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县医改推进会议暨实施绩效工资维稳工[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09:3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我县医改推进会议暨实施绩效工资维稳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我县医改推进会议暨实施绩效工资维稳工》。

第一篇:在我县医改推进会议暨实施绩效工资维稳工

在我县医改推进会议暨实施绩效工资维稳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县医改工作顺利推进。我们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医改各项工作。根据我县医改工作日程安排,我们已圆满完成了经费测算、药品盘存、人员核编、药品招标、成立财务集中核算中心等各项工作。目前,绩效工资改革也已基本完成。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支出、绩效考核补助”的原则,我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员人均工资拟定为**万元。今天重点就绩效工资改革谈几点意见:

一、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是一项全国性的事情。国务院在2009年3月17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明确收支范围和标准,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财政管理办法”。并明确提出了要“先行试点,逐步推开”。而我县作为全省最后一批49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同步推行绩效工资制度的县市,医改势在必行。

二、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符合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根本利益。

首先,从工资水平来讲,既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符合汝城实际。我们在考察周边县市区实行绩效工资的状况时,实行部门预算的桂东县,按照“核定收入、核定支出、绩效考核、财政补差”的模式,年人均工资**万左右;实行按编制核算的资兴,年人均工资为**万左右。遵照我县财力和其他条件优于桂东,次于资兴的状况,我们拟定的年人均工资3.4万是符合我县实际、与全市接轨的。其次,从我们对近三年全县乡镇(中心)卫生院的收入摸底来讲,**万的总体水平较以前无明显降低。2010年我县乡镇(中心)卫生院月人均工资为***元,年人均工资为***元。***元的差别,对于全县将近一半的职工而言,收入并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而对于那些收入水平较高的医院而言,我们应该认识到,稳定的低工资,胜过有风险的高工资。原因在于,高的回报是以高的投入为代价的:长期超负荷的劳动与医疗风险并存,不稳定的经济增长因素使收入水平难以持续保障、自给自足的工资模式造成招工困难。实行医改后,我们将严格按照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有关文件的精神,在绩效考核补助的基础上,按时、足额将工资发放到位;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逐步严格按1000:1.2的要求配备医务人员,切实减轻广大义务工作者的工作负担。第三,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万的工资标准对于汝城的工资水平而言,是比较高的。目前我县行政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也就**万左右。**万的标准,明显高于公务员,高于教师。所以,在近期人社局的工作总结中,就明确提出了,明显高于教师的工资水平,是否会造成新的不平衡。

三、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有利于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首先,我们在《**县乡镇(中心)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中就明确提出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建立绩效工资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分配办法”。其次,根据我局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分配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各乡镇(中心)卫生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更有利于医院管理,无论是约束还是激励,都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所以,我坚信,只要我们能医改的大潮中把事悟透彻、把理说清楚、把准医改的方向,绩效工资改革是一定能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接受的,也是人心所向的事情。为此,我希望各位能从政治的高度,从稳定的大局,看待绩效工资,做好医改的维稳工作。为此,再向大家提几点要求:

第一,要从政治从长远利益看待绩效工资改革,从稳定的大局做好思想工作,确保医改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第二,要克服困难,继续抓好业务工作不放松。我们目前绩效工资改革采用的是实行部门预算的模式,按照这种模式,我们测算出医院的收入与支出,支出减去收入不足部分,由财政补助。所以我们要彻底摒弃实施医改以后,可以不抓医院收入,只做好公共卫生服务的观念。

第三,我们的乡镇卫生院的院长,要严格自律,甘于奉献,争当表率。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也是责任工程全面稳步推向前进!谢谢大家!

第二篇:(代志华稿)县卫生局在实施绩效工资大会上的发言(代改)

在全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部署会上的发言

县卫生局局长游军

(2011年3月日县公安局七楼会议室)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关心,对于保障和改善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提高公共卫生公益性服务水平,促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相关事项,作一简要发言。

一、突出“三个重点”,确保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顺利开展

(一)重点做到把握政策要求

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政策性强。卫生局及卫生系统各单位要吃透实施绩效工资的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准确地把握有关实施范围、绩效工资的分配、离退休人员待遇等政策,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

(二)重点做好实施意见制定

县卫生局作为实施绩效工资的主体单位,我们将在充分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确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积极配合人社、财政部门完成卫生系统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卫生系统各单位要在政策规定内、在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反复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分配办法。

(三)重点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卫生局按照省、市绩效考核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具体的绩效考核办法,审定公共卫生单位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具体考核方案,指导公共卫生单位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内部考核,并根据绩效考核的情况,统筹考虑确定公共卫生单位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绩效工资水平。卫生系统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善、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明确“两个着力”,确保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有序推进

(一)在加强组织领导上着力。在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下,县卫生局将成立实施绩效工资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绩效工资的实施工作,同时要求卫生系统各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我们将精心组织,切实做到任务明确、职责明确,要求和进度明确,确保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组织领导有力。

(二)在政策宣传解释上着力。实施绩效工资过程中,我们将密切关注社会各方反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引导广大卫生人员理解、配合、支持绩效工资实施工作,营造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良好氛围,确保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卫生系统各单位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广

大职工正确理解政策、解读政策。

三、确保“稳定团结”,确保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稳妥开展

实施绩效工资涉及广大卫生人员的切身利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在做好政策宣传解释的基础上,我们将切实掌握、认真处理、及时报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和问题,切实维护卫生系统和社会稳定。卫生系统各单位要主动收集情况,汇总情况,有情况要及时向局报告,并做好维稳工作。

各位领导、同志们,顺利开展、有序推进、稳妥实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认真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严格政策,严肃纪律,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把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这一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今天参会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精心组织,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要求明确和进度明确,确保绩效工资政策顺利落实。一是要认真负责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工作,要根据省、市、县有关规定,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办法,并及时上报县卫生局备案。二是在公卫单位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根据实际制定具体的绩效考核办

法时,要在本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并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上报。经卫生局批复的单位内部绩效考核办法,要先在本单位公开,再实施,做到层层审核、层层把关,确保绩效考核工作公开、公正和公平。三是要坚持原则,遵守工作纪律。各单位在组织实施中,要密切关注社会各方面的反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要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及时研究处理,重要问题要及时报告,对工作中不负责任的,实行责任追究,切实维护好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队伍的稳定。

第三篇:在全县政法工作暨综治维稳平安建设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政法工作暨综治维稳平安建设

