼花(7)茶水、矿泉水等
九:活动期间备注
活动期间:
十:经费预算:(1)装裱费(每幅作品200元左右)(2)场地租用费5000元左右(3)鲜花礼品3000元左右(4)设施、宣传板等10000万元(5)用餐3000元,总计41000元左右
第三篇:书画展
三十里铺初级中学第一届师生书画展征稿通知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健康发展,推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现决定在全校师生征集美术书法作品。
二、活动主题
“师生齐歌中国梦,桃李共绘校园情”
三、活动内容
征集作品:绘画、书法(软笔、硬笔)、手工制作等。
(一)绘画类
(1)作品形式、画种不限。(2)内容要求健康向上。(3)作品不小于4开。
(二)书法类
1、毛笔类
作品规格:宣纸不小于4尺对开。
2、硬笔类
(1)作品规格不小于A4纸,书法格式正确,无错字。
(2)内容健康向上。
(三)手工制造类
(1)手工制造:形式包括雕塑、剪纸、中国结、插花、针织品、折纸、综合材料等。
(2)作品要求:主题明确,内容要求新颖、健康积极向上,具有创意,做工精美。
四、美术作品请在背面注明班级、姓名、作品名称;书法作品只注明班级、姓名即可。
五、奖项设置
学生组:一等奖6名 一等奖9名 一等奖15名 教工组:一等奖2名 一等奖3名 一等奖4名 优秀组织奖 3名
六、征稿对象:全体师生。
七、佂稿时间,即日起到4月25日止。
六、交稿方式:
1、学生作品先交本班宣传委员处,再由各班宣传委员在2014年4月25日前交美术老师处。
2、教师作品请交杨璐老师处。
和政县三十里铺初级中学
2014-3-25
第四篇:书画展
和美校园展书画,师生迎春送祝福
“那不是我们刘老师写的字吗?好漂亮啊!”
“哇,又是王雨轩画的画!她的手也太神奇了吧!” 信丰七小校园的林荫道上热闹非凡,不时传来学生们发出的阵阵惊叹以及对同学、老师的书画作品的频频点赞。原来,这是信丰七小在举办“迎新春”师生书画展活动。
此次书画展,师生们用笔墨和创意描绘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反映了师生的生活意趣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彰显了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展示了我校艺术教育的成果。虽然这些学生作品还无法与经典之作比拟,然而,那处处散发出来的童年梦想的气息,却让每位参观者赞叹。我们从这些学生书画作品中可以领略到未来艺术家的倩影,艺术在编织着七小和美少年的金色童年。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给师生提供了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而且给整个校园带来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增加了学校的人文气息,使广大师生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享受到书画的艺术魅力,感受到生活不一样的风采。
(来稿:钟佳丽 ***)
已发至客家新闻网、赣南日报、信丰教研、信丰政务公开、江西手机报
第五篇:书画展
书画展
“哇!这些作品真好看。”咦?怎么民主小学的走廊上挂满了儿童画、国画、水粉画和素描,呵呵,告诉你吧!这是我校开办的书画展,作品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精彩纷呈。瞧!这清晰秀丽的蝇头小楷,一笔一画,写的美轮美奂,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分上下两篇,上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壮丽;下篇写为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一看印章,是我的好朋友,钱淑颖,字写得只能称好,不愧是“小书法家。”
再瞧!几朵五彩缤纷的花,绽开了脸,一只蝴蝶在飞来飞去,好像问:“花姐姐,我可以采蜜吗?”花姐姐开心的说:“当然可以。”这幅画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一看,是个三年级同学画的,真了不起!
书画展有手笔字如龙飞凤舞,利剑出鞘;端庄疑重的楷书,各种各样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这次书画展的作品太精彩了。
浙江金华永康市永康市民主小学五年级:俞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