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县委书记 ***(2014年*月*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上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全县政法综治维稳工作,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分析当前社会稳定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全县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刚才,部分先进单位和优秀政法干警代表作典型发言,都讲得很好,希望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做好下一步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向县委、县政府递交了2014年政法综治维稳工作责任书,大家要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会上,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彰,在此,我代表县四家班子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全县政法综治维稳工作成效显著,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任重道远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政法综治维稳部门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和年初制定的政法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各项政法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尤其是一些工作在全市有所创新,也出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我们切实抓好各项维稳工作,圆满完成了各个重要活动和敏感节点的维稳安保工作。2013年,我县社会稳定动态七项工作排名全区第一位。二是平安建设工作卓有成效。我们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县平安建设工作水平。三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成效明显。我们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机制,— 1 — 稳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项目,率先建立了集治安综合治理与矿产资源管理为一体的视频监察系统。投入资金120万元在全县20所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安装“呼叫报警系统”,强化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四是社会公众安全感稳步增强。我们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和严打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平安**”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深化“10、20、30”信访工作机制,推进“天网”二期工程和治安卡口建设,提高 “打、防、管、控”能力。六是政法各部门工作成绩显著。审判机关的调解工作、法院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迈入全市先进行列;检察机关有一批案件被评为全区、全市优质案件;公安机关在侦查破案“百日大会战”中,各个战线成绩均排名全市前列;司法行政机关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得到区、市两级的充分肯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县广大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同志团结拼搏、扎实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辛勤工作在政法综治维稳战线上的全体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政法综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就大环境而言,国内外形势总体很好,但世界并不太平,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没有改变,我们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巨大压力;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人财物的流动性、信息传播的便捷性,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传播各种思潮、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平台,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会稳定工作的难度,政法综治工作正面临着严峻考验。从我县内实际来看,当前我县综治维稳工作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社会矛盾纠纷仍在高位运行。随着发展速度加快,项目

— 2 — 建设、征地拆迁、库区移民、农村“三大纠纷”等问题导致到市赴邕集体访、非正常访事件仍时有发生,化解矛盾纠纷的压力越来越大。二是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还较低。对社会稳定风险的预判和控制机制不够健全,高危人群、流动人口、“虚拟社会”、“两新组织”的服务管理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三是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持续不断,尤其是在一些地方、一些重点乡镇,吸毒、贩毒、赌博有持续蔓延之势。一些不法分子偷抢、斗殴、阻挠业主施工、破坏公共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和越级非正常上访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四是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待提高。一些群众法制意识不强,不能理性表达合理诉求,仇官仇富情绪蔓延,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和煽动闹事。五是政法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还相对薄弱。基层基础建设滞后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基层队伍不够强,综合素质不够高,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够多。六是经济薄弱,解决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有待提高。

面对当前形势,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必须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进一步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政法综治维稳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超前谋划,周密部署,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二、全面加强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为实现赶超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县政法综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县的总要求,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全力开创和谐稳定工作新局面。2014

— 3 — 年全县政法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国全区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平安**建设、法治田林建设、过硬队伍建设目标,守住不发生在全国、全区、全市有重大影响的事(案)件这一条底线,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打击违法犯罪、基层基础建设、政法队伍建设、政法综治宣传六项重点工作,努力提高政法队伍执法公信力、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提高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为实现赶超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坚持抓好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深化对党的十八大和全国、全区、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要把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全区、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切实抓好。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和加强社会管理的新期待新要求。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方式方法,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带头贯彻。要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为平台,以党员干警为骨干,不断激发广大政法干警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党的十八大和全国、全区、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覆盖到每一个科所队庭、每一名政法干警。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思路、做好工作的动力。要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自觉履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

(二)坚持抓好社会矛盾化解,巩固发展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要继续深化“102030”大接访、领导包案调处、领导干部带案下访等工作模式,做到“社会信息联享、社会矛盾联调、治

— 4 — 安问题联治、邪教隐患联防、社会管理联抓、便民实事联办”,实现“小事乡村办妥、大事县里办好、矛盾当地化解”,密切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要抓源头,各乡镇、部门、单位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准确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和动态,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化解各类矛盾隐患,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从源头上、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要细排查,经常性的开展全方位、拉网式的大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建立工作台账,逐一制订工作方案,真正做到早见事、早应对、早化解。要勤接访,坚持领导接待制度,各级领导经常性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困难多、问题多一线中去,主动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化解民怨,尽最大努力把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消除在基层,减少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真化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积极作用,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对诉求合理、符合政策、有条件解决的,要快速解决;对重大、复杂、疑难问题要严格实行领导包案制,制定化解方案及稳控措施,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化解时限,绝不能上交矛盾、下推责任。要防突发,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越级上访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其他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同时,要善于应对新闻媒体,加强舆情研判、引导,对发生的突发事件要及时、公开发布信息,掌握话语权,把握主动权。

(三)坚持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政法工作的重点,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切入点。一是大力推广创新模式。要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大调解平台,抓好劳动争议、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等行业性调解工作,完善警调、诉调、检调衔接机制。今年要重点推进

— 5 — 全国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试点县建设、全区人民调解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点的社会管理模式,下一步我们将适时召开动员会具体安排部署。要扎实推进政法维稳智能联动指挥平台项目建设,构建网络舆情研判导控服务平台,统筹开展对网上相关舆情的监测、分析研判、突发处置、评论引导等工作。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责任,充分调动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形成社会管理的强大合力,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积极推进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健全“地企共建”机制、跨省区联合维稳机制等一系列促进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和经验。要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流动人口和刑释解教、重访缠访、社区矫正、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无职业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服务和管理方法,有效、广泛凝聚社会发展合力。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推动非公经济组织普遍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加大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引导,弘扬主旋律,唱响好声音,传播正能量。要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严格依法办事,防止在决策、审批等前端环节因工作不当产生社会矛盾。三是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抓住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坚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破坏招商引资和发展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阻挠项目建设、破坏企业生产营、组织策划闹事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大力改善企业和重点项目周边治安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要大力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拓展视频监控网络覆盖面,不断提高动态化信息

— 6 — 化条件下社会治安局势的掌控能力。四是注重从源头上治理民生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着力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服务,努力从源头上、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真正使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四)坚持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筑牢维护社会稳定根基。政法综治维稳工作的活力源泉在基层,重点难点也在基层。要牢固树立固本强基思想,推动重心下移,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筑牢维护社会稳定根基。要加强乡(镇)综治办建设,完善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工作水平。要进一步抓好乡(镇)党委政法委建设,总结利用好乡(镇)党委政法委工作经验,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继续完善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有效整合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力量,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要加强基层派出所、法庭、检察室、司法所建设,不断夯实平安建设根基。要加强群防队伍建设,构建“纵到底、横到边”的社会管理网络,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综合治理,努力做到管理无盲区、防控无死角、治安无乱点。要着力提高基层平安创建工作水平,不断丰富平安创建形式和内容,扩大平安创建覆盖面。

(五)坚持抓好依法治县,加快推动法治**建设进程。要以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重点,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为根本任务,把法治**建设贯穿于我县政法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全过程。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教育引导政法干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进一步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健全司法救助体系,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要继

— 7 — 续强化执法监督工作,深入开展执法大检查和案件评查活动,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促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要充分发挥全县法学会、律师协会和广大法律工作者、律师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法学研究,为法治**建设出谋献策。

(六)坚持抓好队伍建设,努力打造过硬队伍。做好新形势下的政法综治维稳工作,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要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引导全县政法队伍牢记“忠诚”的政治本色,“为民”的宗旨理念,“公正”的价值追求,“廉洁”的基本操守。要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强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建设,大力开展业务技能大练兵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政法干警“下基层进农户结农亲”帮扶活动,推行“干警村官”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要抓好政法机关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建立全县政法系统惩防体系,努力以铁的纪律带出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政法队伍。

(七)坚持抓好政法综治宣传,争取最广泛的社会舆论支持。要认真组织开展“政法宣传周”和“综治宣传月”等政法综治宣传活动;善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构建便捷高效的传播阵地,继续在中央、自治区、市级以及县级大力宣传报道我县政法综治维稳工作的信息,有效组织网上正面宣传,提高政法工作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增强广大群众对政法工作的了解、认可和支持,进一步树立政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全县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再上新台阶 政法综治维稳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在新形势下工作难度越来远大,任务越来越重,各级各部门越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8 — 真抓实干。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政法综治工作的一项根本原则,也是做好政法综治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政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准确把握本乡镇、本单位社会稳定的形势,及时研究解决稳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要积极创造条件,全力支持公检法司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要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实实在在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能够轻装上阵,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全县政法机关要有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切实负起责任,重大问题、重点工作、重要事项要及时向县委请示报告;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全面提高全县政法工作服务水平。

(二)严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综治维稳责任制的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要把全县政法和信访工作任务及部署深化细化具体化,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人员,提出落实的时间和标准,做到有目标任务、有责任分工、有措施办法、有进度要求,确保事事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综治委其他成员单位要对照自身职责,继续认真抓好本部门、本系统的创建工作,加大引导、组织基层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

(三)加强督促检查。要完善制度抓落实,发挥综治委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健全检查考评制度,健全完善综治委全体委员会议制度,健全完善综治五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部门责任制,完善综治工作实绩档案制度和提拔使用干部、办理干部评先、受奖、晋级征求综治部门意见制度。要加强督导抓落实,组成工作组定期不定期对全县各级各部门的政法

— 9 — 综治维稳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负责、失职、渎职而导致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同志们,维护稳定是发展之本、和谐之基、群众之福。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顽强拼搏的精神、务实高效的作风,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全力做好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为实现**赶超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2021年市委书记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后文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的“三农”工作,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不断开创我市“三农”工作新局面。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前不久,**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了五年来全省“三农”工作,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走好xx乡村振兴之路。

前天,中央农办主任xx等一行七人,就中央制定“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指导意见”来我市调研时,也就乡村振兴工作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建议我们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形成乡村振兴方方面面的合力。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目标、定任务、定要求,形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实现途径,意义十分重大,影响十分深远。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就做好我市202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第一,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定位。就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稳安天下。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始终是一个历史性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带领亿万农民求解放,紧紧地把广大农民团结在党的周围,为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努力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率先

在农村拉开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响了第一枪,由此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农业农村、城乡社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论断,到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告诫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到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划定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底线,到强调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等等,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将其确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把我们党对“三农”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境界,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被庄严写入党章,成为新时代全党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

第二,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蓝图。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是一次战略上的转型和升级,它比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括经济、社会转型,还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复兴,是一次农业的全面转型、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民的全面进步。要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有着比较扎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着力发挥xx优势打好“四张牌”,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市各项事业又好又快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常年粮食产量达到120亿斤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目前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39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686家,年实现总产值1500亿元,“三品一标”产品达到221个,居全省第一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13万个,供销、农垦、林场改革稳步推进。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67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农民收入增速连年高于城镇居民,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得到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层基础进一步稳固。创新实施“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积累了有益经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还任重道远。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充分问题。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必须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和乡村发展。以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审视我市“三农”工作,我们和全省一样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体量大但没有做强。虽然说xx是农业大市,但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业结构不优,农产品产量大但优质产品少,农产品加工业体量大但精深加工少,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强

;传统农业的粗放生产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由农业大市转变为农业强市还任重道远。二是农民持续增收但仍不富裕。尽管近年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都在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农民收入只有城镇居民收入的3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3、1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倒数第二,城乡二元结构还比较明显;农民务工环境趋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足,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后劲不足。全市还有23.9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还很重。三是农村环境不断改善但仍然不美。农村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仍然很多,公共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反差比较大,农村垃圾、污水缺乏有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下大力气解决,推动我市“三农”工作平稳健康发展。

第三,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目标。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xxxx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xxxx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xxxx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围绕这一新目标和时间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马上办抓落实,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三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原则。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五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原则。坚决

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补、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六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解决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七是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的特征,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梯次推进,久久为功。

第四,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就是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三农”工作、乡村振兴面临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呈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是满足吃饱饭,而是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造成部分农产品库存大幅增加而优质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调优农业结构迫在眉睫。二是农业发展导向发生了变化,已

由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一方面,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库存压力加大,同时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较低,形成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倒挂;另一方面,在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总体呈上涨趋势,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三是科技兴农着力点发生了变化,已由主要推动高产转变为带动农业革命性突破和产业格局重大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尤其是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催生智慧农业、智能装备等产业异军突起,正在深刻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流通和产业组织形式。四是城乡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二元结构转变为加快融合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逐步具备;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阻碍城乡之间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五是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大量富余转变为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既为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也带来农业生产者素质结构性下降,呈现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

心化的趋势,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比较普遍。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三农”工作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形势需要,必须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谋划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第五,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主要包括七项内容:一是重塑城乡关系,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使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二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走质量兴农之路;四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五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六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七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七条道

路”,不仅引领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也为乡村振兴赋予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内涵。只有把这些具体部署落到实处,才能激发振兴乡村的强大推动力。

第六,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政策。就是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强化人才支撑,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开拓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振兴乡村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支持,更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机制保障、健全的制度保障。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制度,要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机遇,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和体制机制创新畅通瘀堵、破除壁垒、理顺关系、打通经络,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同时,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日益健全,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更加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活条件将加快改善,乡村振兴有比较好的物质条件。此外,我们有独特的优势条件,除区位交通优势之外,我市人口较多,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空间巨大,农村投资需求旺盛,随着农村丰富资源要素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必将催生新的增长点,乡村振兴的市场潜力将不断释放。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xx有基础、有优势、有需求、有条件,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下定决心,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书写新时代我市“三农”工作新篇章。

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问题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会建慧市长还要作具体部署,我就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强调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什么样的乡村才算振兴?乡村振兴的标志:一是在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乡村产业向多样化发展,乡村经济向多元化发展,乡村就业创业机会增多;二是乡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三是乡村的功能价值日益凸显,吸引力显著增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缓解。首先,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摆脱不了贫困,振兴就无从谈起。我市是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辖市,所辖六个县都是贫困县,精准脱贫已经到了大规模攻城拔寨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克服厌战情绪、畏难情绪、松懈情绪,一鼓作气、马不停蹄向前推进,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持续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退出上下功夫,以狠抓作风转变促脱贫攻坚,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确保今年六个县全部按照原定计划达到脱贫摘帽标准,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抓好产业扶贫,重点实施好特色产业带动,建立好贫困户与带贫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统筹推进好扶贫车间和光伏电站建设,为贫困村建立稳定的集体收入。要以“九大工程”和“六改工程”为载体,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变贫困村和贫困户面貌。其次,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百业兴。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绿色导向”三原则,按照“提质增效转方式、稳夏调秋促增收”的基本思路,重点推进“四优四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农村呈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的新景象。要在稳定粮食产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要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加大对夏邑食用

菌、柘城三樱椒、宁陵金顶谢花酥梨、民权河蟹、梁园代庄草莓等知名公用农产品品牌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把优质农产品产出来,把知名品牌树起来。要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将农业培育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促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产业全面转型升级。要推动农业生产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聚集,推动先进要素向产业园聚集,让农业有文化说头、景观看头、休闲玩头,让农民有更多赚头。其三,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宜居是乡村建设理念的升华,蕴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建设中的具体体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意味着农村不能再延续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状况。要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就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注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把农耕文明的精华和现代文明的精华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村落、自然风貌、文化保护和生态宜居诸多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

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其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农耕文明是华夏历史文明的血脉,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吃苦耐劳、勤俭朴实、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父慈子孝、耕读传家、守土敬业等等,成为广泛久远的文化集成和中原文化的核心内涵,也是xx“重厚多君子”优秀古都城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xx好人”文化不断生发壮大的深厚土壤。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传承好、创新好这些优秀文化,推动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让广大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要充分发挥xx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不断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使农民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其五,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是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有效治理,需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中,自治为本、德治为基、法治为要,只有“三治并举”、有机结合,才能让自治运行更加高效、法治建设在村庄落地生根、道德建设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农村才会更加和谐、安定有序。要把加强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农村和谐发展。要推进乡村平安建设,加快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尤其是春节临近,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村不安全稳定因素凸显。我们要结合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全面开展排查化解治理,避免家庭暴力和民转刑案件发生,建设平安乡村,提升群众安全感。对因工作失职失责导致安全稳定案事件发生的,市委将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坚决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其六,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总体缩小,但农民增收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村民生短板还很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好势头;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强化人、地、钱要素供给,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

;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织密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第二,怎样推动乡村振兴?一要规划先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建设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乡村居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极大提升。农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居住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规划先行,针对乡村资源要素的配置、土地开发利用、耕地保护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发展,制定好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规划,既突出功能统筹、产业融合,又强调生态文明和城乡共融发展,做好人与自然、资源与生态、发展与环境的融合,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长远性,让规划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为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二要激活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激发广大农民振兴乡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才能真正达成。三要循序渐进。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乡村振兴按“三步走”战略部署,2050年全面建成,这一战略设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为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城镇化进程还没有结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并没有发生转变。要按照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阶段划分,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避免一哄而上,要有战略定力,有历史耐心。

第三,推动乡村振兴的钱从哪来?一要整合财政资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使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加强财政支农政策顶层设计,理顺涉农资金管理体系,创新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切实提升国家支农政策效果和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二要创新农村金融。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要完善我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需求,逐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三要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中的大部分从农村走出来,天然的熟悉农业、亲近农民,是乡村振兴的资源和机遇。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为他们返乡干事创业带来了机会。过去,工商资本下乡面临的条条框框多,参与度不高,农村建设更多依靠财政投入和集体经济内部积累。如今,中央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我们在设置好保护农民权益的防火墙的前提下,搭建好桥梁

和舞台,稳定政策预期,优化投资环境,遵循市场规律,让更多的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四要汇集全社会力量。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能人才等,通过各种方式回馈故里建设乡村。

第四,靠什么来推动乡村振兴?一要落实党管农村的基本原则。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党管农村的原则不能放松、力度不能削弱,党领导“三农”工作的干部队伍要配优配强。党委、政府一把手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来抓“三农”工作。要切实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做好党的农村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二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拓宽县级“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干部的来源渠道,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一线倾斜流动的用人导向。三要培养“三农”人才队伍。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发展培育,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提升自主研发、成果转化、农技服务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而持久的驱动力。要巩固、壮大、提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推进农民创业创新,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四要引导返乡农民工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等人才到农村创业。农民工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着农村生长的背景,有着城市生活的经历,我们要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吸引他们返乡创业,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政策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第五,如何建立推动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要落实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做好相关政策和法律宣传工作,完善配套措施,把这一政策落实好,确保农民享有更加稳定有保障的土地权益。二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实施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赋予

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权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经营权。中央提出,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个难得的机遇和契机,我们一定要搞好谋划。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中央强调现在到了该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三农”的时候了,要解决土地增值收益长期“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问题,破解“农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局。我们在做盘活农村土地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大方向,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持续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按照中央部署适时在全市推开,重点抓好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收益。四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要处理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生产的关系,立足资源禀赋,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上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上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推进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适度扩大规模经营。要保护好小农户利益,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在进入规模经营、现代生产中更好分享成果。要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建设覆盖农业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第六,如何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首先,观念上要重视。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其次,行动上要参与。要发挥党政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的积极作用,吸引各行各业人士投身乡村振兴运动。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鼓励或支持各方人士回乡下乡任职、创业,投身乡村振兴运动,确保对乡村振兴敢于建言、勇于投身、乐于奉献的各行各业人士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不吃亏,形成以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为荣的社会风尚。其三,理论上要指导。要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专门人员加强乡村振兴理论研究,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理论水平。要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为

“智力池”和“思想工厂”的作用。积极鼓励专家智库在“三农”理论与政策、城乡融合与减贫、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各地各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和智力支持。其四,舆论上要引导。加大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报道力度,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全面宣传党中央、***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要及时总结提炼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好的经验做法,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引导主流媒体深度、广泛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要完善党委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要坚持党委把方向、出主意,政府做规划、抓落实,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压实党委政府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

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县委书记要下大力气抓好“三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要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二,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推动工作中心向基层转移、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政策资源向基层倾斜,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利用村“两委”班子换届的机会,选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村“两委”班子,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制度理事。

第三,要持续践行“马上办抓落实”。要坚持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总”工作要求,以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为载体,大力践行“马上办抓落实”推进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存在的农民增收脱贫、基层矛盾化解、班子建设、群众办事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法治建设薄弱等问题,做到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在基层解决、工作在基层推进,实现全市

xxxx个村(社区)支部联系干部全覆盖,实现全市xxxx个基层支部作用发挥全覆盖。要以狠抓项目引进和建设为总抓手,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等“1+N”行动计划,实行项目化管理。目前,各县(区)、各乡镇要着力抓好的事情,主要包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优四化”行动、扶贫车间、无害化厕所建设、镇(区)卫生整治、农村土地空闲地整治、“四好”农村公路建设、脱贫攻坚“六改一增”和“九大工程”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等。同时,要将乡村振兴每项工作都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项目,使每项工作任务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要求更加具体。要提高领导农村工作的本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农村走一走,多到农家看一看,了解民情、汇集民智,做到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做好新时代我市“三农”工作,让广大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让美丽乡村成为美丽

xx的鲜明底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

XX

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刚才,会议书面传达了中央、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会议精神,XX

同志就乡村振兴近期重点工作提出了讨论意见,请相关领导和责任单位认真研究讨论,定稿后尽快印发执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为统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区落实落地

(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长久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一招。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列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项重点之一。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全党新时代

项战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明确要求,在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上,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深刻阐述,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7

日召开的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上,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共同行动;9

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区上下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尽快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上来,凝心聚力,破除当前辖区“重工轻农”思想,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补齐农业农村工作短板。

(二)要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们要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个振兴”的总部署,按照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质量兴农、乡村绿色发展、乡村文化兴盛、乡村善治、中国特色减贫“7

条路”的总路径,紧盯“到

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三步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制定我区《乡村振兴战略

规划(2018-2022

年)》,进一步明确从现在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

2022

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实化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明确具体的项目工程、行动计划等等,聚焦兴产业、补短板、抓改革、优环境、强机制等重点,确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三)要正确认识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区

XX

镇、XX

街道办事处、XX

街道办事处

个涉农片区、12

个行政村

个村民小组,共有农业户

13703

户,农业人口

5.3万人,耕地面积

5.06

万亩,农业人口总数与我区

93%的城镇化率严重不符,自治区农业农村相关政策倾斜较少。1-9

月,我区第一产业实现产值

0.61

亿元,增长

3.5%,增速在五个市辖区排第2,但增加值排名末位,是排名第一惠农区(5.45

亿元)的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728

元,增长

8.3%,位于五个市辖区末位。

从农业看。一是农业体量小、投入不足。我区长期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农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比不到

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高,每年用于农业农村发展专项资金投入较少,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不足,抓农业农村整体合力不够。二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我区现有耕地面积

5.06

万亩,除

1.61

万亩实行集约化经营外,其余约

3.45

万亩由农户自行耕种,且多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水产、花卉、瓜菜等经济类作物不足

0.5

万亩,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不足

50%,与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目标(90%)差距较大。三是农业特色优势不明显。作为城市核心区,在发展瓜果蔬菜培育城市“菜篮子”方面优势作用发挥不充分,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品牌。在设施农业方面,我区现有日光温棚约

2100

栋,除

XX

村绿尚鲜果蔬产销基地

栋温棚和

XX

村八大庄生态农业观光园

栋温棚采取集约经营外,其余

1965

栋温棚由农户自行种植,且一定数量的日光温棚长年闲置,XX

镇空棚数量达到

780

栋,空棚率为

50%,XX

街道空棚数量达

195

栋,空棚率为

56%,温棚利用率不高。四是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现有温棚种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不力,80%以上温棚种植西红柿、黄瓜等常规蔬菜,品种极为单一,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科技含量较低。五是土地利用率低。部分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滞后,年久失修,排灌不畅,满足不了农业生产需要,造成大量耕地无法灌排,耕地效益下降,土地撂荒现象较为普遍,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从农村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滞后,部分村道年久失修,周边环境脏乱差,有些村的条件甚至还不如南部山区(我在固原时一些沟渠砌护修理了好几遍),这里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来没有落地过。一些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一些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集体收入渠道单一。1-9月份,辖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仅为

1104

万元。

从农民看。2017

年我区农村居民收入

11185

元,比城镇居民收入低

2.2

万元,且低于川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76元。与我区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4484元的目标还有3299元差距,三年时间补齐短板,每年人均增加

1099

元,增速达

9.1%。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对标问题补短板,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

万农民和

万亩土地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二、聚焦“五大振兴”,力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一是要发展特色种养业。要优化特色产业发展布局,科学编制我区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相关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方向,指导和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构建农业产业体系。要立足现有基础,重点抓好螺旋藻种植、稻蟹空间、八大庄创意农业、菌菇种植等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结合此次乡村振兴“大起底、大调研”活动,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产”在培育特色产业上做文章,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二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以山水林田湖草项目为统领,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按照“点-线-面”发展思路,规划打造

XX

湖-沟口银杏生态园-八大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森林公园-北武当-韭菜沟、归德沟峡谷-XX

山庄等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带,开发精品旅游路线,形成旅游环线,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要充分挖掘我区采摘农业、体验农

业潜力优势,在培育壮大贺东庄园、XX

村休闲观光园、XX

村八大庄生态农业观光园、XX

镇祥和采摘基地基础上,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庭院养殖等关联产业,带动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发展适水产业。发挥新农村渔种场、富会荣专业合作社及泰嘉渔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施名特优新养殖项目,发展苗种繁育、设施化养殖等高效低碳设施渔业,加大休闲垂钓、水上娱乐等项目扶持力度,引导水产养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高端水产养殖基地。近期,由学军同志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及企业对鲟龙鱼产业进行考察学习。

(二)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主要靠人才,没有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我区作为工业城市,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人才匮乏,据统计

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仅

人,知识结构普遍偏低,基本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充分发挥新录用公务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等人员专业优势,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其次,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按照“干什么、学什么”原则,围绕乡村旅游、乡村民俗、农家乐、特色种养业等开展专业培训。再次,要强化农技人才培育,围绕农技推广、环境整治、农技装备等专

业人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能力。最后,要加强农业创新型人才培育,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对农村“土专家”就地培养成“专业人才”,让他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三)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乡村强。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移风易俗教育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大力推动“文化+”,依托五七干校、XX

下第一村、水街等特色文化资源,在XX

村以民俗文化+旅游为抓手,打造休闲观光旅游的重要节点。在沙湖古镇规划建设契合相应历史的民俗文化展区、街区,将内涵丰富的地方文化进行场景化、主题化,为游客提供真实可见、可参与的文化体验项目;挖掘

XX

镇移民文化潜质,组建专业民俗社火队,定期开展社火展演,为沙湖古镇建设打造民俗文化“软产品”;推动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依托

XX

民俗文化博物馆、潮湖瑞宝工艺葫芦专业种植合作社等平台,开展民俗文化展览、民俗文化体验等活动,开发葫芦烫画、手工八宝茶、景泰蓝工艺画、蓝孔雀根雕等原生态文化旅游纪念品。

(四)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当前,我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与国家、自治区、市建设要求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与宜业宜居宜游的目标有较大差距,要以山水林田湖草项目为统领,着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要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市各类农业项目

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解决道路、供排水、环境整治、生态建设等问题,使农村居民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要以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根据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再谋划实施一批农业项目。要结合自治区“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推

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及改厕、改善村容村貌“两治两改”工程,强化农村扬尘治理,加强农业面污染源综合防治,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创建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

(五)扎实推进乡村组织振兴。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要深入开展“三大三强”行动和“两个带头人”工程,推动力量、投入、资源和工作向基层下沉,着力解决村级党组织缺人、缺钱、缺场地的“三缺”问题和村干部文化程度偏低、能力偏低、群众公认度偏低的“三低”问题,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夯实筑牢基层基础,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完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选派、管理、考核、奖惩等机制,抓好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要深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涉农领域资金使用监管,着力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三、突出抓好重点工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一是切实摸清农业农村底数。

由区级领导牵头,成立

个工作推进组,抽调人员开展农业农村“大起底、大调研”活动,包村对产业发展、人口结构、农村“三资”、土地现状等基本情况以及制约我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短板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难点进行深入调研,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要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向农村领域进行推广,由村(居)牵头对涉及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矛盾纠纷、移民管理、产权归属等突出问题经常性走访,动态掌握农业农村整体情况。

二是抓紧制定乡村振兴规划。

由区发改局牵头,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配合,根据自治区《规划》划重点、盯政策、定目标,制定《XX

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进一步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对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安排,力求《规划》符合我区实际,指导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

三是抓好农业“双招双引”。

去年,我区农业方面争取各类资金仅

5000

余万元,要进一步加大“向上跑”力度,以“乡村五大振兴”为抓手,围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田园综合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等,积极谋划一批农业产业项目,大力争取国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项目和资金支持,以具体项目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要对谋划的农业项目进一步细化,明确资金来源,积极与自治区、市相关部门沟通,落实土地、资金、政策事宜。通过以奖代补、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向农业农村投入,并将农副产品

加工、农业产业化、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等项目招引作为“硬”

任务,下放至各部门、各单位,着力解决农业投入不足问题。要用好用足各类涉农资金,尽可能打捆、打包使用,提高农业补贴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四要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完成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探索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鼓励特色村镇建立“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成立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公司,将集体资产、政府投入等作为资本金,采取公司化、股份制、会员制、集体化的运作方式,充分调动老百姓积极性,提升农户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主动融入特色村镇建设,拓展增收渠道。区园林农牧水务局要对标自治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做好跟踪、指导、服务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各行政村工作进展和信息,组织各涉农办、行政村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XX

镇、长胜街道办事处、长兴街道办事处要严把时间关,根据自治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时间节点要求,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办法,11

日前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及公示;12

日前完成股权设置并召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选举产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确保

月中旬完成全部改革任务。

五要加快劳务移民户籍迁转及

房证办理。我区“十二五”期间隆德县自发移民

2520

9451

人,已完成户籍迁转

201

830人,房产证均未办理。要按照《XX

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方

案》要求,迅速深入农户排查农民户籍、土地确权、房产认定、集体资产清查备案等方面事宜,切实摸清移民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同时,要深入贯彻自治区政策性移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执行《关于解决政策性移民发展问题的实施意见》(X

党办〔2018〕86

号)文件要求,对我区“十二五”劳务移民户籍迁转进一步摸清底数,由公安、财政、园林、人社、国土、民政等部门组成户籍迁转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户籍迁转方案,具体落实各项迁转工作。学军同志具体负责,抓紧与隆德县对接,尽快核实确定迁转对象花名册,对无户人员按照“成熟一批、迁转一批”原则,统一办理入户手续,确保

月底前工作有实质性进展,12

月底前全面完成迁转任务。同时抓紧与市直部门沟通,加快推进户籍迁转后移民房屋的产权证办理。

六是全力抓好农民增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抓好农民增收工作,补足农民增收短板,是我区农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

年我区农民收入保持年均

9.1%的增速(2013—2017

年分别为

12%、9.5%、7.5%、7.3%、9%),2017

年达到

11185

元,低于川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76

元,与我区到

2020

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14484

元的目标还有

3299

元差距,任务十分艰巨。从农民收入看,2017

年,农民经营性收入约占

75%,工资性收入约占

21%,财产性收入

1%,转移性收入约占

3%,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为我区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因此,要扎实推进脱贫富民战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增收致富动能。一是发展

经营性收入。紧盯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着力打造田园特色小镇及美丽家园,鼓励引导距离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较近的村民利用乡村特有条件,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及特色农家乐。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通过土地入股、合作经营、订单收购等方式,实现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有机衔接,把农民“粘”在产业链上,降低家庭经营风险,有效提高农民经营性收益。要鼓励扶持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家乐、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增收渠道。二是提高工资性收入。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强化“点单式”“配送式”培训,不断提升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使农民由短期工变长期工,由非技术工变技术工。要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培育壮大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通过劳务经济人带动、政府组织等形式,每年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市场紧缺的家政、养老等服务行业转移,加大劳务输出力度,让农民带上技能务工,稳定增加收入。三是增加财产性收入。要运用改革办法,通过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界定、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配置等工作,健全“三资”收益分配制度,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变资源为资产,变资产为

资金,变资金为股金,让农民享受改革红利。

四、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制机制,强化工作保障

一要强化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片区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领导

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尤其是分管同志要下大气力抓好“三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

二要建立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

三要强化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按职责分工,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供给,做好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农村片区每月向区委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建立乡村振兴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将各部门、各单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健全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四要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由宣传部门牵头,涉农部门积极配合,广泛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工作,把新政策、新部署、新要求落实到农村基层一线,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宣传典型,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同志们,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扎实苦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开创

XX

区新时代“三农”发展新局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1年1月

今天市委召开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目的就是:要使全市上下对乡村振兴战略有更深入的认识,要使全市上下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就是要动员全市上下迅速投入到乡村振兴这个宏大战略实施中;就是要让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发力,以务实的举措把乡村振兴战略抓实抓好。刚才,XXX同志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全国、全省会议精神,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理解精髓要义,切实抓好落实。印台区、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作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互学互鉴,有所思、有所为。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全党全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要求,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

一要深刻理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的战略定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情怀和关心,也向全党、全国传递了乡村振兴的优先战略地位。XXX虽然是资源型工业城市,但“三农”工作依然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如果抓不好,发展就不平衡,必然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精准把握中央意图,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抓手,认真落实“五个扎实”的要求,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二要深刻理解“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目标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党中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总要求,分别从2020年、2035年和2050年3个时间节点,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五个振兴”是落实“20字总要求”的行动载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人才振兴是关键因素,文化振兴是精神基础,生态振兴是重要支撑,组织振兴是保障条件,构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整体,为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主攻方向。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我们必须紧盯目标,全面推进,精准发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三要深刻理解“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最直接的表现在群众收入差距大,XXX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7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城乡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的问题,让农村与城市共同发展,让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农民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们要把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制定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二、聚焦“五个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发展

一要推动产业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首要任务,要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眼光和思维来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高农业产品质量,以高质量赢得大市场。现代化农业就要用现代化的方式来推进,XXX是北方果业适生区,特别是苹果和樱桃的优生区,中药材种植也初具规模,近年来农民群众因此受益,在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发展产业特别是农业一定要依托资源禀赋,做大农业的比较优势。怎么来做大优势?一个是坚持农业园区化发展,通过园区化实现规模化;一个是坚持精品化发展,把苹果、樱桃、核桃等干鲜果的品牌做亮,让品牌提升XXX农业的竞争力;一个是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具有上下游联通的体系,就是要使种植、养殖、深加工产业链条串联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一个是坚持种植养殖循环发展,着力发展生态农业,使种植为养殖服务,养殖产生的有机肥用于生态农业发展,形成产业发展内部循环机制;一个是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持马咀、孟姜女故里、金锁石林、哭泉梯田等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打响XXX乡村旅游品牌,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加工、传统手工、民间技艺等产业发展传承,形成生产基地、农旅融合、休闲康养等相互支撑的产业链条。要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完善土地入股、订单农业等联结机制,推动农业发展跳出传统模式,开启市场化、企业化、工业化的新模式,让农户获得更多增值收益。

二要推动人才振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我们要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坚持开展职业农民培育,扶持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人”,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水平,让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让农村的产业、环境吸引人、留住人,要支持企业家、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技能人才、党政干部等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要把农村一线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加强对“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业技术人员的教育监督管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

三要推动文化振兴,加快建设现代乡村文明。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铸魂工程。要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重大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自信,提振精气神、增强凝聚力。要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在农村弘扬以爱国奋斗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要扎实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及各项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乡风。要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创建、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表彰活动,加强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和家风培育,以纯正家风厚植社会新风尚。要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及新乡贤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要做好农村古建筑保护修复,挖掘整理民俗家风,让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建设村史馆、民俗馆,整理编印村志,恢复一些民俗等,这些都是乡村文明的重要元素,各级都要大力支持。

四要推动生态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竞争力。要推进农村绿色发展,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要持续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聚焦农民反映强烈的垃圾、污水和村容村貌等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让农村更宜居、更宜人。要实施好农村通村通组沥青路、饮水安全提升、自然村通动力电等基础设施“三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天然气下乡”工程,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认真落实我市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要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健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生态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小微湿地保护力度,开展村庄绿化、庭院美化等乡村增绿行动,建设一批森林小镇、森林人家和生态文化村。

五要推动组织振兴,巩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目前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刚刚成立,要压实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尽快开展村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廉政教育,提升新班子能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管理,鼓励和支持党员带头脱贫致富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村民监督的作用,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要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危害农村稳定、侵犯农民利益、破坏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把握两个关键,助力乡村振兴蹄疾步稳、有序推进

一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解决乡村振兴中最难的短板,脱贫攻坚任务完不成,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目前我市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期,今年要完成1.16万人脱贫,78个贫困村退出,宜君县脱贫摘帽,印台区力争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任务还很艰巨。全市上下要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政策衔接、机制整合和工作统筹,按照“三个着力”要求,把脱贫攻坚放在乡村振兴的大盘子中推进,既要确保脱贫任务完成,又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朝着乡村振兴目标不断前进。要聚焦深度贫困和特殊困难群体,落实领导包抓制度,扎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做实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撑,力争今年年底前深度贫困村主要指标接近退出标准。要重视扶志扶智,推广“八星励志”等好的做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要用好盐铜扶贫协作力量,加快协作事项的落地见效,强化对社会扶贫力量统筹协调,充分发掘社会扶贫资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凝聚各方合力。要继续做好冯新柱案“以案促改”工作,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着力加强农村基层队伍作风建设,注重激发调

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作风基础。

二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释放乡村振兴的机制活力。农村改革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动力,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要靠深化改革。要巩固完善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好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要求,给农民吃上“定心丸”。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有偿退出机制,支持耀州区“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办法,加快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要尽快出台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确保2020年基本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三变”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头戏”,要推广宜君县棋盘镇黄埔寨村、印台区红土镇孙家贬村“三变”改革的试点经验,今年所有村都要完成清产核资任务,试点村要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新进展,使“三变”改革从“盆景”变“风景”。

四、强化三个保障,夯实乡村振兴领导责任

一要加强党的领导。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的领导。要全面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书记负责制,对全市来说,市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区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负责抓落实。各区县党委、政府每年要向市委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要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要坚持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积极对接上级政策,把握时间进度,高标准、高质量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五个振兴”的专项《实施方案》,体现XXX特色,彰显XXX行动,把工作措施定实,把责任分工砸实,把任务进度列实,引领全市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要积极争取将我市上报的8个村列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采取领导包抓、部门帮扶的方式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探索总结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和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全市乡村有序振兴。

三要夯实工作责任。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委书记负总责,“五个振兴”分别明确一名市委常委负责,要列出责任单位和参与部门,层层压实责任。产业振兴由四新同志负责,农业局牵头

;人才振兴由王刚同志负责,市委人才办牵头;文化振兴由雅玲同志负责,市委宣传部牵头;生态振兴由维佳同志负责,市发改委牵头;组织振兴由王刚同志负责,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牵头抓总职能,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部门联动、条块联动、城乡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对乡村振兴的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实行项目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精准高效有序落地。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对区县、部门贯彻落实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乡村振兴推进会议精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全年“三农”工作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同志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全市上下一定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强化担当,真抓实干,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良好开局、高点起步、深入推进,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的“三农”工作,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不断开创我市“三农”工作新局面。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前不久,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了五年来全省“三农”工作,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走好xx乡村振兴之路。前天,中央农办主任xx等一行七人,就中央制定“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指导意见”来我市调研时,也就乡村振兴工作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建议我们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形成乡村振兴方方面面的合力。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目标、定任务、定要求,形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实现途径,意义十分重大,影响十分深远。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就做好我市xxxx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第一,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定位。就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稳安天下。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始终是一个历史性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带领亿万农民求解放,紧紧地把广大农民团结在党的周围,为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努力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率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响了第一枪,由此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农业农村、城乡社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论断,到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告诫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到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划定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底线,到强调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等等,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将其确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把我们党对“三农”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境界,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被庄严写入党章,成为新时代全党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

第二,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蓝图。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是一次战略上的转型和升级,它比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括经济、社会转型,还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复兴,是一次农业的全面转型、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民的全面进步。要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有着比较扎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着力发挥xx优势打好“四张牌”,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市各项事业又好又快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常年粮食产量达到120亿斤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目前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39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86家,年实现总产值1500亿元,“三品一标”产品达到221个,居全省第一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13万个,供销、农垦、林场改革稳步推进。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67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农民收入增速连年高于城镇居民,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得到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层基础进一步稳固。创新实施“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积累了有益经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还任重道远。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充分问题。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必须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和乡村发展。以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审视我市“三农”工作,我们和全省一样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体量大但没有做强。虽然说xx是农业大市,但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业结构不优,农产品产量大但优质产品少,农产品加工业体量大但精深加工少,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强;传统农业的粗放生产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由农业大市转变为农业强市还任重道远。二是农民持续增收但仍不富裕。尽管近年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都在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农民收入只有城镇居民收入的3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3、1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倒数第二,城乡二元结构还比较明显;农民务工环境趋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足,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后劲不足。全市还有23.9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还很重。三是农村环境不断改善但仍然不美。农村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仍然很多,公共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反差比较大,农村垃圾、污水缺乏有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下大力气解决,推动我市“三农”工作平稳健康发展。

第三,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目标。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xxxx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xxxx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xxxx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围绕这一新目标和时间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马上办抓落实,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三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原则。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五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原则。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补、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六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解决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七是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的特征,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梯次推进,久久为功。

第四,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就是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三农”工作、乡村振兴面临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呈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是满足吃饱饭,而是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造成部分农产品库存大幅增加而优质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调优农业结构迫在眉睫。二是农业发展导向发生了变化,已由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一方面,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库存压力加大,同时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较低,形成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倒挂;另一方面,在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总体呈上涨趋势,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三是科技兴农着力点发生了变化,已由主要推动高产转变为带动农业革命性突破和产业格局重大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尤其是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催生智慧农业、智能装备等产业异军突起,正在深刻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流通和产业组织形式。四是城乡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二元结构转变为加快融合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逐步具备;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阻碍城乡之间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五是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大量富余转变为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既为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也带来农业生产者素质结构性下降,呈现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趋势,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比较普遍。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三农”工作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形势需要,必须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谋划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第五,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主要包括七项内容:一是重塑城乡关系,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使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二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走质量兴农之路;四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五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六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七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七条道路”,不仅引领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也为乡村振兴赋予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内涵。只有把这些具体部署落到实处,才能激发振兴乡村的强大推动力。

第六,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政策。就是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强化人才支撑,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开拓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振兴乡村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支持,更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机制保障、健全的制度保障。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制度,要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机遇,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和体制机制创新畅通瘀堵、破除壁垒、理顺关系、打通经络,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同时,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日益健全,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更加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活条件将加快改善,乡村振兴有比较好的物质条件。此外,我们有独特的优势条件,除区位交通优势之外,我市人口较多,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空间巨大,农村投资需求旺盛,随着农村丰富资源要素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必将催生新的增长点,乡村振兴的市场潜力将不断释放。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xx有基础、有优势、有需求、有条件,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下定决心,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书写新时代我市“三农”工作新篇章。

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问题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会建慧市长还要作具体部署,我就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强调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什么样的乡村才算振兴?乡村振兴的标志:一是在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乡村产业向多样化发展,乡村经济向多元化发展,乡村就业创业机会增多;二是乡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三是乡村的功能价值日益凸显,吸引力显著增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缓解。首先,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摆脱不了贫困,振兴就无从谈起。我市是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辖市,所辖六个县都是贫困县,精准脱贫已经到了大规模攻城拔寨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克服厌战情绪、畏难情绪、松懈情绪,一鼓作气、马不停蹄向前推进,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持续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退出上下功夫,以狠抓作风转变促脱贫攻坚,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确保今年六个县全部按照原定计划达到脱贫摘帽标准,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抓好产业扶贫,重点实施好特色产业带动,建立好贫困户与带贫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统筹推进好扶贫车间和光伏电站建设,为贫困村建立稳定的集体收入。要以“九大工程”和“六改工程”为载体,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变贫困村和贫困户面貌。其次,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百业兴。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绿色导向”三原则,按照“提质增效转方式、稳夏调秋促增收”的基本思路,重点推进“四优四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农村呈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的新景象。要在稳定粮食产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要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加大对夏邑食用菌、柘城三樱椒、宁陵金顶谢花酥梨、民权河蟹、梁园代庄草莓等知名公用农产品品牌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把优质农产品产出来,把知名品牌树起来。要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将农业培育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促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产业全面转型升级。要推动农业生产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聚集,推动先进要素向产业园聚集,让农业有文化说头、景观看头、休闲玩头,让农民有更多赚头。其三,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宜居是乡村建设理念的升华,蕴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建设中的具体体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意味着农村不能再延续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状况。要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就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注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把农耕文明的精华和现代文明的精华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村落、自然风貌、文化保护和生态宜居诸多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其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农耕文明是华夏历史文明的血脉,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吃苦耐劳、勤俭朴实、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父慈子孝、耕读传家、守土敬业等等,成为广泛久远的文化集成和中原文化的核心内涵,也是xx“重厚多君子”优秀古都城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xx好人”文化不断生发壮大的深厚土壤。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传承好、创新好这些优秀文化,推动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让广大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要充分发挥xx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不断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使农民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其五,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是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有效治理,需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中,自治为本、德治为基、法治为要,只有“三治并举”、有机结合,才能让自治运行更加高效、法治建设在村庄落地生根、道德建设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农村才会更加和谐、安定有序。要把加强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农村和谐发展。要推进乡村平安建设,加快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尤其是春节临近,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村不安全稳定因素凸显。我们要结合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全面开展排查化解治理,避免家庭暴力和民转刑案件发生,建设平安乡村,提升群众安全感。对因工作失职失责导致安全稳定案事件发生的,市委将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坚决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其六,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总体缩小,但农民增收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村民生短板还很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好势头;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强化人、地、钱要素供给,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织密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第二,怎样推动乡村振兴?一要规划先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建设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乡村居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极大提升。农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居住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规划先行,针对乡村资源要素的配置、土地开发利用、耕地保护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发展,制定好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规划,既突出功能统筹、产业融合,又强调生态文明和城乡共融发展,做好人与自然、资源与生态、发展与环境的融合,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长远性,让规划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为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二要激活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激发广大农民振兴乡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才能真正达成。三要循序渐进。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乡村振兴按“三步走”战略部署,2050年全面建成,这一战略设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为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城镇化进程还没有结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并没有发生转变。要按照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阶段划分,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避免一哄而上,要有战略定力,有历史耐心。

第三,推动乡村振兴的钱从哪来?一要整合财政资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使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加强财政支农政策顶层设计,理顺涉农资金管理体系,创新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切实提升国家支农政策效果和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二要创新农村金融。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要完善我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需求,逐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三要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中的大部分从农村走出来,天然的熟悉农业、亲近农民,是乡村振兴的资源和机遇。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为他们返乡干事创业带来了机会。过去,工商资本下乡面临的条条框框多,参与度不高,农村建设更多依靠财政投入和集体经济内部积累。如今,中央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我们在设置好保护农民权益的防火墙的前提下,搭建好桥梁和舞台,稳定政策预期,优化投资环境,遵循市场规律,让更多的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四要汇集全社会力量。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能人才等,通过各种方式回馈故里建设乡村。

第四,靠什么来推动乡村振兴?一要落实党管农村的基本原则。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党管农村的原则不能放松、力度不能削弱,党领导“三农”工作的干部队伍要配优配强。党委、政府一把手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来抓“三农”工作。要切实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做好党的农村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二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拓宽县级“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干部的来源渠道,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一线倾斜流动的用人导向。三要培养“三农”人才队伍。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发展培育,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提升自主研发、成果转化、农技服务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而持久的驱动力。要巩固、壮大、提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推进农民创业创新,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四要引导返乡农民工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等人才到农村创业。农民工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着农村生长的背景,有着城市生活的经历,我们要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吸引他们返乡创业,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政策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第五,如何建立推动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要落实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做好相关政策和法律宣传工作,完善配套措施,把这一政策落实好,确保农民享有更加稳定有保障的土地权益。二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实施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权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经营权。中央提出,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个难得的机遇和契机,我们一定要搞好谋划。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中央强调现在到了该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三农”的时候了,要解决土地增值收益长期“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问题,破解“农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局。我们在做盘活农村土地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大方向,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持续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按照中央部署适时在全市推开,重点抓好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收益。四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要处理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生产的关系,立足资源禀赋,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上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上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推进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适度扩大规模经营。要保护好小农户利益,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在进入规模经营、现代生产中更好分享成果。要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建设覆盖农业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第六,如何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首先,观念上要重视。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其次,行动上要参与。要发挥党政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的积极作用,吸引各行各业人士投身乡村振兴运动。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鼓励或支持各方人士回乡下乡任职、创业,投身乡村振兴运动,确保对乡村振兴敢于建言、勇于投身、乐于奉献的各行各业人士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不吃亏,形成以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为荣的社会风尚。其三,理论上要指导。要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专门人员加强乡村振兴理论研究,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理论水平。要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为“智力池”和“思想工厂”的作用。积极鼓励专家智库在“三农”理论与政策、城乡融合与减贫、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各地各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和智力支持。其四,舆论上要引导。加大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报道力度,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全面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要及时总结提炼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好的经验做法,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引导主流媒体深度、广泛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要完善党委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要坚持党委把方向、出主意,政府做规划、抓落实,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压实党委政府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县委书记要下大力气抓好“三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要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二,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推动工作中心向基层转移、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政策资源向基层倾斜,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利用村“两委”班子换届的机会,选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村“两委”班子,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制度理事。

第三,要持续践行“马上办抓落实”。要坚持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总”工作要求,以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为载体,大力践行“马上办抓落实”推进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存在的农民增收脱贫、基层矛盾化解、班子建设、群众办事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法治建设薄弱等问题,做到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在基层解决、工作在基层推进,实现全市xxxx个村(社区)支部联系干部全覆盖,实现全市xxxx个基层支部作用发挥全覆盖。要以狠抓项目引进和建设为总抓手,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等“1+N”行动计划,实行项目化管理。目前,各县(区)、各乡镇要着力抓好的事情,主要包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优四化”行动、扶贫车间、无害化厕所建设、镇(区)卫生整治、农村土地空闲地整治、“四好”农村公路建设、脱贫攻坚“六改一增”和“九大工程”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等。同时,要将乡村振兴每项工作都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项目,使每项工作任务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要求更加具体。要提高领导农村工作的本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农村走一走,多到农家看一看,了解民情、汇集民智,做到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做好新时代我市“三农”工作,让广大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让美丽乡村成为美丽xx的鲜明底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载在我县医改推进会议暨实施绩效工资维稳工[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我县医改推进会议暨实施绩效工资维稳工[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